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
口服茵栀黄注射液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

口服茵栀黄注射液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目的探讨口服茵栀黄注射液加葡萄糖液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方法选择22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均按新生儿护理常规,实施母乳喂养,干预组在出生6小时内遵医嘱予茵栀黄注射液加葡萄糖液口服,连续5天。
观察并记录两组新生儿第一次胎便初排时间、出生后48小时内胎便次数,每日经皮测定胆红素数值。
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第一次胎便初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48小时内排胎便次数增多,第4天、第6天经皮测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口服茵栀黄注射液加葡萄糖液早期干预能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程度,缩短持续时间,预防并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标签:新生儿黄疸;茵栀黄;葡萄糖;早期干预The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Early Intervention in Neonatal Jaundice by Oral Yinzhihuang InjectionHu Xiao-LingThe Fourth People Hospital of Changsha Changsha 410006 Hunan[Abstract]£objectiveThe article will probe into the effect of early intervention in neonatal jaundice by the oral Yinzhihuang Injection plus Glucose fluid.Method Dividing 220 full-termbirth normal neonates into two teams:the intervened and the contrast.The two teams of the newborns are fed on breast feeding by nursing routine.The intervened oral Yinzhihuang Injection plus Glucose fluid within 6 hours after their birth,which will last five days.We observed and recorded the firstmeconium time,and the times of the excretion within 48 hours after birth,and the transcutaneous bilirubin index every day.ResultsObviously,the time of the intervened firstmeconium is earlier,and the times of the excretion are more than,while the transcutaneous bilirubin index is far lower(p<0.01)on the forth and sixth days,than the contrast.Conclusion Oral Yinzhihuang Injection plus Glucose fluid can alleviate newborn physiological jaundice,cut the time down,and take precaution against or reduce newborn pathological jaundice.[Key Words]Neonatal Jaundice;Yinzhihuang;Glucose;Early Intervention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症状,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
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的护理干预

理 方法。干预组 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哺乳及 排便 次数和 治疗后 黄疸指数 , 并进 行 比较 。结果 乳及排便次数和治疗后黄疸指数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O . 0 1 ) 。结论
关键词 母乳性黄疸 ; 护理 干预
R 7 2 2 . 1 7 ; R 4 7 3 . 7 2
两组 哺
护理干预对 新生儿 早期母乳 性黄疸 消退具有 重要
作用, 可促进胆红 素的排泄 , 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 缩短病程 , 提高治疗效果 。
中图分类号
Ke y wo r d s b r e a s t mi l k j a u n d i c e ; n 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1 . 3 观 察 指标
观 察两 组每 日哺乳次 数 , 排便 次数 及治 疗后 黄 疸 指数 , 并进 行 比较 。
1 . 4 统计 学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2 0 1 2年 1月 ~1 2月我科 住 院确诊 为母 乳性 黄 疸 的早 期 新 生 儿 随 机 抽 样 足 月 儿 5 O例 , 男性 3 O 例, 女性 2 0例 , 生后 3 ~7 d 。孕 周 3 7 ~4 2周 , 体 重 >2 . 5 k g 。将新 生儿 分 为 两 组 , 干预组 2 5例 , 血 清
方 面无 显著 性差 异 ( P >0 . 0 5 ) , 具有 可 比性 。
1 . 2 方 法
两 组 均 采 用 相 同 的 药 物 和 蓝 光 治 疗 。对 照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
um
每天下降值 下降的天数
( u mo l / L) ( 天)
新生儿黄疸的高危因素及早期干预治疗

. 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 ②新生儿肝炎 : 多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宫 22干 预 方 案
内感 染所 致 , 常见 的有 巨细胞 病 毒 、 风疹 病 毒 、 B病毒 、 E 乙肝 病 毒 、 纯疱 疹 病 毒及 肠 道病 毒 等 . 疸 常在 生 后 1 3周 或 单 黄 ~ 更 晚出现 , 黄疸 重时 , 大便 色 浅或 灰 白 , 尿色 深 黄 , 可有 厌食 、
2 早 期 干 预
早产儿 胆红 素增 长速 度 快 . 肝脏 及 血脑 屏 障发 育更不 成 熟 , 预方案 有别 于足 月儿 , 表 2 干 见 。 对新生 儿病 理性 黄疸 的防治 仍 以光疗 为 主 , 是降低 血 它 清未 结合胆 红 素简 单而 有效 的方 法 。光疗 时 应视病 情 而定 , 轻者 1 2d 重者 3 4d ~ . ~ 。有学 者认 为 , 高危 新生 儿 高胆 红 对 素患 儿 及早 产 儿应 放 宽 条件 , 即使 未 达 到 光疗 标 准 , 需 要 也 提早 实施 光疗 f l 1 。
上存 在 低 蛋 白血 症 、 血糖 、 感 染 、 氧 等 因素 , 易 引起 低 易 缺 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窒息 : ② 窒息后缺氧影响糖代谢 , 肝酶
活 力和 肝 血流 量 下降 , 致葡 萄 糖醛 酸 转 化 酶 活力 降 低 , 导 因
括 号 内数 位 为 mgd 值 . mg l1 . mo L /l 1 / = 71 ̄ l d /
22 肝 细 胞 酶 诱 导 剂 .. 2 肝 细 胞 酶 诱 导 剂 可 增 加 肝 细 胞 摄 取 未 结 合 胆 红 素 并 诱
11感 染 性 .
和高 危新生 儿 , 常范 围 内的胆 红素 水 平也 有发 生 胆红素 脑 正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13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值、出生3d后体重、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变化。
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干预5d后血清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生后3d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第3d开始,观察组新生儿每天的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促进胎便转黄,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加,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机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394-02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增加,从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黄疸会损伤神经系统,严重者会引起核黄疸[1],导致新生儿死亡,因此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本文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13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13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婴71例,女婴59例,胎龄36-41周,平均(37.5±2.8)周;出生体重2.33-3.63kg,平均(2.76±0.35)kg;Apgar评分7.2-10分,平均(8.7±1.3)分。
所有新生儿均排除新生儿溶血、肝炎、胆道闭锁、感染等病理性黄疸病因。
将13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整体护理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

整体护理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摘要】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会有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究整体护理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
研究方法部分说明了本研究的实施方法,实施过程描绘了整体护理早期干预的具体步骤。
结果分析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解读,讨论与展望部分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提出了研究启示和未来展望。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整体护理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整体护理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实施过程、结果分析、讨论与展望、结论总结、研究启示、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在出生后的前几天或前几周内发生。
黄疸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尚未完全成熟,不能有效排除体内过多的胆红素所致。
严重的黄疸可能会导致脑部损伤甚至死亡,因此早期干预和整体护理对于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黄疸至关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研究成果,其中早期干预和整体护理的重要性逐渐被认可和重视。
在过去的几年里,一些研究表明,通过全面的整体护理和及时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进一步深入研究整体护理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对于改善新生儿健康状况、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整体护理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整体护理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研究的综述,我们发现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茵陈五苓糖浆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现代 药理 研 究 证 明 , 陈 还 具 有 显 著 茵 利 胆 作用 , 增 加 胆 汁 分 泌 同 时 , 增 加 在 也
两组 新 生 儿 黄 疸 持 续 时 间 及 高 胆 红 素血 症 发 生率 的 的 比较 : 两组 新 生 儿 黄 疸
平均持续 时 间 ( 皮测 胆值 <S g d 为 经 m/ l 正 常 ) 试 验 组 较 对 照 组 明 显缩 短 , < . , P 0 O 1差异有极 显著 意 义 , 高胆 红素 血症 发 生率 , 试验组较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 率明显降 低 , P<0 0 . 1差 异有 极 显 著 意
日,m/ , 前 口服 , 全 有 效 。 5 l次 奶 安
关键词 新 生 儿 黄 疸 茵 陈 五 苓 糖 浆
早 期 干预
录经皮侧 胆值 , 皮侧 但值 ≥1 . m / l 经 29 gd 时, 肝 功 明 确 诊 断 , 清 胆 红 素 ≥ 查 血
20 m lL诊 断 高 胆 红 素 血 症 患 儿 , 新 2u o / 转 生 儿 科 治 疗 。③ 经 皮 测 胆 测 量 方 法 : 用 应 国产 经 皮 测 定 胆 红 素 仪 , 定部 位 为 额 部 测
茵 陈 五 苓 糖 浆 早 期 干 预 新 生 儿 黄 疸 的 临 床 观 察
例 , 12例 , 女 1 出生体 重 2 0 4 0 g孕 5 0— 00 ,
宫 宏 宇 405 5 0 3河 南 郑 州 市 妇 幼 保 健 院 医 务 科 检验 。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C i e tC rN ttn h a ah a u i n H t e ri o
・中 国 保 健 营 养 ・
早期 综合 护理 干预 对新 生 儿黄疸 的影响
郭 亚 瑾
【 要 】 目的 探 讨 早期 实施 综合 护 理 干预 对 降 低新 生 儿 黄疸 指 数 的效果 。 方 法 选 择 21 摘 5例 剖 宫产 足 月 新生 儿 , 出生顺 序 按 随机 分 为 干预组 ( 0 1 5例) 对 照组( 1 和 1 0例) 两组 新 生儿 均进 行母 乳 喂养 , 规护 理 干预 组在 母 乳充足 前 按 需添加 配 方奶 , , 常 结合
抚 触 、游 泳 护 理 , 至 出院 。每 日经 皮测 黄 疸 指 数值 , 观 察 记 录 新生 儿 第 一次 排 胎 便 时 间及 转 黄 时 f 。 结 果 干 预组 新 生 儿 直 并 q , 黄疸 指数 低于 对 照组(<0 0 ) 新 生儿 第 一次排 胎便 时f及 转黄 时 间提 前 , 组差 异有 高度 显著 意义( <0 ) P . , 5 ; l 两 P 0i。结论 早期 综合
2讨 论
新生 儿生理 性黄 疽一 般在新 生儿 出生 2~3天 出现 , 4~5天达 高 峰 , ~2 1 周逐 渐 自行消 退 , 般不需 要特殊 治疗 , 一 只需增 加喂养量 及喂 养次数 便可减 轻生理性 黄疽的程 度 , 少病理性 黄疸的发生 , 减 但创建 爱 婴医 院以来 , 乳喂养 率明显 上升 , 母 随之新 生儿高 胆红素血症 发生率也 明显升 高 。秦学 玲等 报道 ” , 1 临床 上即便 是 实施 早吸 吮、 勤喂哺 , 产 后4 8 h乳汁不 足者仍 占 l . 1 9 8%以 上 , 因此 早期乳 量不足可能 是病理 性黄 疸 原因之 一 。一般 正常 新生 儿 多在 出生后 l 0~1 h 内初次排 2 出胎 便 , 出生 后 3 ~4 d开 始排黄 便 , 果早期 乳. 不 足 , 如 f 卜 喂养 次数减 少, 肠蠕 动减慢 , 胎便排尽 时间延 长 , 可致 胆红素 的肠肝循环 负荷 增加 , 增加 胆红素 的重 吸收 。胆红 素水平 升高 , 成新 生儿胆 红素在 生理性 造 黄疸 的基础上 异常增加 l, 2 我们观察 发现 , j 干预组 采用在 母乳充 足前 添 加配方奶 , 增加 早期摄入量 , 每次 添加均在新 生儿充分 有效地吸吮母 乳 后进行 , 不但能 让新生儿获 得初乳 的高营养和 摄入足够 蛋 白质和能 量 , 而且 可快 捷 建立 正常的 肠道 菌群 , 快胎粪 排 出。观 察结 果表 明 , 加 干 预 组新 生儿第 一次 排黄便 的时 间 明显比对 照组提 早 , 排黄 便次数也 比 对照组 多。差 异有 高度 显著性意 义( < 0 0 )从而 降低 了新生儿 高 P .1 , 胆红素向症的发生率。 新生 儿游 泳与抚 触有 助 1降低新 生儿黄 疸 , - 因为水温具 有扩张 皮 肤 毛细血 管 , 促进 l 液循 环 , I } L 增进新 生儿 全身新 陈代谢 , 且游泳过程 活 动 消耗能量 增多 , 消耗 了一定 体力 , 进食量增 多 , 促 促进 肠蠕 动 , 有利 于 粪 便以及结 合胆红素 的及早排 出 , 少小肠对 胆红素 的重吸收 , 减 降低血 清胆红素水 平 , 降低新生儿 黄疽指数 。抚触能使 交感神 经紧张度增加 , 刺 激 胃泌素 和胰 岛素 分泌 , 增加 消化 和 吸收 功能 。通过 抚触 , 新生 儿 食 欲增加 , 从而加速 正常 菌群生 长, 促进 尿胆原生 成增 多 , 未结合胆 红 素 生成减 少 , 减少 新生 儿胆红素 肠肝循 环 , 胆汁 分泌增 多 , 胆红素排 泄 增 多 , 达到 降低新 生儿 高胆红 素血 症的发 生率 的 目的 。我们 的观察 也 也证 实 , 着护理干预 的实施 , 同一时 间段观察 组黄疸指 数低于对 照 随 在 组, 高疽 红素 m症 发生 率也 低 于对 照组 。 ¨ 此 n , 期 实施 综合 护 { J ‘ 理干预 确实能够 降低新生 儿黄疸 的程度 , 减少病 理性 黄疸的 发生 , 值得 推广 应用 。
幼儿黄疸解决方案

幼儿黄疸解决方案第1篇幼儿黄疸解决方案一、背景分析幼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新生儿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
在我国,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较高,约60%的正常新生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大部分幼儿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处理。
然而,部分幼儿黄疸可能发展为病理性黄疸,对幼儿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本方案旨在为病理性黄疸幼儿提供合法合规的解决方案。
二、目标定位1. 降低病理性黄疸对幼儿的危害,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2. 提高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增强家庭护理能力。
3.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效果。
三、解决方案1. 早期识别与诊断(1)加强新生儿黄疸筛查,对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进行监测。
(2)对疑似病理性黄疸的幼儿,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清胆红素测定、尿常规、肝功能等。
(3)邀请儿科专家会诊,明确诊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 家庭护理指导(1)教育家长掌握新生儿黄疸的基本知识,了解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2)指导家长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强光直射。
(3)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增加幼儿的奶量,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胆红素水平。
(4)教育家长观察幼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拒奶、嗜睡、发热等症状,及时就诊。
3. 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根据幼儿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如茵栀黄颗粒、苯巴比妥等。
(2)光疗治疗:对血清胆红素水平较高的幼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降低胆红素水平。
(3)中医治疗:结合幼儿体质,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等方法,辅助治疗。
(4)营养支持:加强幼儿的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4. 随访与评估(1)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
(2)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对家庭护理情况进行评估,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四、保障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确保方案合法合规实施。
2. 建立多学科合作团队,提高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观察
1、观察皮肤的颜色:根据皮肤黄染的部位、范围和深度,估计胆红素增高的程度, 判断其转归。 2、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博、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肌 张力的变化,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3、观察排泄情况: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有胎粪延迟排出,应给予灌肠处理。 4、观察喂养情况:包括奶量、喂水等。 5、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 6、观察生理性体重下降情况。源自病理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
(1)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内)。 (2)黄疸程度重:足月儿胆红素大于205μmol/L(12mg/dL),早产儿大于 255μmol/L(15mg/dL)。 (3)黄疸进展快:每日上升大于85μmol/L(5mg/dL)。 (4)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在第2周末或早产 儿在第3~4周末仍有黄疸或黄疸 退而复现,并进行性加重。 (5)血清结合胆红素>26μmol/L (1.5mg/dL)。
黄疸的专科治疗
(1)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 (2)降低血清胆红素:应用蓝光疗法。 (3)口服酶诱导合剂、茵栀黄等。 (4)结合游离胆红素: 适当的输入人体血浆和白蛋白,防止胆红 素脑病发生。 (5)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新生儿黄疸治疗新方法
最新光疗设备“蓝光床”:只需将婴儿放在治疗睡袋内,固 定躺在“蓝光床”上,光线从治疗睡袋底部的开口照射婴儿, 通过光照作用,使胆红素转化成水溶性氧化物,随粪便排出, 达到治疗的效果。 优点:它与传统光疗暖箱比较,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时,可达 到母婴同室,不影响哺乳和母亲休息;头部光线被遮挡,不 会对婴儿眼睛造成伤害等。
结语
谢谢大家!
• • • • •
新新先母新
生生天乳生
儿儿性性儿
败肝胆黄溶
血炎道疸血 症闭病 及锁 其 他 感 染
病 理 性 黄 疸 的 常
见
疾
病
病理性黄疸常见感染性病因
1、新生儿肝炎:大多数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出生时通过产道被感染,以巨细 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为常见。 2、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
由于细菌的毒素作用于红细胞,加速红细胞破坏、损伤肝细胞,使肝脏结合胆红素 的能力下降,导致黄疸加重。
病理性黄疸常见非感染性病因
1、新生儿溶血:ABO系统血型不合为最常见,Rh溶血病少见。 2、胆道闭锁:胆红素排泄不畅,血清含量增高,胎粪延迟排出。 3、母乳性黄疸:发生率0.5%~2%。 4、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等。 5、药物性黄疸:如维生素K3、K4、樟脑丸等。 6、其他:如低血糖、酸中毒、缺氧、内出血和失水等原因可加重黄 疸。
黄疸的早期干预
1、加强高危儿的监护:RH阴性或O型血母亲的婴 儿、早产儿、小于 胎龄儿及有窒息史的新生儿。 2、尽早喂养,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 3、注意胎便排解情况,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壁对胆红素的吸收。 4、避免室内温度过高、湿度过低导致不显性失水增加,可同时适量补 充水分。 5、打破“暗房”旧传统,每日适时接受自然光照射。 6、可通过游泳减轻胆红素上升程度。
2、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将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 酸和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壁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因而使肠肝循环增多。
新生儿黄疸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 二、病理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大多数生后2~3天出现黄疸(胆红素>5mg/dl时才出现肉眼黄疸),第5~ 7天达高峰,10~14天消退,最高<12mg/dl。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可延迟至第3~4周消 退。生理性黄疸时一般情况好,多不需治疗。
肝功能不成熟表现在
(1)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不足,使肝对胆红素的摄取不足。 (2)肝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量和活力不足,仅为正常的30%,因此不能将 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致未结合胆红素潴留在血液中。 (3)肝脏对胆红素的排泄能力不足。
肠肝循环特殊
1、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 粪胆原,使大便呈典型的鲜黄色。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 : 每日新生儿胆红素生成约为成人的2倍以上 2、肝功能不成熟 3、肠肝循环特殊
胆红素生成过多原因
(1)红细胞破坏多:由于胎儿在宫内所处环境为低氧环境,红细胞代偿性增多,出生 后血氧分压升高,过多的红细胞被迅速破坏。 (2)新生儿红细胞胎儿型血红蛋白多,细胞寿命比成人短:早产儿70天,足月儿80天, 成人120天。 (3)旁路胆红素来源增多: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胆红素及骨髓红细胞前体较多。 (4)血红素加氧酶在生成后7天内含量高,产生胆红素的潜力大。 (5)血红蛋白的分解速度快:是成人的2倍;每克血红蛋白分解可产生35克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