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学设计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并借助图片,听懂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借助图片讲故事,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声音响亮。
3.有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过程板块一板书题目,导入新课1.读题、解题。
从题目上看,讲了谁的事?(小猫)讲了它的什么事?(小猫种鱼)2.教师:地里能长出鱼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板块二指导看图,读懂图意1.师: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2.出示图一。
师:这幅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 叔叔在种玉米)(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在种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旁边放着铁锹;②叔叔手中拿着小盆往地里撒种,盆上写着“玉米”;③从第二幅看见长熟的玉米。
(2)什么季节撒种?(春季撒种)(3)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
( 在春天里、叔叔往地里撒玉米种子)3.出示图二。
师:这幅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叔叔往筐里放玉米)(1)什么季节玉米成熟了? (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2)叔叔种的玉米长得怎样?收的玉米多不多?(叔叔种的玉米长得很壮、收了很多的玉米)(3)能用一句话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吗 ? (叔叔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现在看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 (第一幅图讲叔叔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种子、第二幅图讲叔叔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这位叔叔是什么人? (农民)5.出示图三。
师: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 (农民阿姨在种花生)6.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农民阿姨是在种花生呢?①农民阿姨往坑里撒种;②手中的袋子上写着“花生”;③从第二幅图中阿姨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阿姨种花生)7.师:什么季节种花生?什么季节花生成熟了? (春季种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8.师:农民阿姨种的花生长得怎样?收得多不多? (长得很茂盛、收得很多)9.练习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本节课的技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本节课知识的应用。
2. 题目:请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注意讲述的清晰性和连贯性。
答案:讲述一个故事时,首先要确定故事的主题和情节,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故事的内容。在讲述过程中,要注意故事的情节、人物和情感,以及故事的主题和意义。同时,要保持讲述的清晰性和连贯性,让听众能够容易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3. 题目:请说明故事分享的重要性,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答案:故事分享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分享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事分享活动,让每个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从其他学生的故事中学习到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4. 题目:请说明评价与反馈的方法,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倾听故事,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从而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同时,通过讲述故事,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此外,通过故事分享,学生能够培养交流能力和分享意识。在评价与反馈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改进表达方式,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教案设计-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
2.能够听懂老师或同学讲述的简单故事内容。
3.通过讲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故事材料:准备多个简短有趣的故事,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故事文本。
3.图片或插图:用于辅助讲述故事时的展示。
4.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口语表达,以便老师进行评价。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师生互动:老师与学生互动,引入今天要讲的主题:“听故事讲故事”。
2.播放故事:老师播放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故事主题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故事要点1.故事要点:老师逐步讲解本节课教学的故事要点,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线和重点。
2.词汇解释:解释故事中出现的一些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能理解故事内容。
第三步:学生表演1.分角色表演:老师安排学生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提前让学生准备好表演台词。
2.演示评价:老师给予学生表演的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积极表现。
第四步:小组讨论1.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今天所学故事的主题和教训。
2.展示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五步:个人阅读1.个人阅读:老师分发故事文本给学生,让他们进行个人阅读。
2.提问回答:老师针对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第六步:口语交流1.交流互动: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流,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述故事。
2.录音评价:老师录制学生的口语表达,分析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的教学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角度思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个性化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文的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 听故事讲故事老鼠嫁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老鼠嫁女》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口语表达的形式,感受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能听懂老师讲解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学会用口语交际的形式表达故事情节。
2.听懂故事内容,作出相关回答。
三、教学难点1.对故事中的情节进行理解和表达。
2.听懂复杂的故事内容。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故事内容和教学PPT。
2.各组准备讨论交流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引言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听故事(10分钟)教师讲解《老鼠嫁女》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认真听讲,理解故事内容。
第三步:讨论交流(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听到的故事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第四步:口语表达(15分钟)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用口语交际的形式表达故事情节,展示给全班同学。
第五步:回答问题(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故事情节的问题,让学生逐一回答,检验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情况。
第六步: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口语来交流。
六、课后作业1.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今天学习的故事内容。
2.练习口语表达,可以尝试自己编故事并展示给家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在口语交际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自信地运用口语交流,展现自己的风采。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示范课教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故事,借助图片听懂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借助图片讲故事,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声音响亮。
重点难点重点:1.能认真倾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
2.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3.能充分发挥想象,借助图片,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难点:敢于当众讲故事,培养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像虎比虎小,日夜勤操劳,最爱捉老鼠,捉到就喊“风”。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生:猫。
2.过渡:小猫最喜欢吃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一只有趣的小猫,听听它的故事吧。
二、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1.明确故事题目。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的故事是《小猫种鱼》。
2.学看图,理顺序。
(1)观察每幅图画右下角的点,数一数,分别有几个点?(2)点数就是我们看图的顺序。
3.编口令,引方法。
师:你们知道吗?学会倾听也很重要。
听故事有什么方法呢?老师编了一个口令: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图画。
听到讲哪幅,手就指哪幅。
竖耳仔细听,凝神仔细看。
故事心中记,稍后我来讲!4.看图画,听故事。
那么这六幅图中到底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现在老师给你们讲故事,你们要一边听一边看图,记住老师所讲的故事内容。
课件出示:春天来了,勤劳的王叔叔带上铁锹,准备去播种啦。
“一个、二个、三个……”王叔叔在田地里挖了好多个土坑,把玉米的种子埋在土坑里。
小猫就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
转眼秋天到了,玉米结得又大又多,王叔叔背着筐,采摘了许多香甜的玉米。
第二年春天,李阿姨也在地里挖了一些小土坑,把花生埋在土坑里,小猫就在一旁目不转晴地看着。
转眼秋天到了,李阿姨来到花生地里,她扯出花生藤,将花生摘了下来,不一会儿,就收获了满满一篮好吃的花生。
小猫心想:是不是春天在土里种下什么,秋天就能收获什么呢?如果春天我把鱼种到地里,到了秋天,一定会收获好多好多的小鱼。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口语社交:听故事,讲故事》教学设计教课目的1、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老鼠嫁女》的故事,理解图画的意思。
2、在看图和聆听的过程中,把我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自己讲讲这个故事,讲故事时能做到声音宏亮,故事叙述基本完好。
教课要点:看懂八幅图,听老师讲故事,理清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教课难点:自己联系讲故事。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1、教师出示老鼠的图片,学生沟通自己对老鼠的认识。
2、师讲话: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讲一个和老鼠有关的特别有趣的故事。
二、指导看图,师叙述故事1、学生按次序自主察看八幅图,边看边思虑:图上出现了哪些人物?它们出现的次序是如何的?2、指名学生沟通,依据沟通状况教师将有关贴画张贴在黑板上。
老鼠一家——太阳——乌云——风——墙——猫3、师怀疑:这些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终究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讲讲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
4、师叙述:好久好久从前,一对年老的老鼠夫妇住在阴湿严寒的黑洞里,眼看着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一每日长大。
夫妇俩承诺,要为闺女找一个最好的婆家,要让女儿挣脱这类不见天日的生活。
于是,老鼠夫妇出门寻亲。
刚一出门,看见天空中气昂昂的太阳。
他们思索着,太阳是人间最强盛的,任何黑暗都害怕太阳的光辉,女儿嫁给太阳,不就是嫁给了光明吗?太阳听了老鼠夫妇的恳求,皱着眉头说:“可敬的老人家,我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强健,乌云能够遮住我的光辉。
”老鼠夫妇瞠目结舌。
于是,他们到达乌云那边,向乌云求亲。
乌云苦笑着回答:“只管我有遮挡光辉的力量,但是只需要一丝细风,就能够让我消失。
”就这样,老鼠夫妇寻思着,于是就找到了吹散乌云的风。
风笑道:“我能够吹散乌云,但是只需一堵墙就能够把我制服!”就这样,老鼠夫妇又找到墙,墙看到他们,露出害怕的神情:“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怕你们老鼠,听凭再牢固的墙也抵抗不住老鼠打洞,最后倒塌。
一下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课件教案

一下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口语交际》教材第三章“听故事,讲故事”,详细内容包括故事理解、关键信息提取、复述故事、创编故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听故事、讲故事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提取故事关键信息、概括故事大意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故事创编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故事创编、关键信息提取。
重点:听故事、讲故事技巧,故事复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故事音频、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个有趣的口语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激发兴趣。
2. 讲解:讲解听故事、讲故事的基本技巧,如关注人物、情节、环境等。
3. 实践:a. 学生听故事,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故事大意。
b. 学生复述故事,注意使用适当的口语表达。
c. 学生分组,创编故事,并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针对关键信息提取、故事复述等环节,给出具体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2. 板书内容:a. 听故事技巧:关注人物、情节、环境b. 讲故事技巧:注意口语表达,条理清晰c. 故事创编:发挥想象,逻辑连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复述本节课所听故事。
b. 创编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故事。
2. 答案:a. 学生复述故事时,注意口语表达和故事完整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加口语故事比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b.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c. 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源,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提升口语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能力提升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设计4. 板书设计的内容结构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指导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能力提升(1)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的活动,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运用口语表达清晰、连贯、生动地复述故事内容。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教学教案

在做什么?(农民伯伯在播种玉米,小猫在旁边看)联系生活,你能猜到这是哪个季节吗?(春天)这幅图讲的就是——春天到了,小猫看到农民伯伯把玉米种到地里。
板书:农民伯伯春天种玉米2.第二幅图:农民伯伯和小猫在做什么?(农民伯伯在收玉米,背后的竹筐都满了,他收了很多玉米。
小猫在旁边看)联系生活,你能猜到这是哪个季节吗?(秋天)这幅图讲的就是——到了秋天,农民伯伯收获了很多黄澄澄的玉米。
板书:秋天收玉米3.第三幅图:图中都有谁?(农民阿姨和小猫)他们在做什么?(农民阿姨在播种花生,小猫在旁边看)这是哪个季节呢?(春天)根据时间推算这应该是第二年的又一个春天了,这幅图讲的就是——春天又到了,小猫看到农民阿姨把花生种到地里。
板书:农民阿姨春天种花生4.第四幅图:农民阿姨和小猫在做什么?(农民阿姨在收花生,手里的竹筐都满了,她收了很多玉米。
小猫在旁边看)这是哪个季节?(秋天)这幅图讲的就是——农民阿姨收获了很多胖嘟嘟的花生。
板书:收花生5. 第五幅图:小猫在做什么?(小猫在挖坑种鱼。
)这应该是哪个季节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春天。
我猜小猫是在模仿农民伯伯和农民阿姨)这幅图讲的就是——又一个春天,小猫在地上挖了一个坑,兴高采烈地把小鱼种了下去。
板书:小猫种鱼5. 第六幅图:小猫在做什么?(小猫在梦想得到很多鱼。
)它的心情如何?(非常兴奋,充满期待)用自己的话表述就是——它美滋滋地想,到了秋天,自己一定能收获很多小鱼。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分析故事大意,熟悉故事内容。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敢于当众讲故事,培养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语言运用:能借助图片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声音响亮,让别人听清楚。
思维能力:能认真听教师讲故事,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片记住故事内容。
审美创造:能充分发挥想象,借助图片,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课前解析】关注内容:本次口语交际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听故事,二是讲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
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老鼠嫁女》的故事,理解图画的意思。
2、在看图和倾听的过程中,把我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自己讲讲这个故事,讲故事时能做到声音洪亮,故事讲述基本完整。
教学重点:看懂八幅图,听老师讲故事,理清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教学难点:自己联系讲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老鼠的图片,学生交流自己对老鼠的了解。
2、师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讲一个和老鼠有关的非常有趣的故事。
二、指导看图,师讲述故事
1、学生按顺序自主观察八幅图,边看边思考:图上出现了哪些人物?它们出现的顺序是怎样的?
2、指名学生交流,根据交流情况教师将相关贴画张贴在黑板上。
老鼠一家——太阳——乌云——风——墙——猫
3、师质疑:这些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讲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
4、师讲述:
很久很久以前,一对年迈的老鼠夫妇住在阴湿寒冷的黑洞里,眼看着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一天天长大。
夫妻俩许诺,要为闺女找一个最好的婆家,要让女儿摆脱这种不见天日的生活。
于是,老鼠夫妇出门寻亲。
刚一出门,看见天空中雄赳赳的太阳。
他们琢磨着,太阳是世间最强大的,任何黑暗都惧怕太阳的光芒,女儿嫁给太阳,不就是嫁给了光明吗?太阳听了老鼠夫妇的请求,皱着眉头说:“可敬的老人家,我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强壮,乌云可以遮住我的光芒。
”老鼠夫妇哑口无言。
于是,他们来到乌云那里,向乌云求亲。
乌云苦笑着回答:“尽管我有遮挡光芒的力量,但是只需要一丝微风,就可以让我消散。
”就这样,老鼠夫妇寻思着,于是就找到了吹散乌云的风。
风笑道:“我可以吹散乌云,但是只要一堵墙就可以把我制服!”就这样,老鼠夫妇又找到墙,墙看到他们,露出恐惧的神色:“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怕你们老鼠,任凭再坚固的墙也抵挡不住老鼠打洞,最终崩塌。
”听了墙的话,老鼠夫妇心想:看来还是咱们老鼠最有力量。
两位老人商量着,我们老鼠又怕谁呢?对了,自古以来老鼠怕猫!于是,老鼠夫妇找到了花猫,坚持要将女儿嫁给花猫。
花猫哈哈大笑,满口答应了下来。
结婚的那天,老鼠夫妇用最隆重的仪式松最美丽的
女儿出嫁。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花猫从背后窜出,一口吃掉了自己的新娘。
5、提取关键信息:
(1)鼓励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述再看图,边看边回忆教师的讲述,为每幅图写出一个关键的词语或依据关键的话。
(2)指名学生按照图画的顺序进行交流,师适当小结:商量—找太阳—太阳拒绝—找乌云—乌云拒绝—找风—风拒绝—找墙—想到了猫—老鼠把女儿嫁给了猫。
三、学生自主练习讲故事
1、师创设情境:同学们刚才听了老师讲《老鼠嫁女》的故事,一定觉得很有趣,那么,你愿意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别的班的小朋友听一听吗?
2、师提出练习要求:(1)看图,先一幅一幅地说,把句子说通顺;(2)连起来说一说,中间可以加上一些连接词,如“接着”“然后”等。
3、学生边看图边自己练习说,再与同位互相练习。
4、师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练说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班级展示,评议提高
1、师提出班级展示的要求:(1)讲故事时,声音洪亮,让别人能听清楚;(2)态度自然大方;(3)尽可能把故事说清楚,说完整,让别人听明白。
2、小组推荐同学上台进行讲故事展示。
3、结合刚才的讲故事要求,师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议(以鼓励为主,适当进行指导)。
4、再请一名学生进行讲故事展示,引导听的同学进行评议—从态度是否自然大方、声音是否洪亮、故事情节是否完整等方面进行评价。
5、评选出本节课的“故事大王”。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听懂了《老鼠嫁女》这个有趣的故事,通过努力还学会了自己讲述这个故事,真了不起!其实,关于老鼠的故事还有很多,课下,同学们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上网搜集一些,讲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