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 3.1太平天国 运动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公开课课件(20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公开课课件(20张PPT)
呤唎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太平天国运动
一、走近天国
1859年夏天,19岁的呤唎来到了中国,当时 他还是英国的一名海军军官。 ……每到一地,我总是尽量跟本地人相处 在一起。我发现他们都深深痛恶当前的统治者。
——英·呤唎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上海人民出版社
初到中国,呤唎对中国的印象是怎样的?
清政府沉重剥削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同一时期不同人物
不同时期同一人物
影响因素: 1、立场
2、认知程度
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
合作探究
同一时期不同人物
不同时期同一人物 不同时期不同人物
影响因素: 1.立场
2.认知程度
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
3.掌握史料、角度
“历史理解之同情”
原则: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 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
——摘自《鬰林州县志》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 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 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觉世训》
平等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 达到全盛;天京变乱
1851 1853
பைடு நூலகம்1856
《资政新篇》 1859
金田 天京陷落 1864
二、走进天国
三、走尽天国
1864年,天京陷落。 呤唎回到英国,结束了他的 太平军生涯。
材料一:太平军将会象“不死之鸟”一样从他 们以前的光荣的灰烬中复活起来。
——英·呤唎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材料二:1853年11月,地主文人汪士铎在其日记中记载了 他与一村民的一段对话: 汪问:“为何仇恨官长?是贪赃枉法吗?”村民答: “因为收钱粮。” 汪又问:“长毛(太平军)难道不收钱粮,为何不 恨?”村民答:“长毛钱粮少,且不再交地主粮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授课课件(23张)(共23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授课课件(23张)(共23张PPT)

练习
• 5、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 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 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历来的麻 木状态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 主要是指( ) • A.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
• • • B.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C.19世纪中期的洋务运动 D.鸦片战争期间爱国军民奋起抗击英军
北伐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初步建立政权(九月)
武昌 西征 九江
东征
定都天京(1853) 《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时期(1856) 天京事变(1856年秋) 《 资政新篇》(1859) 天京陷落国梦筑《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 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 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 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材料二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 平分土地,财产归公 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土地问题 —— 据《天朝田亩制度》




天国梦

太平天国 运动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 义革命
民主共和梦
社会主义梦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天国梦起
材料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 每年从 3 万箱增至 6 、 7 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材料2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 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 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 2、 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余起,遍及十几个省。“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 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 不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 太平天国运动 (共8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 太平天国运动 (共8张PPT)

直接原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材料4
材料四 1843年,广东省的秀才洪秀全赴广州第 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偶然得到的一本宣传基督教的 小册子……随后,他创立拜上帝会,主张“平均、平 等、反清”,以传教为名,发动群众,乘有利时机, 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
主观条件:受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创立拜上帝会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天国梦起——拜上帝会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1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 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 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 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看主单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
因何当睡又不睡,因何不当睡又睡 因何不顾主顾睡,因何硬颈不听教二该打 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 躁气不纯净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 有唤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喜欢八该打 眼左望右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起眼看主是逆天,不止半点罪万千
材料2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 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 及十几个省。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3
材料三: 1846 年——1850 年 , 两广地区水、旱、虫灾 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天京变乱
天王
韦昌辉
大渡河
杨秀清 石达开

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 (共36张PPT)

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 (共36张PPT)
——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一、“改朝”的机运
材料一 在中国内部,传
统历史上的王朝衰朽周期
正在降临。此次外患爆发
之前,中国国内情况近乎
糜烂,吏治腐败不堪,民
生凋敝困苦,革命之火已
经星星点点。据近学者
统计,道光年间,仅道光
二十一年到二十九年,各
地爆发起义竟达110次之
多。
——弘亿《至简中国史》中国
以建立个短命的朝廷。但 是,他是不能解决中国近 代史上的“换制”问题的。
“换制”的问题解决不了, 那他的朝廷也就不可能太
长久。
——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中国文史出版社
二、不能解决近代中国的“换制” 问题
材料六 太平天国刻印的《天父下凡诏 书》,郑重地记录了杨秀清以上帝名义对洪 秀全的训诫与凌辱。作为被凌辱者,洪秀全 不会喜欢杨秀清,但作为天父的次子,洪秀 全又不能不敬上帝的训诫。
部位的价格享受两个部位除皱服务。 大礼2、面部精雕买二赠一
自体活细胞面部精雕,自然唯美,宛然天 成 活动期间买二赠一,自体活细胞移植面 部精雕 两个部 位,免费 赠送一 个部位 ,花两 个
部位的价格享受三个部位面部精雕服 务。 丰额部、丰太阳穴、丰苹
课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 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反清,建立新朝 4.创建有效的革命理论:
一神论
客观 主观
1856年天平天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天京变乱
洪秀全
①逼
④杀
由盛而衰
⑤疑
杨秀清 ②杀 韦昌辉
③责
石达开 ⑥走
洪、杨那个年代,他们只 具有个人极大的“改朝” 的机运,而无“改制”的
机运。洪秀全搞了14年,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1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16张PPT)
②从经济主张上看,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问题七:太平天国的失败
(一)天京事变
1、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洪杨矛盾(直接原因)
2、概况:










3、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二)太平天国的失败
①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②失败原因:
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材料三: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 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 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四: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 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探究题:请思考:结合材料一、二、三、四,找出当时的社会背景。
问题一、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的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定都天京



攻克武昌
长沙之战


全州之战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前期领导核心
东王
西王
天王 洪秀全
南王
北王 翼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问题三、解读《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土地分配: 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我 局 人 事 劳 动工作 总的要 求是:以 xx大精 神和科 学发展 观为指 导,紧 紧围绕 人事劳 动 工 作 服 务 水利事 业发展 要务,按 照加强 党的执 政能力 建设和 先进性 建设的总要求, 突 出 抓 好 干 部队伍 建设、 人才队 伍建设 、事业 单位改 革和自 身素质 建设,进 一步加 大 思 想 解 放 的力度 ,坚持以 人为本 ,强化服 务意识 ,创新 工作思 路,为我 局水利 工程管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33张PPT)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33张PPT)

五主
四 主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失败)
运义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开端
动革
为命

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国近代彻底的民主革命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旧动民主主义革命
五 四 运 动
1919
无产阶级
国抗解 民日放 革战战 命争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
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天》主张的平均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在经济主张上存在矛盾之处,且《资》没有涉及土地 问题,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有人说:读不懂中国农民,就读不懂 中国。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历史告诉我们 :在中国,任何一个政权想要长治久安, 就一定要真正地解决和处理好农民问题。 从历史的启示看今天的“三农”问题,同学
[答案] A
A.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虎门销烟
2.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要求(
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实现“耕者有其田”
③取消一切私有财产
④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
[答案] D
D.①②
3.在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如果
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四、《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一)《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1、核心:解决土问题 2.指导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3、内容: (1)土地分配:
①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②方法: 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产品分配: ①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②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圣库 (3)目标:“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精美课件(2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精美课件(24张PPT)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1851年至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死亡 人数一亿六千万。而太平天国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至 少在一亿以上,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达七千万以 上。 ——《大国无兵》
小结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 模最大的农民反抗运动, 是晚清政府统治 腐朽,中国社会出现民族危机的产物,可 以说是当时特殊时代的产物, 特殊的时代 造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并赋予它不 同于以往农民运动的新内涵,而太平天国 起义的发生, 又对这个特殊的时代产生了 重要影响。
材料一:中国的人口从1700年前后的约15,000万增加 到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的约31,300万,一世纪间不 止翻了一番。由于此前阶段的增长以及缺少经济机会, 到1850年人口约达到43,000万,而国家变得越来越穷。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
材料二:五口通商之后,两广的经济状况并没有随着中 国对外开放的扩大而好转,反而走了一个向下的通道。
“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 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洪 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 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 而已”。 ——孙中山
材料 永安封王建制 、南京天王府
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 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
相同点
1、都体现反封建; 2、都是纲领性文件 3、都脱离实际,未能实施。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 政新编》是空想的,都没 有实现,太平天国留下的 是什么财富?? 一种追求平均,以求人人平等的反 抗压迫的革命精神,一种顺应时代 潮流与时代互动的精神。
三、我看天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优秀课件(29张)(共29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优秀课件(29张)(共29张PPT)
导语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概述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
人民大众与本国封建主义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 革命目标: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
主要阶段: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旧 民 主
)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主 义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失败)
转折和失败(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 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 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 “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 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 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局限性: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这些特点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有何体现呢?
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 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 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 身的”。
中国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农民革命, 主力军是农民,而领导者却是无产阶级
巩固练习
从生产关系的构成来看,《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 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 对封建地主生产关系的革命,它系统地提出了自己 的理想,所以说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1.进步性——革命性。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 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 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材料三: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 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 及十几个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政新篇》内容
①提出: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 新篇》。 ②核心: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发展 资本主义。 ③内容:A、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 广开言路。 B、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 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 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 C、对外: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D、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全 盛 时 期 1856
最 终 失 败
1856.9 天京变乱 重建核心
天京陷落 1864.7
材料一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 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 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材料二 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国组成的 武装。1860年(咸丰十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讨 论 探 究 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纲领文件
治国方案
《天朝田不制度》内容
①提出时间:1853年冬 ②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解决土地问题。 ③内容: A、关于土地分配: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 B、关于产品分配: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原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
6. 天京事变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1)概况: 2)原因:

①逼 杨
⑤疑
④杀 韦
石 ⑥走
②杀 ③责
A、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 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秀全僻处深宫,从不出户,人罕识其 面。他自知智慧不及杨秀清,一切军务皆 委之,任其裁决。秀清自恃功高,朝见立 而不跪,每诈称天父下凡附体,令秀全跪 其前,甚至数其罪而杖责之,造言既毕, 其为君臣如初。夫古之叛逆,末路受制于 臣下,篡夺者有之,缚献者有之,袭杀者 有之,未闻跪而受杖仍尊为王者。
③根本上:违背了社 会发展规律。
①客观上:当时处于战 争环境;
②主观上:它不是农民 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 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 和要求。
③根本上:由于缺乏相 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1853.3 北伐 西征 东征
1853.3 定都天京
1851.12 永安建制
1851.1 金田起义
①主观:战略上的失误;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失败教训:
在两半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 性,农民阶级局限性?)
①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 产方式的代表。
②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社会的方案。 ③思想上: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④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集团内部的团结,难以 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是太平 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永安 金田
永安建制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这个新生的农民政权一开始就依照旧的封建 制进行内政建设→农民阶级局限性,为后期太平天国运 动的失败埋下隐患
4.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 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1853.1攻克武昌
1853.3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张德坚《贼情汇纂》
7. 天京陷落(失败的标志)
7. 天京陷落(失败的标志)
补充:天京事变发生根天源王是府什么模?型它能避免吗?
根源: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分散性,狭隘性和
落后性(农民是小生产者,长期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影 响,各顾各)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 理论,也不可能跳出封建主义的圈圈。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1.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2. 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3. 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4.西方基督教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东王
2.东乡称王
天王
3.永洪安秀建全制,初步建立政权;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西征
东征(天京突围)
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 巩固大本营 断绝清政府财源
结果 意义
失败 沉重打击
胜利
根据地和 物质基础
胜利 巩固天京
太平军北伐 太平军西征
在鄱阳湖被太平 军打败的曾国藩 欲投水自尽
“中宵念此,魂梦屡惊”
太平天国的疆 域最广阔之时 曾占有中国半 壁江山 ,其 势力发展到18 个省,太平天 国实际控制的 区域发展到23 个府州,总共 面积150多万 平方公里。
评价:
革命性:后期的纲领,中国人的迫切愿望;
目的是进行反封建反侵略。
进步性: 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社
会发展规律和趋势;
空想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缺乏
社会实践的经济、阶级基础。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经济主张 群众基础
作用
全盛时期
衰落时期
平均分配土地、发展资本主义
产品
工商业
农民阶级支持, 没有得到农民支 广泛群众基础 持
直接推动太平 天国运动发展
未能付诸实行
《天朝田亩制度》代表了农民的愿望,《资政新篇》 代表了中国发展的方向,两者为何都不能实现?
①客观上:没有一定 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 田方案。
②主观上:平均分配 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 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 想,根本无法实施。
1952.9长沙之战 西王萧朝贵牺牲
19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1851.9永安建制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
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太平军北伐 太平军西征
5.北伐、西征、东征。
标志着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
北伐
④目标: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 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进步性(革命性):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
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落后性: ——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
主义范畴。 空想性:
——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