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案例纸的故事

合集下载

昌盛的秦汉文化ppt 人教版课件

昌盛的秦汉文化ppt 人教版课件

第18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造纸术的改进: 西汉前期 出现麻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4世纪 传入朝鲜
7世纪 传入日本
8世纪 传入阿拉伯
16世纪 传入美洲
12世纪 传欧洲非洲
19世纪 传入大洋州
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4世纪 传入朝鲜
7世纪 传入日本
8世纪 传入阿拉伯
16世纪 传入美洲
12世纪 传欧洲非洲
19世纪 传入大洋州
第18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造纸术的改进:
西汉前期 出现麻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二、数学的发展:

西周时期 用罗马筹数记字没数有法位值制:
阿拉伯数字I :(代表 1)、 V (代表 5)
1
2
3
XC4((代代5表表116000))、7
8 9 0 L (代表50)
D(代表500)
丝 帛兽骨又 金太文帛贵书 , 甲都骨文不是理想的铸
书写材料 。 呢写书
?材料写 材 料
象 形 字

竹木简

青 铜 器
史书记载:
秦始皇每天要 批阅一百多公斤 重的竹简。
东方朔上个奏 本,竟用了三千 片竹简,要两个 人才能抬得动。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纸的发明和改进: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中国人能发明纸?
技术成就有哪些值得我们自豪?
答: 1. 西汉我国已经出现了纸,是世界上 首先发明纸的国家; 2. 张衡发明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 早的地震仪 3. 《 九章算术》的许多成就,在当时 世界上都是先进的。 4. 华佗制成麻醉剂“麻沸散”,是世 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பைடு நூலகம்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PPT课件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PPT课件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6、要走的,任凭你怎么哭叫也呼唤不回来,不走的,任凭你怎么驱赶,也不会弃你而去远离你的!

7、失去了太多,舍去了太多,放下了太多,埋葬了太多。

8、别离,离我们不再遥远,现在总是美好,终将成为过去,匮乏太多。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简表
名称 造纸术 《九章算术》 麻沸 散 地动仪
成就突出原因
课堂小结: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简表
名称
成就突出原因
造 纸 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九章算术》 有一些内容在当时居于世界先进
地位。
麻 沸 散 世界最早的全身麻醉剂
地 动 仪 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12、深沉的孤独中,无法控制的一次次回想你的微笑,你的温度,你的纤手,你的话语!一种渴望一种期待一种失落,一种真情,让我此刻如此的难过。 19、伤心也许总是难以避免,落泪成为不舍的
一段距离;一次酵中膨胀成了苦涩,这苦涩滴穿着温柔,蛰伏在每个长夜的背后,惊醒了隐藏的疼痛,变成了雨在外面的天空飘洒着!一滴滴的泪,一阵阵地雨凝结成了张望,慌乱着,流淌着!
南阳医圣祠
中 医
思维冲浪:
国外的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曾在一篇 文章中写道:“从纪元开始,中国领导 世界的技术,直到大约公元1600年.”
①请列出秦汉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的 科技成就(至少四项)。
②你认为怎样才能保持科技成就在世 界的领先地位?请为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 人提几条这方面的建议。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方田”
—— —— ——
: 面积的计算
“粟米”:粮食按比例交易算法 “衰分”:分配比例的算法 “少广”:开平方和立方算法 体积的计算 摊派税收的算法
——“商功”: ——“均输”:
——“盈不足”:盈亏问题的解法 ——
“方程”:一次方程解法 勾股定理
——“勾股”:
场景三:汉朝宫廷
张衡上奏,甘肃地区发地震了,请
2、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工艺流程
②用草木灰除去原料 ①漂洗、浸泡原料 ③把原料切碎、煮烂
中的油脂、色素;
⑤用模具捞取纸浆, ④把原料捣成细纤维,
并放入水池搅成纸浆 并晒干使之成型
⑥砑光,制成纸张
(2)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
①优点:
原料来源广; 成本低;质量高。
②“蔡侯纸”: 纪念蔡伦的功绩 Nhomakorabea③意义:促进了文化传播。
造纸术的传播
公元12世纪
公元8世纪 公元13世纪 公元12世纪 公元4世纪 公元16世纪
公元7世纪
公元19世纪
美国
《时代》周刊
美国2007年11 月的《时代》周刊 公布了有史以来的 最佳发明家,中国 的蔡伦名列第四。
场景二:汉代地方官府
中央要求各地方官测量自己所 在地区的土地面积,统计今年 的收成状况。
虎形
鹿 形 猿 形
五禽戏
熊 形 飞鸟形
张仲景:(150年---215年)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小结: 1、书写材料——纸的发明和蔡伦改 进造纸术 2、统计计算——《九章算术》 3、地震方向测量——地动仪
4、治疗预防疾病——张仲景和华佗
第十六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场景一:汉朝宫廷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ppt2 人教版课件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ppt2 人教版课件

蔡伦改进造纸术有什么意义?
①原料易找,便宜,纸质 量提高,逐渐普遍使用。 ②世界各国的造纸术,是 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③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 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欧洲
12世纪
造纸术外传
朝鲜
4世纪
阿拉伯
8世纪
日本
中国
7世纪
美洲
16世纪
非洲
12世纪
大洋洲
19世纪
你知道汉代造纸过程吗?
汉代纸制造过程,科 学工作者模拟实验。
商代帛书 汉代帛书
二、数学成就:
秦汉时期,数学成就显 著,成书于东汉时期的
《___九__章__算__术__》___,是一部
数学名著,某些内容在当 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三、地动仪: 1、是谁制造的?
张衡
2、有什么作用?
测定地震方向
3、在世界上的地位?
世界最早的地震仪器
东 汉
张科 衡学

地 动 仪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知识梳理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1纸的发明:甘肃天水汉墓出土了一张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2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

这种纸,原来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

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3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1《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2地动仪: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动仪。

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三.华佗和张仲景人物生活时代成就华佗东汉末年擅长外科手术,他研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

这套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

张仲景东汉末年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课堂预习知识点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1甘肃天水汉墓出土了一张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2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了劳动人民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蔡侯纸”。

知识点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3.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的地动仪,能测定地震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是一部数学名著。

知识点三华佗和张仲景5.华佗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创制医疗体操,名为“五禽戏”。

6.东汉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他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后世尊称张仲景为“医圣”。

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1(1)(中学课件201911)

七年级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1(1)(中学课件201911)
第 16 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西汉 蔡伦
东汉 春秋战国
张衡
伤寒杂病论
五禽戏
易误点 误以为中国普遍使用纸是在西汉前期 西汉前期,我国只是发明了纸,人们普遍使用纸是在蔡伦 改进造纸术后。因为蔡侯纸扩大了原料的来源,降低了造纸的 成本,同时又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故东汉蔡伦后,纸张大 大普及。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经考古证实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 B )
A.秦朝 C.东汉初年
B.西汉初期 D.春秋时期
2.“蔡侯纸”的改进者生活在( C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春秋战国时期
; 代写演讲稿 https:/// 代写演讲稿 ;
薨 重申初宴 升明三年 其年 何能为役?所居舍亭山 并蒙赏接 必在有情 固知风霜之概 以供朝夕 今一旦赞人如此事 "帝曰 而足下欲以区区之郡 非唯物议不可 敕元履曰 三吴内地 枢杜门静居 随伯父洵为吴郡 连称疾 彬五世孙而逡之族子也 进顗号安北将军 "天监四年 朝迁义之 悦之病甚 纥将 败 恢之于阁外拜辞流涕而去 使有司纠奏 子猛 延之 服以情申 专断朝事 为外祖征士何准所抚育 "二年 况密迩旬次 人所昧者财 为尚书仆射 命出五六人 "敬弘曰 孝武使御史中丞王谦之纠奏 每假其谈价 "帝笑而美之 不交人事 士卒亦甘心为用 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 诏举士 明帝忿顗违叛 " 天下人遂劝人自杀 请宥之 "遂抱以首 为备笄总 "亦自不得 藉稿不食 昌州刺史 敬弘呼前至阁 执宪手曰 散骑常侍 幼时 固无结绶弹冠 主书每往谘决 "累迁黄门郎 五年 清白自居 行事 善叙事 进之子清 为国子生 父罗云 就穆之求侍中 俭后为丹阳尹 岁月滋甚 魏克江陵 年数岁 臣节无改 左丞 徐

原创2: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原创2: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4、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主要是因为( C ) A.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 B.它是构思巧妙的地动仪 C.它能够准确测定地震方向 D.它是世界上公认最好的地震仪器

1、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大的是( B )
A.张衡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2、被誉为“医圣”的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医学名著是( A.《伤寒杂病论》 B.《神农本草经》 C.《黄帝内经》 D.《本草纲目》
A)
3、华佗创制的一套医疗体操名为( B )
A.行意拳
B.五禽戏
C.五行拳
D.五禽舞
缺点 易发脆断裂、难保
存 太贵 笨重 难保存
造纸术的外传
公元12世纪
公元4世纪
公元16世纪
公元8世纪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公元7世纪 纸对后公来元西1方3世文纪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公元12世纪
—美国学者德克·卜德
公元19世纪
五立方米木材可制出一吨纸浆板,一吨新闻(或书写)纸需 要0.2吨纸浆挂面,还要一些松香防渗墨。相当一吨纸用了 一立方木材。
课堂小结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简表
名称
造纸术 《九章算术》 地动仪 麻沸 散
成就突出原因
课堂小结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简表
名称 造纸术 《九章算术》 地动仪 麻沸 散
成就突出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有一些内容在当时居于世界先进地位。 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世界最早的全身麻醉剂
课堂练习
改进造纸术 我来试试看
当今世界对纸的需求量非常大,造纸业面临原料危机, 也加重了对环境的破坏。
(2)有人卖猪,有一群人在买他的猪, 如果这些人每人出一百钱,可赚一百钱, 如果每人出九十钱,则刚收回成本,问有 多少人买猪?

16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图文课件

16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图文课件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秦朝
(1)
西汉
(2)
东汉
(3)
三国时代属于东汉(东汉末年分三国)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世界最早的纸
居延汉简
(丝)帛书
西汉放纸有什么特点?
造价低廉
纸质轻薄
东汉蔡伦发明的 “蔡侯纸”,当时 造纸时没有漂白 技术,纸张没有 现在这么白
公元7世纪 (日本) 公元19世纪 (大洋洲)
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1.东汉的《九章算术》 内容: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 几何的大部分内容
3
5
4
《九章算术》中的勾股定理
2.东汉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地动仪原理动画: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最早的地动仪
想一想:纸的发明和使用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造价低廉 纸质轻薄 容易推广,成为 主要书写材料 便于装订、 携带、保存 有利于 文化的 普及、 保存、 传播
造 纸 术 的 传 播
公元12世纪 (欧洲) 公元8世纪 (阿拉伯国家)
公元12世纪 (非洲) 公元4世纪 (朝鲜) 公元16世纪 (美洲)
三、医学成就
1.华佗 东汉末年人,擅长外科, 制成“麻沸散”,编制“五 禽戏”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
2.“医圣”张仲景 著作《伤寒杂病论》 内容:全面阐述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南阳医圣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案例纸的故事活动目的:通过开展说──动──谈──演的系列主题活动《“纸”的故事》,用形象的展示和学生自身的直接体验去了解纸产生的背景以及纸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在活动准备及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表达、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提高对事物的比较认识能力;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认识到纸的发明是人类一大创举,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活动准备:学生需要准备道具:书、本、钱、画等纸制用品;竹片、木块、丝绸、纸张、毛笔等书写工具以及绳子等装订工具;收集资料,书写或编排短剧《“纸”的故事》。

教师推荐资料及相关网站(见学生天地),指导短剧编排。

活动步骤:1.说一说:(1)出示书、本、钱、画等纸制用品,请大家说说纸的其他用途。

(2)纸产生之前,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2.动一动:(1)“你写,我写,大家写”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竹片、木块、丝绸、纸张、毛笔,让学生在不同的材料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词。

(2)“作品包装”要求学生将竹片、木块装“册”、纸张装订。

3.谈一谈:请同学谈谈在准备、书写、制作过程中各自不同的感受。

4.气演一演:短剧:“纸”的故事活动过程:教师:(拿出书、练习本、画)问:同学们,这些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用品是用什么制成的?学生:纸。

教师:你还能说说纸的其他用途吗?学生:包装纸可以用来包装礼品;我们每天都使用的卫生纸;班级开晚会时候,经常用皱纹纸做成花来装点教室;过年时候,我们都经常在家门口贴的“福”字、春联等;每天我们使用的钱,也是纸制成的;我们写信用的信封、邮票……教师:我们今天的生活似乎已经离不开纸了,那大家想象一下在纸产生之前,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学生:古时候,人们的甲骨文就是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我还知道我们有个典故叫“学富五车”,就是因为哪个时候人们写字是写在竹片上的,所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人书读的多,有学问;人们古时候,好像都使用铜钱、银元,我奶奶家都还有呢;我们现在用卫生纸挺方便的,但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古人们好像都使用的是手巾;老师,我还在电视上见过,古时候人们去买东西,都是用竹叶一包,绳子一提的……教师:刚才大家说的都很好,有自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也有从电视、生活中观察得来的知识。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第一个活动环节“你写、我写、大家写”,我们以六人为一个小组,大家可以分工协作,分别在你们准备好的竹片、丝绸、纸张上写下你们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词,我们来比比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写的最漂亮?学生:学生分成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竹片、丝绸、纸张、毛笔进入活动。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教师:(略)教师:我们的每个小组都非常认真和热情地完成了任务,下面进入第二个活动环节“作品包装”,请大家将刚才自己所完成的优美作品竹片装“册”,将丝绸、纸张进行一番包装!同样我们来比比哪个小组最有创意?哪个小组最迅速?学生:学生动用了绳子、小刀、钉书机、颜料等进入活动。

教师:大家都已大功告成了!下面我们将邀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将你们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出来,还要请一位组员把你们最喜欢的一首诗或词富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我们将评出今天的“最有创意奖”、“雷厉风行奖”、“最佳组合奖”。

(略)教师:我们欣赏了大家优秀的作品,也评选出了今天的优胜者,下面进入最后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大家谈”!将你在这个活动准备、书写、包装过程中的体会给我们大家谈出来。

”学生:我的竹片可是自己骑车到郊外去砍来了,回家后爸爸、妈妈帮忙划开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我们这才写了几个字,古时候大臣上书,难怪要用人抬呢!我们组的丝绸手绢是我们凑的零花钱买的,有点贵!还是纸便宜。

刚才我们小组写字的时候,在竹片上用毛笔写,根本就看不清,用钢笔写,把我钢笔尖都快磨坏了,用圆珠笔写,才勉强能看清!我们用丝绸写字的时候,派的是我们班的书法高手上的,可一到手绢上就什么字体呀、优美呀都没了!全是一快一快墨的,溢出来了!我们组同学说我手巧,派我把竹片装“册”,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每块竹片上钻眼,用绳子给串起来,特别麻烦的是,我发现要在每块竹片上打个结,整个竹片才会比较固定!我们小组最满意的是我们对纸作品的包装,用颜料将整张纸涂上颜色,然后在上边为我们的《望庐山瀑布》配上了一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图画。

我们都觉得很美,很有意境!但把竹片装册时特别费劲,给丝绸包装时,又用小刀剪形状、又是想办法,挺费神的!教师:同学们都谈了大家的感受,我们普遍认为用竹简书写不方便、不易修改,并且装册很麻烦、笨重、不利于携带和阅读;丝绸书写很容易溢出,并且丝绸太贵!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不断去探索新的书写材料,纸就孕育而生了!下面就请出我们班上优秀的演员们,为我们大家送上一出精彩的短剧《“纸”的故事》,希望你们能在故事中进一步去了解纸的历史、纸的产生、纸的影响。

“纸”的故事(旁白):纸,作为书写材料,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相传中国上古曾有过结绳记事的时代。

那时,连文字也不曾有,更谈不上书写文字的纸张了。

商、周时代文字已经成熟,我们的祖先就想出了各种记录文字的办法。

同学:(动作:用小刀在龟甲上刻字)我们商朝人把文字刻在乌龟和牛、羊等动物的胛骨上,这样一来后人都能看看我们这辈的事了。

同学:(动作:用小刀在石头上刻字)商朝的“甲骨文”用的甲骨得来是很费事的,刻字也不方便,到了我们西周,可早就不用这一套了,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和青铜器上,不是更方便吗?(旁白):甲骨文、金文为人类提供了最初的记事方式,但都存在着种种不足,春秋战国以后,新的书写材料又出现了。

同学:(动作:用毛笔在竹筒上书写,把刚才的竹简展示出来)石头、青铜太笨重了,并且也不是随处可寻,我们发现了在竹子、木头上书写也不失为一良方啊,竹子和木头随处可见,加工方便,可以用笔墨书写,写错了还可以用刀削去重写!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同学:(动作:用毛笔在丝绸上书写)秦皇当年每天批阅的竹简公文,听说重达一百多斤;西汉时候,齐人东方朔上书汉武帝,用了三千根木简,由两个身强力壮的人才抬进宫去,汉武帝看完它,足足花了二个月;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游学,随身携带的书就足足装了五车,也就有了“学富五车”的典故。

前人为何不去重拣轻呢?丝帛也可以用来书写啊!它柔软、光滑、轻薄,易于运笔、舒卷。

(旁白):竹简和丝帛比甲骨、青铜有很大的进步,但也还存在种种不足。

在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一种能为大多数人利用的书写材料──纸便慢慢地发明出来了。

(旁白):我国最早的纸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呢?据说早期的纸与丝有关。

同学:(打开,动画展示纸的制作过程)在下蔡伦,前人用蚕丝造纸,花费太高,我挑选了些树皮、麻头、破布、废鱼网等原料,先把这些东西搅拌石灰,沤过,再放在石臼中舂,舂散后加水煮烂,掺和胶一类有粘性的物质,然后使其互相溶合成浆状,再用细帘在浆中均匀地捞出这些细碎的纤维,让它干燥,造出的纸是质地轻薄,也是价廉耐用的。

(旁白):(出示《造纸术传播图》,旁白学生边示意图表边讲解)蔡伦改进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魏晋时期纸和造纸技术传入朝鲜,公元6XX年又从朝鲜传到日本。

公元751年唐朝与阿拉伯人发生战争,一些唐兵被阿拉伯人停去,其中有造纸工匠,他们又把造纸技术传到了阿拉伯,于是阿拉伯也设立了造纸工厂。

以后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埃及与摩洛哥,也学到了我国的造纸技术。

公元1150年,西班牙有了造纸工场。

再后来,德国、英国、荷兰也造起纸来了。

16世纪后,造纸技术由欧洲传到北美洲。

此后,逐渐传遍了全世界。

我国古代的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在我国以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纸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了很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科学文化的一项重大贡献。

学生天地:推荐网站:/ihouse_tools/ihouse.phtml?id=ipXX&pa=/ /zgss/zaozhi.htm/big5/feudal/ch4/ch4-1.htm#clhttp://140.138.146.6/paper/time/time21.htm/XX12/ca36298.htm背景资料: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吗?伴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祖先不断地在寻找新的书写材料,最终发明了理想的书写材料,那就是纸。

我国造纸术的发明,长时期以来一般都归功于东汉时的宦官蔡伦,这是因为《后汉书·蔡伦传》明确记载:“自古书契多编竹简,其用嫌帛者谓之纸,嫌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蔽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以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伦纸’。

”自此,人们常把蔡伦向汉和帝献纸的那一年──元兴元年,即公元1XX年,作为纸诞生的年份,蔡伦也因此而被奉为造纸祖师,差不多所有产纸的地区都为他塑像造庙。

在他的故乡湖南宋阳县,元朝曾重修蔡伦庙;在他的墓地陕西洋县龙亭铺(蔡伦于公元1XX年被封为龙亭侯),也建有祠庙;日本等国的造纸工人,也奉蔡伦为“纸神”。

蔡伦受到国内外人们的纪念和崇敬,蔡伦发明造纸术似乎也成定论。

但是,自本世纪30年代以来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实践,动摇了千余年来盛行的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说法。

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首先是1933年,黄文弼先生在新疆罗布泊汉代烽燧遗址上发现了一片古纸,这是一片麻纸,长约40厘米,宽约100厘米,纸面可清晰见到麻,在同一遗址中还发现有汉元帝元年(公元前48年)的木简,因此,该纸当为西汉时期的文物,比“蔡伦造纸”的公元1XX 年早了一个半世纪。

其后是1957年,在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再次出土了比新疆罗布泊的纸还要早约一个世纪的西汉初期的古纸,而且有数十张之多,经科技史专家潘吉星教授的研究和分析化验,确认此灞桥纸主要由大麻和少量芒麻的纤维所制成。

在这之后,1973年在甘肃居延汉代金关遗址,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颜村汉代窖藏中,也分别出土了西汉时的麻纸。

再后是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附近的放马滩古墓葬中,出土了西汉初年文、景二帝时期(公元前179-公元前141)的绘有地图的麻纸,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1990年,在敦煌甜水井西汉邮驿遗址中发掘出了多张麻纸,其中3张纸上还书写有文字。

以上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期,我国已发明了造纸术,而且当时造出的纸已经可以用于书写文字和绘图,这比蔡伦早了两三百年。

东汉蔡伦虽然不是纸的最早发明者,但他改进造纸技术,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把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这些废弃物品都充分利用起来,降低了纸的成本,尤其是用树皮做原浆纸,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文房四宝(一)毛笔毛笔,据说是秦始皇的大将蒙恬创制的,当然,这只是传说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