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第23课《京剧趣谈》 类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3 京剧趣谈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3 京剧趣谈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这一小节写了________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________的人。
(2)两个“活着”的含义是()A. 两个都指肉体的生存。
B. 前一个指肉体的生存,后一个指精神的永存。
C. 前一个指精神的永存,后一个指肉体的生存。
【答案】(1)两;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鲁迅及像鲁迅这样一生为人民甘愿作牛马(2)B【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一小节写了两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鲁迅及像鲁迅这样一生为人民甘愿作牛马的人。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两;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鲁迅及像鲁迅这样一生为人民甘愿作牛马。
(2)B【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神秘的火星火星和地球长得太像——同样是岩石行星,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有两极,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
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
火星和地球长得太像——同样是岩石行星,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有两极,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
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
以前科学家就认为火星上曾经有大量的水。
后来人们对火星的探测进一步证明,火星上确实曾经有水。
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火星上的第一滴水也许就是陨石或者彗星带去的。
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就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
六年级语文上册23 京剧趣谈(含答案)

23 京剧趣谈一、填空题(共6题)1.看拼音写词语。
chè dǐ xiān mínɡ xū nǐ wéi kǒnɡ tū xiǎn(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2.我能比较字形、再组词。
挠(_____)赌(_____)抑(_____) 碑(_____)骏(______)搞(_____)饶(_____)睹(_____)仰(_____) 牌(_____)俊(______)稿(_____)3.将词语补充完整。
粉(_____)登场有(_____)有眼 (_____)终人散字正(____)圆高山(_____)(_____) 天(_____)之音轻歌(_____)舞 (_____)(_____)天工画龙点(_____) 笔走(_____)(_____) 妙(_____)生花 (_____)(_____)如生4.指出下面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1)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____)(2)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____)(3)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
(____)5.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跟戏曲有关的词语。
(1).指演戏时扮演随从或兵卒。
(___________)(2).两个戏班子,为争夺观众压倒对方,在同一场合、同一时间演出同一出戏。
(_______)(3).把某一出戏排为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现也指一场演出排在最后的较精彩的节目。
(__________)(4).剧中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一段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暂的停顿集中而突出地显示出人物的精神状态,采用一种雕塑的姿势。
(__________)6.古诗乐园,填花名(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开。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_______)相映红。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京剧趣谈》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京剧趣谈》课后作业及答案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A.驰骋.(chéng)B.尴尬.(gǎ)C.仆.人(pú)D.戛.然而止(g á)2.参照例句,结合语境,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低垂;可以这一根神奇的金箍棒,被孙悟空握在手里随心所欲地变化: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②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
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
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
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1)片段主要表现的是京剧表演中的这一表现形式。
(2)用“”画出片段中能体现“太像杂技了”的句子。
(3)第①段写的是京剧艺术静态的亮相,这种艺术形式越发能显示,越发能显示。
第②段写的是的亮相,它的存在,是为了突显。
4.品味国粹。
京剧是我们的传统艺术,京剧脸谱的颜色不仅是为了对人物面貌进行夸张的处理,同时也标志着人物的典型性格、气质特点。
请为下面不同颜色的脸谱选择相应的性格。
①刚强骁勇②忠勇正直③正义凛然④阴险奸诈(1)红色(关公):,多为正面角色。
(2)黑色(包公):,无私而智慧。
(3)白色(曹操):,刚愎自用。
(4)蓝色(窦尔敦):,多为草莽英雄。
参考答案1.C2.示例:伸长缩短一变就成了顶天的大柱子一变就成了绣花针塞进了耳朵里3.(1)亮相(2)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京剧趣谈》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越发能显示。第②段写的是的亮相,它的存在,是为了突显。
(2)片段主要表现的是京剧表演中的这一表现形式。
(3)用“”画出片段中能体现“太像杂技了”的句子。
4.品味国粹。
京剧是我们的传统艺术,京剧脸谱的颜色不仅是为了对人物面貌进行夸张的处理,同时也标志着人物的典型性格、气质特点。请为下面不同颜色的脸谱选择相应的性格。
4.奶奶正在跳广场舞,可是音乐______ ,原来是扩音器坏了。
三、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二、①透 ②尽 ③俗 ④戛 1.下课了,大家听到琴声,都情不自禁地围在办公室门口,把那里围了个风雨不透。
2.无边无际 自由自在
三、1.戛然而止 2.约定俗成
四、1.刀(枪)下场 动态的亮相 杂技 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2.虚构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针,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纳鞋底儿,可以缝补衣服。
1.短中画“”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句,在短文中有___________的作用。
2.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江苏 秦腔
陕西 汉剧
湖北 昆曲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第23课《京剧趣谈》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
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
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作者介绍】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10月20日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
曾在新疆和河北工作了15年,“文革”当中被迫在全国游走了22个省。
粉碎“四人帮”后专业归口,调回首都,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
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经常进入戏曲实践和民俗背景当中进行探查,经常在国内外各类报刊发表文章,多次获奖。
【与文章有关的资料介绍】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组词。
彻()虚()维()凸()切()虑()唯()凹()二、补充四字词语。
无()无()()不透文质()()吞()咽三、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3 京剧趣谈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3 京剧趣谈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木有情都说“草木无情”,我却不这样认为。
一切活着的东西都潜在地具有一种心理,草木也不例外。
记得两年前,朋友送我一株桂花,长得并不茂盛,我把它种在一只花盆里。
当时收下它是因为朋友的好意难却,还因为朋友说它不需要管理,凭着这两条理由,我把它收下来了。
第一年的八月它没有香味,因为它没有开过花。
家人也没有对它寄予什么希望,更没有人去打理它。
倒是我家的小花猫偶尔上去几次,但是由于,猫儿抓在上面立即又被“送”到地上。
于是,猫儿也冷落了它,桂花树便默默地生长了一年。
第二年开春,我决定把它移到院子里的空(kōng kóng)地上。
我开始挖它的根,但是实在无法挖出来,最后不得不将花盆弄破,没想到它的根竟是如此发达——长的、短的、细的都紧紧抓着土壤。
我不得不惊叹它生命的顽强。
移到地面后,我仍旧对它疏于管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它变得郁郁葱葱了,片片新叶布满了枝桠,柔弱的枝干也粗了许多。
欣喜之余,我开始注意它了,定时浇水施肥,实施关注着它。
不久,它嫩黄的新叶也变得绿油油的,满树都披上了绿装。
金秋八月,满院飘香,家人围坐在桂树的周围,闻着桂花的香,说着有关桂花的故事……我由此感悟,但凡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如果硬要将它束缚在固定的地方,势必影响它。
就如同人,人有情,草木亦有“情”!(1)选择文中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空________(kōng kóng)地(2)“弱”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弱”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跟“强”相反;②年纪小;③不足,偏少。
“瘦弱”中的“弱”字解释为________。
根据义项②,可以用“弱”组词为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2020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京剧趣谈》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2020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京剧趣谈》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原文马鞭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
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
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
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
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
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饱”了。
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
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亮相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3 京剧趣谈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3 京剧趣谈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
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
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
有病的时间,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
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
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
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有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
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
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
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给文章加个标题。
(2)“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含义是________①鲁迅很谦虚。
②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
③鲁迅抓住一切时间紧张地工作。
(4)鲁迅珍惜时间的事肯定给你不少启发,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写一写你打算在以后学习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
【答案】(1)珍惜时间的鲁迅(2)时间就是生命,浪费别人时间,等于贪图他人钱财害他人性命一样(3)③(4)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把握住今天,把握好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不让它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文阅读-23 京剧趣谈
京剧脸谱(节选)
京剧舞台上,几千出戏,数不清的花脸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脸谱。
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谱。
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等等。
每一种脸谱虽画法各异,但都是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
以三块瓦脸的基本画法而论,即由眉子、眼窝、嘴窝这“三块”组成,其他画法大多从这三块瓦脸演变而来。
如十字门脸,即从脑门至鼻梁有一条黑道,俗称“通天纹”,与两只眼、眉连接起来像一个黑“十”字。
又如花三块瓦脸,即在夸张的眉眼中加一些颜色和装饰图案。
如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曹操“面带奸诈”便是一副奸白脸。
京剧脸谱根据某种性格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以色定调。
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骜不驯、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血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
(选自《走进传统文化》)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
(2)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2.每一种脸谱都是从人的、出发,以、、、
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
3.用“”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4.将脸谱的颜色及其性格和人物连在一起。
金银色刚正不阿程咬金
红色忠诚耿直关羽
白色表示庄严包拯
黑色骁勇鲁莽曹操
绿色奸诈多疑二郎神
5.京剧脸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哪几种?
【参考答案】
1.(1)铁面无私(2)五花八门
2.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夸张美化变形象征
3.京剧脸谱根据某种性格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以色定调。
4.金银色刚正不阿程咬金
红色忠诚耿直关羽
白色表示庄严包拯
黑色骁勇鲁莽曹操
绿色奸诈多疑二郎神
5.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等等。
砸锅
生活中,事儿没办好叫“砸锅”。
人们为什么这么说,“砸锅”最初指的是什么,它是因何而来?
“砸锅”一词源于戏曲行业,是戏曲界的行话。
在戏曲表演中,经常出现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的现象,人们称这种现象为“两下锅”或“三下锅”。
这里的“两”和“三”指的是两种、三种;“锅”自然指的是戏曲。
“两下锅”“三下锅”指的就是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表演形式。
采取这种演出方式,并不是说各种戏曲杂糅在一出戏中演出,而是各戏种独立出演,保持自身戏曲风格,同台不同戏。
通过这种形式,曲艺艺人们可以相互吸收借鉴其他戏曲流派的表演长处,完善自身戏曲的不足。
不同于上述表演形式,戏曲界还有另外一种“两下锅”。
它是将两种戏剧风格融为一场戏剧中,即同一出戏剧中,前半场用一种曲风演出,后半场用另一种曲风演出。
像这样的“两下锅”比较有名的戏曲有:京派名家梅葆玖与豫剧名家马金凤合演的《穆桂英挂帅》;京剧艺术家杨春霞与昆派艺术家蔡正仁合演的《桃花扇》;京派李宏图和汉剧李仙花合演的《蝴蝶梦》等。
这种演出形式并不常见。
随着曲艺被广大国人接受,戏曲行业的一些行话也在大众中流传开来。
“砸锅"开始指戏剧演出不成功,戏曲演员被观众喝倒彩,后渐渐引申为做事情失败。
如今,人们早已经淡化了它在戏曲中的内涵,而专指事情办砸。
(选自《图解国学知识全新图解版》)1.在括号内填上不同的量词。
一()戏一()戏一()戏
2.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
3.“砸锅”一词源于戏曲行业是指,现在专指。
4.对“两下锅”“三下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不同戏曲的表演长处在一出戏中演出。
B.各戏种独立出演,保持自身戏曲风格,同台不同戏。
C.两三种戏曲形式融为一场戏剧中。
5.除了上文中的戏名,你还知道哪些著名京剧的名字?(写出两个以上)
【参考答案】
1.出台场
2.长处不足
3.戏剧演出不成功事情办砸
4.B
5.《锁麟囊》《贵妃醉酒》《四郎探母》
【参考答案】
1.出台场
4.长处不足
5.戏剧演出不成功事情办砸
4.B
5.《锁麟囊》《贵妃醉酒》《四郎探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