番茄生产及常规育种概况

合集下载

番茄栽培技术

番茄栽培技术

番茄栽培技术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1、根:番茄根系分布广而深,但主要根群分布在60厘米以内的土层中,以30厘米以内的表土层最为密集。

2、茎:番茄茎为半直立性或蔓性,少数品种为直立性,易生不定,可用扦插繁殖。

3、叶:番茄的叶实际上为单叶,叶型分为普通叶型、皱叶型与薯叶型。

4、花:花为完全花,多为聚伞花序,每花序的花数在品种间差异很大,一般5—6朵到10朵左右。

葡茄属自花授粉,但长长柱头品种天然杂交率4-10%。

5、果实、种子:果实为浆果。

种子比果实成熟早,授粉后40-50天能正常发芽。

种子完全成熟是在授粉后50-60天。

早熟品种一般在开花后40-50天成熟。

(二)生育周期1、发芽期:从种子开始发芽到出现第一片真叶为发芽期。

发芽时,最初胚根开始生长;而子叶仍留在种子中,并从胚乳中吸收营养物质,然后下胚轴开始生长。

2、幼苗和花芽分行期: 当幼苗有2-3片真叶时,即开始花芽分化,具有8片真叶的番茄苗,茎部三个花序的花芽己分化完成。

-. 3、开花结果期:从第一花序出现大蕾到开花结果为开花结果期。

这时是从营养生长过度到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转折时期。

应注意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

4、结果期:从第一花序结果到采收完毕为结果期。

这一时期容易出现枝、叶生长与果实发育的矛盾,须加强管理,以维持枝叶生长与果实发育的平衡,才能确保丰收。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番茄是喜温性蔬菜,怕霜。

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发芽最低温为12℃左右;幼苗期适温白天为20-30℃,夜间为10-15℃,经过锻炼的幼苗可以忍受0℃-3℃的短暂低温;开花期低于15℃或高于35℃时易落花;结果期适温白天为25℃-28℃,夜间为15℃-20℃。

2、光照:番茄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充足的光照。

光照弱,容易徒长,造成落花。

3、水分:番茄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有不同的耍求。

幼苗期土壤湿度以60%左右为宜,结果后应增加到80%以上,盛果期消耗水分最大,这时供给充足的水分是获得高产的关键。

番茄育种2

番茄育种2

潜在利用价值。
3)近年来还不断筛选出新的野生抗病资源。
蔬菜育种
3、品质育种:
日本:桃太郎系列品种由于具有高糖度和可以完全成熟后采收上市的优 点,迅速覆盖了番茄栽培面积的90%以上。这一事实说明品质特性将是决定 一个番茄品种市场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因此,各国的育种单位都在积极地开 发新的耐贮运性。 最近, Triano和Clair用多次回交的方法将切斯曼尼番茄的高可溶性固 什么 形物基因导入到普通番茄中,得到了两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的材料 89113-3和89111-2。Paterson和Azanza等利用RFLP标记筛选到一些与可溶性
蔬菜育种
4.早熟性
抗寒性强、成熟早、早期产量高。早熟性是番茄育种的重要
任务之一。 早熟性由花序节位低、现蕾早、开花早、果实发育快、转色 快等性状决定。
什么
番茄果实的发育速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幼果苗期的生长速度 上。

一般节间短、矮生、自封顶者较早熟。
蔬菜育种
在我国东北、西北寒冷地区,一般都非常重视蔬菜的 早熟,对于番茄等喜温蔬菜更是如此。在栽培方面, 温床和大棚育苗以及其他各种方法,都是为了使现在
什么
5.加工用品种
7.耐贮运品种
6.耐热性品种
8.保护地专用品种
9、适于机械化栽培的品种
蔬菜育种
1、丰产性
亩产量=亩株数*单株结果数*单果重。 过去番茄育种大多从可以直接度量的形态“表征”上注意较 多。近年兴起的以提高光能利用率为中心的“生理育种”,要求 对与丰产性有关的生理特性和生理指标进行选育,如高光效、低
什么 加工制品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各种浓度的番茄酱、
番茄汁以及整果番茄罐头和干品(如番茄粉)等等。 此外,还用作其他食品罐头的配料(如鱼、肉等水产 与畜产品头)。

番茄的生物学特性和番茄的栽培技术

番茄的生物学特性和番茄的栽培技术

番茄的生物学特性和番茄的栽培技术番茄(学名:Solanum lycopersicum)是茄科番茄属的一种蔬菜植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蔬菜之一。

番茄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含有多汁液体,根系发达,根深壮,能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适应性强。

下面将介绍番茄的生物学特性和番茄的栽培技术。

1. 番茄的生物学特性(1)外形特征:番茄植株高度一般为1-2米,有直立、蔓生两种形态。

叶子为羽状复叶,具有开花结实和凋落,茎叶充满多汁,果实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味美可口。

(2)生长周期:从种子发芽到果实成熟一般需要2-3个月的时间。

根据栽培品种不同,生长周期可能会有所差异。

(3)生态环境:番茄的生长环境是温带和热带,生长温度在10度以上,适宜的温度为20-28度。

夏季高温,长时间暴晒的环境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不同品种的番茄在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略有不同。

(4)果实特征:番茄果实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褐色等,含水量较高,口感鲜美。

2. 番茄的栽培技术(1)土壤选择:对于番茄来说,土地的选择非常重要。

栽培时应选用肥沃、透气性好、排水良好、PH值在6-7之间的土壤,并做到和食材搭配科学合理。

(2)施肥方法:在整个种植过程中,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苗期间每3-4天可以施一次液体肥料,成长期可以在土壤上撒一层肥料。

最重要的是,要让番茄植株足够的光照和营养。

(3)浇水方法:浇水是非常重要的,保证土壤湿润但不过于湿润。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雨季浇水,以免导致水涝。

(4)病虫害防治: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白粉病、根黑腐病等,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

(5)采收方法:一般应在番茄颜色变红时采摘,将果实整个摘除,不要拔断。

采摘时需注意不要弄破果皮,否则会影响其品质,从而影响出售。

总之,番茄属于温度适中、土壤排水良好的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才能保证产量和品质。

番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番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番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番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 产地环境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的壤土地块。

2. 种子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耐贮运、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2.1种子处理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5℃热水中,搅拌至30℃后浸泡3-4小时。

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晚疫病。

2.2 浸种催芽浸种后将种子放置在25-28℃的条件下催芽,待60-70%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

3. 培育无病虫壮苗3.1 播种前准备3.1.1选用温室、大棚、阳畦等育苗设施,为有效防治病虫害,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

3.1.2 调制营养土:用1/3充分腐熟的圈肥,2/3无病原物熟土,拍细过筛;每方营养土中,加过磷酸钙1公斤,草木灰5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2公斤。

3.1.3 苗床消毒:可用如下两种方法之一:一是每平方米播种床用福尔马林30-50毫升,加水3升,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待气味散尽后进行播种;二是每方营养土掺入50%的多菌灵80克。

3.2 播种育苗3.2.1 播种期:适宜播种期为2月上旬至4月下旬。

可育苗定植,也可直播。

3.2.2 播种量:育苗用种量20-30克,直播用种量100克左右。

3.2.3 播种方法:当催芽种子70%以上露白时即可播种。

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湿润至床土深10公分。

水渗下后用营养土薄撒一层,找平床面,然后均匀地撒播,播后覆营养土0.8-1.0公分。

每亩苗床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克,拌上细土均匀薄撒于床面上,用以防治猝倒病。

积极提倡采用营养钵、育苗盘、纸袋等方法播种育苗。

3.3 苗期管理3.3.1 出苗前的管理:白天高温天气要进行遮阴,床温不宜超过30℃,雨天加盖薄膜防雨。

育苗期间不要使夜温过高。

播种后出苗前苗床土要保持湿润,不能见干,畦面可覆盖草苫进行保湿。

3.3.2 分苗:在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

将幼苗分入事先调制好营养土的分苗床中,行距12-13公分,株距12-13公分;也可分入直径10-12公分的营养钵中。

第二章、番茄育种

第二章、番茄育种

(2).射线处理法 山川邦夫 (1971)报道:用γ射线辐照花粉 或柱头,可有效地克服番茄的栽培 种和野生种间杂交的不亲和性。如 用处理花粉授粉者,获得了1.8% 的杂种;而用未经处理的花粉授粉 者,只获得0.19%的杂种。
2、远缘杂种夭亡、不育的克服方法 在远缘杂交中,应用克服杂交不亲和 的措施产生了受精卵,但这种受精卵由 于与母本的生理机能不协调,以致不能 发育成健全的种子,有时种子健全但不 能发芽或发芽后不能发育成正常的植株, 或虽能长成植株,但不能:微生物、有害残留,有害
化学成分。
4、抗热育种: 高温多湿的季节,番茄品种多表 现为枝叶结长,花果稀少,果实 变小,易裂果,产量低,选择越 夏品种是解决淡季生产的关键。
5、早熟品种选育:在不能露地越冬
生长的地区,春季蔬菜品种缺乏,春 季生产急需早品种,苗期提高抗寒性 是早熟品种成功的关键,而早开花结 实,果实快速发育,快速转色都对品 种的特性提出特殊要求。不光达到早 熟,还应早期生产。早熟品种的构成 性状是:花序节位低,现 蕾 、 开花 早, 实发育快,转色快,另外还与 株型,分 枝习性有关。节间短,矮生, 自封顶。在杂优育种时应考虑这些性 状选择。
第二章、番茄育种
第一节、起源与种质资源
一、起源与习性:番茄,原产南美洲。
典型自花受粉蔬菜。茄科、番茄属。 2n=24。喜温、喜光。对日照时间不敏感。 种植面积在全世界居蔬菜的第一位,244 万公顷。20世纪初由传教士传入中国。 二、种质资源与分类
1、野生番茄 (1)秘鲁番茄种:
干物质含量高达12.75%,100克鲜重 维生素C含量50.4毫克,抗多种病害, 特别是高抗病毒病. (2)智利番茄种 根系发达,抗旱.抗病毒、 抗凋萎。 (3)多腺番茄种 抗线虫,耐低温。

河南省番茄生产及发展趋势

河南省番茄生产及发展趋势

河南农业2023年第34期种植户更愿意种植。

(四)能够实现周年生产番茄可以无限生长,收获期较长,在3个月以上。

种植户一般根据生产条件和市场价格确定种植、收获时间。

番茄种植分为露地种植和设施种植两种。

露地以春茬生产为主,4月上旬定植,6月开始采收。

8—9月结束。

大棚早春茬多为2月下旬定植,4月上市,6月拉秧;大棚秋延茬一般在7月至8月中旬定植,9—12月收获。

温室可以进行越冬生产,10月至翌年6月都有产品上市。

番茄一般每667 m 2产量在5 t 以上,越冬一大茬番茄每667 m 2产量在10 t 以上。

二、番茄销售及效益情况(一)市场销售以就近为主番茄易破皮、干蔫,不易储存,再加上生产种植户3.0元667 m 2投入30 000元。

大667 m 2000元。

露地春1.6667 m 2投入番茄周年生产,受高温、高湿、低寒、长期低温寡照等多方面不利天气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多种病害,所以要求番茄品种必须具备良好的抗病性、抗逆性。

目前,虽然部分品种具备一定的抗病能力,但仍然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要想实现增产增收,加大研发力度、提升种子的抗病性依然是关键。

各科研部门应与制种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不断试验示范,培育出适合不同地域、天气、土壤结构的种植品种。

(二)产品品质需提档升级目前,番茄种植面积不断增长,但由于品种选择、技术运用和生产管理中存在各种情况,精品果产出较少。

此外,采后预冷环节薄弱,严重制约果品的质感和颜色,满足不了消费者日渐增长的对优质产品的需求。

番茄种植的发展方向如下:培育优良品种,企业、合作社、种JINGJI ZUOWU经济作物河南农业2023年第34期目前河南省番茄进口品种市场占有量仍然较高,集约化育苗能力尚有不足,机械化、智能化生产还未完全实现,冷链体系依然不健全,加工水平相对滞后,品牌建设仍需要提高。

因此,河南省应强省规划建设,加大对蔬菜育种、育苗、标准化生产及采后处理的扶持力度,持续打造一批优质、高效的番茄生产基地或生产园区,推进番茄产业高质量发展。

番茄的栽培技术

番茄的栽培技术

番茄的栽培技术番茄的栽培技术一、引言番茄是一种重要的果蔬作物,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番茄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育苗、定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二、选种1.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品种,如气候适应性、抗病虫害性等。

2.参考当地栽培经验,选择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

3.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销售的品种,如果实大小、颜色等。

三、育苗1.材料准备:选择优质种子,清洗消毒育苗盘和培养土。

2.播种: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中,覆盖薄层培养土,保持适宜湿度。

3.温度控制:育苗室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为20-25摄氏度。

4.光照管理:提供足够的光照,可使用人工补光或自然光照。

5.记录管理:定期观察育苗情况,记录生长发育和病虫害情况。

四、定植1.地块选择: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连作。

2.土壤改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有机质、肥料的调整和施加。

3.排水系统:确保地块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水涝。

4.栽培方式选择:根据栽培目的和地理条件选择适合的栽培方式,如露地、温室等。

5.定植操作:根据品种特点和栽培方式进行适当的定植密度和间距。

五、施肥1.基肥:在定植前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或复合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2.追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进行适时适量的追肥。

3.喂水技巧: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4.叶面喷肥:根据植物的养分需求,使用叶面喷肥补充营养。

六、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和防治番茄病害,如叶霉病、疫病等。

2.虫害防治:使用环保的防治措施,如黄板、黏虫板等捕捉害虫,或者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3.病虫害监测: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注意病虫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及时采取措施。

附件:1.品种介绍表格2.育苗记录表格3.施肥记录表格4.病虫害防治记录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有机肥:指采用天然有机物质制成的肥料,如动物粪便、植物残渣等。

番茄的育种技术

番茄的育种技术
多室番茄等。 (3)栽培亚种:普通番茄、大叶番茄、直立番茄。
育种目标
1.产量:每亩7吨 2.品质:果面光滑、色泽鲜艳、口感酸甜 3.成熟期:早熟 4.适应性:耐旱、耐低温 5.抗性:抗病毒、抗疫病、抗虫害
父母本选择
1.母本:秘鲁番茄 父本:普通番茄 2.母本:智利番茄 父本:直立番茄 3.母本:多毛番茄 父本:大叶番茄 我们采用合成杂交法:1 号杂交一代与2号杂交一代杂交,
番茄的育种技术
园艺135 第一组
番茄品种
1.野生番茄 (1)秘鲁番茄种:干物质含量高,抗多种病害,尤其是病
毒害。 (2)智利番茄种:根系发达,抗旱,抗病毒,抗凋萎。 (3)多腺番茄种:抗线虫,耐低温。 (4)多毛番茄种:抗虫,抗病,耐低温。 2.普通番茄种
番茄品种
(1)野生亚种:醋栗番茄 (2)半野生亚种:樱桃番茄、梨形番茄、李形番茄、
2.逐代系间淘汰选择和选株自交
根据选育目标性状比较鉴定各S1自交系,先淘汰一部分不良自交系。
所谓不良自交系即系内植株普遍表现生长衰弱,没有经 济株性 到状十可几取株的继植续株进。行在自剩交余。的用各常S规1自品交种系作内材分料别,选自取交几1-2 代即可,用一代杂种则要4-5代。
花后进行。
杂交种子生产
4、杂交标记、结果检查 杂交后的花蕾去除1-2个萼片标记。授粉后7天检查座果 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种果采收与脱粒 授粉后45-55天,种果可采收,去皮后用非金属容器,
30℃条件下发酵每 2-3小时用木棒搅拌一次发酵24-36小时,清水洗净,晾干
入库。
番茄杂种优势利用
1.选择优良的单株进行自交 在选定的基本材料内选择优良的单株分别进行自交。 每一基本材料内应选供自交的株数,和每一自交系应 种植的后代株数,是随试材的具体情况而不同的,通常 约数株至数十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生产及常规育种概况
番茄的重要性
1.在世界范围内番茄是栽培最广、消费量最大的蔬菜作物。

2.番茄品种类型丰富,既可鲜食作蔬菜又可作水果。

3.番茄加工成制品种类齐全—番茄酱、沙司、汁、脯干粒等。

4.各类番茄营养保健品:对多种癌症具有预防保健和一定的疗效。

番茄及其加工产品是人们获取番茄红素最主要的来源。

5. 番茄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常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及模式植物。

其研究结果常常被借鉴用于其他作物。

世界番茄生产发展概况(1990-2005年)
1990-2005年世界番茄生产变化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番茄生产发展情况(FAO )
• 1990年发达国家面积为657.63千公顷,2005年822.52千公顷,面积仅增加164.98(25%);
发展中国家面积为1786.08千公顷, 2005年3680.87千公顷, 面积增加一倍;
• 1990年发达国家产量为6587.16公斤/公顷, 2005年12809.88公斤/公顷,产量增加近一倍;
发展中国家产量为1503.64公斤/公顷, 2005年2345.52公斤/公顷,产量增56%.
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番茄生产水平比较
我国鲜食番茄栽培面积约1100万亩,在现有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番茄生
产多为一年2茬,复种指数高达70%,实际种植面积约为700万亩,亩产
量应为5000-6000公斤。

美国番茄生产状况
美国鲜食番茄需求及生产新动向— Heirloom Tomato
• Traditional hybrid, supermarket tomatoes all look the same - round,
pinkish red and often lacking in robust flavor.
• Heirloom varieties are deep and rich in colors, varied sizes and
shap es or “ugly”, not grown for travel & are easily damaged.
• Heirloom tomatoes might cost a little more, but the consumers like it.
荷兰现代化智能温室与番茄生产的特点
• 面积最大— 1万多公顷(番茄2,000ha)
• 单位面积产量最高—长季节栽培,65公斤/m2; 40,000公斤/亩
荷兰现代化智能温室与番茄生产的最新动态
• 补光技术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10,000lux
自2000年Agrocare公司开始在种植番茄的温室推行人工补光技术设施。

预计用10年时间,此技术在荷兰的番茄生产中达到5%的份额。

• 对补光技术在番茄生产中的几点看法:
1)新技术:番茄生产中应用人工光源补光;
2)增产显著:可以增加产量25 - 40% ;
3)投资巨大:35€/m2 ,
350元/m2 (2004年),
23.3万元/667m2 (2004年) ;
4)加拿大已开始利用;
5)不适合我国国情;
我国番茄生产发展概况
• Tomato is one of the world-wide vegetables, and has become popular in China since 1950’s.
• Different types of tomatoes are grown all over China
Fresh market: 2006年, 1100万亩
• 加工番茄生产近10年来发展较快
1995: 2,000 ha(30万亩); 2005: 87,000 ha(130万亩)
2006: 93,000 ha(139万亩), 总产量4.30 million tons,
生产番茄加工制品70万吨,以浓缩型原酱为主。

• 其中90%以上的加工产品出口。

• 生产区域集中:
新疆70万亩,内蒙40万亩,甘肃、宁夏、山西和黑龙江约30万亩。

•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加工番茄生产国和第一大番茄加工产品出口国。

• appeared in the market of China from the end of 1980’s. It has been popular since the middle of 1990’s. Cherry tomato was about 3%~4% of the total cultivated area in 2005.
• Tomato consumption per capita is about 23 kg. According to the food or cooking culture of Chinese, almost all of the tomato consumption is fresh tomato including cherry tomato.
• Tomato production under protected cultiv ation. The total area for protected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in China was 2.5 million ha in 2005. It is important for vegetable supply year round. Tomat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vegetables grown under protected cultivation
我国番茄生产发展概况
• 对我国番茄生产的几点思考
1) 2006年番茄总面积1253万亩
总量已足够,不能再盲目发展,追求扩大种植面积来提高总产量;要以品种遗
传改良、栽培技术、植保和设施改善等综合水平的提高为重点。

2) 番茄种子需求总量365-438吨
鲜食番茄1100万亩,25g/亩,275吨
加工番茄139万亩,65g/亩,90吨
3) 高价位番茄种子逐年提高
2007年约1.5吨,种子市场占有率0.55%, 2.5g/千粒, 5g/亩,种植面积30万亩, 种植面积占2.7%
4) 国内种业是支撑我国番茄生产绝对主力军
• 育种成就: 200多年育种史, 产量、抗病性、食用品质及商品品质等方面成就显著。

我国番茄常规育种概况
• 我国番茄育种的特点
1)起步晚,进展快,政府支持;
2)国有研究机构为主体:20余个研究机构从事番茄育种;
3)专业育种从业人员居世界第一:育种队伍超过百余人;
4)育、繁、销一体化。

• 对我国番茄育种的几点思考
1)近期国有研究机构仍为番茄育种的主体
• 育种与研究内容要分开层次(商业品种选育, 育种资源、技术创新) 2)加强自主资源创新:新的优异资源与基因的挖掘和遗传改良
3)加强团协作关与合作交流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增强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番茄生产及常规育种概况
5)番茄常规育种企业化及民营企业育种份额不断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