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陈磊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陈磊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陈磊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莎士比亚也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可见,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

教师只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搞好数学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呢?一、创设情境,唤醒兴趣“创设情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和愿望。

如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首先创设了让学生猜谜语的情景: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

滴答滴答的声音,提醒人们争朝夕。

孩子们踊跃举手,情绪非常高涨,猜出了谜底:钟表。

我借此引出了课题:认识钟表。

在教学过程中我接着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放学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

老师很担心同学们是否已安全到家。

于是,老师便给同学打电话询问。

师生模拟打电话表演。

找学生分别扮演小明、小玲、小江、小利。

孩子们热情很高,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课堂结束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你通常几时起床?几时上学?放学到家是几时?几时睡觉?你能看着钟表把它们都记录下来吗?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二、动手操作,激发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比较差,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也更有兴趣。

而对枯燥、单一、乏味、抽象的数学知识毫无兴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耳听、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的活动,逐步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逐渐产生对新事物的兴趣,是其学习新知识和促进思维发展的主要手段。

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一些边长为一厘米的正方形去拼摆,探究出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并推出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可使人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去获得知识和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重要动力之一。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所教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同样讲一个道理或一堂新课,如果学生对老师有好感,他们会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很容易接受;反之,他们会对老师持冷漠、挑剔的态度,从而引起上课不专心,课堂一塌糊涂,效果很不佳,这就是“威性效应’’因此,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都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平时多于他们谈心,说些贴心话,进行平等的交流,做他们的朋友。

在教学中,课前准备充分,认真研究,设计新颖有趣的教法。

上课时注重情感投入,多引导、多表扬学生,不用命令式、吓唬式、训斥式的批评教育。

课后多与学生交流,征求他们对老师教学的看法和意见。

同学们都喜欢有爱心、有责任感和有教学技巧的老师,对老师有了好感,必然会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达到“爱屋及乌”的效果。

2以新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及接受能力,不断设计一些新问题,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我在教第八册第一单元“连乘应用题”时,我先出示一道题:编筐小组每人每天编16个筐。

照这样计算,5个人每天编多少个筐?学生解答后(列式:16×5)教师可以发问:如果原来的已知条件不变,怎样使他成为:“两步连乘应用题”?这一问,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在评议、质疑、讨论中,引出新的例题:编筐小组每人每天编16个筐,照这样计算,5个人4天一共编多少个筐?这时,学生面临的是一个既和已有知识经验有联系,又不能简单地利用现有知识去解答的问题。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是一门重要且有趣的学科,但是很多小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甚至产生恐惧心理。

然而,通过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创造趣味性的学习环境首先,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充满趣味性的学习环境。

教室的布置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比如用数学图形装饰墙壁、使用有趣的数学游戏或玩具等。

此外,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例子来介绍数学概念,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和趣味性。

二、引入游戏化学习游戏化学习是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独、解谜题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学竞赛、小组活动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和认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联系实际生活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数学问题,如购物、旅行等实际场景,让学生们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此外,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行业代表来讲解他们在工作中如何应用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方式都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对抽象概念感到困惑的学生,可以通过物质实验、操作、图形等视觉化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抽象概念。

对于喜欢挑战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复杂、有深度的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鼓励探索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索和讨论,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兴趣。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以逻辑和严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也可以组织数学讨论组或数学俱乐部,让学生们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学习。

六、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信心最后,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数学态度和信心,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应该积极地传递积极的数学观念,告诉学生数学并不难,只需要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对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自信心。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的片面认为,只要习题答案正确,学生记住,考试就没问题。

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一旦回答出错,我们就很难沉得住气,不免训斥几句。

久而久之,造成课堂乏味,气氛沉闷。

学生“碰壁”多了,也就不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数学的兴趣荡然无存。

打破上述僵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

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经过十几年的教学探讨,我认为应从以下面几个方面去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以“愛”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

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能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

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教学之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

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

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

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引导学生从上到下观察12÷4=3,120÷40=3,1200÷400=3这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各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张力文把手举了起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打破僵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

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一、因人施教,全生得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兴奋起来,增强学习情绪。

因人施教是培养全班学生学习兴趣必需的一步,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面向全体,因人施教,分等指导。

我常把每班学生分成优、良、一般三个等次。

“优”是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高、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良”是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差、缺乏学习精神、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一般”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对较差、学习较吃力的学生。

通过因人施教,分等指导,让“优”学生“吃得饱”、“良”学生“吃得好”,“一般”学生“吃得了”,这样做使这三等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很大提高。

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每堂课、每个提问、每道题的点滴成功中不断积累,最终凝聚成较充沛的“能量”,促其扬起前进的风帆,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养成数学兴趣。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数学新知兴趣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调动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兴趣。

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再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又如: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

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 引言1.1 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还是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对未来更高阶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社会对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已经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更好地让他们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力。

数学的学习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他们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甘于思考和探索。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们应该重视并努力去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收获知识和快乐。

2. 正文2.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了解数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例如数字、形状、运算等。

通过简单的实例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和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来发现数学规律,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奥秘。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是为了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数学观念,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2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过程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使学生产生兴趣和激情,教师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能够积极参与和体验。

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培养学习兴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下⾯店铺给你分享浅谈⼩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欢迎阅读。

浅谈⼩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篇⼀ 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理因素,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发展智⼒的重要条件,它可以使学⽣对知识有执着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学⽣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个⽅⾯展开。

⼀、注重实践,引发学⽣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动活泼的教学⽅法,为学⽣学习创设⼀种愉快的情境,让学⽣感到每节课都有新意,保持新鲜感。

例如在学平⾏四边形、三⾓形、梯形的⾯积时,其基本⽅法是通过剪和拼,使新学习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

学⽣⼀旦掌握了这种基本⽅法,就能举⼀反三,很容易就学会这种⼏何图形的⾯积计算了。

所以可以特意安排⼀节课,专⻔让学⽣动⼿剪拼图形,观察剪拼成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

这样,学习以上三种图形的⾯积公式时,就“⽔到渠成”,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动⼿操作”这种学习⽅式由于能吸引学⽣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所以极⼤地激发了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操作情境,将会使学⽣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

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产⽣渴望探究新知的良好⼼理状态,从⽽主动地深⼊学习。

⼆、创设情境,激发学⽣学习兴趣 兴趣总是在⼀定的情境中产⽣的。

情境就是教师创设的典型场景,这种场景能激起学⽣学习兴趣,使学⽣把认知与情感结合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影响学习⾃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

学⽣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善学,从⽽增进知识,增⻓才干。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师⽣双⽅共同创造的,尤其是要靠教师运⽤教育学、⼼理学、美学理论进⾏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要创设⼀种能有效诱发学⽣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美的情境。

如⼆年级上册,在学习完2、3、4乘法⼝诀之后,学习乘加、乘减⼀课,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的兴趣。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孩子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理解的学科,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从兴趣的培养方法、家庭环境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需要多种方法和途径。

一方面,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内容吸引孩子的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实践活动等手段,将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与孩子一同做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来增强他们的兴趣。

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孩子在玩乐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家庭环境对于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也十分重要。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可以鼓励孩子参加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数学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挑战和值得追求的目标,进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同做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与孩子共同探索数学的奥秘,增强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方法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

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和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模型等教学媒介,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资源。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进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教师及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孩子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的美和乐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海则滩九年制学校朱志清
内容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

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对于理解力和想象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有时会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

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衰减,日积月累数学学习成为他们的负担。

于是逃避数学,讨厌数学,排斥数学。

这样学生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这种状况,让学生真正丢掉包袱学数学,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开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源动力,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进取,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摆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本文将从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性和途径两方面谈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数学兴趣
一、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性
什么是兴趣?兴趣是指个体力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而积极情绪。

学生的数学兴趣就是指学生力求认识数学的心理倾向。

表现为对数学学习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绪。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注意集中,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让大脑处于活跃状态。

这种状态使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最佳时期。

它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曾抢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为我要学”。

从古到今,凡是事业有成的无一不浓厚的兴趣为动力的。

我国古代学者翁森在他的名作《四时读书乐》中抒发他对读书的浓厚兴趣。

纯吉他赞美道:“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好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读书的浓厚兴趣,也正是由于他的兴趣才成就了他的学者地位。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对于学识,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醉心于它的人。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自己对于所从事的事业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丝毫强迫……比如该物理实验,因为有兴趣,武器哦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探索的东西”。

于是他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发现了“J粒子”。

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对智力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就数学而言浓厚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由此可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成为有渊之水,有本之木。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
(一)从生活上来说,教师应关爱学生,融洽师生关系
“爱学生”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

任何学科的教师都一样,数学教师更不能例外。

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上,都要时时刻刻关爱学生。

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应做到“爱心、耐心、细心”,对待有困难的学生要懂得“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才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热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乏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沟通教育就难见成效。

教师与学生要有情感交流,要有友谊。

像同学像朋友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对老师有信任感,有好感,亲切感。

教师带着这种情境进入课堂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教师形象的树立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态度。

“爱屋及乌”你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你,学生爱你就会爱上你所教的这门课程。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上这门课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二)从教学过程上来说,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很多同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到畏惧,枯燥,乏味,对数学没有兴趣。

提到数学就头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善于创造条件,用数学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1、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兴趣
小学生以具体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动,结合这个特点教师应该想法设法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去吸引学生,他们一旦被吸引,往往会去积极思考。

例如:在叫小学一年级的“小猫吃鱼一课”时,教师给每个学生带一个苹果。

上课时教师可以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奖苹果吃”然后依次把苹果分给学生,每分一次问学生“给xxx一个老师手里还剩几个?”让学生数。

直到苹果分完。

最后问学生:“老师手里有没有苹果了?”学生回答“没有了”。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轻轻松松的认识“0”这个数字了。

2、开展动手操作,引发兴趣
教师应该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主动掌握知识,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局面。

学生亲自动手,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

他具体形象,便于认识,易于促进兴趣,有利于理解掌握知识。


如:在教简单的加减运算时,教师给每个学生一捆火柴棍,然后出题目让学生亲自动手移动,最后得出答案。

3、多媒体、游戏教学,提起兴趣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挂图、模型、幻灯片、教学录像像、多媒体电脑等资源进行教学,是教学手段的创新,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能够吸引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愉悦中获得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4、鼓励学生多联系生活
联系生活其实就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联系实际。

利用生活实例解决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让他们认识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不神秘。

例如:在教“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让他们找出图案,并找出其中隐含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

比如“打折销售”这一课,可以举身边“清仓处理”,“打折甩卖”的例子给学生街是其中的数学知识。

5、正确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鼓励学生上进
经常鼓励学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肯定,是引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学生都有自尊心,教师要懂得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对差生也要耐心引导,积极鼓励。

6、课外拓展,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不仅仅是教课本知识,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

如讲到“时钟认识”这一节时,不及要让学生认识钟表的时、分、秒,还要让他们看时间,会换算时、分、秒。

又如讲到“图形认识”就要让学生多观察周围生活并得出结论。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也关注了生活,也做到了生活联系实际。

既拓展了课外知识,又巩固了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十分重要,也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前提和动力源泉。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法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有动力,教师的数学教学才有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