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丹外用治疗粉刺性乳痈30例安全性

合集下载

粉刺灵膏、粉刺灵丸(汤)治疗粉刺360例

粉刺灵膏、粉刺灵丸(汤)治疗粉刺360例
2治 疗 方 法
5 粉刺 是皮脂腺的过度分泌 进入青春期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升高 , . 1
头面部的皮脂腺活跃 、 增大 、 分泌大量皮脂 , 这些部位毛孔开大、 易藏 污纳垢 、 细菌易繁殖 。所以油性皮肤 的青年易发生粉刺 , 而皮肤干燥 者较少发病 。 52毛囊 颈部 异常角化及阻塞 . 皮脂通过皮脂腺 导管进 入毛囊而被 排出 , 毛囊颈部细而狭窄。当该处表 角质层增生而脱落减少 时, 角质 层 在毛囊颈部增积 、 阻塞 , 皮脂不能正常排 出; 当角质栓与外界不能 相通, 形成 白头粉刺 ; 当角质栓与外界相通 , 落在外 面的角质栓呈黑 色, 为黑 色粉刺 。 53 _粉刺丙酸杆菌感染 毛囊中角质栓形成毛囊阻塞造成缺氧环境 ,
摘 要 :目的 观 察 中药 内服 及 外 用 , 内外相 结合 治 疗 寻 常 粉 刺 ( 痤疮 )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30例 患 随机 分 两组 。 一 组 单 一 外 用粉 刺 灵 膏 1o例 的 6 8
治 疗 对 照组 , 内服 中药 粉 刺 灵 丸 ( ) 汤 结合 外 用粉 刺 灵 膏 ,8 1 o例 治 疗 。 二 组 均 为 1 5天 一 疗 程 , 治 3个 疗程 , 果 单 一 外 用 粉 刺 灵 膏 治疗 及 对 共 结
医学信息 2 1 年 1 月第 2 卷第 1 期 M d a If n n N v 2 1 . 0 2 . 0 1 00 1 3 1 ei 1 n r o . o. 0 0 V 1 3 N . c 0 1 . 1
粉刺 灵膏 、 粉刺灵丸( ) 汤 治疗粉刺 3 0例 6
张 晶
( 林 省松 原 市 中 医院 , 吉 吉林 松 原 1 8 0 ) 3 0 1
加 白花蛇草 2 g鱼腥草 2 g每 日 1 , 5、 0, 剂 外擦粉刺灵膏。②脾 胃湿热

中医外科学——乳痈、粉刺性乳痈

中医外科学——乳痈、粉刺性乳痈

中医外科学——乳痈、粉刺性乳痈1、女子乳房部属A.胃B.肝C.脾D.肺E.肾2、以下所列乳痈的成因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产后冲任失调B.产后饮食不节,阳明蕴热C.产后乳头破碎D.情志内伤,肝气郁结E.乳汁瘀积3、乳痈最多见于A.中年妇女B.初产妇C.妇女妊娠期D.多产妇女E.青年妇女4、乳痈初起,下列哪种治疗方法宜首选A.乳房按摩B.金黄散外敷C.针刺少泽、天宗、合谷D.用吸奶器(或其它方法)充分吸出奶汁E.局部热敷5、乳房部乳痈切开排脓的切口应该是A.顺皮纹方向B.循经切开C.纵切口D.横切口E. 按乳络方向切口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乳汁郁积乳汁郁积是最常见的原因;肝郁胃热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厥阴之气失于疏泄,产后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司,阳明胃热壅滞,均可使乳络;感受外邪产妇体虚汗出受风,或露胸哺乳外感风邪;或乳儿含乳而睡,口中热毒之气侵入乳孔,均可使乳络郁滞不通,化热成痈。

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乳痈多见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

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初起乳汁郁滞致乳房肿痛、结块,可用热敷加乳房按摩,以疏通乳络。

先轻揪乳头数次,然后从乳房四周轻柔地向乳头方向按摩,将郁滞的乳汁渐渐推出。

可用金黄散或玉露散外敷;或用鲜菊花叶、鲜蒲公英、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或用六神丸研细末,适量凡士林调敷;亦可用50%芒硝溶液湿敷。

5、【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成脓脓肿形成时,应在波动感及压痛最明显处及时切开排脓。

切口应按乳络方向并与脓腔基底大小一致,切口位置应选择脓肿稍低的部位,使引流通畅而不致袋脓,并应避免手术损伤乳络形成乳漏。

要点一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乳房与经络的关系密切,如: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联。

冲任两脉起于胞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5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5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2012年)。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性疾病,归属于中医粉刺性乳痈范畴。

(1)临床表现多发生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的女性。

单侧乳房发病多见,也可双侧发病。

大多伴有先天性乳头全部或部分凹陷,并有白色带臭味的粉渣样分泌物。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分溢液期、肿块期、化脓期、瘘管期。

初起肿块位于乳晕部,常可发生红肿疼痛,约7~10天化脓。

溃破后脓中夹杂粉渣样物质,久不收口。

或反复红肿溃破,形成瘘管,常与输乳孔相通。

若反复发作,可形成疤痕,残留僵块,乳头凹陷更明显。

红肿化脓时可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程度一般较轻。

(2)辅助检查①实验室检查:部分病例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增高。

②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B超在病灶处见不规则片状低回声,内见增强光点,如有多处低回声可互相连通。

③病理学检查:乳腺病理学检查可见多种细胞混杂,以浆细胞为多,还有其他炎性细胞。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2016年)。

浆细胞性乳腺炎缺乏诊断的金标准,主要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乳腺结核和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的基础上做出诊断。

(1)临床表现: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成年女性。

该类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和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腺疼痛,其中乳腺肿块在慢性病变基础上可继发急性感染形成脓肿,终末期脓肿破溃可形成乳腺瘘管、窦道或者溃疡,经久不愈。

(2)辅助检查①推荐检查项目对所有疑似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乳腺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乳腺X线摄影适用于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腺皮肤异常、局部疼痛或肿胀的患者,对于35岁以下,超声显示典型良性特征的患者,可不行该检查。

皮肤病外用药制剂1、九一丹配方;熟石膏,...

皮肤病外用药制剂1、九一丹配方;熟石膏,...

皮肤病外用药制剂1、九一丹配方;熟石膏,...皮肤病外用药制剂1、九一丹配方;熟石膏,升丹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

主治:提脓祛腐,多用于溃疡、瘘管等。

用法:撒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口或瘘管。

(《医宗金鉴》)2、二白散配方:铅粉,轻粉制治:以上先研成细粉备用。

再用麻油炸槐枝梢枯,去渣取油,调入已备药粉备用。

主治:脓疱疮等。

用法:外用疮面,每天1—2次。

(《外科大成》)3、二味拔毒散配方:明雄白矾各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

主治:拔毒消肿,清热止痛,多用于痈疡等。

用法:浓茶水或熟葱泥调和,围敷患处。

(《医宗金鉴》)4、丁桂散配方:公丁香肉桂制法:研成细未,混匀备用。

主治:活血化瘀,消散肿疡,常用于疖肿等。

用法:掺于膏药上,贴患处,1—2天一换。

(《临诊一得录》)5、九华粉洗剂配方:朱砂,川贝母龙骨,月石,滑石,冰片制法:将各药研成细未,研和备用。

或分装成30克一包,加麻油30ML,蒸馏水1000ML,摇匀即得。

主治:收湿止痒,多用于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用法:用毛笔刷涂于患处,每天多次。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6、大黄汤配方:大黄,桂枝,桃仁制法:共研细未,纱布包煎。

主治:润燥养肤,常用于鱼鳞病。

用法:加水1000ML,煎成500ML,温洗患处,每天1—2次。

(《圣济总录》)7、三妙散配方:槟榔,苍术,黄柏制法:共研细粉,混匀备用。

主治:渗湿止痒,主用湿疹皮炎。

用法:少量渗出时外掺,脱屑结痂时麻油调敷。

(《医宗金鉴》)8、三品一条枪配方:明矾,明雄,乳香制法:将砒矾二药研面细粉,入小罐内,煅至青烟尽白烟起,片刻后,约上下通红,住火,放置一宿,取出研粉,约可得净粉30克左右。

再加雄黄、乳香二药,共研细末。

厚糊调稠,搓条如线,阴干备用。

主治:有腐蚀疮面作用,多用于瘰疬,疖肿,瘘管等。

用法:将药条插入患处,每天1—2次。

(《外科正宗》)9、万宝代针膏配方:硼砂,血竭,轻粉,全头蜈蚣蟾酥,雄黄,麝香槟榔制法:共研细粉,蜜调为膏。

挑刺、自血疗法治疗粉刺31例

挑刺、自血疗法治疗粉刺31例

痰 除湿 , 配足 三里 、 三 阴交等 , 每 5日一 次 , 2次 治疗后
丘疹 消 失 3 0 %, 6次 治 疗 后 达 临 床 痊 愈 。
3 讨 论
“ 粉刺 ” 发病 机理 有 多方 面 , 中 医提 出 , 肺 经 风热 、
椎、 身柱 、 风 门、 肺 俞 等 。对 皮 肤 进 行 常 规 消毒 后 , 用
食 肥甘厚 味 , 或感 外邪 等诱发 。青 春期 过后 , 多数 可 自 然 减轻 。妇 女多伴 有 月经不 调 。 1 . 3 中医辨证 分型 肺 经风 热 : 丘 疹色 红 , 或有 痒痛 。
2 . 2 治疗 效 果 经过 6次 治 疗 后 1 0例 治 愈 , 1 7例 好 转, 4例未 愈 , 总有效 率 8 7 . 1 %。 2 . 3 典 型病例 患者 张 某 , 男, 2 0岁 , 保 山 医专 0 8级 针 推 1班 的学 生 , 面部 粉刺 3年 , 满脸 炎性 丘疹 伴 有痒 痛, 大如 黄 豆且 红肿 , 可挤 出 白 色粉 质 物 ( 有如脓液) , 舌淡胖 , 苔 白腻 , 脉 滑, 便 溏, 追溯病史, 患 者 喜食 肥 甘 辛辣饮食 。诊 断 : 囊肿 型 粉 刺 ( 痰湿效标 准 》 。 治愈 : 皮肤损害消退 , 自
觉症状 消 失 ; 好转: 自觉症 状 明显 减 轻 , 皮 损 消 退
3 0 %以 上 ; 未愈: 皮 损 及 症 状 均 无 变 化 或 消 退 不
足 3 0% 。
之面 、 颈、 胸 背部 、 常伴 有皮脂 溢 出 。多有饮 食不 节 , 过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1 4 . 2 0 1 3 . 0 9. 0 7 0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 8 9 1 4( 2 01 3) 一 0 9 — 1 8 9 0 — 0 2

仙方活命饮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举隅

仙方活命饮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举隅

仙方活命饮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举隅摘要】介绍万华教授运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认为仙方不仅可以应用于粉刺性乳痈热象明显的初期,在脓肿期、瘘管期,侧重不同的功效,灵活运用,亦能取效。

并列举各期验案一则,以资佐证。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仙方活命饮;临床经验;万华【中图分类号】R2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336-02粉刺性乳痈是发生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的乳房慢性化脓性疾病。

古籍中尚无记载。

20世纪80年代,首次将本病收入《实用中医外科学》,并将其命名为“粉刺性乳痈”[1]。

相当于西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的乳腺化脓性疾病。

本病复发率较高,治疗较为棘手。

导师万华教授师承陆德铭教授,从事乳腺疾病的诊治30余年,擅长诊治多种乳腺疾病,笔者有幸随师门诊,受益匪浅,现将万老师运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万老师认为乳头凹陷、乳络失于通畅是发病的基本条件。

[2]“女子乳房属肝,乳头属胃”。

本病病位虽在乳腺,但与“肝胃”关系密切,木郁土壅、肝郁胃热为本病的主要病机。

[2]粉刺性乳痈按其病变过程分为溢液期,肿块期,脓肿期,瘘管期,病程中致病以火毒、热毒最为多见。

“热毒”常贯穿本病各个时期,初期热甚则肿甚,成脓期热甚则脓甚,后期热甚则脓溃,滋水淋漓。

纵观经典,消散阳证疮疡首方,非仙方活命饮莫属。

《古今名医方论》中称其为“此疡门开手攻毒第一方也。

”仙方活命饮出自宋.陈自明编著的《校注妇人良方》,本方由金银花、当归、赤芍、乳香、没药、陈皮、穿山甲、浙贝、天花粉、甘草、皂角刺、防风、白芷组成。

主治疮疡肿毒初起,其证属阳者。

方中重用金银花清热解毒,为君药。

本方突出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为主,兼以疏表透邪、行气、化痰、散结,诸法同用,旨在达到消散痈疮的目的,是“消法”的具体体现。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有抗菌、抗炎、镇痛、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粉刺性乳痈32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

粉刺性乳痈32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

通过沟 通 了解患 者 的心 结 , 让其 敞 开 心扉 , 量 通过 倾 尽
诉 、 至哭泣把 内心深 处 的困扰释放 出来 。开导其 解 除 甚
思想压 力 , 于 面 对 现 实 , 勇 以乐 观 、 极 的态 度 直 面人 积
解 化学 性产物 不断地 刺激乳 管周 围组织 , 引结合中国民 疗法 ~ 间
CH NA’ S NATURoPATHY
粉 刺 性 乳痈 3 2例 的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与护 理
孙 锦 芳
( 南省 驻 马 店 市 中医 院 ,6 0 0 河 4 30 )
粉刺性乳 痈 , 医称之 为“ 细胞 性 乳腺 炎 ” “ 西 浆 或 导
4 5岁者 3 o例 ; 伴先 天性乳 头 凹陷者 2 o例 , 头 溢乳 者 乳
2 4例 ; 程 1 6 月 者 2 病 ~ 个 4例 , 6个 月 至 数 年 8例 。
治 疗及护 理 内服 中药 : 柴胡 、 银 花 、 花地 丁 、 芍 、 金 紫 赤 丹参 、 白
换 药护理 : 注意无 菌操 作 , 中药外 用 膏剂 要 定 时灭 菌消毒 , 挂线 引流注 意 操作 细 心 , 免刺 激 导 管组 织增 以 加患 者痛苦 , 另外 换药 时 注 意勿 使 桥形 愈 合 , 让创 口从 基底 部长起 , 免出现 新的瘘管 。管 道在挂线 或切 开治 避
后 改用 红油膏 提脓祛腐 , 腐 脱新 生 时 , 用 生 肌散 收 待 换
口 。
治 疗 结 果
银丝探 针引 导 , 开 窦 道 , 露 病 变 部 位 , 除局 部 变 切 暴 清 性 、 死 的组织 , 分止血 后使用 祛腐生 肌药物 ( 院 自 坏 充 本 制 的九一丹 、 红油 膏 、 生肌 散 ) 布引流 , 日换 药 1次 。 纱 每

全蝎外用擅治粉刺、瘰疬2例

全蝎外用擅治粉刺、瘰疬2例

全蝎外⽤擅治粉刺、瘰疬2例作者 / 徐爱龙徐爱民I导读:⼀味全蝎就能治疗粉刺和瘰疬,⼤家相信吗?家⽗徐如恩⽼中医常⽤全蝎⼀味外治粉刺、瘰疬,每获速效,经过我们验证,效果确实,特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治疗⽅法(1)治粉刺:全蝎15克,纳瓶中,加⽩酒100ml浸泡3天后备⽤。

⽤时先⽤肥皂⽔洗患处,再⽤温⽔清洗、棉花揩⼲,然后擦全蝎酒,每天3次(第2、3次不清洗);第2天再洗再擦,连擦7天为1疗程,⼀般1⾄2疗程可愈。

(2)治瘰疬:全蝎适量,研为细末,放于药⾁膏或橡⽪膏的中⼼(药末的厚度约2mm⾯积以能覆盖瘰疬的表⾯为度)贴患处。

⽤时先⽤冷开⽔加3%的⾷盐,溶化后洗患处,棉花揩⼲,然后贴药。

3天换药1次,7次为1疗程,⼀般1⾄3疗程可愈。

验案举例例1:周×,⼥,22岁,教师。

1978年5⽉15⽇诊。

患粉刺(寻常痤疮)3年余。

刻诊:⾯部⽣多数丘疹,针头⼤⾄绿⾖⼤不等,周围⾊⾚,疹头呈灰⽩⾊或⿊⾊,以两颊和前额较为密集。

春夏或⾷⾟辣之品后加重,秋冬减轻。

经内服、外⽤多种西药⽆效,服中药宣肺清热、凉⾎散结之品10余剂亦未痊愈。

患者厌于服中药,求给有效中药外治。

乃⽤全蝎15克,嘱其⾃泡⽩酒100ml,酒⾊黄时即按上述⽅法擦⽤。

经擦全蝎酒后,第1天觉患处⽪肤有痒感。

仍坚持每天擦药3次,2天后痒感消失,粉刺开始减轻,⽪肤红⾊亦渐消退。

擦药7天后,粉刺痊愈,停药10天后⽪⾊恢复正常。

随访3年未发。

备注:全蝎其他功效1.治疗淋巴结结核:取全蝎、蜈蚣各1只,研成细粉,打⼊鸡蛋1个搅拌,⽤⾷油炒熟(忌铁锅)服⽤,每晨1次,约30余次即可收到效果。

2.治疗烧伤:取活蝎30~40个,放⼊1⽄⾷油中浸泡,12⼩时后即可使⽤(浸泡时间愈长,效⼒愈强)。

⽤时将伤⾯⽔泡剪破,涂抹此油。

治疗8例,均很快⽌疼,短期结痂⽽愈。

3.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取蝎尾⼀⼩节,置于直径2厘⽶之橡⽪膏正中,贴于下颌⾓下⽅正对肿⼤的扁桃体外⾯⽪肤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 国家“十 一 五”科 技 支 撑 计 划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 2008BAI53B083) ;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创新项目 ( PKJ2008- Y10) [作者简介] 程亦勤,男,学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 药防治乳腺疾病的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 陈红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E-mail: chhfluk@ yahoo. com. cn
1 资料与方法
1. 1 纳入与剔除标准 粉刺性乳痈中医诊断标准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 语疾病部分》( GB / T 16751. 1-1997) [6],以及《上海 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7]; 西医诊断标准参见《外科 诊疗常规》[8]“非哺乳期乳腺炎”。年龄为 20 ~ 50 岁,女性,无主要脏器重大疾病史; 符合疾病诊断标 准,有疮面形成,脓腐未脱,疮面面积为 4 ~ 100 cm2 。 排除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者; 有长期化学物品及重 金属接触史者; 曾接受过化学治疗或放射性治疗者; 为结核性溃疡、动脉缺血性溃疡、骨髓炎性溃疡、神 经营养性溃疡、癌性溃疡、糖尿病性坏疽、动脉硬化 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血常规、肝肾功能、
升丹类制剂是中医外科外治提脓祛腐的主要药 物,这些药对各种炎症性创面,尤其是难愈性创面或 抗生 素 耐 药 菌 株 感 染 创 面 均 有 可 靠 的 临 床 疗 效[1-5]。但由于升丹含汞,既有独特的杀菌祛 腐 作 用,又有一定的毒性,目前临床使用尚无明确的量化 标准,也缺少有关操作规范、毒副作用监测的研究, 因此对升丹使用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有鉴于 此,我们选择升丹类药物的代表药九一丹进行了安 全性研究,检测了 30 例粉刺性乳痈患者疮面外用九 一丹后与汞中毒相关指标的变化。
尿汞超出正常范围 20% 以上者; 妊娠期、哺乳期妇 女; 以及已知对该类药物过敏者。 1. 2 病例选择 入选受试者共 30 例,均为 2010 年 3 月至 2011 年 8 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乳腺科住院患者。均为女性,年龄 22 ~ 53 岁,平均 ( 32. 93 ± 6. 78 岁) ; 病程 1 ~ 48 月,平均 ( 7. 68 ± 9. 69) 月。本 研 究 临 床 试 验 注 册 号: ChiCTR-TNC11001366; 并通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医 学伦理会审查,批准文号为: 2009lcsy0017。 1. 3 给药方法 九一丹由上海华宇药材有限公司 提供,研究前对同一生产批次的九一丹进行汞含量 检测,并将同一生产批次的九一丹分装小包。给药 剂量为 1. 5 mg / cm2 ,均匀布撒于粉刺性乳痈扩大清 创术术后疮面,每日 1 次,根据疮面脓腐脱落情况连 续给药 7 ~ 14 d。 1. 4 检测指标与评价方法 1. 4. 1 检测指标 用药前、用药 1 d、用药 4 d、用药 7 d、停药后 1 d、停药后 14 d 分别检测血汞和尿汞水 平; 停药后 28 d、停药后 3 月检测尿汞水平。用药 前、用药 4 d、停药后 1 d、停药后 14 d 分别检测血常 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和 24 h 尿生化; 停药后 28 d 检 测 24 h 尿生化。血、尿汞的检测方法参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 准》( GBZ89-2007) [9]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由上海化 工职业病防治院金惜雯老师完成检测。 1. 4. 2 不良反应的判断 本试验可能常见的不良 反应为汞中 毒 表 现,不 良 事 件 的 判 断 标 准 参 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汞中毒诊 断标准》[9]。 1. 4. 3 安全性评价的分级 安全性评价共分为 4 级。1 级: 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 2 级: 7 ~ 11 d,平均为 ( 8. 67 ± 1. 04) d; 用药总量 0. 1 ~ 1. 85 g,平均用药 量( 0. 73 ± 0. 47 ) g。所 有 患 者 均 采 用 规 定 方 法 换 药,除 7 名受试者在用药期间月经来潮未能完全按 照检测节点留取尿液标本外,其余患者均严格按照 检测时间点进行检测。在用药过程中未见患者出现 皮疹、发热、头晕、头痛、震颤、口腔-牙龈炎、胃肠炎、 急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明显蛋白尿、急性肾衰 竭、急性中度或重度中毒性脑病等急性汞中毒表现; 在停药观察期及随访期,未见患者出现神经衰弱综 合征、口 腔-牙 龈 炎、手 指 震 颤、近 端 肾 小 管 功 能 障 碍、性格情绪改变、上肢粗大震颤、明显肾脏损害、慢 性中毒性脑病等慢性汞中毒表现。 2. 2 血汞与尿汞变化 检测结果提示,外用九一丹 提脓祛腐给药后血、尿汞迅速上升,用药 4 ~ 7 d 血、 尿汞上升至平台期; 停药后血、尿汞迅速下降,但停 药后 14 d 血汞已降至正常水平,而尿汞的恢复时间 较长,要待停药后 3 个月才能降低至正常水平。分 析停药后 14 d 血汞水平,有 9 例受试者血汞高于正常 值( 0. 05 μmol / L) ,但低于 0. 07 μmol / L; 3 例受试者血 汞为 0. 05 μmol / L; 其余 18 例受试者血汞均在正常范 围内,但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01) 。 尿汞恢复时间长于血汞,停药后 3 个月还有 1 例受试 者尿汞为 0. 06 μmol / g 肌酐,1 例为 0. 05 μmol / g 肌酐; 其余 28 例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P < 0. 001) 。见表 1,图 1。 表 1 血汞与尿汞的变化情况( n = 30,x ± s)
·46·
AC T A U N IVER SIT AT IS T R ADIT IO N IS M EDIC ALIS SIN EN SIS PHAR M AC O LO GIAEQ U E SHAN GHAI Vol. 26 N o. 1 Jan.,2012
有不良反应,不需任何处理可继续给药; 3 级: 有安 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做处理后可继续 给药; 4 级: 因不良反应停止给药。 1. 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3. 0 统计 软件,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 值 ≤0. 05 被作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 x ± s 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26 卷 第 1 期 2012 年 1 月
·45·
九一丹外用治疗粉刺性乳痈 30 例安全性分析
程亦勤 叶媚娜 陈 豪 朱 滢 陈莉颖 夏亚茹 王 冰 陈 晓 陈红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乳腺科 ( 上海 200032)
【摘 要】 目的:评价升丹类含汞中医传统制剂外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 30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粉刺性 乳痈患者,以 1. 5 mg / cm2 的剂量将九一丹均匀布撒于扩大清创术术后疮面,每日 1 次,根据疮面脓腐脱落 情况连续给药 7 ~ 14 d。检测外用九一丹前、用药不同时点和停药后不同时点的血汞、尿汞、血常规、肝肾功 能及 24 h 尿生化等安全性指标,以评价一定时间内疮面外用九一丹的安全性。结果:九一丹以 1. 5 mg / cm2 的剂量连续外用 7 ~ 11 d,总剂量 < 1. 85 g 时,给药期间和停药 3 个月内机体存在汞吸收,但无急性或慢性 汞中毒的临床表现。结论:九一丹外用是比较安全的。 【关键词】 九一丹; 粉刺性乳痈; 外治法;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289. 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61X( 2012) 01-0045-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