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天津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9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卷以及解析答案

2019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卷以及解析答案

2019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计算(﹣3)×9 的结果等于()A.﹣27B.﹣6C.27D.62.(3分)2sin60°的值等于()A.1B.C.D.23.(3分)据2019年3月21日《天津日报》报道,“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3月20日圆满闭幕,自开幕以来,现场观众累计约为4230000人次.将423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0.423×107B.4.23×106C.42.3×105D.423×104 4.(3分)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5.(3分)如图是一个由6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A.B.C.D.6.(3分)估计的值在()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7.(3分)计算+的结果是()A.2B.2a+2C.1D.8.(3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0),(0,1),点C,D在坐标轴上,则菱形ABCD的周长等于()A .B.4C.4D.209.(3分)方程组的解是()A .B .C .D .10.(3分)若点A(﹣3,y1),B(﹣2,y2),C(1,y3)都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2<y1<y3B.y3<y1<y2C.y1<y2<y3D.y3<y2<y1 11.(3分)如图,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DEC,使点A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边AB上,点B的对应点为E,连接BE,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C=AD B.AB⊥EB C.BC=DE D.∠A=∠EBC 12.(3分)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且当x=﹣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0.有下列结论:①abc>0;②﹣2和3是关于x的方程ax2+bx+c=t的两个根;③0<m+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B.1C.2D.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13.(3分)计算x5•x的结果等于.14.(3分)计算(+1)(﹣1)的结果等于.15.(3分)不透明袋子中装有7个球,其中有2个红球、3个绿球和2个蓝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绿球的概率是.16.(3分)直线y=2x﹣1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7.(3分)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12,E是边CD上一点,连接AE、折叠该纸片,使点A落在AE上的G点,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F,点F在AD上,若DE=5,则GE的长为.18.(3分)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在格点上,B是小正方形边的中点,∠ABC=50°,∠BAC=30°,经过点A,B的圆的圆心在边AC上.(Ⅰ)线段AB的长等于;(Ⅱ)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一个点P,使其满足∠P AC=∠PBC =∠PCB,并简要说明点P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解答度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19.(8分)解不等式组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Ⅰ)解不等式①,得;(Ⅱ)解不等式②,得;(Ⅲ)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Ⅳ)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0.(8分)某校为了解初中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的时间(单位:h),随机调查了该校的部分初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Ⅰ)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人数为,图①中m的值为;(Ⅱ)求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Ⅲ)根据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样本数据,若该校共有800名初中学生,估计该校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的学生人数.21.(10分)已知P A,PB分别与⊙O相切于点A,B,∠APB=80°,C为⊙O上一点.(Ⅰ)如图①,求∠ACB的大小;(Ⅱ)如图②,AE为⊙O的直径,AE与BC相交于点D.若AB=AD,求∠EAC的大小.22.(10分)如图,海面上一艘船由西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正东方向上一座灯塔的最高点C的仰角为31°,再向东继续航行30m到达B处,测得该灯塔的最高点C的仰角为45°,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这座灯塔的高度CD(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31°≈0.52,cos31°≈0.86,tan31°≈0.60.23.(10分)甲、乙两个批发店销售同一种苹果,在甲批发店,不论一次购买数量是多少,价格均为6元/kg.在乙批发店,一次购买数量不超过50kg时,价格为7元/kg;一次购买数量超过50kg时,其中有50kg的价格仍为7元/kg,超过50kg部分的价格为5元/kg.设小王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xkg(x>0).(Ⅰ)根据题意填表:(Ⅱ)设在甲批发店花费y1元,在乙批发店花费y2元,分别求y1,y2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Ⅲ)根据题意填空:①若小王在甲批发店和在乙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相同,且花费相同,则他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kg;②若小王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120kg,则他在甲、乙两个批发店中的批发店购买花费少;③若小王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花费了360元,则他在甲、乙两个批发店中的批发店购买数量多.24.(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6,0),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ABO=30°.矩形CODE的顶点D,E,C分别在OA,AB,OB上,OD=2.(Ⅰ)如图①,求点E的坐标;(Ⅱ)将矩形CODE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矩形C′O′D′E′,点C,O,D,E的对应点分别为C′,O′,D′,E′.设OO′=t,矩形C′O′D′E′与△ABO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①如图②,当矩形C′O′D′E′与△ABO重叠部分为五边形时,C′E′,E′D′分别与AB相交于点M,F,试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S,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②当≤S≤5时,求t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25.(10分)已知抛物线y=x2﹣bx+c(b,c为常数,b>0)经过点A(﹣1,0),点M(m,0)是x轴正半轴上的动点.(Ⅰ)当b=2时,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Ⅱ)点D(b,y D)在抛物线上,当AM=AD,m=5时,求b的值;(Ⅲ)点Q(b+,y Q)在抛物线上,当AM+2QM的最小值为时,求b的值.2019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分析】由正数与负数的乘法法则得(﹣3)×9=﹣27;【解答】解:(﹣3)×9=﹣27;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法;熟练掌握正数与负数的乘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分析】根据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可得答案.【解答】解:2sin60°=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4230000有7位,所以可以确定n=7﹣1=6.【解答】解:4230000=4.23×106.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4.【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5.【分析】画出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即可得到它的主视图.【解答】解:从正面看,共有3列,每列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为1、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要循序渐进,通过仔细观察和想象,再画它的三视图.6.【分析】由于25<33<36,于是<<,从而有5<<6.【解答】解:∵25<33<36,∴<<,∴5<<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解题关键是确定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即可解决问题.7.【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8.【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解答】解:∵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0),(0,1),∴AB=,∵四边形ABCD是菱形,∴菱形的周长为4,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解答.9.【分析】运用加减消元分解答即可.【解答】解:,①+②得,x=2,把x=2代入①得,6+2y=7,解得,故原方程组的解为:.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解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分析】分别计算出自变量为﹣3、﹣2和1对应的函数值,从而得到y1,y2,y3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当x=﹣3,y1=﹣=4;当x=﹣2,y2=﹣=6;当x=1,y3=﹣=﹣12,所以y3<y1<y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 ≠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11.【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C=CD,BC=CE,AB=DE,故A错误,C错误;得到∠ACD=∠BCE,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A=∠ADC=,∠CBE =,求得∠A=∠EBC,故D正确;由于∠A+∠ABC不一定等于90°,于是得到∠ABC+∠CBE不一定等于90°,故B错误.【解答】解:∵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DEC,∴AC=CD,BC=CE,AB=DE,故A错误,C错误;∴∠ACD=∠BCE,∴∠A=∠ADC=,∠CBE=,∴∠A=∠EBC,故D正确;∵∠A+∠ABC不一定等于90°,∴∠ABC+∠CBE不一定等于90°,故B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12.【分析】①当x=0时,c=﹣2,当x=1时,a+b=0,abc>0,①正确;②x=是对称轴,x=﹣2时y=t,则x=3时,y=t,②正确;③m+n=4a﹣4;当x=﹣时,y>0,0<a<,m+n<,③错误;【解答】解:当x=0时,c=﹣2,当x=1时,a+b﹣2=﹣2,∴a+b=0,∴y=ax2﹣ax﹣2,∴abc>0,①正确;x=是对称轴,x=﹣2时y=t,则x=3时,y=t,∴﹣2和3是关于x的方程ax2+bx+c=t的两个根;②正确;m=a+a﹣2,n=4a﹣2a﹣2,∴m=n=2a﹣2,∴m+n=4a﹣4,∵当x=﹣时,y>0,∴a>,∴m+n>,③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能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确定出对称轴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13.【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可解答.【解答】解:x5•x=x6.故答案为:x6【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14.【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解答】解:原式=3﹣1=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15.【分析】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解答】解: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绿球的概率=.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16.【分析】当直线y=2x﹣1与x轴相交时,y=0;将y=0代入函数解析式求x值.【解答】解:根据题意,知,当直线y=2x﹣1与x轴相交时,y=0,∴2x﹣1=0,解得,x=;∴直线y=2x+1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故答案是:(,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一定满足该函数的解析式.17.【分析】由折叠及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BF≌△GBF,BF垂直平分AG,先证△ABF ≌△DAE,推出A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F的长,最后在Rt△ADF中利用面积法可求出AH的长,可进一步求出AG的长,GE的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AD=12,∠BAD=∠D=90°,由折叠及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BF≌△GBF,BF垂直平分AG,∴BF⊥AE,AH=GH,∴∠F AH+∠AFH=90°,又∵∠F AH+∠BAH=90°,∴∠AFH=∠BAH,∴△ABF≌△DAE(AAS),∴AF=DE=5,在Rt△ADF中,BF===13,S△ABF=AB•AF=BF•AH,∴12×5=13AH,∴AH=,∴AG=2AH=,∵AE=BF=13,∴GE=AE﹣AG=13﹣=,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面积法求线段的长度等,解题关键是能够灵活运用正方形的性质和轴对称的性质.18.【分析】(Ⅰ)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Ⅱ)如图,取圆与网格的交点E,F,连接EF与AC交于一点,则这一点是圆心O,AB与网格线相交于D,连接D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C并延长,与B,O的连线相交于点P,连接AP,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Ⅰ)AB==,故答案为:;(Ⅱ)如图,取圆与网格的交点E,F,连接EF与AC交于一点,则这一点是圆心O,AB与网格线相交于D,连接D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C并延长,与B,O的连线相交于点P,连接AP,则点P满足∠P AC=∠PBC=∠PCB,故答案为:取圆与网格的交点E,F,连接EF与AC交于一点,则这一点是圆心O,AB 与网格线相交于D,连接D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C并延长,与B,O的连线相交于点P,连接AP,则点P满足∠P AC=∠PBC=∠PCB.【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解答度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19.【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Ⅰ)解不等式①,得x≥﹣2;(Ⅱ)解不等式②,得x≤1;(Ⅲ)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Ⅳ)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故答案为:x≥﹣2,x≤1,﹣2≤x≤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分析】(Ⅰ)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进而求得m的值;(Ⅱ)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中位数;(Ⅲ)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该校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的学生人数.【解答】解:(Ⅰ)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人数为:4÷10%=40,m%==25%,故答案为:40,25;(Ⅱ)平均数是:=1.5,众数是1.5,中位数是1.5;(Ⅲ)800×=720(人),答:该校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的学生有720人.【点评】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1.【分析】(Ⅰ)连接OA、OB,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AP=∠OBP=90°,根据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计算;(Ⅱ)连接CE,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CE=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Ⅰ)连接OA、OB,∵P A,PB是⊙O的切线,∴∠OAP=∠OBP=90°,∴∠AOB=360°﹣90°﹣90°﹣80°=100°,由圆周角定理得,∠ACB=∠AOB=50°;(Ⅱ)连接CE,∵AE为⊙O的直径,∴∠ACE=90°,∵∠ACB=50°,∴∠BCE=90°﹣50°=40°,∴BAE=∠BCE=40°,∵AB=AD,∴∠ABD=∠ADB=70°,∴∠EAC=∠ADB﹣∠ACB=2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22.【分析】根据正切的定义用CD表示出AD,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解答】解:在Rt△CAD中,tan∠CAD=,则AD=≈CD,在Rt△CBD中,∠CBD=45°,∴BD=CD,∵AD=AB+BD,∴CD=CD+30,解得,CD=45,答:这座灯塔的高度CD约为45m.【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掌握仰角俯角的概念、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3.【分析】(Ⅰ)根据题意,甲批发店花费y1(元)=6×购买数量x(千克);6×30=180,6×150=900;而乙批发店花费y2(元),当一次购买数量不超过50kg时,y2=7××30=210元;一次购买数量超过50kg时,y2=7×50+5(150﹣50)=850元.(Ⅱ)根据题意,甲批发店花费y1(元)=6×购买数量x(千克);而乙批发店花费y2(元)在一次购买数量不超过50kg时,y2(元)=7×购买数量x(千克);一次购买数量超过50kg时,y2(元)=7×50+5(x﹣50);即:花费y2(元)是购买数量x(千克)的分段函数.(Ⅲ)①花费相同,即y1=y2;可利用方程解得相应的x的值;②求出在x=120时,所对应的y1、y2的值,比较得出结论.实际上是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③求出当y=360时,两店所对应的x的值,比较得出结论.实际是已知函数值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解答】解:(Ⅰ)甲批发店:6×30=180元,6×150=900元;乙批发店:7××30=210元,7×50+5(150﹣50)=850元.故依次填写:180 900 210 850.(Ⅱ)y1=6x(x>0)当0<x≤50时,y2=7x(0<x≤50)当x>50时,y2=7×50+5(x﹣50)=5x+100 (x>50)因此y1,y2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y1=6x(x>0);y2=7x(0<x≤50)y2=5x+100 (x>50)(Ⅲ)①当y1=y2时,有:6x=7x,解得x=0,不和题意舍去;当y1=y2时,也有:6x=5x+100,解得x=100,故他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100千克.②当x=120时,y1=6×120=720元,y2=5×120+100=700元,∵720>700∴乙批发店花费少.故乙批发店花费少.③当y=360时,即:6x=360和5x+100=360;解得x=60和x=52,∵60>52∴甲批发店购买数量多.故甲批发店购买的数量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段函数,就是要根据自变量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函数的关系不一样,需要分段进行讨论,分别进行计算,根据函数关系式可以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也可以已知函数值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24.【分析】(Ⅰ)由已知得出AD=OA﹣OD=4,由矩形的性质得出∠AED=∠ABO=30°,在Rt△AED中,AE=2AD=8,由勾股定理得出ED=4,即可得出答案;(Ⅱ)①由平移的性质得:O′D′=2,E′D′=4,ME′=OO′=t,D′E′∥O′C′∥OB,得出∠E′FM=∠ABO=30°,在Rt△MFE′中,MF=2ME′=2t,FE′===t,求出S△MFE′=ME′•FE′=×t×t=,S矩形C′O′D′E′=O′D′•E′D′=2×4=8,即可得出答案;②当S=时,O'A=OA﹣OO'=6﹣t,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F=O'A=(6﹣t),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当S=5时,O'A=6﹣t,D'A=6﹣t﹣2=4﹣t,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G=(6﹣t),D'F=(4﹣t),由梯形面积公式得出S=[(6﹣t)+(4﹣t)]×2=5,解方程即可.【解答】解:(Ⅰ)∵点A(6,0),∴OA=6,∵OD=2,∴AD=OA﹣OD=6﹣2=4,∵四边形CODE是矩形,∴DE∥OC,∴∠AED=∠ABO=30°,在Rt△AED中,AE=2AD=8,ED===4,∵OD=2,∴点E的坐标为(2,4);(Ⅱ)①由平移的性质得:O′D′=2,E′D′=4,ME′=OO′=t,D′E′∥O′C′∥OB,∴∠E′FM=∠ABO=30°,∴在Rt△MFE′中,MF=2ME′=2t,FE′===t,∴S△MFE′=ME′•FE′=×t×t=,∵S矩形C′O′D′E′=O′D′•E′D′=2×4=8,∴S=S矩形C′O′D′E′﹣S△MFE′=8﹣,∴S=﹣t2+8,其中t的取值范围是:0<t<2;②当S=时,如图③所示:O'A=OA﹣OO'=6﹣t,∵∠AO'F=90°,∠AFO'=∠ABO=30°,∴O'F=O'A=(6﹣t)∴S=(6﹣t)×(6﹣t)=,解得:t=6﹣,或t=6+(舍去),∴t=6﹣;当S=5时,如图④所示:O'A=6﹣t,D'A=6﹣t﹣2=4﹣t,∴O'G=(6﹣t),D'F=(4﹣t),∴S=[(6﹣t)+(4﹣t)]×2=5,解得:t=,∴当≤S≤5时,t的取值范围为≤t≤6﹣.【点评】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平移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梯形面积公式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时是解题的关键.25.【分析】(Ⅰ)将点A(﹣1,0)代入y=x2﹣bx+c,求出c关于b的代数式,再将b代入即可求出c的值,可进一步写出抛物线解析式及顶点坐标;(Ⅱ)将点D(b,y D)代入抛物线y=x2﹣bx﹣b﹣1,求出点D纵坐标为﹣b﹣1,由b >0判断出点D(b,﹣b﹣1)在第四象限,且在抛物线对称轴x=的右侧,过点D作DE⊥x轴,可证△A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可求出b的值;(Ⅲ)将点Q(b+,y Q)代入抛物线y=x2﹣bx﹣b﹣1,求出Q纵坐标为﹣﹣,可知点Q(b+,﹣﹣)在第四象限,且在直线x=b的右侧,点N(0,1),过点Q 作直线AN的垂线,垂足为G,QG与x轴相交于点M,过点Q作QH⊥x轴于点H,则点H(b+,0),在Rt△MQH中,可知∠QMH=∠MQH=45°,设点M(m,0),则可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m,因为AM+2QM=,所以[(﹣)﹣(﹣1)]+2[(b+)﹣(﹣)]=,解方程即可.【解答】解:(Ⅰ)∵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1+b+c=0,即c=﹣b﹣1,当b=2时,y=x2﹣2x﹣3=(x﹣1)2﹣4,∴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Ⅱ)由(Ⅰ)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bx﹣b﹣1,∵点D(b,y D)在抛物线y=x2﹣bx﹣b﹣1上,∴y D=b2﹣b•b﹣b﹣1=﹣b﹣1,由b>0,得b>>0,﹣b﹣1<0,∴点D(b,﹣b﹣1)在第四象限,且在抛物线对称轴x=的右侧,如图1,过点D作DE⊥x轴,垂足为E,则点E(b,0),∴AE=b+1,DE=b+1,得AE=DE,∴在Rt△ADE中,∠ADE=∠DAE=45°,∴AD=AE,由已知AM=AD,m=5,∴5﹣(﹣1)=(b+1),∴b=3﹣1;(Ⅲ)∵点Q(b+,y Q)在抛物线y=x2﹣bx﹣b﹣1上,∴y Q=(b+)2﹣b(b+)﹣b﹣1=﹣﹣,可知点Q(b+,﹣﹣)在第四象限,且在直线x=b的右侧,∵AM+2QM=2(AM+QM),∴可取点N(0,1),如图2,过点Q作直线AN的垂线,垂足为G,QG与x轴相交于点M,由∠GAM=45°,得AM=GM,则此时点M满足题意,过点Q作QH⊥x轴于点H,则点H(b+,0),在Rt△MQH中,可知∠QMH=∠MQH=45°,∴QH=MH,QM=MH,∵点M(m,0),∴0﹣(﹣﹣)=(b+)﹣m,解得,m=﹣,∵AM+2QM=,∴[(﹣)﹣(﹣1)]+2[(b+)﹣(﹣)]=,∴b=4.【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抛物线方程等,解题关键是能够根据给定参数判断点的位置,从而构造特殊三角形来求解.第21页(共21页)。

天津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天津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9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数 学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3页,第Ⅱ卷为第4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2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计算(-6)×(-1)的结果等于(A )6 (B )-6(C )1(D )-1(2)cos60o 的值等于(A )21 (B )33 (C )23 (D )3(3)下列标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 (B ) (C ) (D )(4)为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天津市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2019年天津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约为1608 000000人次.将1608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160.8×107(B )16.08×108(C )1.608×109(D )0.1608×1010(5)如图,从左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A ) (B )(C ) (D )(6)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3,则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A )3(B )2(C )3(D )32(7)如图,AB 是⊙O 的弦,AC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BC 经过圆心.若∠B =25o ,则∠C 的大小等于(A )20o (B )25o(C )40o(D )50o(8)如图,□ABCD 中,点E 是边AD 的中点,EC 交对角线BD 于点F ,则EF:FC 等于(A )3:2 (B )3:1 (C )1:1(D )1:2(9)已知反比例函数xy 10=,当1<x <2时,y 的取值范围是 (A )0<y <5 (B )1<y <2 (C )5<y <10(D )y>10(10)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设比赛组织者应邀请x 个队参赛,则x 满足的关系式为 (A )()28121=+x x (B )()28121=-x x (C )()281=+x x(D )()281=-x x(11)某公司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第(5)题第(7)题第(8)题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公司将录取 (A )甲(B )乙(C )丙(D )丁(12)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 x+c (a ≠0)的图象如下图所示,且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m =9没有实数根,有下列结论:①b 2-4ac >0;②abc <0;③m >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0 (B )1(C )2(D )32019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数 学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常用角的单位及换算(含解析)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常用角的单位及换算(含解析)

2019中考数学专题练习-常用角的单位及换算(含解析)一、单选题1.把10.26°用度分秒表示为()A.10°15′36"B.10°20′6"C.10°14′6"D.10°26".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35.5°=35°5′B.35.5°=35°50′C.35.5°<35°5′D.35.5°>35°5′3.将21.54°用度、分、秒表示为()A.21°54′B.21°50′24″C.21°32′40″D.21°32′2 4″4.下面等式成立的是()A.83.5°=83°50′B.37°12′36″=37.48°C.24°24′24″=24.44°D.41.25°=41°15′5.0.25°等于()分.A.60B.15C.90D.3606.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0.25°=900″B.1.5°=90′C.1000″=()°D.125.45°=1254.5′7.∠1=45゜24′,∠2=45.3゜,∠3=45゜18′,则()A.∠1=∠2B.∠2=∠3C.∠1=∠3D.以上都不对8.已知∠1=37°36′,∠2=37.36°,则∠1与∠2的大小关系为()A.∠1<∠2B.∠1=∠2C.∠1>∠2D.无法比较9.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0.25°=900″B.1.5°=90′C.1000″=()°D.125.45°=1254.5′10.已知∠1=18°18′,∠2=18.18°,∠3=18.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3B.∠1=∠2C.∠2=∠3D.∠1=∠2=∠311.已知:∠A=25°12′,∠B=25.12°,∠C=25.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B.∠B=∠CC.∠A=∠CD.三个角互不相等12.下列算式正确的是()∠33.33°=33°3′3″∠33.33°=33°19′48″∠50°40′33″=50.43°∠50°40′33″=50.675°A.∠和∠B.∠和∠C.∠和∠D.∠和∠二、填空题13.34.37°=34°________′________″.14.0.5°=________′=________″;1800″=________°=________′.15.计算:180°﹣20°40′=________.16.8.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计算,________18.计算:3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角度换算:26°48′=________°.三、计算题20.计算:(1)46゜39′+57゜41;(2)90゜﹣77゜29′32″;(3)31゜17′×5;(4)176゜52′÷3(精确到分)21.计算下列各题:(1)153°19′42″+26°40′28″;(2)90°3″﹣57°21′44″;(3)33°15′16″×5;(4)175°16′30″﹣47°30′÷6+4°12′50″×3.22.计算:(1)13°29’+78°37‘ (2)62°5’-21°39‘ (3)22°16′×5(4)42°15′÷5四、解答题23.把65°28′45″化成度.24.3.5°与3°5′的区别是什么?25.计算:(1)22°18′×5;(2)90°﹣57°23′27″.五、综合题26.计算:(1)40°26′+30°30′30″÷6;(2)13°53′×3﹣32°5′31″.27.综合题。

2019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与线段最值问题》含解析

2019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与线段最值问题》含解析

2019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与线段最值问题含解析二次函数与线段最值问题一.填空题1.如图,P是抛物线y=﹣x2+x+2在第一象限上的点,过点P分别向x轴和y轴引垂线,垂足分别为A,B,则四边形OAPB周长的最大值为 .二.解答题2.已知函数y=(m+2)x2+kx+n.(1)若此函数为一次函数;①m,k,n的取值范围;②当﹣2≤x≤1时,0≤y≤3,求此函数关系式;③当﹣2≤x≤3时,求此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用含k,n的代数式表示);(2)若m=﹣1,n=2,当﹣2≤x≤2时,此函数有最小值﹣4,求实数k的值.3.如图,二次函数y=﹣x2+2(m﹣2)x+3的图象与x、y轴交于A、B、C三点,其中A(3,0),抛物线的顶点为D.(1)求m的值及顶点D的坐标;(2)当a≤x≤b时,函数y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4,求a,b应满足的条件;(3)在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三角形PDC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已知点A(t,1)为函数y=ax2+bx+4(a,b为常数,且a≠0)与y=x图象的交点.(1)求t;(2)若函数y=ax2+bx+4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a,b;(3)若1≤a≤2,设当x≤2时,函数y=ax2+bx+4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n,求m﹣n的最小值.5.已知y关于x的函数y=nx2﹣2(m+1)x+m+3(1)若m=n=﹣1时,当﹣1≤x≤3时,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若n=1,当m取何值时,抛物线顶点最高?(3)若n=2m>0,对于任意m的值,当x<k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k的最大整数;(4)若m=2n≠0,求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6.如图,二次函数y=﹣x2+2(m﹣2)x+3的图象与x,y轴交于A,B,C三点,其中A(3,0),抛物线的顶点为D.(1)求m的值及顶点D的坐标.(2)连接AD,CD,CA,求△ACD外接圆圆心E的坐标和半径;(3)当x≤n时,函数y所取得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1,求n的取值范围.7.如图,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1,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点M为线段AB上一点,过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P,交过点A的直线y=﹣x+n于点C.(1)求直线AC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求PC的长;(3)过P作PQ∥AB交抛物线于点Q,过Q作QN⊥x轴于N,若点P在Q左侧,矩形PMNQ的周长记为d,求d的最大值.8.如图,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1,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5,点M为线段AB上一点,过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P,交过点A的直线y=﹣x+n于点C.(1)求直线AC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M位于线段AB的什么位置时,PC最长,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3)若在(2)的条件下,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求点Q的坐标.9.如图,抛物线y=﹣x2﹣2x+3 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A、B、C的坐标;(2)点M为线段AB上一点(点M不与点A、B重合),过点M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AC交于点E,与抛物线交于点P,过点P作PQ∥AB交抛物线于点Q,过点Q作QN⊥x轴于点N.若点P在点Q左边,当矩形PMNQ的周长最大时,求△AEM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当矩形PMNQ的周长最大时,连接DQ.过抛物线上一点F 作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AC交于点G(点G在点F的上方).若FG=2DQ,求点F的坐标.10.如图,抛物线y=﹣x2+bx+c的图象交x轴于A(﹣2,0),B(1,0)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为线段AB上一点(点M不与点A,B重合),过点M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P,过点P作PC∥AB交抛物线于点C,过点C作CD⊥x轴于点D.若点P在点C的左边,当矩形PCDM的周长最大时,求点M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当矩形PCDM的周长最大时,连接AC,我们把一条抛物线与直线AC的交点称为该抛物线的“恒定点”,将(1)中的抛物线平移,使其平移后的顶点为(n,2n),若平移后的抛物线总有“恒定点”,请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2x+2与x轴交于B、C两点(点B 在点C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A,抛物线的顶点为D.(1)填空:点A的坐标为( , ),点B的坐标为( , ),点C的坐标为( , ),点D的坐标为( , );(2)点P是线段BC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①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E,若PE=PC,求点E的坐标;②在①的条件下,点F是坐标轴上的点,且点F到EA和ED的距离相等,请直接写出线段EF的长;③若点Q是线段AB上的动点(点Q不与点A、B重合),点R是线段AC上的动点(点R不与点A、C重合),请直接写出△PQR周长的最小值.12.如图,抛物线与直线相交于A,B两点,若点A在x轴上,点B的坐标是(2,4),抛物线与x轴另一交点为D,并且△ABD的面积为6,直线AB与y轴的交点的坐标为(0,2).点P是线段AB(不与A,B重合)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与点Q.(1)分别求出抛物线与直线的解析式;(2)求线段PQ长度的最大值;(3)当PQ取得最大值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M、N两点(点M的横坐标小于N的横坐标),使得P、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M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如图,抛物线y x2x﹣4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在点A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以BC为一边,点O为对称中心作菱形BDEC,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的坐标为(m,0),过点P作x轴的垂线l交抛物线于点Q.(1)求点A,B,C的坐标.(2)当点P在线段OB上运动时,直线l分别交BD于点M,求线段MQ长度的最大值.(3)当点P在线段EB上运动时,是否存在点Q,使△BDQ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当点P在线段EB上运动时,直线l与菱形BDEC的某一边交于点S,是否存在m 值,使得点C、Q、S、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m值,不存在,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A在B左边),交y 轴于C点.(1)求A、B、C三点的坐标和直线AC的解析式;(2)点P是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A,C重合),过点P作x轴平行线交直线AC于M点,求线段PM的最大值.15.(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A在B左边),直线y=x+1过点A,与抛物线交于点C,点P是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A,C重合),过点P作y轴平行线交直线AC于Q点,求线段PQ的最大值.(2)在(1)条件下,过点P作y轴垂线交直线AC于Q点,求线段PQ的最大值.16.如图1,抛物线y=﹣x2﹣4x+5与x轴交于点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直线AC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2)连接CD,点P是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C重合),过P作PE∥x轴交直线AC于点E,作PF∥CD交直线AC于点F,当线段PE+PF取最大值时,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找一点L,在y轴上找一点K,连接OL,LK,PK,求线段OL+LK+PK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L的坐标.(3)如图2,点M(﹣2,﹣1)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点N(2,7)为直线AC上一点,点G为直线AC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连接MN,AM.点H是线段MN上的一个动点,连接GH,将△MGH沿GH翻折得到△M′GH(点M的对称点为M′),问是否存在点H,使得△M′GH与△NGH重合部分的图形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NH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如图,抛物线y=x2+bx+c过点A(3,0),B(1,0),交y轴于点C,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从C点沿抛物线向A点运动(点P不与A重合),过点P作PD∥y轴交直线AC于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D在线段AC上运动时,求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PD长度的最大值;(3)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MA﹣MC|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 x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经过点A的抛物线y x2+bx+c交直线AB另一点D,且点D到y轴的距离为8.(1)求抛物线解析式;(2)点P是直线AD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D重合),过点P作PE⊥AD于E,过点P作PF∥y轴交AD于F,设△PEF的周长为L,点P的横坐标为m,求L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3)在图(2)的条件下,当L最大时,连接PD.将△PED沿射线PE方向平移,点P、E、F的对应点分别为Q、M、N,当△QMN的顶点M在抛物线上时,求M点的横坐标,并判断此时点N是否在直线PF上.(参考公式:二次函数y=ax2+bx+c(c≠0).当x时,y最大(小)值)19.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过点A(3,0),B(1,0),且与y轴交于点C(0,﹣3),点P是抛物线AC间上一动点,从点C沿抛物线向点A运动(点P 与A、C不重合),过点P作PD∥y轴,交AC于点D.(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当△ADP是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3)求线段PD的最大值,并求最大值时P点的坐标;(4)在问题(3)的结论下,若点E在x轴上,点F在抛物线上,问是否存在以A、P、E、F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且系数a、b满足条件:.(1)求y=ax2+bx+c解析式;(2)将y=ax2+bx+c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y=mx2+nx+k,该函数交y轴于点C,交x轴于A、B(点A在点B的右侧),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从点C沿抛物线向点A运动(点P与A不重合),过点P作PD∥y轴,交AC于点D.当△ADP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3)在问题(2)的结论下,若点E在x轴上,点F在抛物线上,问是否存在以A、P、E、F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已知如图,抛物线y=x2+bx+c过点A(3,0),B(1,0),交y轴于点C,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从C点沿抛物线向A点运动(点P不与点A重合),过点P 作PD∥y轴交直线AC于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PD长度的最大值;(3)△APD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若能请直接写出点P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MA﹣MC|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如图1,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2,0),B(0,2),与x轴交于另一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2)点P是抛物线y=﹣x2+bx+c在第一象限上的点,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D,E,求四边形ODPE的周长的最大值;(3)如图2,点P是抛物线y=﹣x2+bx+c在第一象限上的点,过点P作PN⊥x轴,垂足为N,交AB于M,连接PB,PA.设点P的横坐标为t,当△ABP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时,求t的值.23.如图,抛物线y=ax2+bx+c(a,b,c是常数,a≠0)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三个交点的坐标分别为A(﹣1,0),B(3,0),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2)若P为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M⊥x轴于点M,求四边形PMAC面积的最大值和此时P点的坐标;(3)若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Q∥AC交x轴于点Q.当点P的坐标为 时,四边形PQAC是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结果,不写求解过程).24.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A、B两点(A点在B点左侧),直线1与抛物线交于A、C两点,其中C点的横坐标为2.(1)求A、B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2)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过P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E点,设P点的横坐标为m.①求线段PE长度的最大值;②点P将线段AC分割成长、短两条线段PA、PC,如果较长线段与AC之比等于,则称P为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请直接写出使得P为线段AC黄金分割点的m的值.25.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A、B两点(A点在B点左侧),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C两点,其中C点的横坐标为2.(1)求A、B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2)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过P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E点,求线段PE 长度的最大值;(3)点G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A、C、F、G这样的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A、B两点(A点在B点左侧),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C两点,其中C点的横坐标为2.(1)求A、B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2)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过P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E点,求线段PE 长度的最大值.27.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A、B两点(A点在B点左侧),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C两点,其中C点的横坐标为2.(1)求A、B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2)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C重合),过P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E点,求线段PE长度的最大值,并直接写出△ACE面积的最大值;(3)点G为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A、C、F、G这样的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A、B两点(A点在B点左侧),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C两点,其中C点的横坐标为2.(1)求A、B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2)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过P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E点,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CE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S△ACE的最大值;(3)点G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以A、C、F、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A、B两点(A点在B点左侧),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C两点,其中C点的横坐标为2.(1)求A、B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2)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过P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E点.求线段PE 长度的最大值;(3)若点G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F是x轴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使以点A、C、F、G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F的坐标.30.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A、B两点(A点在B点右侧),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C两点,其中C点的横坐标为﹣2.(1)求A、B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过P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E点,求当点P坐标为多少时,线段PE长度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点G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A、C、F、G这样的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二次函数与线段最值问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如图,P是抛物线y=﹣x2+x+2在第一象限上的点,过点P分别向x轴和y轴引垂线,垂足分别为A,B,则四边形OAPB周长的最大值为 6 .【考点】H5: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设P(x,y)(2>x>0,y>0),根据矩形的周长公式得到C=﹣2(x﹣1)2+6.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来求最值即可.【解答】解:∵y=﹣x2+x+2,∴当y=0时,﹣x2+x+2=0即﹣(x﹣2)(x+1)=0,解得x=2或x=﹣1故设P(x,y)(2>x>0,y>0),∴C=2(x+y)=2(x﹣x2+x+2)=﹣2(x﹣1)2+6.∴当x=1时,C最大值=6,.即四边形OAPB周长的最大值为6.故答案是:6.【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可由图象直接得出,第二种是配方法,第三种是公式法.本题采用了配方法.二.解答题2.已知函数y=(m+2)x2+kx+n.(1)若此函数为一次函数;①m,k,n的取值范围;②当﹣2≤x≤1时,0≤y≤3,求此函数关系式;③当﹣2≤x≤3时,求此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用含k,n的代数式表示);(2)若m=﹣1,n=2,当﹣2≤x≤2时,此函数有最小值﹣4,求实数k的值.【考点】F5:一次函数的性质;H7:二次函数的最值.【分析】(1)①根据二次项系数为0,一次项系数不为0,常数项为任意实数解答即可;②根据k>0,k<0时x、y的对应关系确定直线经过的点的坐标,求出解析式;③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增减性解答即可;(2)把m=﹣1,n=2代入关系式,得到二次函数解析式,确定对称轴,顶点坐标,分情况讨论求出k的值.【解答】解:(1)①m=﹣2,k≠0,n为任意实数;②当k>0时,直线经过(﹣2,0)(1,3),函数关系式为:y=x+2当k<0时,直线经过(﹣2,3)(1,0),函数关系式为:y=﹣x+1③当k>0时,x=﹣2,y有最小值为﹣2k+nx=3时,y有最大值为3k+n当k<0时,x=﹣2,y有最大值为﹣2k+nx=3时,y有最小值为3k+n(2)若m=﹣1,n=2时,二次函数为y=x2+kx+2对称轴为x,当2,即k≥4时,把x=﹣2,y=﹣4代入关系式得:k=5当﹣22,即﹣4<k<4时,把x,y=﹣4代入关系式得:k=±2(不合题意)当2,即k≤﹣4时,把x=2,y=﹣4代入关系式得:k=﹣5.所以实数k的值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最值的应用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性质,把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和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解答题目.3.如图,二次函数y=﹣x2+2(m﹣2)x+3的图象与x、y轴交于A、B、C三点,其中A(3,0),抛物线的顶点为D.(1)求m的值及顶点D的坐标;(2)当a≤x≤b时,函数y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4,求a,b应满足的条件;(3)在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三角形PDC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先把A(3,0)代入y=﹣x2+2(m﹣2)x+3,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求出m的值,再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写成顶点式,即可求出顶点D的坐标;(2)先把y=1代入y=﹣x2+2x+3,得到方程1x2+2x+3,解方程求出x1,x2,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结合图象即可得出a,b应满足的条件;(3)先求出二次函数与y轴交点C的坐标,当三角形PDC是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DC=DP时,易求点P坐标为(2,3);②当PC=PD时,过点D 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H,过点P作PM⊥y轴于点M,PN⊥DH于点N.由HD=HC,PC=PD,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HP平分∠MHN,再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M=PN.设P(m,﹣m2+2m+3),则m=4﹣(﹣m2+2m+3),解方程求出m的值,得出点P的坐标为或;③当CD=CP时,不符合题意.【解答】解:(1)把A(3,0)代入y=﹣x2+2(m﹣2)x+3,得﹣9+6(m﹣2)+3=0,解得m=3.则二次函数为y=﹣x2+2x+3,∵y=﹣x2+2x+3=﹣(x﹣1)2+4,∴顶点D的坐标为(1,4);(2)把y=1代入y=﹣x2+2x+3,得1x2+2x+3,解得x1,x2,结合图象知a≤1.当a时,1≤b,当a≤1时,b;(3)x=0时,y=3,所以点C坐标为(0,3).当三角形PDC是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①如图1,当DC=DP时,∵点P与点C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x=1对称,∴点P坐标为(2,3);②如图2,当PC=PD时,过点D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H,过点P作PM⊥y 轴于点M,PN⊥DH于点N.∵HD=HC=1,PC=PD,∴HP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HD=HC,HP⊥CD,∴HP平分∠MHN,∵PM⊥y轴于点M,PN⊥DH于点N,∴PM=PN.设P(m,﹣m2+2m+3),则m=4﹣(﹣m2+2m+3),解得m,∴P的坐标为或;③如图3,当CD=CP时,点P在y轴左侧,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所求点P的坐标为(2,3)或或.【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抛物线顶点坐标的求法,二次函数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利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4.已知点A(t,1)为函数y=ax2+bx+4(a,b为常数,且a≠0)与y=x图象的交点.(1)求t;(2)若函数y=ax2+bx+4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a,b;(3)若1≤a≤2,设当x≤2时,函数y=ax2+bx+4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n,求m﹣n的最小值.【考点】H7:二次函数的最值;HA: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析】(1)把A(t,1)代入y=x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题意得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3)把A(1,1)代入y=ax2+bx+4得,b=﹣3﹣a,得到y=ax2﹣(a+3)x+4的对称轴为直线x,根据1≤a≤2,得到对称轴的取值范围x≤2,当x时,得到m,当x=2时,得到n,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把A(t,1)代入y=x得t=1;(2)∵y=ax2+bx+4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或;(3)把A(1,1)代入y=ax2+bx+4得,b=﹣3﹣a,∴y=ax2﹣(a+3)x+4=a(x)2,∴对称轴为直线x,∵1≤a≤2,∴x2,∵x≤2,∴当x时,y=ax2+bx+4的最大值为m,当x=2时,n,∴m﹣n,∵1≤a≤2,∴当a=2时,m﹣n的值最小,即m﹣n的最小值.【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最值,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5.已知y关于x的函数y=nx2﹣2(m+1)x+m+3(1)若m=n=﹣1时,当﹣1≤x≤3时,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若n=1,当m取何值时,抛物线顶点最高?(3)若n=2m>0,对于任意m的值,当x<k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k的最大整数;(4)若m=2n≠0,求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考点】H3:二次函数的性质;H7:二次函数的最值;HA: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2)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mx2﹣2(m+1)x+m+3,对称轴x,因为对于任意m的值,当x<k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k,由此即可解决问题;(4)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最值问题;【解答】解:(1)当m=n=﹣1时,函数解析式为y=﹣x2+2,顶点坐标为(0,2),函数最大值为2,∵﹣1≤x≤3,x=﹣1时,y=1,x=3时,y=﹣7.∴函数的最大值为2和最小值为﹣7.(2)n=1时,函数解析式为y=x2﹣2(m+1)x+m+3,∵顶点的纵坐标m2﹣m+2,∵﹣1<0,∴m时,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最大,顶点最高.(3)∵n=2m,∴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mx2﹣2(m+1)x+m+3,对称轴x,∵对于任意m的值,当x<k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k,∴k的最大整数为0.(4)∵m=2n,∴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nx2﹣2(2n+1)x+2n+3,设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x1,0)和(x2,0),则|x1﹣x2|,∴当时,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最小值为.【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构建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所以中考常考题型.6.如图,二次函数y=﹣x2+2(m﹣2)x+3的图象与x,y轴交于A,B,C三点,其中A(3,0),抛物线的顶点为D.(1)求m的值及顶点D的坐标.(2)连接AD,CD,CA,求△ACD外接圆圆心E的坐标和半径;(3)当x≤n时,函数y所取得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1,求n的取值范围.【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把A点坐标代入可求得m的值,可求得二次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可求得D的坐标;(2)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得AC、CD、AD,可知△ACD为直角三角形,AD为斜边,可知E为AC的中点,可求得E的坐标及半径;(3)当x时,可求得y=1,且当x=1时y=4,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求得n的范围.【解答】解:(1)∵抛物线过A点,∴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可得﹣9+6(m﹣2)+3=0,解得m=3,∴二次函数为y=﹣x2+2x+3=﹣(x﹣1)2+4,∴顶点D为(1,4);(2)由(1)可求得C坐标为(0,3),∴AC3,CD,AD2,∴AC2+CD2=AD2,∴△ACD为直角三角形,∴E为AD的中点,∴E点坐标为(2,2),外接圆的半径r AD;(3)当x时,y=1,当x=1时,y=4,∴当x≤1时,1y≤4,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知当1≤x时,1y≤4,∴1≤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及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增减性、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在(1)中掌握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在(2)中判定出△ACD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在(3)中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结合二次函数在对称轴两侧的增减性可确定出n的范围.本题难度不大,注重基础知识的综合,较易得分.7.如图,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1,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点M为线段AB上一点,过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P,交过点A的直线y=﹣x+n于点C.(1)求直线AC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求PC的长;(3)过P作PQ∥AB交抛物线于点Q,过Q作QN⊥x轴于N,若点P在Q左侧,矩形PMNQ的周长记为d,求d的最大值.【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将A(﹣1,0)代入y=﹣x+n,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把点A的坐标代入y=ax2+bx+2,组成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M点横坐标为m,则P(m,m2m+2),C(m,﹣m﹣1),得出PMm2m+2,PC m2m+3.由PM,得到m2m+2,即m2=3m+1,m,进而求出PC;(3)设M点横坐标为m,则PM m2m+2,MN=2(m)=3﹣2m,矩形PMNQ的周长d=﹣m2﹣m+10,将﹣m2﹣m+10配方,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矩形PMNQ的周长的最大值.【解答】解:(1)∵直线y=﹣x+n过点A(﹣1,0),∴0=1+n,解得n=﹣1,∴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1;∵抛物线y=ax2+bx+2的对称轴为直线x,经过点A(﹣1,0),∴,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x2x+2;(2)如图,设M点横坐标为m,则P点坐标为(m,m2m+2),C点坐标为(m,﹣m﹣1).∵点M为线段AB上一点,∴﹣1<m<4.∴PM m2m+2,PC=(m2m+2)﹣(﹣m﹣1)m2m+3.∵PM,∴m2m+2,整理,得m2﹣3m﹣1=0,∴m2=3m+1,m,∴PC m2m+3(3m+1)m+3=m,∴当m时,PC;(3)设M点横坐标为m,则PM m2m+2,MN=2(m)=3﹣2m,∴矩形PMNQ的周长d=2(PM+MN)=2(m2m+2+3﹣2m)=﹣m2﹣m+10.∵﹣m2﹣m+10=﹣(m)2,∴当m时,d有最大值.【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平行于坐标轴上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矩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运用数形结合、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1,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5,点M为线段AB上一点,过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P,交过点A的直线y=﹣x+n于点C.(1)求直线AC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M位于线段AB的什么位置时,PC最长,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3)若在(2)的条件下,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求点Q的坐标.【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将A(﹣1,0)代入y=﹣x+n,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把点A的坐标代入y=ax2+bx+2,组成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M点横坐标为m,则P(m,m2m+2),C(m,﹣m﹣1),得出PMm2m+2,化成顶点式即可;(3)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和A的坐标,求得B的坐标,求得AB,从而求得三角形APB的面积,进而求得三角形ABQ的面积,得出Q的纵坐标,把纵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求得横坐标,从而求得Q的坐标.【解答】解:(1)∵直线y=﹣x+n过点A(﹣1,0),∴0=1+n,解得n=﹣1,∴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1;∵抛物线y=ax2+bx+2的对称轴为直线x,经过点A(﹣1,0),∴,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x2x+2;(2)如图,设M点横坐标为m,则P点坐标为(m,m2m+2),C点坐标为(m,﹣m﹣1).∵点M为线段AB上一点,∴﹣1<m<4.∴PC=(m2m+2)﹣(﹣m﹣1)m2m+3.∵PC m2m+3(m)2,所以,当m时,PC最长,此时P(,),AM;(3)存在;∵抛物线y=ax2+bx+2的对称轴为直线x,经过点A(﹣1,0),∴B(4,0)∴AB=5,∵S△APB AB•PM5,∵,∴S△ABQ,设Q点纵坐标为n,∵S△ABQ AB•n,∴n,(或n这样计算比较方便),∴x2x+2,解得:x或x,∴Q(,)或(,)【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平行于坐标轴上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运用数形结合、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抛物线y=﹣x2﹣2x+3 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A、B、C的坐标;(2)点M为线段AB上一点(点M不与点A、B重合),过点M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AC交于点E,与抛物线交于点P,过点P作PQ∥AB交抛物线于点Q,过点Q作QN⊥x轴于点N.若点P在点Q左边,当矩形PMNQ的周长最大时,求△AEM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当矩形PMNQ的周长最大时,连接DQ.过抛物线上一点F 作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AC交于点G(点G在点F的上方).若FG=2DQ,求点F的坐标.【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153:代数几何综合题;16:压轴题.。

中考数学 专题22 图形的旋转(知识点串讲)(解析版)

中考数学 专题22 图形的旋转(知识点串讲)(解析版)

专题22 图形的旋转考点总结【思维导图】【知识要点】知识点一旋转的基础旋转的概念: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叫作图形的旋转.点O叫作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作旋转角.如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化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作这个旋转的对应点.如图所示,A OB''∆绕定点O逆时针旋转45︒得到的,其中点A与点A'叫作对应点,线段OB与∆是AOB线段OB'叫作对应线段,OAB∠与OA B'∠)的度数叫∠叫作对应角,点O叫作旋转中心,AOA'∠(或BOB'作旋转的角度. 【注意】1.图形的旋转由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的角度所决定.2.旋转中心可以是图形内,也可以是图形外。

【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 旋转的特征:➢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旋转作图的步骤方法:➢ 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 找出图形上的关键点;➢ 连接图形上的关键点与旋转中心,然后按旋转方向分别将它们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 按原图的顺序连接这些对应点,即得旋转后的图形. 平移、旋转、轴对称之间的联系:变化后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平移、旋转、轴对称之间的区别: 1) 变化方式不同:平移: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旋转:将一个图形绕一个顶点沿某个方向转一定角度。

轴对称:将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

2) 对应线段、对应角之间的关系不同平移: 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对应角的两边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方向一致。

旋转: 变化前后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称的角都是旋转角。

轴对称:对应线段或延长线如果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3)确定条件不同A平移:距离与方向旋转:旋转的三要素。

2019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卷(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卷(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2019•天津)计算(3)9-⨯的结果等于()A.27-B.6-C.27 D.62.(3分)(2019•天津)2sin60︒的值等于()A.3B.2 C.1 D.23.(3分)(2019•天津)据2019年3月21日《天津日报》报道,“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3月20日圆满闭幕,自开幕以来,现场观众累计约为4230000人次.将423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70.42310⨯B.64.2310⨯C.542.310⨯D.442310⨯4.(3分)(2019•天津)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5.(3分)(2019•天津)如图是一个由6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A.B.C.D.6.(3分)(201933的值在()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7.(3分)(2019•天津)计算2211aa a+++的结果是()A.2 B.22a+C.1 D.41 a a+8.(3分)(2019•天津)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0),(0,1),点C ,D 在坐标轴上,则菱形ABCD 的周长等于( )A .5B.43C .45D .209.(3分)(2019•天津)方程组3276211x y x y +=⎧⎨-=⎩的解是( )A .15x y =-⎧⎨=⎩B .12x y =⎧⎨=⎩C .31x y =⎧⎨=-⎩D .212x y =⎧⎪⎨=⎪⎩10.(3分)(2019•天津)若点1(3,)A y -,2(2,)B y -,3(1,)C y 都在反比例函数12y x=-的图象上,则1y ,2y ,3y 的大小关系是( ) A .213y y y <<B .312y y y <<C .123y y y <<D .321y y y <<11.(3分)(2019•天津)如图,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DEC ∆,使点A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边AB 上,点B 的对应点为E ,连接BE ,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C AD =B .AB EB ⊥C .BC DE =D .A EBC ∠=∠12.(3分)(2019•天津)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自变量x 与函数值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 2-1-0 1 2⋯ 2y ax bx c=++⋯tm2- 2-n⋯且当12x =-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0y >.有下列结论:①0abc >;②2-和3是关于x 的方程2ax bx c t ++=的两个根;③2003m n <+<.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0B .1C .2D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3分)(2019•天津)计算5x x g 的结果等于 .14.(3分)(2019•天津)计算(31)(31)+-的结果等于 .15.(3分)(2019•天津)不透明袋子中装有7个球,其中有2个红球、3个绿球和2个蓝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绿球的概率是 . 16.(3分)(2019•天津)对于直线21y x =-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 .17.(3分)(2019•天津)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12,E 是边CD 上一点,连接AE 、折叠该纸片,使点A 落在AE 上的G 点,并使折痕经过点B ,得到折痕BF ,点F 在AD 上,若5DE =,则GE 的长为 .18.(3分)(2019•天津)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 ∆的顶点A 在格点上,B 是小正方形边的中点,50ABC ∠=︒,30BAC ∠=︒,经过点A ,B 的圆的圆心在边AC 上.(Ⅰ)线段AB 的长等于 ;(Ⅱ)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一个点P ,使其满足PAC PBC PCB ∠=∠=∠,并简要说明点P 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解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19.(8分)(2019•天津)解不等式组11 211 xx+-⎧⎨-⎩……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Ⅰ)解不等式①,得;(Ⅱ)解不等式②,得;(Ⅲ)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Ⅳ)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0.(8分)(2019•天津)某校为了解初中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的时间(单位:)h,随机调查了该校的部分初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Ⅰ)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人数为,图①中m的值为;(Ⅱ)求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Ⅲ)根据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样本数据,若该校共有800名初中学生,估计该校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的学生人数.21.(10分)(2019•天津)已知PA ,PB 分别与O e 相切于点A ,B ,80APB ∠=︒,C 为O e 上一点.(Ⅰ)如图①,求ACB ∠的大小;(Ⅱ)如图②,AE 为O e 的直径,AE 与BC 相交于点D .若AB AD =,求EAC ∠的大小.22.(10分)(2019•天津)如图,海面上一艘船由西向东航行,在A 处测得正东方向上一座灯塔的最高点C 的仰角为31︒,再向东继续航行30m 到达B 处,测得该灯塔的最高点C 的仰角为45︒,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这座灯塔的高度CD (结果取整数). 参考数据:sin310.52︒≈,cos310.86︒≈,tan310.60︒≈.23.(10分)(2019•天津)甲、乙两个批发店销售同一种苹果,在甲批发店,不论一次购买数量是多少,价格均为6元/kg .在乙批发店,一次购买数量不超过50kg 时,价格为7元/kg ;一次购买数量超过50kg 时,其中有50kg 的价格仍为7元/kg ,超过50kg 部分的价格为5元/kg .设小王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0)xkg x >.(Ⅰ)根据题意填表: 一次购买数量/kg30 50 150⋯甲批发店花费/元 300 ⋯ 乙批发店花费/元350⋯(Ⅱ)设在甲批发店花费1y 元,在乙批发店花费2y 元,分别求1y ,2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Ⅲ)根据题意填空:①若小王在甲批发店和在乙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相同,且花费相同,则他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 kg ;②若小王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120kg ,则他在甲、乙两个批发店中的 批发店购买花费少;③若小王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花费了360元,则他在甲、乙两个批发店中的 批发店购买数量多.24.(10分)(2019•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点(6,0)A ,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30ABO ∠=︒.矩形CODE 的顶点D ,E ,C 分别在OA ,AB ,OB 上,2OD =. (Ⅰ)如图①,求点E 的坐标;(Ⅱ)将矩形CODE 沿x 轴向右平移,得到矩形C O D E '''',点C ,O ,D ,E 的对应点分别为C ',O ',D ',E '.设OO t '=,矩形C O D E ''''与ABO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 ①如图②,当矩形C O D E ''''与ABO ∆重叠部分为五边形时,C E '',E D ''分别与AB 相交于点M ,F ,试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S ,并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②当353S 剟时,求t 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25.(10分)(2019•天津)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b =-+,c 为常数,0)b >经过点(1,0)A -,点(,0)M m 是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 (Ⅰ)当2b =时,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Ⅱ)点(,)D D b y 在抛物线上,当AM AD =,5m =时,求b 的值; (Ⅲ)点1(2Q b +,)Q y 22QM +332时,求b 的值.2019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计算(3)9-⨯ 的结果等于( ) A .27-B .6-C .27D .6【考点】有理数的乘法【分析】由正数与负数的乘法法则得(3)927-⨯=-; 【解答】解:(3)927-⨯=-; 故选:A .2.(3分)2sin60︒的值等于( )A B .2C .1D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根据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可得答案.【解答】解:2sin 602︒== 故选:A .3.(3分)据2019年3月21日《天津日报》报道,“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3月20日圆满闭幕,自开幕以来,现场观众累计约为4230000人次.将423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70.42310⨯B .64.2310⨯C .542.310⨯D .442310⨯【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是易错点,由于4230000有7位,所以可以确定716n =-=. 【解答】解:64230000 4.2310=⨯. 故选:B .4.(3分)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5.(3分)如图是一个由6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A.B.C.D.【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画出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即可得到它的主视图.【解答】解:从正面看,共有3列,每列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为1、1、2.故选:B.6.(333的值在()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由于253336<<253336,从而有5336.【解答】解:253336<<Q,∴2533365336∴<<.故选:D . 7.(3分)计算2211a a a +++的结果是( ) A .2B .22a +C .1D .41aa +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 【解答】解:原式221a a +=+ 2(1)1a a +=+ 2=.故选:A .8.(3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0),(0,1),点C ,D 在坐标轴上,则菱形ABCD 的周长等于( )A 5B .43C .5D .20【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菱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解答】解:A Q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0),(0,1),22215AB ∴=+, Q 四边形ABCD 是菱形,∴菱形的周长为5故选:C .9.(3分)方程组3276211x y x y +=⎧⎨-=⎩的解是( )A .15x y =-⎧⎨=⎩B .12x y =⎧⎨=⎩C .31x y =⎧⎨=-⎩D .212x y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运用加减消元分解答即可. 【解答】解:3276211x y x y +=⎧⎨-=⎩①②,①+②得,2x =,把2x =代入①得,627y +=,解得12y =,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212x y =⎧⎪⎨=⎪⎩.故选:D .10.(3分)若点1(3,)A y -,2(2,)B y -,3(1,)C y 都在反比例函数12y x=-的图象上,则1y ,2y ,3y 的大小关系是( )A .213y y y <<B .312y y y <<C .123y y y <<D .321y y y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分别计算出自变量为3-、2-和1对应的函数值,从而得到1y ,2y ,3y 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当3x =-,11243y =-=-; 当2x =-,21262y =-=-; 当1x =,312121y =-=-, 所以312y y y <<. 故选:B .11.(3分)如图,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DEC ∆,使点A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边AB 上,点B 的对应点为E ,连接BE ,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C AD =B .AB EB ⊥C .BC DE =D .A EBC ∠=∠【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C CD =,BC CE =,AB DE =,故A 错误,C 错误; 得到ACD BCE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1802ACDA ADC ︒-∠∠=∠=,1802BCECBE ︒-∠∠=,求得A EBC ∠=∠,故D 正确;由于A ABC ∠+∠不一定等于90︒,于是得到ABC CBE ∠+∠不一定等于90︒,故B 错误. 【解答】解:Q 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DEC ∆, AC CD ∴=,BC CE =,AB DE =,故A 错误,C 错误; ACD BCE ∴∠=∠,1802ACD A ADC ︒-∠∴∠=∠=,1802BCECBE ︒-∠∠=,A EBC ∴∠=∠,故D 正确; A ABC ∠+∠Q 不一定等于90︒,ABC CBE ∴∠+∠不一定等于90︒,故B 错误故选:D .12.(3分)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自变量x 与函数值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 2-1-0 1 2⋯ 2y ax bx c=++⋯tm2- 2-n⋯且当12x =-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0y >.有下列结论:①0abc >;②2-和3是关于x 的方程2ax bx c t ++=的两个根;③2003m n <+<.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0B .1C .2D .3【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①当0x =时,2c =-,当1x =时,0a b +=,0abc >,①正确; ②12x =是对称轴,2x =-时y t =,则3x =时,y t =,②正确; ③44m n a +=-;当12x =-时,0y >,803a <<,203m n +<,③错误;【解答】解:当0x =时,2c =-, 当1x =时,22a b +-=-, 0a b ∴+=,22y ax ax ∴=--, 0abc ∴>,①正确; 12x =是对称轴, 2x =-时y t =,则3x =时,y t =,2∴-和3是关于x 的方程2ax bx c t ++=的两个根;②正确;2m a a =+-,422n a a =--,22m n a ∴==-, 44m n a ∴+=-,Q 当12x =-时,0y >,803a ∴<<, 203m n ∴+<, ③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3分)计算5x x g的结果等于6x.【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可解答.【解答】解:56x x x=g.故答案为:6x14.(3分)计算1)的结果等于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解答】解:原式31=-2=.故答案为2.15.(3分)不透明袋子中装有7个球,其中有2个红球、3个绿球和2个蓝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绿球的概率是37.【考点】概率公式【分析】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解答】解: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绿球的概率37 =.故答案为37.16.(3分)对于直线21y x=-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1(2,0).【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当直线21y x=-与x轴相交时,0y=;将0y=代入函数解析式求x值.【解答】解:根据题意,知,当直线21y x=-与x轴相交时,0y=,210x∴-=,解得,12x=;∴直线21y x =+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1(2,0);故答案是:1(2,0).17.(3分)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12,E 是边CD 上一点,连接AE 、折叠该纸片,使点A 落在AE 上的G 点,并使折痕经过点B ,得到折痕BF ,点F 在AD 上,若5DE =,则GE 的长为4913.【考点】正方形的性质;PB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由折叠及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BF GBF ∆≅∆,BF 垂直平分AG ,先证ABF DAE ∆≅∆,推出AF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F 的长,最后在Rt ADF ∆中利用面积法可求出AH 的长,可进一步求出AG 的长,GE 的长. 【解答】解:Q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12AB AD ∴==,90BAD D ∠=∠=︒,由折叠及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BF GBF ∆≅∆,BF 垂直平分AG ,BF AE ∴⊥,AH GH =,90FAH AFH ∴∠+∠=︒,又90FAH BAH ∠+∠=︒Q ,AFH BAH ∴∠=∠,()ABF DAE AAS ∴∆≅∆, 5AF DE ∴==,在Rt ADF ∆中,222212513BF AB AF =++, 1122ABF S AB AF BF AH ∆==g g , 12513AH ∴⨯=,6013AH ∴=, 120213AG AH ∴==, 13AE BF ==Q ,12049131313GE AE AG ∴=-=-=, 故答案为:4913.18.(3分)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 ∆的顶点A 在格点上,B 是小正方形边的中点,50ABC ∠=︒,30BAC ∠=︒,经过点A ,B 的圆的圆心在边AC 上. (Ⅰ)线段AB 的长等于172; (Ⅱ)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一个点P ,使其满足PAC PBC PCB ∠=∠=∠,并简要说明点P 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 【分析】(Ⅰ)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Ⅱ)如图,取圆与网格的交点E ,F ,连接EF 与AC 交于一点,则这一点是圆心O ,AB 与网格线相交于D ,连接DO 并延长交O e 于点Q ,连接QC 并延长,与B ,O 的连线相交于点P ,连接AP ,于是得到结论. 【解答】解:(Ⅰ)221172()2AB +=,17;(Ⅱ)如图,取圆与网格的交点E ,F ,连接EF 与AC 交于一点,则这一点是圆心O ,AB 与网格线相交于D ,连接DO 并延长交O e 于点Q ,连接QC 并延长,与B ,O 的连线相交于点P ,连接AP ,则点P 满足PAC PBC PCB ∠=∠=∠,故答案为:取圆与网格的交点E ,F ,连接EF 与AC 交于一点,则这一点是圆心O ,AB 与网格线相交于D ,连接DO 并延长交O e 于点Q ,连接QC 并延长,与B ,O 的连线相交于点P ,连接AP ,则点P 满足PAC PBC PCB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解答度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19.(8分)解不等式组11211x x +-⎧⎨-⎩……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 (Ⅰ)解不等式①,得 2x -… ; (Ⅱ)解不等式②,得 ;(Ⅲ)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Ⅳ)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解答】解:(Ⅰ)解不等式①,得2x -…; (Ⅱ)解不等式②,得1x …;(Ⅲ)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Ⅳ)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1x -剟. 故答案为:2x -…,1x …,21x -剟.20.(8分)某校为了解初中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的时间(单位:)h ,随机调查了该校的部分初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Ⅰ)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人数为 40 ,图①中m 的值为 ; (Ⅱ)求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Ⅲ)根据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样本数据,若该校共有800名初中学生,估计该校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 的学生人数.【考点】众数;扇形统计图;算术平均数;用样本估计总体;条形统计图;中位数 【分析】(Ⅰ)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进而求得m 的值; (Ⅱ)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中位数;(Ⅲ)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该校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 的学生人数. 【解答】解:(Ⅰ)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学生人数为:410%40÷=, 10%100%25%40m =⨯=, 故答案为:40,25; (Ⅱ)平均数是:0.94 1.28 1.515 1.810 2.131.540⨯+⨯+⨯+⨯+⨯=,众数是,中位数是;(Ⅲ)40480072040-⨯=(人), 答:该校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 的学生有720人.21.(10分)已知PA ,PB 分别与O e 相切于点A ,B ,80APB ∠=︒,C 为O e 上一点. (Ⅰ)如图①,求ACB ∠的大小;(Ⅱ)如图②,AE 为O e 的直径,AE 与BC 相交于点D .若AB AD =,求EAC ∠的大小.【考点】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分析】(Ⅰ)连接OA 、OB ,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90OAP OBP ∠=∠=︒,根据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计算;(Ⅱ)连接CE ,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90ACE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Ⅰ)连接OA 、OB ,PA Q ,PB 是O e 的切线,90OAP OBP ∴∠=∠=︒,360909080100AOB ∴∠=︒-︒-︒-︒=︒,由圆周角定理得,1502ACB AOB ∠=∠=︒;(Ⅱ)连接CE ,AE Q 为O e 的直径,90ACE ∴∠=︒,50ACB ∠=︒Q ,905040BCE ∴∠=︒-︒=︒, 40BAE BCE ∴=∠=︒,AB AD =Q ,70ABD ADB ∴∠=∠=︒, 20EAC ADB ACB ∴∠=∠-∠=︒.22.(10分)如图,海面上一艘船由西向东航行,在A 处测得正东方向上一座灯塔的最高点C 的仰角为31︒,再向东继续航行30m 到达B 处,测得该灯塔的最高点C 的仰角为45︒,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这座灯塔的高度CD (结果取整数). 参考数据:sin310.52︒≈,cos310.86︒≈,tan310.60︒≈.【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分析】根据正切的定义用CD 表示出AD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 【解答】解:在Rt CAD ∆中,tan CDCAD AD∠=, 则5tan313CD AD CD =≈︒,在Rt CBD ∆中,45CBD ∠=︒, BD CD ∴=,AD AB BD =+Q ,∴5303CD CD =+, 解得,45CD =,答:这座灯塔的高度CD 约为45m .23.(10分)甲、乙两个批发店销售同一种苹果,在甲批发店,不论一次购买数量是多少,价格均为6元/kg .在乙批发店,一次购买数量不超过50kg 时,价格为7元/kg ;一次购买数量超过50kg 时,其中有50kg 的价格仍为7元/kg ,超过50kg 部分的价格为5元/kg .设小王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0)xkg x >. (Ⅰ)根据题意填表:(Ⅱ)设在甲批发店花费1y 元,在乙批发店花费2y 元,分别求1y ,2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Ⅲ)根据题意填空:①若小王在甲批发店和在乙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相同,且花费相同,则他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 kg ;②若小王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120kg ,则他在甲、乙两个批发店中的 批发店购买花费少;③若小王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花费了360元,则他在甲、乙两个批发店中的 批发店购买数量多.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Ⅰ)根据题意,甲批发店花费1y (元)6=⨯购买数量x (千克);630180⨯=,6150900⨯=;而乙批发店花费2y (元),当一次购买数量不超过50kg 时,2730210y =⨯⨯=元;一次购买数量超过50kg 时,27505(15050)850y =⨯+-=元.(Ⅱ)根据题意,甲批发店花费1y (元)6=⨯购买数量x (千克);而乙批发店花费2y (元)在一次购买数量不超过50kg 时,2y (元)7=⨯购买数量x (千克);一次购买数量超过50kg 时,2y (元)7505(50)x =⨯+-;即:花费2y (元)是购买数量x (千克)的分段函数. (Ⅲ)①花费相同,即12y y =;可利用方程解得相应的x 的值;②求出在120x =时,所对应的1y 、2y 的值,比较得出结论.实际上是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③求出当360y =时,两店所对应的x 的值,比较得出结论.实际是已知函数值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解答】解:(Ⅰ)甲批发店:630180⨯=元,6150900⨯=元;乙批发店:730210⨯⨯=元,7505(15050)850⨯+-=元.故依次填写:180 900 210 850.(Ⅱ)16y x = (0)x >当050x <…时,27y x = (050)x <…当50x >时,27505(50)5100y x x =⨯+-=+ (50)x >因此1y ,2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16y x = (0)x >;27y x = 2(050)5100x y x <=+… (50)x >(Ⅲ)①当12y y =时,有:67x x =,解得0x =,不和题意舍去;当12y y =时,也有:65100x x =+,解得100x =,故他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100千克.②当120x =时,16120720y =⨯=元,25120100700y =⨯+=元,720700>Q∴乙批发店花费少.故乙批发店花费少.③当360y =时,即:6360x =和5100360x +=;解得60x =和52x =, 6052>Q∴甲批发店购买数量多.故甲批发店购买的数量多.24.(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点(6,0)A ,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30ABO ∠=︒.矩形CODE 的顶点D ,E ,C 分别在OA ,AB ,OB 上,2OD =. (Ⅰ)如图①,求点E 的坐标;(Ⅱ)将矩形CODE 沿x 轴向右平移,得到矩形C O D E '''',点C ,O ,D ,E 的对应点分别为C ',O ',D ',E '.设OO t '=,矩形C O D E ''''与ABO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 ①如图②,当矩形C O D E ''''与ABO ∆重叠部分为五边形时,C E '',E D ''分别与AB 相交于点M ,F ,试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S ,并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 ②当353S 剟时,求t 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Ⅰ)由已知得出4AD OA OD =-=,由矩形的性质得出30AED ABO ∠=∠=︒,在Rt AED ∆中,28AE AD ==,由勾股定理得出43ED =,即可得出答案; (Ⅱ)①由平移的性质得:2O D ''=,43E D ''=ME OO t '='=,////D E O C OB '''',得出30E FM ABO ∠'=∠=︒,在Rt MFE ∆'中,22MF ME t ='=,2222(2)3FE MF ME t t t '-'-=,求出2113322MFE t S ME FE t t ∆'=''=⨯=g ,24383C O D E S O D E D ''''=''⋅''=⨯=矩形②当3S 6O A OA OO t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33(6)O F O A t ''==-,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当53S =6O A t '=-,624D A t t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3(6)O G t '=-,3(4)D F t '=-,由梯形面积公式得出1[3(6)3(4)]2532S t t =-+-⨯=【解答】解:(Ⅰ)Q 点(6,0)A ,6OA ∴=,2OD =Q ,624AD OA OD ∴=-=-=,Q 四边形CODE 是矩形,//DE OC ∴,30AED ABO ∴∠=∠=︒,在Rt AED ∆中,28AE AD ==,ED === 2OD =Q ,∴点E 的坐标为(2,;(Ⅱ)①由平移的性质得:2O D ''=,E D ''=ME OO t '='=,////D E O C OB '''', 30E FM ABO ∴∠'=∠=︒,∴在Rt MFE ∆'中,22MF ME t ='=,FE '=,1122MFE S ME FE t ∆'∴=''=⨯g ,2C O D E S O D E D ''''=''⋅''=⨯Q 矩形,MFE C O D E S S S ∆'''''∴=-=矩形2S ∴=+,其中t 的取值范围是:02t <<;②当S6O A OA OO t ''=-=-,90AO F '∠=︒Q ,30AFO ABO '∠=∠=︒,)O F A t ''∴==-1(6))2S t t ∴=--=,解得:6t =6t =,6t ∴=S =6O A t '=-,624D A t t '=--=-, 3(6)O G t '∴=-,3(4)D F t '=-,1[3(6)3(4)]2532S t t ∴=-+-⨯=, 解得:52t =, ∴当353S 剟时,t 的取值范围为5622t -剟.25.(10分)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b =-+,c 为常数,0)b >经过点(1,0)A -,点(,0)M m 是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Ⅰ)当2b =时,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Ⅱ)点(,)D D b y 在抛物线上,当AM AD =,5m =时,求b 的值; (Ⅲ)点1(2Q b +,)Q y 22QM +332时,求b 的值.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Ⅰ)将点(1,0)A -代入2y x bx c =-+,求出c 关于b 的代数式,再将b 代入即可求出c 的值,可进一步写出抛物线解析式及顶点坐标; (Ⅱ)将点(,)D D b y 代入抛物线21y x bx b =---,求出点D 纵坐标为1b --,由0b >判断出点(,1)D b b --在第四象限,且在抛物线对称轴2b x =的右侧,过点D 作DE x ⊥轴,可证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可求出b 的值; (Ⅲ)将点1(2Q b +,)Q y 代入抛物线21y x bx b =---,求出Q 纵坐标为324b --,可知点1(2Q b +,3)24b --在第四象限,且在直线x b =的右侧,点(0,1)N ,过点Q 作直线AN 的垂线,垂足为G ,QG 与x 轴相交于点M ,过点Q 作QH x ⊥轴于点H ,则点1(2H b +,0),在Rt MQH ∆中,可知45QMH MQH ∠=∠=︒,设点(,0)M m ,则可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m ,2QM +1112[()(1)])()]24224b b b ---++--=,解方程即可.【解答】解:(Ⅰ)Q 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点(1,0)A -, 10b c ∴++=, 即1c b =--,当2b =时,2223(1)4y x x x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Ⅱ)由(Ⅰ)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y x bx b =---, Q 点(,)D D b y 在抛物线21y x bx b =---上,211D y b b b b b ∴=---=--g ,由0b >,得02b b >>,10b --<, ∴点(,1)D b b --在第四象限,且在抛物线对称轴2b x =的右侧, 如图1,过点D 作DE x ⊥轴,垂足为E ,则点(,0)E b , 1AE b ∴=+,1DE b =+,得AE DE =,∴在Rt ADE ∆中,45ADE DAE ∠=∠=︒,AD ∴=,由已知AM AD =,5m =,5(1)1)b ∴--=+,1b ∴=;(Ⅲ)Q 点1(2Q b +,)Q y 在抛物线21y x bx b =---上, 2113()()12224Q b y b b b b ∴=+-+--=--, 可知点1(2Q b +,3)24b --在第四象限,且在直线x b =的右侧,Q 2)QM AM QM +=+, ∴可取点(0,1)N ,如图2,过点Q 作直线AN 的垂线,垂足为G ,QG 与x 轴相交于点M ,由45GAM ∠=︒AM GM =, 则此时点M 满足题意,过点Q 作QH x ⊥轴于点H ,则点1(2H b +,0), 在Rt MQH ∆中,可知45QMH MQH ∠=∠=︒,QH MH ∴=,QM =, Q 点(,0)M m ,310()()242b b m ∴---=+-, 解得,124b m =-,Q 2QM +,∴1112[()(1)])()]24224bb b ---++--=, 4b ∴=.。

2025年天津市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分式(附答案解析)

2025年天津市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分式(附答案解析)

2025 年天津市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分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
�+�
1.分式
中,当 x=﹣a 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3�−1

A.分式的值为零
B.分式无意义
1
C.若 a≠− 3时,分式的值为零
1
D.若 a≠ 3时,分式的值为零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式的定义;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C
【分析】当 x=﹣a 时,分式的分子是 0 即分式的值是 0,但前提是只有在保证分式的分
母不为 0 时,分式才有意义.
1
【解答】解:由 3x﹣1≠0,得 x≠ 3,
故把 x=﹣a 代入分式
故选:C.
�+�
3�−1
1
1
中,当 x=﹣a 且﹣a≠ 3时,即 a≠− 3时,分式的值为零.
1
B.
3
�2
�4 +1


C.
�+�

D.
�+ℎ
的值是(

C.
�+�

D.
�+�

C.7
|�|−1
6.如果分式
的值为 0,那么 x 的值为(
�+1
A.﹣1
A.段①

B.1
7.如图,若 x 为正整数,则表示
(�+2)2
�2 +4�+4
B.段②


C.﹣1 或 1
1
�+1
的值的点落在(
C.段③
第 1页(共 12页)

2019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真题--含解析

2019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真题--含解析

2019天津市中考数学解析一、选择题1.(2019天津市,1,3分)计算()93-⨯ 的结果等于(A) -27 (B) -6 (C) 27 (D) 6 【答案】A【解析】一正一负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为负,再把绝对值相乘,绝对值为27.所以答案为 A【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2019天津市,2,3分)2sin60°的值等于(A) 1 (B) 2(C)3(D)2 【答案】C【解析】常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sin60°=321,再乘以2,可得答案C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及特殊三角函数值计算.3.(2019天津市,3,3分)据2019年3月21日《天津日报》报道,“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3月20日圆满闭幕,自开幕以来,现场观众累计约4230000人次,将423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 710423.0⨯ (B) 61023.4⨯ (C) 5103.42⨯ (D) 410423⨯ 【答案】B【解析】科学记数法表示为n a 10⨯,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

在确定n 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1还是小于1。

当该数大于或等于1时,n 为它的整数位数减1;当该数小于1时,-n 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1个0)。

4230000一共7位,从而4230000=61023.4⨯.故选B 。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4.(2019天津市,4,3分)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A) 美 (B) 丽 (C) 校 (D) 园 【答案】A【解析】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选项A 可以,选项B,C,D 都有不能够重合的部分,所以选A【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5.(2019天津市,5,3分)右图是一个由6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答案】B【解析】从正面看由两层组成,上面一层1个正方形,下面一层三个正方形,所以选B 【知识点】三视图.6.(2019天津市,6,3分)估计33的值在(A) 2和3之间 (B) 3和4之间 (C) 4和5之间 (D) 5和6之间【答案】D【解析】6335363325<<∴<<Θ所以选D【知识点】算术平方根的估算.7.(2019天津市,7,3分)计算121a 2+++a a 的结果等于 (A) 2 (B) 2a+2 (C) 1 (D) 1a 4+a【答案】A【解析】先同分母分式计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再把公因式(a+1)进行约分, 所以选A【知识点】分式的运算.8. (2019天津市,8,3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A,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0),(0,1),点C,D 在坐标轴上,则菱形ABCD 的周长等于(A) 5 (B) 34 (C) 54 (D) 20【答案】C【解析】由于A,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0),(0,1),所以可得OA=2,OB=1,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性质可得Rt △ABO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5,再根据菱形的四边相等的性质可知周长为54,所以选C.【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特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9.(2019天津市,9,3分)方程组的解是【答案】D【解析】观察方程组可以发现,两个方程中y 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所以可以选择加减消元法,将两个方程相加,消去未知数y ,可得x=2,从而求出y 的值,故选D 【知识点】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0.(2019天津市,10,3分) 若点A(-3,y 1),B(-2,y 2),C(1,y 3)都在反比例函数xy 12-=的图像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A) y 2<y 1<y 3 (B) y 3 <y 1 <y 2 (C) y 1 <y 2<y 3 (D) y 3 <y 2<y 1【答案】B【解析】因为反比例函数x y 12-=的图像在二四象限, 如图,将A,B,C 三点在图像上表示,答案为B【知识点】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11.(2019天津市,11,3分)如图,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DEC,使点A 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边AB 上,点B 的对应点为E,连接BE ,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C=AD (B) AB ⊥EB (C) BC=DE (D) ∠A=∠EBC 【答案】D【解析】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C=CD ,但∠A 不一定是60°,所以不能证明AC=AD ,所以选项A 错误;由于旋转角度不定,所以选项B 不能确定;因为不确定AB 和BC 的数量关系,所以BC 和DE 的关系不能确定;由旋转的的性质可知∠ACD=∠BCE ,AC=DC,BC=EC,所以2∠A=180°-∠ACD ,2∠EBC=180°-∠BCE,从而可证选项D 是正确的.【知识点】旋转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2. (2019天津市,12,3分)二次函数y=ax 2+bx+c(a,b,c 是常数,a ≠0)的自变量x 与函数值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且当21-=x 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0,有下列结论:(1)abc>0;(2)-2和3是关于x 的方程ax 2+bx+c=t 的两个根;(3)0<m+n<32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 0 (B) 1 (C) 2 (D) 3 【答案】C 【解析】(1)因为当21-=x 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0,由图表可知x=0时,y=-2,x=1时,y=-2,可以判断对称轴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图像开口向上,a>0;由图表可知x=0时,y=-2,x=1时,y=-2,可得对称轴为直线21=x ,所以b<0;x=0时,y=-2,所以c=-2<0,故abc>0(1)正确;(2)由于对称轴是直线21=x ,-2和3是关于对称轴对称的,所以(2)正确;(3)由对称轴是直线21=x 可得a+b=0,因为x=0时,y=-2,可知c=-2,当21-=x 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0可得38>a ,当x=-1时,m=a-b-2=2a-2>310,因为-1和2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得m=n ,所以m+n>320,故(3)错误,所以答案为C【知识点】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 二、填空题13. (2019天津市,13,3分)计算x x •5的结果等于【答案】x 6【解析】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底数都是x 不变,把指数相加,所以答案为x 6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14. (2019天津市,14,3分)计算))((1-313+的结果等于【答案】2【解析】运用平方差公式可得3-1=2【知识点】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平方差公式15. (2019天津市,15,3分)不透明袋子中装有7个球,其中有2个红球,3个绿球和2个蓝球,这些球出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绿球的概率是【答案】73【解析】任意摸一个球,共有7种可能,其中绿色的有3种可能,所以答案为73【知识点】概率16. (2019天津市,16,3分)直线y=2x-1与x 轴交点坐标为【答案】(21,0)【解析】直线与x 轴的交点即当y=0时,x 的值为21,所以答案为(21,0) 【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坐标轴的点的坐标的特点.17. (2019天津市,17,3分)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12,E 是边CD 上一点,连接AE ,折叠该纸片,使点A 落在AE 上的G 点,并使折痕经过点B ,得到折痕BF ,点F 在AD 上,若DE=5,则GE 的长为【答案】1349 【解析】由正方形ABCD 可得Rt △ADE,由于AD=12,DE=5,由勾股定理可得AE=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生考试试卷数学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 卷{题型:1-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目}1.(2019年天津)计算(-3)×9的结果等于( ) A. -27 B. -6 C. 27 D. 6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故原式=-3×9=-27,因此本题选A . {分值}3{章节:[1-1-4-1]有理数的乘法} {考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类别:常考题} {难度:1-最简单}{题目}2.(2019年天津)︒60sin 2的值等于( )C. 3D. 2 【解析】锐角三角函数计算,故选A.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形函数,由于sin 60︒=︒60sin 2=2×23=3,因此本题选B .{分值}3{章节:[1-28-3]锐角三角函数}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类别:常考题} {难度:1-最简单}{题目}3.(2019年天津)据2019年3月21日《天津日报》报道:“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3月20日圆满闭幕,自开幕以来,现场观众累计约为4 230 000人次,将4 23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423×107B.4.23×106C.42.3×105D.423×10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将一个数写成a ×10n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其中a 是整数数位有且仅有一位的数,即a 应满足1≤|a|<10;当原数的绝对值不小于1时,n 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去1所得的差;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 等于原数左起第一位非零数字前面所有0的个数的相反数.4 230 000=4.23×106,因此本题选B . 本题考查了,,因此本题选. {分值}3{章节:[1-1-5-2]科学计数法}{考点:将一个绝对值较大的数科学计数法} {类别:常考题} {难度:1-最简单}{题目}4.(2019年天津)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识别,看一个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关键是看它能否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后使得两边能完全重合,以此来判断可知:“”可以看做轴对称图形.因此本题选A.{分值}3{章节:[1-13-1-1]轴对称}{考点:轴对称图形}{类别:常考题}{难度:1-最简单}{题目}5.右图是一个由6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三视图,从前面看到的图形叫做物体的主视图,容易看出图中的立体图形主视图为,因此本题选B.{分值}3{章节:[1-29-2]三视图}{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类别:常考题}{难度:1-最简单}{题目}(2019年天津)6.估计33的值在()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答案}D{解析}<335<33<6,因此本题选D.{分值}3{章节:[1-6-3]实数}{考点:无理数的估值}{类别:常考题}{难度:2-简单}{题目}7.(2019年天津)计算2211a a a +++的结果是( ) A. 2 B. 22+a C. 1 D.14+a a{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同分母分式的加减,21221212=++=+++a a a a a ,因此本题选A . {分值}3{章节:[1-15-2-2]分式的加减} {考点:两个分式的加减} {类别:常考题} {难度:2-简单}{题目}8.(2019年天津)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0),(0,1),点C ,D 在坐标轴上,则菱形ABCD 的周长等于( )A.5B.34C.54D. 2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A (2,0),B (0,1),∴OA=2,OB=1,由勾股定理可得AB=,由菱形的性质可知所以其周长等C.{分值}3{章节:[1-18-2-2]菱形} {考点:菱形的性质} {类别:常考题} {难度:2-简单}{题目}9.(2019年天津)方程组⎩⎨⎧=-=+1126723y x y x 的解是( )A.⎩⎨⎧=-=51y xB.⎩⎨⎧==21y xC.31x y =⎧⎨=-⎩D.⎪⎩⎪⎨⎧==212y x{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②①1126723y x y x ,①+②,得9x=18,∴x=2, 将x=2代入①得,726=+y ,解得21=y ,从而方程组的解为⎪⎩⎪⎨⎧==212y x ,因此本题选D.{分值}3{章节:[1-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考点:加减消元法}{类别:常考题} {难度:2-简单}{题目}10.(2019年天津)若点A (-3,1y ),B (-2,2y ),C (1,3y )都在反比函数xy 12-=的图象上,则1y ,2y ,3y 的大小关系是( )A.312y y y <<B.213y y y <<C.321y y y <<D.123y y y <<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将(-3,1y ),(-2,2y ),(1,3y )代入xy 12-=,得:12-112,6212,4312321=-==--==--=y y y ,所以213y y y <<,因此本题选B . {分值}3{章节:[1-26-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类别:常考题} {难度:2-简单}{题目}11.(2019年天津)如图,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DEC ,使点A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边AB 上,点B 的对应点为E ,连接BE ,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AC=ADB.AB ⊥EBC. BC=DED.∠A=∠EBC{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图形旋转的性质,由旋转性质可知,AC=CD ,AC 不一定等于AD ,∴A 选项错;由旋转性质可知,BC=EC ,BC 不一定等于DE ,∴C 错;由旋转性质可知,∠ACB=∠DCE ,∠ACD=∠ECB , AC=CD ,BC=CE ,∴∠A=∠CDA=21(180°-∠ECB ),∠EBC=∠CEB=21(180°-∠ECB ),∴∠A=∠EBC ,∴D 正确;要想∠ABE=90°,需∠ABC+∠EBC=∠ABC+∠A=90°,这就需要∠ACB=90°,而由题意不能得到∠ACB=90°,∴B 选项错误.因此本题选D . {分值}3{章节:[1-23-1]图形的旋转} {考点:旋转的性质} {类别:常考题}{难度:3-中等难度}{题目}12.(2019年天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a ≠0)且当x=2-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0>y ,有下列结论: ①abc >0;② -2和3是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t 的两个根;③0<m +n <20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B.1C. 2D.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由表格可知,抛物线y=ax2+bx+c过点(0,-2),(1,-2),∴c=﹣2,a+b﹣2=﹣2,∴a+b=0,∵a≠0,∴ab<0,从而可得abc>0,∴①正确;抛物线为y=ax2﹣ax﹣2,x=12是对称轴,x=﹣2时y=t,故由抛物线的轴对称性可知当x=3时,y=t,∴﹣2和3是关于x的方程ax2+bx+c=t的两个根,故②正确;将(-1,m)、(2,n)代入解析式y=ax2﹣ax﹣2得m=n=2a﹣2,∴m=n=2a﹣2,∴m+n=4a﹣4,∵当x=12-时,y>0,∴112042a a+->,∴a>83,∴m+n>203,故③错误.因此本题选C.{分值}3{章节:[1-22-1-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 {考点: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类别:常考题}{难度:4-较高难度}第II 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题目}13.(2019年天津)计算x 5•x 的结果等于 . {答案}x 6{解析}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知x 5•x =x 6.因此本题答案为:x 6. {分值}3{章节:[1-14-1]整式的乘法} {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 {类别:常考题} {难度:1-最简单}{题目}14.(20191)(13-)的结果等于 . {答案}2{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由平方差公式得原式=221-=3﹣1=2.因此本题答案为:2. {分值}3{章节:[1-16-2]二次根式的乘除} {考点: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类别:常考题} {难度:2-简单}{题目}15.(2019年天津)不透明袋子中装有7个球,其中有2个红球,3个绿球和2个蓝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绿球的概率是 . {答案}37{解析}本题考查了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的计算,因为不透明袋子装有7个球,其中3个绿球,所以从袋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有7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是绿球的有三种,∴P (摸出1个球是绿球)=37.因此本题答案为:37. {分值}3{章节:[1-25-1-2]概率} {考点:一步事件的概率} {类别:常考题} {难度:1-最简单}{题目}16.(2019年天津)直线12-=x y 与x 轴交点坐标为 . {答案}(21,0) {解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求直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就要求出当y=0时,x 的值为多少.令0=y ,得21=x ,所以直线12-=x y 与x 轴交点坐标为(21,0).因此本题答案为:(21,0).{分值}3{章节:[1-19-2-2]一次函数} {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类别:常考题}{难度:2-简单}{题目}17.(2019年天津)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12,E是边CD上一点,连接AE.折叠该纸片,使点A落在AE上的G点,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F,点F在AD上,若DE=5,则GE的长为 .{解析}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折叠的有关性质.设AE、BF交于点H.在正方形ABCD中,AB=AD=12,∠BAD=∠D=90°,由折叠知,△ABF≌△GBF,BF垂直平分AG,∴BF⊥AE,AH=GH,∴∠FAH+∠AFH=90°,又∵∠FAH+∠BAH=90°,∴∠AFH=∠BAH,∴△ABF≌△DAE(AAS),∴AF=DE=5,由勾股定理得,AE=BF==13,S△ABF=12AB•AF=12BF•AH,∴AB•AF=BF•AH,∴12×5=13AH,∴AH=6013,∴AG=2AH=12013,∴GE=AE﹣AG=13-12013=4913.因此本题答案为:4913.{分值}3{章节:[1-18-2-3] 正方形}{考点:正方形的性质}{类别:常考题}{难度:4-较高难度}{题目}18.(2019年天津)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得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在格点上,B 是小正方形边的中点,∠ABC=50°,∠BAC=30°,经过点A、B的圆的圆心在边AC上.(1)线段AB的长等于;(2)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一个点P,使其满足∠PAC=∠PBC=∠PCB,并简要说说明点P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 .;(2)利用圆与网格线的交点画出一条直径与AC相交得到圆心O,取AB与{答案}(1)2网格线的交点F,连接FO并延长交⊙O于点G,连接GC并延长交BO于点P,连接AP,即可找到点P.{解析}本题第(1)问考查了勾股定理,由勾股定理得AB=;第(2)问考查了正方形网格和圆的背景下的网格直尺作图问题,综合性较强.先利用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两条直径的交点为圆心找出圆心.如图,取圆与网格线的交点D,E,连接DE交AC于点O,则点O是圆心.再取AB与网格线的交点F,连接FO并延长交⊙O于点G,连接GC并延长交BO于点P,连接AP,则点P就是满足条件∠PAC=∠PBC=∠PCB的点.简要证明如下:根据题意容易知道∠OAF=∠OBF=30°,∠AOF=∠BOF=∠BOC=∠GOC=60°,从而可得∠OBC=20°,利用“SAS”证明△GOC≌△GBC,得到∠G=∠OBC=20°,从而可求出∠OPG=40°,从而可得∠PCB=∠OPG-∠PBC=20°=∠PBC.利用“SAS”证明△GOP≌△AOP,得到∠PAC=∠G=20°,从而可证出∠PAC=∠PBC=∠PCB.因此本题答案为:(1;(2)利用圆与网格线的交点画出一条直径与AC相交得到圆心O,取AB与网格线的交点F,连接FO并延长交⊙O于点G,连接GC并延长交BO于点P,连接AP,即可找到点P.{分值}3{章节:[1-24-1-4]圆周角} {考点:圆周角定理}{考点:直径所对的圆周角} {考点:几何综合} {类别:高度原创} {类别:发现探究} {难度:6-竞赛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解答题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题目}19.(2019年天津)(本小题8分) 解不等式11,211x x +≥-⎧⎨-≤⎩①,②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I )解不等式①,得 ; (II )解不等式②,得 ; (III )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IV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解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由于采用了填空的形式,因此考生只需按题中所提供的解题步骤依次完成即可. {答案}(Ⅰ)x ≥﹣2; (Ⅱ)x ≤1; (Ⅲ)(Ⅳ)﹣2≤x ≤1. {分值}8{章节:[1-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难度:2-简单} {类别:常考题}{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题目}20.(2019年天津)(本小题8分)某校为了解初中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的时间(单位:h ),随机调查了该校的部分初中学生,根据随机调查结果,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图① 图②(I )本次接受调查的初中生人数为 ,图①中m 的值为 ;(II )求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Ⅲ)根据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样本数据,若该校共有800名初中生,估计该校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 的学生人数.{解析}本题考查了统计图,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以及利用样本估计总体.(I )根据公式频率=频数÷样本容量进行计算即可,样本容量=1.2÷20%=40,m%=10÷40=25%,所以m=25,故本小题答案为40、25;(II )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定义计算即可;(Ⅲ)利用样本中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 的学生人数的占比对总体作出估计即可. {答案}解: (I )40,25;(II )5.1310158431.2108.1155.182.149.0=++++⨯+⨯+⨯+⨯+⨯=x∵在这组数据中,1.5出现了15次,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5;∵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1.5,故这两个数的平均数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5.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1.5h.(III )∵在统计的这组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样本中,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 的学生人数占的比例为1-10%=90%,∴估计该校800名初中学生中,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 的人数约占90%,从而可计算得:800×90%=720,答:该校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大于1h 的学生约有720人. {分值}3{章节:[1-10-1]统计调查} {章节:[1-20-1-1]平均数}{章节:[1-20-1-2]中位数和众数} {难度:3-中等难度} {类别:常考题}{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 {考点:扇形统计图} {考点:条形统计图}{考点:加权平均数(频数为权重)} {考点:中位数} {考点:众数}{题目}21.(2019年天津)(本小题10分)已经PA,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APB=80°,C 为⊙O 上一点.如图①,求∠ACB 的大小;(II )如图②,AE 为⊙O 的直径,AE 与BC 相交于点D ,若AB=AD ,求∠EAC 的大小.图①图②{解析}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等相关知识.(I)连接OA、OB,根据切线的性质结合四边形内角和先求出∠AOB,再利用在同圆或等圆中,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即可求出答案;(II)先求出∠PAB=50°,再求出∠BAD=40°,再根据AB=AD求出∠ADB=7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EAC=∠ADB-∠ACB=20°.{答案}解:(Ⅰ)连接OA、OB,∵PA,PB是⊙O的切线,∴OA⊥PA,OB⊥PB,∴∠OAP=∠OBP=90°,∵∠APB=80°,∴在四边形OAPB中,∠AOB=360°-∠OAP-∠OBP-∠APB=100°,∴∠ACB=12∠AOB=50°;图①图②(II)如图②,∵PA,PB是⊙O的切线,∴PA=PB,∵∠APB=80°,∴∠PAB=∠PBA=50°,由(Ⅰ)知∠PAD=90°,∠ACB=50°,∴∠BAD=∠PAD-∠PAB=40°,∵AB=AD,∴∠ADB=∠B=70°,∵∠ADB=∠EAC+∠ACB,∴∠EAC=∠ADB-∠ACB=20°.{分值}10{章节:[1-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难度:3-中等难度}{类别:常考题}{考点:切线长定理}{题目}22.(2019年天津)(本小题10分)如图,海面上一艘船由西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正东方向上一座灯塔的最高点C的仰角为31°,再向东继续航行30m到达B处,测得该灯塔的最高点C的仰角为45°.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这座灯塔的高度CD(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 sin31°≈0.52,cos31°≈0.86,tan31°≈0.60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问题(增长率).设所求灯塔高度为x,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表示出AD和BD的长,再列出方程即可求解.{答案}解:设CD=x.在Rt△CAD中,∵tan∠CAD=CDAD≈0.60,∴AD=tan31x≈53x.在Rt △CBD 中,∠CBD =45°,∴BD =CD =x ,∵AD =AB +BD ,∴53x =x +30,解得x =45. 答:这座灯塔的高度CD 约为45m .{分值}10{章节:[1-28-1-2]解直角三角形}{难度:3-中等难度}{类别:常考题}{章节:[1-28-1-2]解直角三角形}{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测高测距离}{题目}23.(2019年天津)(本小题10分)甲、乙两个批发店销售同一种苹果.在甲批发店,不论一次购买数量是多少,价格均为6元/kg .在乙批发店,一次购买数量不超过50kg 时,价格为7元/kg ;一次购买数量超过50kg 时,其中有50kg 的价格仍为7元/kg ,超过50kg 部分的价格为5元/kg .设小王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xkg (x >0).(Ⅰ)根据题意填表:一次购买数量/kg 30 50 150 …甲批发店花费/元 300 …乙批发店花费/元 350 …(Ⅱ)设在甲批发店花费y 1元,在乙批发店花费y 2元,分别求y 1,y 2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Ⅲ)根据题意填空:①若小王在甲批发店和在乙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相同,且花费相同,则他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 kg ;②若小王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120kg ,则他在甲、乙两个批发店中的 批发店购买花费少;③若小王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花费了360元,则他在甲、乙两个批发店中的 批发店购买数量多.{解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Ⅰ)根据题意计算即可,6×30=180,6×150=900,7×30=210,7×50+5×(150﹣50)=850,因此本小题答案为:(从左到右,从上往下)依次为180,900,210,850.(Ⅱ)根据题意直接列式即可,甲批发店花费 y 1(元)=6×购买数量x (千克);而乙批发店花费 y 2(元)是购买数量x (千克)的分段函数:花费 y 2(元)在一次购买数量不超过50kg 时,y 2(元)=7×购买数量x (千克);一次购买数量超过50kg 时,y 2(元)=7×50+5(x ﹣50).(Ⅲ)①根据花费相同,即y 1=y 2列方程即可求出相应的x 的值;②求出在x =120时,所对应的y 1、y 2的值,比较得出结论;③求出当y =360时,两店所对应的x 的值,再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答案}解:(Ⅰ)(从左到右,从上往下)依次为:180,900,210,850;(Ⅱ)y 1=6x (x >0);当0<x ≤50时,y 2=7x (0<x ≤50);当x >50时,y 2=7×50+5(x ﹣50)=5x +100 (x >50).因此y 1,y 2与x 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y 1=6x (x >0);⎩⎨⎧>+=-+⨯≤<=)50(,1005)50(5507)500(,72x x x x x y .(Ⅲ)①当0<x ≤50时,由题知6x =7x ,解得x =0,不合题意舍去;当x >50时,由题知6x =5x +100,解得x =100,故他在同一个批发店一次购买苹果的数量为100千克,因此本小题的答案为:100;②当x =120时,y 1=6×120=720,y 2=5×120+100=700,∵720>700,∴乙批发店花费少.故本小题答案为:乙;③当y 1=6x =360时,解得x =60;当y 2=7x =360时,解得x=3607(大于50,舍去);当y 2=5x +100=360时,解得x =52.∵60>52,∴甲批发店购买数量多.本小题答案为:甲.{分值}10{章节:[1-19-2-2]一次函数}{{难度:3-中等难度}{类别:常考题}{考点:分段函数的应用}{题目}24.(2019年天津)(本题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点A (6,0),点B在y 轴的正半轴上,∠ABO =30°.矩形CODE 的顶点D ,E ,C 分别在OA ,AB ,OB 上,OD =2. (Ⅰ)如图①,求点E 的坐标;(Ⅱ)将矩形CODE 沿x 轴向右平移,得到矩形C ′O ′D ′E ′,点C ,O ,D ,E 的对应点分别为C ′,O ′,D ′,E ′.设OO ′=t ,矩形C ′O ′D ′E ′与△ABO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 ①如图②,当矩形C ′O ′D ′E ′与△ABO 重叠部分为五边形时,C ′E ′,E ′D ′分别与AB 相交于点M ,F ,试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S ,并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②S ≤,求t 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图① 图②{解析}一次函数图像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问题.(Ⅰ)先求出AD 的长,再解直角三角形ADE 求出ED ,即可得答案;(Ⅱ)①将阴影部分的面积化为矩形C ′O ′D ′E ′与ME ′F 的面积的差来求即可得S ;利用点C ′、E ′在直线AB 上这两种极端情况,可求得t 的取值范围.由(I )知当点E ′落在AB 上时,t=0;当点C ′落在AB 上时,C ′O ′=43,可求出A ′O ′=4,从而得到C ′O ′=2,故t 的取值范围是0<t <2.②先通过计算①中函数的值的范围确定≤S ≤,t 超过2.再分重叠部分为直角梯形、直角三角形两种情况进行探究,先分别确定重叠部分形状,再求出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然后计算当S 为时的t 的值,就能得到t 的取值范围.{答案}解: (I )由A (6,0),得OA=6,又OD=2,∴AD=OA-OD=4.在矩形CODE 中,由DE ∥CO ,得∠AED=∠ABO=30°,∴在Rt △AED 中,AE=2AD=8.∴由勾股定理得:ED=AE-AD=43,有∴E (2,43);(II )①由平移可知,2=''D O ,D E ''=43,t O O E M ='=',由D E ''∥BO ,得∠FM E '=∠ABO=30°,在Rt △MF E '中,MF=2t E M 2=',∴由勾股定理得t E M MF E F 322='-='.∴211222MFE S ME FE t '∆''=⋅==,而C O D E S O D E D ''''''''=⋅=矩形 ∴38232+-=t s (0<t <2).②由①知当20≤≤t 时,22S =-+S 随着t 的增大而减小.当t=0时,S 最大=;当t=2时,S 最小=∴≤S ≤,t >2.当2<t <4时,矩形C ′O ′D ′E ′与△ABO 重叠部分为直角梯形,如图③,设O ′C ′交AB 于N ,D ′E ′仍交AB 于F.∵AD ′=4-t ,AO ′=6-t ,∴D ′4-t ),O ′6-t ),O ′D ′=2,∴S=124-t )(6-t )]×2=-+,显然S 随着t 的增大而减小.当S=-+t=2.5;当t=4时,∴当2<t <4时,S >.∴当2<t <4S ≤的t 的取值范围是2.5≤t <4;(图③) (图④)当4≤t <6时,矩形C ′O ′D ′E ′与△ABO 重叠部分为直角三角形,如图④,设O ′C ′仍交AB 于N ,则AO ′=6-t ,O ′6-t ),∴S=12(6-t )(6-t )6-t )2,显然S 随着t 的增大而减小.当S=2(6-t )2=时,解得16t =,26t =∴264-≤<t .∴当4≤t <6S ≤的t 的取值范围是4≤t ≤6.综上,本小题答案为:562t ≤≤{分值}10{章节:[1-19-4]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难度:4-较高难度}{类别:常考题}{考点: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目}25.(本小题10分)已知抛物线y =x 2﹣bx +c (b ,c 为常数,b >0)经过点A (﹣1,0),点M (m ,0)是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Ⅰ)当b =2时,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Ⅱ)点D (b ,y D )在抛物线上,当AM =AD ,m =5时,求b 的值;(Ⅲ)点Q (21+b ,y Q )在抛物线上,当2AM +2QM 的最小值为4233时,求b 的值.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综合性较强.(Ⅰ)将点A (﹣1,0)代入y =x 2﹣2x +c ,求出c 的值,进一步便可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及求出其顶点坐标;(Ⅱ)将点D (b ,y D )代入抛物线y =x 2﹣bx ﹣b ﹣1,求出点D ,利用条件AM =AD 构造方程即可求出b 的值;AM+2QM=2(2AM+QM ),再通过构造以AM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将2AM+QM 及其最小值通过图形表示出来,“以形显数”,再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点Q 的坐标列方程组求出m 和b ,就能解决问题.{答案}解: (I )当b=2时,抛物线为y =x 2﹣2x +c ,将A (-1,0)代入,得1-2+c=0,∴c= - 3 ,∴抛物线解析式为4)1(3222--=--=x x x y ,∴其顶点坐标为(1,- 4);(II )A (-1,0)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1+b +c =0,∴c =﹣b ﹣1,∴抛物线为y =x 2﹣bx ﹣b ﹣1. 设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C ,则C (0,﹣b ﹣1).当x=b 时,y D =b 2﹣b •b ﹣b ﹣1=﹣b ﹣1,∴D (b ,﹣b ﹣1).∵b >0,∴D 与C 不重合,点D 在第四象限.如图①,过点D 作DE ⊥x 轴,垂足为E ,则点E (b ,0),∴AE =DE =b +1,∴(b +1).∵m =5,∴M (m ,0),∴AM=6.由已知AM =AD (b +1)=6,∴b =3√2−1;图① 图②(Ⅲ)把Q (21+b ,Q y )代入12---=b bx x y ,得432--=b y Q ,∵b >0,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2b ,∴点Q (21+b ,432--b )在第四象限、对称轴右侧.,则w=2AM+2QM=2(2AM+QM ).如图,在x 轴上方取一点N ,使得△AMN 是以AM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MN=2AM ,此时2AM+QM=MN+QM ≥NQ,∴w 最小=2NQ=4,∴NQ=8.∵∠MNH=45°,∴△NQH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NH=QH=338,∵AF=NF=12AM=12(m+1).∴1333(1)()22481133(1)(1)228bmb m⎧+++=⎪⎪⎨⎪++-+=⎪⎩,解得474bm=⎧⎪⎨=⎪⎩.综上,b=4.{分值}10{章节:[1-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难度:5-高难度}{类别:高度原创}{类别:发现探究}{考点:其他二次函数综合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