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的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超声诊断心包疾病,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

超声诊断心包疾病,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
概述
可发生于任何心包疾病后 反复慢性炎症,心包增厚粘连 心脏舒张受限,静脉回流受阻,心排量减少 收缩功能相对正常
超声特征
心包增厚>4mm
心包局部或普遍增厚,回声强,脏壁层粘连 心包钙化时回声显著增强伴声影 膈面,后房室沟及下腔静脉入口最明显 心包积液:无或仅少量、包裹性积液
心房扩大,心室正常或缩小
超声心动图价值
心包积液有无、量、分布以及性质 评价心包积液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指导穿刺部位、深度和治疗
有无积液
心包脏、壁层间于舒张期可探及的无回声区 最低位置积液最显著:后房室沟处 多切面探查全面显示积液范围
积液定量
依据:无回声区出现部位和内径
微量:50-100ml 积液位于左室后壁后方(3-5mm) 心外侧和心前区仅极少或无者
50%CP二尖瓣口呼吸时E峰速度变化〉25% 呼气时肝静脉舒张期反向血流增快 5、TDI二尖瓣环e峰速度 CP患者室间隔侧二尖瓣环e峰速度〉8cm/s
少量:100-200ml 积液位于LVPW后方(<1cm) 心外侧和心前区仅少量
中量:200-500ml 积液均匀分布于LVPW后、心尖及RVAW 前(1-2cm)
大量: >500ml 积液暗带遍布心脏周围,宽度>2cm LAPW后亦可见暗区
积液性质
漏出液 渗出液
包裹性积液
心包粘连增厚形成的局限性无回声区 轮廓不规则,无回声区中见絮状或较多粘 连条带,积液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可发生于心包任何部位,多见于左室后方, 右房旁
主要超声特征
1.心包积液
中-大量PE 亦可为少量或局限性积液
2.心壁塌陷(心包腔压力升高)
右房壁塌陷 最早出现,舒张中晚期-收缩早期,

心脏彩超诊断心包积液的标准

心脏彩超诊断心包积液的标准

心脏彩超诊断心包积液的标准心包积液是一种典型的心血管病理状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具有非常复杂的发病机制,其发病机制可以归纳为慢性炎症性心脏病、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随着彩色超声的发展,心包积液的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彩超对心包积液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改进。

1、定位彩超对心包积液诊断标准心包积液患者可能出现不同部位的积液,而定位彩超是发现病变位置的最佳方法,超声图像可以明确地发现并扩大心包腔内的积液。

需要注意的是,定位彩超的诊断结果要受形态学特征的影响,它可以提供肠类毛细血管、慢性炎症及肌纤维化等可能病变的信息,并可确认心包的张力、形态学变化等,有助于心包积液的诊断。

2、彩超心包积液诊断标准①彩超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心包腔内有无积液,必要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特异性病变特征。

②彩超提供心包腔内积液的数量评估,可以采用多发病位置来评估积液。

③彩超可以变性显著改变彩超图像,如出现积液时,超声图像会变得模糊不清。

④彩超可以观察到心包积液的体积变化,如有积液时,心包腔的体积会明显增大。

⑤彩超可以观察到心包积液的声学特性,如有时会出现延迟回声或散场回声,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部位及其严重程度。

⑥彩超可以观察到心包积液的流动性,如有积液时,积液会流动到其他部位,当心包炎性病变时,会出现病变性积液。

3、心包积液彩超鉴别诊断标准①超声图像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心脏室内的浆液性积液,如一连串的晶格回声或弥漫的散场回声,以及移动性积液的声学表现;②通过彩超可以确定心室内的积液是清液性还是浆液性,以及积液的大小;③彩超可以发现心包炎性病变所致的病变性积液;④通过彩超可以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时多腔心室所致的浆液性积液;⑤彩超可以及时发现心包病变时耳洞部位所致的浆液性积液。

彩色超声是当今心脏彩超诊断心包积液的主要手段,诊断效果良好,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好。

只有真正理解了彩超心包积液诊断标准,准确把握彩超的病变特征,才能有效地为患者的诊治提供有力的指导。

心包填塞超声诊断标准

心包填塞超声诊断标准

心包填塞超声诊断标准
心包填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脏急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简便、快速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诊断心包填塞。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心包填塞超声诊断的标准。

1.心包积液量
超声诊断心包填塞的最主要标准是心包积液量。

正常人的心包腔内有一定量的液体,但当液体量超过正常范围时,就可能提示心包填塞。

一般来说,超声心动图可以检测到心包积液量在50-100ml以上时即可诊断为心包填塞。

2.心脏活动受限
心包填塞时,心脏活动会受到限制。

超声诊断可以通过观察心脏的舒张和收缩活动情况来判断心脏活动是否受限。

如果心脏的舒张和收缩活动都受到限制,那么可以诊断为心包填塞。

3.右心房塌陷
右心房塌陷也是心包填塞的典型表现之一。

在超声诊断中,如果发现右心房出现塌陷,即右心房的形态出现异常,那么应该考虑心包填塞的可能性。

4.室壁运动异常
心包填塞时,室壁运动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异常。

超声诊断可以通过观察室壁的运动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如果发现室壁运动出现异常,那么应该考虑心包填塞的可能性。

5.心脏收缩功能异常
心包填塞时,心脏的收缩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异常。

超声诊断可以通过观察心脏的收缩功能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如果发现心脏的收缩功能出现异常,那么应该考虑心包填塞的可能性。

总之,在超声诊断中,如果发现以上五个方面的异常,那么应该考虑诊断为心包填塞。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诊断并不是唯一的诊断方法,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1.引言心包疾病是指发生在心包膜上的各种疾病,包括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包肥厚等。

影像学在心包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技术。

2.心包炎的影像学诊断2.1 心包炎的影像学特征心包炎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心包膜增厚、心包腔积液和心包膜增生等特征。

心包膜增厚可通过心包超声、心包CT等影像学检查来观察,心包腔积液可通过心包超声、心包MRI等检查来确定。

2.2 心包炎的影像学诊断流程心包炎的影像学诊断流程包括病史采集、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影像学评估和结果判断等步骤。

在影像学检查中,可以使用心包超声、心包CT、心包MRI等多种技术来获取影像学资料,并通过对影像学资料的评估来进行最终的诊断。

3.心包积液的影像学诊断心包积液是指心包腔内液体的异常积聚,可以是血液、浆液或渗出性液体。

影像学在心包积液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1 心包积液的影像学特征心包积液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心包积液的定位、形状、大小、分布等。

心包超声、心包CT、心包MRI等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获取这些信息。

3.2 心包积液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影像学诊断心包积液的方法包括心包超声、心包CT、心包MRI等技术。

心包超声是最常用的诊断手段,它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和评估心包积液。

心包CT和心包MRI则适用于复杂的病例和无法明确诊断的情况。

4.心包肥厚的影像学诊断心包肥厚是指心包膜的增厚和增生。

影像学在心包肥厚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4.1 心包肥厚的影像学特征心包肥厚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心包膜的厚度增加、心包组织的增生等。

心包超声、心包CT、心包MRI等技术可以显示这些特征。

4.2 心包肥厚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影像学诊断心包肥厚的方法包括心包超声、心包CT、心包MRI等技术。

心包超声是最常用的检查方式,可以直接观察心包膜的厚度和心包组织的增生情况。

心包CT和心包MRI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可用于进一步评估和定量分析。

超声诊断学心包积液及左房粘液瘤

超声诊断学心包积液及左房粘液瘤

胸腔积液
诊断要点:
心包脏壁层之间可见液性暗区,且随体位改变。
鉴别诊断:
1. 胸腔积液 2. 心外膜脂肪造成的右室前无回声区,尤其是老年肥胖
患者。
缩窄性心包炎
病理生理:僵硬、瘢痕性心包包绕心脏病并限
制心腔的正常充盈。 舒张时,当血液流经右心房进入右
心室,右室扩张并很快达到缩窄心包的最 大极限,进一步充盈突然受阻,静脉向右 心回流停止,因此,体静脉压增高,出现 右心衰体征。
病理: 心包脏壁层间积液。 血流动力学改变:因积液量多少,渗出快慢而异。积液可致心包腔 压力升高,影响心室充盈。心排出量下降,静脉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限, 造成肺淤血,下肢水肿。
病理: 心包脏壁层间积液。
超 声 所 见 :
M 型: 1. 右室前壁之前及左室后壁之后心包腔
内可见液性暗区。
2.可见心脏摆动与荡击波征。
1.左室腔正常或缩小,双心房增大
2.吸气时室间隔运动异常
3.下腔静脉扩张且深吸气时不能明显减小
吸气时,左房室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减低, 而 右房室瓣口血流速度增加;呼气时变化相反。 (变化幅度≥25%) 附:[正常人变化幅度﹤5%]
主动脉瓣口:也有随呼吸运动而出现相似的 周期性变化。(变化幅度≥14% ) 附:[正常人变化幅度﹤4%]
纤维素渗出,有助于心包穿刺定位。
心尖四腔切面
短轴切面
剑突下探查
纤维素渗出:粗细不等的多条线状或条索状回声,多连接于壁层和脏层 心包间,似将心包腔分隔成多个小房。若不完全连接心包腔的两端,一端可游离 于心包液内,随心脏运动而在心包腔内移动。
2. 大量积液时,心脏搏动强,可呈摆动样。
3. 右室前孤立的无回声腔隙不一定是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的诊断治疗

心包积液的诊断治疗
肺遮挡的部位 方向尽量与左室壁平行,进针路线避开胸膜腔
注意事项
宜左不宜右:在左侧心前区穿刺,因右侧常不能分清心房 与积液的界限,而左侧心脏各结构与积液区易判断
宜下不宜上:心底部为大动脉所在,一旦刺破不容易止血 宜外不宜内:因积液在心外侧时前后经较内侧多深,进针
不易触及心肌 宜直不宜斜;进针方向应选择平行于矢状面的前后方向
心肌梗死、肿瘤。 化脓性:化脓性感染并有多房局限性粘连 胆固醇性:甲减、结核、风湿性
前五位病因
肿瘤性 心力衰竭 结核性 非特异性 尿毒症
临床表现
一、无心包填塞 1.无任何症状、胸部压迫感、吞咽困难、咳嗽
等。 2.无体征、Ewart征、Kussmaul征、奇脉等。
二、心包填塞 动脉压下降;体静脉压力升高;心脏小而安静
形成包绕心包的异常密度带。
4. MR信号:炎性渗出含蛋白成分高—不均匀高信号;
(T1WI) 血性积液——中等或高信号;
肿瘤——不均匀的混杂信号。
CT 表 现
心包积液的治疗
(一)原发疾病的治疗 心包积液的病程和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因。 (二)心包积液的处理 1心包穿刺术--判定积液性质;缓解心包压塞症状;注入抗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证。因此术有一定危险性,应由有经验医师操作或指导 ,并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穿刺,较为安全。 2.术前须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液平段大小与穿刺部位,选液产段最 大、距体表最近点做为穿刺部位,或在超声显像指导下进行穿刺抽液更 为准确、安全。 3.术前应向患者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嘱其在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或 深呼吸。术前半小时可服安定10mg与可待因0.03g。 4.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经原性休克。 5.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过100-200ml,以后再抽渐增到300-500ml。抽液速 度要慢,过快、过多,使大量血回心可导致肺水肿。 6.如抽出鲜血,立即停止抽吸,并严密观察有无心包填塞出现。 7.取下空针前夹闭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 8.术中、术后均需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心包积液诊断及护理

心包积液诊断及护理

定期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 引起心包积液的 疾病,如高血压、 冠心病等。
自我管理及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作息, 避免熬夜劳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饮食清淡易消 化,忌烟酒辛
辣油腻食物
遵医嘱按时服 药,不随意更
改药物剂量
定期复查心包 积液情况,如 有不适及时就

预防复发及保持健康生活
预防复发:坚持规律服药,定期复 查
管理情绪: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 态平和
注意事项
预防心包积液 的措施包括积 极治疗原发病、 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心情愉悦

定期进行体检 有助于及早发
现心包积液
长期心包积液 可能会导致心 脏压塞,影响
心脏功能
心包积液患者 需要积极配合 医生的治疗和
建议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包积液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药物种类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ARB类药物等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减轻心脏负担 对于大量心包积液,药物治疗可能效果有限,需要手术治疗
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积极治疗原发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日常保健措施
健康饮食:保持 低盐、低脂、低 糖的饮食习惯, 多吃新鲜蔬菜和 水果。
适量运动:根据 个人情况选择合 适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太极拳 等,避免剧烈运 动。
心理调适:保持 乐观的心态,避 免情绪波动和压 力过大。
病因治疗:针对引起心包积液的原 发病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抗肿瘤 等
手术指征及注意事项
手术指征:药物治疗无效,心包填塞症状明显,或有心包内占位性病变 术前准备:改善心脏功能,纠正低蛋白血症,抗凝治疗等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事项: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定期随访

心包积液的超声显像研究

心包积液的超声显像研究
dc r p y, P rc r i l fu i n y wo d h c r iga h e ia d a f so . e
心 包积 液是 最常 见 的心包 疾病 ,它 可 由许 多 因素
引起 , 床上常 易误 诊 , 临 本文 总结 我 院4 3 超 声诊 断 1例
区 , 而 右 室 前 壁 心 包 腔 内 无 液 性 暗 区 。 中 量 心 包 积 液
( 3 :右 室前 壁心 包腔 内出现 5 0mm 液 性 暗区 , 图 ) ~1 左 室后 壁心包 腔 内液性 暗区厚 约 1 ~2 0 0mm。大量 心 包 积液 ( 4 :右室前 壁 心包 腔 内液性 暗 区厚度 大 于 图 )
维普资讯
中 国 超 声 医学 杂 志 20 年 第 2 07 3卷 第 1 O期 C ieeJUl ao n dV l 3 N0 1 2 0 hn s t su dMe o r 2 0 0 7
心 包 积 液 的超 声 显像 研 究
徐 晓 文 丁 萍 王 文 统 史春 娟
M eh t ods Pe iar a f son i 3 c s s w a e iw e rc dilefu i n 41 a e sr ve d.Thee ho a d o ap c f a ur s we ean ys d an om p e c c r i gr hi e t e r al e d c ar d wih t X a i a s, e e t oc r c a s nd pe aton e uls Re uls r y m ge l c r a digr m a o r i r s t . s t T h e i l gy f erc r c fuson e ’o o o p ia di e f i w a s , T h a os i a c r c . e dign tc c u a y o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心包积液的定性
根据液性暗区的回声特点,可初步鉴别积液的性质 :
浆液性的积液:以液体渗出为主,心包腔内透性 较好,随体位活动变化较大。
纤维性渗出为主的积液:液性暗区中可见纤维素 细光带回声,漂浮于液性暗区内。
脓性和血性积液:心包腔液性暗区较混浊,可见 较多的光点或絮状物回声。
5
声解剖
左室长轴切面 1:脏层心包;2:壁层心包;LA:左房;LV:左室 ;AO:主动脉;RV:右室;PE:心包积液
28
谢谢聆听
29
24
25
26
存在问题
一定性诊断:符合率90%以上,仍有少 量假阳性和假阴性。
二 定量诊断:半定量,不能达到精确程 度。 三 定位穿刺:宜左不宜右,宜下不宜上,
宜外不宜内,宜直不宜斜。
27
诊断思路
一般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发现心包腔内有液性暗 区,首先明确是否存在病理性心包积液;如果积 液量很少,仅于左室后壁后存在,深度小于3mm, 舒张期消失,结合临床表现,可能基本为正常。 对多于正常心包液量的积液,首先估计积液量, 确定分布范围,根据超声i心动图征象并参考患 者的症状、体征(如动脉血压降低、体静脉压增 高、心动过速、气急、奇脉等)来推断是否存在 心包填塞
大量心包积液(>500ml)
15
16
17
18
局限性心包积液
19
等级 微量 少量 中量
大量
超声表现
ML 液体宽度 部位 30~50 2~3MM 房室沟 50~200 5MM 左室后壁 200~500 5~10MM 右室前壁
10~20MM 左室后壁 》500 》15MM 右室前壁
》20MM 左室后壁
6
左室短轴切面 1:脏层心包;2:壁层心包;LV:左 室;RV:右室;PE:心包积液
7
心尖四腔心切面 1:脏层心包;2:壁层心包;LA: 左房;LV:左室;RA:右房;RV:右室;PE:心包积 液
8
9
10
少量心包积液(<100ml)
11
12
中量心包积液 (100-500ml)
13
14
转归
吸收 维持不变 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填塞(与心包积液量不成正比)
23
鉴别诊断
心外脂肪垫:心脏表面脂肪呈低回声,附着于 心包之外,多出现于心尖部,心室壁前外侧, 心包脂肪回声无完整规则的边缘,覆盖于心包 壁层表面,而非心包腔内。
左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可使降主动脉与心脏 的距离加大,而胸腔积液使降主动脉与心脏距 离缩小,紧贴心脏,随呼吸有变化。
伤性、真菌性、放射性、尿毒症性和肿瘤性 心包炎。
3
临床表现
慢性心包积液患者,包括大量心包积液但心包 内压无显著升高的患者,常无明显症状。
有时患者有持续性胸部钝痛。 缓慢积聚的大量心包渗液可压迫周围组织结构,
引起吞咽困难、咳嗽、呼吸困难、呃逆或声音 嘶哑等。 大量心包积液可引起心浊音界增大,心音低钝。
心包积液的超声诊断
2017.08
1
病理解剖
心包分为脏层和壁层,心包膜较坚韧,不易被很 快扩张。
两层心包之间有心包腔,正常时有10~30ML液体, 起润滑作用。
正常时超声不能分辨出心包腔,仅显示 为明亮的强回声。
2
分类
按性质一般分5类 1.漏出液性 多见于心力衰竭 2.渗出浆液性 3.脓性 多见于细菌性、病毒性心包炎 4.乳糜性 5.血性 多见于特发性、病毒性、结核性、创
20
临床意义
一 诊断迅速、动态判断积液量的变化 二 引导心包穿刺,定位定深度,监测进
针路径,提高穿刺成功率。
21
血流动力学
PE》心包腔压力上升》右心回流受阻》 心室舒张充盈受限》心充盈量急剧下降》 心排量减少》收缩压下降》休克、脉压 差缩小,奇脉(吸气时回流量少,血压 明显下降)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