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实验指导书
专业课程实验指导书

专业课程实验指导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技术与应用)(探测与识别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探测与信息工程系景文博冷雪郑文波韩文波杨进华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指导书主编:景文博杨进华目录实验一MATLAB数字图像处理初步 (3)实验二图像的代数运算 (9)实验三图像增强—灰度变换 (18)实验四图像增强—直方图变换 (20)实验五图像增强—空域滤波 (23)实验六图像的傅立叶变换 (26)实验七图像增强—频域滤波 (29)实验八彩色图像处理 (31)实验九图像分割 (36)实验十形态学运算 (39)附录MATLAB简介 (41)实验一 MATLAB数字图像处理初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及掌握在MATLAB中能够处理哪些格式图像。
2.熟练掌握在MATLAB中如何读取图像。
3.掌握如何利用MATLAB来获取图像的大小、颜色、高度、宽度等等相关信息。
4.掌握如何在MATLAB中按照指定要求存储一幅图像的方法。
5.图像间如何转化。
二、实验原理及知识点1、数字图像的表示和类别一幅图像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二维函数f(x,y),其中x和y是空间(平面)坐标,f 在任何坐标处(x,y)处的振幅称为图像在该点的亮度。
灰度是用来表示黑白图像亮度的一个术语,而彩色图像是由单个二维图像组合形成的。
例如,在RGB彩色系统中,一幅彩色图像是由三幅独立的分量图像(红、绿、蓝)组成的。
因此,许多为黑白图像处理开发的技术适用于彩色图像处理,方法是分别处理三副独立的分量图像即可。
图像关于x和y坐标以及振幅连续。
要将这样的一幅图像转化为数字形式,就要求数字化坐标和振幅。
将坐标值数字化成为取样;将振幅数字化成为量化。
采样和量化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因此,当f的x、y分量和振幅都是有限且离散的量时,称该图像为数字图像。
作为MATLAB基本数据类型的数值数组本身十分适于表达图像,矩阵的元素和图像的像素之间有着十分自然的对应关系。
图1 图像的采样和量化根据图像数据矩阵解释方法的不同,MA TLAB把其处理为4类:➢亮度图像(Intensity images)➢二值图像(Binary images)➢索引图像(Indexed images)➢RGB图像(RGB images)(1) 亮度图像一幅亮度图像是一个数据矩阵,其归一化的取值表示亮度。
专业综合实验指导书

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指导书支长义卢宜编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目录第一章 DJDK—1型实验装置介绍第二章可逆H型PWM三环转速控制系统实验第三章 TL494的设计特点,脉宽调制特性试验曲线与死区时间控制第四章 TDS1000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附录A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附录B专业综合实验大纲第一章 DJDK—I型实验装置简介一、控制屏介绍及操作说明1、特点:(1)实验装置采用挂件结构,可根据不同实验内容进行自由组合,故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综合性能好。
(2)实验装置占地面积小,节约实验室用地空间,无需设置电源控制屏,电缆沟,水泥墩等,可减少基建投资,实验装置只需三相四线的电源即可投入使用。
(3)实验机组容量小,耗电小,配置齐全。
(4)装置使用的电机经过特殊设计,其参数特性,其参数特性能模拟3KW左右的通用实验机组。
(5)装置布局合理,外形美观,面板示意图明确,清晰,直观.实验连接线采用强,弱电分开的手枪式杆头,两者不能互杆,避免强电接人弱电设备,造成设备损坏。
电路连接方式安全,可靠,迅速,简便。
除电源控制屏,挂件外,还设置有实验桌,桌面上可放置机组,示波器等实验仪器,操作舒适,方便。
电机采用导轨式安装,更换机组简捷,方便。
实验台底部装有轮子和不锈钢固定调节机构,便于移动和固定。
(6)控制屏供电采用三相隔离变压器隔离,设有电压型漏电保护装置和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切实保护操作者的安全,为开放性的实验室创造了安全条件。
(7)挂件面板分为三种接线孔,强电,弱电及波形观测孔,三者有明显的区别,不能互插。
(8)实验线路选择典型线路,完全配合教学内容,满足教学大纲要求。
2.技术参数输入电压:三相四线制 380V+10% 50HZ工作环境:环境温度范围为-5~40℃。
相对湿度<75%,海拔<100m装置容量:<1.5KVA电机输出功率:<200W外形尺寸:长宽高=1870MM730mm1600mm三.各挂件功能介绍以下介绍本综合实验使用各挂件的使用方法介绍,并简单说明其工作原理及单元电路原理图。
实验指导书(全) 2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学习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2、学习用万用表测量常用电子元件的方法二、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三、实验原理及说明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正弦波及方波信号,示波器用于观察、测量波形,交流毫伏表用于测量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数字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的数值,模拟电子实验仪作为各类模拟实验的操作平台,提供直流电源和实验电路。
四、实验设备五、实验内容和步骤(根据表1-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1、示波器的使用按照附录一中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用示波器观察、测量其内部产生的方波波形的幅值和周期,填入表1-1中,熟悉各有关调节装置的功能。
2、模拟电子实验仪、数字万用表和毫伏表的使用1)、接通模拟电子实验仪电源,根据表1-1调节直流电源的输出,测量、记录输出值;2)、根据表1-1调节模拟电子实验仪输出正弦波信号的幅值和频率,选择适当的设备观察波形并测量、记录其频率和幅值、有效值。
3)、用示波器观察模拟电子实验仪的三角波和方波输出,测量其周期和幅值。
表1-1常用电子设备的应用六、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根据预习和实验情况,完成表1-1,总结常用设备的用途。
2、测量正弦波信号的大小时,毫伏表和示波器的测量值有什么关系?七、注意事项方波需测量峰-峰值(Vp-p)和频率(f),正弦波需测量峰-峰值(Vp-p)、有效值(V)和频率(f)。
八、预习与思考题1、阅读附录中示波器、万用表、模拟电子实验仪和毫伏表等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说明。
2、思考下列问题:.1)示波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与示波管有关的控制装置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与垂直输入有关的控制装置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与水平扫描有关的控制装置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如何从显示屏上读出幅度和周期值?2)数字万用表可以测量什么物理量?如何测量?3)模拟电子实验仪可以提供哪些电源和信号源?从哪些插孔输出?4)交流毫伏表主要测量什么物理量?如何测量?3、完成表1-1(测量值在实验时再填)实验二 晶体管基本放大器电路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深入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指导书

测量或控制量
测量或控制量标号
使用PLC
端口
智能控制器
端口
使用ADAM
端口
下水箱液位
LT103
AI0
测量输入端
AI0
调节阀
FV101
AO0
输出端
AO0
表1-1
4、控制器参数整定
在工程上常用的整定方法有:经验法、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振荡法和响应曲线法。本实验可任意采用其中一种来实现。
例:用临界比例度法整定控制器的参数。
(1)先将控制器置纯比例状态,待系统稳定后,逐步减小控制器的比例度δ(即1/KC),并且每当减小一次比例度δ,待被控变量回复到平衡状态后,再手动给系统施加一个5%~15%的阶跃扰动,观察被控变量变化的动态过程。若被控变量为衰减的振荡曲线,则应继续减小比例度δ,直到输出响应曲线呈现等幅振荡为止。如果响应曲线出现发散振荡,则表示比例度调节得过小,应适当增大,使之出现等幅振荡。
3、DDC、DCS和FCS控制系统的结构有何不同?
六、实验结果提交
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1、给出控制方案,画出系统原理方框图和网络结构图。
2、提交系统运行结果,给出相关的数据、曲线和图形。
3、根据曲线,分析P,PI,PID控制大致具有哪些趋势特征。
4、给出各个控制条件下的衰减比n,超调量σ/最大偏差emax,余差e(∞),以及调节时间ts,并分析论证系统是否满足控制指标要求。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根据实验要求,参考实验范例,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
六、思考问题
1、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主要特点?什么情况下可考虑设计串级控制?
天津大学建环专业实验指导书(考研必备)

天津⼤学建环专业实验指导书(考研必备)建筑环境与设备⼯程专业实验指导书(2007年4⽉修订版)天津⼤学建筑环境与设备⼯程系修订说明为了适应教学要求,2007年4⽉建筑环境与设备⼯程系组织全体教师对2005版的实验指导书进⾏了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改正了原版中发现的错误之处,并对全书进⾏了统⼀排版。
另外,为了与本科教学不断改⾰的情况相适应,本版指导书没有采⽤原来按课分类的⽅式,⽽采⽤了按号顺序排列的⽅式。
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了安排实验的灵活性,每年安排教学计划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或重新调整实验内容。
具体参加本次修订⼯作的教师是:周志华:实验⼀、实验⼆、实验三刘俊杰: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邢⾦城:实验七、实验⼋、⼆⼗三、⼆⼗四朱能:实验九、实验⼗张欢:实验⼗⼀凌继红:实验⼗⼆、实验⼗三由世俊:实验⼗四、实验⼗五张于峰:实验⼗六、实验⼗七⽥喆:实验⼗⼋、实验⼗九孙贺江:实验⼆⼗、⼆⼗⼀、⼆⼗⼆张觉荣⽼师和陈春淼⽼师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全书由安⼤伟⽼师、孙贺江⽼师统稿。
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不当之处,望在使⽤过程中批评指正。
天津⼤学建筑环境与设备⼯程系2007年4⽉⽬录实验⼀煤的⼯业分析实验 (1)实验⼆煤的发热量测定实验 (6)实验三烟⽓分析实验 (11)实验四室内外⽓象条件测定实验 (14)实验五空调系统风量测定与调节实验 (19)实验六空⽓过滤器性能实验 (23)实验七伞形排⽓罩性能实验 (27)实验⼋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 (33)实验九风管风压、风速和风量测定实验 (38)实验⼗管⽹⽔压图实验 (47)实验⼗⼀空⽓与⽔的热湿交换实验 (50)实验⼗⼆热⽔散热器性能实验 (52)实验⼗三热⽔采暖系统模拟实验 (56)实验⼗四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 (58)实验⼗五热泵与冰箱实验 (62)实验⼗六多⽀热电偶的温度校验 (64)实验⼗七涡轮流量变送器系数的测定 (67)实验⼗⼋室内光环境测量与评价实验 (71)实验⼗九噪声测量与评价实验 (73)实验⼆⼗燃⽓辐射采暖特性实验 (76)实验⼆⼗⼀燃⽓相对密度测定实验 (78)实验⼆⼗⼆燃⽓发热量测定实验 (81)实验⼆⼗三粉尘粒度分级实验 (87)实验⼆⼗四粉尘真密度测定实验 (91)实验⼀煤的⼯业分析实验⼀、实验⽬的⽤实验⽅法来测定煤的⽔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含量,为锅炉的设计、改造、运⾏和实验提供即时数据。
实践教学指导书(3篇)

第1篇一、前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践教学指导书。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使学生熟悉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5.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实践: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等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专业综合实践: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实践:包括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企业实习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工作能力。
2. 实践教学内容(1)实验: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完成各项实验操作,验证理论,提高动手能力。
(2)实习:在专业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实习,了解行业现状,熟悉工作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实训:在模拟或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4)课程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毕业设计(论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实践教学实施1. 实践教学组织(1)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师资力量等。
(2)成立实践教学指导小组,负责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工作。
(3)建立实践教学档案,记录实践教学过程和成果。
2. 实践教学实施(1)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安全、准确、高效。
(2)实习:与企业、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安排学生到实习岗位,进行实习。
(3)实训:在模拟或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实验指导书示例

实验指导书示例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五、实验注意事项
六、实验结果处理
七、思考题
说明:
1.以上示例为一般课程实验指导书的参考格式,部分课程可根据因学科特点及教学确定格式或编写内容。
2.在实验指导书后可另设附录,将不宜放在正文中但与本实验指导书有直接关系的文件、图表、索引、资料、对照表等集中编入其中。
3.在实验指导书后应列出编书过程中曾引用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同实习大纲主要参考书目要求。
1。
大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书.

大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书.大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书大学物理实验力学部分实验一长度与体积的测量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主干课实验学时:2所属课程:大学物理所涉及的课程和知识点:误差原理有效数字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长度的几种常用仪器的使用,并会正确读数。
练习作好记录和误差计算。
二、实验要求(1)分别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测金属圆筒、小钢球的内外径及高度,并求体积。
(2)练习多次等精度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金属圆柱体,小钢球,铜丝四、实验方案1、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计算所给样品的体积。
2、分别用千分尺和读数显微镜测量所给金属丝的直径。
数据处理注意:有效数字的读取和运用,自拟表格,按有关规则进行数据处理。
描述实验过程(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五、考核形式实际操作过程实验报告六、实验报告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处理。
对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七、思考题1、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时如何读数?游标本身有没有估读数?2、千分尺以毫米为单位可估读到哪一位?初读数的正负如何判断?待测长度如何确定?实验二单摆实验类型:设计实验类别:专业主干课实验学时:2所属课程:大学物理所涉及的课程和知识点:力学单摆周期公式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用停表和米尺,测准单摆的周期和摆长。
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二、实验要求(1)测摆长为1m时的周期求g值。
(2)改变摆长,每次减少10cm,测相应周期T,作T—L图,验证单摆周期公式。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单摆、米尺、游标卡尺、停表。
四、实验方案利用试验台上所给的设备及材料,自己制作一个单摆,然后设计实验步骤测出单摆的周期,再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实验指导书高温陶瓷实验室2018年4月真密度测定课程名称:耐火材料工艺学实验项目名称:真密度测定实验类别:验证性实验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同组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实验地点:工科大楼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测定真密度的实际意义;2.熟悉影响材料真密度的各种因素;3.掌握测定材料真密度原理及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内容:包括试样的制备、干燥、实验仪器选定、实验装置参数调整、试样称量、试样真密度计算等。
真密度:材料的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称为真密度。
真体积:多孔材料中固体物质的体积。
实验原理:把试样破碎,磨细,使之尽可能不存在有封闭气孔,测量其干燥质量和真体积,从而测得真密度。
本实验参照标准GB/T5071—1997本测定方法适应范围为天然石材、耐火制品和耐火原料真密度的测定。
测定真密度,对于判断石英转变为方石英和鳞石英的程度,镁石再结晶为方镁石的程度,氧化铝的晶型转化程度,陶瓷的烧结程度以及在进行粘土或坯料的颗粒分布测定、球磨泥浆细度的快速测定等都需要真密度的数据。
三实验仪器及主要参数1.比重瓶,容量25ml、50ml或100ml,配有带毛细管的磨口瓶塞。
2. 天平,称量精度为±0.1mg.3. 抽真空装置,能抽真空到残余压力不大于2.5 kPa,并装有压力指示装置。
4.恒温控制水浴,能保持在室温上2℃~5℃,精度±0.2℃。
5. 破碎装置,要求在破碎过程中原料中不混入杂质。
6.试验筛,孔径为63μm,符合GB/T6003的要求。
7.电热鼓风干箱,能控在110℃±5℃。
8. 干燥器。
9.试样名称:板刚玉四试验步骤1.试样制备1.1实验用试样应按GB/T10235的规定或由有双方同意的其他标准取样。
1.2对于定形制品,从每块制品上所取样块的数量应取得双方同意,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如果试样从砖上切取,从每块砖上切取的试样数量应相同,以便统计分析。
1.3试样破碎、磨细的过程中不得带入杂质或受潮。
1.4样块应破碎并磨细至全部通过筛孔为63μm试验筛。
2.实验前将试样放入110℃±5℃的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即至少在干燥箱内烘干2h,前后两次连续称量试样的质量差值不大于0.1﹪),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3.试样初始质量测定3.1清洗空比重瓶,保证其完全干燥,使其温度接近室温。
3.2称量洗净带有瓶塞的空比重瓶,精确至0.0002g。
3.3向比重瓶内倒入干试样,其量大约相当于比重瓶体积的1/3。
当装有试样的比重瓶再达到环境温度时,进行称量,精确至0.0002g。
这两次称量的差即为试样的初始质量(m)。
14.装有试样和试样液体的比重瓶质量的测定4.1向装有试样比重瓶内注入一定量脱气的蒸馏水或其他已知密度的液体,使其达到比重瓶容积的1/2~1/3。
4.2把注入液体的比重瓶置于抽真空装置中,抽真空至残余压力不大于2.5 kPa,直至瓶内不再有气泡上升为止。
4.3用水或其他所选用的液体把比重瓶差不多加满,并使瓶内的试样沉淀下来,直到上层的液体仅有轻微的浑浊为止(通常让试样在瓶内沉淀过夜就可以)。
4.4小心地用液体加满比重瓶,插入玻璃瓶塞,并仔细地除去溢流出来的液体,把比重瓶放入恒温控制水浴内,把温度提高到比环境高2℃~5℃之间。
保持此温度恒定在±0.2℃以内。
4.5温度升高时玻璃瓶塞上的毛细孔中的液体就会溢出。
用滤纸小心地吸去溢流出来的液体,比重瓶达到试样温度时,不会再有液体从毛细孔中溢出。
从恒温水浴中取出比重瓶,不要让手上的热量使比重瓶的温度增高,造成液体溢出。
仔细地擦干比重瓶的外面,称量其质量,精确至0.0002 g (m 2)。
5.装有液体的比重瓶质量的测定5.1到空并洗净比重瓶,用水或选用的其他液体把比重瓶差不多加满。
5.2重复4.4和4.5中所述操作,以便确定装有液体的比重瓶的质量(m 3)。
五 结果计算1.真密度由下式计算:ρ=2131m m m m -+ ×ρ1 式中:ρ——真密度,,g /cm 3;m 1——试样的初始质量,g ;m 2——装有试样和试验液体(蒸馏水)的比重瓶质量,g ;m 3——装有液体的比重瓶质量,g ;ρ1——在恒温控制水浴中的温度下,所用液体的密度(水的密度见表1),g /cm 3。
2.结果按GB/T8170修约,保留3位小数。
六 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2、实验內容及原理3、实验仪器名称、型号及主要参数(量程、分度值、精度)4、试样名称5、实验步骤6、结果计算及分析7、讨论及结论七 思考题:1、测定真密度的意义是什么?2、液体静力称重法测定真密度的原理是什么?3、影响测定真密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表1 15℃~30℃时水(蒸馏水)的密度表荷重软化温度实验(非示差—升温法)课程名称:耐火材料工艺学实验项目名称:荷重软化温度实验实验类别:验证性实验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同组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实验地点:工科实验楼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荷重软化温度测定的原理及方法;2.熟悉荷重软化温度测定仪的构造和操作程序;3.了解实验过程中影响耐火制品荷重软化温度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荷重软化温度:是耐火制品在规定升温条件下,承受压负荷产生变形的温度。
荷重软化温度是评定耐火制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了耐火制品的化学矿物组成和组织结构,而且也是选用耐火材料使用的重要依据。
实验原理:在恒定荷重和规定升温速率下,圆柱体试样受到荷重和高温的共同作用产生变形,测定其达到规定变形程度的相应温度。
一般情况下,耐火制品总是在高温和荷重条件下使用,如制品由于受热受压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势必引起整个炉体变形,甚至下沉损坏。
所以测定耐火制品荷重软化温度对其实际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最大膨胀值温度(T0):试样膨胀到最大值时的温度。
X%变形温度(Tx):试样从膨胀最大值压缩了原始高度的某一百分数(X)时的温度。
当X=0.6时,即称开始软化温度。
溃裂或破裂温度(Tb):实验到T0后,试样突然溃裂或破裂时的温度。
荷重软化温度实验按YB/T370—1995规定进行。
本标准适用于烧成耐火制品荷重软化温度的测定。
三实验仪器及主要规格、原材料1.加热系统a)加热炉电加热炉应满足下列条件:①竖式圆形炉膛,其均温性在±10℃以内的装样区不得小于Ф100mm×75mm;②加热炉应能在空气气氛中按规定的升温速率加热,直至试验结束。
b)热电偶:采用一端封闭的B型热电偶。
测温端应在试样高度的一半处,且尽可能地接近试样表面,但不应接触试样。
c)温度记录控制仪:微机控制记录,精度0.5级。
2.加荷系统给试样加荷的装置应能满足下列条件:a)沿压棒、试样、支承棒及垫片的公共轴线施加负荷,其压应力不得小于0.20MPa;b)机械磨擦力及惯性力不得超过4N;c)压棒和垫片可采用石墨制品。
用该压棒材质的圆柱体代替试样进行空白试验,从室温加热到试验炉最高温度,不得有压缩变形,同时整个加荷系统的膨胀量,每100℃不得大于0.2mm。
d)变形测量装置: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其精度不小于0.01mm。
3.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2㎜。
4.电热鼓风干燥箱5.粘土质耐火制品四试验步骤1.试样制备a)制样按GB7321规定制取试样,且应保证试样的高度方向为制品成型时的加压方向。
b)尺寸和形状圆柱体试样,直径为36±0.5㎜,高50±0.5㎜。
c)外观质量两底面平整度和平行度均不应大于0.2mm,底面与主轴的垂直度不应大于0.4mm。
试样不应有因制样而造成的缺边、裂纹等缺陷或水化现象。
2.试样干燥试样应于110±5℃或允许的较高的温度下在电热干燥箱内鼓风干燥至恒量。
3.试样尺寸测量直径Ф、高度h,准确到0.1mm4.装样a)升起炉体,将试样放入炉内均温区的中心,并在试样的上下两底面与压棒和支承棒之间,垫以厚约10mm,直径约50mm的石墨垫片。
b)压棒、垫片、试样、支承棒及加荷机械系统,应垂直平衡地同轴安装,不得偏斜。
c)调整好变形测量装置和测温装置。
5.加荷a)对试样施加的荷重,包括压棒、垫片的质量及加荷机械系统施加的压力,应准确到2%以内。
b)对致密定型耐火制品施加的压应力为0.20MPa。
c)对特殊制品,如隔热制品,按供需合同或制品的技术条件规定加荷。
6.加热按下列规定的升温速率连续均匀地加热,直至试验结束:≤1000℃ 5~10℃/min>1000℃ 4~5℃/min7.记录a)每隔10min须将时间、温度、变形以及其他特征记录一次,临近试样膨胀最大值时,必须及时观察记录;(本次实验所用仪器为电脑连续自动记录)b)试样膨胀到最大值时应及时记录最大膨胀值及温度T0;c)记录试验结束时的变形量及温度;d)对镁质及硅质制品出现溃裂或破裂时,记录溃裂或破裂时的温度T b;e)应记录并绘制“变形--温度”曲线。
8.试验终止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终止试验:a)达到了试验温度,即试样自膨胀最大值变形到要求的某一百分数,如T0.6;b)达到了加热炉的最高使用温度;c)硅质及镁质制品,产生溃裂或破裂;d)其他异常情况。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试验结果a)一般情况,报告T0 、T0.6,必要时报告Tb;b)若加热炉已达到了使用的最高温度,而试样变形未达到规定要求,则报告变形百分数和相应的温度;2.试验结果处理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须重新进行试验a)试验过程中,加压系统明显向一侧偏斜;b)试验后,试样上底面与下底面错开4㎜以上,或者试样周围的高度相差2㎜以上;c)试样的一边熔化或有其他加热不均匀的现象;或因侧温口进入空气后对试样产生显著影响而呈现淡色圆斑;d)其他异常情况。
3.试验误差a)同一试验室同一样品不同试样的复验误差不得超过20℃。
b)不同试验室同一样品不同试样的复验误差不得超过30℃。
六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目的.2、实验內容、原理及依据标准3、实验仪器名称、型号及主要规格(量程、分度值、精度)4、试样名称5、实验步骤6、结果计算及分析7、讨论及结论七思考题:1、荷重软化温度测定的实际意义是什么?2、影响耐火耐制品荷重软化温度的主要因素有那些?热膨胀性能综合分析课程名称:耐火材料工艺学实验项目名称:热膨胀性能综合分析实验类别:综合性实验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同组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实验地点:工科实验楼315 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热膨胀性能综合分析实验,达到以下目的与要求:1.掌握顶杆法热膨胀实验测定的原理及方法;2.了解顶杆法热膨胀实验主要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构造;3.分析影响耐火制品热膨胀的主要因素;4.了解不同耐火制品的热膨胀特性及其对制品实际生产和应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