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4-8第四章宫殿丶坛庙丶陵墓

合集下载

4中外建筑史—宫殿、坛庙、陵墓

4中外建筑史—宫殿、坛庙、陵墓
is 4、宫殿前设阙 阙,最初是供守望、 g 显 示 威 严 的 建 筑 。 春 秋 e 时宫殿正门开始建阙。 阙有两种:一种是 R 独 立 阙 , 如 四 川 高 頣 墓 n 阙 ; 另 一 种 是 门 阙 合 U 一。
三、成熟的宫殿形制(隋唐时期)
宫殿开始转向纪念性。 1、 形成“三朝五门”的形式
发展是御街千步廊 制度;
2、元大都宫殿 ① 延用了“工字 殿”“州桥”“千步
d 廊”形式。 e ② 宫城周桥前设 r 棂星门,是对前代 te 宫殿建筑的发展。 is ③ 宫殿建筑内容
带有民族特色。
g 受游牧生活、 e 喇嘛教及西亚建筑 R 的影响,用多种色 n 彩的琉璃,金红色 U 装饰,挂毡毯毛皮
帷幕。
3、明初南京宫 殿
建筑形式内 容极力寻找礼 制的依据,如 《 礼 记 》《 周 礼》等儒家经 典所规定的宫 殿形制:前朝 后寝制,三朝 五门制。
UnRegistered
四、 明、清北京宫殿
明北京宫殿,由
d 蒯 祥 设 计 , 集 中 前 朝 e 所 有 各 种 宫 殿 建 筑 形 r 制的特点。 te 1、 宫殿和城市中轴线 is 重合。 g 2、 采用千步廊,在序 e 曲部分做文章。 R 3、 采用三朝五门制。 n 4、 采用前朝后寝制。 U 5、 园林置于三朝两宫之
d ◎ 类型 re A. 方上:累土为堆,呈截顶 te 方 锥 体 形 的 封 土 。 坟 冢 的 is 直 接 发 展 , 夯 土 压 实 形 成
方锥体,秦汉广泛使用,
g 一直沿用于宋陵。 Re B. 以山为陵:起源于汉代文 n 帝 灞 陵 , 利 用 自 然 的 山 体 U 作为封土。
C. 宝 城 宝 顶 , 方 城 明
直接和天发生关 系。

中国古建筑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1续 PPT

中国古建筑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1续 PPT

一、陵墓的发展——地下埋葬制与墓室
4.3陵墓
一、陵墓的发展——地下埋葬制与墓室
4.3陵墓
战国:大块空心砖代替木材做墓室壁体; 西汉:大块空心砖作为墓顶的盖板,盛行于中小型墓中。由于其
易于折断,拱顶墓室在西汉中叶开始发展。 东汉:拱顶墓室成为墓室结构的主流。
商——西汉:竖穴为主,土圹木椁 东汉——明清:横穴为主,砖石发券
三、陵园建筑
4.3陵墓
1、秦始皇陵——地上陵台
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骊山 北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陵园,总面积约2k㎡。陵园 成长方形,周围有陵墙二道 环绕。
陵台由三级方截椎体组成, 最下一级350m*345m,三级 总高46m,是中国古代最大 的一座人工坟丘,由于风雨 侵蚀,轮廓已不甚明显。
内垣北墙开两门,其余内外垣各面均开一门
4.3陵墓
“墓”:大概是最为原始,正宗的概念了,笼统的说,墓 是用以放置尸体或其残余物的固定设施。
更有学者从字音上进行解释,清代乾嘉学派的中坚人物段玉 裁称,“墓”就是“慕”——“孝子所思慕之处”。
凡掘坑穴葬,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方叫“墓”,“墓” 中透露出的是中国人朴素的早期丧葬观念——“不树不封”
一、陵墓的发展——地下埋葬制与墓室
4.3陵墓
石墓的主要类型:崖墓、石拱墓和石板墓等
一、陵墓的发展——地下埋葬制与墓室
4.3陵墓
一、陵墓的发展——地下埋葬制与墓室
4.3陵墓
唐、宋墓中,两拱相交形成的穹窿结构用的比较广泛; 明清两代,墓室以中间3进为主,用石作拱券结构,形成豪华 的地下宫殿,且更讲究棺椁的密封于防腐措施。
“陵”的本意是指高大突兀的山丘,后来则逐渐成为皇家坟冢
的专用名词,这非帝王不可为,所以只有帝王才能把墓造的如山 一样高大。

【中国建筑史】4-1第四章_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4-1第四章_宫殿、坛庙、陵墓
在“凹”字形城台上正面开三座门洞,两翼又各开一 掖门,形成明三暗五的五座门洞。城台上正面有一座九开 间重檐庑殿式城楼,左右两翼各设明廊十三间,四隅各设 重檐四角攒尖顶的角亭。
(2)外朝
太和门廊院——太和殿庭院的前奏 前三殿: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文华殿(后有文渊阁)——太子读书处。 武英殿——皇帝召见大臣商议政务处。
寝区
朝 区
西内苑
太仓等
后寝 东宫
两仪殿, 内朝,常朝,帝寝,
太极殿, 中朝,日朝
承天门, 外朝,大朝,宫殿式
洛阳建康宫殿与隋大兴宫(唐太极宫)不 同点:
– 东西堂制 改变为 三朝纵向排列 – 废除骈列制
(六)宋金元
– 皇城、宫城居于城市中央
(七) 明清
– “三 朝” 以三 殿来 表示
出土当时这座陵园的规划图——《兆域图》 《兆域图》是具有时代典型意义的程式化、制度化的代表作。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陵遗址M1享堂
二层回廊平面图
台顶平面图
(三)秦汉
西汉长安未央宫已发掘遗址位置图
前殿
椒房
规划布局
整个前殿建于一座大台之上, 主体由三座宫殿组成,前 可能为外朝,中可能为内 朝(宣室),后可能是后 寝。(刘庆柱)
(二)明清北京宫殿
– 吸收前朝各个时期优 秀做法形制集大成者
– 用连续对称的封闭空 间,形成逐步展开的 建筑序列
– 建筑处理上,采用以 小衬大,以低衬高的 对比手法
1.历史
北京作为首都是1153年,称 为“金中都”,完全按汉族 文化建造。
“元大都”——忽必烈灭金 后建造。
“明清北京城”——在元大 都的基础上改建。
东汉洛阳宫殿

中国建筑史第四章 宫殿.陵墓.坛庙.ppt.Convertor

中国建筑史第四章 宫殿.陵墓.坛庙.ppt.Convertor

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第一节宫殿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采用茅草盖顶,夯土筑基。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宫殿遗址、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宗庙、宫室遗址,证明了夏商两代宫室都处于“茅茨土阶”时期。

二里头和殷墟中区都沿轴线作庭院布置,是中国三千余年院落式宫室布局的先驱。

2.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春秋时晋故都新田、战国时齐故都临淄、赵故都邯郸、燕下都、秦咸阳等,都留有高四五米或十多米不等的高台宫室遗址。

高台系夯土筑成,台上木架建筑是一种体型复杂的组合体,不是庭院式建筑,再配以灰色的筒瓦屋面,使宫殿建筑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新时期。

3.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西汉武帝时,宫殿与宫殿之间布置有池沼、树木等,富有园林气息。

4.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天子宫室设有处理政务的前朝和生活居住的后寝两大部分。

前朝以正殿为中心组成若干院落。

纵观汉、唐、明三代宫室,其发展趋势:1.规模渐小。

2.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紫禁城中轴线)3.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宫殿型庭院的主要特点:严谨的平面布局庞大的空间体量完整的庭院空间森严的等级规范一、唐长安大明宫大明宫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宫城周长7628米,宫城占地面积约为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全宫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是传统的“前朝后寝”布局。

外朝三殿:依次坐落着外朝含元殿,中朝宣政殿和内朝紫宸殿。

含元殿两翼,伸出翔鸾、栖凤两阁,南面正门为丹凤门,从丹凤门到紫宸殿之间纵向轴线长约1.2公里。

含元殿是大明宫中轴线上的第一殿,是举行元旦、冬至、大朝会、阅兵、受俘、上尊号等重要仪式的场所。

殿身面阔13间,深29.2米,面积为1966.04平方米,与明清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面积相近。

内廷部分是以太液池为中心,池中有蓬莱山,布置殿阁楼台三四十处,形成宫与苑相结合的起居游宴区。

【中国建筑史】4-8第四章_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4-8第四章_宫殿、坛庙、陵墓

四渎
五岳:
泰 安

东岳泰山(山东泰安岱庙)

西岳华山(陕西华阴庙)
北岳恒山(山西浑源和河北曲阳)
南岳衡山(河南衡山南岳庙)
中岳嵩山(河南登封中岳庙)
西岳庙
南岳庙 中岳庙
岳庙基本配置
寝殿 正殿 两庑
正殿门
元代岱庙
五镇: 中镇霍山(山西霍县) 东镇沂山(山东沂州) 西镇吴山(陕西陇州) 北镇医巫闾山(辽宁北镇) 南镇会稽山(浙江绍兴)
寝殿 中殿 大殿 御香殿
二山门
山门 牌坊
四海: 东海(山东莱阳) 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山海关)望祭,无庙 南海(广东番禺) 西海(山西永济)望祭,无庙
·
四渎: – 江渎(四川成都) – 淮渎(河南唐县) – 河渎(山西永济) – 济渎(河南济源)
4)明堂 明堂辟雍
实测总平面
总平 面复 原想 象
中心建筑 实测平面
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
2 坛庙
台而不屋为坛,设屋而祭为庙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明北京 城坛庙 分布
月坛
地坛
紫禁城
社稷坛
太庙
日坛
先农坛
天坛
一、坛庙的种类
1、祭祀自然神
– 1)天地日月, 风云雷雨
– 2)社稷坛 社:五土之神稷: 地坛
五谷之神
– 3)山川神—五岳、五镇、四海、
北京天坛圜丘·露天的圆形祭台。坛三 层
中心 建筑 复原 想象
2、祭祀祖先
– 1)太庙
立七庙或九庙 ; 同堂异室 奉先殿
– 2)官员家 庙
3、先贤祠
– 1)文庙 – 2)关帝庙等
二、实 例

中国古代建筑史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古代建筑史宫殿坛庙陵墓

天安门
端门
午门
太和殿模型
太和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五、清沈阳故宫
1、全宫分为三部分:
①东部大政殿和十王亭:是清帝举行大典及王公大臣 议政之处;十王亭分列两端,呈八字形,南端八亭 是八旗首领办事场所;北端二亭是左右翼王亭;
②中部崇政殿:是日常处理朝政之处;后清宁宫是寝 宫,属前朝后寝制,但呈前低后高;
含元殿复原图
宋东京宣德门
明清故宫午门
唐长安城里坊和东市鸟瞰复原图
唐長安城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
唐長安城太极宫复原鸟瞰图
大明宫模型图
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
麟德殿复原图
麟德殿遗址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唐大明宫含元殿模型
三、宋朝宫殿型制(见图)
北宋东京汴梁城模型
天坛祈年殿
天坛皇穹宇
天坛斋宫正门
斋宫前殿
斋宫前殿内景 砖拱结构的无 梁殿,利于防 卫、防火
(二)、太庙(见图)
❖ 昭穆之法:古代太庙制 度,父曰昭,子曰穆, 始祖神居中,以下皆父 曰昭,子为穆,昭居左, 穆居右
太庙庙门
太庙戟门
太庙前殿
太庙前殿室内彩画
太庙前、中、后三殿
太庙中殿及后殿
乾陵附墓——懿德太子墓甬道终端所绘双阙之一
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画
6、宋陵 ①八座,位于河南省巩县,洛河南岸,嵩山北麓,东 西绵延二百里 ②陵墓名称为永□陵(以永昭陵为例见图)
宋仁宗永昭陵
宋陵石象生
宋陵方上
宋陵神道驭马宫
宋陵驭象蕃臣
宋陵瑞禽图
宋陵石兽、石羊
宋陵石雕文、武臣像

【中国建筑史】48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PPT课件

【中国建筑史】48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PPT课件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8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安

东岳泰山(山东泰安岱庙)

西岳华山(陕西华阴庙)
北岳恒山(山西浑源和河北曲阳)
南岳衡山(河南衡山南岳庙)
中岳嵩山(河南登封中岳庙)
西岳庙
南岳庙 中岳庙
5
岳庙基本配置
寝殿 正殿 两庑
正殿门
元代岱庙
6
五镇: 中镇霍山(山西霍县) 东镇沂山(山东沂州) 西镇吴山(陕西陇州) 北镇医巫闾山(辽宁北镇) 南镇会稽山(浙江绍兴)
19
7
寝殿 中殿 大殿 御香殿
二山门
山门 牌坊
8
四海: 东海(山东莱阳) 北海(山海关)望祭,无庙 南海(广东番禺) 西海(山西永济)望祭,无庙
·
四渎: – 江渎(四川成都) – 淮渎(河南唐县) – 河渎(山西永济) – 济渎(河南济源)
9
10
4)明堂 明堂辟雍
实测总平面
11
总平 面复 原想 象
12
中心建筑 实测平面
13
中心 建筑 复原 想象
14
15
2、祭祀祖先
– 1)太庙
立七庙或九庙 ; 同堂异室 奉先殿
– 2)官员家 庙
16
3、先贤祠
– 1)文庙 – 2)关帝庙等
17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中国建筑史》—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宫殿、坛庙、陵墓宫殿、坛庙、陵墓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建筑物。

历代朝廷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使用当时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来营建这些建筑。

因此,这三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时期的建筑成就。

同时,宫殿、坛庙、陵墓又是帝王权威和统治的象征,具有明显的政治性,社会的统治思想和典章制度对它们的布局有着深刻的影响。

✳宫殿一、古代宫殿建筑四个发展阶段:1)“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夏商时期无瓦,茅草盖顶,夯土筑基,结构已初步完整,轴线开始应用于群体组合。

实例: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宗庙遗址等。

2)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夯土高台,台上木架建筑是一种体型复杂的组合体,而不是庭院式建筑。

西周时瓦开始应用于檐部和脊部,春秋战国时期广泛用于宫殿,此时建筑色彩已很富丽,配以灰色的简瓦屋面,使宫殿建筑彻底摆脱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

实例:春秋时晋故都新田、战国时齐故都临淄、赵故都邯鄣、燕下都、秦咸阳等,都留有高四五至十多米不等的高台宫室遗址。

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复原3)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秦汉时期前殿规模宏大,形式隆重。

宫城中各宫殿之间布置有池沼、台殿、树木等,林苑格局较自由,富有园林气息。

实例:秦咸阳宫、阿房宫、上林苑;汉未央宫、建章宫等。

4)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隋以后根据周礼制度,沿轴线纵向布列“三朝”。

但有受地形限制,三殿前后不在同一条轴线上者,如北宋元丰后汴京宫殿。

实例:隋大兴宫、唐大明宫、明南京宫殿、明清北京宫殿等。

三朝五门:三朝:外朝,治朝,燕朝。

五门:外曰皋门,二曰库门,三曰雉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

明清紫禁城大体沿袭了上述“三朝五门”制度,清代三朝对应的是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五门”则是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和乾清门。

二、汉、唐、明三朝宫殿建筑发展的趋势:1、规模渐小。

2、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3、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