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全书

合集下载

名人故事:真实的纪晓岚

名人故事:真实的纪晓岚

名人故事:真实的纪晓岚很多人对清朝名臣纪晓岚的了解,都是来自于电视剧《铁嘴铜牙》,因为这部剧中纪晓岗代表忠臣和臣贪和|的斗争,真是精彩了。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是这样的吗。

老人将诗稿漫不经心地打开,低声吟读起来。

读着读着,他忽然被那首题为《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吸引住了。

他反复吟咏品味着: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

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

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辽宁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

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

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正当巴顿在事业上如日中天之际,却因两次殴打士兵引起美国军内和国内的舆论反对,在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人的保护下才幸免撤职。

1944年1月,巴顿前往英国参加诺曼底登陆。

盟军登陆后,为了结束缓慢迟滞的推进情况,决定开始发动“眼镜蛇”行动。

巴顿又以其惊人的进军速度和勇气把局部性的突破变成了全面的运动战,使盟军终于冲出诺曼底,迫使德军全面撤退。

接着,巴顿又率领部队转战欧洲大陆,于1945年3月22日到达莱茵河畔,他当夜就强行渡河,直捣希特勒老巢。

巴顿外表豪迈直爽,看似作决定不加思索,实际上他决断前都经过深思熟虑,甚至精确的计算,正是这种精神才使他无往而不胜。

其实,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

年轻的和|处世外向泼辣。

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晓岚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

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

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对纪晓岚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晓岚对和|的帮助。

电视剧中的纪晓岚由张国立饰演,和|由王刚饰演,但其实历史上的纪晓岚其貌不扬,高度近视,而和|却是一代美男子。

纪晓岚

纪晓岚
[编辑本段]河间才子入翰林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六月十五日,纪晓岚出生于直隶河间府(今献县)崔尔庄(现行政规划为河北省沧县)。关于他的出生,长久以来就流传着种种神奇的传说。据朱为之写的墓志铭说,在他出生的前夕,“水中夜夜有光怪”,并有一道火光闪入其出生地对云楼,后遂被人们认为他是“灵物化身”。于是“昀”就被作为了他的名字。“昀”即日光的意思,晓岚是他的字。
纪昀交游的名单当然远不止这些,还有像钱大昕、卢文弨、王杰、王鸣盛、朱皀、朱筠、王昶、洪亮吉等人,这些都是一代著名大师,是清代乾嘉时期的文化脊梁。正是这么一批人,为盛世学术文化思潮的形成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
[编辑本段]治学为人“近人情”
纪昀为人宽厚,学识渊博,是乾嘉时期官方学术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江藩在《国朝汉学师承记》中曾这样评论纪昀:“于书无所不通”。但他广博的学问与其通达的为人是相辅相成的。他治学为人皆讲求宽容,表现了一代通儒的博大胸怀。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就说他“其处世贵宽,论人欲恕,故于宋儒之苛察特有违言。……且于不情之论,世间习而不察者,亦每设疑难,揭其拘迂。”
乾隆十九年(1754年)至三十三年(1768年),是纪昀在翰林院春风得意、酣酒高歌的日子。这时与他交游的朋友中有王鸣盛、钱大昕、朱筠、卢文?、王昶等。乾隆二十年,纪昀在北京歙县会馆拜见了戴震。两人一见如故,并折节与交。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六月,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两淮盐政卢见曾因有营私贪污行为而被革职查办。纪昀则因为通风报信而被发配乌鲁木齐。这件事《清朝野史大观》的记载更为生动有趣:当时纪昀得知消息,想预先通知卢家。但又怕引火烧身,不敢轻易传话、写信。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一点食盐和茶叶封在一个空信封里,里外未写一字,星夜送往卢家。卢见曾从中终于悟出其中的隐语:“盐案亏空查封”。后经刘统勋等人的严密侦缉,纪昀终于败露,同年十月,被遣戍乌鲁木齐赎罪。

《阅微草堂笔记》读后感

《阅微草堂笔记》读后感

《阅微草堂笔记》读后感 ⼀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的对象不同,感受也会不同,因⽽,同样的⽂本、视频,总能得到不同的读后感。

下⾯,店铺为⼤家带来“《阅微草堂笔记》读后感”,更多内容尽在店铺,欢迎⼤家的阅读。

《阅微草堂笔记》读后感1 20xx年冬,余孤⾝寓居河南新乡,晚上颇有时间,闲来重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于世态炎凉,颇有感慨。

古往今来,⼈殊不同,道却相同。

虽笔记以记录⻤狐怪故事为主,但于⺠⽣之疾苦,吏治之⿊暗,社会之时弊,世态之炎凉,⼈性之卑微,颇多针砭。

借《阅微草堂笔记》的故事,对照当今之中华,余也发⼀回牢骚,咏叹⼀下社会吧。

先来看段作者简介吧:纪昀(1724-1805),清代⽂学家。

⽣于清雍正⼆年(1724年)六⽉,卒于嘉庆⼗年(1805年)⼆⽉,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岁。

字晓岚,⼀字春帆,晚号⽯云,道号观弈道⼈,谥⽂达。

直⾪河北献县⼈。

学问渊博,⻓于考证训诂,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了《四库全书总⺫》200卷。

因其“敏⽽好学可为⽂,授之以政⽆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故卒后谥号“⽂达”,乡⾥世称⽂达公。

纪昀画像《阅微草堂笔记》以⽂⾔⽂为主,读起来颇有些费⼒,如⼀⼀进⾏翻译,浪费时间。

愿读书不愿闻其详,也是⼀种境界吧。

个⼈的理解如有偏颇,也在情理之中。

先来看⼀段盛时彦的序⾔:夫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印,道家之⼝诀哉!万事当然之理,是即道矣。

故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映⽔,处处皆⻅。

⼤⾄于治国平天下,⼩⾄于⼀事⼀物⼀动⼀⾔,⽆乎不在焉。

⽂,其道之⼀端也。

⽂之⼤者为六经,固道所寄矣;降⽽为列朝之史,降⽽为诸⼦之书,降⽽为百⽒之集,是⼜⽂中之⼀端,其⾔⾜以明道;再降⽽稗官⼩说,似⽆与于道矣。

然汉书艺⽂志列为⼀家,历代书⺫亦皆著录,岂⾮以荒诞悖妄者?虽不⾜数,其近于正者,于⼈⼼世道亦未尝⽆所裨欤!河间先⽣以学问⽂章负天下重望,⽽天性孤直,不喜以⼼性空谈标榜⻔户,亦不喜才⼈放诞诗社酒社,夸名⼠⻛流。

民国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研究

民国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研究

【图林·史志】民国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熊 静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惠爱瑙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 710048)[摘 要]《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传统目录学的最高成就。

对《总目》的研究始于民国时期。

通过对民国时期《四库全书总目》学研究进展的梳理可以清晰看出,民国的目录学家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目录学的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积极汲取西方目录学思想的养分,从而使中国目录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高峰。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民国 研究述评[中图法分类号]G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845(2021)02-0078-06[引用本文格式]熊 静,惠爱瑙.民国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2):78-83 《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集大成之作,代表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传统的最高成就。

到了民国时期,传统目录学的研究方法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因为新材料的发现,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西学东渐,近代学术转型的深入,我国传统的治学之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理念被引介到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训练后,中国学者也能十分纯熟地使用这些学术工具,进而内化到他们的研究工作中去。

可以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几乎没有学者能够独立于浪潮之外,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西方学术观念的影响。

四库总目学研究也不例外,不论是索引等研究工具的编纂,还是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新视角、新材料都体现了这一点。

因此,今天我们重新回顾民国时期四库总目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不仅是对前辈学者成就的致敬,更是对今天目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1 陈垣的四库总目学研究陈垣先生是我国近代四库学研究第一人。

文津阁四库全书运抵北京,入藏京师图书馆后,于1917年面向社会开放,陈垣先生是对文津阁四库全书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的第一人。

试比较《书目答问》和《四库全书总目》的不同

试比较《书目答问》和《四库全书总目》的不同

试比较《书目答问》和《四库全书总目》的不同作者:王婷婷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1期摘 ; 要:清代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是一部指导治学门径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最巨大的官修目录。

两者在分类体例、基本结构、著录内容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反映了私家目录和官修目录在编纂过程中不同的指导思想。

但异中有同的是两者均受正统思想的影响,而没有将古代戏曲、小说等收录在内,体现了编纂者一定的思想局限性。

总体说来,这两部目录学著作对于学者研究古代书籍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书目答问;四库全书总目;不同中图分类号:G257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2-0263-02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和由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都是清代文坛上关于目录学的重要著作。

前者是私家目录学著作的代表,后者是代表官方的正统书目。

本文旨在对这两部著作加以比较,以揭示两者在某些方面的不同。

《书目答问》是一部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目录,该书系完成于光绪元年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期间。

关于此书的写作目的,他在《书目答问略例》中说道:“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

偏举既嫌絓漏,志趣学业亦各不同,因录此以告初学”。

作者认为:“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所以需要“分别条流,慎择约举,视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

这就是说,这本书想为初学者解决两个问题:哪些是比较重要的书和哪些是比较好的版本。

《书目答问》在光绪二年刊印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根据贵阳本王秉恩跋,光绪三年,张之洞曾对之重新加以堪定,在京师为诸生授读。

改订本与初印本相比较,其中增补书名、卷数、作者、版本等二十余处。

以后各地重印翻雕,大抵不出初印及后印改定本两个系统,其中光绪五年在贵阳刊刻的王秉恩校刻本对原书作了较大的改动。

贵阳本改动原书大体上着重于“补”与“正”两个方面。

纪晓岚简介

纪晓岚简介

纪晓岚简介(一):纪晓岚,清代文学家。

历任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

总纂《四库全书》,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等。

(二):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清代文学家。

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

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份,是中国的大文豪之一,文采超过他的人屈指可数。

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二十一岁中秀才,三十一岁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

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

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代表著作《阅微草堂笔记》。

(三):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观弈道人。

清直隶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人。

又因其北京虎坊桥寓所有一巨大太湖石,故又称孤石老人。

纪晓岚二十四岁时,考中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三十一岁中进士。

他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勤奋好学。

博古通今。

他襟怀夷旷,机智诙谐,常常出语惊人,妙趣横生,盛名当世,很得乾隆的赏识。

1772年纪晓岚受命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此项工作先后历时十九年,最后总纂完成了巨著《四库全书》。

在总纂该书过程中,他还用了八年时间,为该书所括的一万余部书籍,精心撰写了二百卷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除此之外,还有《阅微草堂笔记》、《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

总之,纪晓岚一生才华和学术成就十分突出,多姿多彩。

他曾给自己写过一道词,其中两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就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

纪晓岚不仅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

纪昀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

明永乐二年(1404年),奉命“迁大姓实畿辅”(乾隆《献县志》),人称茶星始迁来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

纪晓岚生平《清史稿》卷三百二十

纪晓岚生平《清史稿》卷三百二十

纪晓岚生平《清史稿》卷三百二十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

乾隆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

散馆授编修。

再迁左春坊左庶子。

京察,授贵州都匀府知府。

高宗以昀学问优,加四品衔,留庶子。

寻擢翰林院侍读学士。

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得罪,昀为姻家,漏言夺职,戍乌鲁木齐。

释还,上幸热河,迎銮密云。

试诗,以土尔扈特全部归顺为题,称旨,复授编修。

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大学士刘统勋举昀及郎中陆锡熊为总纂。

从《永乐大典》中搜集散逸,尽读诸行省所进书,论次为《提要》上之,擢侍读。

上复命辑《简明书目》。

次子汝传积逋被讼,下吏议,上宽之。

旋迁翰林院侍读学士。

建文渊阁藏书,命充直阁事。

累迁兵部侍郎。

《四库全书》成,表上。

上曰:"表必出昀手!"命加赉。

迁左都御史。

再迁礼部尚书。

复为左都御史。

畿辅灾,饥民多就食京师。

故事,五城设饭厂,自十月至三月。

昀疏请自六月中旬始,厂日煮米三石,十月加煮米二石,仍以三月止,从之。

复迁礼部尚书,仍署左都御史。

疏请乡会试《春秋》罢胡安国传,以《左传》本事为文,参用《公》、《榖》,从之。

嘉庆元年,移兵部尚书。

复移左都御史。

二年,复迁礼部尚书。

疏请妇女遇强暴,虽受污,仍量予旌表。

十年,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

卒,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达。

昀学问渊通。

撰《四库全书提要》,进退百家,钩深摘隐,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蔚为巨观。

惩明季讲学之习,宋五子书功令所重,不敢显立异同,而于南宋以后诸儒,深文诋諆,不无门户出入之见云。

纪晓岚荣崇寿终——李忠智嘉庆十年二月十四日,纪晓岚于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任上溘然长逝。

纪晓岚的桑榆之年,仕途顺畅,备受恩崇。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八十九岁的太上皇弘历晏驾。

五天之后,嘉庆皇帝果断逮捕了巨贪和珅。

正月十八,一条白练结束了和珅罪恶的一生。

五月十三日,王公大臣到观德殿殡所为太上皇进香行祭。

七十六岁的纪晓岚拜祭灵前,失声痛哭,涕泪滂沱。

纪晓岚自入仕以来,一直伴随着乾隆皇帝,也算君臣相知。

档案解密纪晓岚人物生平简介

档案解密纪晓岚人物生平简介

档案解密纪晓岚人物生平简介纪晓岚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我们在电视上也常常可以看到关于纪晓岚的故事,纪晓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晓岚相关信息,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纪晓岚人物生平简介在纪晓岚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他自己的故事。

公元1724年,纪晓岚在河北沧县出生,纪晓岚出生前,他的祖父纪天申梦见过一道火光进入了家中,不久之后,纪晓岚便呱呱坠地了。

关于纪晓岚出生的故事有多个,一说法是,纪晓岚是火精转世,当地的百姓有驱赶火精这一风俗,传说火精会赤身出现在火中。

纪晓岚出生前一天时,当地的百姓看见了火精,他们十分惶恐,敲起了锣鼓驱散火精。

随后,火精跑入了纪晓岚家,随后纪晓岚便出生了。

有人说,纪晓岚出生后,样貌和火精十分相似。

除此之外,还有一则故事是说纪晓岚为猴精转世,纪晓岚小时候特别喜欢是榛栗梨枣,只要吃一颗就停不下来。

加上,纪晓岚生性好动,根本无法安静的坐立片刻。

于是,人们便说,纪晓岚名纪昀,“昀”字左边是一个日字旁,所以,纪晓岚和光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于纪晓岚还有一则很有趣的故事。

纪晓岚喜欢抽旱烟,烟袋经常不离手,大家都叫他“纪大烟袋”。

一次,乾隆皇帝宣召纪晓岚,命令十分紧急,纪晓岚没有时间将烟袋熄灭,便将烟袋藏入了靴子中。

没过多久,靴子着火了,纪晓岚强忍疼痛。

奈何乾隆皇帝依然在讲话,不一会儿,纪晓岚的裤腿被烧着了,乾隆皇帝问他怎么了,纪晓岚大呼失火了。

随后纪晓岚急忙跑出去灭火,因脚被烧伤,纪晓岚上朝需要拄着拐棍。

话说,纪晓岚凭借聪明的才智,得到了乾隆皇帝诸多的赞赏。

纪晓岚为人幽默机智,在穿着上十分不讲究。

一天,纪晓岚正在军机处办公,因天气炎热,纪晓岚就脱掉了上衣光着膀子奋笔疾书。

突然听到外面侍卫通报“皇上驾到”,纪晓岚慌了神。

不穿衣服的话表示不尊重龙颜,要是穿衣服的话,根本来不及。

于是,纪晓岚急中生智,连忙钻到了桌子底下。

乾隆皇帝早已看到了纪晓岚的行为,随后,他悄悄地坐在了椅子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晓岚全书
纪晓岚本长文笔,多见秘籍,文襟怀旷达,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他竟 敢借文章以攻击社会,真算得很有魄力的人。
——鲁迅
一杆烟袋,敲打天下不平事;一支秃笔,写出千古传奇书。本书记 载了纪晓岚传奇而辉煌的一生,他才情横溢,出口成章,世人叹为一 绝;他襟怀旷达,率真耿直,为百姓所景仰。本书介绍了纪晓岚一生的 五个阶段,31岁前是他早年生活的基调;31到45岁以文章与天下相驰 骤;45到48岁从军西域;48到67岁是四库馆的总纂官;67到83岁,他著 作了《阅微草堂笔记》。他的一生是文人的一生,是睿智的一生,传奇 的一生! 到底是”风流才子”还是”淫棍流氓” 他是一个连皇帝玩笑都敢开的特殊的文学侍 从,是真的吗 他日御数女,年及八十仍好色不衰,精如壮年,确有其事吗 他何以成为《四库全书》的主编 他如何登上官居极品的中堂宝座又为何在宦途上一帆风顺, 成为清代炫人耳目的人物。 纪晓岚全书》出版时节,正是大型电视连 续剧《风流才子纪晓岚》上影之时,油墨香与 荧屏戏遥相呼应,相映成趣。我们确信两种载 体都会给读者和观众以美妙的享受。 第一编:趣事传说 ◆猴精转世 纪晓岚被喻为清朝第一才子,传说他足蟒 精、火精和猴精转肚。 他平生不吃米谷、面偶尔食之,每餐只猪肉 一盘,熬茶一壶。他不吃鸭肉,不善饮酒, 极嗜旱烟,有“纪大烟袋”之称。 ◆少年神童 纪晓岚年幼时有“无灯能读,过目能诵”的 特殊记忆功能,他还具有夜中能见物的特异 功能…… ◆蒙学乡里 少年时期睿智机敏、幽默诙谐、才思敏捷、
女孩子…… 今天山情爱路 纪晓岚因他的亲家卢见曾(任两淮盐运史) 的案子被发配到乌鲁木齐,任印务章京,鞅 掌簿书;在去往天山途中留下了许多风流趣 事…… ◆纪晓岚生命中的女人 纪晓岚的一生中有许多女人相伴,如婢女 “文鸾”、侍妾郭彩符、爱妾沈明轩……他日 御数女:五鼓入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 次、薄幕一次、临卧一次。年及八十,仍好 色不衰,精如壮年。 ◆纪晓岚评说女人 纪晓岚认为男女之间的“肆淫”是延续种族 之所必需,而且对众多女人评说不一,这就 说明他保持着人性本真的原色,毫不掩饰自 己。 第四编:幽默智慧 ◆纪晓岚的软幽默 纪晓岚诙谐乖巧,幽默得体,显示了他的超 常智慧与机敏。 ◆纪晓岚的智慧 纪晓岚被喻为清朝第一才子,绝非偶然。他 的绝顶聪明,过目不忘,出口成章,断案如 神等轶闻故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才子智囊 纪晓岚好称“通儒者”,一代学术宗师。扶 佐乾隆皇帝四十余年…… ◆纪晓岚智慧大观 风流才‘子纪晓岚,登峰造极,他的一生充满 着风流韵事、幽默笑话、聪明智慧等故事。 第五编:处世哲学 ◆警世醒世喻世 纪晓岚的“经世思想、社会思想、理学批判、 亚学观念以及文学论”均为我们所借鉴,是 一部完整的人生处世哲学。 ◆应对君主
深受同乡知名人十赏识…… ◆趣语一生 从“早年生活基调”、“以文章与天下相驰 骤”、“从军西域”到“任《四库全书》总纂 官”,以及“著《阅微草堂笔记》”,最后终 老京师。纵观他的一生,机智幽默、滑稽风 趣、妙语惊人。 第二编:绝妙才子 ◆进士及第 纪晓岚三十一岁时,中进士,从此在宦途上 一帆风顺,匝…… ◆初入翰林 在翰林院,纪晓岚凭自己的文才、人品以及 机智敏捷,时时侍从在皇帝的身边,与刘墉、 戴震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督学福建才思显 在福建任职时,堪称为才思广泛博学多才的 名士…… ◆巧妙侍君,才华半显半晦 用他的羽扇纶巾和超常的智慧与机敏,把隔 如天壤的君臣关系拉近;他幽默诙谐,是一 个连皇帝的玩笑都敢开的特殊侍从。 ◆旷世奇才 纪晓岚有绝顶的聪明才学,处事圆滑机敏, 能随时随地即兴吟诗韵对,为此深讨乾隆、 嘉庆两代皇帝的欢心。 ◆《四库全书》总纂官 纪晓岚的‘生最辉煌的时期当数任《四库全 书》总纂官,主持编撰了《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足空前的 壮举,为中国文化史立下了一座不朽的学术 丰碑。 第三编:风流韵事 ◆风流少年 纪晓岚一生中十分偏爱十三岁的女孩子,如 与文鸾初试云雨时就是在她十三岁时,后来 在他所娶的无数个妻妾中大多数足十三岁的
纪晓岚凭自己的聪明才学和圆滑机巧,赢得 了君王的信赖,使自己成为皇帝身边须臾不 可离的人。 ◆周旋于御宝之争 在乾隆和嘉庆之间的权位之争中巧妙地周 旋,大事化小…… ◆冰炭一炉不相熔 因刑部大案不与和绅同流合污,被皇帝称为 “国之大老”。 ◆人生的基点——近情 纪晓岚笑对人生、遇事不惊。 ◆应对挫折 纪晓岚面对挫折乐观旷达,“过什么山唱什 么歌”。 ◆得八方拥戴 “心许东方朔”、“珍视阅历生平”、“善心待 人”、“率意为之,皆成文章”。 ◆“世故老人”谈 ;“人心叵测,机关万端”、“事事如意最可畏” “天地间不懂智者存”、“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六编:经世名篇 ◆《阅微草堂笔记》 清代著名的笔记小说,足纪晓岚晚年所作, 是五种笔记小说的合集,包括《滦阳消夏录》 六卷,《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 之》各四卷,《滦阳续录》六卷。门乾隆五 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 成,前后历时九年。其门人盛时彦将以上各 卷校订合刊,定名为〈阅微草堂笔记》。在 当时与《红楼梦》、《聊斋志异》形成了小说 界三足鼎立的格局。 ◆《纪晓岚诗文集》 诗:御览诗一、御览诗二、御览诗三、御览 诗四、御览诗五、御览诗/<、御览涛七、御 览诗八、三1‘六亭诗、南行杂咏、勺鲁木齐 杂诗、我法集。 文:赋一、赋二、折子一、折子二、表、露
布、诏、疏、第间、书、铭、碑记、墓表、 行状、逸事、传、墓志铭、祭文。 第七编:纪氏家世(以下资料均取自河间张 氏庋藏秘本中) ◆家世考略 ◆纪晓岚年谱 ◆清代笔记小说中 有关纪纪氏家谱 ◆纪晓岚家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