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资格管理办法

任职资格管理办法
任职资格管理办法

山东省XX集团有限公司

任职资格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 总则1

1.1目的 (1)

1.2原则 (1)

1.3任职资格评定者 (1)

1.4组织者 (1)

第二章............................ 任职资格评定程序1

2.1任职资格评定分类 (1)

2.2任职资格评定程序 (2)

第三章............................ 岗位任职资格标准3

3.1标准制定 (3)

3.2任职资格标准 (3)

第四章........................ 任职资格评定结果执行3

4.1新聘员工任职资格评定结果执行 (3)

4.2转正员工任职资格评定结果执行 (3)

4.3员工年度任职资格评定结果执行 (3)

第五章........................................ 附则3

第一章总则

1.1目的

第一条岗位任职资格评定的目的在于评定任职人员与岗位所需能力的匹配程度,提升各岗位员工的任职能力,保证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1.2原则

第二条公司对员工的任职资格评定遵循以下原则:

1、公正性原则:公司对员工任职资格的评定针对员工个人特质与岗位所需素质做出评定,评定不受任何非客观因素的影响;

2、公开性原则:任职资格评定在被评定人知晓并参与的前提下进行;

3、公平性原则:任职资格评定是对被评定人针对评定岗位所需能力进行的,而非与其他被评定人对比进行。

4、客观性原则:用事实说话,切忌主观武断,缺乏事实依据

1.3任职资格评定者

第三条任职资格评定者

5、新应聘者、转正员工任职资格由人力资源部协同

1 / 8

用人部门经理共同完成;

6、基层员工由其直接上级或部门经理进行资格评定;

7、基层员工以上、部门经理以下的员工由部门经理进行资格评定;

8、部门经理的任职资格由相关副总或总经理进行评定;

9、副总、三总师、总经理助理的任职资格由总经理进行评定;

10、总经理任职资格由董事会进行评定。

1.4组织者

第四条任职资格评定的组织者为公司人力资源部。

第二章任职资格评定程序

2.1任职资格评定分类

2.1.1新聘员工的资格评定

第五条在新进员工的招聘过程中,由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经理对应聘人员的资格能力进行审核测试。2.1.2转正员工的资格评定

第六条在试用期结束的前1周,部门主管或经理与

要转正的员工进行谈话,部门经理填写试用期评定表。

2.1.3公司员工任职资格年度评定

第七条人力资源部组织各部门对各岗位的任职资格进行年度评定。

2.2任职资格评定程序

2.2.1新聘员工的资格评定程序

第八条参见《招聘管理办法》。

2.2.2转正员工的资格评定程序

第九条参见员工《招聘管理办法》。

2.2.3公司员工任职资格年度评定程序

第十条人力资源部在每年12月30号前将岗位任职资格评定表下发给各部门经理;

第十一条任职资格的评定以各岗位KPI及态度与能力的考核为基础进行(KPI及态度能力的考核参见《绩效考核手册》);

第十二条各岗位员工任职资格由其直接主管或经理评定;

第十三条评定人在完成评定后,将评定结果交于被评定人确认,如有部门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人力资源部

3 / 8

任职资格管理规定李宁体育用品公司

任职资格管理规定李宁体育用品公司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任职资格管理办法 新华信管理咨询制作 2004年11月16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1. 目的 (1) 1.2. 原则 (1) 1.3. 任职资格评定者 (1) 1.4. 组织者 (1) 第二章任职资格评定程序 (2) 2.1 任职资格评定分类 (2) 2.1.1. 新聘员工的资格评定 (2) 2.1.2. 转正员工的资格评定 (2) 2.1.3. 公司员工任职资格年度评定 (2) 2.2 任职资格评定程序 (2) 2.2.1新聘员工的资格评定程序 (2) 2.2.2转正员工的资格评定程序 (2) 2.2.3公司员工任职资格年度评定程序 (2) 2.2.4岗位任职资格的复议程序 (3) 2.2.5 特殊情况的处理 (3)

第三章岗位任职资格标准 (4) 3.1. 标准制定 (4) 3.2任职资格标准 (4) 第四章任职资格评定结果执行 (5) 4.1. 新聘员工任职资格评定结果执行 (5) 4.2. 转正员工任职资格评定结果执行 (5) 4.3. 员工年度任职资格评定结果执行 (5) 第一章总则 1.1.目的 第一条岗位任职资格评定的目的在于评定任职人员与岗位所需能力的匹配程度,提升各岗位员工的任职能力,保证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 实现。 1.2.原则 第二条公司对员工的任职资格评定遵循以下原则: (1)公正性原则:公司对员工任职资格的评定针对员工个人特质与岗位所需素质的做出评定,评定不受任何非客观因素的影响; (2)公开性原则:任职资格评定在被评定人知晓并参与的前提下进行; (3)公平性原则:任职资格评定是对被评定人针对评定岗位所需能力进行,而非与其他被评定人对比进行。

建筑企业员工岗位证书管理办法

员工岗位证书管理办法(讨论稿)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岗位证书管理,引导广大技术人员健康发展,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注册在本公司且能服从公司调配的注册类证书(如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注册建筑师、注册会计师等)、职称类证书(如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工程师、经济师等)、岗位证书(如施工员、造价员、安全员、质量员、会计员、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技工类证书等)。 第三条、公司在编持证人员对证书具有所有权,公司对本公司在编人员证书具有使用权。?若持证人员离职,公司对其证书享有市场价优先聘用权。 第四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办法遵循科学、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第一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本办法由公司总经理负责,设立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落实和执行。? 第六条、总经理任领导小组组长,经营部牵头组织,其他各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参与。 第二章激励方式 第七条、公司在编人员对取得适用于本办法的证书后,可向公司报销

取得该证书时所产生合法合规的相关报名、教材、培训、考试等费用。除考试成绩为两年滚动有效的,可按“就近时间”原则报销两次考试费用(教材、培训费仅报销一次)外,其他岗位证书均只允许报销一次。报销期限自取得证书后一年内有效。? 第八条、取得证书后一次性奖励方案具体如下:? 1、对通过一级建造师的员工,给予一次性元的奖励; 2、对通过二级建造师的员工,给予一次性元的奖励; 3、对通过注册造价师、建筑师、会计师等考试给予一次性元的奖励; 4、领取本奖励金额则视同认可办法,并受本办法约束。 第九条、按照企业对证书需求程度及岗位性质,公司在编人员将按照考取的证书类型给予补贴,补贴金额不纳入个人薪金统筹范围,企业在编人员补贴按月度方式进行结算发放;非企业在编人员补贴按月度方式计算、按年度进行结算发放,不满一个月的按一个月计算,发放时间自证书注册领证当月起。? 补贴金额如下: 1、一级注册建造师:元/月 2、二级注册建造师:元/月 3、注册造价师:元/月 4、注册会计师:元/月 5、注册建筑师:元/月 6、高级职称:元/月(5年后)

华为公司干部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华为公司干部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暂行规定) 公司各部门: 干部任职资格属任职资格系统中的管理类任职资格。干部任职资格管理的目标是推动各级干部不断地提高自己岗位上的实际工作能力,以适应管理工作和公司发展的需要。它是公司推进管理工作规范化、管理者职业化,从而提高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 一、干部任职资格管理的目的 1、促进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管理行为,提高工作绩效。 2、培养高素质的职业经理队伍,以便满足公司高速发展的需要。 3、通过认证面谈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上下级共同分析研讨解决。 4、为晋升、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二、干部任职资格衡量要求 基本条件是员工承担某项工作的基本要求;工作行为即工作过程中的表现是员工取得工作绩效的基础,也是不断改进的重点;工作绩效是员工能力的最终体现。 素质要求 经验要求 冲劲(责任心、干劲) 1、品德要求 诚实正直:在与自己坚信的人生信条及价值观相冲突矛盾时仍能坚持公司原则,言行一致。 廉洁奉公:一切遵从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因私利/私欲影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2、素质要求(见附件一) 业务:系统思维,收集与消化信息,组织成就导向,自信与自律。 管理:献身精神,组织意识,领导能力,监控能力,前瞻性。 协调:原则性与灵活性,人际理解关系建立,合作精神,影响能力,3600服务精神。 改进:培养人才,自我批判。 3、行为标准

干部任职资格行为标准是指在管理工作领域工作活动的成功行为,针对公司高、中、基层的管理者建立相应的行为标准,分为三、四、五级标准,每一级可适应多个岗位。 4、经验要求 三级管理者: ?3年以上该专业/技术工作基层工作经验。 ?本部门副职工作半年以上。 ?至少管理过同一类专业或技术人员。 四级管理者: ?5年以上工作经验,含3年管理经验。 ?其中相关领域2~3年工作经验,含基层工作经验1~2年。 ?本系统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2年以上经验或职能部门2年以上副职经验。 ?所管理的下属至少有两类人员(三级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跨度为直接下属6人以上,或含间接下属至少50人以上。 五级管理者: ?7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至少一种华为主业务大部门负责人2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职能大部门负责人2年以上工作经验。 ?曾管理过多种业务,下属类型包括管理者、技术/专业人员、操作人员等各类人员。 ?跨部门的工作经验 5、绩效要求 ?年度工作目标达成度 ?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效果 三、干部任职资格考评体系 1、干部任职资格考评种类 针对干部任职资格衡量要求的相应特点,干部任职资格考评有以下几种方式:基本条件考察;工作行为认证;绩效考核等。在干部的选拔、培训、晋升等管理工作中将重点采用某一种考评方式,并参考其他考评结果。

任职资格管理规定

任职资格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宗旨 (一)规范职员的培养标准和选拔制度,推动从业人员持续提升治理水平,引导从业人员专业化工作能力,按业绩给予公平的评判。 (二)建立职业进展通道,鼓舞职员持续提升职位胜任能力,保证职员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促进高绩效团队的形成。 (三)树立有效培训和自我学习的标杆,以资格标准持续牵引职员终生学习、持续改进,构筑学习型组织,促进公司的可连续进展。 适用范畴 本规定适用于华为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球范畴内的任职资格治理。 华为公司是指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全球范畴内直截了当或间接操纵的全资子公司,但不包括各地的合资公司。 差不多原则 (一)以职位责任为基础 任职资格以支撑公司的业务为全然动身点,其治理、评判、提升均以职位责任为依据,促进职员承担职位要求的责任。 (二)以绩效为导向 职员实际奉献的大小作为其任职资格评判的必要条件,任职资格治理应向已在自身岗位上做出连续奉献的职员倾斜,使他们获得相对更快的成长机会。 (三)以任职能力为核心

任职资格治理的核心是关注职员任职能力的提升,侧重于关心职员针对其所承担的岗位责任,持续提升其预备度,以促进实现其对组织的连续奉献。 (四)客观公平 依据职员承担的职位责任和任职资格标准,对职员实现连续奉献的任职能力进行客观公平的评判。 第二章任职资格类不划分和级不设置 第一条任职资格类不划分 任职资格类不划分与职位类不划分保持一致。 第二条任职资格级不设置 任职资格级不设置应以承担起与其相应类不的职位应负责任为原则。各专业技术与治理职位均有相应的任职资格要求,任职资格的级不与职位的任职要求相匹配,最高级不不得超过相应类不最高职位的任职要求。 原则上,按照职位设置,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级不为初级到九级,治理任职资格级不为三到五级。 第三条职业进展双通道 任职资格与职位相结合,为职员提供了职业进展通道。通过任职资格治理的牵引,形成治理和专业/技术两条职业进展通道。 注任职能理理同地区困难程度的区不,体现机关与非机关部门的区不: 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技术及业务专家队伍,牵引优秀职员在擅长的领域追求杰出、持续精深,安居乐业,形成在核心业务能力上

员工关系专题-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一、目的 1、通过资格制度规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推动做实的人不断提高水平,引导有水平的人做实,按做实给予评价。 2、建立职业发展通道,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其职位胜任能力,以职业化的员工队伍参与国际竞争。 3、树立有效培训和自我学习的标杆,以资格标准不断牵引员工终生学习、不断改进,保持公司的持续性发展。 二、任职资格的应用 任职资格从横向分类纵向分级,将对人的资格要求清晰化,并与工作要求相对应,为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奠定基础,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行为,推动公司的职业化进程。 1、招聘 对应资格要求对人员进行分类分级考核,易于人员定位,提高招聘效率。 2、培训 针对不同资格的人员分别进行达标辅导培训,再开发培训,使培训更有针对性,与工作联系更密切。 3、薪酬 资格与职位匹配决定员工的薪酬范围,使薪酬激励更具实效。 4、人员选拔 经考核认证后可获相应资格,公司可从有资格的人中选拔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5、员工职业生涯设计 不同类不同级别可以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将员工发展与公司发展相结合。 三、资格分类分级 1、双重晋升制度

/技术工作,本人既是监督者又是执行者之一。 4级管理者:对所辖部门的工作质量、时效、成本负完全的责任,并参与所辖工作的战略方向、资源分配、成本及时间要求的制定,下属至少含3级监督者及普通员工数人。 5级领导者:对企业某个运作过程或某项职能负完全的责任,参与制定公司长期战略及宏观指导。 (2)级别要求 任何管理都是对从事某项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管理,管理类人员必须达到某方向、某专业/技术标准2级水平以上。所以管理类级别为3~5级。

岗位认证管理机制

员工岗位认证机制 1、目的 为了保证员工达到岗位工作技能要求,持续提高工作技能,不断提高运行效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的全体一线直接生产人员。 3、岗位认证: 人力资源部/运行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培训负责人、技术、运行、维修人员、安全支持日常岗位认证工作。 4、岗位认证的项目 认证适用于工厂岗位: 汽轮机主值\副值 锅炉主值\副值 脱硫除尘岗位 化水主值\副值 电气主值\副值 输煤主值\副值 铲车主值\副值 化学实验室 各值长\主管 采样员 维修员工 5、岗位认证内容 5.1、认证工作内容:根据SOP和工作任务确定。 5.2、不同工种的认证办法 在具体认证中,岗位认证应根据以下不同的工种的操作范围提出对应的认证内容。 6、岗位认证的方式 6.1、认证时间安排: 时间随公司“员工岗位认证程序”分小组进行。 1-3级认证,每月初开始按照人力源部认证计划进行,4-5级认证年末统一认证一次(公司组织)。 6.2、认证方法: ①部门主管和经理负责制定技能矩阵。 ②人力资源部协调组织相关部门认证工作人员,相关部门认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认证工作计划执行认证工作。 ③员工根据认证计划,开展技能学习。 ④考试科目统一命题,80分以上为考试通过。 ⑤人力资源部对岗位认证的过程记录做为员工档案统一管理。 7、认证级别定义: 各认证科目按照员工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历不同分为以下几级别。 7.1、1级: ①能在别人指导下完成本科目岗位范围内的工作。 ②对公司文化和产品有所了解。

③基本了解本科目的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适应于新岗位员工认证)。 ④认证后可以独立完成本科目部分工作,但不能独立当班工作。 7.2、2级: ①能够独立当班工作,能够在指导下解决本岗位工作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②基本了解科目的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 ③可以适当帮助1级本科目员工一起工作。 ④能够承担共同工作过程中的指导义务。 ⑤积极参与公司开展的活动,每年度能积极提出有关建议不少于3条。 ⑥当年内无不良工作记录。 7.3、3级: ①在2级员工的基础上,能够协调安排本岗位单元范围内的工作。 ②深刻了解公司文化,了解本公司产品的具体应用范围。 ③具备培训本岗位所有1、2级员工的资格(经过认定) ④掌握本岗位范围内所有的操作。 ⑤积极带领参与公司开展的活动,每年度提出各项建议不少于5条。 ⑥本岗位专业能力和对公司文化的理解能力需要通过小组问答。 ⑦其协调工作能力要基本经过实践或论证通过(具体实例)。 ⑧能够独立处理本岗位工作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7.4、4级: ①在3级员工的基础上能够充分理解优化管理的意义,并能够通过具体应用提出改善本岗位或其他岗位工作的合理化建议,并能够推动实施。 ②能够熟练掌握二个岗位的操作技能,或在本岗位的操作技能非常突出。 ③是参与公司开展活动的模范,每年度提出各项建设性建议不少于5条,且至少有两条革新项目或建议得以实施推广。 ④本岗位专业能力和对公司文化的理解能力需要通过书面测试。 ⑤其协调工作能力要经过实践或论证通过(具体实例)。 ⑥具有担任主值的工作能力。 7.5、5级: ①在4级员工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部分运用优化管理工具。 ②至少通过工序中的一个岗位的4级认证。 ③公司统一安排的5级员工级别考试。 ④具有担任储备值长的能力。 ⑤作为骨干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员工活动和团队合作、攻关项目。 ⑥具有对其他员工明显的工作指导能力和带头作用。 8、证书的取得 8.1、认证不合格 新员工30天内认证不合格者,公司对其说明及其改进的机会和努力的方向,员工应根据公司的要求提高个人岗位技能,并积极准备60天的认证;60天认证不合格者,下岗培训,培训期间按照当地最低生活标准发放生活费。90天内培训仍不合格者,如为正式员工,公司与其解

中建总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规定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规定 1总则 1.1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或公司)专业 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加强评聘工作管理,规范评聘工作程序,确保评 聘工作质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适用范围 公司总部各部门、事业部、系统内各单位。 1.3管理体制 公司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分开的管理 体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是指按照相应的评审条件经过授权的评 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评审或经过考试取得的资格,用人单位 根据岗位设置和任职资格进行岗位任职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一般应从 取得资格的人员中聘任。 1.4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系列和级别 公司可开展评审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系列有工程、经济、会计、 政工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各系列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 级别。初级分为员级和助理级,高级分为副高级和正高级。工程系列 在国家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基础上设置正高级,名称为教授级高级工 程师。 1.5评审权限 总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 计师、高级政工师以及总部和部分没有自评权限单位的中高级工程师、 政工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对有条件的二级单位,经总公 司评估授权可对相关专业任职资格进行评审,自评结果报总公司人力 资源部复核;经济及会计系列中级任职资格全部实行社会化考试。 1.6人员范围

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仅限于系统内有正式劳动关系的在职人员,达到离 退休年龄的人员和返聘人员不得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职责分工 2.1总公司人力资源部 统一协调管理中建系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具体包括: 2.1.1依据管理权限,根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规定和实施细则,并根据政策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2.1.2组建总公司评审各专业系列评审委员会; 2.1.3组织实施总部及没有自评权限单位相关专业的评审工作; 2.1.4审批自行评审单位评审权限和评委会; 2.1.5复核自行评审单位评审结果。 2.2授权评审单位 2.2.1根据总部评审规定和实施细则制定内部相关规定和办法; 2.2.2在授权范围内组织实施相关专业任职资格的评审; 2.2.3证书情况报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2.3管理学院 2.3.1负责总公司评审各专业的资料收集、整理和评审会的组织工作; 2.3.2负责证书制作; 2.3.3申报表归档; 2.3.4补办证书和各类评审资料。 3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条件 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有中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履行 相应职责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评聘专业技术职务须严格坚持 国家颁发的专业技术职务条例(含试行条例)或等级标准中所规定的 能力、业绩、资历、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和相应的外语水平等 基本任职条件。 3.1学历、年限要求 专业技术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应具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正

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4) 第三章任职资格标准 (5) 第四章任职资格标准的应用 (6) 第五章任职资格等级认证 (7) 第六章任职资格标准的维护 (7) 第七章任职资格管理的组织 (7) 第八章附则 (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规划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规范任职资格标准结构、应用,明确任职资格管理组织及职责,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以下简称“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条术语解释 (一)任职资格标准:是以职位的任职者胜任该职位所要求的工作职责,并取得良好的绩效条件下,对任职者的经验、知识、技能及素质等的具体要求。 (二)任职资格管理:围绕公司目标,在公司内部构建科学合理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明确任职资格标准,牵引员工成长,优化公司整体人力资源配置、利用的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任职资格管理原则 (一)职位管理为基础:任职资格标准以支撑公司业务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其任职资格标准设计、任职资格等级认证(以下简称“认证”)均以职位需要为依据。 (二)任职能力为核心:任职资格管理关注的核心是员工任职能力的提升。 (三)关注核心员工和绩优员工:核心职位是任职资格标准建立的重点,任职资格管理体系为绩优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五条任职资格管理体系推行价值 (一)公司层面:可将员工的任职能力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便于公司掌握员工的能力状况及发展方向。 (二)业务部门层面:有助于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并最大限度地提高部门整体绩效,并有助于在团队中识别和培养人才。 (三)HR 层面: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有助于提高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四)员工层面:明确员工职业发展方向,通过学习—认证—学习,不断提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doc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1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和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经 济效益,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规范管理,并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特制定以下 措施和规章制度: 一、特种作业人员工种 1、电工 2、架子工 3、爆破工 4、机械操作工(平刨、圆盘锯、钢筋机械、搅拌机、打桩机等) 5、电(气)焊工 6、起重工 7、司炉工 8、塔吊司机 9、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架)

10、处用电梯(人货两用电梯) 11、信号指挥 12、厂内(施工现场)车辆驾驶 13、起重机械拆装作业人员 二、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1、年满18周岁以上,但从事爆破作业人员,年龄不得低于20周岁。 2、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特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具备上岗要求的技术业务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 三、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复审 1、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方准独立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0--120学时。 2、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考核领取上岗操作证后,每两年还要进行一次学习、考核复审。 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员)还要接受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 4、及时组织每年到期的特种作业人员到公司指定部门进行

培训和复审。 5、每年按规定安排不少于30学时的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要有学 习考试情况等记录。 四、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1、特种作业人员花名册 2、该花名册必须是本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有姓名、发证机关、发证时间、复审 时间及从事本工作时间等,备注中还要记录该人员有无发生安全事故等内容。 五、特种作业人员证件管理 特种作业人员应持省、市安监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岗位(操作)证》上岗;原证件或复印件统一存放施工,以备检查。

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1、为建立员工职业化发展通道,引导与激励员工不断提高任职能力;建立人才标准与人才管理机制,为判断员工是否胜任工作提供科学的工具,加速员工成长,为公司发展培养人才;培育自我学习、终生学习、不断成长的文化氛围,提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为招聘、晋升、薪酬、人才选拔与培养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第二条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XX公司管理职位员工,具体职位见《管理者任职资格标准体系》中的管理族职位划分表。 第三条相关定义 3.1 任职资格标准:任职资格标准由能力标准、行为标准和贡献标准三部分组成。任职资格标准界定了每个类别每个层级的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如何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是某一资格级别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领导力、行为、贡献等要素的集合。 3.2 任职资格认证:是资格申请人员以任职资格标准为依据,收集、整理个人行为、素质、贡献等相关信息和资料,提交给任职资格管理委员会,请求对自己进行评审认证的一种任职能力考核方法,它强调的是“能干什么”、“怎么干的” 、“结果如何”,而不是“知道什么”。 3.3 任职资格评审:是任职资格管理委员会对资格申请人员按照任职资格管理程序进行评审,以判定其是否达到所申请的级别要求的过程。是资格最终确定的主要环节,是保证认证质量的关键环节。 第二章任职资格标准 第四条任职资格标准的内容 4.1 任职资格标准体系的内容: 标准模块能力行为贡献 标准内容知识技能职业行为工作成果 领导力职业道德团队成长 4.2 任职资格标准的级别划分: 级别含义 一级达到一级任职资格能力、行为、贡献标准要求 二级达到二级任职资格能力、行为、贡献标准要求 三级达到三级任职资格能力、行为、贡献标准要求 第五条任职资格标准体系 5.1 任职资格标准体系:见集团文件《XX集团管理者任职资格标准体系》 第六条任职资格标准管理 6.1 任职资格标准管理: 6.1.1 任职资格标准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制订,由任职资格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方可使用。6.1.2 任职资格标准由集团以文件形式签发,人力资源部需注明标准的版本号和生效日期,并集中存档管理。 6.1.3 任职资格标准需每年由人力资源部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领域内的资深人员进行修改或完善,维护的组织者为人力资源部,维护的责任者为任职资格管理委员会。 第七条任职资格标准应用

任职资格评定管理制度

任职资格评定管理制度 1.目的 为提高公司人力资源管范的运作平台,特制订本制度。 2.原则 2.1坚持以能力和工作业绩为导向,多要素评价原则; 2.2坚持实行能上能下原则; 2.3坚持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全体员工。 4.申报条件 员工符合上一职级的申报条件时方可申报上一任职资格等级。 4.1申报条件 4.1.1共性最低标准:

4.2学历与工龄的换算 任职资格申报条件中,学历可与一定工作年限抵用(部长及以上岗位不得抵用)。以本科学历为基准,换算标准为: 5.评定组织 评定职种的任职资格评价小组。 5.1人员组成 来源与组成:评定职种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分管领导、资深专家及人力资源代表。 5.2任职资格评价小组职责 5.2.1准确理解任职资格标准及任职资格评价程序; 5.2.2客观公正地进行所属职种任职资格集体评定和审议; 5.2.3向被评价人提出中肯的改进建议; 5.3评定程序

5.3.1员工根据申报材料自检并提供资料进行申报; 5.3.2用人部门对申报员工业绩条件进行审核; 5.3.3人力资源部对申报员工资历进行审核,转交相关职种任职资格评价小组; 5.3.4任职资格评价小组负责知识与技能考核; 5.3.5由任职资格评价小组形成定级评价结果并报总经理批准; 5.3.6人力资源部公布定级评价结果 6. 任职资格评价内容与方法 6.1评价内容 任职资格评价分为两部分考核内容:必备知识考核、专业成果与技能鉴定。 6.1.1 必备知识考核——应知部分 由部门主管及对应职种的资深专家根据各职位职等的必备知识要求出题,成绩不合格则取消该等级申报资格。试卷需提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6.1.2专业成果与技能鉴定——应会部分 员工通过任职资格等级申报材料提供本人专业成果与技能方面真实有效的证据,由任职资格评价专家小组在评价会上集体鉴定。 6.2评价方法 任职资格定级评价分为初认定和评审两种方式。 6.2.1初认定:公司在引进新员工时根据需求岗位的任职资格标准进行招聘,由部门负责人会同人力资源部门直接认定相应等级。

关于公司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规定

编号:SM-ZD-67412 关于公司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规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关于公司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 理规定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目的 为规范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防止人员伤亡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特种作业工种范围 本公司目前的特种作业工种是指: 1.电工(安装、照明、维修)由市供电部门培训发证。 2.起重机械作业(塔吊、汽吊、施工电梯、开机和指挥)由市劳动局培训发证。 3.金属焊接(气焊、电焊)有市劳动局培训发证。 4.机动车辆驾驶员由市公安局交通车辆管理部门发证。 5.建筑登高作业(架子工、吊装工)由市劳动局培训发证。

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对操作人员本人及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者。 特种作业人员除接受本单位的一般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外,必须取得本工种规定的专业部门培训考核的合格证书,才能上岗独立操作。持有学习证、实习证者,必须有师傅带领在场一起操作,不准单独顶岗操作,没有取得本工种合格证者一律不得从事该工种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者,必须按规定参加定期复审,超出规定期限不参加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不得继续从事本工种独立作业。 四、[管理] 公司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为责任人。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作业的检查,认真查处违章作业行为。 工程项目部应严格执行公司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管理规定,工程施工现场不得使用无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进行特种工种作业。

任职资格评定管理规定

任职资格评定管理规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任职资格评定管理制度 1.目的 为提高公司人力资源管范的运作平台,特制订本制度。 2.原则 坚持以能力和工作业绩为导向,多要素评价原则; 坚持实行能上能下原则; 坚持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全体员工。 4.申报条件 员工符合上一职级的申报条件时方可申报上一任职资格等级。 申报条件

学历与工龄的换算 任职资格申报条件中,学历可与一定工作年限抵用(部长及以上岗位不得抵用)。以本科学历为基准,换算标准为: 5.评定组织 评定职种的任职资格评价小组。 人员组成 来源与组成:评定职种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分管领导、资深专家及人力资源代表。 任职资格评价小组职责 客观公正地进行所属职种任职资格集体评定和审议; 向被评价人提出中肯的改进建议; 评定程序 提供资料进行申报; 由任职资格评价小组形成定级评价结果并报总经理批准;

6. 任职资格评价内容与方法 评价内容 任职资格评价分为两部分考核内容:必备知识考核、专业成果与技能鉴定。 ——应知部分 由部门主管及对应职种的资深专家根据各职位职等的必备知识要求出题,成绩不合格则取消该等级申报资格。试卷需提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员工通过任职资格等级申报材料提供本人专业成果与技能方面真实有效的证据,由任职资格评价专家小组在评价会上集体鉴定。 评价方法 任职资格定级评价分为初认定和评审两种方式。 初认定:公司在引进新员工时根据需求岗位的任职资格标准进行招聘,由部门负责人会同人力资源部门直接认定相应等级。 评审:分为资格审查、知识与技能考核、评价会综合评议等部分,采用一环套一环串联式开展定级评价工作。如前一环节不通过,取消任职资格评定资格。 资格审查:对任职资格申报条件进行审查、核准。 知识与技能考核:包含应知的必备知识考试与应会的专业技能测试。 评价会综合评议:对评价客体(含应知应会)通过标准比对、述职答辩等形式进行综合审议。

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文件 华为司发【1999】37号签发人:任正非 华为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一、目的 1、通过资格制度规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推动做实的人不断提高水平,引导有水平的人做实,按做实给予评价。 2、建立职业发展通道,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其职位胜任能力,以职业化的员工队伍参与国际竞争。 3、树立有效培训和自我学习的标杆,以资格标准不断牵引员工终生学习、不断改进,保持公司的持续性发展。 0二、任职资格的应用 任职资格从横向分类纵向分级,将对人的资格要求清晰化,并与工作要求相对应,为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奠定基础,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行为,推动公司的职业化进程。 1、招聘 对应资格要求对人员进行分类分级考核,易于人员定位,提高招聘效率。 2、培训 针对不同资格的人员分别进行达标辅导培训,再开发培训,使培训更有针对性,与工作联系更密切。 3、薪酬

/技术人 不同 类不同级别可 以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将员工发展与公司发展相结合。 三、资格分类分级 1、双重晋升制度 2、管理类 (1)定义 从事以人员管理为主的工作的人员。按管理层级可划分为监督者、管理者、领导者。 3级监督者:率领一组人员从事某项具体的专业/技术工作,本人既是监督者又是执行者之一。 4级管理者:对所辖部门的工作质量、时效、成本负完全的责任,并参与所辖工作的战略方向、资源分配、成本及时间要求的制定,下属至少含3级监督者及普通员工数人。

5级领导者:对企业某个运作过程或某项职能负完全的责任,参与制定公司长期战略及宏观指导。 (2)级别要求 任何管理都是对从事某项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管理,管理类人员必须达到某方向、某专业/技术标准2级水平以上。所以管理类级别为3~5级。 3、专业类 (1)定义 从事运用某项专业知识提供某种支持或服务,直接或间接创造价值的工作。 含:销售、计划、法律、人力资源、公共关系、统计、审计、会计、广告、采购、秘书等。 (2)级别要求 从工作要求出发,1~5级不等。 4、技术类 (1)定义 从事运用某项技术设计和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工作。 含:软件开发、硬件开发、工艺、测试、维修、安装等。 (2)级别要求 从工作要求出发,1~5级不等。 四、资格衡量要求 对人员进行选拔时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衡量。基于华为评价体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主要对技能或行为建立标准,颁资格证书时参考工作绩效评价结果。品德、素质、经验等不易考核的要素作为人员选拔及员工自我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 1、品德。 2、素质。 3、技能/行为(表现)。 4、工作经验。 5、工作绩效。 五、任职资格标准

员工上岗认证管理办法

4职责权限 人力资源部 4.1 4.1.1 员工上岗培训总体规划与管理。 4.1.2 员工入职通识培训(新人训)。 4.1.3 技能培训阶段协办督导与上岗资格督导。 4.1.4 组织培训讲师参加培训技能相关培训。 4.2 各部门 4.2.1 专业理论&技能培训实施阶段督导与协助。 4.2.2 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阶段实施与考核。 4.2.3 培训讲师甄选、标准课程制订与修订。 4.2.4 培训师队伍建设、完善、更新。 4.2.5 员工上岗资格认证申请。 员工上岗认证管理办法 1目的 确保从事产品生产的在职岗位(含新进员工和岗位变动人员)在上岗前达到规定的岗 位作业技能,满足产品制造、质量及操作安全要求及规范员工上岗培训,加强岗位培训的 管理。 2适用范围 光为公司现场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直接生产员工及间接生产员工。 3定义 上岗证:员工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合格后而获取的该岗位上岗资格证明。 新人训:是指为使员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 了解工作要求,提高自身安全意识而由人力 资源部培训科举办的公司级入职通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人事规章、社会保险及消防安全、 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质量意识等。 上岗技能培训:是指为使员工达到其岗位操作要求而在岗前实施的岗位技能培训, 内容为该岗位应知应会技能,包括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内容,由制造部主导实施。 培训

5正文 5.1 原则 5.1.1 新进员工接受完公司级培训合格者,在进入各制造部后需参加岗前上岗技能培训, 培训合格后持证方 可上岗。 5.1.2 试用期员工有且仅有一次申请提前参加上岗认证考核的权利,通过考试取得上岗证 可提前转正。 5.1.3 员工上岗证有效期为半年,各制造部需制定年度复审培训计划,到期前一个月内需 申请再认证,以知 识考核为主;如本工序工艺或操作标准发生较大变动也须加入上机实操考 核。 5.1.3 员工上岗证标识分为学员证(白色)、一线员工上岗证(蓝色)、多能工上岗证(黄 色)、培训讲师 上岗证(红色)。 5.2 标准课程制定 5.2.1 各制造部课程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岗位安全知识、岗位SOP 岗位实操技能及岗 位相关的应知应会,要求理论与实操课时共计三12H,对重复性小、作业相对复杂、技能要求 相对高的岗位可适当增加课时。 5.2.2 由各制造部制定标准课程,理论课程含讲义与试卷,实操课程含实操大纲。并将《上 岗技能培训标准 课程汇总表》(如附件1)经部门高级主管核准后提报人力资源部 ,以备查验。 课程制定标准见《培训资源管理办法》。 5.2.3 标准课程(培训要项)原则上每年修订一次,各制造部亦可视情况进 行临时修订,修 订变更的内容须部门经理(各制造部由高级主管)签准并提交人力资源部备案后实施。 5.3 讲师管理 由各部门甄选并汇总授课讲师,并将《上岗技能培训讲师汇总表》 (如附件2)经部门经 理(各制造部由高级主管)核准系统副总批准后报备人力资源部 ,所提报的讲师须满足入司 年限三1年、组长以上车间管理者或车间技术员或多能工。 补训对象:未进行上岗技能培训的人员及认证培训 不合格的学员。 各部门文员将核准的《教育培训资 料登录表》(如附件3,含考试成绩)交予人力资源 作为课程时数及成绩登录的依据,相关资料由人力资源部保管。 5.4 补训 5.5 资料登录 部, 5.6 培训实施与考核

任职资格管理制度1205

xxx 任职资格管理制度二零零四年十一月十日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与原则 1.1.1 任职资格管理的目的 1. 通过员工任职资格标准的建立与管理,提升员工职业化水平,促进工作与管 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2.建立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促进员工自我完善; 3.运用任职资格评价结果,为晋升、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1.1.2 任职资格管理的原则 1.依据任职资格评价结果,确定员工的任职资格等级; 2. 依据绩效考核结果,调整员工的任职资格等级; 3. 绩效考核结果是员工参与任职资格评价以及任职资格等级调整的重要依据, 通过任职资格评价确定的员工任职资格等级则是员工获得更高绩效水平的 前提。 1.2 性质 本制度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系统的基础性文件,是公司构建与完善员工职业发展机制的基础,它为如何规划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有效实施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界定了规则与依据。 1.3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省公司本部及下属13家供电公司。 第二章任职资格管理的组织及其职责 公司建立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下称“评审委员会”)、省公司人力资源部与各市公司人力资源部三级管理体制。 2.1 评审委员会 2.1.1 职责 1.确定公司任职资格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2.审定评价小组关于相关职种任职资格标准开发与修订的提案; 3.对公司相关职种员工任职资格评价结果(申请专家级<含>以上)进行评审,

保证评价标准一致与员工级别分布比例的合理性; 4.对公司任职资格管理过程中其他特殊问题进行决策。 2.1.2 人员组成 评审委员会属非常设机构,省公司人力资源部作为其秘书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日常任职资格管理工作,对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委员会由省/市公司分管领导、相关职种所在部门主任、该职种的专家或资深级专家(内外部)以及人力资源主任组成,一般3~5人。 2.2 省公司人力资源部 职责如下: 1.制定、落实并优化公司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2.组织公司各职种任职资格标准的开发与修订; 3.组织省公司本部各职种评价小组开展员工的任职资格管理工作; 4. 组织全公司范围内各职种申请专家级(含)以上资格员工的任职资格管理工 作; 5.参与评审委员会对相关各职种员工任职资格评价结果的评审,对结果进行备 案,作为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依据; 6.受理省公司本部各职种员工对任职资格评价结果的申诉,以及各市公司相关 职种员工对评价结果的二次申诉。无法解决时,提交评审委员会讨论确定。 2.3 各市公司人力资源部 职责如下: 1.组织市公司本部及所属县公司各职种评价小组开展员工的任职资格管理工 作; 2.受理所在单位各职种员工对任职资格评价结果的申诉。无法解决时,提交省 公司人力资源部讨论确定。 2.4 省/市公司各相关职种任职资格评价小组(以下简称“评价小组”) 评价小组是承担所在职种任职资格标准开发、修订与评价的主要单元,对评审委员会负责。 2.4.1 职责 1.根据本职种的工作特点、业务发展趋势以及人员能力现状,提出开发或修订 本职种任职资格标准的提案,并在省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下实施开发与修订 工作;

专业类任职资格认证管理办法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文件人知字(2007)号签发人:邹开场 专业类任职资格认证管理办法 1.目的 1.1.专业类队伍建设:规范专业类人才的培养与选择,开辟员工多重职业发展及非职务 晋升通道,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建立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专业类人员队伍。 1.2.专业能力管理:建立基于能力模型的专业类任职资格体系,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 业务水平,强化公司业务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力。 1.3.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建立职业行为规范与职业化能力体系,引导员工学习和成长, 建立专业人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通道。 2.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专业类各专业职种任职者的任职资格认证过程。 3.专业类任职资格体系 3.1.任职资格认证等级: 3.2.任职资格分级的依据和等级通用定义: 3.2.1.任职资格等级初步定义了“本等级人员的角色要求”,其分级依据主要包括: 1.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2.解决问题的难度、复杂度、熟练程度和领域; 3.工作中表现出的行为; 4.应负责任; 5.对流程优化和体系变革所起的作用; 6.在本专业领域内的影响力等。

3.2.2.除首席科学家(1级)外,2-6级每级分为3等,即职业等、普通等和预备等。 3.2.3.任职资格等级通用定义(详见附件1)。 3.3.任职资格标准: 任职资格标准是判断专业任职资格等级的标尺,由专业能力、必备知识、技能标准、行为标准四部分组成。 4.专业类任职资格认证 4.1.任职资格管理机构设置: 任职资格管理机构、各认证机构和员工的职责(详见附件2)。 4.2.任职资格认证流程: 4.2.1.通知与学习 1.人力资源部与相关专业部门组织各专业人员及认证机构成员学习对应专业 任职资格标准与认证管理办法,明确相关标准、流程、工作计划与要求。 4.2.2.申报与审查 1.除首次认证外,申报人应遵循逐级申报原则,新员工一般从6级起申报;特 殊人员、工作业绩特别突出或确已达到更高等级申报条件的,可越级申报。 2.根据任职资格标准,个人申报相应等级,根据各等级的基本条件填写《专业 类任职资格认证申报表》,报所在部门审核,汇总后转人力资源部审查,再 报主管副总裁/总监审批。 3.人力资源部负责对申报人的基本条件进行审查,审查不合格的由申报人重新 申报。 4.2.3.必备知识考试 人力资源部与相关部门组织审查合格人员按照对应的专业与等级参加必备知 识考试,考试合格者进入下一环节,考试不合格者降级认证。 4.2.4.专业能力、技能与行为举证 1.申报人填写《专业类任职资格认证表-专业能力》、《专业类任职资格认证 表-技能》和《专业类任职资格认证表-行为》(详见附件4),连同举证材料 (包括工作成果、关键事件、第三方评价、事实记录等)提交人力资源部。

员工上岗认证管理办法

员工上岗认证管理办法 1 目的 确保从事产品生产的在职岗位(含新进员工和岗位变动人员)在上岗前达到规定的岗位作业技能,满足产品制造、质量及操作安全要求及规范员工上岗培训,加强岗位培训的管理。 2 适用范围 光为公司现场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直接生产员工及间接生产员工。 3 定义 上岗证:员工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合格后而获取的该岗位上岗资格证明。 新人训:是指为使员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了解工作要求,提高自身安全意识而由人力资源部培训科举办的公司级入职通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人事规章、社会保险及消防安全、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质量意识等。 上岗技能培训:是指为使员工达到其岗位操作要求而在岗前实施的岗位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为该岗位应知应会技能,包括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内容,由制造部主导实施。 4 职责权限 4.1 人力资源部 4.1.1 员工上岗培训总体规划与管理。 4.1.2 员工入职通识培训(新人训)。 4.1.3 技能培训阶段协办督导与上岗资格督导。 4.1.4 组织培训讲师参加培训技能相关培训。 4.2 各部门 4.2.1 专业理论&技能培训实施阶段督导与协助。 4.2.2 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阶段实施与考核。 4.2.3 培训讲师甄选、标准课程制订与修订。 4.2.4 培训师队伍建设、完善、更新。 4.2.5 员工上岗资格认证申请。

5 正文 5.1 原则 5.1.1 新进员工接受完公司级培训合格者,在进入各制造部后需参加岗前上岗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 5.1.2 试用期员工有且仅有一次申请提前参加上岗认证考核的权利,通过考试取得上岗证可提前转正。 5.1.3 员工上岗证有效期为半年,各制造部需制定年度复审培训计划,到期前一个月内需申请再认证,以知识考核为主;如本工序工艺或操作标准发生较大变动也须加入上机实操考核。 5.1.3 员工上岗证标识分为学员证(白色)、一线员工上岗证(蓝色)、多能工上岗证(黄色)、培训讲师上岗证(红色)。 5.2 标准课程制定 5.2.1 各制造部课程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岗位安全知识、岗位SOP、岗位实操技能及岗位相关的应知应会,要求理论与实操课时共计≧12H,对重复性小、作业相对复杂、技能要求相对高的岗位可适当增加课时。 5.2.2 由各制造部制定标准课程,理论课程含讲义与试卷,实操课程含实操大纲。并将《上岗技能培训标准课程汇总表》(如附件1)经部门高级主管核准后提报人力资源部,以备查验。课程制定标准见《培训资源管理办法》。 5.2.3 标准课程(培训要项)原则上每年修订一次,各制造部亦可视情况进行临时修订,修订变更的内容须部门经理(各制造部由高级主管)签准并提交人力资源部备案后实施。 5.3 讲师管理 由各部门甄选并汇总授课讲师,并将《上岗技能培训讲师汇总表》(如附件2)经部门经理(各制造部由高级主管)核准系统副总批准后报备人力资源部,所提报的讲师须满足入司年限≧1 年、组长以上车间管理者或车间技术员或多能工。 5.4 补训 补训对象:未进行上岗技能培训的人员及认证培训不合格的学员。 5.5 资料登录 各部门文员将核准的《教育培训资料登录表》(如附件3,含考试成绩)交予人力资源部,作为课程时数及成绩登录的依据,相关资料由人力资源部保管。 5.6 培训实施与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