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2020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题)13.阅读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按要求答题。
(6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上阙中“悠悠”一语双关,既指,又指。
(2分)(2)作者融典故入词,寄情委婉深沉。
请对“天下英雄谁故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作出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句重点词语的理解。
“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这里叠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慢,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从运用典故角度赏析。
这句诗的意思是: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借用此典,意在说明只有像曹操、刘备那样的英雄,才能与孙权一决高低。
其实,暗示了只有孙权才是天下第一英雄。
词人赞赏孙权,就是要此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感叹如今南宋当下没有像孙权这样的人来扭转乾坤,也暗含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答案:(1)时间之漫长久远;词人思绪之无穷。
(2)词人借用曹操赞叹孙权的语言,表明希望南宋有像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也暗含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考题及答案

一、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做1-6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4.“生子当如孙仲谋”在本词中是点睛之笔,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这句词隐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请结合这首词分析其语言风格豪放的特点。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答案:1.思绪之绵长(无穷)2.借古讽今(借历史典故抒发个人情怀)。
词人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暗讽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3.示例一:设问,有登临北固亭,望神州风光引发联想,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示例二:比喻,把千古兴旺,国家盛衰的历史变迁比作滚滚东流悠悠不尽的长江水,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示例三:诗词化用,化用杜甫《登高》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的诗意感慨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
4.运用借典抒情的表现手法,词人借用曹操赞叹孙权雄才大略的典故,隐含着对当今朝廷的不满,希望有像孙权那样雄才有胆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抒发了慕古伤今、忧愁怅惘之情。
5.示例一:通篇三问三答,从“何处望神州”到“千古兴亡多少事”,再到“天下英雄谁敌手”层层推进,气势越来越强,显示词人豪放的情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练习题库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练习题库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练题库1.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化用典故,赞扬XXX)A.问答入词,层层深入。
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千古兴亡,往事悠悠。
“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化用典故,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
XXX三国战事频发,也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
D.“生子当如XXX”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主和派的愤慨以及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是XXX说的)A.《南乡子》是词牌名。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
B.全词即景抒情,借古讽今。
作者之所以称赞XXX为天下英雄,无疑是对苟且偷安、不求进取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C.“生子当如XXX”,XXX一字不改地借用XXX这句话,不仅“曲尽其妙”,而且还含蓄深刻地进行了讽刺。
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手法上含蓄、委婉。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
风格明快,气魄阔大,尽显豪放风格。
3.下列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涵蓄委婉地讽刺苟南宋朝廷)A.词人登上京口北固亭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既指时间的冗长长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最后一句运用典故,直接讽刺苟且偷安的北宋朝廷,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情怀。
D.本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XXX是落笔眼前引遐思,下阕纵怀远古寄豪情,C)。
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
B.诗歌的XXX用了XXX《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
专题05诗词鉴赏(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天津专用)专题05 诗词鉴赏1.(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点题,“客路”与“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流露出诗人羁旅漂泊之情。
B.颔联中“平”“阔”“正”“悬”四个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C.颈联用“生”“入”三字将“日”与“春”拟人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D.尾联呼应首联,写诗人希望从大雁那里得到友人的消息,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2.(2023·天津河西·统考二模)下面对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3.(2023·天津西青·统考二模)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A.问答入词,层层深入。
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云南省中考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云南省中考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
(4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3.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怀”包含哪些内容?(2分)
14.“何处望神州”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分)
答案:
(一)(4分)
13.(2分)感叹历史兴亡之事;表达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表示失望
和愤慨;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
(答出两点即可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对作者情感的分析,一定要从作品的文本信息出发。
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诗歌内部,即题材内容、
意象选择、遣词造句、手法运用等着手;二是从诗歌外部,即从诗人的身世遭际、思想倾向和诗歌的具体创作背景等着手,即“知人论世”,特别是诗歌创作背景比较明确或与诗人生平经历密切相关时。
从“千古兴亡”可知有感叹历史兴亡之事;“生子当如孙仲谋”有表达对英雄的仰慕之情;下阕则借曹刘来衬托孙权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
14.(2分)以问句开头,引发怀古之情思(1分);奠定全词悲壮深沉的感情基调(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作用。
首先“何处望神州?”是一个问句,自然引起下文,结合诗歌的社会背景,“何处望神州”也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练习题库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练习题库1.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化用典故,赞扬孙权)A.问答入词,层层深入。
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千古兴亡,往事悠悠。
“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化用典故,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
魏蜀吴三国战事频发,也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主和派的愤慨以及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是曹操说的)A.《南乡子》是词牌名。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
B.全词即景抒情,借古讽今。
作者之所以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无疑是对苟且偷安、不求进取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C.“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一字不改地借用刘备这句话,不仅“曲尽其妙”,而且还含蓄深刻地进行了讽刺。
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手法上含蓄、委婉。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
风格明快,气魄阔大,尽显豪放风格。
3.下列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含蓄委婉地讽刺苟南宋朝廷)A.词人登上京口北固亭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既指时间的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最后一句运用典故,直接讽刺苟且偷安的北宋朝廷,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情怀。
D.本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上阕是落笔眼前引遐思,下阕纵怀远古寄豪情, C)。
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
B.诗歌的上阕化用了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
初中语文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2分)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3分)
参考答案
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
2、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

1. 反复诵读,体会诗词的情感。
2. 品读重要词句,感受诗词的意境。
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 诵读经典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2. 了解背景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
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
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3. 鉴赏诗句上阕: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释句:望:眺望。
神州:这里指沦陷的中原地区。
北固楼:即北固亭。
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讲解:上阕望神州发千古兴亡之叹。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
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
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千古兴亡多少事?”从古到今,到底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这里,叠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漫长,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犹如长流不息的江水。
下阕: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释句:年少:年轻。
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
(2020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题)
二、古诗词赏析(共3分)
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对这两首词曲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中“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借用杜甫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境,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都形象地表达出来。
B.【乙】曲“聚”“怒”二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听觉、视觉描写了潼关之险,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C.【甲】词“年少万兜鍪”一句中“兜鍪”的意思是战甲,作者用战甲指代士兵,意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
D.【乙】曲中“意踌躇”一词表达了作者看到长安衰败的景象而内心犹豫不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