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观察 描述岩石(一)

合集下载

沉积岩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沉积岩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一、砾岩、角砾岩、砂岩常见岩石类型:砾岩、角砾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杂砂岩、铁质砂岩、海绿石砂岩、细粒砂岩、中粒砂岩、粗粒砂岩。

1、鉴定方法和步骤(1)鉴别确定岩石中的碎屑成分并估计其含量。

(2)实际测量(薄片中)和估测(手标本上)碎屑颗粒的粒径(最大、最小和一般的)。

(也可利用粒度管或粒度盘以及较标准的标本进行对比)。

并确定岩石的分选程度。

(3)鉴别碎屑颗粒的磨圆度。

(4)鉴别填隙物的成分硅质胶结物:白色、致密状、硬度大于小刀、加HCl不起泡。

铁质胶结物:岩石往往呈紫红色。

碳酸盐质胶结物:浅灰一浅绿色、加HCl起泡。

海绿石胶结物:暗绿色,风化后使岩石带绿色斑痕。

泥质杂基:灰色、褐色、硬度小、岩石易破碎松散、加HCI不起泡。

(5)区分岩石的支撑性质并尽可能地区分出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等胶结类型。

2.描述实例(1)砾岩(河北宣化)灰色、砾状结构、胶结紧密、标本呈块状构造。

其中砾石占70%,填隙物占30%。

砾石大小不一,粒径一般在2-20mm,以2-10mm为主。

砾石呈圆状及次圆状,少数次棱角状,断面多呈椭圆及长条形。

砾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还有少量喷出岩和硅质岩。

填隙物浅灰绿色,多为与砾石成分相同的砂及粉砂、砂及粉砂间有钙质、泥质等填隙物。

属基底式胶结类型。

(2)紫褐色中粒铁质砂岩暗紫褐色、颜色分布不均匀。

中粒砂状结构,标本呈块状构造。

碎屑含量占整个岩石85%左右,胶结物约占15%。

砂粒几乎都是石英,粒径0.15-1mm左右,分选性好,大小比较一致。

胶结物主要为氧化铁,分布不均匀,局部聚集成团块。

岩石为颗粒支撑,呈孔隙式胶结。

二、粉砂岩、泥质岩此类岩石的主要类型:细粉砂岩、粗粉砂岩、粘土、泥岩、含粉砂泥岩、砂质页岩、铁质页岩、钙质页岩、黑色页岩、碳质页岩、油页岩、硅质页岩。

1、鉴定方法与步骤(1)粉砂岩的观察方法与砂岩基本相同。

(2)泥质岩因矿物颗位非常细小、,肉眼无法鉴定,因而要注意其颜色及各种物理性质的观察。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③喷发相 喷发相的岩石主要为各种熔岩和正常火山碎屑岩(包括熔 结火山碎屑岩),其产状与沉积成因的岩石有某些相似。 由于岩浆成分的变化,喷发性质和喷发强度的不同,其形 成的岩石不同,可划分为两个亚相: A、爆发亚相 爆发亚相的形成是由于岩浆中含有大量的气体(主要是水 蒸气),造成对围岩巨大的压力(100-300个大气压),因 而产生岩浆爆炸,形成各种粒级不同的火山碎屑物质的堆积。 爆发成因的火山物质按照粒度不同,常有规律的分布在距 火山口不同距离的地段上。在火山口附近多为粒级较大的火 山岩块堆积,距离火山口越远粒度变细。有些火山灰可飞扬 降落在几千公里以外的地区。 爆发亚相的岩石主要为各种粒级不同的正常火山碎屑岩, 其中包括熔结凝灰岩。火山弹是最常见的产物。
③向沉积岩过渡的火山碎屑岩。 岩石名称均以某一粒度碎屑物含量大于1/2命名, 碎屑物为50-90%(沉积火山碎屑岩类)时,岩石名 称前加“沉”字,说明含有一定量的沉积物;当正 常沉积物达50-90%(火山碎屑沉积岩类)时,岩性 按沉积岩岩石命名与沉积岩相同,但名称前加“凝 灰质”三个字。以说明含有一定量的火山碎屑物, 其中碎屑物粒度按正常沉积岩粒度划分:>2mm为凝 灰质砾岩;2-0.1mm为砂;0.1-0.01mm凝灰质粉砂 岩。
(3)火山碎屑岩命名
火山碎屑岩是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组成的岩石, 同时也包括混入了一定量熔岩物质和正常沉积物组成的岩石。 1,火山碎屑物的形态和种类 由火山作用产生的各种碎屑,其物质来源主要是岩浆喷出 后的凝固(晶屑、玻屑)或半凝固(火山弹和塑性岩屑)等。 另外还包括火山通道的围岩及早先凝固的熔岩壳(同源物) 及地壳深部的岩石碎块(异源物)。 ①岩屑:一般分为三种 刚性岩屑:主要是火山通道的围岩、早先结晶的熔岩及 深部的岩石碎块,成分复杂,形态不同的棱角状,粒度大小 不一。大则可达数米,是组成集块岩和角砾岩的主要成分。

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

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

(6)与围岩接触关系及依据(侵入、断 裂、沉积,切层、顺层;接触边界特点、 有无矿化蚀变) (7)岩体形态规模(岩墙、岩基) (8)内部包体描述:深源包体、边缘捕 虏体,颜色、成分、大小、含量、分布规 律) (9)岩体组构:定向性、节理密度及大 小等。 (10)内部接触关系:脉动、涌动
角砾岩、集块岩、凝灰岩
d>64mm, 64~2mm, <2mm
石灰岩、白云岩、硅质岩、 磷块岩、煤 铁质岩、锰质岩、蒸发岩、铝土 质岩
2、泥质பைடு நூலகம்的观察与描述
(1)颜色(原生色和风化色) (2)单层厚度(中层状0.1~0.5m ;薄层状 0.01~0.1m;极薄层状< 0.01m) (3)裂开:页片状、板状、块状等 (4)沉积构造:纹层状、水平层理、生物扰动 (5)非粘土矿物:主要是碎屑的种类和含量 (6)化石:化石的类型、保存状态
岩石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内容提要
一、岩石的分类
二、沉积岩的野外观察要点 三、岩浆岩的野外观察要点 四、变质岩的野外观察要点 五、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观察
构造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 环境地质学
地质学 领域各 主要分 支学科 的相互 关系
工程地质学 物理学 地球化学 水文地质学 化学
岩石学
古生物学 宝 玉 石 学 无 机 非 金 属 材 料
3、主要矿物成分及与岩浆岩 类型的对应关系 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角闪石、 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橄榄石 超基性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 基性岩:辉石、斜长石,可含ol、hb 中性岩:角闪石、斜长石,可含px、bi 酸性岩:长石、石英、黑云母,可含hb
Q
90 1a 90 M<90 1b
3、砂岩的观察与描述

岩石描述

岩石描述

安山玄武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紫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辉石斑晶,粒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

,橄榄石,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角闪石斑晶,大小1-3mm,含量%。

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

安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绿色、紫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角闪石,长柱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辉石斑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

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

安山质火山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火山角砾结构,斑杂构造或块状构造。

火山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多棱角状、次棱角状,碎屑粒度变化大,在2-64mm之间,分选性差,含量>50%;填隙物为小于角砾的凝灰质,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及火山灰等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安山质集块熔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绿色,集块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

火山碎屑以集块及少量角砾为主,总计含量10-75%。

集块成分及角砾为安山岩,多次棱角状,其中集块大小在64-mm,含量%,角砾含量%;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或块状构造,总计占25-90%。

安山质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火山集块结构,块状构造或斑杂构造。

火山碎屑物主要为安山质岩屑,多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集块小的岩屑、玻屑、晶屑及火山灰等,其中角砾级碎屑约占%,凝灰级碎屑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安山质角砾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绿色,角砾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

火山碎屑以角砾及少量凝灰质为主,总计含量10-75%。

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多次棱角状,大小在2-64mm,含量%,凝灰质以岩屑及晶屑等为主,约占%;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

岩石观察描述的内容和步骤

岩石观察描述的内容和步骤

一、概述
鉴定岩石的一般工作程序是:先作野 外地质调查,了解岩石产状、采集手 标本,再对手标本进行鉴定、初步定 名。然后,进一步在偏光显微镜下对 薄片进行详细鉴定。最后,综合野外 产状、手标本定名及镜下的岩性特征, 参照有关命名原则确定岩石名称。
一、概述
野外地质调查时,天天都要观察描述岩石, 如果不会将是非常痛苦的。 回到室内需要磨薄片对岩石作进一步观察 鉴定。不会看薄片,就不能为进一步的矿 物岩石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学研究提 供正确基础资料和研究方向。 遗憾的是,不少毕业生野外不用放大镜, 室内不会用显微镜看薄片,这不能不说是 地质教育的败笔。
二、岩石总体特征
3.矿物组成上的总特点 与手标本描述一样,通常是依次指出主要 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的矿物种类、各矿 物的百分含量(按含量自多至少为序);对 斑状结构或斑状变晶结构的岩石,先斑晶或 变斑晶,后基质;对碎屑(陆源、内源或构 造碎屑),则先碎屑,后填隙物质(基质和 胶结物),镜下要求严格区分基质和胶结物。
五、定名
根据岩石基本特征,结合分类命名原则给岩石以 正确定名。确定岩石类型后,进一步可按构造和 矿物命名,如片麻状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片 麻状黑云母花岗岩等。当岩石名称中有不只1个矿 物(一般不超过3个)时,矿物一般按含量“少前 多后”的原则排列,矿物直接用半字符“-”连接, 如十字石-石榴石-白云母片岩。当要强调次生变 化或退变质时,用“××化”冠于岩石名称最前 面,如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 实例 定名:灰绿色中粒海绿石质石英岩状砂岩
二、岩石总体特征
包括构造、岩石总体结构和矿物组成上的 总特点(矿物种类、含量)。 1. 构造 主要在手标本上观察,镜下对构造的 描述要求依据手标本对构造的描述和镜下 看到的岩石在矿物空间分布方面的特征, 确定岩石的构造类型。

《观察、描述矿物(一)》岩石和矿物下载 图文

《观察、描述矿物(一)》岩石和矿物下载 图文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矿物的知 识?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新知讲解
小记者在行动
我们做一个“寻找”行动的小记者, 去采访别人,问问他们都是从哪些方面观 察矿物的,并记录下来,回来后和同学们 交流讨论。
巩固提升
和同学们讨论你对矿物的认识?一 起来说一说。
1.分小组:4人一起; 2.组内谈论,将讨论结果写下; 3.组内代表发言。
新知讲解
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 的重要根据之一。有些矿物以颜色命名,有些矿物具有 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很多矿 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如赤铁矿是红色的、褐铁矿 是褐色的、黄铜矿是黄色的、白钨矿是灰白色的。
新知讲解
赤铁矿
褐铁矿
白钨 金矿
黄铜矿
测试矿物的软硬
实验目的:测试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的 软硬程度。 实验材料:小刀、回形针、石英、长石、云母。 注意事项:在刻划矿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不要伤到手 。
科学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
矿物名称 石英
硬度 硬
依据 回形针、小刀都不能在表面划出痕迹
长石
较硬 回形针不能刻划出痕迹,但小刀可以
云母

指甲能在其表面划出痕迹
个睛朗的日子;多一抹微笑,就会多一份芬芳的生活。
走在人生路上,最神奇的是你的微笑。我们生存的空间,本来就单调的,有你的微笑,就能让它变得多姿多彩;我们生活的方式,本来就枯燥的,有你的微笑,能让它变得生动活泼和美好。微笑,会给人以温暖;微笑,会给人以快乐;微笑,能给人以安慰;微笑,能 生观叫“知足常乐”,有一种状态叫“乐在其中”,有一种大度叫“一笑抿恩仇”。人生最重要的,是保特一份好心情,做一个快乐的人,将美好收藏在心中。人生如画,有微笑的画卷,这画便会显得亮丽多彩;人生如酒,有微笑的美酒,这酒便能散发出诱人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附实例)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附实例)

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对各类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要从以下方面入手:l.颜色岩浆岩的颜色大致可分为浅色、中色和暗色几种。

观察时,应分出原生色(即新鲜面的颜色)及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

原生色可反映岩石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生色可反映岩石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色深浅,是暗色矿物含量和浅色矿物含量比率的反映。

辉长岩、撖榄岩为深色;闪长岩为中色;花岗岩、霞石正长岩为浅色。

浅成岩的颜色深浅,多受矿物拉度大小。

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的深成岩颜色深。

喷出岩的颜色深浅,则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此外,还受到强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

通常玄武岩类多呈黑、黑绿色、蚀变后呈中绿~浅绿色;安山岩类呈深灰、暗紫~紫红色;流纹岩类呈浅灰~粉红色。

描述岩石颜色时,应分出新鲜面(原生色),风化面(次生色),分别加以描述。

2.结构显晶质岩石,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用结构名称。

如中粒辉长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隐晶质至玻璃质岩石,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至玻璃质的岩石,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石,只有在岩石薄片鉴定的情沉下,才能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最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

侵入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名称、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对显晶质等粒结构的岩石,应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

描述时应按含量多的先描述,含量少的后描述,即“先多后少”的顺序。

对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颜色、形态及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粒度、目估百分含量等。

岩石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时,应首先指明斑晶矿物在整个岩石中的目估百分含量,然后以斑晶矿物含量“先多后少”的顺序描述其特征。

岩石描述

岩石描述

粘土岩?由于粘土矿物非常细小,故要在手标本中肉眼鉴定其成分是困难的。

主要观察描写粘土岩的颜色和物理性质。

?(l)颜色:一般的粘土岩往往为浅色,混入有机质则显黑色,混入氧化铁呈褐色,含绿泥石、海绿石等为绿色。

?(2)物理性质:观察岩面断口、硬度、可塑性,在水中可否被泡软,吸水性强弱等。

?(3)构造:观察岩石中有无层理、泥裂等。

(4)其它:如是否含有生物化石等。

粘土岩几乎不用描述,颗粒细小野外只能看到颜色。

碎屑岩类?砾岩??粒径大于2mm的碎屑占50%以上,具砾状结构,层理发育差.砾石一般为圆或?次圆状者称砾岩,呈棱角和次棱角状者称角砾岩。

单成分砾岩一般分选性和磨圆度均好。

如石英砾岩。

复成分砾岩一般分选不好,圆度变化也大。

砾岩的胶结物中,硅质、钙质、铁质和泥质均有。

?一般描述为颜色,构造,结构及成分见图1图1 砾岩描述(春哥你仅仅描述颜色,构造,结构及成分即可)砂岩??粒径介于2~之间的砂粒占50%以上,各类层理均可发?育。

按砂粒大小可进一步分为粗砂岩(粒径2~)、中砂岩(粒径~)和细砂岩(粒径~)。

石英砂岩中石英含量占75%以上,甚至95%以上,一般磨圆度高,分选好,颜色浅。

长石砂岩中石英含量<75%,长石含量>25%.浅红色到浅灰色。

圆度较差,分选中等或差。

岩屑砂岩中石英含量<75%,岩屑含量>25%,颜色深,圆度和分选都很差.?砂岩一般就两种,一种石英砂岩,一种普通砂岩。

图2 石英砂岩描述(描述名称、结构、成分,胶结物)图3 砂岩描述粉砂岩??粒径介于~的碎屑颗粒占50%以上,多呈阶薄层状,平行或微波状层理。

颗粒细小,肉眼难以辨认;放大镜下可识别石英颗粒或有少量白云母.岩石断面粗糙,无滑感,可以此与粘土岩区别。

图4 粉砂岩描述碳酸盐岩灰岩(颜色,结构(内碎屑结构一般))1)颜色:灰—灰白色居多,但往往随混入物而变化。

(2)构造:应注意有无微细层理和层面构造,有无化石等。

(3)结构:若为晶粒结构,要按粒度划分粗、中、细粒及其含量;若为鲕状结构应描述鲕粒的大小、形状、含量;若为内碎屑结构,应注意观察内碎屑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及其反映的水动力强弱;若为生物结构,要注意区分生物碎屑结构和生物骨架结构,观察主要生物的种类、生物碎屑的破碎程度及埋藏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观察、描述矿物(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2.有的矿物具有多种颜色,有些矿物具有相似的颜色。

3.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4.矿物的硬度在一些行业具有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描述矿物颜色、软硬、条痕的方法。

2.对几种矿物的颜色、软硬、条痕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

3.在观察过程中能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教学准备】
让孩子们准备铜钥匙、小刀、铅笔、矿物石及纸标签等。

老师给每一小组提供一份材料,包括:铜片、铁钉、玻璃、泥土、丝绸,提供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可以自定),准备手电筒、普通瓷砖(或表面不发光的陶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那我们会对矿物进行描述吗?今天这节一起来学习几种简单的方法。

二、提出问题,讨论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那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去观察矿物呢?如:云母、长石、石英,你准备怎样观察、描述它的特点?
(1)学生讨论
(2)交流:透明度、颜色、形状、还有表面光滑和粗糙程度、硬度、反光度、轻重、厚度、气味……
(3)在这些方面里,哪些方面你觉得最能反映矿物的本质属性?
(4)通过讨论交流确定:颜色、光泽、硬度等。

(5)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及矿物软硬。

三、观察和描述
1.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1)投影图片:不同色彩的矿物。

(2)让学生根据矿物的色彩命名。

(3)师解说:很多的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因为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

但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

投影图片:石英(不同色彩)、金矿、黄铜矿、黄铁矿
(4)观察铅笔的条痕
①用铅笔在白色瓷板上划一划,你有什么发现?
②铅笔条痕的颜色与笔芯的颜色有区别吗?
(5)亲历对矿物条痕观察的活动
①用石英、长石和云母在白色瓷板上磨擦,你有什么发现?并记录
②学生实验。

③学生交流描述矿物的条痕
④这些条痕的颜色与矿物外表的颜色一致吗?
⑤观察比较自己收集来的矿物的条痕。

⑥矿物条痕的颜色和矿物表面的颜色相比,谁是矿物的本来颜色呢?为什么?
⑦讨论交流。

2.观察和描述矿物的软硬
引入:在三年级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材料硬度的?
(1)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①用木头和金属相互刻划,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②用木头、金属、塑料三种物体相互刻划,你又发现了什么现象?③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试一试。

④比较物体的软硬,一般有什么方法呢?(互相刻划)
(2)比较矿物的软硬
①你有办法比较石英、长石、云母这三种矿物的软硬?
②学生用互相刻划的方法实验。

把矿物按从软到硬的顺序排列,并填入表中。

③汇报交流
④你还有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⑤学生讨论确定: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分别在三种矿物上刻划,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的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的较软;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的较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的硬。

⑥学生实验观察云母、石英、花岗岩的硬度。

⑦学生描述云母、石英、花岗岩的硬度。

⑧小结:有的同学说花岗岩硬,有的同学说石英硬,这个结果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我们知道了比较矿物软硬的方法。

有哪些方法?
生:可以矿物与矿物互相敲击、刻划。

生:也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划。

(3)知道矿物的软硬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四、总结。

板书设计:
4. 观察描述矿物(一)
颜色:
条痕:
软硬度:软较软较硬硬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颜色”“硬度”两方面观察、描述矿物。

在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硬度的过程中,通过指甲、铜钥匙和小刀对矿物进行刻划,来比较物体的硬度。

发现学生在石英刻划时打了勾,原来是学生把指甲的痕迹当成了条痕。

于是调整教学,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真是一举两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