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淋巴结检查

合集下载

浅表淋巴结评估

浅表淋巴结评估

正常淋巴结:直径 小于1cm,质地柔 软,无压痛
异常淋巴结:直径 大于1cm,质地坚 硬,有压痛
淋巴结融合:多个 淋巴结融合成团, 质地坚硬,有压痛
评估淋巴结硬度
01
正常淋巴结:柔 软、可移动
02
异常淋巴结:坚 硬、固定
03
硬度评估方法: 触诊、超声检查
04
淋巴结硬度与疾 病关系:硬度增 加可能提示炎症、
淋巴结疼痛: 肿大淋巴结可 能伴有疼痛, 提示炎症或肿 瘤等疾病
浅表淋巴结的评
4
估注意事项
评估技巧
01
检查顺序:按 照一定的顺序 进行淋巴结检 查,避免遗漏
02
触摸力度:触 摸淋巴结时, 力度要适中, 避免用力过猛
03
观察淋巴结: 观察淋巴结的 大小、形状、 硬度、活动度 等特征
04
结合其他检查: 结合其他检查 手段,如B超、 CT等,进行综 合评估
记录淋巴结的活检和病理 学检查结果
记录淋巴结的评估时间和 评估者信息
谢谢
2
估方法
触诊方法
1
检查者站立或坐于患者对面,保持 适当的距离
2
检查者用双手触摸患者颈部、腋窝、 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区域
3
检查者用指尖轻轻按压淋巴结,感 受其大小、硬度、活动度等特征
4
检查者根据触诊结果,判断浅表淋 巴结是否异常,并记录在案
观察淋巴结大小
淋巴结肿大:直径 大于2cm,质地坚 硬,有压痛
肿瘤等疾病
浅表淋巴结的评
3
估结果
正常淋巴结
淋巴结大小:正常 淋巴结大小在0
淋巴结形状:正常 淋巴结形状为椭圆
形或圆形
淋巴结质地:正常 淋巴结正常 淋巴结表面光滑,

一般检查-浅表淋巴结检查实验指导只是分享

一般检查-浅表淋巴结检查实验指导只是分享

无压痛
连、固定。
原因
引流区器官或 组织急慢性细 菌性感染引起 肺结核
肺癌(右侧) 胃癌或食管癌 (左侧)
Virchow淋巴结——胃癌、食管癌转移标志
9
浅表淋巴结检查 全过程
1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检查方法:由浅入后三角→颈前三角→颌下 →颏下→锁骨上窝→腋窝(顶部→后壁→内侧→前侧→ 外侧)→滑车上→腹股沟→腘窝
淋巴结肿大记录的内容:
– 部位、大小、数目、质地、压痛 ;
– 活动度、粘连;
– 局部皮肤:红肿、瘢痕、瘘管
6
淋巴结肿大的意义
全身淋巴结肿大 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一般检查-浅表淋巴结检查实验 指导
浅表淋巴结
• 正常淋巴结:d=0.2-0.5cm,质软,
表面光滑,无粘连,不易触及,无压痛。
• 浅表淋巴结的分布:头颈部 腋窝 滑车上 腘窝 腹股沟
2
颈前淋巴结
3
4
腘窝淋巴结
滑车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
5
浅表淋巴结评估
检查前准备:
1.手保持清洁、温暖;
2.检查时病人肌肉要充分放松。
局部淋巴结肿大 ✓ 非特异性的淋巴结炎 ✓ 淋巴结结核 ✓ 淋巴结转移
7
局部淋巴结肿大常见原因与特点
类型 非特异性的 淋巴结炎 淋巴结结核
淋巴结转移
特点
与周围组织 关系
质软、表面光滑、 无粘连 有压痛,局部皮 肤可发红。
好发在颈部血管 可互相粘连或
周围,常为多发 与周围组织粘

连。
表面光滑,质硬,与周围组织粘

院前考-头颈部淋巴结触诊

院前考-头颈部淋巴结触诊

头颈部浅表淋巴结检查(100)
一、考生站立正确,告知被检查者体位正确(10分)
告知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考生站在其对面(仰卧位时在其右侧),在检查过程中应随时告知被检查头部姿势以利触摸淋巴结(嘱被检查者头低或偏向检查等)。

二、检查手法正常,顺序规范,无遗漏检查部位(40分)
考生示、中、环三指并拢,指腹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仅检查一侧扣20分)。

三、报告检查结果正确(10分)
报告检查结果: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若触及淋巴结,应描述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量、质地、活动度,有无触痛等)。

问题:20分
头颈部局部淋巴结肿大原因?
答:有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淋巴瘤和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等
职业素质10分
1、体格检查前,告知被检查者如何配合查体,态度和蔼,动作轻柔,体现
关爱意识,体检结束时告知并有关爱动作(如帮助盖被子或帮助整理好被检查者上衣等)
2、着装整洁,举止大方,语言文明,体检认真、细致,表现出医师应有的
良好素质。

浅表淋巴结检查PPT课件

浅表淋巴结检查PPT课件

查体: T39.5℃,P110次/分,R24次/分,BP110/70mmHg。
神清,慢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表浅淋巴结未扪及 长大。心肺腹(-)。双下肢不肿。
辅查:暂缺
Your site here
病例分析
发热
按病因分类
感染性(最常见)
非感染性
Your site here
病例分析
完善相关检查:
Your site here
LOGO
浅表淋巴结检查
(Examination of Superficial lymph nodes)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掌握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评估浅表淋巴结
态度目标:培养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
Your site here
三大常规、生化、痰检及胸部CT均未见明显异常;
缺乏支持感染的证据
入院后仍持续发热(中至高热)
Your site here
病例分析
补充查体:
左腋窝下可扪及一肿大淋巴结,质韧,大小约3x2.5cm, 无压痛,可推动。
左腋窝淋巴结活检:
病理提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侵袭性)
Your site here
THANK YOU
2019/4/25
Your site here

Apical ln. Central ln.
Subclavian trunk Pectoral ln.
Lateral ln.
Subscapular ln.
Your site here
浅表淋巴结检查演示及视频
Your site here
知识小结
熟练掌握:

全身浅表淋巴结

全身浅表淋巴结
• 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时:以左(右)手托扶被 检查者左(右)前臂,以右(左)手向滑车 上由浅及深进行触摸。
•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淋巴结的部位、 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 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
• 同时注意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淋巴结的检查顺序
• 头颈部淋巴结的检查顺序:耳前→耳后→枕部→颌下 →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
淋巴结肿大的病因(按急慢性)
• 慢性淋巴结肿大 1.慢性感染性淋巴结肿大:非特异性慢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结核,丝虫病,黑热病,梅毒,艾滋病 2.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型类风湿
性关节炎(still病) 3.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
白血病,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4.其他:结节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
• 全身淋巴结肿大 可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淋巴瘤,各型急、慢性白血病等。
淋巴结肿大的病因(按急慢性)
• 急性淋巴结肿大
1.急性单纯性淋巴结炎 2.病毒性感染:风疹,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 性肝炎,猫抓病 3.衣原体感染 4.立克次体感染 5.螺旋体感染 6.特殊细菌感染 7.原虫感染 8.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热,血清病 9.毒蛇咬伤
• 淋巴结肿大可能是局部病变所致,也可能是全身 疾病的一种表现。
淋巴结肿大的病因(按分布)
• 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由引流区域的急慢性
炎症所引起,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齿龈炎可引起 颈部淋巴结肿大。
急诊初期时,肿大的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 滑、无粘连,肿大至一定程度即停止。
浅表淋巴结分布
• 头颈部(见图) (1)耳前淋巴结:位于耳屏前方 (2)耳后淋巴结:位于耳后乳突表面、胸锁乳突肌止点处, 亦称为乳突淋巴结。 (3)枕后淋巴结:位于枕部皮下 (4)颌下淋巴结:位于颌下腺附近 (5)颏下淋巴结: 位于颏下三角内 (6)颈前淋巴结: 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及下颌角处 (7)颈后淋巴结:位于斜方肌前缘 (8)锁骨上淋巴结:位于锁骨与胸锁乳突肌所形成的夹角处

浅表淋巴结检查反思日记(视、触、叩、听)

浅表淋巴结检查反思日记(视、触、叩、听)

浅表淋巴结触诊反思日记1、触诊顺序: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枕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颈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腘窝淋巴结。

2、触诊方法:由浅入深滑动触诊,滑动方向应取相互垂直的多个方向或转动式滑动。

○1检查耳前、后淋巴结将食指、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指腹平行于耳前、后部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

这个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多见于眼、耳朵的炎症。

○2枕淋巴结检查将食指、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指腹平行于后脑勺上进行滑动触诊。

这个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多见于皮肤疾病,也可见于风疹、麻疹。

○3颌下淋巴结将食指、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指腹平行于颈部左右侧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

这个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呼吸道感染及结核等常见的病。

○4颏下淋巴结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前面,左手扶着被检者的头部,使头梢倾向左前下方,将右手食指、中、无名指三指并拢进行触诊,由浅入深。

反方向亦然。

○5颈前淋巴结:双手指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

○6颈后淋巴结:双手指尖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

○7锁骨上淋巴结检查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头向前屈,用双手触诊,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

将食指、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指腹平行于锁骨左右侧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这个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胃癌、肝癌、胰头癌。

○8腋窝淋巴结检查以一手扶病人前臂稍外展,一手进行检查。

用右手检查左侧,以左手检查右侧。

将食指、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指腹平方于腋窝下肤上进行滑动触诊。

这个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多见于乳腺炎、上肢。

肩部炎症或乳腺癌的转移。

○9滑车上淋巴结,左手托病人左前臂,以右手向滑车上检查左侧滑车上淋巴结。

○10腹股沟淋巴结检查腹股沟淋巴结分两组:水平组(腹股沟韧带下方)、垂直组(沿着大隐静脉分布,大约大腿中间)步骤: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三指并拢滑动触诊,先水平组后垂直组。

健康评估-表浅淋巴结检查

健康评估-表浅淋巴结检查

第四节浅表淋巴结【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浅表淋巴结检查方法(2)掌握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重点难点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淋巴结分布全身,一般只能检查身体各部的浅表淋巴结。

正常浅表淋巴结较小,直径多在0.2-0.5cm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相邻组织无粘连,无压痛,不易触及。

一浅表淋巴结的分布浅表淋巴结以组群分布,一个组群的淋巴结收集一定区域内的淋巴液。

局部炎症或肿瘤往往引起这些相应区域的淋巴结肿大1. 耳后、乳突区淋巴结收集头皮范围内的淋巴液;2. 颈深淋巴结群上群:(胸锁乳突肌上部)收集鼻咽部淋巴液;下群(胸锁乳突肌下部)收集咽喉、气管、甲状腺等处的淋巴液;3. 锁骨上淋巴结群左侧:收集食管、胃等器官的淋巴液;右侧:收集气管、胸膜、肺等处的淋巴液4. 颌下淋巴结收集口底、颊粘膜、牙龈等处的淋巴液;5. 颏下淋巴结收集颏下三角区内组织、唇和舌部的淋巴液;6. 腋窝淋巴结群收集躯干上部、乳腺、胸壁等处的淋巴液;7. 腹股沟淋巴结群收集下肢及会阴部的淋巴液。

二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并拢示,中,环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进行滑动触诊触诊时让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使皮肤或肌肉松弛,便于触诊。

检查顺序: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腋窝、滑车、腹股沟、腘窝等。

三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一)局部淋巴结肿大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所属部位的急、慢性炎症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

肿大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

2.淋巴结结核lymphoid tuberculosis:常发生在颈部,呈多发性,质地较硬,大小不等,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

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疤痕。

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质地坚硬,或有橡皮样感,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般无压痛。

肺癌可向右侧锁骨上窝或腋部淋巴结群转移;胃癌、食管癌多向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标志。

筛查浅表淋巴结病变,就选超声

筛查浅表淋巴结病变,就选超声

筛查浅表淋巴结病变,就选超声☉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 周晓蓉大,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或出现淋巴结肿大伴发热。

B超下,淋巴瘤内部血管的分布模式多为门型,血管走形与正常淋巴结相似,但动脉相多表现为“雪花状”的弥漫均匀性增强,实质相表现为不均匀增强,特征是迅速整体增强。

转移性淋巴结原发于淋巴结的恶性肿瘤以及其他肿瘤的转移,均可导致淋巴结肿大。

好发部位包括:腋窝淋巴结肿大,多见于乳腺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颈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甲状腺癌、口咽癌、鼻咽癌、喉癌、食管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胃癌、胰腺癌、卵巢癌、胆囊癌等;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或非霍奇金病等。

常规超声中淋巴结转移的征象包括微钙化、囊性改变、强回声、淋巴结变圆及周边血流增多等。

另外,转移性淋巴结中正常淋巴结结构被肿瘤组织取代,肿瘤细胞通过输入淋巴管进入淋巴结,故肿瘤新生血管主要分布于边缘区,分支呈向心性分布(良性淋巴结多呈离心性)。

研究表明,与常规超声相比,超声造影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更高,分别为98.0%、54.5%、76.3%。

要注意,当淋巴结直径小于0.5厘米时,常规超声的血流信号显示欠佳,导致其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此时可结合超声造影、弹性成像、PET-CT、病理检查等手段来明确诊断。

童女士前几天感冒发烧,在颈部摸到了黄豆大小的疙瘩,用手按压时不仅有疼痛感,还会跑来跑去。

童女士以为自己患上了肿瘤,赶紧到医院检查,结果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虚惊一场!在癌症高发的今天,很多人都像童女士一样,觉得淋巴结肿大是癌症的前兆。

其实淋巴结肿大非常常见,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可见于多种疾病,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

淋巴结遍布全身,但只有表浅的淋巴结有可能触摸到,正常的淋巴结为0.2~0.5厘米。

当颈部、腋下淋巴结直径超过1厘米,腹股沟淋巴结直径超过1.5厘米,就属于淋巴结肿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bscapular ln.
浅表淋巴结检查演示及视频
知识小结
熟练掌握:
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滑动触诊)
各区域浅表淋巴结的检查顺序(头颈部、腋
窝)
课后作业
1、要求自学后总结(下次课讨论) 局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常见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位置
2、课后相互练习”浅表淋巴结检查”
3、师生交流——操作心得
讲课纲要
p 讲课范围
《健康评估》第三章 第3节 《浅表淋巴结检查》,P61
p 病例导入
p 本次授课的主要内容
p 演示操作
p 知识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病例导入
主诉:发热1月。
病史:患者,男性,65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
T39.8℃),伴轻微头痛、乏力、纳差及四肢酸痛,偶有咳 嗽但少痰,无腹部不适及尿路刺激征等,于当地医院诊治, 予抗生素治疗无明显好转(具体不详),之后仍间断发热。 既往体健。
Hale Waihona Puke 掌握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评估浅表淋巴结
态度目标:培养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
浅表淋巴结检查
正常浅表淋巴结特点及分布 浅表淋巴结检查方法及顺序
浅表淋巴结检查视频及演示
浅表淋巴结
正常淋巴结: 直径0.2-0.5cm 质软,表面光滑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无压痛 不易触及
表浅淋巴结的分布
•头颈部
上肢
下肢
表浅淋巴结的分布
头颈部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
滑车上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
腘窝淋巴结
浅表淋巴结检查方法
• 手指并拢(示、中、环指指腹)
重点
• 滑动触诊(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的滑动) • 检查部位要放松,由浅入深、左右交叉、多方向 • 检查上肢时,左手检查右侧,右手检查左侧
4、学期作业:为身边的人完成一次浅表淋巴结检查
感谢您的关注 谢谢 !
入院后仍持续发热(中至高热)
病例分析
补充查体:
左腋窝下可扪及一肿大淋巴结,质韧,大小约3x2.5cm, 无压痛,可推动。
左腋窝淋巴结活检:
病理提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侵袭性)
浅表淋巴结检查
(Examination of Superficial lymph nodes)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浅表淋巴结检查顺序
要点 头颈部
耳 前 耳 后 枕 部








锁骨上
上肢
腋 窝 滑车上
下肢
腹股沟 腘 窝
腋窝淋巴结检查顺序
尖 群
勿漏查
外侧群
中央群
胸肌群
Apical ln.
肩胛下群
Subclavian trunk Central ln. Pectoral ln.
Lateral ln.
查体: T39.5℃,P110次/分,R24次/分,BP110/70mmHg。
神清,慢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表浅淋巴结未扪及 长大。心肺腹(-)。双下肢不肿。
辅查:暂缺
病例分析
发热
按病因分类
感染性(最常见) 非感染性
病例分析
完善相关检查:
三大常规、生化、痰检及胸部CT均未见明显异常;
缺乏支持感染的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