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染整基础知识及流程大全

PTL番禺生控部培训教材前言:一个企业之存在,生存与发展,都是以订单为主线条。
作为订单的跟进安排者,跟单员的工作跨越了一个企业运作体系的每一个环节。
生控其实就是一座桥梁,是各种信息的集合体。
通过消化吸收客人的信息,将之转化为具体的生产指令;通过对厂方信息的反馈,来寻求同客人之间的平衡点。
沟通创造价值学习成就未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打造超一流生控员目录第一章 PTL生产流程图第二章原料,织,染,整,印花,染纱,QA基础知识第一节原料基础知识一纤维的分类二纱支的定义三纱牌,纱缸的定义第二節针织基础知识一织机的种类及可织的布种二影响胚布规格的因素三常见的针织疵点四布号编排定义五用纱比例六布类的成份第三節染厂基础知识一染色的基本步骤与作用二染缸的种类三原料成份不同,应用相应不同的染料,染色温度及染缸四纱牌纱缸在染厂中的运用五化室六 ALLFIT缸七头缸的定义八染部产生的常见问题及基本处理方法九染整生产单在染部基本运作十衫身与下栏第四節整理基础知识一定型的定义二中央化室布质测试的测试项目,测试标准及测试报告三码长与磅重的换算公式四整理机器种类及用处五需要在定型部做的特殊处理六常见的整理部产生的疵点名称,产生原因第五節印花基础知识一印花基本流程二定义四印花(浆)种类及其工艺流程与注意事项五不同印浆的特性比较六印花疵点的名称,产生工序及回修方法七特别事项第六節染纱基础知识一染纱基本流程二名词解释三计算色织布织胚用纱数及染纱落缸数的公式第七節QA基础知识一 QA运作流程二 QA查验项目及标准第一章PTL生产流程图第二章原料,织,染,整,印花,染纱,QA基础知识第一節原料基础知识一纤维的分类1天然纤维(1)植物:棉花(cotton),麻(linen),宁麻(ramie)(2)动物:羊毛等(wool),蚕丝(silk)若以工艺分可分为:OE棉,普棉(A-carded cotton),精棉(FC-combed cotton),丝光棉2化学纤维(1)人造/再生纤维:人造棉(rayon),人造丝(viscose),天棉(tencel)(2)合成纤维:特头纶(polyester),尼龙(nylon),氨纶(spendex),拉架(lycra), 人造毛(acrylic)(3)混纺纤维:T/C(polyester/cotton),CVC(cotton/polyester)注:不同的原料决定不同的成份,不同的成份决定不同的染料及染色条件。
染整流程知识

家纺常规工艺流程印染基础知识概论印染又称为染整,是染色或印花、后整理、水洗等的总称。
是将白色的坯布转化为五颜六色的单一颜色和色彩斑斓的花布的一种加工方式。
一、简述:(一)、纯棉品种的流程1、前处理流程:一般白布:坯布准备→翻缝→烧毛→退浆→拉折子→丝光→染色(印花)漂白布:坯布准备→翻缝→烧毛→退浆→拉折子→丝光→增白→拉幅2、染色流程:打底/冷染/湿蒸→水洗→拉幅→(预缩)或轧光→整理3、印花流程:拉幅(整纬)上卷→印花→(蒸化)→(水洗)→拉幅→(预缩)或轧光→整理(二)、涤棉品种的流程1、前处理流程:一般白布:坯布准备→翻缝→烧毛→退浆→丝光→定型→染色(印花)漂白布:坯布准备→翻缝→烧毛→退浆→烘干(涤增白)→高温定型显色→丝光→(复漂增白)→拉幅(棉增白)2、染色流程:打底(染色)→焙烘→水洗→拉幅→(轧光)→整理3、印花流程:拉幅上卷→印花→蒸化→水洗→(预缩)或轧光→整理二、具体操作:坯布准备检查来布规格、产地、数量(包长、件数)与计划是否一致,必须相符后才可生产。
1.装卸工把布运来时,根据投坯单清点件数、包长是否与计划一致。
有误差及时反馈计划主管和班长。
2.坯布包头所记录的品种、产地、幅宽、米数要与投坯单相符。
翻缝1.测量纬度是否达标2.测量门幅折幅,记录长度3.查看外观有无断经,无法洗涤的油污等污渍。
4. 拼布:注意两块坯布之间正反面,同面相拼5.缝头使用的线为纯棉线36支/6股,涤棉线42支/6股,缝头线要与坯布相同,即:纯棉布用纯棉线涤棉布用涤棉线。
6.缝头时看好正反面如有翻错及时纠正,不能漏缝,缝头时要求平、直、坚、牢、两边对齐防止漏缝、扭花、跳花、缝不齐,弹力布两边对齐拉直后再缝,幅宽相差太大时甩出,最后缝在幅宽相近的轴上。
两头加密2-3CM,线尾长度1。
5-2CM 。
吃布幅宽1-2CM,稀薄品种30-35针/10CM ,其它品种20-30针/10CM。
烧毛烧毛的目的:各种坯布在印染加工前必须将坯布表面和经纬之间存在着的绒毛去掉。
美发染色基础知识

美发染色基础知识如今,人们早已不再只为了掩饰岁月的痕迹而染发,而是为了展现个人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美发染色基础知识,希望对你有用!美发染色基础知识一.头发结构头发的结构可分为三部份:表皮层、皮质层、髓质层。
1、表皮层:约占10%它是头发的外衣,成毛鳞片状对头发起保护作用,头发的粗硬光泽取决于这一层。
毛鳞片层数越多头发越粗硬一般为3-15层,这一层的特点是遇碱和水毛鳞片会张开。
2、皮质层:约占80%头发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角蛋白组成成纤维状。
含有大量的自然色素粒子,皮质层反应出头发的颜色,染发、烫发均是在这一层起作用。
3、髓质层:约占10%,主要从头皮中吸取营养物质供头发生长,对染发烫发不起任何作用。
二.头发的分类1、中性:发根部毛乳头的皮脂腺分泌的油份和水份适中,这种头发上色易掌握且准确。
2、油性:发根部毛乳头的皮脂腺分泌的油份和水份过多,这种头发上色难。
3、干性:发根部毛乳头的皮脂腺分泌的油份和水份过少,这种头发上色易。
4、受损:头发表现为开叉、不柔顺、不服帖、多孔性。
主要是表皮层出现问题毛鳞片脱落,极易上色也极易掉色。
5、抗拒:头发表现为粗硬,毛鳞片层数多,难上色。
三.头发的生长周期及自然头发色的形成健康的头发以每月1-2cm的速度生长,但不是永久的生长下去,有一个生长期、发展期、死亡期,一根头发有着2-7年的生命,在这生命结束后便会脱落。
头发生长活动都产生在接近毛乳头的发根部位,在这里有着许多胚母细胞,其中有着一组负责生产自然色素体——麦拉宁(melanin)的胚母细胞,麦拉宁被传送到子细胞,而这些子细胞最终形成皮质层的一部分,所以头发长出时就有了自然颜色。
麦拉宁又叫自然色素体,它由两种自然色素粒子组成1、黑褐色素粒子2、黄红色素粒子。
所有的自然头发色都是由这两种自然色素粒子的多寡比率形成的。
欧洲人的黄红色素粒子较多,黑褐色素粒子较少,而中国人则黑褐色素粒子较多。
四.染发品的分类1)半永久性染发剂半永久性染发剂一般是指能耐6-12次香波洗涤才退色,半永久性染发剂涂于头发上,停留20-30分钟后,用水冲洗,即可使头发上色。
染整基础知识培训讲解

三、染色
6、锦纶染色的原理: 反应过程: NH2-NY-C00H===NH3+-NY-C00H===NH3+A—NYC00H===NH3+D--NY-C00H +A-。
五、压光
2、工艺分类: 冷压 油压 热压
3、机台种类: 50T 1#、3#、5# 80T 2#、6# 30T 4#机以冷压调手感
4、压光工艺要求 温度、速度、压光次数等
六、涂层
1、定义 涂层是将高分子类化合物均匀涂布于织物表面的加工过程,使织 物具有防绒、耐水压、透湿、遮光等特殊功能。
2、涂层分类 PA胶:聚丙烯酸酯类 价格便宜、手感柔软。 耐水压 一般 PU胶:聚氨酯类 价格较贵、弹性较好。 水压能做到10000 防水透湿类 洗后耐水压高,具透湿功能 涂布流程:溶解 →调液 →涂布 →干燥等四个阶段。
4、退浆的三要素: 温度、PH值、时间 做好过程中的参数控制
5、退浆效果的检测 残浆测定法 毛细效应测定法 浸渍阳离子染料溶液上色的检测法
二、退浆和精炼
6、退浆机台简介 OS退浆机 BOIL-OFF退浆机
7、退浆段生产中相关事项: (1)每1小时测量退浆槽内退浆液的含碱量 (2)退浆槽的母液按规定时间内更换 (3)高密尼丝纺、塔丝隆、尼龙牛津布等中 深色退浆前进行包液或冷堆工艺。 (4)控制好水洗槽的水量和温度。 (5)检查出、入布布面折痕、擦伤、勾丝等异常状况,做好反 馈工作。
三、染色
1、染色是把纤维制品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是借助染料与纤维发生物 理或化学的结合,或者用化学的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色,使整个纺 织物成为有色物体。
染色基础知识

染色基础知识一、染色理论概述把纤维浸入一定温度下的染料水溶液中,染料就从水相向纤维中移动,此时水中的染料量逐渐减少,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达到平衡状态。
水中减少的染料,就是向纤维上移动的染料。
在任意时间取出纤维,即使绞拧,染料也仍留在纤维中,并不能简单地使染料完全脱离纤维,这种染料结合在纤维中的现象,就称为染色。
若把海绵浸入染液中,染料溶液也能进入海绵内部,可是即使时间长,染料溶液的浓度也不变化,将海绵取出绞拧时,染料和水同时又从海绵内挤出来,所以说海绵并未被染色。
(一)染色基本过程按照现代的染色理论的观点,染料之所以能够上染纤维,并在纤维织物上具有一定牢度,是因为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之间存在着各种引力的缘故,各类染料的染色原理和染色工艺,因染料和纤维各自的特性而有很大差别,不能一概而论,但就其染色过程而言,大致都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1.吸附当纤维投入染浴以后,染料先扩散到纤维表面,然后渐渐地由溶液转移到纤维表面,这个过程称为吸附。
随着时间的推移,纤维上的染料浓度逐渐增加,而溶液中的染料浓度却逐渐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
吸附的逆过程为解吸,在上染过程中吸附和解吸是同时存在的。
2.扩散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直到纤维各部分的染料浓度趋向一致。
由于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浓度大于纤维内部的染料浓度,促使染料由纤维表面向纤维内部扩散。
此时,染料的扩散破坏了最初建立的吸附平衡,溶液中的染料又会不断地吸附到纤维表面,吸附和解吸再次达到平衡。
3.固着是染料与纤维结合的过程,随染料和纤维不同,其结合方式也各不相同。
上述三个阶段在染色过程中往往是同时存在,不能截然分开。
只是在染色的某一段时间某个过程占优势而已。
(二)染料在纤维内的固着方式染料在纤维内固着,可认为是染料保持在纤维上的过程。
不同的染料与不同的纤维,它们之间固着的原理也不同,一般来说,染料被固着在纤维上存在着两种类型。
1.纯粹化学性固色指染料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
印染基础知识

印染染色基础知识一、颜色以及测色仪基础知识1、颜色:即人对眼睛视网膜接收到的光作出的反应,在大脑中产生的某种感觉。
1、1颜色的三要素:色调(色相)、纯度、亮度色调(色相)(Hue):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是色与色之间的主要区别。
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纯度(Chromacity):又称饱和度或彩度,用来区别颜色的鲜艳程度。
它可以理解为颜色中有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的比例。
有色成分的含量越高则颜色越纯,饱和度越高;消色成分(指和其它成分的颜色互成补色而能混成为白光的颜色)的含量越高则颜色越灰,饱和度越低。
光谱色中的单色由于不含消色成分,所以饱和度最高,为100%;而白色、标准灰色和黑色所含的颜色都为消色成分,所以饱和度最低,为0或者说没有饱和度。
亮度(Lightness):又称明度,它表示有色物体的表面所反射的光的强弱程度,区别颜色的浓和淡。
物体对光的反射越强(或吸收越弱),则亮度越高;物体对光的反射越弱或吸收越强),则亮度越低.白色的物体亮度高,是因为它几乎不吸收光而全部把它反射出去;黑色的物体亮度低,是因为它几乎不反射光而全部把它吸收.说明:一般颜色从黄-橙-红-绿-蓝-靛-紫黑的变化,从深浅来说是变得越来越深,从亮度来说,则显得越来越暗。
颜色的三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色相决定颜色的质,亮度和纯度都是量的变化.任何颜色只要确定了它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就可以完全精确地确定出它是什么颜色。
倘若其中一个要素变化了,那么这个颜色就也变化了,描述或确定一个颜色必须确定它的色调、纯度和亮度。
Datacolor产品介绍:Datacolor 产品的软件是由Datacolor公司自已开发出来的,并由香港DTC 公司担任其代理商,印染现有Spectraflash 600,其中有两种软件:Datacolor TOOLS, Datacolor MATCH,TOOLS基本以测色为主,出具测色报告以及相关数据等;而MATCH软件包括数据库的建立,配色使用,调色使用等;仪器对室内温湿度和对样品标准板尺寸的要求:Datacolor仪器对室内温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温度:20±2℃相对湿度:65+2%对尺寸的要求:为了确保样品不透光需叠四层(最佳尺寸:25cm×10cm)Datacolor的测色条件:对于纱样与布样都要注意到标椎与样品的测量状态要保存一致性.,以不透光为原则,同时也要注意到仪器的校正、经纬方向是否一致、是否需要取平均值等,在测布片时尽量用中大孔,保证其准确性。
纺织印染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纺织印染基础知识培训课件目录一、纺织印染概述 (2)1. 纺织印染定义及重要性 (3)2. 纺织印染历史与发展趋势 (4)二、纺织原料与纤维类型 (5)1. 天然纤维 (7)1.1 棉纤维 (8)1.2 羊毛纤维 (9)1.3 亚麻纤维 (10)1.4 其他天然纤维 (11)2. 合成纤维 (12)2.1 涤纶纤维 (13)2.2 尼龙纤维 (14)2.3 氨纶纤维等 (16)三、纺织工艺基础 (18)1. 纺纱工艺 (19)1.1 原料准备与混合配比 (20)1.2 开松梳理与成条卷绕技术要点 (22)1.3 加捻与粗纱工艺参数设置原则等 (23)2. 织布工艺简介及设备类型介绍等 (24)一、纺织印染概述纺织印染是将纤维材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赋予其特定颜色和图案的过程。
它是纺织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提升纺织品的美观度和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节将为大家介绍纺织印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纺织印染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机械手段,将染料固定在纺织品上,使其获得特定颜色和图案的工艺过程。
印染过程包括纺织品的准备、染色、印花和固色等环节。
纺织印染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从最早的天然染色到现代化学染料的运用,从手工印花到自动化、数字化印刷技术的普及,纺织印染行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现代社会,纺织印染不仅是满足人们对纺织品美观需求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纺织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织印染行业正朝着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智能化等方向不断发展。
纺织纤维是纺织印染的原材料,包括天然纤维(如棉、麻、丝、毛等)和合成纤维(如涤纶、尼龙、氨纶等)。
了解纤维的特性对后续的印染工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印染方式包括染色、印花和平幅加工等。
染色是将染料均匀分布在纺织品上,以提高其整体效果和性能。
纺织印染是一门涉及纤维材料、染料、工艺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纺织染色基础知识

随着消费者对纺织服装产品个性化、时尚化的需求,纺织品的染色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可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染色,从而赋予产品不同的色彩、风格及表现形式。
下面简述几种常见的纺织品染色方式:1、原液着色化学纤维在制造时,首先要制备纺丝原液,一般原液是无色或白色。
当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可在原液中加入有色物质(如色母粒)或纺前着色,经充分混合后再进行纺丝,即可获得各种有色纤维,可以是短纤,也可以是长丝。
2、散纤维染色为了丰富产品色彩、减少纱线色差、增加产品朦胧效果,可进行散纤维染色,如毛纤维染色、棉纤维染色等。
染色方式一般为浸染,也有轧染法。
散纤维染色后再进行纺纱和织造,便可获得色纺纱和色纺织物。
3、条子染色散纤维染色后在进行纺纱的过程中,会有少许色纤残留在所经设备中,为后续的清洁工作带来不便,因而就有了毛条染色,再根据后道需要经过并条、粗纱、细纱工序。
该工艺在毛纺中已成熟应用。
近年来,已有企业将此工艺用于棉纺来生产色纺纱。
4、纱线染色色织织物一般是通过先染纱再按一定的规律将不同颜色的经纬纱排列织造而成的,其具有色牢度强、图案立体、风格独特的性能。
5、织物染色在当前的纺织品中,织物匹染是最主要的染色方式。
除了织物全幅染同一颜色外,也可局部染色,如印花、夹心染色等。
织物染色可采用平幅或绳状方式染色,也可采用浸染、轧染、气相转移染色等。
6、成衣染色成衣染色是先将织物进行前处理,制成服装后再进行染色(或印花),一般采用浸染。
机织物和针织物均可进行成衣染色。
通常认为,染色工序越靠前,生产成本越低,出现问题后可以在后道工序进行弥补,但其市场反应速度慢;染色工序越靠后,可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反应,但其对染色均匀性、染料及加工工艺要求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散染料上染过程:
染料 颗粒
胶束中 的染料
染液中的 染料分子
流动的染浴
纤维 扩散边界层
动力边界层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涤纶染色工艺条件:
1.高温高压染色法
分散染料 高温匀染剂 分散剂 HAC调节PH=5-6
40℃
30-60min
135℃ 1 ℃/min
80 ℃
1℃/min
烧碱、保险粉
2℃/min
80℃ 还原清洗
深色也仅需加少量助染剂。
Nylonthrene B染料主要用于卷染。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N N C C CH3 CN
HO N Cl酸性染料的主要结构:
D–SO3–Na+ → D–SO3– + Na+
N H 3+ H +
N H 3+ D -SO 3-
N H 3+-O 3S-D
H N
H N O H -
H N
PH<3,锦纶C 中O O 的- 亚氨基吸酸产生C O “O H 染座”,上染量会C 急O O 剧- 增加,产生超量吸附,但纤
维会迅速水解,强度明显下降
NH3+ — NH — COO- NH3+— NH — COOH NH3+ — NH+ — COOH PH=4-6,染料以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共同作用而与纤维结合,可以染浓色。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三、腈纶染色工艺原理
腈纶(PAN):聚丙烯腈
第一单体:丙烯腈,主体,含量85% 第二单体:含酯基的乙烯基单体,基团体积大,减弱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利于 染料分子进入纤维内部 第三单体:染色单体,含磺酸基或羧酸基的酸性单体,对阳离子染料或酸性染料 有亲和力 腈纶大分子上含有体积较大和极性强的侧基-CN,不能形成晶体,没有结晶区, 无定形区的规整程度高于其他纤维,Tg为75-100℃,软化温度为190-240℃。由 于水的增塑作用,腈纶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下降到70-85℃之间,链段开始运动。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1.温度:涤纶染色的温度为135℃,此温度称为染色转变温度(TD)。在常温
下,涤纶无定形区大分子间排列紧密,常温下染料分子难以进入纤维内部, 当纤维加热到玻璃化温度(Tg,125℃)以上时,无定形区部分分子链运动加剧, 分子间的空隙增大,染料分子可以进入纤维内部进行上染。一般TD较Tg高 十几度,根据扩散系数来决定的。 2.PH值:染浴PH值一般为5-6,因为大部分分散染料在PH>8时水解,在PH 值<4时染料还原分解,使色光萎暗,且涤纶在PH>7时,高温条件下也会 发生水解,产生"碱剥皮”的现象。 3.还原清洗: 1)去除涤纶原丝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聚物 2)去除涤纶布面吸附残留的染液,采用保险粉和烧碱的共同作用下,分散 染料结构被破坏,降低其对纤维的亲和力,有利于去除浮色。
因此一般选用弱酸性染料染锦纶。其键结主要是靠纤维分子在酸性条件下末端带正电 的氨基与染料的磺酸基团的离子结合以及分子彼此间形成的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染色工艺过程
染物于50~60℃入染,以1℃/1.5min的速率升温至70℃ ,再以 1℃/2~4min的速率升温至沸,再沸染45~75min,然后水洗烘干。
O H OCH2CH2O C
O C O CH2CH2OH
n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分散染料: 1.分子较小,结构简单,不含-SO3等强亲水基团,仅含有-OH、-NH2、-NO2等弱极性基 2.与纤维的结合力:
氢键:分子中的-OH、-NH2与纤维中的-C=O-以氢键结合 范德华力:主要是非极性分子间的色散力 3.在高温碱性条件下,染料发生水解,染色时染浴PH值为5-6 4.主要用于涤纶、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 5.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升华牢度
锦纶66(聚己二酰己二胺) 分子量为20000-30000 Tg为47-50℃ 熔点为250-265℃
锦纶6(聚己内酰胺) 分子量为14000-20000 Tg为35-50℃ 熔点为215-220℃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酸性染料:
一类结构上带有酸性基团的水溶性染料。绝大多数酸性染料是以磺酸钠盐的 形式存在,极少数是以羧酸钠盐的形式存在。
一般采用弱酸性染料染锦纶,染料结构中只含有1-2个-SO32-,在常温染液中 基、以胶体分散状态存在,染色在弱酸浴中进行(pH=4~5)这类染料的湿处 理牢度较好、匀染性稍差。
Nylonthrene染料具有良好的日晒、 湿处理牢度和匀染性能,还有较高
H 25C 12
的耐臭氧牢度,染色条件容易控制,
染浅-中色不需要添加助染剂,染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2.载体染色法 3.热熔染色法 4.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技术 5.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二、锦纶染色工艺原理
锦纶(PA):聚酰胺纤维,在我国称为尼龙,分子主链由酰胺键(-CO-NH-)连接,主
要包括锦纶6和锦纶66两大纤维品种。结晶度50-60%,甚至高达70%,含有的酰胺键 在酸中很易水解,在碱中的稳性性较好。锦纶等电点:5~6。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目录
1 涤纶染色工艺原理 2 锦纶染色工艺原理 3 腈纶染色工艺原理 4 纤维素纤维染色工艺原理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一、涤纶染色工艺原理
涤纶(PET):
大分子两端各含有一个-OH,不含亲水 基团 熔点约为267℃ 结晶度可达40%-60%,分子排列紧密 玻璃化温度Tg为125℃ 涤纶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1.温度:染色温度过高会加速锦纶纤维水解,染色温度一
般建议于100℃,大于锦纶的Tg,可根据不同的染色织物
及染色设备而调整.但是酸性染料对尼龙的亲和力较高,
初染速度很快,为了避免染色一开始的上染不匀,始染
温度宜低,升温速率宜慢。 2.匀染剂: 亲纤维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锦纶66:50℃ 左右
O D CO
D CN O H
D C NR
OH-,H2O
O D C O-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O NH2 Br
NN
NN
O NH2
分散紫E-BL 25%
Br
O2N
NN
NO2
分散黄RGFL 10%
OC2H5 C2H5OCOCH3
N C2H5OCOCH3
NHCOCH3
分散蓝H-2GL 50%
O H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锦纶6:35~50 ℃
亲染料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固色处理
复配物: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烷芳基磺酸钠
采用单宁固色剂在弱酸性条件下于80℃固色20min,主要是
在锦纶表面形成一个阻止染料向外扩散的薄膜。
染色工艺基础知识
染色方法
1.浸染 散纤维 锦纶条 锦纶丝 弹力丝织物 2.卷染 锦纶绸 3.染料 活性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