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王侯世系(附孔子)

合集下载

春秋战国诸侯世系表及周天子世系表

春秋战国诸侯世系表及周天子世系表

春秋战国诸侯世系表及周天子世系表周朝世系表:西周朝:(公元前1106年—公元前770年)周文王:在位51年,文王姬昌,父名季。

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

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

据传文王死时97岁。

周武王:在位5年,武王姬发,父姬昌。

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

武王建都于镐京。

史称西周。

武王死时54岁。

周成王:在位30年,成王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

由周公旦摄政。

之中,平定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

成王造东都洛邑。

成王死时42岁。

周康王:在位25年,康王姬钊,成王子。

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史称“成康盛世”。

康王时,周朝较强盛。

周昭王:在位19年,昭王姬瑕,康王子。

“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

周穆王:在位55年,穆王姬满,昭王子。

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

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周共王:在位23年,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周懿王:在位8年,懿王姬囏,共王子。

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周孝王:在位6年,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周夷王:在位8年,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

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周厉王:在位37年,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

厉王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势日危,后被国人放逐。

周召共和:执政14年,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

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

周宣王:在位46年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

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

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

周幽王:在位11年,(前781-前771)。

东周朝:(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56年)周平王:(姬臼),在位51年,(公元前770—公元前719年)。

周桓王:(姬林),在位23年,(公元前719—公元前696年)。

周庄王:(姬佗),在位15年,(公元前696—公元前681年)。

春秋战国世系

春秋战国世系

春秋战国世系秦国(?——前221)1、秦原为附庸,秦襄公因对周王室有功,被赐予岐山以西的土地,自此成为独立诸侯国;2、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同一全国,称始皇帝。

齐国(前1046?——前221)1、齐献公以前在位时间目前尚有争议;2、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史称“田氏代齐”,此后齐国君主便在田氏后裔中传,因此也称“田齐”。

鲁国(?——前256)1、从伯禽到鲁武公在位时间有一定争议;2、鲁悼公以后在位时间有较大争议,暂参考杨宽教授的研究成果。

晋国(前1033?——前376?)1、唐叔虞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周公旦灭亡唐国后,把唐地封给他,故史称“唐叔虞”。

2、燮继位后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

3、公元前745年晋昭侯继位后,把旧都曲沃分封给了晋文侯弟弟成师,从此造成了晋国近70年的内乱,此后翼(当时晋国国都)政权与曲沃政权相互攻伐,直至公元前678(679?)年曲沃武公灭晋侯缗,重新统一晋国。

4、郄被曲沃庄伯打败逃至鄂地,故晋人称之鄂侯,无谥号。

5、晋侯缗在位时间以及曲沃武公统一晋国的时间在《左传》和《史记》中记载不一,目前尚有争议。

6、晋出公后晋国国君在位时间争议较大,暂参考杨宽教授的研究成果。

楚国(?——前223)卫国(?——前209)1、卫惠公复位;2、卫成公复位;3、卫献公复位;4、卫出公复位;5、卫出公复位后卫国国君在位时间争议较大,暂参考杨宽教授的研究成果。

宋国(?——前286)1、宋景公以下在位时间有较大争议,暂参考最新研究成果。

陈国(?——前478)1、公元前534年陈国被楚灵王所灭,后楚国内乱,公元前529年陈惠公被楚平王复立,陈国复国,其追述公元前533年为其继位元年。

蔡国(?——前447)1、公元前531年蔡国被楚灵王所灭,后楚国内乱,公元前529年蔡平侯被楚平王复立,蔡国复国。

郑国(前806——前375)1、郑昭公复位;2、郑厉公复位。

燕国(?——前222)1、燕成公至燕简公在位时间有较大争议;2、公元前316年燕王哙模仿古代禅让制度把王位让给丞相子之;3、公元前314年齐国利用燕国内乱占领燕国,但公元前312年燕昭王在赵武灵王的帮助下复国。

先秦世系表@

先秦世系表@

先秦世系表
(刘宇夫整理)
黄帝到尧
黄帝(嫘祖)——玄嚣——蟜极——帝喾(庆都)——放勋【尧】
黄帝到舜
黄帝(嫘祖)——昌意(昌仆)——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重华【舜】
黄帝到禹{夏朝}
黄帝(嫘祖)——昌意(昌仆)——颛顼——鲧——文命【禹】{夏朝}
黄帝到汤{商朝}
黄帝(嫘祖)——玄嚣——蟜极——帝喾(简狄)——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王亥——上甲微——报乙②——报丙——报丁——主壬——主癸——天乙【汤】{商朝}
黄帝到姬发{周朝}
黄帝(嫘祖)——玄嚣——蟜极——帝喾(姜原③)——弃——不窑——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姬昌——姬发【武王】{周朝}
笔者注:
可见夏、商、周存在密切的血缘关系。

黄帝以后、夏朝以前并非真正的禅让制而是家族世袭制或血缘阶级世袭制,因此我认为,从黄帝到禹之间的这段时期是可以被看作是奴隶社会的,这段时期已经存在了明显的剥削和阶级的分化。

黄帝直系血缘是奴隶主阶级,部落成员(可能包括炎帝部落)是贵族奴隶主、普通奴隶主或平民,其他战败的部落或后融入的部落等则往往成为了奴隶阶级,奴隶阶级少有后代,而奴隶主阶级则枝繁叶茂,两者间差距十分巨大,因此后来华夏族的成员多为黄帝系后裔,自然也就是真正的炎黄子孙了。

禹以前的世代和以后的世代都可能算作奴隶社会,但很有可能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另①先秦时期的贵族有姓有氏,一般男子称氏而女子称姓
②曾有人认为报丁是上甲微之子,而报乙是报丁之子
③一说为姜嫄。

周朝诸侯之秦国国君世系

周朝诸侯之秦国国君世系

周朝诸侯之秦国国君世系始祖女修:颛顼帝的后代。

女修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族女子女华,生大费。

大费跟随夏禹平治水土。

禹治水成功后,舜帝赐给大费黑色旗带,并把姚姓女子嫁给他。

此后,大费帮助舜帝驯服鸟兽,这就是柏翳,舜帝赐他姓嬴。

大费生两个儿子:第一个大廉,是鸟俗氏的祖先;第二个叫若木,是费氏的祖先。

若木的玄孙叫费昌,其子孙住中原或夷狄地区。

费昌在夏桀时离开夏归商,给成汤驾车,在鸣条打败夏桀。

大廉的玄孙叫孟戏、中衍,给太戊驾车。

太戊以后,中衍的子孙,代代有功,辅佐殷国,嬴姓子孙大多显贵,最终成为诸侯。

中衍的玄孙叫中潏,住在西部戎族地区,保卫西部边境。

中潏生蜚廉,蜚廉生恶来。

恶来有力气,蜚廉善于奔跑,父子二人侍奉殷纣。

周武王灭商时,杀死恶来,蜚廉在外地得以幸免于难。

蜚廉还有一个儿子叫季胜,季胜生孟增。

孟增被周成王宠幸,即宅皋狼。

宅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造父因为善于驾车被周穆王宠幸,周穆王得良马,由造父驾车到西方巡游很久,乐不返国,随后国内徐偃王造反,造父为周穆王驾车日行千里回国平乱。

平乱后,周穆王把赵城封给造父,造父一族人从此姓赵,赵衰是他的后代。

恶来革,也是蜚廉的儿子,早死。

蜚廉还有一个儿子叫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

因造父得宠,他们都一起住在赵城,姓赵。

非子居住在犬丘,喜欢马及其他牲口,又善于喂养繁殖,周孝王派他在渭水一带主管马匹,繁殖得很快。

申侯的女儿是大骆的正妻,生下的儿子成是正宗继承人。

周孝王喜欢非子,但非子不是嫡长子无法做大骆的正宗继承人,周孝王另分给非子土地,让他做一个附属国,让他重新延续嬴氏(柏翳之系)的祭祀,称秦嬴。

秦嬴生秦侯,在位10年去世。

秦侯生公伯,在位3年去世。

公伯生秦仲。

秦仲即位三年,周厉王无道,有的诸侯反叛。

西戎反叛消灭了居住在犬丘的大骆一族人。

周宣王即位,任用秦仲做大夫,讨伐西戎,秦仲被西戎杀死。

秦仲在位23年。

1.秦庄公。

秦仲有五个儿子,长子即秦庄公,周宣王给庄公五弟兄7000士兵,再次讨伐西戎,取得胜利。

秦世系表(含先秦、秦国、秦朝)

秦世系表(含先秦、秦国、秦朝)

嬴趙(柱、式?) 秦安國君
前 250 年
嬴趙子楚(子異、 秦莊王、秦襄王
異人)
前 249 年—前 247 年
嬴趙政
秦王政
前 246 年—前 210 年
秦二世皇帝
嬴趙胡亥
前 209 年—前 207 年
秦王嬰
嬴趙子嬰(嬰)
前 206 年
湘潭大學馬浩峰 甲午年十二月初八
4
嬴趙罃
嬴趙稻(和、貑?)
嬴趙榮
嬴趙石(後伯車) 秦僖公
前 715 年—前 704 年 前 703 年—前 698 年 前 697 年—前 678 年 前 677 年—前 676 年 前 675 年—前 664 年 前 663 年—前 660 年 前 659 年—前 621 年 前 620 年—前 609 年 前 608 年—前 605 年 前 604 年—前 577 年 前 576 年—前 537 年
嬴趙開
秦景襄
前 877 年—前 766 年
秦文公
嬴趙?
前 765 年—前 716 年
秦靜公
嬴趙?
秦靖公、秦竫公 未即位
1
秦憲公 秦出子 秦武公 秦德公 秦宣公 秦成公 秦穆公 秦康公 秦共公 秦桓公 秦景公
湘潭大學馬浩峰
嬴趙立
秦寧公
嬴趙曼
嬴趙(說?)
嬴趙(嘉?)
嬴趙(恬?)
嬴趙(載?)
嬴趙任好
秦繆公
嬴趙(欣?)
秦趮公
前 442 年—前 429 年
嬴趙(封?)
前 428 年—前 425 年
嬴趙肅
秦肅靈公
前 424 年—前 415 年
嬴趙悼子
前 414 年—前 400 年
嬴趙(仁?)

中华世系图表(先秦部分)

中华世系图表(先秦部分)

10报乙 9
11报丙 10
12报丁 11
13示壬 12
15示癸 13
15成汤 14 15
2 大丁 2外丙 3仲壬
3 4太甲
4 5沃丁 6太庚
5 7小甲
10仲丁 11外壬 12河亶甲 13祖乙
14祖辛
16祖丁
18阳甲 19盘庚 20小辛17南庚
祖己 23祖庚 24祖甲
25廩辛 26康丁
子发
子产
20郑共公
4强鸠夷 5余桥疑吾6柯卢
7周繇
8屈羽
9夷吾
10禽处
11转
12颇高
13句卑
14去齐
15寿梦
姒姓。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大禹的直系后裔。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越非民族之称,乃东南扬州之地名也。会稽之耻,勾践 立了东越国。长子玉在福建地区建立了闽越国。 夏代越侯 1无余 2丕诚 3宗元 4绍圣 5毅正 6子诚 7娄玉 商代越侯 8俶 9枋 10菪 11潜 12扃 13厉 14皓 15僮 浑淳 16仲庚 17太辛 18咸享 19寀 20浤 周代越国 22诃 23加佑 24子升 25纲 26汝稷 27洽 28杞 29少连 30骝 31逸 32鲤 33必高 34越侯无壬 35越侯无瞫 37越王允常 38越王勾践 39越王鹿郢 40越王不寿 41越王朱勾 42越王翳 43越王诸咎44越王错枝 45越王无余 46越王无颛 57越王无疆 闽越国 1玉 2尊 3亲 4恒 5朝 6睦 7无诸 8獏 9? 10甲 11郢 繇王丑 繇王居股 东越武帝 东越国 1蹄 2伟 3鸿业 4海宇 5伯历 6安朱 7摇 8昭襄 9建 10贞复 11望 芈姓熊氏。楚人是华夏族南迁的一支,最初根据地在河南新郑,即祝融之墟,又名有熊之墟(新郑在上古时期又称为有熊,有熊相传为黄帝的国号)。楚人的祖先最早活 楚国 古民族冲突的旋涡中及商王朝的驱逐下,逐渐南迁。迁徙路线:河南新郑(祝融之墟)—桐柏山—丹阳(今淅川县)—湖北荆山。大启群蛮,城濮之战,问鼎中原,向戌 1 灭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①鬻熊 ②楚熊丽 ③楚熊狂 1楚熊绎 2楚熊艾 3楚熊黵 4楚熊胜 5楚熊杨 6楚熊渠 7楚熊挚 8楚熊延 9楚熊勇 10楚熊严 11楚熊霜 12楚熊徇 13楚熊咢 14楚若敖 15楚霄敖 16楚厉王 17楚武王 18楚文王 19楚堵敖 20楚成王 21楚穆王 越国

周代部分主要诸侯国君主列表

周代部分主要诸侯国君主列表

周代部分主要诸侯国君主列表一、秦国 w] =q>p秦国最后取代周天子统一华夏,故而名列第一。

Q秦国君主为赢姓,据传是颛顼之后。

周初封建之时受封伯爵,都咸阳。

::eYd23秦国君主世系:1 秦赢—2 秦侯—3 秦公伯—4 秦仲—5 庄公—6 襄公—7 文公—8 宁公—9 出子—10 武公—11 德公—12 宣公—13 成公—14 穆公—15 康公—16 共公—17 桓公—18 景公—19 哀公—20 惠公—21 悼公—22 厉公共—23 躁公—24 怀公—25 灵公—26 简公—27 惠公—28 出子—29 献公—30 孝公—31 惠王—32 武王—33 昭襄王—34 孝文王—35 庄襄王异人—36 始皇帝政—37 二世皇帝胡亥—38 三世秦王子婴 3sy|pagvl3NQQ%t二、齐国 %=GF齐国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故而名列第二。

QqU>V0y"w(齐国君主为姜姓,是周朝开国功臣姜尚(子牙)的后代。

周初封建之时受封侯爵,都营丘。

@fz!]/齐国君主世系:1 太公望吕尚—2 丁公吕岌—3 乙公得—4 癸公慈母—5 哀公不辰—6 胡公静—7 献公山—8 武公寿—9 厉公无忌—10文公赤—11 成公脱—12 庄公购—13 厘公禄—14 襄公诸儿—15 君无知—16 桓公小白—17 君无诡—18孝公昭—19 昭公潘—20 君舍—21懿公商人—22 惠公元—23 顷公无野—24灵公环—25 庄公光—26 景公杵臼—27 晏孺子荼—28 悼公阳生—29 简公壬—30 平公骜—31 宣公积—32 康公贷 ZI>')T<@j"MR{JMo=r附:田氏齐国 U1!#TD)@田敬仲完据传为陈厉公之后,田氏代齐后都临淄。

GL<u#[田氏齐国国君世系(含田氏为姜齐卿大夫时世系):敬仲完—稚孟夷—泯孟庄—文子须无—桓子无宇—武子开—厘子乞—成子常—襄子盘—庄子白—1 太公和—2 桓公武—3 威王因齐—4 宣王辟疆—5 泯王地—6 襄王法章—7 王建 ]#*S. r]xq<3*Bcw三、晋国 $wBF'|eU晋国文公取代齐国成为霸主,故而名列第三。

秦世系表——精选推荐

秦世系表——精选推荐

秦世系表秦世系表==============================================================秦世系表⾮⼦⽣秦侯(由游牧转为农耕)秦侯⽣公伯公伯⽣秦仲秦仲(周封⼤夫)⽣五⼦之⼀庄公庄公(周封西垂⼤夫)⽣世⽗、襄襄公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封为诸侯(公元前770年)建⽴秦国。

襄公为秦王朝第⼀个<?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诸侯国君,受周统治,在位四年卒,传位其⼦⽂公。

⽂公(公元前765年)在位49年,⽣⼦静公。

静公(不享国君)⽣⼦宪公。

⽂公卒传位其孙宪公。

宪公(公元前715年)在位13年,娶鲁姬、王姬,⽣武公、德公、出⼦。

宪公卒⽴出⼦为国君。

出⼦(公元前702年)在位四年,出⼦被朝⾂所杀,复⽴武公为国君。

武公(公元前697年)在位20年,武公卒,传位其弟德公。

德肥(公元前677年)在位2年,德公卒,传位宣公。

宣公(公元前675年)在位12年卒(有九⼦未⽴)。

传位其弟成公。

成公(公元前663年)在位4年卒,(有七⼦未⽴)。

传位其弟穆公。

穆公(公元前659年)在位39年,娶多妻,⽣四⼗多个⼉⼦,穆公卒,传位其⼦康公。

康公(公元前620年)在位12年卒,传位其⼦共公。

共公(公元前608年)在位5年卒,传位其⼦恒公。

恒公(公元前603年)在位27年卒,传位其⼦景公。

景公(公元前567年)在位40年卒,传位其⼦哀公。

哀公(公元前536年)在位36年,有⼦夷公。

夷公(不享国君)⽣⼦惠公。

哀公卒,传位其孙惠公。

惠公(公元前500年)在位10年卒,传位其⼦悼公。

悼公(公元前490年)在位14年卒,传位其⼦厉共公。

厉共公(公元前476年)在位34年,⽣⼦躁公、怀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成公鄭634
元咺攻之,出奔。晉來伐,分衞地予宋。復入,衞君瑕出奔
21 穆公遬599
救魯伐齊,復得侵地
22 定公臧588
23、25 獻公衎 576;546 孫文子攻之,奔齊 晉平公執殤公而復立獻公
34 孝文王柱250 35 莊襄王楚249
滅東周。置三川、太原郡
36 始皇帝政246 滅六國,并天下Βιβλιοθήκη 長安君成蟜將兵反,死
扶蘇
趙高、李斯詐殺之而立胡亥
37 二世皇帝胡亥209 關東起事。趙高弒之而立子嬰
王子嬰
二世三年,劉邦滅秦;項羽殺之

1 太伯
奔荆蠻,自號句吴
2 仲雍 3 季簡
4 叔達
5 周章
周武王始封之
虞仲
周武王封之于虞
6 熊遂
7 柯相
8 彊鳩夷
9 餘橋疑吾
10 柯盧
11 周繇
12 屈羽
13 夷吾
14 禽處
15 轉
16 頗高
17 句卑
晉獻公滅虞
18 去齊
19 壽夢乘585
稱王。始通於中國。吴楚相伐
20 諸樊遏560
楚敗吴師
21 餘祭547 齊慶封來奔
22 餘眜543 楚伐吴朱方
季札
讓國。使諸侯
24 闔廬光514
周武王始封之
2 太伯脾
3 仲君平
4 宫伯侯
5 孝伯雲
6 夷伯喜864 7 幽伯彊834 8 戴伯蘇825 弒幽伯代立
9 惠伯兕795
石甫
10 穆公武759 弒石甫自立
11 桓公終生756
12 莊公夕姑701
13 僖公夷670
14 昭公班661
15 共公襄652
無禮於晉公子重耳;晉來伐,執之而復歸
16 文公壽617

鄭、虢伐殺之,復入惠王
20 惠王閬676
邊伯召燕、衞伐王而立頽,王奔
21 襄王鄭651

翟來伐,王奔鄭,帶立。晉納王而誅帶
22 頃王壬臣618
23 匡王班612
24 定王瑜606
25 簡王夷585 26 靈王泄心571 27 景王貴544
悼王猛
28 敬王丐519
丐、朝争立,國人立猛 晉立之;朝作亂,晉再入王于周
13 宣公晉718
州吁弒之而自立 與宋、陳、蔡共伐鄭 石碏謀殺州吁而迎立晉

宣公令盜殺之
15 黔牟696
齊襄公復立惠公,黔牟奔周
昭伯頑

代伋爲盜所殺
14、16 惠公朔 699;686
左右公子攻之而立黔牟,公奔齊 與燕伐周,立王子頽
18 戴公申660
19 文公燬659
17 懿公赤668
齊桓公伐翟救衞,築楚丘而立之。收衞民 好鶴。翟伐殺之
無詭 19 惠公元608 16 孝公昭642 17 昭公潘632 18 懿公商人612
易牙等立之;立三月死 齊人迎立之
宋襄公立之。伐宋 殺孝公子而立。翟來侵 弒舍自立。邴歜、庸職弒之
20 頃公無野598
崔杼

齊晉鞌之戰
立莊公、景公。慶封滅其家
21 靈公環581 晉圍臨菑
22 莊公光553

崔杼迎立之而殺太子牙。崔杼弒之
14 宣王静827
召公、周公立之。諸侯復宗周。敗于千畝
15 幽王宫湦781
申侯與繒、犬戎攻殺之于驪山下
16 平王宜臼770
申侯立之。東遷雒邑。王室衰微,政由方伯
伯服
幽王廢太子宜臼而立之爲太子
泄父
早卒
17 桓王林719 與鄭交惡
哀王去疾
18 莊王佗696
周公黑肩奉王子克作亂;誅周公,克奔燕
19 僖王胡齊681

1禹
治水。舜禪位於禹。崩于會稽
2啓
滅有扈氏
3 太康
失國
4 中康
胤征羲、和
5相
后羿代夏政。寒浞滅斟灌、斟尋氏而殺相
6 少康
靡滅寒浞而立少康。滅澆于過
7予
滅豷于戈
8槐
9芒
10 泄
11 不降
12 扃
14 孔甲
13 厪
好方鬼神,事淫亂,德衰,諸侯叛之
15 皋
16 發
17 桀履癸
湯伐之,桀走鳴條而死

太丁
徙櫟陽。與晉戰石門、少梁
30 孝公渠梁361
商鞅變法。徙咸陽。天子致伯
27 惠公399 伐蜀,取南鄭
28 出子386
庶長改迎立師隰而弒出子及其母。晉復奪河西地
31 惠文王駟337
魏納河西地、上郡。縣義渠。滅蜀。取楚漢中
32 武王蕩310
33 昭襄王則306
拔宜陽。舉鼎絶臏而卒 置黔中、南陽郡。敗韓、魏于伊闕。敗趙于長平。滅周
弒胡公。徙都臨菑
8 武公壽850
9 厲公無忌824
胡公子與齊人攻殺之
10 文公赤815
誅殺厲公者七十人
11 成公説803 12 莊公購794 13 僖公禄甫730
山戎來伐,鄭救齊
夷仲年
14 襄公諸兒697

15 桓公小白685
殺魯桓公。無知弒之
與桓公争立,死 管仲相。葵丘之盟,霸
無知
弒襄公自立。雍林襲殺之
出奔齊,齊晉伐燕而入之
27 悼公535
28 共公528 29 平公523 30 簡公504 31 獻公492 32 孝公464 33 成公449 34 湣公433 35 僖公402
伐敗齊于林營
36 桓公372 37 文公361
使蘇秦約從
38 易王332
齊伐取燕十城,復歸之。稱王
39 王噲320
讓國於相子之;齊伐燕,噲死。後二年,昭王立
40 昭王平311 樂毅伐齊,入臨菑 41 惠王278 齊田單敗燕,復得其故城。成安君弒之
42 武成王271 齊田單拔中陽 43 孝王257 44 王喜254 伐趙,兵敗,國被圍。三十三年,秦滅燕

使荆軻刺秦王政。秦攻燕,王喜殺之獻秦

1 蔡叔度
周武王始封之。挾武庚作亂,周公遷之而死
2 蔡仲胡
爲魯卿士。周成王復封之
21 宣公俀608
襄仲殺嫡而立之。公室卑,三桓强
22 成公黑肱590 與齊戰。如晉 23 襄公午572 三桓分爲三軍
24 昭公裯541 25 定公宋509
三桓敗公師,公出奔,卒于乾侯 陽虎出奔。孔子相
26 哀公將494
三桓攻公,卒于有山氏
35 頃公讎272 二十四年,楚滅魯
季友

1 召公奭
周武王始封之,不之國。治陝西
4 孝公突
5 慎公圉戎
6 幽公寧854 7 僖公孝831
8 武公靈795
9 夷公説780
10 平公燮777
11 文公圉754
12 桓公鮑744
13 厲公佗706
蔡人殺太子免而立之。淫于蔡,蔡人殺之
利公躍
立五月卒
14 莊公林699 15 宣公杵臼692 殺太子禦寇。齊桓公執轅濤塗
敬仲完
奔齊
禦寇
16 穆公款647
17 南庚
18 陽甲

19 盤庚
復居亳。復興
20 小辛
復衰
21 小乙
22 高宗武丁
傅説爲相。復興
23 祖庚
24 祖甲
淫亂,復衰
25 廩辛
26 庚丁
27 武乙
徙河北。無道。暴雷震死
28 太丁
29 乙
益衰
30 紂辛
周武王伐之,紂自殺

1 太王亶父
遷岐下
太伯
與虞仲亡如荊蠻以讓季歷
虞仲
2 王季歷
諸侯順之
3 文王昌
23 景公杵臼547 慶封出奔。晏嬰相
25 悼公陽生488
鮑牧弒之
24 晏孺子荼489
田乞敗高、國,立悼公,弒荼
26 簡公壬484 田恒弒之
27 平公驁480
田恒專政
28 宣公積455
29 康公貸404
田和遷諸海濱。二十六年卒,吕氏絶祀

1 周公旦
周武王始封之,不就國。攝政。東伐,營雒邑
2 魯公伯禽
徙都西周。五十九年,秦滅西周與周;後七歲,滅東周

1 秦嬴非子
周孝王邑之于秦
2 秦侯857
3 公伯847
4 秦仲844
周宣王以爲大夫,使伐西戎,死之
5 莊公821
昆弟五人破西戎,命爲西垂大夫。居西犬丘
世父
擊戎,讓太子位
6 襄公777
救周,護平王東遷,始封諸侯。伐戎至岐
10 武公697
伐彭戲氏、邽、冀戎,滅小虢
如吴,吴留之,卒于吴
23 湣公越501
二十三年,楚滅陳,殺之

1 康叔封
周成王始封之。爲周司寇
2 康伯
3 孝伯
4 嗣伯
5 ������伯
6 靖伯
7 貞伯
8 頃侯866
賂周夷王,命爲侯
9 僖侯854
共伯餘
爲和所襲攻,自殺
10 武公和812
百姓和集。佐周平戎,周平王命爲公
11 莊公揚757
12 桓公完734 州吁
17 共公朔631
18 靈公平國613
楚來伐;及楚平。夏徵舒弒之,自立爲陳侯
19 成公午598
楚莊王誅夏徵舒而迎立之。倍楚盟,楚來伐
20 哀公弱568

楚圍陳,復釋之。招作亂,公自殺
悼太子師
招殺之而立留爲太子

招立之。奔鄭;楚靈王滅陳,使棄疾爲陳公
21 惠公吴533
五年,楚平王復陳,立之。吴來伐
22 懷公柳5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