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咪酯的分子药理学新进展
依托咪酯基础知识及危害的短信

依托咪酯基础知识及危害的短信哎呀,说到依托咪酯,大家可能都没听过吧?别着急,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神奇又有点危险的东西。
依托咪酯是一种麻醉药物,主要用于手术前的镇静。
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就像吃了个“安神丸”,让你在手术时不再紧张。
想象一下,手术前你正想一大堆事情,医生给你来一针,你就像被催眠的兔子,安安静静地待着,啥都不想了。
这药物的作用可真是立竿见影,简直是“神助攻”呀。
不过啊,咱们可不能只看到它的好。
依托咪酯的副作用也是让人心惊胆战。
有些人会觉得恶心,甚至还会呕吐。
这时候,想必你会觉得真是“吐得天昏地暗”,这种感觉可不是好受的。
有的人还可能出现幻觉,心里想的可都是奇奇怪怪的东西。
想象一下,手术室里医生在忙,你却在心里跟外星人开会,哈哈,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更有意思的是,这玩意儿对心脏的影响也得提提。
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心率加快,或者心跳不规律,感觉自己就像一台“老爷车”,嘎嘎作响。
这时候,你的心脏就像个小鹿一样“怦怦”直跳,甚至还会让人感到紧张得不行,仿佛就要上演一出“心脏剧”。
如果用得太多,长期依赖可就麻烦了,身体可受不了那样的折腾。
还有个问题就是它的安全性。
虽然医生会仔细评估每个人的情况,但总有一些人适应不了这药物。
比如有些人有呼吸系统的问题,打了依托咪酯,可能就会呼吸急促,心里那种忐忑感可想而知。
这时候,如果身边没有人照顾,哎,真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感觉,唉,特别无助。
说到这里,咱们也得提提如何避免这些麻烦。
事先和医生好好沟通,告诉他们你的身体状况、过敏史这些,千万别客气。
这就像你去吃火锅,一定要告诉老板你不能吃辣,不然麻烦可就大了。
术后要注意休息,千万别一味追求“复出”,身体可经不起折腾哦。
对了,依托咪酯虽然好,但也不能随便用。
它可不是糖果,随便吃吃就行。
这玩意儿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别图方便,结果吃了“亏”。
尤其是一些地方,随便就能买到这些药,真是“买椟还珠”,搞得你有了药却没了命,简直是得不偿失。
临床麻醉的新进展

新药应用前景
1
新型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的研发和应用将进 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麻醉相关并 发症的发生。
2
新型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将有助于解决术后疼痛问 题,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
3
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应用,临床麻醉将更加安 全、有效和舒适,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03
临床麻醉技术新进展
病人自控镇痛
根据病人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采用病人自控镇痛技术,实现个 体化的术后镇痛。
老年病人麻醉管理
针对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状况,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 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特殊病人麻醉管理
针对特殊病人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 况,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安全。
04
个体化麻醉的实施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个体化麻醉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以 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新型监测设备的研发
未来将有更多新型的监测设备被研发出来,如无创监测设 备、多模态监测设备等,这些设备将进一步提高麻醉过程 的监测效果。
麻醉药物的改进与创新
远程会诊与交流
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实现不 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会诊和 交流,促进学术交流和经 验分享。
05
临床麻醉安全性新进展
麻醉过程中的低氧血症防治
01
低氧血症定义
低氧血症是指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水平,导致组织缺氧。在麻醉过程中,
由于多种原因可能导致低氧血症,如通气不足、氧供失衡等。
02
低氧血症的危害
低氧血症对机体多个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如大脑缺氧可导致记忆力下降、
本文旨在介绍临床麻醉学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前景。
【麻醉药物】依托咪酯应用

福尔利®的时量相关半衰期短, 提示维持静注不会蓄积
Context-Sensitive HalfTime(minutes)
111345000
依托咪酯 异丙酚
120 110
氯胺酮
10900
咪唑安定
4567800000
硫喷妥钠 安定
2300
100
0123456789
Infusion Duration(hours)
福尔利®心血管稳定性的机制
与丙泊酚相比,福尔利®对心肌收缩、压力感受器和外周血管均无影 响
心肌收缩力 外周压力感受器 外周血管
福尔利® 无影响
无影响
无影响
丙泊酚 抑制
抑制
扩张
Fundam Clin Pharmacol 1996;10:298-303 Anesthesiology 1992;76:725-733
• 2008年1月由中华医学会《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编辑部开始进行《依托咪酯临床应用指导意见》的撰 写工作。
• 2008年3月28日邀请全国各省50余名麻醉专家在南京 召开了《依托咪酯临床应用指南初审会》
• 2008年4月25日齐聚了医学会、医师协会、教育委员 会、解放军麻醉与复苏专业委员会在西宁召开终审会
福尔利®心血管稳定性不仅对危重患者 对普通患者同样具有更加安全的意义
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 1992 Apr;6(2):173-80
推荐意见3:依托咪酯可用于麻醉 维持,以5~20μg•kg-1•min-1连续 静脉输注为宜。依托咪酯麻醉维 持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同时给予 镇痛、肌松等药物。依托咪酯的 一般使用方法如上述,但具体实 施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要求 和用药者的临床经验来决定
依托咪酯临床应用指导意见

依托咪酯临床应用指导意见曾因明邓小明刘进黄宇光姚尚龙于布为王志萍王国林王俊科古妙宁吴新民张宏李文志李立环郭曲练熊利泽【编者按】依托咪酯临床应用已有30年的历史,国内临床应用约有一千万例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临床医师对依托咪酯的认识程度和应用方法各地仍然有较大差异。
为此,恩华药业建议由中华医学会《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专家撰写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依托咪酯临床应用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能对该药的临床应用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指导意见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有助于一些模糊或有争议的问题得到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可规范临床用药。
历经了半年时间,经过3次集体审修,其中一次到会专家达50余人,在恩华药业的大力支持和专家们的辛勤努力下,《意见》终于与读者见面。
今天的《意见》只是一个起点,全国麻醉科医师的实践将检验并充实这个《意见》,进一步深入研究将对有争议的问题做出科学的结论,这是广泛、科学推广于临床应用的基础。
特别期望得到读者的支持与参与,提供宝贵意见以能今后不断对《意见》进行修订与充实。
理想的全身麻醉要求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即镇静(无不愉快记忆)、无痛、肌松和合理控制应激反应。
由于迄今尚无一个药物同时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因此,临床上常用多种药物进行组合,相互取长补短,达到既能满足上述基本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病人生理机能的干扰,这种麻醉方法称为复合麻醉,又称平衡麻醉。
因此,镇静是全身麻醉的基本要素,镇静包括安定、催眠直至病人意识消失,全身麻醉时镇静的最低标准应是无术中知晓和术后无不愉快记忆。
此外镇静在合理控制应激反应中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环节。
指导意见:应当重视手术麻醉期间乃至整个围术期的镇静。
第一部分依托咪酯的药理学基础一、依托咪酯的制剂特性依托咪酯为非巴比妥类静脉镇静药,是咪唑的羟化盐,其结构式如下图所示,分子式C14H16N2O2,分子量244.29。
依托咪酯宣传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依托咪酯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药物,在我国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为提高社会各界对依托咪酯的认识,普及其临床应用知识,增强医务人员对依托咪酯的正确使用观念,我国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开展了依托咪酯宣传活动。
本次宣传活动历时一个月,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活动总结如下:二、活动背景1. 依托咪酯在我国临床应用广泛,已成为麻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依托咪酯具有麻醉效果迅速、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受到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青睐。
3. 部分医务人员对依托咪酯的认识不足,存在使用不规范、剂量过大等问题。
4. 需加强依托咪酯的科普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知水平。
三、活动目标1. 提高医务人员对依托咪酯的认识,规范临床应用。
2. 增强患者对依托咪酯的了解,消除疑虑。
3. 提高公众对依托咪酯的认知,促进合理用药。
四、活动内容1. 开展依托咪酯知识讲座:邀请麻醉学科专家,针对依托咪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讲解。
2. 制作依托咪酯宣传资料:编制依托咪酯宣传手册、海报等,便于医务人员和患者了解。
3. 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依托咪酯相关资讯。
4. 举办依托咪酯知识竞赛:激发医务人员和患者学习依托咪酯的热情。
5. 开展依托咪酯临床应用研讨会:邀请知名专家探讨依托咪酯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五、活动成果1. 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依托咪酯的认识,规范了临床应用。
2. 增强了患者对依托咪酯的了解,消除了疑虑。
3. 提高了公众对依托咪酯的认知,促进了合理用药。
4. 活动期间,共举办依托咪酯知识讲座10场,受众达500余人;发放依托咪酯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依托咪酯知识竞赛2场,参赛人数达300余人。
六、活动经验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成立依托咪酯宣传活动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注重宣传实效,突出重点。
根据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内容。
2023依托咪酯那些熟悉又陌生的临床应用要点

2023依托咪酷那些熟悉又陌生的临床应用要点依托咪酷(etomidate)为非巴比妥类静脉镇静药,具有中枢镇静催眠和遗忘作用,无镇痛和肌松作用。
该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小,有脑保护作用,单次注射或持续输注后起效迅速,无蓄积,苏醒迅速,注射痛少,镇静效价高,且安全范围较广泛等特点。
因此,依托咪酷可广泛应用千麻醉诱导、维持和短小手术或操作的镇静。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调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将依托咪酷(在中国境内批准上市的含依托咪酷的药品制剂除外)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依托咪酷的特点1.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依托咪酷对心血管功能影响轻微。
在临床常规剂量下,心脏病患者和普通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梩压中心静脉压、心脏每搏量、心脏指数、肺血管阻力及外周血管阻力几乎无变化。
2.对千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依托咪酷具有中枢镇静催眠和遗忘作用,无镇痛和肌松作用。
依托咪酷的药理作用主要与GABM受体有关,催眠作用与GABAA受体的胆、防亚基的关系大千a1亚基,GABAA受体括抗剂可括抗其作用。
单次静脉注射0.2~0.3mg/kg依托咪酷在不影响平均动脉压的情况下,脑血流减少34%,但脑氧代谢率(CMR02)降低45%,因此,脑氧供需比明显增加。
此外,依托咪酷可使颅内压随剂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因而依托咪酷对保持脑灌注压有益。
由于依托咪酷能降低脑氧代谢率和颅内压,因而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3.对于呼吸系统的影响依托咪酷对呼吸系统影响较小,包括自主呼吸、通气量和气道反应性。
因此,欲保持自主呼吸时应用依托咪酷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即使给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应用依托咪酷也未观察到组胺释放现象。
4其他依托咪酷的治疗指数(LDSO/EDSO)为26.4/安全剂量范围宽。
依托咪酷禁忌症重症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脑脓肿)高钾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对脂肪乳过敏者新进展01依托咪酷在(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麻醉中的应用《(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2020版显示:依托咪醋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经静脉注射后作用迅速而短暂,也适用千(支)气管镜诊疗的镇静/麻醉。
依托咪酯

Etomidate Revisited
诱导时的插管反射的解决办法
Etomidate Revisited
充分抑制插管反射的原则
•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联合用药来抑制插管反射。 • 抑制插管反射不应仅仅是控制血压、心率。
Etomidate Revisited
为证诱导时每种药物充分起效 应按照药代动力学要求用药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64,523。
Etomidate Revisited
代谢
依托咪酯主要在肝脏通过酯酶水解或通过N去烷基化。 主要的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只有2%的药物 以原形排出,其余以代谢产物形式从肾脏(85%) 和胆汁(13%)排泄。
Etomidate Revisited
Etomidate Revisited
依托咪酯对休克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基础值 SI(ml·kg-2) 诱导后1’ 诱导后2’ 诱导后3’ LCW(kg·m)
CI(L·min-1·m-2)
南方医院(广东) n=100
Etomidate Revisited
蛋白结合率(%)75 诱导剂量(mg/kg) 0.2-0.6 维持剂量 (μg/kg/min) 5-20
96--98 0.1-0.2 1-2
Etomidate Revisited
依托咪酯的时量半衰期短于丙泊 酚,提示维持静注不会蓄积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1 2 3 4 5 6 7 8 9 Infusion Duration(hours)
Etomidate Revisited
依托咪酯

浅谈依托咪酯的研究现状王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四川成都610041)依托咪酯是咪唑类衍生的静脉麻醉药,它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而平稳、抑制心血管和呼吸作用轻微、代谢率高、蓄积不显著等特点,因而在麻醉诱导、门诊手术麻醉等领域内的应用日益广泛。
现将依托咪酯的药效学、药代学及其主要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依托咪酯的药效学1.1依托咪酯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及其机制1.1.1全麻作用依托咪酯是一种短效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此药具有较好的镇静作用,无镇痛作用;依托咪酯起效甚快,病人可在一次臂-脑循环时间内迅速入睡,诱导期安静、舒适、平稳、无兴奋挣扎,且有遗忘现象;依托咪酯在临床剂量范围内(0.1-0.4mg/kg),7-14分钟自然苏醒,麻醉维持期间血浆药物浓度大约为300-500ng/ml, 镇静浓度为150-300ng/ml, 清醒时为150-250ng/ml[1]。
此药发挥麻醉作用的确切机制和作用位点还不十分明确,可能有:(1)对GABA A受体的作用目前关于依托咪酯全麻机制的研究认为其主要作用在GABA A受体上[2]。
80年代Willow[3]的研究表明依托咪酯主要通过竞争性地增加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数目而增强与GABA的结合力。
其后有实验证明依托咪酯主要作用于GABA受体复合物,产生内向性CL-1电流[4,5]。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确定依托咪酯的关键调控区域或位点提供了可能性。
研究表明[6,7],依托咪酯的作用位点在GABA A受体TM2和TM3之间β亚基的特定天冬酰胺和丝氨酸残基。
(2)对神经递质再摄取的影响。
Keita[8]等研究了依托咪酯对大鼠纹状体多巴胺摄取的影响,结果发现依托咪酯能够以非竞争性的机制可逆地抑制多巴胺的摄取,提示抑制多巴胺摄取可能时依托咪酯的作用机制。
(3)对cAMP信号转导系统的作用。
丁海雷[9]等研究了依托咪酯对大鼠脑cAMP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发现随着依托咪酯剂量的增加,大鼠翻正反射消失,海马和皮层内cAMP含量逐渐升高,同时发现不同剂量的依托咪酯对各脑区PDE(磷酸二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大小不同,PDE在控制细胞内cAMP水平方面可能起决定性作用,腹腔注射12mg.kg-1的依托咪酯可明显降低大脑皮层、海马PDE 活性,而注射6mg.kg-1的依托咪酯仅降低海马PDE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咪酯的分子药理学新进展依托咪酯是一种全身麻醉药,性能独特。
在哺乳动物的研究中证实,依托咪酯给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或呼吸抑制较小,该特性使其具有不同寻常的安全特征。
随着依托咪酯在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期间的广泛应用,它重新吸引了研究者的兴趣,而且,对依托咪酯在危重症患者诱发的肾上腺毒性等问题仍然保持着持续的注重。
近来依托咪酯研究论文数量的增加亦反映了该药物在分子药理学研究上的新进展,现就这些问题实行综述如下。
1.1剂型和剂量依托咪酯的解离常数(pKa)为4.2,在生理pH下呈极度疏水性。
为了增加溶解度,溶剂采用35%的丙二醇或者脂肪乳剂,还研制出了溶于环糊精的制剂。
早期的临床研究认为,静脉内单次注射0.2~0.4mg/kg的依托咪酯后催眠时间可维持5~10min。
单次给药后,持续输注依托咪酯30~100μg/kg/min可用于全身麻醉的维持。
经口腔粘膜吸收依托咪酯可获得镇静效果,直肠给药已经被用于小儿全麻诱导。
1.2全身作用依托咪酯并不抑制交感神经张力或心肌功能,常用的麻醉诱导剂量只导致血压和心率的轻度变化,适用于心脏手术患者和心功能较差患者的全身麻醉诱导1。
同样,依托咪酯并不阻断喉镜和气管插管引起的交感反应,与巴比妥类药物或者丙泊酚相比,依托咪酯较少引发窒息,无组胺释放效应,罕见过敏反应。
依托咪酯更适用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诱导。
在一个猪的失血性休克模型中,较其他麻醉药物,依托咪酯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改变甚少2。
因为其在众多危重症患者麻醉诱导中表现出的良好特性,很多急诊医生愿意将依托咪酯用于快速序贯诱导和气管插管期间的镇静催眠3。
使用依托咪酯行全麻诱导后,肝脏血流中度减低,但这对麻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代谢影响轻微。
在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间,脑血流量减少,同时脑代谢率和颅内压降低,脑灌注压保持不变或增高。
依托咪酯催眠期间患者的脑电图变化与巴比妥类药物引起的脑电图变化相当类似。
单次给予依托咪酯后,脑电双频指数降低,在意识恢复期间重新归为基线值。
在依托咪酯短期输注期间,脑电双频指数与镇静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4。
依托咪酯能延长听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降低其波幅。
依托咪酯能够增加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幅,与丙泊酚、硫喷妥钠或美索比妥相比,依托咪酯对动作诱发电位波幅的抑制较轻微。
1.3药代动力学与代谢在健康患者,依托咪酯中约75%呈蛋白结合状态。
因为依托咪酯脂溶性高,所以其中央室分布容积和外周分布容积均相当大,分别为4.5L/kg和74.9L/kg。
单次给药后血浆依托咪酯浓度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三室模型,血浆中依托咪酯的快速相、中间相和慢速相的衰减被认为分别与高灌注组织的分布、外周组织(主要是肌肉)的再分布和终末代谢相一致,在人体,依托咪酯的终末半衰期为2~5h。
因为高龄或危重患者蛋白结合减少和清除率降低,通常所需依托咪酯的剂量较小。
依托咪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表明其适合用于持续输注,并且输注后时量相关半衰期较丙泊酚短。
在依托咪酯用于临床的最初十年间,以前将其长时间输注用于麻醉和镇静。
但后来对于其他方面的顾虑(肾上腺毒性)影响了该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
1.4不良反应在早期研究中,就注重到了与依托咪酯相关的一些不良影响,包括注射痛和全麻诱导期间的肌阵挛运动。
依托咪酯水溶液剂型引发的注射痛更加严重,溶于中长链脂肪乳或环糊精的剂型则减少了注射痛和溶血的发生率5。
随着依托咪酯剂量的增加,肌阵挛的发生率亦增加,分次剂量诱导法或者预先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6、硫喷妥钠、右美托咪啶7和/或阿片类药物能够减弱该反应。
术后恶心和呕吐是依托咪酯的常见不良反应,但是鲜有研究对依托咪酯和其他全麻诱导药物的术后恶心和呕吐情况实行过比较。
脂肪乳剂依托咪酯诱导后恶心的发生率与丙泊酚相关的恶心发生率相似,而依托咪酯导致的呕吐发生率较高。
1.5肾上腺毒性、脓毒症和外源性类固醇激素依托咪酯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作用受到很多注重,明显限制了其作为麻醉药和镇静药在临床中的应用。
但依托咪酯对外科或重症监护患者预后的影响均未有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
1983年在依托咪酯应用于临床十年后,Ledingham和Watt对临床资料实行了回顾性分析后指出,与应用苯二氮卓类镇静的患者相比,采用依托咪酯长期输注实行镇静的重症监护患者死亡率更高,分别为25%和69%。
此后不久,McKee等指出,在一个输注依托咪酯的危重症患者的研究中,可的松替代治疗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同时,在大鼠的新的研究证据表明,依托咪酯可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随后研究者很快证实了该毒性亦存有于人体。
依托咪酯可抑制手术后正常的可的松和醛固酮的增加,同时能够抑制肾上腺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反应。
在单次给予依托咪酯后,对肾上腺的抑制效应持续6~8h,持续输注依托咪酯后对肾上腺的抑制效应可超过24h。
在人体,依托咪酯产生催眠效应时的血浆浓度高于200ng/ml(1μM),而浓度<10ng/ml时就具有肾上腺皮质抑制效应。
在一个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中,对伴或不伴有肾上腺功能不全的脓毒症患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效果实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研究中至少30%的无应答患者接受过依托咪酯治疗。
因为单次给予依托咪酯可引起肾上腺功能不全并随之增加死亡率,故建议对脓毒症休克的患者,避免使用依托咪酯8。
在一个采用低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50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随访研究中9,20%的患者在入选前应用过依托咪酯,8%的患者在入选后应用了依托咪酯。
虽然是在肾上腺功能不全检测的平均14h前给药,其仍导致输注了依托咪酯的患者中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60%的无应答率,显著高于未应用过的受试者。
回顾性分析指出,与其他患者相比较,入选前使用依托咪酯的患者28d死亡率明显较高,补充类固醇激素并没有改善肾上腺功能不全患者的长期预后9,10。
Sunshine等11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去除性别、年龄、病情严重水准等因素干扰后,与应用其他麻醉诱导药相比,使用依托咪酯的危重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
对脓毒症和创伤患者单次给予依托咪酯后,肾上腺功能不全的持续时间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实行了观察。
在该研究群体中,单次给予依托咪酯后肾上腺抑制的持续时间长于24h,并可延至72h12。
但单次给予依托咪酯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仍需进一步阐明。
Hildreth等13将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芬太尼/咪唑安定组,结果表明,应用依托咪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均较长。
最近一项研究以3127例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无证据提示使用依托咪酯与严重的低血压、更长的机械通气时间、更长的住院时间或者住院死亡率相关15。
依托咪酯仍然是心脏外科患者麻醉诱导的选择。
很明显,尚需大样本、设计满意的前瞻性试验明确单次给予依托咪酯对危重患者的临床影响,同时对这些患者是否采用依托咪酯实行气管插管的争论仍在继续11,14,15。
2分子药理学特征与丙泊酚或异氟烷相比,注重依托咪酯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但对其分子药理学特征的理解较其他静脉或吸入全身麻醉药要深入得多。
依托咪酯可产生催眠、遗忘和抗伤害性反应,几乎均作用在同一类神经元离子通道,即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受体)。
2.1GABAA受体当前认为,依托咪酯麻醉作用的潜在分子靶位是GABAA受体,该受体是哺乳动物脑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
它是神经递质激活的离子通道,由围绕一个离子传导跨膜通道的五个多肽亚基组成,可选择性传导氯离子。
GABAA受体是由16个同源GABAA受体亚基亚型(α1-6,β1-3,γ1-3,δ,ε,θ,π)中的5个亚基组成16。
研究指出,仅其中12个亚基组合构成了神经元通道,绝大多数通道包括2个α亚基、2个β亚基和1个γ亚基,从细胞外空间观察,这些受体按逆时针方向排列成γ-β-α-β-α。
异源性表达的受体如α1、β2和γ2亚基显示了GABA的敏感性、药物敏感性和开闭转换率,类似于大脑内的突触GABAA受体。
一般认为,突触中GABA浓度短时间内可达到数个毫克分子,并通过GABA转运蛋白的摄取,在几毫秒内迅速衰减。
突触后的GABAA受体通道在一毫秒内开放,产生一个抑制性的突触后电流,该电流在数十毫秒内失活,远远长于突触内的GABA。
在一个抑制性突触后电流期间,在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受损;所以,一般认为电流失活是调节神经元回路频率反应的一个因素。
2.2依托咪酯对GABAA受体的作用研究指出17,不同浓度的依托咪酯对GABAA受体具有2种效应。
在临床剂量相关浓度,依托咪酯通过激动剂正向调节GABAA受体活性。
换句话说,当依托咪酯出现时,GABAA受体能够被低于正常激活浓度的较低浓度GABA激活。
临床浓度的依托咪酯亦可减慢突触GABAA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衰减18,延长突触后抑制和降低神经元回路的反应频率。
在临床剂量依托咪酯相关浓度亦可观察到突触外受体的增强性激活,增增强直性抑制漏电流,同时降低神经元兴奋性。
依托咪酯对突触外GABAA受体介导的强直性电流的影响可能比对突触电流的影响更加重要。
在不存有GABA的时候,高于临床浓度的依托咪酯亦可直接激活突触GABAA受体通道,这种作用可称为直接激活。
依托咪酯介导调节GABA的激活和直接激活,这2种作用都是作用于GABAA受体上的同一类位点。
依托咪酯与其位点的结合可通过受体是否处于开放或关闭来决定。
本质上,依托咪酯与关闭受体结合水平较弱,但与开放受体结合紧密。
2.3影响依托咪酯对GABAA受体作用敏感性的点突变β1和β2亚基之间的区别是M2域中唯一的氨基酸位于成熟蛋白265位置上。
β256是在β1上的一个丝氨酸(S),在β2和β3上是天冬酰胺(N)。
采用N(β1S265N)代替β1S265的点突变可增加依托咪酯的敏感性,而以S替代β2或者β3N265(β2/3N265S)可明显降低依托咪酯的敏感性。
哺乳动物GABAA受体的β2或β3亚基中将N265突变为M可使其丧失对依托咪酯的敏感性。
2.4在转基因动物实行的依托咪酯麻醉效应研究β2N265和β3N265的点突变转入转基因“敲除”小鼠可检测此类亚基在麻醉效应中的作用。
Jurd等19指出,β3N265M“敲除”动物具有正常的形态学和行为学表型,但是在应用高于对野生型动物有效剂量的依托咪酯和丙泊酚时,此类动物并不出现翻正反射丧失和抗伤害感受效应。
Reynolds等20制备了β2N265S敲除小鼠模型,发现其亦具有正常的形态学和行为学特征,包括睡眠和脑电图活动。
β2N265S敲除小鼠对依托咪酯显示了正常的敏感性,包括翻正反射丧失和抗伤害感受作用,但是依托咪酯对此类小鼠并不产生镇静和催眠作用。
在β2N265S转基因小鼠的神经元中,依托咪酯并不增强与突触外受体相关的强直性电流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