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练习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与朱元思书》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急湍.()泠.泠()缥.碧()轩邈.()横柯.()嘤.嘤()鸢飞戾天()()好鸟相鸣()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风烟..()..作响()轩邈..()泠泠..俱净()缥碧经纶..世务()直指.()任意东西..()..()横柯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使动的一项是()。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6.省略句可以补充进去省略的词。

仔细判断,明显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

A.千丈见(于)底。

B.猿则百叫(于)无绝。

C.急湍甚(于)箭。

D.任意(于)东西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按提示及相关内容用原文填空。

(1)总领全篇的句子:(2)写水清澈的句子是:(3)用工整对偶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4)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无穷生命力的两句是:(5)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的句子是(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9.翻译下列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二、提高训练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螵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缥.()碧轩.()邈.()泠.()泠千转.()柯.()鸢.()飞戾.()天经纶.()窥.()嘤.()嘤成韵.()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风烟俱净.()一百许.()里猛浪若奔.()蝉则千转.()不穷窥谷忘反.()横柯.()上蔽经纶..()世务者鸢飞戾.()天者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4、填空:(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_代家。

字_________,吴兴故鄣人。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和的修辞手法,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紧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从、两个角度写景状物。

(10分)(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体;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

5、《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7、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用课文原句填空)8、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9、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10、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缥.()碧轩.()邈.()泠.()泠千转.()不穷柯.()鸢.()飞戾.()天经纶.()窥.()嘤.()嘤成韵.()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风烟俱净.()一百许.()里猛浪若奔.()蝉则千转.()不穷窥谷忘反.()横柯.()上蔽经纶..()世务者鸢飞戾.()天者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4、填空:(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家。

字__________,吴兴故鄣人。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和的修辞手法,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紧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从、两个角度写景状物。

(10分)(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体;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

5、《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6、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和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7、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用课文原句填空)8、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9、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10、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2024·广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集校注》)【乙】游牛首山记癸卯三月,在金陵与客游牛首山。

先一日,宿山下僧舍,凌晨相与摄衣而上,逮午始至最高处。

客曰:“吾闻桂林之山名天下,其岩洞丘壑奇异,吾恨未及见,子盍为我言之?”余曰:“未暇也。

客且为吾言兹山之胜。

”客曰:“然。

兹山者,……或晴雨之殊观,朝暮之异态。

日月寒暑之不同其时,则莫不有其奇秀、明洁、峻邃之胜以应之。

……虽吾亦不能尽言之也。

”余曰:“观止乎?”客曰:“如是。

”余曰:“吾无以告子。

凡吾桂之山,其接于目者,皆如是也。

……且是山幸而生于兹,使其不幸而生于粤①,则虽欲独以名称②,岂可得哉!”(选自谢良琦③《游牛首山记》,有删减)【注释】①粤:此指桂林。

②名称:此指名声显赫。

③谢良琦:明末清初广西全州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千丈见底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B.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C.宿山下僧舍屋舍俨然(《桃花源记》)D.皆如是也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描写富阳至桐庐的山水,与下文构成先分后总的结构。

B.甲文情景交融,借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志向。

C.乙文作者与金陵客相约登牛首山,清晨已到达山顶,欣赏美景。

D.乙文作者认为牛首山幸好在金陵,如果在桂林,它就不会出名。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11、名句:天下美景推古今富春。

(武莺环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吴三条线都在山川,桐庐风光依旧美。

(苏颂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导。

(清·刘嗣绾)+2、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在描绘不同的水时,它抓住了绿色和雨燕的特点;描绘奇山时,要紧扣山高、树多、风景美这一特点。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学在课前]1.给下列加点字的字注音。

泠泠作响()缥碧()急湍()鸢飞戾天()()轩邈()()嘤嘤()成韵2.解释下列加点字。

(1),风烟俱尽()(2),从流飘荡()(3),一百许里()(4),水皆缥碧()(5),直视无碍()(6),急湍甚箭()(7),皆生寒树()(8),负势竞上()(9),互相轩邈()(10),争高直指()(11),千转不穷()(12),鸢飞戾天()(13),望峰息心()(14),经纶事务()(15),窥谷忘反()(16),横柯上蔽()(17),在昼犹昏()(18),疏条交映()3.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字、朝文学家。

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

(2),描绘富春江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山水之美,概括为“ 、”八个字;第二段写“ ”二字,抓和特点;第三段又分写“ ”,多层次展开描绘。

[课堂探究]阅读语段,回答问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与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与答案

一.回答下列问题。

1.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写法。

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二.文章理解。

5.文章在总写中,用“”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态。

在分写“异水”时,用“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在分写“奇山”时,通过、、、,反衬了山的幽静的特点。

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6.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的意思是水很清澈。

《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7.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和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8.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9. “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10.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三.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

1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1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16. 争高直指,干百成峰。

17.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8.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按要求写出句子。

(12分)①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总括赞叹富春江景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 _________。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习题一[基础知识训练](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二)、解释加点的词语从流飘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蝉则千转不穷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互相轩邈猛浪若奔任意东西蝉则千转不穷(三)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五)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蝉则千转不穷。

( )①. 欲穷其林。

( )猿则百叫无绝( )②.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③.果如鹤唳云端。

( )(六).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介绍了优美的景色。

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征。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基础训练)(解析版)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基础训练)(解析版)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水皆缥.碧(piǎo) 急湍.甚箭(tuān)猛浪若奔.(bēn)B.互相轩邈.(miǎo) 泠.泠作响(líng)直视无碍.(ài)C.嘤嘤成韵.(yùn)鸢飞戾.天(lì)窥.谷忘反(kuī)D.经纶.世务(lún)好.鸟相鸣(hào)疏.条交映(shū)【答案】D【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D项,“好”应读“hǎo”。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烟/倶净,天山/共色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答案】C【详解】考查对句子停顿的理解。

C项错误,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动词,生长)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至、到达)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答案】D【详解】考查对实词的理解。

D“奔”是动词用作名词。

指飞奔的马。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一百许.里高可二黍许.B.猿则百叫无绝.群响毕绝.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余,大喜曰D.在昼犹.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答案】D【详解】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A大约。

B停止。

C看见。

D“犹”分别译为“好像”和“尚且。

还”。

5.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缥.碧(piǎo)无碍.(ài)泠.泠作响(líng)B.飘荡.(dàng)急湍.(tuān)嘤.嘤成韵(yīng)C.轩邈.(miǎo)经纶.(lún)鸢.飞戾天(yuān)D.横柯.(kē)窥.谷(kuī)好.鸟相鸣(hào)【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与辨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附答案)
《与朱书》练习
1,给下列单词加一些注音:淡绿色,绿色,绿色,绿色,千转,不差,柯,风筝,飞翔,经济,窥视,旋律,押韵,2,解释下列附加单词:(8分)风和烟都是干净的()如果凶浪跑()..蝉转了一千次(),不要往山谷里看,而是忘记回头()..过河()报道经济(世界领导人...放风筝犯罪...流动的天空()...从阜阳到桐庐的任何东西(百许立)...水是淡绿色的蓝色(负势竞争)(我要感谢你的帮助。

从溪流中漂浮,任何东西
(2)负势竞争,彼此宏伟,高点,千峰
(3)如果风筝飞向天空,希望山峰会平静下来。

经济和社会事务,见谷忘谷。

(4)被水平覆盖,白天仍然微弱。

(5)急湍是很锋利的箭,如果猛浪急冲
(6)泉岩,零陵音;好鸟一起唱歌,唱着韵律。

(7)蝉并不是每一个回合都很穷,而猿却是无止境的。

4,填写空白:
(1),作者为《与朱书》,_ _ _ _ _,系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家族。

字_ _ _ _ _ _ _ _ _ _ _ _,故阴人
1
(2)作者把富春江如画的景色描绘得层次分明在第一段中,富春江的景观特征总是用“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来概括;第二段以“异水”为词,运用“和谐”的修辞手法,抓住“_ _ _ _ _ _ _ _ _ _ _”
和“_ _ _ _ _ _ _ _ _”的特点,形象、具体地加以描述。

第三段以“岐山”二字为题,紧扣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特点,从两个角度描述风景
(3)从适用范围和标题形式来看,它属于正文。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它属于;从语言特点来看,它属于5.《三峡》中的同一个句子是
6。

作者对从阜阳到桐庐沿途风景的总体印象是(文章中请用一个四字
短语),描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和
7,这篇文章是基于荆圣庆的感受和他的抱负。

用课文的原句填空。

文中所写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9,使山川原有的静态生动的句子是
10。

一个词,可以表明季节的特点,风景写在文字是:写一个句子,包含这个词从古代诗歌你积累:
11,下面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

这篇文章生动而简洁地描述了富春江在富阳和桐庐,表达了心态,向往自然,拒绝世界的习俗。

第一段是一般的,描述和欣赏从阜阳到桐庐的美丽的风景,这是徐的100李龙和迷人的。

第二阶段前后的两个水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对比,反映了河水的动态和静态变化,补充了富春江水的特点。

第三段首先描述了山的静态美,然后展示了山中的各种声音。

这是通过在寂静中写作来表达春天山里喧闹的景象。

12.对文章的理解:
表达了作者的情态,用“从溪流中漂浮,任何东西”在写《不同的水》时,我用了一种夸张的手法来表现水的深邃和清澈。

当单独写“岐山”时,山的特征与泉水、鸟、蝉和猿的声音相矛盾。

后来,通过“放风筝犯罪日??“望谷忘敌”的短抒情诗理论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最后,文章创造性地用
2
描绘了山中的另一个精彩场景,突出了许多树木的特点,这与前面的句子是一致的。

13,“放风筝犯罪”和“经济世界事务”分别指谁?
14,“鱼游于细石中,直入水而不碍”写了一条清澈安详的河流,《小石塘记》也通过“鱼游”写了一句描述清澈见底的水池。

请默写一句话。

15。

本文从和谐的角度描述了这一景观,体现了阜阳至桐庐公路的特色(原文有所回答)
16,下面对所选文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个是()
A,“风和烟都是干净的,天山都是彩色的”从一个大的角度,勾勒出富春江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

文章通过“淡绿蓝”、“无阻碍直视”和“急流”三个特征来展示富春江水的“差异”“深谙世事,望谷而忘回头”展现了富春江山水的巨大魅力,令人陶醉而流连忘返。

D,文章生动简洁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风景的感悟。

17.用原文填空:(1)句子总数
为:,.(2)从侧面显示清水的句子
为:(3)表达作者对富饶的春江和陌生的山川和水的赞美、怀念和鄙视。

生活中无动于衷的句子是
(4)在这篇文章中,找出句子“
18,选择题:
(1)下面的一个附加词是()a .从现在起,任何东西(位置名词作动词,由东向西)....沿着海岸的高山。

?形容词用作动词,并在远处延伸。

)....放风筝犯罪日,希望峰心平静(动词用,使??安静下来如果凶猛的波浪冲过来,他就会跑。

)。

3
(2)指出下列带有虚词的句子之一是()
a。

风和烟都是干净的,天山都是有色的B.独特的山和不同的水使世界独一无二。

C.那些精通经济和社会事务的人在看山谷时会忘记过去。

D.细线,有时看天。

(3)以下与短语“猿无绝叫”中“绝”字的含义和用法相同:(1)岐山不同于水,世界是独一无二的;2(2)佛印独特的弥勒佛
关于下水香菱,声音沿D谷传播,哀恸转为长厥19,结合文章中的句子。

浅析作者的兴趣和感受:
(1)可以从句子“从溪流中漂浮,什么都可以”(2)从句子“春天的岩石,玲玲的噪音;你觉得作者眼中的这座山怎么样?用什么技术来描述这座山?
21,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2年,文章“急流很急,箭很尖,如果猛浪急冲”写在文章“三峡”中,哪一句话与它有同样的效果?
23,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和感受?
4
“与朱书”习题答案
1,pi m: o许ā n mi m: o l í ng朱m:n k Y uān lún ku与y和ng y u n 2,net,散居各地。

奔马“颤声”,鸟叫“返回”,回到
棵树的树枝上进行规划和管理,直到(1)无风,烟完全消失,天空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对比)山在各自的地形上互相竞争,好像在比较,看谁爬得最高,谁伸展得最远,从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3)看到这些雄伟的山峰,那些竭尽全力爬山的人会平息他们对名利的热情。

看到这些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会忘记回来。

(4)树枝纵横交错,遮住了天空,尽管在白天,森林看起来还是很暗;4.(1)吴郡南朝蜀阳(2)世界奇山异水独喻夸大清快山高,树木多,景美(3)书信与游记(写景)散文骈文5。

尽管乘风而行,一个人不会生病。

世界独一无二的山水
7,风筝在激烈的天空中飞翔,一个人望着峰顶歇息。

经济和社会事务,见谷忘谷。

8.清晰迅速
9年,负竞争,彼此隆重;高度之战直接指向一千座山峰的顶端。

10、寒远爬寒山石径斜11、D
12,悠闲旅行,接机;“在一千英尺的高空触底”;安静。

);不顾名利(或:对名利漠不关心,对生活漠不关心等。

);“都长出冷树”
13,“放风筝犯罪日”和“经济世界大事”指的是追求名利和热衷官场14、“池鱼可数百许头,若全空游无根据”或“阳光下,阴影布石“十五、视觉听觉”陌生的山不同的水,孤独的世界“16,B 17,(1)陌生的山和不同的水,孤独的世界(2)游鱼细石,直视(3)那些向天空放风筝的人,望着峰顶平静他们的心,那些对经济和社会负责的人,看着山谷,忘记了反对。

④“十字架磕在所有人身上,仍在天昏地暗;我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

”“春天的岩石,玲玲的声音;好鸟一起唱歌,唱着韵律。

“18,(1)D (2)C (3)D 19,(1)作者对自由的渴望(2)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二十日,后首总分
21,有时朝白帝,黄昏至江陵,其间千里,虽乘风奔,不疾也
22,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生活的钦佩、留恋、鄙夷和淡泊的思想感情
1),解释一些词的意思
从小溪里漂过来()从阜阳到桐庐一百里任何东西()
的水全是绿色和蓝色的,如果凶猛的波浪冲向另一边,它将与
5
竞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