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词入门:菩萨蛮44仄平
李白诗词《菩萨蛮》的诗意赏析

李白诗词《菩萨蛮》的诗意赏析李白诗词《菩萨蛮》的诗意赏析《菩萨蛮①》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注释:①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列于教坊曲。
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
赏: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
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推为“百代词典之祖”。
然自明胡应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
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
开头两句为远景。
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
“烟如织”是说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
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
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
“暝色”两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
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
“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
庚信《哀江南赋》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语。
词中着一“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印象。
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
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
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
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
”可见南宋初这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词牌的平仄表

词牌的平仄表⼀些常⽤词牌的平仄表先整20⾸出来..写穿越⽂的筒⼦必看哈..写词也很注重平仄和韵脚滴..PS.紫⾊的字是词牌名绿⾊的字是例词△是韵脚红字就是偶多⼿加上去滴...7⽉1⽇更10⾸..第四和第六⾸最后的韵脚是最后⼀个字!!弄了好久都对不上...郁闷撩...* 1-⼗六字令 * 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例词参考•⼗六字令[宋]蔡伸天。
休使圆蟾照客眠。
⼈何在?桂影⾃婵娟。
说明:⼗六字令,⼜名《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六字,三平韵。
* 2-捣练⼦*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例词参考•捣练⼦[南唐]李煜深院静,⼩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
⽆奈夜长⼈不寐,数声和⽉到帘栊。
说明:《捣练⼦》⼜称《捣练⼦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 3-忆江南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 △ △ •例词参考•忆江南[唐]⽩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出江花红胜⽕,春来江⽔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说明:⼜名《江南好》《望江南》《夢江南》《望江梅》《夢江⼝》《謝秋娘》《春去也》《歸塞北》,单调⼆⼗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重复⽽已。
* 4-忆王孙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
△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例词参考•忆王孙[宋]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打梨花深闭门。
说明:《忆王孙》,单调三⼗⼀字,五平韵,句句⽤韵,亦有将单⽚重复做双调者。
* 5-如梦令 *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 △ 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 △ △ 遥夜⽉明如⽔,风紧驿亭深闭。
常用词牌的格式(平仄、韵脚)及代表作品,填词收藏备用

写在前面的话: 前面我们学习了如何填一首词,知道了填词的基本方法是先找出一个语牌,然后将其中的文字替换成自己的,替换的时候字数需要一致。
在词诞生以来,有数以千计的不同词牌,分别对应着数以千计的句子结构、字数,我们不可能将每一个词牌都背下来,这就给填词带来了难度,因为不知道选哪一个词牌、词牌的文字结构是怎么样的。
因此,这里将一些常用的词牌列出来,并且举一个代表性的词作为示例,只需要选定一个,然后将其文字替换即可,方便大家填词。
另外,其实不论是诗还是词,都有平仄的要求,也就是每个字的声调(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这是诗词的灵魂,也是读起来能够产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韵律感的原因,只是在前面的课程中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尽快掌握写诗作词的方法,并没有说明平仄(下一课将进行讲解),这里也一并将每个词牌中文字的平仄标明,可与作为示例的词进行对比,对字的平仄有一个了解。
注:1、 本篇所举示例的词,如《忆王孙·春词》,其中“忆王孙”为词牌,“春词”为作者自己取的标题。
2、 每个词牌都有简短的说明,其中所标的韵脚均为示例词中所用,方便对照,如:《忆王孙》中注明为五平韵,后面括号中的韵脚(孙、魂、闻、昏、门)为示例词《忆王孙·春词》中所用。
在进行填词时也要注意韵脚在相应的位置。
3、 有的平仄打了括号,如(平),表示该字原本为平音,也可用仄音,即原平可仄,反之(仄)表示原仄可平,“中”表示平仄都可以。
1、《忆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孙、魂、闻、昏、门),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f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代表作:李重元《忆王孙·春词》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2、《如梦令》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暮、路、舟、处、鹭),一叠韵(渡、渡),上去声通押。
词谱(含小令、中调、长调)

小令目录1.十六字令2.梧桐影3.醉妆词4.忆江南5.捣练子6.渔歌子7.潇湘神8.阳春曲9.江南春10.九张机11.南乡子12.蕃女怨13.忆王孙14.调笑令15.如梦令16.风流子17.归自谣18.定西番19.长相思20.相见欢21.望梅花22.醉太平23.长命女24.生查子25.昭君怨26.添声杨柳枝27.抛球乐28.醉公子29.春光好30.点绛唇31.玉蝴蝶32.女冠子33.误佳期34.水仙子35.平湖乐36.浣溪纱37.关河令38.酒泉子39.霜天晓角40.采桑子41.菩萨蛮42.减字木兰花43.卜算子44.诉衷情45.好事近46.天门谣47.谒金门48.更漏子49.巫山一段云50.荆州亭51.一落索52.忆秦娥53.清平乐54.忆少年55.甘草子56.阮郎归57.喜迁莺58.乌夜啼59.朝中措60.撼庭秋61.秋蕊香62.人月圆63.山花子64.桃源忆故人65.眼儿媚66.河渎神67.武陵春68.贺圣朝69.画堂春70.忆余杭71.柳梢青72.太常引73.应天长74.滴滴金75.荷叶杯76.留春令77.少年游78.西江月79.烛影摇红80.惜分飞81.醉花间82.思远人83.菊花新84.望江东85.探春令86.燕归梁87.醉花阴88.南歌子89.折桂令90.杏花天91.雨中花92.金错刀93.浪淘沙94.茶瓶儿95.一七令96.河传97.夜行船98.鹧鸪天99.木兰花100.南乡子101.鹊桥仙102.瑞鹧鸪103.虞美人104.玉楼春105.芳草渡106.夜游宫107.一斛珠108.梅花引109.踏莎行110.小重山词谱例作1【十六字令】又名归字谣、苍梧谣。
单调16字,四句三平韵。
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天。
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宋·蔡伸2【梧桐影】又名明月斜。
单调20字,四句两仄韵。
中仄平,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菩萨蛮

作者简介
韦庄(836-910),字端己,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之 四世孙。曾经屡试不第,流落江南达十年之久。唐昭宗乾 宁元年(894)始登进士第。先后任校书郎、左补阙。光 化三年(900),选杜甫、王维等一百五十人诗为《又玄 集》。黄巢攻占长安,他身陷兵火,兄妹失散,逃至洛阳, 次年在次流落江南,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唐亡,韦庄劝 王建称帝,国号蜀,自为宰相,终于蜀,谥文靖。 韦庄曾在洛阳应举时作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 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
细描 :
逼真地、细致入微
地精雕细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日出江花红胜
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得相逢!
两人的词都用简洁清新的语言勾勒了 江南风光秀丽的图画,并融进了深深热爱、 依恋江南的感情。 韦词在依恋江南的同时,还表达了漂 泊难归的愁苦之情。
白词是用清丽淡雅的语言勾勒江南山水, 而韦词把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纳入其中,更 有了一种冶(yě )艳(艳丽异常 )的意味。
可以说,白词呈现的是江南山水图,而韦 词更像是江南仕女图。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 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 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是汉代临邛 (qióng)(今之邛崃)大 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 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 她善琴,贯通棋、画,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 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文君算是在家守 寡。 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时值年少孤贫的汉代大才子、辞 赋家司马相如,从成都前来拜访时任临邛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 王县令在宴请相如时,亦请了卓王孙座陪。后来卓王孙为附庸风 雅,巴结县令,请司马相如来家做客。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 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 首《凤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 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 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 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 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为顾忌情面,也只好将新婿、爱女接 回临邛。但他们仍安于清贫,自谋生计,在街市上开了一个酒肆。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从此而来。
词牌格式大全版

词牌格式大全版一、小令1. 如梦令:单调,33字,仄起仄收,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2. 忆江南:单调,27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3. 采桑子:单调,27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中调1. 菩萨蛮:双调,44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醉太平:双调,58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清平乐:双调,58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三、长调1. 满江红:双调,93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水调歌头:双调,95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青玉案:双调,102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四、词牌格式的掌握2. 熟悉词牌的格式: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各个词牌的格式特点。
3. 练习创作:在熟悉词牌格式的基础上,进行词的创作练习,逐步提高词的创作水平。
五、词牌格式的拓展1. 词牌的变体:在词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变体创作,如增加句子、改变平仄等。
2. 词牌的创新:在词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创作,如将词牌与现代诗歌、散文等相结合。
词牌格式大全版一、小令1. 如梦令:单调,33字,仄起仄收,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2. 忆江南:单调,27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3. 采桑子:单调,27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中调1. 菩萨蛮:双调,44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醉太平:双调,58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清平乐:双调,58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三、长调1. 满江红:双调,93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水调歌头:双调,95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青玉案:双调,102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四、词牌格式的掌握2. 熟悉词牌的格式: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各个词牌的格式特点。
3. 练习创作:在熟悉词牌格式的基础上,进行词的创作练习,逐步提高词的创作水平。
菩萨蛮

菩萨蛮韦庄•《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
《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此调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最多。
《菩萨蛮》为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
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
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前后阕末句多用五言拗句“仄平平仄平”,亦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韦庄简介韦庄(约836 —约910),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五代前蜀诗人、词人。
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
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
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召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
天复元年(901),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天祐四年(907)劝王建称帝,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
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工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尤工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
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
《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卷,录诗三百一十六首。
另有《浣花词》辑本,存词五十五首。
诗词都很有名,诗方面今传《浣花集》十卷。
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
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著《秦妇吟》。
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后人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菩萨蛮温庭筠内容

菩萨蛮温庭筠内容菩萨蛮温庭筠内容《菩萨蛮》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古诗相关内容,欢迎查看!《菩萨蛮》晚唐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1,鬓云欲度香腮雪2。
懒起画蛾眉3,弄妆梳洗迟4。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5,双双金鹧鸪6。
注释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译文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词牌格律词牌说明《菩萨蛮》,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
《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
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词入门(一):《菩萨蛮》44字
《菩萨蛮》44字
又名《重叠金》、《子夜歌》、《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
填词说明:
双调四十四字,每二句一转韵,共四仄韵,四平韵。
下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菩萨蛮•闺情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
古:平平仄仄平通仄◆织【去声四寘】【入声十三职】
今:平平仄仄平平平◆织【十三支,(-i)(零韵母)】
寒山一带伤心碧。
⊙○◎●○○▲
古:平平仄仄平平仄◆碧【入声十一陌】
今:平平平仄平平仄◆碧【十二齐,i,er,ü】
暝色入高楼,
◎●⊙○△
古:通仄仄平平◆楼【下平十一尤】
今:平仄仄平平◆楼【七尤,ou,iu(iou)】
有人楼上愁。
◎○○●△
古:仄平平仄平◆愁【下平十一尤】
今:仄平平仄平◆愁【七尤,ou,iu(iou)】
玉阶空伫立,
◎○○●▲
古:仄平通仄仄◆立【入声十四缉】
今:仄平通仄仄◆立【十二齐,i,er,ü】
宿鸟归飞急。
◎●⊙○▲
古:仄仄平平仄◆急【入声十四缉】
今:仄仄平平平◆急【十二齐,i,er,ü】
何处是归程,
⊙●●○△
古:平仄仄平平◆程【下平八庚】
今:平仄仄平平◆程【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长亭连短亭。
⊙○○●△
古:通平平仄平◆亭【下平九青】
今:通平平仄平◆亭【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üeng)】
仄韵:第十七部入声: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用
平韵:第十一部平声:八庚九青十蒸通用
说明:
一、每个词谱选用一首词为例,常用变格,另附例词。
词谱格律标注于所选该例词字下,符号如下:
平声○;仄声●;应平可仄⊙(○平=⊙);应仄可平◎(○仄=◎);平韵△;仄韵▲
二、为方便初学者学习古声古韵、判断字的平仄,每句词字下再分别列出古声和今声,用“平”、“仄”、“通”和“?”表示,其中“通”表示该字是多音字,平仄需要根据语意来判断,“?”表示该字在古声中平仄未定。
古声按《平水韵》,今声按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标准,古韵按《词林正韵》,今韵按《中华新韵》。
三、自唐以来,律诗中凡“仄仄平平平仄仄”格式,通常被允许使用拗句“仄仄平平仄平仄”格式,故本例词中凡类似七字句,匀可参照此法,注意不犯孤平即可,不再一一说明。
四、本人对词谱不求甚解,所用资料均收集于网络,错误难免,仅供初学者娱乐参考之用,不当之处,恳请谅解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