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四桥(复兴大桥)工程初步设计初步复核报告

合集下载

钱江四桥钢管混凝土顶升简介

钱江四桥钢管混凝土顶升简介

钱江四桥钢管混凝土顶升简介一、工程概况杭州市钱江四桥位于钱江一桥和钱江三桥之间,距两桥均为4.3KM左右。

北端通过复兴立交桥与杭州市已建成的中河高架路相接,南端与滨江区中兴立交桥相接,建成后将构成一条连接杭州市中心与江南滨江新区的最便捷通道。

钱江四桥是杭州市第一座跨钱塘江的城市桥梁,该桥的建设对缓解钱塘江上已建桥梁的交通拥挤状况,沟通两岸的联系,加快两岸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南岸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钱塘江四桥主桥上部结构为11跨大小跨径组成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跨径组合为2×85m+190m+5×85m+190m+2×85m,双层桥面,上层为6车道汽车快速干道,下层为轻轨和公交专用道。

其中85m跨结构为下承式和上承式系杆拱桥的组合,矢跨比为1/7,双肋拱,每根拱肋为直径170cm、壁厚22mm的单根钢管,钢管壁内设置6道纵向加劲板。

190m跨结构为下承式和中承式系杆拱桥的组合,矢跨比为1/4,双肋拱,拱肋断面为桁架式,主弦杆为直径95cm、壁厚22~24mm 的4根钢管。

拱肋钢管内均灌注C50微膨胀混凝土。

二、关键技术钱江四桥主桥共11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钢管混凝土拱肋弦杆34根,管内混凝土数量达6500多立方,而钢管混凝土拱肋又是主要的受力构件,因此如何顺利地浇注管内混凝土,并保证钢管混凝土填蕊质量,是该桥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保证钢管填蕊混凝土施工顺利实施,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混凝土配合比达到各项指标要求。

1、配合比指标要求混凝土除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外,要具有缓凝、早强、自密性,坍落度衰减慢、低收缩和可泵性好等。

缓凝是保证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不得凝结,一般要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大于混凝土浇注时间+安全预留时间;而早强主要是希望管内混凝土能尽早参加结构受力,以便后续工况尽快实施;钢管内的混凝土是属于免振混凝土,因此要求具有自密性;管内混凝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处于流动状态,要求坍落度衰减慢;钢管混凝土的受力特性就是钢管与混凝土联合形成一个整个受力构件,而要保证这一特性,钢管内的混凝土必须充填密实,因此混凝土必须具有低收缩的性能;钢管混凝土的施工一般都采用输送泵泵送,必须有较好的可泵性。

杭州市钱江四桥总体设计

杭州市钱江四桥总体设计

杭州市钱江四桥总体设计
赵林强;许荣华;郑宪政
【期刊名称】《桥梁建设》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钱江四桥为双层桥面双主拱钢管混凝土组合系杆拱桥,主桥共有11跨,包括了下承、中承、上承三种拱桥形式.详细介绍了桥梁施工图总体设计和各部分构造及施工方案.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赵林强;许荣华;郑宪政
【作者单位】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1;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1;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8.22
【相关文献】
1.杭州市钱江四桥总体设计 [J], 赵林强;许荣华;郑宪政
2.杭州市钱江四桥主桥施工图总体设计 [J], 赵林强;许荣华;郑宪政
3.杭州市钱江四桥190 m跨钢系梁设计 [J], 祝立君;赵林强;郑宪政
4.杭州市钱江四桥钢管混凝土顶升施工技术 [J], 王劼耘;陈光辉
5.杭州市钱江四桥190m主跨横梁设计 [J], 潘黎明;戴庆星;赵林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昌复兴大桥设计中标单位

南昌复兴大桥设计中标单位

南昌复兴大桥设计中标单位
摘要:
1.南昌复兴大桥的设计中标单位
2.南昌复兴大桥的设计特点和意义
3.南昌复兴大桥的预计完工时间
正文:
南昌复兴大桥的设计中标单位是哪家呢?据了解,南昌复兴大桥的设计中标单位是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有着丰富经验和专业技术的设计公司,曾经承担过多项大型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

南昌复兴大桥是南昌市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特点和意义是什么呢?首先,南昌复兴大桥采用的是悬索桥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减少桥墩的数量,提高桥下的通行能力,同时也具有很好的观赏性。

其次,南昌复兴大桥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环保和节能的要求,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材料,使得桥梁的性能更加优越,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

那么,南昌复兴大桥的预计完工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根据目前的计划,南昌复兴大桥预计将在2023 年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新建杭州钱江铁路枢纽铁路钱江大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建杭州钱江铁路枢纽铁路钱江大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建杭州钱江铁路枢纽铁路钱江大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 1一、研究依据、范围、设计年度 1二、项目建议书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1(一)审查意见 1 (二)执行情况 1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概述 1四、研究的主要结论 2(一)桥梁建设的必要性和优越性2(二)建议桥址及主要技术标准 2 (三)方案比较 3 第二章需求预测和建设的必要性 4一、路网构成 4二、铁路客运量预测 4三、运输组织 5四、建桥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6 第三章桥梁建设条件及桥位选择7一、桥址地理位置及其铁路线路关系7二、桥址建桥条件7(一)桥址地形地貌、地面建筑及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情况7(二)河道及其演变7(三)气象、水文及防洪7 (四)通航11 (五)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动参数11 (六)桥址河段航道、航运、港口条件13三、及既有钱塘江二桥等桥的桥位关系13四、有关部门对桥址方案的意见15 第四章主要设计原则和方案比选16一、主要设计原则16二、方案比较和建议意见16(一)影响桥梁方案的主要因素16 (二)线路平、纵断面条件17(三)桥式方案总体构思17 (四)主桥方案17 (五)引桥桥式18 第五章相关工程及外部协作条件19一、相关工程19二、外部协作条件19(一)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铁路建设的协作意向19 (二)外部电源条件及电磁干扰和防护的补偿原则19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及工程措施21一、概述21(一)环境质量概况21 (二)工程活动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概况21 (三)主要污染源及其环境影响分析21二、控制及防治污染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初步方案23(一)控制及防治污染措施初步方案23 (二)生态环境防护措施初步方案24三、环保工程措施及投资估算24四、结论及建议24 第七章施工组织方案初步意见25一、概述25(一)研究依据25 (三)当地建筑材料分布及水、电、燃料可资利用情况25 (四)材料运输方案25二、施工场地布置26(一)场地布置原则26(二)北岸场地26 (三)南岸场地26三、主桥下部结构施工方案27(一)北岸主桥27 (二)南岸主桥27四、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27五、引桥施工方案27(一)下部结构施工方案27 (二)上部结构施工方案28六、施工进度及工期安排28(一)总工期28 (二)施工进度及工期安排28 第八章投资估算32一、概述32(一)编制范围32 (二)估算分段32二、编制依据32(一)一般规定32 (二)人工费32 (三)材料费32 (四)机械台班单价32 (五)水、电单价32 (六)运杂费32三、各项工程静态投资估算及费用的编制33(一)施工准备33 (二)正式工程33 (三)价差33(四)施工措施费34 (五)间接费34 (六)税金35 (七)大型临时设施35 (八)其他费用35 (九)基本预备费36四、动态投资、机车车辆购置费和铺底流动资金36(一)工程造价增长预留费36 (二)建设期投资贷款利息36 (三)机车车辆购置费36 (四)铺底流动资金36五、投资估算总额及技术经济指标36六、投资增减原因分析36(一)编制范围变化36 (二)主要工程投资变化36 第九章有关新技术采用及科研试验项目的意见41一、水文41二、梁部41第十章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42第一章概述一、研究依据、范围、设计年度(一)研究依据上海铁路局《关于报送新建杭州钱江铁路枢纽铁路钱江大桥项目建议书的函》(上铁计函[2006]1444号)。

钱江四桥竣工通车

钱江四桥竣工通车

钱江四桥竣工通车
佚名
【期刊名称】《中外公路》
【年(卷),期】2004(24)6
【摘要】集中展示我国拱桥架设技术成果的钱江四桥(复兴大桥)2004年10月16日竣工通车。

大桥位于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建筑的钱江一桥下游4.3km 处,是杭州市第一座跨钱塘江的特大型城市桥梁,上层设双向6条快速行车道,下层设地铁、公交车专用道及行人、非机动车通道和8个观景平台。

【总页数】1页(P38-38)
【关键词】钱江四桥;大桥;通车;桥位;城市桥梁;拱桥;行车道;竣工;杭州市;中国【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2.5;U443.154
【相关文献】
1.天津:海河开启桥9月完成桥面安装年内竣工通车 [J], ;
2.钱江四桥通车展新姿 [J], 小周;余文明;
3.钱江四桥双层桥面梁拱组合桥--吊杆内力的多次调整及优化分析 [J], 郑翰献;陈杰;孙建渊
4.复兴大桥(钱江四桥)建成通车 [J], 无
5.沈阳:浑河最长跨河桥云龙湖桥竣工通车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钱江四桥(复兴大桥)工程初步设计初步复核报告

钱江四桥(复兴大桥)工程初步设计初步复核报告

杭州市钱江四桥(复兴大桥)工程初步设计静力复算阶段报告根据杭州市城建设计院提供的杭州市钱江四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及静力计算报告,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混凝土桥梁研究室,对桥梁结构进行了初步复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桥梁设计概况1.设计采用的规范与技术标准(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5)《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6)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9)《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1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CJ 01—89)2.设计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荷载:跨径150米以内:城—A 级;跨径大于150米:汽—20,挂—100。

人群—4.0 kN/m 2(2)设计车速:80km/h(3)桥面纵、横坡:主桥不设纵坡,引桥上层纵坡%0.4≤i ,下层纵坡%0.2≤i ;主、引桥横坡%5.1≤i(4)设计洪水位:一百年一遇:8.573m ,三百年一遇校核:9.133m(5)通航标准:国家四级航道,通航净高10m ,净宽大于80m(6)地震基本烈度:按7度设防(7)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确定的正线标准,车辆轴载等级按B 型车标准取值,车辆最大编组数为6节3.结构设计要点(1)主桥上部结构布置主桥上部结构采用了钢管混凝土双主拱方案。

主桥的跨径组合按计算跨径为+2(⨯⨯+⨯⨯,其中85米跨径的桥梁结构,为上、下双+++85190285)851902(852)承重面的梁拱组合桥;190米跨径的桥梁结构,为中、下双承重面的梁拱组合桥。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安全文明施工专项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安全文明施工专项

杭州市钱江四桥北接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实施细则编制:审核: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钱江四桥北接线工程项目部二00四年三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安全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三、安全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成员职责四、安全施工实施细则五、安全施工管理实施细则六、分项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七、文明施工管理实施细则八、文明施工现场管理实施细则九、生活、施工区文明施工管理实施细则十、环保、消保、文保实施细则十一、社区共建一、工程概况1工程地理位置及建设意义杭州市钱江四桥北接线工程位于钱塘江的北岸上,为复兴立交的甩项工程,南接钱塘江四桥,北接复兴立交的17号墩,东至钱江路、飞云江路交叉口。

该工程的建设将连接复兴立交与钱江四桥,从而使钱塘江南北两岸交通更好的沟通,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改善杭州的投资环境,使杭州城市环境的建设必然迈上新台阶。

2工程特点、难点1)综合性市政工程:本工程是连接复兴立交和钱江四桥的高架桥,分上中下三层,是含道路、桥梁、排水工程的综合性市政工程; 2)工期紧张:本工程工期仅为170日历天,需在2004年8月28日竣工;由于钱江四桥北岸的地铆吊装系统需在5月底才可以拆除,6月初才能交付场地,故该段工程内容施工十分紧张;3)地质复杂:根据我单位施工复兴立交的经验,该工程的地质情况变化复杂,钻孔桩的入岩判断很难把握,且部分地段有大块径抛物,钻孔灌注桩施工难度较大。

4)地下水丰富,管线多;5)采用真空压浆、塑料波纹管的新技术、新工艺。

3施工总体目标3.1施工质量目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CJJ2-90、CJJ3-90进行验收满足设计及使用功能,定创“钱江杯”。

3.2施工工期目标施工总工期为170日历天,定在2004年8月28日前竣工。

3.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定创市级安全文明标化工地,争创省级安全文明“双标化”工地,并严格按照“建设部关于市政工程统一标准”及“杭建监总(2003)38号通知”执行施工文明管理。

钱江四桥静力监控报告

钱江四桥静力监控报告

莆田市阔口大桥设计监控最终研究报告(静力部分)阔口大桥位于,是杭州第一座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结合的跨钱塘江的城市桥梁,其上层为6车道的快车道,下层为轻轨、公交专用道。

公交专用道分隔为单向公交专用道及行人与非机动车道。

桥梁设计总长1376m,采用钢管混凝土双主拱方案,主桥的跨径组合按计算跨径为2×85+190+5×85+190+2×85m,其中85m跨为下承式系杆拱桥和上承式拱桥的组合,190m跨为下承式系杆拱桥和中承式拱桥的组合。

拱桥的上下部连接方式采用外部静定内部超静定的简支方式,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根据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杭州市钱江四桥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混凝土桥梁研究室,按如下内容对钱江四桥进行了结构静力分析监控:●从施工至成桥过程模拟的结构状态;●使用期汽车、轻轨及人群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状态;●其它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状态;●横梁受力状态●桥面板受力状态●桥梁下部结构状态。

结构静力分析监控结果报告如下。

1.结论与建议概要●在施工阶段,190m跨结构拱肋和钢系梁的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85m跨拱肋应力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系梁拉应力超过规定值7.5%。

●在使用阶段,190m跨钢系梁的应力满足规范要求,因预应力较大钢系梁材料强度未充分利用,故可适当降低预应力度。

85m跨系梁应力满足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的受力要求,但应力变化幅度较大。

建议增加85m跨系梁预应力度,使其预应力度不低于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的要求。

●各跨拱肋极限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190m跨上拱肋应力偏高,需适当调整;85m跨拱肋应力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各跨吊杆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但施工图中吊杆设计初始拉力取值不能满足结构受力要求。

●190m跨各钢横梁应力满足规范要求;墩上立柱横梁满足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要求;端横梁满足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要求。

建议各预应力混凝土横梁的预应力度以A类构件要求为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钱江四桥(复兴大桥)工程初步设计静力复算阶段报告根据杭州市城建设计院提供的杭州市钱江四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及静力计算报告,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混凝土桥梁研究室,对桥梁结构进行了初步复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桥梁设计概况1.设计采用的规范与技术标准(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5)《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 (6)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 (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9)《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 (1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CJ 01—89)2.设计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荷载:跨径150米以内:城—A 级;跨径大于150米:汽—20,挂—100。

人群—4.0 kN/m 2(2)设计车速:80km/h(3)桥面纵、横坡:主桥不设纵坡,引桥上层纵坡%0.4≤i ,下层纵坡%0.2≤i ;主、引桥横坡%5.1≤i(4)设计洪水位:一百年一遇:8.573m ,三百年一遇校核:9.133m(5)通航标准:国家四级航道,通航净高10m ,净宽大于80m (6)地震基本烈度:按7度设防(7)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确定的正线标准,车辆轴载等级按B 型车标准取值,车辆最大编组数为6节3.结构设计要点(1)主桥上部结构布置主桥上部结构采用了钢管混凝土双主拱方案。

主桥的跨径组合按计算跨径为⨯+++⨯⨯,其中85米跨径的桥梁结构,为上、下双++852(⨯19019085)852285)2(承重面的梁拱组合桥;190米跨径的桥梁结构,为中、下双承重面的梁拱组合桥。

桥梁横断面布置为:190米跨上层为2.6(拱肋)+0.2(空隙)+0.5(防撞栏杆)+11.75(车)+0.5(防撞栏杆)+11.75(车)+0.5(防撞栏杆)+0.2(空隙)+2.6(拱肋)=30.6米;下层为2.6(拱肋)+0.2(空隙)+5.5(人)+2.0(绿化)+10.0(轻轨)+2.0(绿化)+5.5(人)+0.2(空隙)+2.6(拱肋)=30.6米;85米跨径上层为0.5(防撞栏杆)+11.75(车)+0.5(防撞栏杆)+11.75(车)+0.5(防撞栏杆)=25.0米,下层为5.5(人)+2.0(拱肋及绿化)+10.0(轻轨)+2.0(拱肋及绿化)+5.5(人)=25.0米。

(2)190米跨桥梁结构构造190米跨拱的轴线线形为二次抛物线,矢跨比为1/4,拱采用空间桁架式断面,拱截面高度为4.5米,宽2.6米;每一拱纵向由4根Φ95cm的钢管组成,管壁厚度为20mm,腹杆和上下平联均采用Φ40cm的无缝钢管,壁厚10mm。

纵向四根钢管内灌注C50混凝土,其余均为空钢管。

上层桥面以上设置五道桁架风撑。

主梁采用2.5×2.5米的箱形断面,顶底板和侧板厚度均为40厘米,采用现浇劲性骨架混凝土结构。

横梁包括下层吊索横梁、上层吊索横梁、拱肋横梁、拱上立柱横梁和端横梁。

下层吊索横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上层吊索横梁采用钢—混凝土结合梁,拱肋横梁采用钢箱梁结构,拱上立柱横梁采用工字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墩上立柱横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吊索采用双吊索布置方式,纵向间距为8米,横桥向中心距为28米。

吊索由强度为1670Mpa的高强度镀锌钢丝外包PE套制成;上层吊索采用2×109Φ7,下层采用2×61Φ7;采用冷铸锚具。

桥面板采用预制π形C50钢筋混凝土板和现浇桥面铺装层构成。

预制板高50cm,肋宽20cm,翼板厚10cm,边板宽22.5cm,中板宽200cm。

预制板间纵向接缝宽50cm,横向接缝宽50cm。

桥面铺装厚12cm,其中铣削钢纤维混凝土厚8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厚4cm。

(3)85米跨桥梁结构构造85米跨拱轴线形为二次抛物线,矢跨比为1/7,采用单钢管拱肋,直径为Φ150cm,管壁厚度为25mm,钢管内灌注C50混凝土。

拱肋之间设置3道风撑。

拱肋中距12米。

主梁采用2.0×2.5米的箱形断面,顶底板和侧板厚度均为40厘米,采用现浇劲性骨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吊索采用单吊索布置方式,间距为6.1米。

吊索由强度为1670MPa的高强度镀锌钢丝外包PE套制成,规格为73Φ7,采用冷铸锚具。

横梁包括下层吊索横梁、拱上立柱横梁、墩上立柱横梁和端横梁,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4)引桥为3×45米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

4.设计施工步骤85米跨桥梁结构的施工过程为:施工下部结构的同时工厂预制钢拱肋和现场制作混凝土预制构件→现浇端横梁并临时固结→吊装拱肋→灌注拱肋混凝土→安装吊索和系梁劲性骨架→穿系梁预应力束→现浇系梁混凝土→安装下层横梁→安装拱上立柱和横梁→架设车行道板并用湿接头纵、横向连成整体→其它附属部分施工。

190米跨桥梁的施工过程为:施工下部结构的同时工厂预制钢拱肋→现浇端横梁并临时固结→吊装钢管拱肋→灌注拱肋混凝土→穿吊索安装上层横梁→安装下层吊索和系梁劲性骨架→现浇系梁混凝土→安装下层横梁→安装拱上立柱和横梁→架设上、下层车行道板并用湿接头纵、横向连成整体→其它附属部分施工。

引桥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方法。

二、复算依据1.基本资料《杭州市钱江四桥(复兴大桥)工程初步设计》 杭州市城建设计院2.复算基本参数3.1材料 混凝土:主桥系梁、拱肋、横梁、桥面板混凝土 C50混凝土;190m 主桥拱上立柱、墩上立柱 C50混凝土; 85m 主桥拱上立柱、墩上立柱 C40混凝土。

钢材:钢管钢材Q345C 预应力钢材:吊索高强度镀锌钢丝,MPa R by 1670=;纵向预应力钢束:ASTMA416—90a (270K )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mmj 24.1537φ和mm j 24.1531φ,MPa R b y 1860=。

3.2荷载 (1)恒载混凝土结构自重计算采用容重3/25m kN ;钢管自重采用容重3/5.78m kN ; mm 40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容重3/23m kN ;mm 80铣削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容重3/25m kN ;顶层防撞栏合计荷载集度按每侧m kN q /5.10=计算;底层人行栏荷载集度按每侧m kN q /2=计算;190m 跨桥梁底层中央分隔带按每侧m kN q /5.12=计算;底层轻轨轨道荷载集度按每侧m kN q /27=计算。

(2)活载85米跨桥梁的汽车荷载按城—A 级计算,人群荷载根据《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取值计算;190米跨桥梁按汽—20,挂—100,人群—4.0 kN/m 2计算。

(3)附加荷载结构整体升降温25±℃; 吊索升降温10±℃。

三、复算方法1.关于结构计算图式由于设计单位未正式提供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加的细节步骤;同时,本次初步复算,主要是考核结构的合理性和整体受力的安全性,故桥梁上部结构先采用一次落架的平面计算图式进行。

另外,85m 跨桥梁上部结构复算时,采用了两种计算模式,即考虑拱上立柱和吊索位于同一竖线位置布置或错位布置的两种情况。

2.关于主梁预应力由于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中所提供的设计控制预应力太低,既不能保证主梁在最不利状态下的受力要求,也不能保证锚具的可靠锚固。

故本次复算的预加力,是根据使用阶段下主梁不出现拉应力或出现小于拉应力规范容许值的准则估算,其中190m 跨下主梁中所施加的永存预加力为kN N 4107.7⨯=/半桥,85m 跨下主梁中所施加的永存预加力为kN N 41005.6⨯=/半桥。

3.关于活载横向分布桥梁上部取纵向1/2结构计算,横向分布采用杠杆法。

190米跨桥梁荷载横向分布分别取为:m 汽—20=1.845(5车道控制),m 挂—100=0.845,m人群=0.844,m 轻轨=1.0;85米跨桥梁荷载横向分布分别为: m 城—A 级=2.680(3车道控制),m 人群=1.302,m 轻轨=1.0。

四、复算结果1.190米跨上部结构 (1)吊杆索力索力结果见表1。

(2)梁、拱内力 梁、拱内力结果见表2。

(3)梁、拱、吊杆应力成桥初期即刚竣工时,结构恒载状态的应力为:系梁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为MPa 14.8;上拱肋钢管的最大压应力为MPa 154,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为MPa 71.16;下拱肋钢管的最大压应力为MPa 175,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为MPa 98.18。

图1至图3为桥梁竣工初期190m 跨组合拱的系梁及拱肋的主要应力。

主要应力汇总如下:190m 跨竣工初期恒载状态主要应力(MPa )将恒载状态的应力与汽车—20、人群、收缩徐变的应力相叠加,得到的系梁混凝土应力、上下拱肋钢管及混凝土应力见图4、10、16;将恒载状态的应力与汽车—20、人群、轻轨、收缩徐变的应力相叠加,得到的系梁混凝土应力、上下拱肋钢管及混凝土应力见图7、13、19。

考虑轻轨后,系梁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MPa 98.13,最小压应力为MPa 15.0,无拉应力;上拱肋钢管最大压应力为MPa 245,最小压应力为MPa 39,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MPa 68.23,最小压应力为MPa 09.2;下拱肋钢管最大压应力为MPa 241,最小压应力为MPa 62,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MPa 50.20,最小压应力为MPa 32.2。

计算结果表明,拱肋中应力较高。

考虑各种荷载组合后,下层吊杆的应力均在630Mpa 以下,上层吊杆的应力均在500Mpa以下,而规范要求拉索应力MPa R by 66816704.04.0=⨯=≤σ,因此上下层吊杆应力都满足规范要求。

梁、拱肋的详细应力结果见表3。

(4)拱肋极限承载力根据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CJ01-89),取不利断面拱脚进行极限承载力验算,结果如下:拱脚断面极限承载力(kN )(5)支座反力 支座反力结果见表4。

2.85米跨上部结构85m 跨径结构计算时采用了两种模式:拱上立柱和吊索在同一位置,即设计方案一、二(简称方案一),拱上立柱和吊索错位布置,即推荐设计方案(简称推荐方案)。

(1)吊杆索力方案一索力结果见表5,推荐方案索力结果见表9。

(2)梁、拱内力方案一的梁、拱内力结果见表6,推荐方案的内力结果见表10。

(3)梁、拱、吊杆应力成桥初期即刚竣工时,结构恒载状态的应力为:系梁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为MPa 71.9;拱肋钢管的最大压应力为MPa 137,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为MPa 56.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