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及禁忌症

合集下载

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9
操作步骤
• 观察液面下降的速度和患者的反应,嘱患者深呼吸,注意倾听患 者主诉,如有便意将灌肠筒降低,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报告医生 处理; • 待液体流尽时,关闭调节器,夹紧灌肠管,将肛管轻轻拔出放入 弯盘,随手擦净肛门; • 取下弯盘,撤下尿垫与治疗车下。
10
操作步骤
• 协助患者平卧位,穿好衣服,整理床单位。嘱患者忍耐5-10分钟后 排便;
4
操作步骤
转抄医嘱,双人核对;
床边核对患者信息,评估了解患者病情,解释灌肠目的及配合事 项,嘱咐患者排空膀胱; 环境清洁安静,拉起床帘(必要时备屏风),家属回避。
5
操作步骤
• 遵医嘱配置灌肠溶液并 核对(0.1-0.2%肥皂水 成人5001000ml,儿童约200500ml,温度39-42℃, 中暑时4 ℃ ),携物品 至病床旁,核对并解释 以取得患者配合。
13
健康教育
• 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的重要性。 • 二、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持正常排便。
14
谢 谢
15
三、操作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止,
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四、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 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产生和吸收;伤寒患者灌 肠量不能超过500ML,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充血性心力 衰竭的病人或水钠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五、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便 后30分钟测体温。
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 目的:解除便秘、肠胀气。 清洁肠道 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减轻中毒 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降低温度 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

灌肠的注意事项

灌肠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 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 500 毫升, 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 30 厘米。直肠、结肠和肛门等手术后及
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灌
2.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 30 分钟后再排便,排便 后 30 分钟测体温。 3.灌肠过程中发现患者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 痛、心慌等,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
灌肠的注意事项
吴珊珊
分类 大量不保留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 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目的
1.解除便秘,排除肠胀气; 2.灌入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
3.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4.稀释和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指导要点 1.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 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 2.指导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 避免意外的发生。
3.慢性菌痢取留灌肠时,肛管宜细,插入宜深,速度宜慢,量宜
少,防止气体进入肠道。
心慌等,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
保留灌肠
操作目的 1.镇静 2.催眠
3.治疗肠道感染
指导要点
1.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 时适当调低灌肠液的高度,减慢流速。
2.嘱患者至少保留药液 1 小时以上。
注意事项
1.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病人、排便失禁者均不宜
做保留灌肠。
2.肠道病患者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
小量不保留灌肠
操作目的
1.软化粪便
2.解除便秘
3.排出积气
4.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患者,危重、年老体弱患者,
小儿及孕妇等

大量不保留灌肠术的相关知识

大量不保留灌肠术的相关知识

大量不保留灌肠术的相关知识一、哪些病人需要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术:1、顽固性便秘的病人。

2、肠胀气的病人。

3、需要清除肠道内毒物,减轻中毒的病人(服毒或食物中毒病人)4、通过灌肠达到降温目的的病人(高热病人)5、术前准备的病人(腹腔、盆腔手术)二、大量不保留灌肠术的目的: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营养、治疗的目的。

三、评估病人:1、一般心身健康状况:①意识状态:神志是否清楚。

②活动能力:肢体活动是否自如,所处的体位。

③生命体征:高热病人的体温值及热型。

④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病人对灌肠是否紧张、害羞;病人排便的自理能力,如能否自行如厕或协助在床边排便或卧床用便盆排便。

2、局部:肛门部皮肤、黏膜有无伤口、破损、感染、痔疮等。

四、大量不保留灌肠术的操作原则:1、护士应维护病人的自尊,针对其心态耐心解释;操作环境应安全隐蔽,尽量少暴露病人的肢体,动作轻稳,关心病人的感受,使病人情绪放松,积极配合操作。

2、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量。

通常灌肠温度为40℃左右,降温灌肠可用30℃左右,中暑病人用4℃生理盐水,保留30min后排出,排便后再测体温,并做记录;如遇伤寒病人灌肠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不超过肛门30cm.3、灌肠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和医生联系。

4、认真记录灌肠结果,以便对病情评估,如1/E表示灌肠后排便一次,0/E表示灌肠后无排便,1 1/E表示自行排便一次,灌肠后又排便一次。

五、并发症有哪些:1、肠黏膜损伤;2、肠道出血;3、肠穿孔、肠破裂;4、虚脱;5、肛周皮肤擦伤等。

六、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插管前,向病人详细解释其目的、意义,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及恐惧心理,使之接受并配合操作。

2、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肛管,插管前常规使用液体石蜡润滑肛管前端,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操作时顺应肠道解剖结构,手法轻柔,进入要缓慢,忌强行插入,不要来回抽插及反复插管。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整理版]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整理版]

十三、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并发症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

也可借助输入的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

根据灌肠的目的可分为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两种。

不保留灌肠又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是彻底清除肠道粪便解除便秘、肠胀气;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防止术中污染和术后感染;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等。

因灌肠法是一项侵入性操作,由于患者自身、灌肠材料、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各种原因可产生相应的并发症。

大量不保留灌肠通用课件

大量不保留灌肠通用课件
大量不保留灌肠通用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定义和作用 •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护理和视察要点 • 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引言
目的
介绍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等。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 灌肠液,如生理盐水、鞣 酸、抗菌药物等。
掌握正确的灌肠操作技能 ,避免对肠道造成刺激和 损伤。
在灌肠过程中,密切视察 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 腹痛、腹胀、心慌等症状 ,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采取 相应措施。
对灌肠过程和患者反应做 好详细记录,为后续治疗 提供参考。
05
CHAPTER
07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总结
灌肠技术的发展
灌肠技术的普及
从传统的手工灌肠到现代的机械灌肠 ,灌肠技术不断进步,提高了灌肠效 率和安全性。
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已经普及到各级 医疗机构,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有效的 治疗手段。
灌肠适应症的扩大
随着医学的发展,灌肠适应症不断扩 大,不仅用于治疗便秘、清洁肠道等 ,还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炎症性肠病 等。
肠道清洁
在手术、检查或治疗前, 灌肠可以清除肠道内的粪 便和蔼体,提高手术或检 查的准确性。
药物治疗
灌肠可以将药物直接送至 肠道,提高药物的吸取率 和治疗效果。
禁忌症
肠道穿孔
灌肠时需要谨慎操作, 避免肠道穿孔的产生。
严重心血管疾病
对于患有严重心血管疾 病的患者,灌肠可能会 加重病情,应谨慎操作

妊娠期妇女

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导入案例:
患者,邹某,女,33岁。拟明晨行乙状结肠镜检查。医嘱: 肠道准备。请执行!
大量不保留灌肠
一、灌肠法的概念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 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 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 达到缓解症状、协助诊断和治疗疾病 为目的的方法。
大量不保留灌肠
二、分类
灌肠法
目的
不保留灌肠
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 留灌肠
灌肠液的量
小量不保 留灌肠

复 使
清洁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三、目的
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大量不保留灌肠
四、评估
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及治疗情 况;心理状态与合作程度,对灌肠的理解 程度和配合能力,灌肠的目的及排便情况; 2.病人的肛周皮肤,粘膜情况。
大量不保留灌肠
五、操作前准备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患者准备:病人需了解灌肠的目的、过程和注 意事项,并配合操作;灌肠前协助病人排尿。 4.环境准备:操作前要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必 要时屏风遮挡,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大量不保留灌肠
六、操作实施
核对医嘱
评估解释
观察 嘱深呼吸
插管
大量不保留灌肠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操作技术。在操作过 程中,应注意灌肠液的选择、插入的深度及液面与肛门的距 离,在灌肠的过程中,密切准备: 治疗盘内置一次性灌肠袋,石蜡油, 棉签,弯盘,一次性防污垫,水温计, 纱布,卫生纸,一次性手套,止血钳、 快速手消毒液,选择灌肠溶液:常用 灌肠溶液有0.1%~0.2%的肥皂液,0.9% 氯化钠溶液。成人每次用量为 500~1000ML,小儿200~500ML,便盆及 便盆巾,生活垃圾桶,医用垃圾桶。 输液架,按需要备屏风。

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与其他非药物治疗相比,灌肠 治疗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患 者接受度高。
THANKS
肠道检查
肠道手术
在进行肠道手术前,灌肠可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助医 生更好地观察肠道情况,同时也有助 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肠道检查前,需要进行灌肠以 清除肠道内的粪便和杂质,便于医生 观察和诊断。
禁忌症
01
02
03
肠道穿孔
灌肠时需要插入导管,如 果肠道存在穿孔,可能会 导致气体进入腹腔,引发 严重的并发症。
严重心血管疾病
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 者,灌肠可能会加重病情, 甚至导致休克。
孕妇
孕妇的子宫和肠道相互压 迫,灌肠可能会刺激子宫 收缩,引发早产或流产。
注意事项
01
灌肠前需排空尿液,以 免影响操作。
02
灌肠时应选择合适的体 位,以便导管插入和液 体流入。
03
灌肠液的温度应适宜, 以免对肠道造成刺激。
04
灌肠时应控制压力,以 免对肠道造成损伤。
操作步骤
患者体位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 曲,露出臀部。
灌肠筒连接
将灌肠筒与橡胶管连接,然后 将肛管插入患者肛门约7-10厘 米。
灌肠液缓慢注入
缓慢将灌肠液注入患者肠道, 同时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 适,应立即停止灌肠。
灌肠完毕后拔出肛管
灌肠完毕后,轻轻拔出肛管, 用卫生纸轻轻按压肛门,协助
患者保持原体位。
肠道出血
如出现肠道出血,应立即停止灌肠,并给予 止血药物及相应治疗。
电解质紊乱
长期大量不保留灌肠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 应注意监测并及时纠正。
并发症的预防
操作轻柔
灌肠时应轻柔操作,避免粗暴插管导致肠道损伤。

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21
操作后处理 整理、洗手、记录
1、整理用物:排便后及时取出便盆,擦净肛 门,协助患者穿裤,整理床单元,开窗通风。
2、采集标本:观察大便性状,必要时留取标 本送检。
3、按相关要求处理用物。 4、洗手,在体温单大便栏目处记录灌肠结果。
(如灌肠后排便一次为1/E,灌肠后无大便记为 0/E)
22
24
注意事项
6、肝昏迷患者灌肠,禁用肥皂水,以减少氨的 产生和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患者 禁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
(因为肥皂水是碱性液体,而且含有氨,氨如果太多 吸收入血可能会诱发肝昏迷,也就是说会加重病情。 肝昏迷病人一般都是用酸性液体灌肠,主要是为了抑 制肠道内的细胞分解食物残渣产氨。 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病人都存在体内水钠潴 留的问题,用生理盐水灌肠,由于生理盐水是等渗溶 液,易从肠道吸收,加重已有的水钠潴留。)
15 )
操作步骤 润滑肛管
5、戴手套,润滑肛管前端,排尽管内气体,关 闭水止。
16
操作步骤 插入、固定肛管
6、一手持卫生纸分开臀部, 暴露肛门口,嘱患者深呼 吸,使肛门括约肌放松, 一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 -10cm,固定肛管,松开 水止,使溶液缓缓流入。 小儿插管深度为4~7cm.
17
操作步骤 观察
3. 其他:输液架、必要时准备屏风。 4. 灌肠溶液:0.1 % ~0.2%的肥皂水(肝性脑
病禁用),生理盐水。
9
操作前准备
用物准备
5.液量及温度 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 小儿:每次用量为200-500ml 1岁以下婴儿每次50~100ml 溶液温度39-41℃,降温时用温度28- 32℃,中暑病人可用4℃等渗冰盐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及禁忌症:
1、目的:①刺激肠蠕动,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2、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做准备。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为高热病员降温。

(2)清洁肠道。

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

注意事项:
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液灌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病人禁忌灌肠。

2、禁忌症
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病员禁用肥皂水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
(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

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