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三

地走到人行横道线旁,说:“老奶奶,这儿是人行横道 线,我们从这里走!”说着,她们小心翼翼地扶老人走 到人行横道线,等绿灯亮了,才慢慢地向对面走去。
当她们成功地走到马路对面时。奶奶高兴地说: “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好孩子呀!我从来都没有见过像 你们这样的孩子。”她们说:“不用谢,老奶奶,谢谢 您的夸奖,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老奶奶说:“再 见!”老奶奶就回家了,她们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关于关爱的名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 种幸福。 ★为人,则是为己。 ★爱是生命的火焰, 没有它, 一切变成黑夜。
★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 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得到过许许多多人 的帮助和关心,大家互相帮助才构成了一个 和谐的社会。
★朋友,是你播下的友爱、温情的种子,就 会发芽、成长;是你帮助过的人、温暖过的 人,最终也会令你受益无穷。
老奶奶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描写片段
老奶奶:———————————————————— 我们俩:——————————————————————————
写法指导:
第一步:审题 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相互帮助 的事情。 第二步:立意 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美好的品 质,表现真情的美好和关爱他人的重要。 第三步:选材 亲人之间的关爱;老师关爱同学; 同学之间的关爱;陌生人的关爱等。
点点头。我看到绿灯亮了,轻轻地抬起老奶奶的胳膊,一步 一步、小心翼翼地走着,老奶奶不住地对我说谢谢,我摇摇 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安全地过完马路,老奶奶牵起我的 手再次对我说谢谢,我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帮助别人, 收获快乐,我想这大概就是书本上说的“赠人玫瑰,手留余 香”吧!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漠不 关心了。我开始喜欢并且享受帮助别人的感觉,我希望这种 感觉会激励我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正是因为人与人之 间的相互关爱才让这个世界更和谐更美好,既然如此,就不 要吝啬自己的爱。
部编新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含口语交际习作例文语文园地快乐读书等)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目录9.《竹节人》教案及反思10.《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及反思11.《故宫博物院》教案及反思《习作:让生活更美好》语文园地三9.《竹节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通过对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并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和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儿童的喜悦和满足,同时通过对老师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并且为我们的竹节人能得到老师的青睐而深感自豪,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带来的心灵快乐。
作者范锡林作为少年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本文洋溢着少年武侠的潇洒与秀美,特别贴近少年儿童的心理。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兼有初中生和小学生的特点,有着简单、纯洁的童真童趣,本文的情境与他们的心境特别相近。
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应该问题不大。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理解叙述、说明和描写性语言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3.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学法:诵读法、思考法、讨论法、质疑法教学方法:熟练诵读,尤其精彩段落,多进行诵读方法的指导,以读促情。
在熟练区分五种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把握说明和描述性语言的区别。
联系生活实际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记叙文中为了情感表达上的需要而采用的描写、叙述和说明性语言。
2.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课前准备:1、初读,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2、文字材料、图片资料,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你有没有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讲一讲你与它的故事。
(有的讲玩具得来不易,有的讲玩得入迷,有的讲失去之痛。
)今天来学习范锡林的《竹节人》,看作者的玩具得来还算容易,但也玩得超级入迷,也有失去时的短暂沮丧,但却很快化为乌有。
让我们一起走进“竹节人”的世界。
二、自学检测站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尤其本文中成语较多,要求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掌握,可用造句或写一段话的方式进行。
2020新教材部编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习作口语交际等

2020新教材部编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组成,并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并能运用所学,在习作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2.本单元重点:(1)通过用朗读、默读等方式反复读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都情感真挚,朴实自然,只有在深入品味文字时才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片真情。
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感人至深;作家史铁生在《那个星期天》中用细腻生动的语言回忆等待过程中心情的起伏变化,令人动容;《别了,语文课》中少年对祖国对母语的深深眷恋打动人心;《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肖复兴用质朴的语言、朴实的事例表达对母爱的深深感恩,深情溢于言表。
这些真情实感都要通过反复阅读文章才能真切体会得到。
教学时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课文。
(2)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并能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每篇课文作者都表达了对人生、对生活、对人事的不同情感,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提炼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并结合课堂练笔进行及时地运用,为后面的初试身手和习作积累优秀的语言和写作方法,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8《匆匆》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4.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3单元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3单元由于不清楚您具体是关于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第三单元哪方面的学习资料需求,以下为您提供较为全面的资料整理:一、单元主题与目标。
1. 主题。
- 本单元的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通过不同的文章,引导学生体会人间真情,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 目标。
- 阅读目标。
- 习作目标。
- 习作时能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如在单元习作中,学生要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素材,通过具体的事例、细节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无论是写亲情、友情还是其他情感。
二、课文内容分析。
- 作者与背景。
- 作者是李星华,这篇文章是对父亲李大钊的回忆。
当时处于革命时期,李大钊同志为革命英勇牺牲,文章写于1943年,正值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
- 内容要点。
- 文章按时间顺序,回忆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和被害后的情形。
被捕前,父亲对局势的严峻有所察觉但仍坚持革命工作,如“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被捕时,敌人的残暴与父亲的沉着形成鲜明对比,“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法庭上,父亲坚定的革命意志不变,“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被害后,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深切,“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 表达特点。
- 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开头直接点明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然后展开回忆,这样写能使文章产生悬念,吸引读者。
同时,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对父亲外貌的描写“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表现出父亲在敌人监狱中的遭遇和他坚定、慈祥的形象。
- 作者与背景。
- 作者毛泽东。
这篇文章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口语交际·习作(精选6篇)

口语交际·习作(精选6篇)口语交际·习作篇1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课前准备1、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所写的童话故事。
2、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课时第一课时引言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走进“大看台”1、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2、学生准备。
(排练、讲童话、读自编童话等)3、一进“大看台”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
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晶评哪个最好。
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
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
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二进大看台a、创设情境: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用你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地读自编故事。
c、用情地讲童话故事。
d、出色地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第二课时学生写童话故事,教师巡视。
第三单元考试(一课时)试卷讲评(一课时):口语交际·习作篇2【教学要求】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教学重点】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
【教学难点】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教学策略】1、教法:自学辅导法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教学流程】一、回顾“词语盘点”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二、交流平台1.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2.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的收获、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三、日积月累1.激情导人.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a.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的大致理解.3.背诵名言.4.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5.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口语交际·习作篇3口语交际习作七学习目标:1、讲述人物故事,要求有条理,故事情节完整生动,人物形象有特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习作三 习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紧密结合在一起,创设宽松自由的口语交际环境,通过师生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背后的故事,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水平,协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课的基础上实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并能对自己的习作实行修改,注意使用所学的表达方式。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能具体、生动地描述自己的理想,有条理地实行表达。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习作《我的理想》实行赏评、修改,让学生从中提升习作水平。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通过第三单元的学习,咱们理解了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 ),为理想而献身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还有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这些伟人都是用理想给我们换来幸福生活的。
俗话说得好:“人无志而不立。
”那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63页,我们来读读习作要求,用笔画出三点要求。
(板书课题)2.列举一些学生的理想,完成思维发散图。
如“我的理想是当老板”、“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优秀的厨师”、“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自由畅谈理想,尽量多人说。
)师: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崇高的,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也是很有意义。
3.师:其实理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比如:鲁迅先生开始他的理想是想当一名医生,远赴日本求医。
后来,在一次偶然之中,他发现医术只能救助中国人的身体,而不能医治国人麻木的心灵,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用笔杆子唤醒中国人的灵魂。
再比如:老师小时侯,非常羡慕那些英姿飒爽的女兵,梦想有一天也能保家卫国。
但后来因为身体的各种原因,这个梦想破灭了。
之后我又萌发了要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现在实现了当老师的梦想。
二、理想背后故事多孩子们,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理想,我想,每一个理想背后,也应该有一定的原因或者一个小小的故事。
2021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封面范本)设计主题:人教版第十二册《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学科:学校:授课教师:日期:二〇年月日(内容范本)人教版第十二册《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准备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创设交际情境1.故事感染激发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
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a 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二、提升交际能力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
(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
(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
(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a 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 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
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1]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1]](https://img.taocdn.com/s3/m/27a737c884254b35eefd34c7.png)
表决心 “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我现在已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开始 奋斗了,并且也永远不会改变这个理想,我会一直把这个好“志” 长立下去!
比喻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也有自己的理 想。这理想, 就像是目的地,等待着你前往; 这理想,就像是一座高峰,等待着你去攀登。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
对比式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不像明星那样绚丽 多彩,也不像科学家那么伟大,我只想当一株 默默无闻的“小草”。别人都说这个理想离我 太遥远,但是俗话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 理想的生活。”所以,她值得我为之努力。
• 第六,要大胆地设想,大胆地想 象,大胆地描述。当然还要注 意文章的完整,写出新颖的开 头和结尾。
理想背后的故事——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
一个人的理想,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许 是缘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也许是受一个人的影响; 也许是因为看了一本书;或许是因为一则新闻; 甚至是一句话受到了启发……你怎么会有这样的 理想的呢?
本次“交流平台”主要回顾两方面 的内容。 1、回顾本组课文所记录的革命先 烈的感人事迹。交流时,学生可以 着重回忆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一 个片段、一个细节。 2、回顾本组课文写法上的特点。
回忆一下本组有哪几篇课文?
重点课文: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2、《为人民服务》
略读课文:11、《灯光》 13、《一夜的工作》
鲁迅先生开始他的理想是想当一名 医生,远赴日本求医。后来,在一次偶然 之中,他发现医术只能救助中国人的身体, 而不能医治国人麻木的心灵,于是,他决 定弃医从文,用笔杆子唤醒中国人的灵魂。
为理想而努力——怎样实现理想?
理想是用来追的,不是用来想的。 巴金曾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 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就终有实现理想 的那一天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 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 望着我。”
“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 在她的满头银丝上”
精品课件
外貌描写间接表现人 物的内在品质
精品课件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 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精品课件
有必要。具体地交代袋 子里的学习用品,能表现出丁阿 姨对小作者的关爱与期望,也为 后文丁阿姨对小作者的表白做了 铺垫。
精品课件
我有点兴奋又有点疑惑,这 真是送给我的吗?丁阿姨看着我,笑 着说:“喜欢吗?”我使劲儿点了点 头,由衷地表示喜欢。丁阿姨接着说: “这些礼物全是学习用品,知道我想 对你说什么吗?那就是希望你能好好 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栋(dònɡ) 梁,明白吗?”我被丁阿姨的话深深 感动了。
──海明威
精品课件
再见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文章开篇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
开篇先声夺人,引起读 者注意;运用问句,表达了对 父母的想念之情。
精品课件
爸爸妈妈都去上海打工了, 我被寄(jì)养在外婆家。虽说 外婆十分疼爱我,可是,却代替不 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精品课件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插叙手法。补充交代了 小作者心绪不宁的原因。
精品课件
【辩论要求】
1.确定观点,选好事例。 2.表述清楚,言之有理。 3.认真倾听,机智反驳。 4.关注队友,避免重复。 5.语速适中,声音点,选好事例。 2.表述清楚,言之有理。 3.认真倾听,机智反驳。 4.关注队友,避免重复。 5.语速适中,声音洪亮。 6.态度诚恳,语言得体。
精品课件
【辩论要求】
1.确定观点,选好事例。
精品课件
正方: 人要讲诚信,不能说
谎
反方: 谎言
生活需要善意的
精品课件
【辩论要求】
1.确定观点,选好事例。 2.表述清楚,言之有理。
精品课件
【辩论要求】
1.确定观点,选好事例。 2.表述清楚,言之有理。 3.认真倾听,机智反驳。 4.关注队友,避免重复。
精品课件
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 年、今年、上个月、上星期、最 近……
精品课件
家里、学校、邻居家、 外婆家、公车上、郊外……
精品课件
父母、外公外婆、爷爷 奶奶、老师同学……
精品课件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 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 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 外面又黑又冷,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 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 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在挂着白色 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 静地睡着。
精品课件
给“家长”戴好红领巾后, 丁阿姨脸上浮现出几许庄严的神情。这 时,她给了我一个袋子,我打开一看, 啊,惊呆了!里面有3本精装版草稿本, 3枝圆珠笔,一枝自动笔,一盒笔芯。 最惹人眼球的是那一大盒24色的水彩笔 及印着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高级文 具盒。
精品课件
对袋子里学习用品的细致交代, 有必要吗?为什么?
精品课件
口语交际
精品课件
同意! 我反对!
精品课件
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精品课件
【学习提示】
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候需要 隐瞒真相,不说出真相。如《唯一的听众》 中的音乐教授说自己耳聋,《别饿坏了那匹 马》中守书摊的残疾青年说自己家需要马草。 显然他们说的都不是真话。有人会说。说假 话就是说谎,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有人 则认为,生活中有时需要“善意的谎言”。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辩论要求】
1.确定观点,选好事例。 2.表述清楚,言之有理。 3.认真倾听,机智反驳。 4.关注队友,避免重复。 5.语速适中,声音洪亮。 6.态度诚恳,语言得体。
精品课件
时时讲诚信 事事讲诚信
精品课件
习作指导
精品课件
1、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 怎样发生、发展、变化的? 2、习作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 心理活动等。 3、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精品课件
虽然我们相识才短短的几十 分钟,但是我已经把她当成亲人了。 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已经有 倾(qīnɡ)诉的对象了。从她看 我的眼神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 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爱。
精品课件
此处小作者是怎样写的?收 到的效果如何?
在叙述丁阿姨与小作者 的对话时,夹进一段小作者的感 悟,使下文抑制住泪水和轻声回 答“嗯”自然、真诚,情感表达 更真实。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组 口语交际·习作三
口语交际·习作三
精品课件
【学习计划】
1、通过参加班级辩论会,了解和认识辩 论,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 试,参与辩论。 2、通过回顾总结本组课文的写法,会抓 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注意对 事情发生的环境进行描写,写出真情实 感。
精品课件
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人 物的内在品质
精品课件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 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 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了……是他来啦?……不,还来!……为 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 也好!”
精品课件
心理活动描写直接表 现人物的内在品质
精品课件
我抑制住眼眶(kuàn ɡ)里的泪水,轻轻地说了声: “嗯!”
精品课件
读完全文,你认为此文的特点是什么?
关注留守儿童是当今社 会的热点问题,文章富有时代气 息,主题积极;叙述技巧与表达 方式灵活。
精品课件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
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
不可惜。
──鲁迅
我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 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 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 过将近两百遍才最后付印。
精品课件
这天,学校组织了留守儿童 结对活动,为我们找“代理家长”。在 会上,我被老师领到了一位阿姨面前, 她有着白皙(xī)的皮肤,剪着短发, 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那位阿姨拉 住我的手,脸上溢(yì)满笑容: “你叫竹晓霞,是吗?我姓丁,你就叫 我丁阿姨吧,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 了!”“丁阿姨。”我怯(qiè)怯 地叫道。她笑得愈(yù)发开心了。
人物语言描写直接表 现人物的内在品质
精品课件
【写法提示】 1、通过事件刻画人物,语言平实,感 情真实。 2、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和心理活动。 3、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有推波助澜的 作用。
精品课件
【范文赏析】 “代理”的爱
“哐啷”,我又打碎了一个碗。 “唉!”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已经不知 道这是被我打碎的第几个碗了。我又开 始心绪不宁起来,爸爸妈妈啊,你们何 时才能回到我身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