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综合课程设计文档
AD转换器课程设计

A D转换器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和转换方法。
2. 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A/D转换器,如逐次逼近型、积分型等,并了解其优缺点。
3. 帮助学生了解A/D转换器的技术参数,如分辨率、转换速率、线性度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A/D转换器进行模拟信号数字化处理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A/D转换器,并完成相应电路设计与搭建。
3.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Protel等)进行A/D转换器电路仿真与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与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关注A/D转换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课程性质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素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课程目标设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A/D转换器基本原理:介绍A/D转换器的作用,对比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差异,讲解A/D转换器的工作流程。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2. A/D转换器类型及特点:分析逐次逼近型、积分型等常见A/D转换器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常见A/D转换器类型及其特点”3. A/D转换器技术参数:讲解分辨率、转换速率、线性度等参数的含义,分析各参数对A/D转换器性能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参数”4. A/D转换器应用实例:介绍A/D转换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实际电路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A/D转换器的应用实例”5. A/D转换器电路设计与仿真:指导学生运用Multisim、Protel等软件进行A/D转换器电路设计与仿真。
eda课程设计-ADC0809控制器-报告

EDA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ADC0809控制器学生姓名:学号:院系:同组人员: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时间:2013年1月10日摘要:实现时必须严格遵守ADC0809的工作时序,对选定的通道输入一个模拟量,调节电位器改变输入的模拟量。
利用quartus2进行文本编辑输入和测试仿;给出仿真波形。
最后进行引脚锁定并进行测试,硬件验证ADC0809 的控制功能。
具体过程为:编写ADC0809时序的VHDL代码。
对其进行编译仿真主要控制信号为:Start为转换启动信号,高电平有效;ale为通道选择地址信号的锁存信号。
当启动转换后,程序开始执行,查询状态,状态为0.1.时等待,状态2时,查询EOC信号的状态,判断是否转换结束,当EOC=1时表示转换结束,否则继续等待;转换结束后继续查询状态,若OE信号为高电平则控制打开三态缓冲器,当LOCK信号为高电平时,将转换后的数据进行锁存,至此一次转换结束。
关键词:工作时序、AD0809 、VHDL、quartus2、编译仿真、Start 、EOC、OE、LOCK、三态缓冲器AbstractRealize must strictly abide by the ADC0809 work sequence, the selected channel input a analog quantity, adjust potentiometer change input analog quantity. Use quartus2 text editor input and simulation test; The simulation waveform is given. The pin lock and testing, hardware validation to ADC0809 control functions. The specific process: write ADC0809 sequence of VHDL code. The compiler simulation main control signal for: Start for conversion Start signal, high level effective; Ale for channel selection address signal latched signal.When start after conversion, and the program started, inquires the state, the state for 0.1. Wait,when, state 2, inquires the EOC signal state, determine whether conversion ends, when EOC = 1 said conversion over, or continue to wait; After the conversion to continue inquires the state, if the OE signal for high level is control open three state buffer, when LOCK signal for high electric at ordinary times, after will convert the data latch, thus a switching over. KEYWORD:Work timing、AD0809 、VHDL、quartus2、Compile andsimulation、Start 、EOC、OE、LOCK、Three state buffer目录一、设计任务及性能指标 (4)二、设计要求 (4)三、方案设计与论证 (4)3.1 方案设计原理 (4)3.2 方案论证 (5)四、具体设计过程 (5)4.1AD0809的工作时序图 (5)4.2 程序流程图 (7)五、测试结果 (7)5.1仿真时序图 (7)5.2 RTL原理图 (9)5.3 Moore型有限状态机状态图 (9)六、附录 (9)6.1程序代码 (9)6.2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DC集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CHAPTER 2. 电路设计...................................................................................................................10
2.1 运算放大器设计与仿真........................................................................................................10 2.1.1 运算放大器设计 ...........................................................................................................10
CHAPTER 4. 参数提取以及后仿真...............................................................................................38
CHAPTER 5. 结论...........................................................................................................................39
adda转换课程设计

ad da转换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AD转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AD转换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AD转换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场景;了解不同类型的AD转换器及其特点;掌握AD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AD转换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使用实验设备进行AD转换实验,并处理相关数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AD转换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未知的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AD转换原理:介绍AD转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2.AD转换器类型及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AD转换器(如逐次逼近型、双积分型等)及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3.AD转换器性能指标:讲解AD转换器的性能指标(如分辨率、转换时间、线性度等)及其影响因素。
4.AD转换器应用:分析AD转换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模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等。
5.实验与实践: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动手操作AD转换器,处理实际数据,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AD转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AD转换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经验,提高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AD转换应用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AD转换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AD转换技术与应用》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子技术》等相关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stm32adc电压课程设计

stm32 adc电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STM32微控制器的基本结构,特别是ADC模块的工作原理;2. 学生掌握ADC转换的数学基础,包括分辨率、精度和转换公式;3. 学生了解如何使用STM32的库函数进行ADC编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配置STM32的ADC模块,并进行电压测量;2. 学生能够编写程序读取ADC值,并将其转换为实际的电压值;3. 学生能够运用调试工具对ADC程序进行调试,解决基本的故障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和微控制器操作的探究兴趣,增强实践操作的自信心;2. 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对技术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STM32 ADC模块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具有一定电子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的高年级中学生,对微控制器和电子测量具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要求:课程需结合理论与实际,注重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和程序代码的准确性,强调从实践中学习和总结经验。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能独立完成STM32ADC电压测量的相关任务,并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围绕STM32 ADC电压测量,依据课程目标进行如下组织和安排:1. 理论知识回顾:- 复习微控制器基本结构,强调STM32 ADC模块的作用和地位;- 介绍ADC转换原理,包括分辨率、精度和转换公式的推导。
2. 实践操作指导:- 指导学生如何配置STM32的ADC模块,包括时钟设置、通道选择、采样时间等;- 通过教材章节示例,教授学生编写ADC读取程序,实现电压值的转换和显示。
3. 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STM32 ADC模块介绍(对应教材第x章)- ADC模块结构和工作原理;- ADC关键寄存器的作用和配置方法。
ADC0832课程设计

ADC0832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ADC0832芯片的基本原理、功能、应用及其编程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ADC0832芯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2.理解ADC0832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模拟信号处理、数据采集等;3.掌握ADC0832的编程方法,包括初始化、数据采集、数据转换等;4.能够运用ADC0832芯片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数据采集系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ADC0832芯片的基本原理:介绍ADC0832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使学生了解其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背景;2.ADC0832的功能与应用:讲解ADC0832的各个引脚功能、工作模式,并通过实例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模拟信号处理、数据采集等;3.ADC0832的编程方法:详细介绍ADC0832的编程步骤、初始化过程以及数据采集、转换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操作ADC0832芯片;4.实践项目:安排适量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动手设计并实现基于ADC0832的数据采集系统,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讲解ADC0832的基本原理、功能、应用和编程方法,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ADC0832的应用场景和编程技巧;3.实验法:安排实践项目,让学生动手操作ADC0832芯片,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ADC0832相关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ADC0832相关的书籍,以拓宽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4.实验设备:准备ADC0832芯片、开发板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ADC采样控制器设计课程设计

ADC采样控制器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ADC采样控制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ADC采样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了解各种ADC采样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熟悉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算法和实现方式。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ADC采样控制器设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ADC采样控制器设计和仿真的能力;–能够编写简单的ADC采样控制器程序,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ADC采样控制器基本原理:介绍ADC采样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使学生了解ADC采样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ADC采样控制器设计方法:讲解各种ADC采样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掌握ADC采样控制器的设计技巧。
3.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及实现: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算法和实现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4.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ADC采样控制器应用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实验操作与分析: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熟悉ADC采样控制器的硬件设备,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ADC采样控制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adc课程设计

adc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并能够运用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XX学科的社会价值,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XX学科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应用方法。
3.XX学科的发展趋势:介绍XX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理解XX学科的应用方法。
4.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XX学科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考试:安排定期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基于LPC2114 A/D数据采集程序设计目录1 需求分析 (2)2 技术基础 (2)2.1 A/D Control Register 介绍 (2)2.2 A/D Data Register 介绍 (2)3 系统设计 (3)3.1 总体设计 (3)3.2 详细设计 (3)4 系统实现 (6)4.1 功能简介 (6)4.2 初始化部分 (6)4.3 数据发送 (7)4.4 程序查询的A/D转换 (8)5系统测试 (9)5.1 调试运行 (9)5.2 结果分析 (10)6心得体会 (11)7参考文献 (11)1 需求分析利用LPC2114开发板的MAX504芯片设计一个程序查询方式的数据采集程序,具体功能为:1、当改变LPC2114上w1和w2的电压值时,应用此程序进行采集2、将采集的数据在程序内转换成十进制3、将转换结果从串口输出,上位机使用串口助手软件全仿真的DOS字符窗口观察2技术基础2.1 A/D Control Register 介绍ADCR 名称描述7:0 SEL 在LPC2114中选择0-3通道数据进行采集和转换.15:8 CLKDIV A/D 转换器的时钟应为CLKDIV = Fpclk / 1000000 -1, 并且小于或等于4.5 MHz.16 BURST 若此位为0,则需要11个时钟周期来控制转换软件19:17 CLKS 在BURST的范围内选择时钟周期的个数21 PDN 若此位为1,则表示ADC正常工作模式(非掉电转换模式)23:22 TEST 若为00,则为正常工作模式(非测试模式)26:24 START 000: 未开始001: 开始转换27 EDGE 当为0时,则CAP/MA T引脚下降沿触发ADC转换当为1时,则CAP/MA T引脚上跳沿触发ADC转换2.2 A/D Data Register 介绍ADDR 名字描述31 DONE 若此位为1,则代表转换结束30 OVERUN 在BURST模式下,若此位为1,则表示转换结果部分丢失或被覆盖。
.29:27 这些位作为0读入26:24 CH 这些位包含来自被转换的LS位的通道23:16 这些位总是作为0读入15:6 V/VddA 当DONE为1时,则该区域包含来自不同通道的用二进制表示的电压值5:0 这些位总是作为0读入3 系统设计3.1 总体设计功能:使用ADC模块的通道0、1进行电压的测量,然后将转换结果从串口输出,上位机使用串口软件全仿真的DOS字符窗口观察。
说明:将JP5、JP10短接,由W1、W2调节测量电压值;通讯格式为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波特率为115200。
具体函数:1、主函数:功能(1):完成CPU的引脚配置,和通道选择,使w1和w2两电位器与CPU相连接功能(2):完成控制寄存器的初始化功能(3):完成数据的采集和转换功能(4):完成数据的上传2、初始化串口子函数功能:设置为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波特率为1152003、数据发送至串口子函数功能:进行通道0、1电压ADC转换,并把结果转换成电压值,然后发送到串口4、数据发送至上位机子函数功能:向PC机发送字串,以便显示3.2 详细设计总体描述:本程序主要由四个函数构成,分别为主函数、初始化串口子函数、数据发送至串口子函数、数据发送至上位机子函数。
首先在主函数中配置CPU的引脚,使得w1和w2两个电位器与之相连接,并通过配置ADCR,选择通道,以便将采集到的信号送至CPU进行处理。
上述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ADCR进行初始化,通过阅读LPC2114芯片文档,了解ADCR 各位的主要功能,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关配置。
ADDR是数据寄存器,CPU将采集数据送至其中。
CPU采用程序查询方式获取数据,然后进行转换操作,完成后,将数据送至串口,并由串口发送至上位机,在串口助手的界面中进行显示。
通过观察电压值的变化,从而判断是否已获取数据。
配置引脚初始化ADC 输入通道选择启动AD转换数据转换完毕?读取数据数据处理数据输出结束开始是延迟等待否具体步骤:1、正确配置电路,将JP5、JP10短接,由W1、W2调节测量电压值,通过JTAG接口使LPC2114与上位机相连。
2、配置CPU引脚Pin Connect Block 允许选择微处理器的引脚来完成多项功能,其中两个寄存器分别为:PINSEL0、PINSEL1。
设置P0.0、P0.1连接到UART0的TXD、RXD,PINSEL0 = 0x00000005PINSEL0 Pin Name Function when 011:0 P0.0 TxD (UART0)3:2 P0.1 RxD (UART0)设置P0.27、P0.28连接到AIN0、AIN1,PINSEL1 = 0x01400000PINSEL1 Pin Name Function when 0123:22 P0.27 AIN0 (A/D Converter)25:24 P0.28 AIN1 (A/D Converter)3、初始化ADC设置SEL = 1 ,选择通道0,CLKDIV = Fpclk / 1000000 - 1 ,即转换时钟为1MHz,设置BURST = 0 ,软件控制转换操作,设置CLKS = 0 ,使用11clock转换(即10转换方式),设置PDN = 1 ,正常工作模式(非掉电转换模式),设置TEST1:0 = 00 ,正常工作模式(非测试模式),设置START = 1 ,直接启动ADC转换。
设置EDGE = 0,CAP/MAT引脚下降沿触发ADC转换。
4、输入通道选择ADCR通过和0xFFFFFF00进行“与”操作,将低两位设置为0,从而从新进行赋值。
ADCR第0到7位名字为SEL,通过ADCR=0x01,将通道设置为1通道。
ADCR第24到26位名字为START,通过ADCR=(1 << 24),启动ADC,即当这三位分别为001时,表示ADC开始。
ADCR = (ADCR&0xFFFFFF00)|0x01|(1 << 24); // 切换通道并进行01通道转换ADCR = (ADCR&0xFFFFFF00)|0x02|(1 << 24); // 切换通道并进行02通道转换5、CPU程序查询方式获取数据启动ADC否是否转换完毕?是采集数据ADDR第31位(名字为DONE)用于判断数据是否转换完毕,当此位为1时,说明已经转换完毕,然后再次启动ADC,否则继续转换。
while( (ADDR&0x80000000)==0 ); // 等待转换结束ADCR = ADCR | (1 << 24); // 再次启运转换while( (ADDR&0x80000000)==0 ); // 等待转换结束ADC_Data = ADDR; // 从寄存器中获取数据,并赋给一个变量6、数据转换ADC_Data = (ADC_Data>>6) & 0x3FF; //ADDR寄存器中第6到15位保存了采集的电压值,通过右移六位,和0x3FF相与获取出来ADC_Data = ADC_Data * 3300; //电位器电压变化范围0-3.3伏,将数据进行相对应转换ADC_Data = ADC_Data / 1024;sprintf(str, "%4dmV at VIN1", ADC_Data);6、初始化串口引脚名称类型DescriptionRxD0 输入获取数据TxD0 输出传送数据U0LCR(UART0 Line Control Register)决定了接收或发送的数据类型.U0LCR Function Description1:0 选择字长00:5个字符长度01:6位字符长度10:7位字符长度11:8位字符长度7 决定是否允许更改域频分值0:不允许1:允许U0DLL和U0DLM分别用来存放域频分值的低八位和高八位。
U0LCR = 0x83; // DLAB = 1,可设置波特率Fdiv = (Fpclk / 16) / UART_BPS; // 设置波特率U0DLM = Fdiv / 256;U0DLL = Fdiv % 256;U0LCR = 0x03;//关闭寄存器,不允许修改域频分值8、传送数据至串口寄存器U0THR用于临时存储发送至上位机的数据,将获取的电压值作为子函数的参数存入U0THRU0THR = data; // 发送数据U0LSR Description5 0: U0THR contains valid data.(U0THR装有有效数据)1: U0THR is empty.(U0THR为空)while( (U0LSR&0x40)==0 ); // 等待数据发送完毕9、传送数据至上位机void ISendStr(char *str){while(1){ if(*str=='\0') break; // 若为'\0',则退出PC_DispChar(*str++); // 发送显示数据}}4 系统实现4.1功能简介/***************************************************************************** 功能:使用ADC模块的通道0、1进行电压的测量,然后将转换结果从串口输出,上位机使用串口助手软件全仿真的DOS字符窗口观察。
* 说明:将JP5、JP10短接,由W1、W2调节测量电压值;* 通讯格式为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波特率为115200。
****************************************************************************/ 4.2初始化部分int main(void){ uint32 ADC_Data;char str[20];PINSEL0 = 0x00000005; // 设置P0.0、P0.1连接到UART0的TXD、RXD PINSEL1 = 0x01400000; // 设置P0.27、P0.28连接到AIN0、AIN1UART0_Init(); // 初始化UART0/* 进行ADC模块设置,其中x<<n表示第n位设置为x(若x超过一位,则向高位顺延) */ ADCR = (1 << 0) | // SEL = 1 ,选择通道0((Fpclk / 1000000 - 1) << 8) | // CLKDIV = Fpclk / 1000000 - 1 ,即转换时钟为1MHz(0 << 16) | // BURST = 0 ,软件控制转换操作(0 << 17) | // CLKS = 0 ,使用11clock转换(即10转换方式)(1 << 21) | // PDN = 1 ,正常工作模式(非掉电转换模式)(0 << 22) | // TEST1:0 = 00 ,正常工作模式(非测试模式)(1 << 24) | // START = 1 ,直接启动ADC转换(0 << 27); // EDGE = 0 (CAP/MAT引脚下降沿触发ADC转换)DelayNS(10);return(0);}4.3 数据发送/***************************************************************************** 名称:UART0_Init()* 功能:初始化串口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