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词牌名,是宋代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双调,九十八
《扬州慢》 南宋 姜 夔

适合主题:
在朝阳下俯冲 迎着西风开火 空中的尖刀 以一当十
家国天下、保家卫国、 责任使命、勇敢无畏、 平凡与不凡
疆土的坚盾 巡天卫国
山河已无恙 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
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
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
黍离之悲
姜夔借表达“黍离之悲”,表达他因祖国山河破 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的心情。
再次朗读感受作者的黍离之悲。
总结归纳 词中化用杜牧诗句让人想起昔日扬州的繁华情景。 而今日的扬州却是如此萧条,寂寞冷清,两者形成鲜 明对比,抚今思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 衰的感伤。抒发“黍离之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 残破极其沉痛的心情。
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爱国的深情。
素材积累
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王海
抗美援朝一等功臣王海上将,中 国精神之象征,与号称“世界王牌” 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 架。
王海: 你美国的是一个人,我们中国人也 是一个人。而且我们那个时候是毛泽 东思想培育成长起来的,老子不怕死。
王海颁奖辞
“冷月无声”采用拟人, “二十四桥仍 在”,而从前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 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 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 伤怀呢?
赏析: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采用拟人,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昔 日,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又 有谁来欣赏它呢?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 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表现出劫后扬州 人民的淒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 怀。
慢,即慢词,是依照曲调舒缓的慢 曲填写的词般篇幅都比较长。
写作背景
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 建炎三年(129)金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 州被洗劫一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 亮又大举南下,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 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
扬州慢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时值隆冬,芍药当然未抽蕊开花。但作者 想象到“扬州芍药甲天下”,将来芍药盛 开的时节,有谁来欣赏呢?这结局,宛如 百感交集,一声长叹,把伤今怀古之情推 向高潮。 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 城的感伤而已。词情跌荡浓烈,增加了艺 术感染力。问得陡峭,问得奇特,无理而 有情。
全词分为上下两片(阙)。但两片的写作手 法都是运用一种鲜明对比,用昔日扬州城的繁 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 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词的上片(阙),写出了词人亲眼目睹的景 象和自身心理感受。 词的下片(阙),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 “黍离之悲”的主题。
赏析:
(一)研习序言:
渐黄昏角吹寒,都在空城
“渐”字表明词人伫立时间之久,陷入到一片悲凉 之中,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而黄昏,又更加让 人惆怅。 “清”修饰“角”,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跟 “寒”“空”用在一起,表明了扬州的荒凉冷落。 “寒”不仅表明号角声在寒气中飘荡,而且让人内 心涌起一股寒流,让人觉得心寒。 “空”字表现城池的萧条,呼应“废池”。‘‘空 城’’两字是全词的词眼。 而用一“都”字总括,更显得凄凉。
写作背景:
• 本词是作者21岁路经扬州时有感而作的。 扬州在唐代繁华兴盛,是南北交通的枢纽, 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但到了宋朝,由于 女真族多次南侵,扬州屡遭战争洗劫,终 于被弄得残破不堪。这首词描绘了古城扬 州的荒凉景象,指出了残败的原因,反映 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关 心。
整体感知:
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
下片: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 杜牧为何而惊?该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 因“空”而“惊 ”,因为昔日扬州的繁华 已荡然无存。 • 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 痛。 • 连缀全词,由上片的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 想对比,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 闹,一边是实,一边是虚,两副对比鲜明 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 伤世的意绪。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内文学常识

菩萨蛮(其二)(韦庄)1.韦庄: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
唐玄宗朝宰相韦见素之后、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与温庭筠齐称“温韦”,是花间词派代表词人。
因有着名叙事长诗《秦妇吟》而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2.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3.《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4.当垆卖酒: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卓文君)倶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相如身自着犊鼻,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中。
”指临街卖酒。
新城道中(苏轼)1.铜钲:古代一种铜质乐器,又名丁宁,形状像钟,打击发声。
扬州慢(姜夔)1.扬州慢:词牌名,是宋代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
2.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3.维扬:扬州的别称。
《尚书禹贡》有“淮海维扬州”,后来借维扬指扬州。
4.《蜀黎》之悲:国家沦亡的悲痛。
《蜀黎》是诗经中的篇名,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
5.竹西:扬州外五里的亭子,在禅智寺左侧。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6.豆蔻:出自杜牧《赠别》中“豆蔻梢头二月初”,现在常用“豆蔻年华”表示十二三岁的少女。
7.二十四桥:唐代扬州的二十四座桥,泛指扬州的名桥。
长相思(纳兰性德)1.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高二扬州慢原文及注释

高二扬州慢原文及注释1.原文篇一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注释篇二①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
②竹西:扬州城东一亭名,景色清幽。
③春风十里:借指昔日扬州的最繁华处。
④胡马窥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重破坏。
这首词作于1176年。
⑤杜郎:唐朝诗人杜牧,他以在扬州诗酒清狂著称。
⑥青楼梦:杜牧《遗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⑦二十四桥:在扬州西郊,传说有二十四美人XX于此。
⑧桥边红药: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桥边生红芍药。
3.译文(一)篇三淳熙XX申至日,我路过扬州。
夜雪初停,荞麦长得无边无际。
进城之后,我又见到处一片萧条,寒水绿绿的,暮*渐渐笼来,戍楼中传来了黄昏的号角。
我的心情受到此时此景的影响,悲怆感伤,生出无限的感慨,自创这首词曲。
千岩老人认为有《黍离》之悲。
扬州是淮左著名的都会,这里有风景秀丽的竹西亭。
我在此停止一下行程。
自从金兵南侵退去,就连这废弃的城池和老树,都厌倦了战争。
渐渐到了黄昏,凄清的号角吹响,这时这里仿佛是一座无人的空城。
曾在这里观赏的杜牧,假如今天旧地重游,也会惊讶它的变化。
纵然那豆蔻词写得再美,青楼梦再好,恐怕也难以表达此刻的心情,二十四桥还在,波心中荡漾着冷月的光影,无声无息。
可叹桥边的那一年一度的芍*,年年是为谁?开得花儿一片红?4.译文(二)篇四淮河东部的繁华都会,竹西亭外的XX南名胜,且在此解鞍下马稍作留停。
走过“春风十里扬州路”,满地是荠菜野麦一片葱青。
《扬州慢》赵以夫词作鉴赏

《扬州慢》赵以夫词作鉴赏【作品介绍】《扬州慢;十里春风》是南宋词人赵以夫所写的一首诗。
该词原本只为赋花,不料却抒发出很多盛衰之惆怅,遂成精品,由此可见咏物词之关键在于不滞于物。
【原文】扬州慢①琼花,唯扬州后土殿前一本。
比聚八仙大率相类,而不同者有三: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微青,不同者一也。
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
琼花蕊与花平,不结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结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
友人折赠数枝,云移根自鄱阳之洪氏。
赋而感之。
其调曰《扬州慢》。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
看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
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
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
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
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
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
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注释】①扬州慢:词牌名,是宋代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
双调,九十八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九句四平韵。
以此调创作的词中最著名的是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另外还有吴元可、郑觉斋等词人用过此调。
【赏析】作品产生的感发力量与作者的初衷不符,这是文学中的常见现象。
这首词就是如此,以小序中“赋而感之”可以看出,作者本意是咏花,孰料写着却生成许多感慨,这感慨使词的思想性加深了。
很明显,上阕自始至终都是以第三人称咏赞琼花,即所谓“赋”。
词人将花儿作天上的仙女,告别了琼楼瑶阙,飘然降临人间;写她那洁白的花朵犹如冰花、碎玉,簇拥成球;想象她成天伫立在石阶畔,既有杨贵妃那丰腴的体态,又有赵飞燕那样绰约的风姿;她摄取了世间一切草木之花的丽质清气,集于一身。
……花和美人向来联系在一起,因此将琼花比喻为杨贵妃、赵飞燕算不得出奇,倒是“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九字抓住了琼花莹泽洁玉的特点,最为逼真。
其次“敛群芳、清丽精神”七字,也堪称新、警。
其后几句不免落入俗套。
《文人情致——西出阳关无故人》优秀教学设计

文人情致——西出阳关无故人
中国古代歌曲艺术
中国古代歌曲艺术:
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和发展了。例如:传说中伏羲的 《网罟之歌》、神农时的《扶犁之歌》都是反映劳动生活的歌 曲。夏商以后《诗经》无论是其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发 展到很高的水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我国的歌曲艺术经历了 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发展阶段。古代歌曲在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诗经中的歌多用琴瑟伴奏,称为“弦 歌”,楚辞常用“兮”字作衬词,乐府歌中用丝竹伴奏的称 “相和歌”。用鼓、角、饶、横笛伴奏的称“铙歌””横吹 曲”。唐代的诗歌有着严格的韵律和整齐的句式,宋词元曲以 长短为主等。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 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后片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艺术歌曲?
《大江东去》《念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传 统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这 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 《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 “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人。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 能酌几多巡!
尾泛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 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2025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诗篇详解: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诗篇详解: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一、作者作品信息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姜夔布衣终身,为人清高。
其人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
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有“词中之圣”之称,与辛弃疾、吴文英分鼎南宋词坛。
他是风雅词派,即格律派的代表人物,对南宋后期词的格律化有巨大的影响。
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等书传世。
代表作品有《暗香》《疏影》等。
词作内容:姜夔今存词八十多首,他的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
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了自己不得入仕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表现了自己超凡脱俗、卓尔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词作特点:姜夔的词风自成一体。
他引江西诗风入词,借以改造晚唐以至北宋的软媚无力的词风。
辞句古雅峭拔,音节清刚顿挫,意境幽邃冷隽。
二、文学文化常识1.慢词慢词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
慢,古书上写作“曼”,就是延长引申的意思。
慢词与长调有别。
长调词指篇幅较长的词,按字数多寡来划分,是相对小令词、中调词而言的,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慢曲则是按照曲子的音乐节奏来划分的。
《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2.“黍离之悲”的出处“黍离”典故语出《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关于《黍离》一诗的背景,《毛诗序》云:“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大意是:周人东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夷为平地,且遍种黍稷,不禁因周室颠覆伤心落泪,吟唱成篇。
扬州慢

扬州慢编辑词条词牌名。
南宋姜夔自制曲。
双调,九十八字,押平声韵。
目录基本介绍详细介绍1.写作背景词牌格律词牌作者典范作品1.词作鉴赏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介绍扬州慢,宋姜夔自度曲,见《白石道人歌曲》。
其词序云:“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入中吕宫(夹钟宫)。
《词律》卷一五、《词谱》卷二六皆列姜夔所作《扬州慢·淮左名都》。
双调,九十八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九句四平韵。
前片第四、五句及后片第三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词谱》列别体二种。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写作背景白石创制的词调《扬州慢》,是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他二十二岁,自汉阳出游,途经金人两次蹂躏、惨遭兵燹(燹,读xiǎn;兵燹,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的扬州,看到昔日繁华的商业都城,已是“市尘尽荠麦,号角吹宵寒”,更显得空荡凄凉。
眼前的景象和爱国的情思,激起他强烈的感情,用精辟对比的词藻度成此曲,传为佳作。
编辑本段词牌格律扬州慢词谱(宋姜夔)(双调九十八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九句四平韵)(前片)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仄平平中仄,中中仄平平(韵)。
仄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平平(韵)。
(后片)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慢,词牌名,是宋代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
双调,九十八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扬(yáng)州(zhōu)慢(màn)。
扬(yáng)州(zhōu)慢(màn)。
词牌名。
是宋代词人。
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
双调。
九十八字。
上片十句四平韵。
下片九句四平韵。
以此调创作的词中最著名的是姜夔的《扬(yáng)州(zhōu)慢(màn)·淮左名都》。
另外还有赵以夫。
吴元可。
郑觉斋等词人用过此调。
中文名,扬(yáng)州(zhōu)慢(màn)。
宫调,中吕宫。
作者,姜夔。
代表作,《扬(yáng)州(zhōu)慢(màn)·淮左名都》。
词牌简介。
扬(yáng)州(zhōu)慢(màn)。
是宋代姜夔创作的曲调。
见《白石道人歌曲》。
其词序云:“淳熙丙申至日。
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
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
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
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
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入中吕宫。
《词律》卷一五。
《词谱》卷二六皆列姜夔所作《扬(yáng)州(zhōu)慢(màn)·淮左名都》。
双调。
九十八字。
上片十句四平韵。
下片九句四平韵。
前片第四。
五句及后片第三句皆上一。
下四句法。
《词谱》列别体二种。
词牌格律。
格律对照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
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
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
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
表示填平声字;仄。
表示填仄声字;中。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体为韵脚所在。
格律对照例词:姜夔《扬(yáng)州(zhōu)慢(màn)·淮左名都》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仄平仄。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
自胡马。
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仄平平。
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
渐黄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扬州慢仄平仄仄。
仄平平。
平仄平平。
杜郎俊赏。
算而今。
重到须惊。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
仄仄平平。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格律对照例词:吴元可《扬(yáng)州(zhōu)慢(màn)·露叶犹青》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露叶犹青。
岩花初动。
幽幽未似秋阴。
仄平平。
仄仄仄。
平仄平平。
似梅风。
带溽暑。
吹度长林。
仄平仄。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
记当日。
西廊共月。
小屏轻扇。
人语凉深。
仄平平。
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
对清觞。
醉笑醒颦。
何似如今。
平平仄仄。
仄平平。
仄仄平平。
临风欲赋。
甚年来。
渐减狂心。
仄平仄平
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扬州慢为谁倚多才。
难凭易感。
早付销沈。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
平仄平平。
解事张郎风致。
鲈鱼好。
归听吴音。
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
又夜阑闻笛。
故人忽到幽襟。
格律对照例词:郑觉斋《扬(yáng)州(zhōu)慢(màn)·琼花》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
弄玉轻盈。
飞琼淡泞。
袜尘步下迷楼。
仄平平平仄。
仄平仄平平。
试新妆才了。
炷沈水香球。
仄仄仄。
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
记晓剪。
春冰驰送。
金屏露湿。
缇绮新流。
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
甚中天月色。
被风吹梦南州。
平平平仄。
仄平平。
平仄平平。
尊前相见。
似羞人。
踪迹萍浮。
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
问弄雪飘枝。
无双亭上。
何日重游。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
仄仄平平。
我欲腰缠骑鹤。
烟霄远。
旧事悠悠。
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但凭阑无语。
烟花三月春愁。
典范词作。
【南宋】姜夔《扬(yáng)州(zhōu)慢(màn)·淮左名都》【南宋】赵以夫《扬(yáng)州(zhōu)慢(màn)·十里春风》【南宋】吴元可《扬(yáng)州(zhōu)慢(màn)·露叶犹青》【南宋】郑觉斋《扬(yáng)州(zhōu)慢(màn)·琼花》。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