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 (1)
1@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翻译法)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找出关键词语、特 殊句式,准确翻译
要有采点得分 的意识,洞悉 命题者想考你 什么
关键词句不落实, 就会徒劳无功
总 结
文言语句重直译, 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 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 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 领会语气重流利。
四、古代诗文阅读及名句默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 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 遂置巾笥以归。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毕生者,世家 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 “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 “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 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 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 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一妪逼 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 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 凡容色皆若郗嘘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 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尾 其驴
㈣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 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 语序。
宾语前置 ⒈夫晋,何厌之有? ⒉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㈤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
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
( 你) ⒈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
• 一位妇人牵着牛耳朵走,一位中年男子在牛身后慢慢地跟 着,这是父母送他们的女儿出嫁。一位老翁拄着拐杖站着, 一位老妇人倚门眺望。一个儿童年龄稍微大一点,牵着一 个年龄比他小的,指指点点的说话。他们的脸色都是好像 唏嘘流泪,这是在为离别而悲伤啊。牛前面四个人在吹喇 叭,担任的是迎接引导新娘的差事。 • 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尾其驴以掖筝琶者, 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一皆邂 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 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亩间 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 • 路旁有两头驴,一前一后地走着,骑驴的是农村的歌妓, 跟在驴后腋下夹着筝和琵琶的,是歌妓的两个仆人。还有 侧着大腿坐在小车一侧的,是拉车人。这些人全都是邂逅 出嫁队伍而回头看热闹的。离开树林不远,将又经过一座 树林,两个儿童蹦蹦跳跳地去报信。一个妇人从篱笆里出 来,手臂里抱着一个小孩,又有一个小孩牵着她的衣裳走 路。田间有两个农夫,手把锄头停止了锄地,这都是看到 有人出嫁而说说笑笑的人。”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有什么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有什么技巧高考语文中,文言文翻译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点,也是许多同学感到棘手的部分。
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技巧,文言文翻译并非难以攻克的难关。
首先,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是基础。
这就如同建造房屋的基石,没有坚实的基础,翻译就会漏洞百出。
对于文言实词,要特别注意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以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比如“牺牲”这个词,在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而现在则指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对于虚词,像“之”“而”“以”“于”等,它们的用法繁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理解。
句式方面,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以及判断句、被动句等是常见的类型。
比如“何陋之有”就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有何陋”。
理解文言文的大意是关键的一步。
在阅读文言文时,不要一上来就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先通读全文,了解大致内容。
通过把握文章的主题、人物关系、事件发展等,为后续的准确翻译打下基础。
有时候,上下文的语境能够帮助我们推测出某些字词的意思。
比如在“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中,通过“军”字所在的语境,可以推断出“军”在这里是“驻军”的意思。
翻译时要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直译能够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尽量做到字字对应。
但当直译会导致译文不通顺或者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时,就需要进行意译。
比如“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是“秋天鸟兽新长的细毛不敢有一点接近”,显然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意译就是“一点东西也不敢侵占”。
注意保留原文中的人名、地名、官名、年号等专有名词。
这些专有名词一般不需要翻译,直接保留即可。
比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四年”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都直接保留。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补充省略的成分。
文言文中经常会省略主语、宾语、介词等成分,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将其补充完整。
比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应该翻译为“(桃花源中的人)见到渔人,于是非常惊讶,问(渔人)从哪里来”,补充了主语“桃花源中的人”和宾语“渔人”。
高考语文古文翻译技巧

高考语文古文翻译技巧古文作为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较难的考点。
在阅读和翻译古文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古文的意思。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语文古文翻译技巧,帮助学生提升古文水平。
一、全文理解:全文理解是翻译古文的基础。
在翻译古文时,首先要明确全文的主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化背景。
通过阅读全文,可以了解文章的基本脉络和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
二、词义理解:古文中经常使用一些生僻的词汇和词义,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在翻译古文时,我们要注重词义的理解。
可以通过查阅词典、阅读古文注释和参考资料等方式,加深对生词的理解和掌握。
三、语法分析:古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常常使用倒装、并列句、比喻等修辞手法。
因此,在翻译古文时,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语法分析,理解并准确运用古文的语法规则。
四、省略理解:在古文中,作者常常使用省略的表达方式。
为了准确地翻译古文,我们需要通过上下文推断和逻辑判断,补全省略的内容。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古文中一些代词或指示词的具体指向,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五、意象把握:古文中经常使用一些形象的描写和意象,这给学生理解和翻译带来了困难。
在翻译古文时,我们需要注重对意象的把握。
通过对句子和段落的整体理解,抓住作者的形象描写和意境表达,以便更好地翻译古文。
六、逐字逐句翻译:在翻译古文时,我们要注意逐字逐句地翻译,尽量保持原文的句式和修辞特点。
通过逐字逐句的翻译,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意思,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七、实践演练:提高古文翻译水平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演练。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文材料进行阅读和翻译,并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通过多次的实践演练,逐步提高古文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总结起来,高考语文古文翻译技巧包括全文理解、词义理解、语法分析、省略理解、意象把握、逐字逐句翻译和实践演练等。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古文翻译的水平,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古文题目。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5分) 译:常常纵容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撤退,来
回游荡没有斗志。
(2)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5分) 译: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经把玉帛赐给匈奴单于,
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
得分标准:“词语、句式 ” 和 “大意 ”
围之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如果放弃(围攻)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 路上的主人。
于
2、遂与秦王会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于是和秦王(在)渑池相会。
之
3、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译文: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方法4:补(增补) 按现代汉语习惯补出文言句中省略成分。
,则保留久任;意所欲避,则易地借才。今岁燕、秦, 明岁闽、粤,道路往返,动经数千,程限稽迟,多逾数 月。加一番更移,辄加一番扰害。”帝是其言。十二年
十月,杨嗣昌出督师。肯堂奏,帝以偏执臆见责之。
(1)崇祯/七年,擢/御史。明年/春,贼/陷/凤 阳,条上/灭贼五事。(5分)
译文:崇祯七年,他升任点意见。
文言文翻译方法
学习目标:
1、感知 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得分标准。 2、回顾并能说出 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
和标准。
3、能归纳总结 文言翻译的方法并记住 。
了解原则和标准 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对每个词做准确解释,准确呈现特殊 句式和句子的语气。 意译: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 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古今异义 单音节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2023届高考文言文翻译解题指南

2023届高考文言文翻译解题指南目录一、文言文翻译能力提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 (2)二、把握文言文翻译的几个原则 (2)(一)重视关键文言实词的翻译 (2)(二)重视关键文言虚词的翻译 (2)(三)把握好文言句式的翻译 (2)三、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常见技巧 (3)(一)“留”—保留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和部分基本词汇 (3)(二)“删”—删去文言文中无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虚词、衬词 (3)(三)“补”—翻译时补出文言文中省略或隐含的成分 (3)(四)“调”—根据现代汉语习惯,将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 (3)(五)“换”—翻译时,文言文中有些词语要替换成现代汉语词语 (3)(六)营造翻译环境,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文意 (3)(七)把握翻译规律,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转化 (7)(八)学习翻译技巧,突破关键难点 (7)(九)做好日常积累,以多阅读多翻译为应试基础 (9)一、文言文翻译能力提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以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乙卷为例,文言文阅读题共19分,其中文言文翻译就占了10分。
在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中,文言文阅读增加到20分。
高考文言文试题中,翻译不仅占分最多,而且考生翻译水平的高低也间接影响了对文言文阅读和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如果考生的翻译水平低,不仅难以答好第13题的主观题翻译,而且读不懂全文,第10题文言文断句和第13题文言文内容理解的两道选择题都很难做好。
可以说,翻译是高考文言文备考的重头戏。
但翻译能力也不是一天能形成的,翻译不仅需要技巧,而且涉及文言字词、特殊句式等多种文言知识。
在文言文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文言文基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给学生讲一些翻译技巧。
平时训练要有的放矢,从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点人手,培养学生找得分点、按得分点答题的意识。
二、把握文言文翻译的几个原则(一)重视关键文言实词的翻译文言文中的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多为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文言实词翻译到位,就是要把试题中需要翻译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偏义复词、出现活用的词语翻译到位,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方法加以呈现。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有哪些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有哪些文言文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型之一,那么,高考文言文怎么得高分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希望大家喜欢!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一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
比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调:翻译时,有些文言文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
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
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
如《核舟记》:“石青糁之。
”这里的“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时必须译出。
删: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
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
”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
《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意:意译。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
如《鸿门宴》:“秋毫不敢有所近。
”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补:文言文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
比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扩: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二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
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

方法六: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
将直译时意思不明确的词句活译成相关文字。主要包括: 比喻、借代、夸张、互文、委婉等。
这个“变”就是“意译”。
委婉:发动战争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方法六: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
将直译时意思不明确的词句活译成相关文字。主要包括: 比喻、借代、夸张、互文、委婉等。
习
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方法五:在翻译时要补出以下内容
数词后面补出量词;
补出省略成分。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省略宾语:之,他
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鼓) 而
衰,三(鼓)而竭 。
(省略谓语)
方法五:在翻译时要补出以下内容
数词后面补出量词;
补出省略成分。
齐军,官夺名取了阳晋与,现被代封汉为语上义卿同,他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
方法一:逐字翻译,连词成句
凡人名、地名、官名、国号、年号、帝号、书名、 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翻译
时保留不变。Leabharlann 练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习
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
方法二: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猜测法:
1.联想推断法 联想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推断: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不速之客: 邀请、招致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叛”,背离 )
众叛亲离 背叛
2.相似结构推断法(对偶、排比句均可用此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 自然界的万物
3.以形释词法
如从字形结构入手:
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大多表意,因此可以 通过字形结构来推断词义。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六招

留
1、战于长勺。(《左传曹刿 论战》)(地名)
2、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 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官名) 3、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 人。(《陈涉起义》)(年号。秦朝的第 二代皇帝胡亥)
换
1、率妻子来此绝境。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我不敢顾惜自己,实在是遗憾没有尽到职责,因 此使朝廷蒙受耻辱。
3、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
译文:他身边跟随的奉命办事的人,都用眼睛给他示意。
4、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译文:即使将百镒黄金陈放在他的面前,他也不屑一顾,他 就癫狂到这样的程度。
文言文阅读(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4、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 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
补
补
鼓
↓
鼓
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者多异之。(07年上海卷) 于 触草木, 尽死。(《捕蛇者说》)(省主语) 蛇 草木
昔者,耻吾君于诸侯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夫战,勇气也。
删
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促一且之用也。 (07年辽宁卷) 译文: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 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1、大王来何操 ?
译文:大王来带着什么(东西)? 译文:古时的人没有欺我。
调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3、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2006年江西卷)
翻译原则(第23课)
一 信 :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