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指南草案
早期婴幼儿听力障碍的诊断和干预

早期婴幼儿听力障碍的诊断和干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于早期婴幼儿听力障碍的诊断和干预也有了更好的方法和手段。
早期的诊断和干预对于婴幼儿听力障碍的康复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早期婴幼儿听力障碍的诊断和干预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一、早期婴幼儿听力障碍的诊断早期婴幼儿听力障碍的诊断是通过一系列的听力测试和评估来确定婴幼儿是否存在听力问题。
常用的听力测试包括自发性行为观察、听觉诱发电位(ABR)测试、耳声发射(OAE)测试和听力行为测试等。
1. 自发性行为观察自发性行为观察是通过观察婴幼儿的反应来判断其听力是否正常。
例如,当有声音刺激时,正常婴幼儿会转头、眨眼、停止活动等。
如果婴幼儿对声音没有反应或反应较弱,可能存在听力问题。
2. 听觉诱发电位(ABR)测试ABR测试是通过电极贴在婴幼儿头皮上,记录大脑对声音刺激的电活动来评估听力功能。
这种测试可以检测到婴幼儿的听觉神经是否正常工作。
ABR测试对于早期婴幼儿听力障碍的诊断非常重要。
3. 耳声发射(OAE)测试OAE测试是通过将声音刺激输入婴幼儿的耳朵,然后测量耳朵反馈的声音来评估听力功能。
正常听力的婴幼儿会产生耳声发射,而听力障碍的婴幼儿则可能没有或反应较弱。
4. 听力行为测试听力行为测试是通过观察婴幼儿对声音的反应来评估听力功能。
常用的听力行为测试包括声音定位、声音辨别和听觉反应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婴幼儿的听力是否正常。
二、早期婴幼儿听力障碍的干预早期婴幼儿听力障碍的干预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来帮助婴幼儿克服听力障碍,促进其听力和语言的发展。
早期的干预可以提高婴幼儿的听力和语言能力,减少听力障碍对其发展的影响。
1. 早期听力康复训练早期听力康复训练是通过听力设备和听力训练来帮助婴幼儿恢复听力功能。
常用的听力设备包括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等。
听力训练可以通过声音刺激和语言训练来促进婴幼儿的听力和语言发展。
2.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是通过语言训练和语言疗法来帮助婴幼儿克服听力障碍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

国 第 2次 残 疾 人 抽 样 调 查 结 果表 明, 目前 全 国 听 力 残 疾 人
总 数 为 2 7 0 万 。 新 生 儿 听 8
20 0 4年 卫 生 部 妇 幼 保 健 与 社 区卫 生 司发 布 《 生 儿 疾 病 新 筛 查 技 术 规 范 》 已经 明 确 列 入 了“ 生 儿 听 力 筛查技 术 规 范” , 新 。
相 比 之 下 , 经 济发 展 相 对 滞 后 、 受 医疗 保 健 网络 不 够 健 全 和 农 村 山 区人 口比 例 较 大等 多种 不 利 因素 影 响 , 包括 重 庆 市在 内的 中西 部部 分 省 区 , 生儿 听 力 筛 查 和早 期 干预 工 作 开展 得 新 还不够理想 , 筛查 率 和 干 预 率 明 显 低 于 东部 发 达 地 区。 其 实 ,
近年 来取 得 了很 大 进 展 与 欧 美 等 发 达 国 家 的 差 距 越 来 越 小 。
但 也 应 该 看 到 , 内 各 个 地 区 的 发展 还 很 不 平 衡 , 国 东部 个 别发
交 等 方 面 的 能 力 明显 下 降 , 成
为 个人 、 家庭 和 社 会 的共 同 负
全 国 各 省 ( ) 陆 续 出 台 了 听 力 筛 查 方 案 , 展 新 生 儿 听 力 筛 市 也 开
力 障 碍 可 直 接 影 响 语 言 功 能
发 育 , 致 其 学 习 、 活 和 社 导 生
查 工 作 。 从 全 国总 的 情 况 来 看 , 过 医 学 领 域 不 同 学 科 , 括 经 包 耳 鼻 咽喉 一 颈 外 科 、 科 、 产 学 科 和 妇 幼 保 健 以及 社 会 学 科 头 儿 围 和教 育 学 科 等 专 业 工 作 者 , 互 协 作 , 国 的新 生 儿 听 力 筛 查 相 我
新生儿听力损失的诊断与干预方法

新生儿听力损失的诊断与干预方法一、新生儿听力损失的概述新生儿听力损失是指出生后在听觉系统中存在异常,导致婴儿无法正常听到声音。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疾病、药物暴露或其他环境因素引起的。
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新生儿听力损失的治疗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诊断方法和干预措施。
二、新生儿听力损失的诊断方法1. 听觉筛查听觉筛查是一种简单而非侵入性的测试方法,可用于早期发现新生儿是否存在听觉问题。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自动性脑干反应(ABR)和自动声音反应。
- ABR测试通过测量从耳朵到脑干传递的电信号来评估神经系统对声音的反应。
- 自动声音反应测试则通过监测宝宝对于不同频率和强度声音的自动行为反应来判断其听力是否正常。
如果在初次筛查中有异常结果,进一步行ABR等更详细检查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 诱发电位听觉反应(OAE)OAE测试通过将声音引入婴儿耳朵中,并测量来自内耳的声音反射来评估听力功能。
这种测试适用于出生后48小时至6个月龄的婴儿。
3. 血液基因学检查某些类型的先天性听力损失可以通过遗传突变导致。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可以帮助确定具体的听力损失类型和潜在的治疗干预方法。
三、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干预方法1.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如果诊断结果显示新生儿存在听力损失,且无法使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时,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成为常见的干预方法。
- 助听器是小型装置,可放置在耳朵上,通过放大周围声音来改善患儿的听力。
- 人工耳蜗是一种外部设备,它通过植入内耳来直接刺激神经并恢复听力功能。
2. 语言和沟通治疗当新生儿被确诊为有听力损失时,早期的语言和沟通治疗非常重要。
这种治疗可以通过专业医生、语音治疗师和听觉康复师来实施。
- 医生会针对婴儿的特定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 语音治疗师会通过游戏和活动,帮助婴儿学习发音和口腔肌肉控制。
- 听觉康复师则在早期为家长提供相关技能培训,并指导他们如何与新生儿进行有效的沟通。
儿童听力早期干预方案

儿童听力早期干预方案儿童听力早期干预方案是指在孩子出生后尽早发现并干预听力问题,以促进听力语言发展和提高孩子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干预计划。
早期干预可以促进儿童听力正常发展,为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筛查和诊断早期干预的第一步是对婴幼儿进行听力筛查和诊断,以尽早发现听力问题。
常用的筛查方法有纯音听阈测听、脑干听觉反应筛查和语言行为观察等。
一旦发现婴幼儿有听力问题,应及时进行确诊,明确是听力障碍的类型和程度,以便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二、家庭干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听力语言发展至关重要,家庭干预是早期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母要积极参与儿童的康复训练,学习如何与听力障碍儿童有效沟通,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父母可以通过与儿童进行听觉游戏、阅读绘本、使用手语和面部表情等方式来促进儿童的听力语言发展。
三、听力康复训练听力康复训练是儿童听力早期干预的核心内容。
根据儿童听力障碍的类型和程度,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常用的听力康复训练包括语音训练、听辨训练、听力定位训练等。
通过系统而有计划的训练,帮助儿童改善听力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集团康复教育儿童听力障碍会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集团康复教育可以提供良好的社交环境,为儿童提供与其他听力障碍儿童互动的机会。
在集团中,儿童可以通过与其他儿童合作、交流和分享经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辅助技术和设备辅助技术和设备是早期干预的重要支持,在儿童听力发育或语言发展受限的情况下,辅助技术可以提供额外的听力信息和语言输入。
例如使用助听器、人工耳蜗和听觉辅助设备等,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听力和语言理解能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发展。
六、定期评估和跟踪早期干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定期评估和跟踪儿童的听力和语言发展。
定期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听力和语言发展的问题,调整干预方案,确保儿童的听力能力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
综上所述,儿童听力早期干预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计划,包括听力筛查和诊断、家庭干预、听力康复训练、集团康复教育、辅助技术和设备以及定期评估和跟踪等。
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

听力语言康复服务覆盖率(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达80%;
药物、感染、噪声性聋发生比例以2006年为基数降低10%; 已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在 2005年基础上提高30%; 新生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配戴(含人工耳蜗植入)率达90%; 听力障碍人群中听力保健与康复知识的知晓率达60%。
爱耳日主题(3月3日)
2000---第一次: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2001---第二次:减少耳聋发生,实施早期干预 2002---第三次: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第四次: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2004---第五次:防聋走进社区 2005---第六次: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 幸福生活 2006---第七次: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2007---第八次: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 —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2008---第九次:奥运精彩—我听到 2009---第十次:正确使用助听器 2010--第十一次: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 2011—第十二次: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2012—第十三次:减少噪声,保护听力 2013 —第十四次:关注老年听力健康
2009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预防聋和听力减退合作中心
WHO Collaborating Center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afness and Hearing Impairment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 听力学组学术会议
黄山会议2008-06-26 成都会议2010-08-06
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
2008-12-8 挂牌成立
全球5家:丹麦、英国、泰国、印尼、中国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新生儿早期听力检测与干预计划

新生儿早期听力检测与干预计划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听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常的听力对于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新生儿早期听力检测和干预计划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一、早期听力检测的重要性早期听力检测对于发现和干预婴儿听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的听力系统正在迅速发展。
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出现听力问题,及时发现和干预将有助于预防和减轻儿童后期可能出现的语言和学习困难。
二、早期听力检测的方法早期听力检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其中最常用的是自动听力筛查。
这种筛查方法可以在婴儿入院后不久进行,通过播放特定的声音刺激,然后观察婴儿的听觉反应。
另外,还可以通过听觉诱发电位(ABR)测试来评估婴儿的听力功能。
这种测试通过在婴儿的头皮上放置电极,记录婴儿对声音刺激的反应。
三、早期听力干预计划的重要性早期听力干预计划是指在发现婴儿听力问题后,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来帮助婴儿建立正常的听觉和语言能力。
这种干预计划可以包括语言治疗、听觉训练和辅助听力设备的使用等。
四、早期听力干预计划的内容1.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师可以通过与婴儿进行互动和游戏来促进他们的听觉和语言发展。
他们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技巧和工具,如手势、面部表情和音频刺激,来帮助婴儿建立语言能力。
2. 听觉训练:听觉训练是指通过反复播放声音刺激,促进婴儿的听觉系统的发展和适应。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婴儿更好地理解和区分不同的声音,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3. 辅助听力设备的使用:对于一些听力损失较严重的婴儿,使用辅助听力设备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声音刺激。
这些设备包括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等,可以通过放大和转换声音信号,帮助婴儿恢复听力功能。
五、早期听力检测与干预计划的效果早期听力检测与干预计划在促进婴儿听力和语言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研究表明,及早发现和干预听力问题可以显著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减轻他们在学习和社交方面可能遇到的困难。
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计划

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计划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逐渐增加,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计划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针对新生儿的听力问题,采取及早的筛查和干预措施,可帮助纠正潜在的听力障碍,提高其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计划,并探讨其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
一、新生儿听力筛查计划1.1 目标与意义新生儿听力筛查计划的目标是在婴儿出生后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听觉问题,从而为合适的干预提供时机。
准确识别听障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并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沟通和支持。
1.2 实施方法新生儿听力筛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自动性脑干反应评估(ABR)和耳波反应评估(OAE)。
ABR是一种测量听觉神经的电信号,它可以在婴儿的脑部产生反应,并判断其对声音的敏感度。
而OAE则用于评估耳蜗是否正常工作,通过检测耳内生成的声音来判断听力情况。
二、早期干预计划的重要性2.1 提早发现问题并制定干预计划早期干预计划允许医生或专业人士在宝宝出生后尽早发现潜在听力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这样,在宝宝大脑和语言能力开始发展之前,就可以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支持措施。
2.2 促进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听力是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及时处理听力问题对婴儿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未识别或未处理新生儿听力障碍,会导致语言能力受损甚至智力退化。
通过早期语言训练和治疗,可以帮助宝宝迅速建立正常的听觉感知,并促进他们良好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
2.3 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家长是宝宝早期干预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及早发现听力问题并提供专业支持,可以为家庭带来巨大的改变。
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与宝宝进行沟通,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适当的学习模式,以促进宝宝听力和语言发展。
这有助于改善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三、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计划的实施3.1 多学科合作有效实施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计划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儿科医生、耳鼻喉医生、听觉师、教育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士。
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技术研究

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技术研究新生儿的听力发育对于他们日后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以及早期干预技术的研究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技术的重要性及研究进展。
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听力是人类获取语言和环境声音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生儿时期,正是听力发育的最佳时期。
通过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听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确保他们正常发展。
未经筛查的听力问题可能会导致语言和学习能力的延迟,甚至影响社交能力和情绪发展。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主要包括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耳生电图(OAE)两种。
ABR是通过记录新生儿听觉神经在受到声音刺激时的反应来评估其听力功能。
OAE则是检测新生儿耳蜗内发声单位的反射程度,以评估其听觉功能。
三、早期干预技术的研究进展早期干预技术旨在提供针对听力障碍的个性化治疗,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听力和语言的发展。
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其中,人工耳蜗(CI)是最早应用于新生儿的一种干预技术。
通过植入到耳蜗内的人工耳蜗,能够刺激听觉神经,使新生儿能够感知声音并逐步发展语言能力。
此外,语言治疗也是早期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语言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正常语言实例和刺激,促进听力和口语交流的发展。
通过早期干预技术,许多听力障碍儿童已经能够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听力和语言发展水平。
四、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技术的挑战尽管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技术在提高听力和语言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筛查工具的精度和可靠性需要不断提高,以确保准确识别听力问题。
其次,早期干预的覆盖范围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以使更多的儿童受益于早期治疗。
另外,经济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
一些早期干预技术的成本较高,无法普及到所有需要的儿童身上。
因此,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需要共同努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确保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技术的平等普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垡曼盎蟹噬基塑之£越盘蠢2Q塑生!!旦筮丝鲞箜!!期£堕!!必塑地理趔丛!鲤丛竺k!坚!g:盟!竖吐塑!Q塑:!型:丝:№:!!
・883・
.诊疗方案.
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指南(草案)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府的有力领导和质量监管,同时也需要家庭与相关专业人员 前言 新生儿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约为l‰一3‰,听力 损失如不能被及时发现。不但影响儿童(言语和认知发育、教 育、就业、婚育)及家庭(沟通障碍、心理、经济负担),而且还 会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然而,新生儿 及婴幼儿的听力问题又具有高度的可检测性和可干预性。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对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早期听力检 测和诊断,如能对明确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在 出生6个月内进行科学干预和康复训练,绝大多数可以回归 主流社会。我国每年约出生1950万新生儿,每年至少会新 增2万名以上听力损失的新生儿。因此,对新生儿及婴幼儿 进行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early
2000、4000
・885・
普通病房):当伴有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可能时(如有换血指 征的高胆红素血症或血培养阳性的败血症等),出院前应复 筛听力。 4.在听力筛查时除力求发现已经存在的听力损失外, 还要通过分析病史和家族史,了解受试者是否有迟发性听力 损失的高危因素,可疑者应对其听力进行定期跟踪和随访。 三、诊断性听力学评估 1.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听力学评估,必须由经 验丰富的耳鼻喉科医师和(或)听力学家担任。 2.未通过“复筛”,或虽通过“复筛”但儿保专家或家长 感到听力或言语.语言发育有异常的婴幼儿,均应在3个月 内转诊到指定的儿童听力诊断中心接受听力学评估。 3.对于3岁内的婴幼儿,为确定是否存在永久性听力 损失,应进行至少包括d,JL行为测听、ABR、多频稳态诱发电 位(ASSR)、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和声导抗测试在内的 全面的听力学检查。①从出生到6个月内婴幼儿的听力学 评估:以电生理测试为主,即诊断性OAE,1 kHz声导抗测 试,短声及短纯音ABR,AERP,ASSR和骨导ABR等,并结合 d,JL行为测听进行交叉验证,以确定听力损失的程度;②从 6个月到36个月婴幼儿的听力学评估:以A,JL行为测听为 主,评估听力损失的程度;如果行为测听不可靠或以前未做 过ABR,应进行ABR加有频率特性的听诱发电位测试,以评 估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和部位,方法同前项;必要时进行颞 骨薄层CT检查,以评估听力损失的性质和部位。 4.对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儿童,应根据可能发生 的迟发性听力损失状况,制定个体化的听力再评估的时间和 次数。对于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但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 的婴幼儿,至少3岁内每6个月进行1次听力随访,若可疑 有听力损失,应及时进行听力学评估。 5.声放大装置的验配:确诊为先天性、永久性听力损失 的婴幼儿,应在确诊1个月内完成声放大装置的验配。接受 安全舒适的放大声信息,为早期康复创造条件。 四、医学评估 1.医学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听力损失的病因及性质,包 括病史和家族史的采集(含遗传和感染信息等),相关科室 参与的全面的体检,包括听力损失有关的全身和局部检查, 身心健康水平和发育情况的评估,其他残疾的发现等。 2.对确定有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应对其家庭提供遗传 学咨询服务。 3.对于任何一个确诊为听力损失的婴幼儿,都应接受 熟悉/bJL听力损失的耳鼻咽喉科医师或听力师的专业评估, 同时接受有专业知识的眼科医师至少1次的视觉敏度评估。 五、早期干预 1.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干预和康复服务(助听装置验配 和正确使用),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包括耳鼻咽喉科 医师、听力学家、助听器验配师、听障教育专家和言语一语言 病理学家担任。 2.对所有确定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幼儿,都应在6月
定期跟踪随访 (每6个月一次疑 有 听 力 损 失
听觉、言语
康复训练
图1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流程图
所有听力损失儿童具有获得发挥他们最大潜能的服务 和资源的权益,下列原则为有效实施EHDI体系的前提。 1.我国在现阶段首先推荐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策略,即 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对所有新生儿都应在出院前用电生 理学检测方法进行听力筛查(“初筛”);对未通过“初筛”者, 应在出生42 d内进行“复筛”(图I)。 2.尚不具备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单位,可采用目标人 群筛杏策略,即将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表1)的新生儿及婴 幼儿,在3月龄内转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筛查。对没有听力 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由儿保科通过婴幼儿听觉言语发育 观察表或简易听力计定期收集儿童的听觉及言语发育资料, 如怀疑有听力损失应及时转到听力诊断中心做听力评估。 3,在偏僻的农村和边远地区,所有婴幼儿都应在6月龄 内接受儿保科或初级耳科和听力保健人员进行的初步听觉 发育观察项目的检查(附录1)。 4。未通过复筛的婴幼儿,都应在3月龄接受听力学和医 学评估,确保在6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 损失,以便实施干预。 5.对于所有确定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幼儿,都应在 6月龄内实施干预,包括语声放大和助听器验配等。对双侧 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使用助听器3— 6个月无明显效果,在lO个月左右进行人工耳蜗术前评估, 建议尽早实施人工耳蜗植人手术。干预项目应建立在有诊 断依据,有多种知情选择和家庭传统与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的 基础上,由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并得到监护人的认可。 最理想的是,让听力损失婴幼儿能进入一对一的干预体系 中,以便获得最佳干预效果。
2
3
6
6.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应以家庭为中心,使家庭知晓所 有关于听力损失及其治疗、干预和康复的信息。应确保婴幼 儿及家庭的权益,包括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和其他辅助设 备的技术服务,并注意保护隐私。
万方数据
生堡曼盎堕噬兰塑窆E型盘查!Q堕生!!旦笠丝鲞筮!!翅g蝤!!Q地磐堕蚀吐丛!鱼丛丝l!!略:盥型!世坚!Q堕:y!!:竺,盟!:!!
hearing detection and
的通力合作。由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工 作涉及诸多领域,需要建立一个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的产 科、儿科、耳鼻咽喉科、听力医学、卫生统计、康复医学专家及 聋儿家长代表参加的联合工作组,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 任务,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建议责任和任务分工如下。 一、产科 1.听力筛查产前宣教。 2.有助于听力筛查和诊断的围产期病史收集。 3.对围产期新生儿黄疸、窒息等影响听力的疾病进行 预防、早期发现和有效处理。 4.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听力初筛和复筛。 5.不能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的医疗机构负责高危 因素登记和转诊。 二、新生儿科及儿科 1.对新生儿状况的评估。 2.对窒息、缺氧、新生儿黄疸等影响听力的疾病进行早 期发现和有效处理。 3.对新生JLDI】强病房(NICO)的新生儿进行听力初筛。 三、儿保科 1.对婴幼儿的听力及言语状况进行跟踪、随访。 2.在不能开展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的地区,使用婴幼 儿听觉发育观察表或简易听力计对儿童进行听力检测。 四、耳鼻咽喉科及听力中心 1.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听力随访。 2.听力减退的诊断、治疗、干预及康复指导。 3.植入式人工听觉装置的术前术后评估和手术植入。 4.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过程的质量监控和技术培训。 五、康复中心 1.助听装置的调试及特殊教育。 2.听觉言语评估及康复指导。 六、卫生统计 资料库的建立、维护及管理。 七、家长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不能仅处于被动告知地位,而应主动 参与,积极反映情况,和专业人员共同关注孩子的听力,并参
产妇入院后・家长阅读告知书等资料
同意筛查
I
不同意筛查
知情同意书签宇
出院前AABR筛查l
(Nicu)
l出院前OAE或AABR筛查
I
(普通产房) 无 高 危 因 素 ,。 ““ 有 高 危 因 素
未通过 未通过
蕃0AE
或
复筛
A B撑R
传授各年龄段相应的听性行为
反应观察方法知识及发放
科普宜教资料
I
.I
全面的听力学诊断 (3个月龄内) 确诊听力损失 干预措施 (6个月龄内)
intervention)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需要在 政府领导下,组织相关专业队伍协作攻关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早期检测及干预项目包括听力筛 查、诊断、干预、随访、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是一项系统化和 社会化的优生工程,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2004年12月卫 生部颁布[20041439号文件,正式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 规范”纳入《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出版《新生儿听力 筛查》培训教材并举办各种学习班,使该项工作得到了较为 广泛的开展。2009年2月卫生部令第64号《新生儿疾病筛 查管理办法》出台,全国多数省市已经和正在制定新生儿听 力筛查的管理办法,可以预见我国在该领域的工作正在上升 到一个新的层面。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取得诸多成绩和 经验的同时,也遇到不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借 鉴国外经验,根据国情规范和推广业已成熟的技术和管理流 程,推动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和干预项目更加有效 和广泛地开展,是我国婴幼儿听力科学发展的需要。为此, 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我国“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 检测及干预指南(草案)”。指南的编写遵循以下原则:兼顾 先进性和可行性、一般性和特殊性,使指南既与国际接轨又 符合国情,兼顾到不同地区,覆盖城市和农村。此外,指南的 内容为最低要求,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在应用过程中可根据 具体情况做出适当补充。 责任和任务 在我国,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项目的成功实施依赖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