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9年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及工作要点 .doc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技术要点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技术要点
四、内涵
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合理规划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实现“高度集约、低碳低能耗、绿色健康”的目标。
以密度适宜、功能完备、交通便利的“城中型”为主导,通过疏解拓展城区,扩大城市空间,减少城市压力,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注重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包括抵御自然灾害(如洪涝、地震、风暴等)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防洪设施、加强土地利用管控等措施,减少城市灾害的风险,提高城市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4.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建设智慧城市
五、技术要点
1.精细化城市规划
2.建设高效的排水系统
3.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
4.加强城市生态建设
5.积极开展公众参与
总结起来,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建设智慧城市;而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精细化城市规划、建设高效的排水系统、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积极开展公众参与。
这些内涵和技术要点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市绿色、智慧、生态、人文的全面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以武汉市为例

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以武汉市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旨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水问题、气候问题、生态问题等,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
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武汉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以下是针对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的一些建议。
完善城市水系统。
武汉市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洪涝和污染等问题。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增加雨水花园等手段,将城市内的雨水引导到绿地和湿地进行蓄存和净化,减少城市内的积水现象。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减少水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优化城市绿地系统。
武汉市作为内陆城市,绿地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开发利用压力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等问题。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增加城市的绿地覆盖率,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可以通过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方式,增加城市内的绿地空间。
加强城市绿化管理,保护和发展城市内的老树名木,提高城市绿地的景观和生态功能。
加强城市建筑的节能减排。
武汉市是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建筑能耗问题突出。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改善城市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通过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善建筑隔热和通风条件,减少能源消耗。
加强城市建筑的绿色建造和维护管理,建设生态建筑,减少建筑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完善城市交通系统。
武汉市是交通枢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突出。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优化城市交通系统,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通过发展公共交通、推广绿色出行方式等手段,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加强道路湿化、绿化和噪音减排等措施,改善城市道路环境质量。
武汉市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者,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水系统、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加强城市建筑的节能减排、完善城市交通系统等方面,持续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
武汉海绵工程施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武汉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武汉海绵工程施工的背景、意义以及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背景武汉地处长江中游,具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水资源问题逐渐显现。
一方面,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放,容易引发内涝;另一方面,城市绿化覆盖率较低,雨水利用率不高,导致水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武汉市开始实施海绵城市工程。
二、意义1. 提高雨水利用率: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将雨水有效地收集和利用,补充地下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 缓解城市内涝:海绵城市的设计可以有效地调节雨水排放,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3. 改善城市环境: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4.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措施1.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建设中,推广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如透水混凝土、雨水收集系统等,提高建筑物的雨水利用率。
2. 生态修复:对城市现有的湖泊、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提高其调蓄能力,实现雨水的自然循环。
3. 城市绿化:加大城市绿化力度,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城市的透水面积。
4. 智能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雨水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雨水的精准调控。
5. 政策引导: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四、成效近年来,武汉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武汉常青花园片区海绵工程已完成改造,通过引入海绵城市理念,解决了小区积水、污水跑冒、路面破损等问题,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
此外,武汉青山江滩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成为全国首个江、滩、堤、路、城五位一体的立体式长江主轴生态江滩,实现了防洪、民生、绿色、人文、生态的有机结合。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武汉市2019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任务及工作要点》的通知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武汉市2019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任务及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9.01.27
•【字号】武城建〔2019〕9号
•【施行日期】2019.01.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
正文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武汉市2019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任务及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开发区)建设局(建委):
现将《武汉市2019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任务及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武汉市2019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任务及工作要点》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9年1月27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16〕31号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16〕3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3月21日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全面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精神,按照大力建设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要求,转变城市建设理念,优化城市发展模式,坚持“生态为本、自然循环、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统筹协调城市生态保护、土地利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关系,注重绿色生态措施和灰色基础设施、地上设施和地下设施的有机结合,实现空间约束和资源约束并重,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
用3年的时间,集中力量开展青山和汉阳四新示范区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管理模式,为我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到2017年底,实现以下5个方面指标:(一)城市雨水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青山示范区不低于70%,汉阳四新示范区不低于80%;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以TSS去除率计)不低于50%。
(二)城市内河水系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示范区湖泊水质达IV类标准率为100%,港渠水质达IV类标准率为65%。
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情况汇报

调整调蓄池容积后的运行水位过程线
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已建保留社区及道路的海绵化改造难点
透水材料的标准
已建绿化带的幅宽限制
车行道初雨弃流 乔木选择
地下综合管线限制 ……
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保留道路
已建保留社区及道路的海绵化改造难点
放弃对车行道的渗透铺装改造 放弃已种植大型乔木的绿化带的改造 将连续性改造退而求其次为间接性改造 车行道进入下凹式绿地中与园林部门的冲突,串联排水难以实现 对移入绿化带的进水系统不够信任而保留原系统形成并联式排水
1、宗地年径流总量目标达到性 2、现状区域的内涝达标情况 3、海绵工程实施后的目标可达性分析
超内涝防治标准 内涝防治标准内
不出现重大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亡
不出现内涝灾害
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内 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
源头控制标准内
降低径流系数及控污
优化调度及应急管理措施
核算河湖水位、流量变化, 日降雨控制在250mm以内
工作任务
系统推进项目建设
居住小区海绵性改造
“2+N”
公共建筑海绵性改造 园林绿化改造 道路海绵性改造
排水管渠泵站建设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
四新示范区
检测评估平台建设
总计划投资162.9亿元
青山示范区
工作任务
系统推进项目建设
➢青山示范区项目布局:“一心—两带—四区” 一心:武汉站杨春湖副中心 两带:两河区域生态示范带 滨江堤防生态示范带 四区:棚户区改造示范区 红房子改造示范区 红卫路商务示范区 南干渠生态示范区
2、水环境整治工程:包括沉砂池和青山港 段清淤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驳岸整治工 程。
3、景观工程:工程主要包括广场及铺装工青山港 程、园区道路、绿化工程、配套管理用房及 附属工程等。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一系列的水问题,如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强调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面将详细阐述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及方案。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城市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二)原则1、规划引领海绵城市建设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排水防涝规划等相衔接,统筹考虑城市的水系、绿地、道路、建筑等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
2、生态优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和生态空间,减少人工干预,保护和修复城市原有的生态本底。
3、安全为重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有效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的地理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特征、水资源状况等,合理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措施,避免生搬硬套。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措施(一)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种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净化雨水,并使之逐渐渗入地下。
雨水花园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水径流,增加雨水的入渗量,同时还能美化环境。
(二)下沉式绿地下沉式绿地是低于周边地面一定深度的绿地,能够接纳周边地面的雨水径流,通过植物的过滤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将雨水净化并储存。
下沉式绿地可以与道路、广场等相结合,形成连续的雨水收集和渗透系统。
(三)绿色屋顶在建筑物屋顶种植植物,形成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可以滞留雨水,减少屋顶径流,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同时还能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四)透水铺装在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地面采用透水材料进行铺装,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使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地表径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7〕33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7〕3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精神,加快推进我省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提高城市持续发展能力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新型城镇化和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定位有关要求,切实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修复水生态,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海绵城市建设的效果。
(二)基本原则。
生态为本。
转变传统的只注重建设排水设施的思路,采取系统治理的模式,充分发挥城市地形地貌、植被土壤、湿地水体等对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作用。
重点保护河流、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加强源头控制,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
减少硬质铺装,实施低影响开发,有效减少地表径流。
规划引领。
城市总体规划、相关专项(专业)规划及详细规划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综合考虑降雨、水系、地形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科学划定城市蓝线和绿线,充分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
统筹建设。
严格落实海绵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统筹各类项目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你的欣赏
常青花园汇水区海绵城市建设,蔡甸区重点推进中法生态城、玉 贤小镇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江夏区重点推进金鞭港汇水区海绵城 市建设。其它各区加大统筹推进力度,按照海绵城市近期建设规 划组织实施好相关建设区域。
(三)统筹推进汇水区海绵城市建设 市、区建设局(硚口区水务局)应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联 系机制,加强与规划、水务、园林等部门的工作衔接,定期开展 海绵城市建设联系工作会议,掌握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 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及管渠泵站等项目建设情况,从系统建设 的角度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状况及存在问题,统筹推进汇水区海绵 城市建设。 (四)加强图审和竣工验收备案监管 新建项目全面落实海绵城市相关政策和技术规定,认真执行 《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指南》等要求,强化施工图审查阶段 监管,严格按照《武汉市海绵城市设计文件编制规定及技术审查 要点》进行施工图审查。加强对工程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 的监督,在工程验收时严格落实《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及验收 规定》(武城建〔2019〕15 号)相关要求,督促建设单位在项 目整体竣工验收前组织开展海绵城市专项验收,工程竣工验收报 告中,应当写明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提交备案机 关。全年组织开展海绵城市专项检查不少于 1 次。 (五)强化海绵城市考评管理 根据年度目标任务及建设安排,建立海绵城市建设任务考评
完工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江岸区
44 45 46 47
江岸区 48
感谢你的欣赏
感谢你的欣赏
听涛景区内湖水质提升与生态修复工程
2000
完工
阳光路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300
完工
磨山北片区污水管网工程
800
完工
落雁景区景观池塘改造项目
380
完工
第七届世界军运会重点保障路路面提升欢乐大道
马场角横路一期道路工程
18
绿柳路(石桥一路—兴业路)道路工程
常越街一期(丰竹路—复兴三路)道路工程
351 100 200 58 42 18 26 44 255 108 159 148 69 800 1900 1120
2880 6821 550
完成部分工程 完工 完工 完工 完工 完工 完工
完成部分工程 完工 完工 完工 完工 完工 完工 完工 完工
黄孝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2900 10650 29462 477457 7315 2197
完成部分工程
完成总投资的 43% 完成总投资的 11% 完成总投资的 48%
完工
市级项目,由航发集团 负责实施
市级项目,由航发集团 负责实施
市级项目,由碧水集团 负责实施
市级项目,由地产集团 负责实施
完工
塔子湖水质提升工程
1400
完工
第七届军运会基础保障道路整治团山路(鲁磨路—喻家湖路) 260
完工
军运会五边五化绿化提升(一期)
5300
完工
军运会五边五化绿化提升(二期)
1400
完工
马鞍山森林公园及苗圃污水管网及泵站建设工程
黄孝河低位箱涵
黄孝河第二排水通道工程
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 21
春兰街(夏娟街—翠柏路)工程
江岸区明渠控源截污工程(一期)
2020 年海绵社区改造项目
2019 年海绵社区改造项目
凌波街(淌湖街—正义路)工程
华泰路(兆瑞大道—健康街)海绵
永清街(惠济路—建设大道)工程
青芷路(幸福街—解放大道)工程
石桥村绿地
永红村 U1 绿地
永红村 U5 绿地
永红村 U12 绿地
新华路(发展大道—解放大道)综合改造工程
2817
完成部分工程
后湖合流小区截污及分流制改造工程(一期) 21
后湖分流小区阳台污水截污工程(一期)
2878 2500
完成部分工程 完成部分工程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江汉区
65
感谢你的欣赏
感谢你的欣赏
花桥街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现状分流区深度截污工程(一期)
江岸区明渠水体体质工程(一期)
感谢你的欣赏
Hale Waihona Puke 感谢你的欣赏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工期,明确时间节点,定期针对海绵城市建 设任务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检查,掌握建设进展,通报存在问 题,及时报送海绵城市建设完成情况。
(六)启动《办法》修订 在总结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启动《武汉市海绵 城市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工作,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借鉴 全国海绵城市先进做法,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程建设各方主体 责任,规范海绵城市建设行为,更好的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推 进。 (七)加强宣传培训引导 1.针对省、市下达的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具 体的工作计划、措施,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及完成时限;指定 专人负责海绵城市建设相关业务工作的统计报送,按时、按质、 按量填报各类工作报表。 2.加强对国家、省、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求的学习,组织 建设、设计、图审、施工、监理等单位相关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 训。 3.组织开展好海绵城市建设宣传活动,利用媒体和网站宣传 海绵城市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工艺,形成良好的社会 氛围。
感谢你的欣赏
武汉市 2019 年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及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为加快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 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 号)、《省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 〔2017〕33 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 建设的通知》(武政办〔2017〕128 号)等要求,以《武汉市海 绵城市专项规划》为引领,以各区海绵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为支撑, 稳步推进海绵城市汇水分区系统方案及项目建设,切实执行海绵 城市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规定,严格管控施工图审查和竣工 验收备案等环节,扎实提升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 城市水系等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工作目标 (一)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实施 各区根据海绵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制定的项目库及年度建设 安排,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汇水分区建设任务按计划有序实 施。 (二)完成海绵城市建设年度建设任务 按照 2019 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推进海绵城市 相关重点项目建设,全市完成海绵城市建设不少于 40 平方公里, 各区力争完成海绵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60%以上的建设任务。 (三)严格执行海绵城市建设管控
完工 完工 完工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硚口区
102
103
汉阳区
感谢你的欣赏
感谢你的欣赏
4.04 12
丰竹路一期(常越街—常超街)道路工程 西湖环境综合提升工程 北湖环境综合提升工程 湖泊雨水口整治项目 常青公园改造工程 复兴三路—机场河箱涵排水通道 王家墩片雨水管网完善工程 常码小路(常腾街—常飞路)工程 八古墩西二巷(马场二路—姑嫂树辅路)工程 王家墩片区道路建设工程 老旧社区海绵改造 老旧社区排水改造 泵站收水边沟改造 常青泵站危房及排水出口改造工程 新增绿地 宜家片区海绵建设工程(EPC) 张毕湖综合整治 警察公园(二期) 王家湾现状渍水点市政管网改造
东湖高新区
25.36
6
九峰渠连通工程
7
九峰明渠综合整治工程(大方案)
项目投资 (万元)
2019 年计划 工程进度
备注
71000 380000 253700 76053 32003 55261 7200
主体工程完工 完成总投资的 3% 完成总投资的 24%
完工 基本完工
完工
市级项目,由市水务局 负责实施
市级项目,由碧水集团 负责实施
市级项目,由碧水集团 负责实施
市级项目,由碧水集团 负责实施
市级项目,由市城投公 司负责实施
市级项目,由碧水集团 负责实施
完工
8
两湖泵站周边配套管网工程
18100
完工
9
凌家山北路(关山大道—雄庄路)
200
完成部分工程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截污工程
2500
完工
11 12 东湖高新区
完成部分工程
完成部分工程
完工
完工
完工
完工 除建设大道至解 放大道段外完工
完工
完工
市级项目,由地产集团 负责实施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江汉区
84
感谢你的欣赏
感谢你的欣赏
梦泽湖四路(梦泽湖路—建设大道)排水工程 牯牛洲街二期排水工程 八古墩北路三期排水工程 马场角横路一期排水改造工程 绿柳路(石桥一路—兴业路)雨水工程 常越街一期(丰竹路—复兴三路)雨水工程 丰竹路一期(常越街—常超街)雨水工程 梦泽湖四路(梦泽湖路—建设大道)污水工程 绿柳路(石桥一路—兴业路)污水工程 常越街一期(丰竹路—复兴三路)污水工程 丰竹路一期(常越街—常超街)污水工程 姑嫂树路(三环线—长港路) 范湖路 万松园横路、马场路 牯牛洲街二期道路工程 八古墩北路三期道路工程
25.36
佳源花都西侧雨水箱涵及排水管网建设工程 保利北路下游箱涵工程
1389 1600
完成部分工程 完工
感谢你的欣赏
感谢你的欣赏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