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反射

合集下载

反射发育评定-脊髓水平

反射发育评定-脊髓水平
(阳性反应消失)
4.交叉性伸展反射二 ②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头部呈中立位,双下肢
伸展,在一侧大腿内侧给予轻轻叩打刺激。 阳性反应:对侧下肢表现出内收,内旋,踝关节跖(典型
的剪刀状体位)。 阴性反应:双侧下肢对刺激无反应 出现时间:妊娠28周。 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 (阳性反应消失)。
5.抓握反射*(注:加*教材上没有,不要求掌握)
出现时间:出生时,终生保持。
脑干 丘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卧位,对手掌或脚掌持续加压。 反应:手指或足趾屈曲。 出现时间:手掌抓握,出生时;足趾跖屈,妊娠28周。 消失时间:手掌抓握,出生后4~6个月;足趾跖屈,出
生后9个月。
6.惊吓反射* (注:加*教材上没有,不要求掌握) 检查方法:任意体位,突然大声地喊
叫或发出刺耳的噪声。 反应:上肢突然伸展或外展,大哭。
包括:屈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交叉性伸展反 射、莫勒反射、抓握反射等。
1.屈肌收缩反射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头部呈中 立位,双下肢伸展,刺激一侧足底。
阳性反应:受到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 的屈曲反应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
阴性反应:受刺激的下肢维持伸展或对恼 人的刺激快速的退缩。
出现时间:妊娠28周 消失时间:出生后1~2个月阳性反应消失。
2.伸肌伸展反射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仰卧位,头呈中立位,一侧下
肢伸展,另一侧屈曲,刺激屈曲位的足底。 阳性反应:被刺激的下肢失去控制地呈伸展位。 阴性反应:屈曲的下肢维持姿势不变。 出现时间:妊娠28周 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 (阳性反应消失)
3.交叉性伸展反射一
①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头部呈中立位,侧下肢屈曲, 另一侧伸展,将伸展位的下肢做屈曲动作。 阳性反应:伸展位的下肢一,对侧下肢仍保持屈曲。 出现时间:妊娠28周。 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

前庭脊髓反射名词解释

前庭脊髓反射名词解释

前庭脊髓反射一、什么是前庭脊髓反射?前庭脊髓反射是一种基本的脊髓反射,在保持身体平衡和姿势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前庭脊髓反射通过前庭系统和脊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

前庭系统由内耳迷路和前庭神经组成,负责感知身体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

二、前庭脊髓反射的组成前庭脊髓反射主要由下列组成部分构成:1.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是脊髓与前庭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

它由达尔文管和蝮蛇管两个椭圆形的迷路组成,与听觉神经一并进入内耳。

前庭神经将前庭器官接收到的平衡和位置信息传递到脊髓。

2.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核位于脑干中,是前庭系统处理平衡信息的中枢。

它接收从前庭神经传来的信息,并将其发送到脊髓反射中心和其他相关脑区。

3.脊髓反射中心:脊髓反射中心位于脊髓背侧,是前庭脊髓反射的最终执行器。

当接收到前庭神经核传来的信息时,脊髓反射中心会通过神经元的连结,触发相应的肌肉收缩,以维持平衡和姿势的稳定。

4.肌肉:肌肉是前庭脊髓反射的执行部位。

根据需要,脊髓反射中心可以通过前庭神经核对肌肉发出指令,引起对应的肌肉收缩或舒张,以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平衡状态。

三、前庭脊髓反射的生理作用前庭脊髓反射在维持身体平衡和姿势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1.平衡调整:前庭脊髓反射能够感知身体的倾斜和加速度变化,并迅速传递给脊髓反射中心。

脊髓反射中心会通过肌肉的调节,使身体能够快速调整平衡状态,减少摔倒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2.姿势稳定:前庭脊髓反射能够保持身体的姿势稳定,在站立、行走等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当身体的姿势发生变化时,前庭神经会感知到并将信息传递给脊髓反射中心,引起肌肉的相应调节,使身体能够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姿势。

3.目标定位:前庭脊髓反射还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定位目标物体。

当我们的身体发生旋转时,前庭系统会感知到这种变化,并通过前庭脊髓反射向脊髓反射中心传递信息,通过适当的调节来使眼睛能够稳定地注视目标物体。

四、前庭脊髓反射的调节机制前庭脊髓反射的调节机制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前庭系统的刺激、神经传导、脊髓反射中心的调控等。

脊髓反射抑制实验报告(3篇)

脊髓反射抑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脊髓反射抑制的现象及其机制,探究不同因素对脊髓反射活动的影响,验证脊髓反射的抑制途径。

二、实验原理脊髓反射是脊椎动物对刺激的一种快速、自动的适应性反应,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脊髓反射的抑制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暂时或永久地阻断反射弧的传导,导致反射活动减弱或消失。

本实验通过刺激脊髓,观察脊髓反射活动,并分析抑制脊髓反射的途径。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小鼠2. 仪器:手术显微镜、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电流计、秒表、剪刀、镊子、解剖剪、缝线等3. 药品:0.9%氯化钠溶液、10%葡萄糖溶液、0.5%硫酸铜溶液、10%酒精溶液等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2. 对照组:观察正常小鼠的脊髓反射活动。

3. 实验组:a. 0.5%硫酸铜溶液组:在实验动物的脊髓上滴加0.5%硫酸铜溶液,观察脊髓反射活动。

b. 10%酒精溶液组:在实验动物的脊髓上滴加10%酒精溶液,观察脊髓反射活动。

c. 0.9%氯化钠溶液组:在实验动物的脊髓上滴加0.9%氯化钠溶液,观察脊髓反射活动。

4. 数据记录:记录各组小鼠的脊髓反射活动次数、潜伏期、幅度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1. 对照组:小鼠的脊髓反射活动正常,表现为明显的屈肌反射和伸肌反射。

2. 0.5%硫酸铜溶液组:小鼠的脊髓反射活动明显减弱,屈肌反射和伸肌反射幅度减小,潜伏期延长。

3. 10%酒精溶液组:小鼠的脊髓反射活动基本消失,屈肌反射和伸肌反射不明显,潜伏期显著延长。

4. 0.9%氯化钠溶液组:小鼠的脊髓反射活动无明显变化。

六、分析与讨论1. 0.5%硫酸铜溶液对脊髓反射活动有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硫酸铜溶液对脊髓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导致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从而抑制脊髓反射活动。

2. 10%酒精溶液对脊髓反射活动也有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酒精对脊髓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导致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从而抑制脊髓反射活动。

3. 0.9%氯化钠溶液对脊髓反射活动无明显影响,说明氯化钠溶液对脊髓神经元无明显毒性作用。

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一)脊髓反射1.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该肌就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a.动态牵张反射:快速牵拉肌肉时引起,感受器是肌梭,通过Ⅰa 传入,兴奋α,产生一次性相位收缩,效应器:快肌纤维。

发生交互抑制。

b.静态牵张反射: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引起,感受器是肌梭,通过Ⅰa传入,兴奋α,效应器:慢肌纤维。

抵抗肌肉牵拉。

牵张反射的生理意义:维持躯体的基本姿势,也能反射性地增加肌肉力量。

如“投掷的引臂动作、起跳前的膝屈动作等都是利用了牵张反射的原理。

2.屈曲反射:当皮肤或肌肉受到伤害时,肢体快速回撤,这一反射称为屈肌反射。

a.特征:多突触反射。

b.交叉伸肌反射::兴奋同侧屈肌+抑制同侧伸肌兴奋对侧伸肌+抑制对侧屈肌走路可能就是产生了一系列的屈肌反射。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二)脊髓损伤表现1.脊髓全横断:(1)脊髓突然完全横断后,横断平面以下全部感觉和运动丧失,反射消失,处于无反射状态,称为脊髓休克。

(2)数周至数月后,各种反射可逐渐恢复,但由于传到束很难再生,脊髓有失去了脑的易化和抑制作用,因此回复后的深反射和肌张力比正常时高,离断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不能恢复。

2.脊髓半横断:(1)可引起损伤平面以下的布朗——色夸综合症。

(2)可引起损伤平面以下位置觉、振动觉和精细觉丧失,同侧肢体硬瘫,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身体痛温觉丧失。

3.脊髓前角受损(1)主要伤及前角运动神经元,表现为这些细胞所支配的骨骼肌呈迟缓性瘫痪,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肌萎缩,无病理反射,但感觉无异常。

(2)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患者。

4.中央灰质周围(1)若病变侵犯了白质前联合,则阻断了脊髓丘脑束在此的交叉纤维,引起相应部位的痛、温觉消失,而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无障碍(因后索完好)。

(2)这种现象叫感觉分离,如脊髓空洞症或髓内肿瘤患者。

脊髓的反射实验报告

脊髓的反射实验报告

脊髓的反射实验报告引言反射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一种基本功能,它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快速的反应,保护机体免受损伤。

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神经传递信息,实现感觉和运动的功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脊髓反射的表现来探索其机制和功能。

实验目的1. 了解和理解脊髓的结构和功能;2.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学习脊髓的反射过程;3. 探究脊髓反射与运动的关系。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小白鼠)- 注射器- 实验台- 测量仪器(如标尺、秒表等)实验方法1. 将小白鼠固定在实验台上,保持其身体稳定;2. 利用注射器在小白鼠的后腿上注射一定量的刺激物,观察小白鼠的反应;3. 记录小白鼠的反应时间和具体表现,如腿部肌肉的收缩情况等;4. 重复实验多次,以获得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果;5.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 小白鼠在注射刺激物后会迅速收缩反应部位的肌肉;- 反应的时间较短,一般在0.1秒以内;- 反应的幅度较大,表现为明显的肌肉收缩。

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脊髓能够快速传递刺激信息,引发运动反应;2. 反射时间较短,表明脊髓反射是一种高效的自动机制;3. 反射幅度较大,说明脊髓反射对于保护机体免受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脊髓反射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应机制,它能够帮助机体迅速做出反应,避免损伤。

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其反射机制与大脑有密切的联系。

实验结果显示,刺激物的信息能够迅速传递到脊髓,引发腿部肌肉的收缩反应。

这种反射反应是自动的,不需要大脑的参与。

它使得机体能够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快速做出反应,避免受伤。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脊髓反射仅仅是反射动作的一部分,与复杂的运动行为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复杂的运动和行为往往需要大脑的参与和调控。

脊髓反射只是一种本能性的、简单的刺激-反应机制,而复杂的运动行为需要大脑和其他神经系统的综合调节。

实验10反射弧分析与脊髓反射PPT课件

实验10反射弧分析与脊髓反射PPT课件

了解脊髓反射的过程
总结词
掌握脊髓反射的触发、传递和效应过程。
详细描述
脊髓反射是由感受器接收刺激信号,通过传入神经元快速传递到脊髓中枢,再 由传出神经元将信号传递到效应器,引发快速而精确的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反 应。
学习如何分析反射弧和脊髓反射
总结词
掌握分析反射弧和脊髓反射的方法和技巧。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分析感受器的刺激类型、传入神经元的传递速度、中枢的处 理能力、传出神经元的兴奋程度以及效应器的反应效果等,深入理解反射弧和脊 髓反射的工作原理。
01
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脊髓的活动进行调节,控制反射活动的发
生和强度。
学习和经验的影响
02
通过学习和经验,个体可以对反射活动进行调节,使其更加适
应环境变化。
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03
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对反射活动进行调节,影响效应器的反
应。
03 实验步骤
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
准备实验所需的反射弧模 型、脊髓反射演示仪等。
05 结论
实验总结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反射弧和脊髓反射的实 验,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
功能。
实验过程
通过刺激动物的不同部位,观察并 记录动物的反应,分析反射弧的组 成和脊髓反射的过程。
实验结果
成功地观察到了动物的反射弧和脊 髓反射,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实验的意义和价值
理论意义
通过实验验证了反射弧和脊髓反射的理论,加深 了对神经系统的理解。
实验环境
确保实验室干净整洁,准 备好实验所需的各种仪器 和设备。
实验人员
确保实验人员熟悉实验步 骤和操作方法,了解实验 目的和要求。

【实验】脊髓反射实验报告

【实验】脊髓反射实验报告

【关键字】实验脊髓反射实验报告篇一:生理学实验报告——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一、实验结果(一)反射时的测定反射时测定实验结果见表1。

表1.蛙反射时测定实验结果反射弧分析实验结果见表2。

表2.蛙反射弧的分析实验结果续表2二、分析与讨论(一)反射时的测定本次实验通过脊髓躯体运动反射,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三次安慰,每次发生反射现象的时间逐渐变短,原因可能是蟾蜍对硫酸开始习惯。

(二)反射弧的分析剥净长趾皮肤后用硫酸安慰没有发生反射现象是因为皮肤相当于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少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所以没有任何反射现象,证明了反射需要感受器。

分离出坐骨神经后,在细棉条上滴普鲁卡因溶液后用硫酸安慰有皮肤的最长趾,刚开始有屈反射,但马上就消失了,说明传入神经已被麻醉。

当屈反射不再出现时,将1%硫酸滤纸片贴在蟾蜍右侧腹部,每隔1 min重复1次,还会有抓反射,不一会后也消失了,说明传出神经也已被麻醉。

因为屈反射的传出神经在坐骨神经,而抓反射的传出神经不在坐骨神经,而且髓鞘在不同的神经厚度也不同,在传入神经较薄,在传出神经较厚,所以普鲁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再麻醉传出神经,所以屈反射现象比抓反射现象先消失。

若捣毁脊髓,即毁坏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蟾蜍对任何安慰都完全没有反应。

三、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安慰所产生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过程称为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完整性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

在反射活动中,由于神经元特别是中间神经元联系方式的不同,使反射活动表现出种种特征。

篇二:实验1_脊髓反射的基本特征和反射弧的分析实验1 脊髓反射的基本特征和反射弧的分析【实验目的】通过对脊蛙的屈肌反射的分析,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学习掌握反射时的测定方法,了解安慰强度和反射时的关系;以蛙的屈肌反射为指标;观察脊髓反射中枢活动的某些基本特征,并分析它们产生可能的神经机制。

脊髓反射实验报告

脊髓反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脊髓反射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2. 观察和记录脊髓反射的典型表现。

3. 探讨脊髓反射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4. 分析脊髓在不同反射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脊髓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做的适应性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一般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具有完成某些简单反射的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蟾蜍、解剖器械、生理盐水、滴管、镊子、剪刀、酒精棉、棉线、记号笔等。

2. 实验仪器:生物显微镜、解剖镜、秒表、记录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蟾蜍:用解剖器械将蟾蜍解剖,暴露脊髓和反射弧相关结构。

2. 观察脊髓反射:用镊子轻轻敲击蟾蜍的坐骨神经,观察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3. 分析反射时:记录敲击坐骨神经后,蟾蜍发生反射的时间,并计算三次实验的平均反射时。

4. 切断传入神经:用剪刀切断蟾蜍的传入神经,观察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5. 切断传出神经:用剪刀切断蟾蜍的传出神经,观察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6. 观察肌紧张:观察蟾蜍在切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后,肌肉的紧张程度。

五、实验结果1. 反射时:三次实验的平均反射时为(填入数据)秒。

2. 切断传入神经后,蟾蜍反射活动减弱,反射时延长。

3. 切断传出神经后,蟾蜍反射活动消失,反射时延长。

4. 切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后,蟾蜍肌肉紧张程度降低。

六、分析与讨论1. 脊髓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适应性反应,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密切。

2. 切断传入神经后,反射活动减弱,反射时延长,说明传入神经在反射弧中起着传递刺激的作用。

3. 切断传出神经后,反射活动消失,反射时延长,说明传出神经在反射弧中起着传递神经冲动的作用。

4. 肌肉紧张程度降低,说明脊髓具有调节肌肉紧张度的功能。

七、结论1. 脊髓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适应性反应,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沾有盐酸的纸片贴在蛙腹部上,观察搔扒反射
后右肢环切,再浸入盐酸中,记录现象 左后肢浸入盐酸中,记录现象。清水洗净。损毁脊髓,
再将左后肢浸入盐酸中,记录现象。
将沾有盐酸的纸片贴在蛙腹部上,记录现象。
除了实验,你还必须做到
在实验登记表上签上你的大名(组长负责督促) 实验完毕后,牛蛙放到回收桶中。垃圾倒在垃圾桶内。
蒸馏水 盐酸
实验步骤
沾有盐酸的纸片贴在蛙腹部上,观察搔扒反射
实验步骤
后右肢环切,再浸入盐酸中,记录现象 左后肢浸入盐酸中,记录现象。清水洗净。
实验步骤
损毁脊髓,再将左后肢浸入盐酸中,记录现象。
将沾有盐酸的纸片贴在蛙腹部上,记录现象。
实验步骤
严格执行P10页上的各个步骤!
右后肢脚趾间浸入蒸馏水中,记录现象 右后肢脚趾间浸入盐酸中,记录现象。蒸馏水洗去酸液
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其他完好, 不能 运动,针刺_____ 有 感觉 那么该肢体_______
皮肤感受器
光感受器
视网膜
声波感受器
内耳

味觉感受器
舌乳头
味蕾
www.the megaller
神经 血管 成束的神经纤维
神经中枢
脊髓处理基本反射活动(本能) 一般情况下,脊髓在脑的控制下进行
二、未知样品的成分鉴定
未知成分的样品 双缩脲试剂 班氏试剂
碘液
2-4d
2ml
1ml
苏丹III
2ml
1
2
3
4
脊蛙反射实验
一只北极熊幼崽把桶扣在头上,以此来熬过莫斯科夏日的炎炎酷暑
反射
刺激
神 经 系 统
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反射弧及其功能
刺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脑 神经中枢 脊髓
反应
效应器
传出神经
反应速度快
注意事项
实验室不得大声喧哗!
合作互助,认真实验!
珍蛙的脊髓反 射现象
实验步骤
严格执行P10页上的各个步骤!
去脑——务必将脑去尽!为什么?
生理盐水擦拭
钩子勾住牛蛙下颚
并悬挂
实验步骤
右后肢脚趾间浸入蒸馏水中,记录现象
右后肢脚趾间浸入盐酸中,记录现象。蒸馏水洗去酸液
清洗实验器材。注:盐酸培养皿放回原处,盐酸
不要倒!
一切清洗好的实验器材物归原处! 课代表和班长留下检查清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