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指导课《狼》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指导课——

《狼》教案

背景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为了落实新课标要求,“群文阅读”这一模式便应运而生。它的意义在于依托教材的单元主题,将大量的主题性阅读资料整合起来放在了课内完成,改变大量阅读只能在课外进行的传统格局;通过多文本阅读,感受不同文章中狼不同的形象。文本的对比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中自然界的形象与文学形象的不同,探究狼在文学作品中形象各不相同的原因。

选文篇目:《东郭先生和狼》 2.《狼图腾》节选 3.《狼》

案例描述:

课中用默读、浏览和抓取主要信息的办法,通过多文本阅读,感受狼多样的形象,初步了解文章中自然界的形象与文学形象的不同,探究狼在文学作品中形象各不相同的原因。联系阅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并学会平等、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世界。

一、词语梳理,初识“狼”印象:

(一)师:孩子们,在你的印象中,狼是什么样的?

生1:阴险、

生2:凶恶、狡猾、

生3:残暴……

(二)1.师:课前你们收集了许多成语、四字词语都带有狼字,谁能列举出几个?

生1:杯盘狼藉、狼吞虎咽

生2:声名狼藉、引狼入室

生3:豺狼当道、狼心狗肺、前怕狼,后怕虎、

2.师:知道这么多关于狼的词语啊,真了不起!老师这里也找到了一些关于狼的词语,一起来看看。(出示,齐读)

狼子野心、狼狈不堪、狼狈为奸、鬼哭狼号、虎豹豺狼

3.师:看看这些词,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生1:都是贬义词,

生2:写狼很凶残,不受人喜欢。

(通过交流带“狼”字的词语,寻找这些词语的共同点,发现人们对狼的既定印象,为“重建印象”打下基础。)

(三)师:是啊,这跟长期以来人们对狼形成的印象有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组文章重新阅读狼的形象,也许你会对狼产生新的看法。

二、练习默读,概括“狼”形象:

(一)出示阅读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东郭先生和狼》、《狼图腾节选》、《狼》三篇文章。

思考:这三篇文章中的狼分别是什么样的?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文中批注概括出来。

(二)学生自读批注。

(三)小组内交流批注。

(四)每小组推选一名交流其中一篇文章中狼的印象。

1.小组汇报交流第一篇文章

师:第一篇文章当中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出来的?

生1:第一篇文章当中狼是狡猾的,它装可怜,以此来博得东郭先生的同情。我从2-4自然段看出的。

生2:我觉得它是聪明的狼,它知道想办法让自己逃脱……

生3:我认为它忘恩负义,东郭先生救了它,他还要吃恩人。

2.小组交流第二篇文章

师:说说在这篇文章里,狼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1:我从“只要羊群中多了几只抬头了望的公羊,狼群就会伏在草丛中一动不动,连呼出的白气也极轻极柔。”和“而狼群冲锋却悄无声息,没有一声呐喊,没有一声狼嗥。”中看出,狼群严明的纪律和超人的耐性。

生2:在牧民盖石圈把羊圈养在里面防止被狼袭击时,头狼能“用自己的身子给狼群当跳板”,让其他狼“飞”进去吃羊,而其他狼吃饱以后也会再搭跳板把头狼送进去饱餐一顿。这难道没有体现狼有着团结协作的精神吗?它们不但想团结,还会团结,如果它们想不到进羊圈的办法,即使它们十分团结也是没有办法的。

3.小组交流第三篇文章

师:这篇文章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你能不能用文章中的语句来回答。

生1:等级意识、贪婪、凶狠。

生2:狼群的社会等级十分明显,地位较高的一般是健壮的年轻狼,反之,如果是老弱病残的地位就低些。

生3:狼性凶悍、残忍,在食物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他们有伤害同类的现象。

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文学形象自然界中的形象体裁不同

反面正面反面+正面价值观不同

虚伪聪明等级明显

狡诈团结善群居

忘恩负义……凶悍残忍

(通过三篇文章对比阅读,梳理归纳,一步步打开、逆转学生的思维,从不同的文章体裁中感受狼的形象的不同。)

三、对比阅读,区分“狼”形象

(一)认真观察板书,对比一下,这三篇文章中呈现的狼形象有什么不同?

师板书:(反面正面正+反)

(二)快速地浏览文本,你觉得哪篇文章中的狼最接近自然界中真实的狼?为什么?

生:《狼》这篇文章最接近自然界中真实的狼,因为它具有狼的本性。

那前两篇呢?哪些地方不真实?

生1:寓言故事里把狼的狡猾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2:小说里的狼有正义感,会保护同伴,有人性等……

(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意图的探讨,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塑造不同的形象,是出于不同的写作意图的原因。)

四、推论分析,追溯“狼”形象

(一)既然前两篇文章中的狼都属于文学形象,为什么两个文学形象会一正一反,截然不同呢?

五、辩证总结,迁移学方法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对我们的读书、生活是很有帮助的。以后对待两种不同的作品,文学作品和科学作品,我们应该怎么读?

生1:科学作品重点读知识性的内容

生:文学作品重点感受课文情节。

生3:学习文中的人物形象品质等。

师:对,不同体裁的作品,应该有不同的阅读重点。这样,我们才是真正会读书,能

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对待我们周围的人和其他事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生交流。

生1:我们应该看到事平等地去看待。

生2:看待事物,我们要更加客观

(将阅读经验向学生生活迁移,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的收获学习阅读不同体裁文章的方法,学习看待周围事物的方法。)

教学反思:

课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专题的训练中,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实践、阅读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加强。所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合适的方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就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利用互联网搜索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主搜集狼的资料(先是搜集狼的成语,然后到寻找写狼的文章,再到搜集狼的其他材料),由易到难地训练学生的知识积累、阅读能力等。而对于一些个人能力不足以解决的问题(如:为什么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会各不相同呢?),则发挥群学和共学的长处,通过集思广益,完善答案。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确实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课中还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学生,努力让他们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从文化背景出发,借助文本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人们的价值观、蒙古文化中对狼的图腾情结,了解人们对狼产生不同印象的原因。这也符合群文阅读的特点。而我课中则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最好的帮手。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和写作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