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作业计划课件
合集下载
《生产与作业管理》课件

种类型。
生产类型特点
03
不同生产类型具有不同的生产工艺、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方式
,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生产过程与生产流程
生产过程定义
生产过程是指企业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 采购、加工、装配、检验和包装等环节。
生产流程定义
生产流程是指企业为完成某项任务或产品而进行的一系列作业活 动的有序集合。
03
生产计划包括产品需求预测、产能规划、生产排程和物料需求计划等 内容。
04
制定生产计划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如市场需求、供应 链状况、企业战略等。
库存管理
01
库存管理是生产与作业管理中的 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原材料、在 制品和成品的管理。
02
库存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库存水平 合理,满足生产和销售需求,同 时避免过多的库存积压和浪费。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 理和员工关系等内容。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员工满意度和绩效水平 。
04
生产与作业管理的技术与 方法
生产调度技术
总结词
生产调度技术是生产与作业管理中的 重要环节,用于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 资源分配,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
生产信息系统
总结词
生产信息系统是实现生产与作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工具,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生产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 持。
详细描述
生产信息系统包括生产计划系统、生产执行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通过实时采集和更新生产数据,对生产过程 进行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和改进方向,为持续改进 提供支持。
润空间。
生产计划ppt课件

地位; 3、区分工程物料清单、模块物料清单、计划物
料清单及时间坐标物料清单的概念及作用; 4、说明编制粗能力计划的意义和要点。
2
一、生产计划系统框架
◦ 综合生产计划 ◦ 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应当积极影响顾客需求的变化模式
◦ 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是生产计划系统的核心
◦ 物料需求计划 ◦ 能力计划
粗能力计划:就是在主生产计划制定阶段对关键工 艺和生产瓶颈环节的负荷进行评估,确定是否调整 改进。
详细能力计划:在制定物料需求计划阶段,对每一 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符合进行核算,考虑通过加班、 外包和调整加工次序等措施保证计划进度。
9
一般指的是每个班次的生产计划。安排关键环节和 瓶颈环节的生产次序和优先权。
11
工厂覆盖区域 和产品类的 年度预测
产品类、产品 族和备件品目 月度预测
库存控制 子系统
工厂/产品 分配子系统
LRP
产品类综合 计划子系统
产品族和品目 作业计划 子系统
APP
MPS
公司决策
产品和备件品 目订单录入
产品族和品目 轮番生产周期 子系统
工厂决策
零件品目 作业计划 子系统
MRP
品目 作业计划
车间决策
12
一、主生产计划的作用 1、企业生产制造功能与市场营销功能的结合 2、将产销计划转换为作业计划的关键环节 3、主生产计划处理的是外部独立需求,平衡外部
需求、内部能力与供应之间的关系 4、主生产计划的期限一般是月度和季度; 5、主生产计划的对象是产品品目(最基本、最细
微的对象)
13
MRP的宗旨
8.能力计划 10.能力控制
MRP
4
1、单个品目:生产计划最细微、最基本的对象。 单个品目可以是单个产品、单个零件、单个原材料 等;
料清单及时间坐标物料清单的概念及作用; 4、说明编制粗能力计划的意义和要点。
2
一、生产计划系统框架
◦ 综合生产计划 ◦ 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应当积极影响顾客需求的变化模式
◦ 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是生产计划系统的核心
◦ 物料需求计划 ◦ 能力计划
粗能力计划:就是在主生产计划制定阶段对关键工 艺和生产瓶颈环节的负荷进行评估,确定是否调整 改进。
详细能力计划:在制定物料需求计划阶段,对每一 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符合进行核算,考虑通过加班、 外包和调整加工次序等措施保证计划进度。
9
一般指的是每个班次的生产计划。安排关键环节和 瓶颈环节的生产次序和优先权。
11
工厂覆盖区域 和产品类的 年度预测
产品类、产品 族和备件品目 月度预测
库存控制 子系统
工厂/产品 分配子系统
LRP
产品类综合 计划子系统
产品族和品目 作业计划 子系统
APP
MPS
公司决策
产品和备件品 目订单录入
产品族和品目 轮番生产周期 子系统
工厂决策
零件品目 作业计划 子系统
MRP
品目 作业计划
车间决策
12
一、主生产计划的作用 1、企业生产制造功能与市场营销功能的结合 2、将产销计划转换为作业计划的关键环节 3、主生产计划处理的是外部独立需求,平衡外部
需求、内部能力与供应之间的关系 4、主生产计划的期限一般是月度和季度; 5、主生产计划的对象是产品品目(最基本、最细
微的对象)
13
MRP的宗旨
8.能力计划 10.能力控制
MRP
4
1、单个品目:生产计划最细微、最基本的对象。 单个品目可以是单个产品、单个零件、单个原材料 等;
生产运作管理教学课件ppt-编制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

生产运作管理
【导入案例解析】
首先,应用在制品定额法确定各个生产车间投入量和出产量 (1)装配1台空调配1件机箱,则装配2万台空调需要机箱数量 Qoj=20000×1 =20000(件); (2)装配车间的机箱的投入量
(件); (3)保证空调整机装配车间需要,机箱车间机箱的出产数量
(件); (4)加工车间机箱的投入数量
60
420
铸造过程
4
40
440
图3-2 连续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
生产运作管理
三、大量流水生产作业的期量标准
(2)间断流水线同期化程度不高,需要分工序规定每个工作地的工作时间顺序,确定标准计 划时间,计算工作地看管周期产量。间断流水生产的计划编制方法如下:
第一,确定看管周期。间断流水线中每道工序的节拍与流水线节拍可能不相等,为了使间断流 水生产线有节奏地工作,预先设定一个时间段,使每道工序在该时间段内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在 这个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平衡各道工序的生产率达到一致,这个时间段称为看管周期。一般取一个 班、二分之一个班或四分之一个班的时间为看管周期。
生产运作管理
【案例分析】
编制大量生产作业计划考虑的问题及方法。 (1)产品品种单一连续生产,属于流水作业生产; (2)保证生产连续、均衡、稳定,必须规定合理的期量标准; (3)根据需求、期量标准计算出计划期的投入与产出; (4)根据大量流水作业生产连续、均衡、稳定的特点,将投入与产出量按日均匀地分配在计 划期内。
生产运作管理
四、大量流水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式中:Qoi——i车间的产出量 Qij——j车间的投入量 Qsi——i车间外销半成品量 ZI——车间之间库存在制品定额 Z’I——期初预计库存量 QIi——i车间的投入量 Qwi——i车间的废品量 Ze——i车间内部在制品定额 Z’e——i车间内部期初在制品占用量
【导入案例解析】
首先,应用在制品定额法确定各个生产车间投入量和出产量 (1)装配1台空调配1件机箱,则装配2万台空调需要机箱数量 Qoj=20000×1 =20000(件); (2)装配车间的机箱的投入量
(件); (3)保证空调整机装配车间需要,机箱车间机箱的出产数量
(件); (4)加工车间机箱的投入数量
60
420
铸造过程
4
40
440
图3-2 连续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
生产运作管理
三、大量流水生产作业的期量标准
(2)间断流水线同期化程度不高,需要分工序规定每个工作地的工作时间顺序,确定标准计 划时间,计算工作地看管周期产量。间断流水生产的计划编制方法如下:
第一,确定看管周期。间断流水线中每道工序的节拍与流水线节拍可能不相等,为了使间断流 水生产线有节奏地工作,预先设定一个时间段,使每道工序在该时间段内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在 这个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平衡各道工序的生产率达到一致,这个时间段称为看管周期。一般取一个 班、二分之一个班或四分之一个班的时间为看管周期。
生产运作管理
【案例分析】
编制大量生产作业计划考虑的问题及方法。 (1)产品品种单一连续生产,属于流水作业生产; (2)保证生产连续、均衡、稳定,必须规定合理的期量标准; (3)根据需求、期量标准计算出计划期的投入与产出; (4)根据大量流水作业生产连续、均衡、稳定的特点,将投入与产出量按日均匀地分配在计 划期内。
生产运作管理
四、大量流水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式中:Qoi——i车间的产出量 Qij——j车间的投入量 Qsi——i车间外销半成品量 ZI——车间之间库存在制品定额 Z’I——期初预计库存量 QIi——i车间的投入量 Qwi——i车间的废品量 Ze——i车间内部在制品定额 Z’e——i车间内部期初在制品占用量
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PPT课件

《生产计划控 制管理制度》;
2、负责销售部生产发货通知单下发成品仓库,安排生产;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做好异
常信息的及时反馈并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在半个工作日内); 生产计划的编制与调整依据《生产计划控制管理制
度》执行;
3、对生产计划下达后,进行现场跟进,并对生产异常及时反馈生产副总(半个工作日,用书面形式);
生管部门在公司 组织中定位不清 晰
1、角色定位 2、部门职不能有效发挥 3、… …
岗位说明书缺失
1、有职责无任务 2、此岗位任职要求 3、此岗位考核指标项目内容
……
责、权不明
1、有责无权 2、滥用权利
……
……
.
5
二、业 务 流 程 紊 乱
业务接单 不规范
1、缺乏合约评审作业流程 2、缺乏订单评审作业流程 3、缺乏订单变更作业流程 4、缺乏紧急插单作业流程
维护保养标准
……
.
7
现象
四、管理单证、报表不完善
表单
1、如生产计划表、订单评审表 2、… …
凭证 报表
.
1、生产订单 2、生产指令单 3、 … …
1、生产日报表、月报表 2、生产产量月报汇总、统计、
分析 3、 … …
8
现象
五、管理思想意识误区
高层思想意识 误区
部门主管思想 意识误区
部门下属思想 意识误区
文件名称
生管部部门职能
生效日期
编制 . 日期
审核 . 日期
确认 . 日期
批准 . 日期
一、组织定位:
1、隶属生产中心,直接受生产总监管理,设生管部经理一名;
2、根据销售和公司战略规划制定公司生产计划,综合平衡生产任务,监控实施公司生产计划; 根据生产所 需对物料需求计划进行编制与控制;跟进采购计划到位情况;监控仓库库存情况;部门内绩效管理;建立良 好的沟通渠道。
《生产运作计划》课件

。
物料需求计划的优化方法
减少库存
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和计划,降低库 存水平,减少库存成本。
提高计划灵活性
考虑多种产品和物料的需求,提高计 划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
协同供应链
与供应商和生产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 关系,协同制定物料需求计划,提高 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采用先进的计划工具和技术
利用先进的软件和技术工具,提高物 料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和效率。
详细描述
生产运作计划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计划,它是在市场预 测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任务、生产 进度、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规划,实现对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效 控制和协调。
生产运作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总结词
生产运作计划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提升企 业竞争力。
详细描述
动情况,计划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计划的制定
01
02
03
确定市场需求
通过市场调查和预测,了 解市场需求和产品需求, 为制定生产能力计划提供 依据。
分析现有生产能力
评估企业现有设备和工艺 装备的生产能力,了解企 业实际的生产能力水平。
制定生产能力计划
根据市场需求和现有生产 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能 力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 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PART 03
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种基于产品需求计划,通过物料清单、库存状态和主 生产计划等信息,推算出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的计划方法。
作用
确保生产所需的物料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可用,以满足生产计划的要求,同时优 化库存水平,降低库存成本。
进度控制
物料需求计划的优化方法
减少库存
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和计划,降低库 存水平,减少库存成本。
提高计划灵活性
考虑多种产品和物料的需求,提高计 划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
协同供应链
与供应商和生产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 关系,协同制定物料需求计划,提高 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采用先进的计划工具和技术
利用先进的软件和技术工具,提高物 料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和效率。
详细描述
生产运作计划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计划,它是在市场预 测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任务、生产 进度、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规划,实现对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效 控制和协调。
生产运作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总结词
生产运作计划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提升企 业竞争力。
详细描述
动情况,计划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计划的制定
01
02
03
确定市场需求
通过市场调查和预测,了 解市场需求和产品需求, 为制定生产能力计划提供 依据。
分析现有生产能力
评估企业现有设备和工艺 装备的生产能力,了解企 业实际的生产能力水平。
制定生产能力计划
根据市场需求和现有生产 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能 力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 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PART 03
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种基于产品需求计划,通过物料清单、库存状态和主 生产计划等信息,推算出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的计划方法。
作用
确保生产所需的物料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可用,以满足生产计划的要求,同时优 化库存水平,降低库存成本。
进度控制
生产计划培训课件PPT

生产计划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录
CONTENTS
• 生产计划概述 • 生产计划制定流程 • 生产计划优化方法 • 生产计划执行与控制 • 生产计划与供应链管理 • 生产计划案例分析
01 生产计划概述
生产计划定义
生产计划:指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指导 下,根据市场需求、产品需求、销售 预测、库存状况和生产能力等因素, 制定出的具体的生产和作业计划。
详细描述
主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预测和销售计划,确定各产品、各车间的生产 任务和生产进度。在制定主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生产能力、库存情况、采购周 期等因素,以确保计划的可行性。
制定物料需求计划
总结词
物料需求计划是根据主生产计划,确定各产品所需原材料、 零部件的采购和库存管理计划。
详细描述
物料需求计划是根据主生产计划,确定各产品所需原材料、 零部件的采购和库存管理计划。在制定物料需求计划时,需 要考虑采购周期、库存水平、安全库存等因素,以确保生产 的顺利进行。
生产计划与供应链的协调挑战
应对市场变化、协调不同部门利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应对突发事件等。
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
供应链风险定义
供应链风险是指对整个供应链运作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潜在因素 ,包括供应商破产、运输延迟、自然灾害等。
风险管理策略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识别和评估风险、制定应对措施、持续监控和 调整。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05 生产计划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概述
01 02
供应链定义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调与 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 网络将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录
CONTENTS
• 生产计划概述 • 生产计划制定流程 • 生产计划优化方法 • 生产计划执行与控制 • 生产计划与供应链管理 • 生产计划案例分析
01 生产计划概述
生产计划定义
生产计划:指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指导 下,根据市场需求、产品需求、销售 预测、库存状况和生产能力等因素, 制定出的具体的生产和作业计划。
详细描述
主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预测和销售计划,确定各产品、各车间的生产 任务和生产进度。在制定主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生产能力、库存情况、采购周 期等因素,以确保计划的可行性。
制定物料需求计划
总结词
物料需求计划是根据主生产计划,确定各产品所需原材料、 零部件的采购和库存管理计划。
详细描述
物料需求计划是根据主生产计划,确定各产品所需原材料、 零部件的采购和库存管理计划。在制定物料需求计划时,需 要考虑采购周期、库存水平、安全库存等因素,以确保生产 的顺利进行。
生产计划与供应链的协调挑战
应对市场变化、协调不同部门利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应对突发事件等。
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
供应链风险定义
供应链风险是指对整个供应链运作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潜在因素 ,包括供应商破产、运输延迟、自然灾害等。
风险管理策略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识别和评估风险、制定应对措施、持续监控和 调整。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05 生产计划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概述
01 02
供应链定义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调与 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 网络将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
生产计划培训课件PPT

定期收集和分析生产数据 ,向上级汇报生产进度, 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预警机制
建立预警机制,当生产进 度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 预警,以便采取措施解决 问题。
生产异常处理
识别异常情况
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 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制定处理方案
针对不同的异常情况,制定相应的 处理方案,确保生产计划不受影响 。
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企业可以充分 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满足市场需求
提高企业的战略执行力
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 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满足客 户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制定和执行生产计划,企业可以将战 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提高企业 的战略执行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生产计划的分类
年度生产计划
年度生产计划是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规定了企业在一年内的产品
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任务。
周度生产计划
周度生产计划是月度生产计划的分解和具 体化,它规定了企业在一周内的生产任务
和生产安排。
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
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是年度生产计划的分 解和具体化,它们规定了企业在季度或月 度内的生产任务和生产安排。
评估生产绩效
对实际生产绩效进行分析 和评估,包括产量、质量 、成本和交货期等方面的 指标。
调整生产计划
根据实际生产和市场需求 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 划,以适应变化。
03
生产计划执行与控制
生产进度跟踪
实时监控生产进度
通过使用生产管理系统, 实时跟踪生产进度,确保 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定期汇报生产数据
MES系统
预警机制
建立预警机制,当生产进 度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 预警,以便采取措施解决 问题。
生产异常处理
识别异常情况
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 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制定处理方案
针对不同的异常情况,制定相应的 处理方案,确保生产计划不受影响 。
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企业可以充分 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满足市场需求
提高企业的战略执行力
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 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满足客 户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制定和执行生产计划,企业可以将战 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提高企业 的战略执行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生产计划的分类
年度生产计划
年度生产计划是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规定了企业在一年内的产品
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任务。
周度生产计划
周度生产计划是月度生产计划的分解和具 体化,它规定了企业在一周内的生产任务
和生产安排。
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
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是年度生产计划的分 解和具体化,它们规定了企业在季度或月 度内的生产任务和生产安排。
评估生产绩效
对实际生产绩效进行分析 和评估,包括产量、质量 、成本和交货期等方面的 指标。
调整生产计划
根据实际生产和市场需求 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 划,以适应变化。
03
生产计划执行与控制
生产进度跟踪
实时监控生产进度
通过使用生产管理系统, 实时跟踪生产进度,确保 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定期汇报生产数据
MES系统
产能分析、生产计划、产能均衡-PPT课件

时间宽松率=1-工作时间目标百分比=10% 开机率 = 90%
16
10台印刷机24小时总产能计算〔四片连体 产品〕
总产能 = 每分钟产量×每天作业时间÷〔1—时间宽松率〕 ×设备数量×开机率
即10台印刷机的24小时总产能 = 80 ×1440〔110%〕 ×10 ×90% = 942545 pcs
44
45
24
4、分厂接到生产处下达的生产作业方案有异议及看法, 可在当日向生产部提出。如无异议要根据车间设备及 实际情况进行分解到工段及操作工人,并明确任务完 成的时间和日期,并向生产处汇报落实方案的分解情 况。
5、销售急需的方案外产品,可编制临时方案优先安排。
25
生产方案编制的步骤
一.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二. 二. 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方案指标 三. 三. 综合平衡、确定生产方案指标
40
二. 组织好根本/辅助生产环节的协调
☆ 根本生产环节均衡生产的实现必须有辅助生产环节 的生产活动协调保障。
☆ 在根本生产环节的工艺和设备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时 注意辅助生产环节的协调配合的密切跟进。
41
三. 抓好生产的准备工作
☆ 组织均衡生产必须做好生产前的物质的 准备工作 ☆ 组织均衡生产必须做好生产前的技术的 准备工作 ☆ 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生产准备调度会议,了解情况协调
决定一周毛产能
部门 可用机器数 人员编制 总人数 可用天数 每天班数
印刷
10
1
10
7
2
按每周工作 7 天、每天 2 班、每班 10 小时、10 人一周毛产能标 准工时为 7× 2× 10×10 = 1400 工时 。
7
此计算基于每周的工作天数,每台机器排定 的班数和每班的工作时数。这是算完毛产能 的进一步修正,但仍缺乏以代表有效产出的 实际产能
16
10台印刷机24小时总产能计算〔四片连体 产品〕
总产能 = 每分钟产量×每天作业时间÷〔1—时间宽松率〕 ×设备数量×开机率
即10台印刷机的24小时总产能 = 80 ×1440〔110%〕 ×10 ×90% = 942545 pcs
44
45
24
4、分厂接到生产处下达的生产作业方案有异议及看法, 可在当日向生产部提出。如无异议要根据车间设备及 实际情况进行分解到工段及操作工人,并明确任务完 成的时间和日期,并向生产处汇报落实方案的分解情 况。
5、销售急需的方案外产品,可编制临时方案优先安排。
25
生产方案编制的步骤
一.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二. 二. 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方案指标 三. 三. 综合平衡、确定生产方案指标
40
二. 组织好根本/辅助生产环节的协调
☆ 根本生产环节均衡生产的实现必须有辅助生产环节 的生产活动协调保障。
☆ 在根本生产环节的工艺和设备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时 注意辅助生产环节的协调配合的密切跟进。
41
三. 抓好生产的准备工作
☆ 组织均衡生产必须做好生产前的物质的 准备工作 ☆ 组织均衡生产必须做好生产前的技术的 准备工作 ☆ 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生产准备调度会议,了解情况协调
决定一周毛产能
部门 可用机器数 人员编制 总人数 可用天数 每天班数
印刷
10
1
10
7
2
按每周工作 7 天、每天 2 班、每班 10 小时、10 人一周毛产能标 准工时为 7× 2× 10×10 = 1400 工时 。
7
此计算基于每周的工作天数,每台机器排定 的班数和每班的工作时数。这是算完毛产能 的进一步修正,但仍缺乏以代表有效产出的 实际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 A
B
在机器A上的作业时间
总加工周期
Fmax
时间
• 假定所有工件的到达时间都为0,则Fmax等 于排在末位加工的工件在车间的停留时间。
• 计算Fmax的几个假定条件:
– 机器M1不会发生空闲;
– 对其它机器,能对某一工件加工必须具备2个条 件:机器必须完成排前一位的工件的加工;要加 工的工件的上道工序已经完工。
工件编号 J1 J2 J3 J4 J5
设备A
3 67 15
设备B
2 86 43
解:由约翰逊法可知,表中最小加工时间值是1个
时间单位,它又是出现在设备1上,根据约翰逊法 的规则,应将对应的工件4排在第一位,即得:
J4 - * - * - * - * 去掉J4,在剩余的工件中再找最小值,不难看出,
最小值是2个时间单位,它是出现在设备2上的,
流水作业排序问题的基本特征:
• 每个工件的加工路线都一样。如车—铣—磨。这里 指的是工件的加工流向一致,并不要求每个工件必 须在每台机器上加工。如有的工件为车—磨,有的 为铣—磨。
• 不仅加工路线一致,而且所有工件在各台机器上的 加工顺序也一样,这种排序称为排列排序(同顺序 排序)。如工件排序为:J1—J3—J2,则表示所有机 器都是先加工J1,然后加工J3,最后加工J2。
单件车间排序问题的基本特征:
• 每个工件都有其独特的加工路线,工件没有 一定的流向。
表示方法
一般正规的表示方法为:n/m/A/B n:工件数;m:机器数; A:作业类型(F、P、G);B:目标函数
4、排序常用的符号
Ji----工件i,i=1,2,....n Mj ----机器,j=1,2…m
di----工件i的交货期 pij----工件i在机器j上的加工时间,j=1,…,m Pi----工件i的加工时间, m
所以,作业排序也就是要确定工件在机器上 的加工顺序,可用一组工件代号的一种排列 来表示。
如可用(1,6,5,4,3,2)表示加工顺序: J1—J6—J5—J4—J3—J2。
2、作业计划(Scheduling)
• 作业计划是安排零部件(作业、活动)的出 产数量、设备及人工使用、投入时间及出产 时间。
Pi pij j 1
m
Wi----工件i在系统内的等待时间,Wi
wij
j 1
wij----工件i在机器j前的等待时间, j=1,…,m
• Ci----工件i的完成时间, 在工件都已到达的 情况下, Ci= Pi+ Wi
• Fi----工件i的流程时间,在工件都已到达
的情况下, Fi= Pi+ Wi
• 排序的作用
– 油漆生产顺序:某企业生产白、灰、红、 蓝四种油漆,每次生产前都有清洗容器的 调整准备时间。按怎样的顺序,总的调整 准备时间最少?
– 复印排序问题:有四人同时到达复印室, 每人的复印量不同,如何安排顺序,使得 他们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流程时间最小?
白
灰
红
蓝
白
0
1
2
3
灰
5
0
1
2
红
7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Operations Scheduling and Controlling
第一节 生产作业排序 第二节 生产作业控制
第一节 生产作业排序
一、基本概念
1、排序
• 排序就是要将不同的工作任务安排一个执行 的顺序,使预定的目标最优化。
• 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如何按时间的先后,将有 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分配给不同工作任务, 使预定目标最优化的问题。
• Li----工件i的延误时间, Li= Ci- di , Li<=0
按期或完成提前;
•
Li>0 延误
• Ti----工件i的延期量, Ti=max{0, Li}
• Ei----工件i提前完成的时间
5、排序问题的假设条件
• 工件同时到达。 • 一个工件不能同时在几台不同的机器上加工。 • 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采取平行移动方式。 • 不允许中断。 • 每道工序只在一台机器上完成。 • 每台机器同时只能加工一个工件。
• 作业计划与排序不是一回事,它不仅要确定 工件的加工顺序,而且还要确定每台机器加 工每个工件的开工时间和完工时间。
• 如果按最早可能开(完)工时间来编排作业 计划,则排序完后,作业计划也就确定了。
3、排序问题的分类与表示
• 根据机器数的多少 单台机器的排序问题 多台机器的排序问题
• 根据加工路线的特征 单件作业排序(Job Shop) 流水型排序(Flow Shop)
6
0
1
蓝
9
8
6
0
• 方案1:白-灰-红-蓝 T-setup=12 方案2:蓝-红-灰-白 T-setup=20
排序中常用的几个概念
• 工件(Job):服务对象; • 机器(Machine、Processor):服务者。
如: • n个零件在机器上加工,则零件是工件,设备
是机器;
• 工人维修设备,出故障的设备是工件,工人 是机器。
3、 Fmax问题的算法
• 两台机器排序的目标是使Fmax最短。
• 假定:ai为工件Ji在机器M1上的加工时间, bi为工件Ji在机器M2上的加工时间,每个工 件按M1—M2的路线加工。
• Johnson算法:
– 从加工时间矩阵中找出最短的加工时间。 – 若最短时间出现在M1上,则对应的工件尽可能往
• 工件数、机器数和加工时间已知,加工时间与加工 顺序无关。
二、两台机器的排序问题
1、 两台机器排序问题的含义
• n个工件都必须经过机器1和机器2的加工,即工 艺路线是一致的。
J1 J2
机器1
J3
Jn
到达系统工件的
集合
机器2
离开系统(机 器)
2、最长流程时间
• 最长流程时间(加工周期Fmax ):从第一个工件 在第一台机器上加工起到最后一个工件在最后一台 机器上加工完毕为止所经过的时间。
所以应将对应的工件J1排在最后一位,即:
J4 - * - * - * - J1
再去掉J1,在剩余的J2、J3、J5中重复上述步骤, 求解过程为:
前排。
– 若最短时间出现在M2上,则对应的工件尽可能往 后排。
– 若最短时间有多个,则任选一个。 – 划去已排序的工件。 – 若所有工件都已排序,则停止,否则重复上述步
骤。
例:某一班组有A、B两台设备,要完成5个工件的加
工任务。每个工件在设备上的加工时间如下表所示。 求总加工周期最短的作业顺序。
工件在两台设备上的加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