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性乳痈的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乳痈的偏方

乳痈的偏方

乳痈的偏方乳痈是乳房常见的一种疾病,乳痈的表现是乳房红肿而且伴随着疼痛,乳痈还会出现乳汁排不出或者是排出受阻的症状并导致了结脓成痈。

乳痈一般都出现在哺乳的妇女身上,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疗乳痈的吗?有没有一些可以治疗乳痈的偏方呢。

1,萝卜公英地丁汁:[原料]白萝卜500 g,蒲公英(鲜品)50 g,紫花地丁(鲜品)5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前3味药洗干净,分别捣烂取汁,对和在一起,调入冰糖即可。

[功效]消痈止痛。

适用于乳腺增生和乳痈初起或乳房红肿胀痛等症。

[服法]2~3次/d,以愈为止。

另可用药渣外敷乳房。

2,萝卜水红花汁:[原料]白萝卜500 g,水红花10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前2味药洗干净,捣烂取汁,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消痈止痛,化肿消炎。

适用于乳痈初起或乳腺增生。

[服法]3次/d,至愈停药,另用药渣外敷之。

3,山甲瓜萎粥:[原料]炮穿山甲20 g,粳米、瓜萎各50 g,连翘15 g。

[制法]将炮穿山甲、瓜萎、连翘用洁净纱布包煎熬20分钟后。

放入粳米再煮到熟。

[功效]解毒散结、止痛消肿。

适用于乳痈和乳腺增生。

[服法]食粥,2次/d,至愈为止。

4,小蓟地龙汁:[原料]鲜小蓟150 g,鲜地龙5~7条,白糖适量。

[制法]将地龙洗去泥沙,放在瓷缸内,加入白糖,到地龙完全溶化后,滤取汁液;小蓟洗干净,捣烂取汁,两汁合在一起,搅匀即可。

[功效]凉血消痈,止痛消肿。

适用于乳腺增生、乳痈热毒较盛者。

[服法]2次/d,至愈为止,药渣外敷乳房。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乳痈,我们知道乳痈是一种乳房的疾病,治疗乳痈有外治的方法也有内治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当然我们也介绍了治疗乳痈的一些偏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可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做法。

粉刺性乳痈中医治疗进展

粉刺性乳痈中医治疗进展

粉刺性乳痈中医治疗进展粉刺性乳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目前西医除手术外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且手术治疗后多易复发。

本文分析中医对粉刺性乳痈的治疗方法,归纳为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中西医结合法,认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独特的优势。

但由于各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不同,治疗方法亦多是停留在以经验为主,因此尚需要更多的临床总结和深入研究,使粉刺性乳痈的中医治疗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个体化,以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标签: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疗法;综述粉刺性乳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性化脓性乳腺疾病,好发于非哺乳期[1]。

乳腺导管的扩张被认为是病理的根本改变,导管填塞是其病理改变的基础[2],临床以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块、乳晕旁脓肿及瘘管形成为主[3],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4%~5%[4]。

本病病因病机复杂,疾病发展变化多样,西医对于本病一般采用手术切除病变导管或单纯乳房切除的方法,这对乳房的外形破坏较大,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均造成一定的伤害,中医在治疗该病方面发挥其优势,辨证论治,内外合治,破坏性小、复发率低,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对近几年来中医对本病的治疗近况综述如下。

1 内治法1.1辨证分期,内外结合方法根据急性期、非急性期病情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辨证分期给予相应的中药口服,可以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及缓解临床症状,在慢性期采用中医传统的切开、挂线、去腐生肌法治疗,优点是损伤组织少,痛苦小,愈合后复发率低,基本保持乳房外形。

郦红英[5]辩证分为初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初期治以疏肝理气,调摄冲任,自拟方:柴胡9g、郁金9g、延胡索9g、生山楂9g、芡实9g、肉苁蓉9g、淫羊藿9g、路路通9g、牡蛎30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生麦芽30g、生谷芽30g;急性期治以清热解毒,祛瘀消肿,自拟方:金银花12g、连翘12g、黄芩12g、皂角刺12g、蒲公英30g、全瓜蒌15g、赤芍15g、生地15g、半枝莲15g、丹参15g、生黄芪15g、炙僵蚕9g、白花蛇舌草50g;亚急性期治以清热消肿,活血祛瘀,自拟方:蒲公英15g、全瓜蒌15g、丹参15g、虎杖15g、金银花9g、连翘9g、莪術9g、生山楂9g、夏枯草9g、王不留行9g、桃仁9g、赤芍9g、当归12g、白花蛇舌草30g;慢性期一般不用内服治疗,选用切开法、挂线法。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5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5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2012年)。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性疾病,归属于中医粉刺性乳痈范畴。

(1)临床表现多发生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的女性。

单侧乳房发病多见,也可双侧发病。

大多伴有先天性乳头全部或部分凹陷,并有白色带臭味的粉渣样分泌物。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分溢液期、肿块期、化脓期、瘘管期。

初起肿块位于乳晕部,常可发生红肿疼痛,约7~10天化脓。

溃破后脓中夹杂粉渣样物质,久不收口。

或反复红肿溃破,形成瘘管,常与输乳孔相通。

若反复发作,可形成疤痕,残留僵块,乳头凹陷更明显。

红肿化脓时可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程度一般较轻。

(2)辅助检查①实验室检查:部分病例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增高。

②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B超在病灶处见不规则片状低回声,内见增强光点,如有多处低回声可互相连通。

③病理学检查:乳腺病理学检查可见多种细胞混杂,以浆细胞为多,还有其他炎性细胞。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2016年)。

浆细胞性乳腺炎缺乏诊断的金标准,主要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乳腺结核和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的基础上做出诊断。

(1)临床表现: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成年女性。

该类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和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腺疼痛,其中乳腺肿块在慢性病变基础上可继发急性感染形成脓肿,终末期脓肿破溃可形成乳腺瘘管、窦道或者溃疡,经久不愈。

(2)辅助检查①推荐检查项目对所有疑似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乳腺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乳腺X线摄影适用于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腺皮肤异常、局部疼痛或肿胀的患者,对于35岁以下,超声显示典型良性特征的患者,可不行该检查。

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 两大主要治疗

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 两大主要治疗

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两大主要治疗
*导读:乳腺导管扩张在中医上叫粉刺性乳痈,它是非哺乳期的最常见的一种非细菌性炎症。

目前能够治愈这疾病的也是相对比较多的,也就是说这种病也是常见的,那么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乳腺良性疾病,又称之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常被误诊为乳腺炎、乳腺结核或乳腺癌等疾病,此病大多发生于30岁以上的非哺乳期女性,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想知道的女性们就往下看吧。

*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两大主要治疗
1.中医治疗
(1)药方:牡蛎、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生谷麦芽各30克,生山楂、芡实、柴胡、郁金、延胡索、苁蓉、仙灵脾、路路通各9克。

这个药方是针对女性的乳头凹陷有粉刺样的分泌物且气味臭秽,或伴有乳晕部微痛的肿块。

只要坚持服用该方,乳腺导管扩张的症状才有可能得以缓解。

(2)药方:白花蛇舌草50克,蒲公英30克,瓜萎、丹参、半枝莲、赤芍生地、生黄芪各15克,银花、黄苓、连翘、皂角刺各12克,炙僵蚕9克,对于女性的乳晕部肿块增大且胀痛的,伴有波动感,突然开始怕冷、发热、头痛,就应该及时服用该方,
以清热解毒,祛瘀消肿。

(3)药方:白花蛇舌草30g克,全瓜蒌丹参、蒲公英、虎
杖各15克,当归12克,夏枯草留行子、桃仁、赤芍、银花、连翘莪术、生山楂各9克,主要针对女性全身及局部炎症反应减轻,局限性肿块溃破,脓性不断溢液,形成了瘘管,服用该方以起到清热消肿,活血祛瘀的作用。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乳腺导管扩张有效方法。

对于女性阶段发展的不同情况采取不一样的手术治疗。

早期适宜乳管切除术;乳晕下肿块且伴有乳腺导管周围炎者适宜乳腺区段切除术;病变广泛,肿块过大适宜单纯乳腺切除术。

中医外科学各论部分第八章第二节粉刺性乳痈

中医外科学各论部分第八章第二节粉刺性乳痈

中医外科学各论部分第八章第二节粉刺性乳痈粉刺性乳痈即西医“浆细胞性乳腺炎”。

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的乳腺化脓性疾病。

其特点是多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期肿块多在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轻。

【病因病机】素有乳头凹陷,加之情志抑郁不畅,肝郁气滞,营气不从,经络阻滞,气血瘀滞,聚结成块,蒸酿肉腐而成脓肿,溃后成瘘;若气郁化火,迫血妄行,可致乳头溢血。

西医认为,由于乳头凹陷或乳腺导管开口堵塞,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脱落及大量类脂分泌物积聚于导管内而导致其扩张,几句无分解产生化学性物质刺激导管壁引起管壁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此种病变逐渐扩展累及部分乳腺而形成肿块,有时炎症呈急性发作则成脓肿,脓液中常夹有粉渣样物排出,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瘘管。

【诊断】1、临床表现多见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女性,且多在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发病,病人多有先天性乳头全部凹陷或线状部分凹陷。

多单侧乳房发病,亦有双侧乳房先后发病,呈慢性经过,病情表现多样,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

(1)乳头溢液:乳头溢液是本病早期的一种表现。

多位间歇性、自发性,并可持续较长时间。

溢液形状多为浆液性,也可为乳汁样、脓血性或血性。

数量有多有少。

输入孔多有粉刺样物或油脂样物分泌,并带有臭味。

(2)乳房肿块:最为常见。

往往起病突然,发病迅速。

患者乳房局部疼痛不适,呈刺痛或钝痛,并发现肿块。

肿块多位于乳晕区,或向某一象限伸展。

肿块大小不等,直径大多小于3cm,个别可达10cm以上。

肿块形状不规则,质地硬韧,边界欠清,无包膜,常与皮肤黏连,但无胸壁固定,可推移。

继则肿块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红肿范围可迅速扩大,若炎症得不到控制,则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皮肤水肿,呈橘皮样改变;或伴有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一般无全身反热。

也有些患者一直以乳房肿块为主诉,持续时间可达数年,始终无明显的红肿表现。

楼丽华治疗粉刺性乳痈经验

楼丽华治疗粉刺性乳痈经验
江西 中医药 20 5月第 5期总 4 卷第 37 09年 0 1 期
究生
杭州 30 5 ;. 江 中医 药大 学 附 属第 一 10 32 浙
哺乳期或妊娠期发病 , 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 , 初起 块多 位 于乳晕 部 , 脓 破 溃 后 脓 中夹 有 脂 质 样 物 化

轻复 率瘘经愈本 反 7 易复形楼久 ,炎 应 ,发 高管教 为 病 本 作成丽难全 症 反发 。,授 身根 病, 华认病在
2 3 术后 处理 .
楼丽华教授指 出, 本病为炎症性疾
病, 病变区域血供丰富, 术后渗血渗液较一般术后切 口为多 , 欲使其 切 口能顺 利愈合 , 充分 引流不可忽 视, 应视具体情况放置皮片或负压引流球 , 同时加压
( 收稿 日期 :0 81 7 责任 编辑 : 2 0 .1 周茂福 )
治疗以平肝潜 阳, 育阴清热为法 , 方选张锡纯镇 肝熄风汤加减 。在原方基础上加 山茱萸敛肝 开郁 ,
天麻 平抑 肝 阳 。方 中重 用龟 板 、 芍药 以滋 阴潜 阳 、 柔
肝熄风 , 牛膝以引血下行 , 代赭石以降逆降冲, 共为 方中主药 。用 山茱萸配伍代赭石一敛一降 , 川牛膝 之引火归元 , 协同育阴潜 阳之 品共同引上涨 之肝 阳 复归其宅 , 用茵 陈、 川楝子 、 生麦芽顺肝性 、 理肝气 , 防止强潜之药激发肝的反动之力。《 医学衷中参西 录》 对山萸肉有过论述 : 萸 肉之性 , “ 不独补肝也 , 凡 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 , 皆能敛之 。萸 肉既能敛汗 , 又善补肝。萸肉得木气 最浓, 酸敛之中大具条 畅之 性, 故善于治脱 , 尤善 于开痹 也。 所 以张锡 纯据此 ” 用来复汤以治心腹疼痛 , 曲直汤用以治肢体疼痛 。 患者复诊 时疼痛大减 , 疼痛停 留在颈部及双上 肢 , 以去带有生发之性 的生麦芽 、 所 茵陈 , 酸敛 的山

粉刺性乳痈32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

粉刺性乳痈32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

通过沟 通 了解患 者 的心 结 , 让其 敞 开 心扉 , 量 通过 倾 尽
诉 、 至哭泣把 内心深 处 的困扰释放 出来 。开导其 解 除 甚
思想压 力 , 于 面 对 现 实 , 勇 以乐 观 、 极 的态 度 直 面人 积
解 化学 性产物 不断地 刺激乳 管周 围组织 , 引结合中国民 疗法 ~ 间
CH NA’ S NATURoPATHY
粉 刺 性 乳痈 3 2例 的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与护 理
孙 锦 芳
( 南省 驻 马 店 市 中医 院 ,6 0 0 河 4 30 )
粉刺性乳 痈 , 医称之 为“ 细胞 性 乳腺 炎 ” “ 西 浆 或 导
4 5岁者 3 o例 ; 伴先 天性乳 头 凹陷者 2 o例 , 头 溢乳 者 乳
2 4例 ; 程 1 6 月 者 2 病 ~ 个 4例 , 6个 月 至 数 年 8例 。
治 疗及护 理 内服 中药 : 柴胡 、 银 花 、 花地 丁 、 芍 、 金 紫 赤 丹参 、 白
换 药护理 : 注意无 菌操 作 , 中药外 用 膏剂 要 定 时灭 菌消毒 , 挂线 引流注 意 操作 细 心 , 免刺 激 导 管组 织增 以 加患 者痛苦 , 另外 换药 时 注 意勿 使 桥形 愈 合 , 让创 口从 基底 部长起 , 免出现 新的瘘管 。管 道在挂线 或切 开治 避
后 改用 红油膏 提脓祛腐 , 腐 脱新 生 时 , 用 生 肌散 收 待 换
口 。
治 疗 结 果
银丝探 针引 导 , 开 窦 道 , 露 病 变 部 位 , 除局 部 变 切 暴 清 性 、 死 的组织 , 分止血 后使用 祛腐生 肌药物 ( 院 自 坏 充 本 制 的九一丹 、 红油 膏 、 生肌 散 ) 布引流 , 日换 药 1次 。 纱 每

乳痈按摩具体的操作方法

乳痈按摩具体的操作方法

乳痈按摩具体的操作方法
乳痈按摩的方法具体如下:
1. 清洁双手:先将双手洗净,用毛巾擦干后再进行按摩,以避免细菌感染。

2. 热敷:可以用温水袋或热毛巾在患处进行热敷,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痈疮破溃排脓。

3. 软拍按摩:将手指轻轻按在痈疮周围的组织上,进行软拍按摩,以促进乳痈局部血液循环。

4. 深层揉捏:从静脉下方开始,两手食指分别向乳头方向揉捏,以促使局部淋巴回流。

5. 推拿按摩:将手掌捏成拳,手指弯曲,按照指压穴位的方法,在痈疮周围进行推拿按摩,以促进乳痈的排出。

6. 轻轻按摩治疗:用两手食指和拇指捏住乳痈的两端轻轻按摩,有助于促进乳痈的潮湿排出。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组合操作,按摩的时候要注意手势温和,力度适中,以免过度刺激,切忌暴力按摩。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尽快去医院进
行诊断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粉刺性乳痈的治疗方法
导语:可能有一些朋友会听说过粉刺性乳痈这样的症状吧,但是真正了解粉刺性乳痈的人肯定是不多的,毕竟粉刺性乳痈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疾病,我们
可能有一些朋友会听说过粉刺性乳痈这样的症状吧,但是真正了解粉刺性乳痈的人肯定是不多的,毕竟粉刺性乳痈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疾病,我们周边患上粉刺性乳痈的人也不多,但是由于粉刺性乳痈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多了解一些关于粉刺性乳痈的信息,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粉刺性乳痈的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
本病以内治法为主,辅以外治法。

乳头溢液患者,宜寻找病因,适当对症处理。

乳房肿块尚未成脓时,促其消散。

化脓成漏管者,可配合外治疗法。

证治分类
1.肝经郁热证
主证:乳头凹陷,乳晕部结块红肿疼痛;伴发热,头痛,大便干结,尿黄;舌质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疏肝清热,活血消肿。

代表方:柴胡清肝汤加白花蛇舌草、山楂。

常用药: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黄、柴胡、黄芩、山栀、天花粉、防风、牛蒡子、连翘、甘草。

2.正虚邪滞证
主证:脓肿自溃或切开后久不收口,脓水淋漓,形成乳漏,时愈时发,局部有僵硬肿块;舌质淡红或红,舌苔薄黄,脉弦。

治法:扶正托里。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