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中生物 第3章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第3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其他植物激素,了解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激素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验验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植物激素的样品和相关实验器材;2. 搜索一些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实例和视频;3. 设计一个关于激素作用的互动式讨论题,供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受到伤害后生长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会有这样的反应,从而引出植物激素的概念。
2. 讲解植物激素的定义和分类:通过PPT展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的图片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种类和作用。
3. 实验观察与分析: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生长变化,了解不同激素的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植物体内的复杂性和适应性。
4. 学生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要注重实验观察和分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机制。
其它植物激素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 的化学物质。
例如:萘乙酸、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优
点:容易合成
原料广泛
效果稳定
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在常温下为气体
资料分析 (教材P55)
事例1
事 例 2
事 例 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用GA(赤霉素)打破莴苣、马铃薯、人参种 子的休眠;促进苋菜、芹菜等的营养生长, 增加产量。 (2)用NAA(萘乙酸)促进甘薯、黄杨、葡萄的 生根;对苹果、鸭梨进行疏花疏果,促进 脱落;对棉花进行保花保果,防止脱落。 (3)用乙烯利促进黄瓜、南瓜的雌花分化;促 进香蕉、柿子、番茄的果实成熟。 (4)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抑制棉花生长, 促进结实。
促进果实成熟
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 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思考与讨论: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是否受基因组控制?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 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细胞生长 纵向伸长
促进 抑制
细胞分裂 横向变粗
促进 促进 抑制
赤霉素、生长素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赤霉素 生长素 脱落酸
细胞分裂素
乙烯
细胞分裂素
一、其他植物激素种类和作用
1、赤霉素
1926年, 科学家发现水稻感染了赤霉菌 水稻疯长 恶苗病 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洒到健康水稻幼苗上 没有感染赤霉菌,却有恶苗病的症状! 1935年,科学家从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 赤霉素 ★赤霉素还有其他的来源吗?主要作用有哪些?
幼嫩的芽、叶和 促进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发育中的种子 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未成熟的种子、 幼根和幼芽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 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细胞分裂,诱导分化 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促进叶、果实衰老和脱落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

①
演绎求证
将赤霉菌培养液喷到水稻幼苗上, 也表现出恶苗病症状
能肯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为什么? ②
发现植物体内存在天然的赤霉素,并成功提取
③自己找资料,完成以后内容……
——
出从 活赤 性霉 物菌 质培
养 基 赤中 霉, 素提 取
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比 健康植株高50%以上,且结实率很低
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生长,超过一定浓度的生长 素则抑制生长。
例如:对根而言,浓度小于10-8 mol/L的生长素能促进 生长;浓度等于10-8 mol/L的生长素表现为不促进也不抑 制,浓度大于10-8 mol/L的生长素则抑制生长。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分析:
H
(1)H点代表什么?O点和 C点代表什么?
实验设计:
(1)制作枝条:形态、大小的月季枝条平均分成10组,每 组3枝,每个枝条应留3~4个芽。
(2)浸泡:把枝条基部分别浸泡在浓度为:0(清水)、0.2 0.4、0.6、0.8、1.0、1.2、1.4、1.6、1.8 mg/mL的 2,4-D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
(3)编号分组:取10个矿泉水瓶,编号1-10号,放入适量 清水。把每组处理过的枝条下端按浓度梯度(由小 到大)分别插入1-10号矿泉水瓶中浸泡。
(4)观察记录:把10份装置放在适宜温度(25~30℃)下, 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生根情况。
设计记录表格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9号 10号
2,4-D mol/m6
0.8
1.0
1.2
1.4
1.6
1.8
幼根 长度
幼根 条数
结果分析:用函数表分析幼根生长情况与2,4-D浓度的 关系,找出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宜的2,4-D浓度。
高中生物第节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必修3第3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b.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
c.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3。
情感目标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二、教学要点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
【答案】B
2.(2015浙江卷。
3)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
C.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不相互对抗的
【答案】C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讨论、
回答。
倾听、
呼应.
植物
生长
调节
剂的
应
用,
以及
使用
质疑
事项.
通过
资料
分析
问题
讨论
以及
查找
资
料,
让学
生评
述植
物生。
高中生物 其他植物激素

问题:一株植物体内只存在一种激素吗?
问题:如果一株植物体内含有多种激素,那 它们在生长发育中是如何起作用?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情景1: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 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 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 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4、如何合理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呢?
在农业生产上,施用生长调节剂时,要综 合考虑施用目的、药物效果、药物毒性、药物 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在施用时, 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施用方式、适 宜的浓度和施用次数等问题
2、延缓植物衰老。
3、诱导组织和器官的分化。
4、消除顶端优势:生长素是导致植物顶端优 势的主要原因,而细胞分裂素则能消除顶端优 势,促进侧芽的迅速生长。
4)脱落酸(ABA)
合成部位: 根冠、萎蔫的叶片。 分布: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 组织中含量多。 主要作用:生长抑制剂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 的衰老和脱落,使气孔关闭。
结论: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的 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概念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 用的化学物质。(例如:生长素类似物)
2、优点: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资料分析
1、你知道哪些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 剂?
资料分析
2、你知道哪些水果在上市前有可能使用了乙 烯利?
番茄、香蕉、苹果、葡萄、柑橘等在生产实 际中可以应用乙烯利催熟。
资料分析
3、你认为生产过程中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会不会影 响农产品的品质?
其他植物激素ppt课件演示文稿

• 情景3:组织培养时细胞分裂素比例高时,有利于芽的 分化,反之,生长素高时,促进根的分化
问题探讨: (1)、由上面的例子,请大家看看能得出 什么结论呢? 相互作用 植物体内各种激素是____, 共同调节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
(2)、植物激素几乎控制着植物所 有的生命活动。这种说法是否准确?
不准确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 非常复杂的过程,从根本上说 基因 是由__控制的,环境变化也 基因 会影响__的表达,激素调节 只是其中的一种调节方式。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具有植物激素活性 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植物激素有五大类,即生长素类、赤霉素类、 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和脱落酸。此外,油菜素甾体 类、茉莉酸类、水杨酸和多胺类等对植物的生长发
植物激素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内生性,是植物生命活动中的正常代谢产物; 第二,可运性,由某些器官或组织产生后运至其它部 位而发挥调控作用,在特殊情况下植物激素在合成部 位也有调控作用; 第三,调节性,植物激素不是营养物质,通常在极低 浓度下产生生理效应。
脱落酸
合成部位: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 和组织中含量多。 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稀
合成部位: 植物体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 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ethylene, ETH) 的生理效应
1. 三重反应与偏上性反应
概念
乙烯三重反应: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横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CTK / IAA 高——形成芽 CTK / IAA 低——形成根 CTK / IAA 中——保持生长而不分化
CTK促进侧芽发育,消除顶端优势
3.延缓叶片衰老
清除活性氧
阻止水解酶的产生,保护核酸、 蛋白质、叶绿素不被破坏 阻止营养物质外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第三章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为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的内容,属教学内容较松散、能力训练较难体现的章节。
《其他植物激素》一节,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内容。
除生长素之外的其他植物激素是本节需要重点阐明的知识。
教材对几类植物激素用“以图代文”的形式作了大致的介绍。
对这些内容的处理,教师容易平铺直叙地讲述,缺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力训练层次很低,较难把握。
2.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
其学习能力较强。
他们已能用前面储备的知识如“生长素的发现”等,初步分析和解释一些实验现象,具有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
他们观察思维能力较强。
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观看图片,能够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能说出它们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通过师生互动、观看图片,能够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原因。
3、通过小组讨论、资料分析,能够说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及作用);2、基本技能(通过实例,能够进行“赤霉素发现”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3、基本思想(通过“赤霉素发现”的学习,能够体验赤霉素发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4、基本活动经验(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价值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体验合作学习和交流在知识、技能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
2、植物体内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1、植物体内的激素产生部位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
2、植物体内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四、教学策略本节教学采用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教学为主。
高中生物必修3教学设计10:3.3其他植物激素 教案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生理功能。
2、2.举例说明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分析问题,学生合作探讨植物体内的其它激素。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控制的复杂的系统。
3.学生合作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阐述他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突破措施:情境创设→阅读课本→分组构建概念图→展示→评价概念图→归纳比较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突破措施: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提取信息→交流观点→形成认识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体内的激素——生长素,植物体内是不是仅有这样一种激素呢?请大家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宋·苏轼《格物粗谈·果品》)这种“气”究竟是什么呢?人们一直不明白。
到20世纪60年代,气相层析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终于弄清楚,是成熟果实释放出的乙烯促进了其他果实的成熟。
师大家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1)乙烯在植物体内能发挥什么作用?(2)你听说过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等水果的做法吗?你同意这种做法吗?生从那段文字可以看出乙烯能促进柿子成熟。
生我听说过,乙烯利是液体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膦酸。
乙烯利在pH小于3的酸性水溶液中较为稳定,在pH大于4.1时分解。
由于植物细胞的pH一般都大于4.1,乙烯利在被植物细胞吸收后,会水解释放出乙烯。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所以我同意这种做法。
师大家分析得很正确,其实乙烯也是一种植物激素。
多位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植物体内不光只有生长素这样一种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
推进新课板书:植物的其他激素师那么几种植物激素到底是如何发现的呢?它们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分别在植物的哪个部位合成呢?请大家看屏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1.掌握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2.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 3.知道植物体内各种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1.赤霉素 (1)合成部位:主要是__未__成__熟____的种子、_幼__根__和__幼__芽__。 (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__伸__长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 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2.细胞分裂素 (1)合成部位:主要是__根__尖___。 (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__分__裂___。
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 株较正常植株矮
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 正常植株高度
D.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自主解答] ________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酶1的基因发生突变,无法将 GA20催化为GA1,而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GA20不具 有促进茎伸长的作用,体外施用GA20植株无法恢复正常植株高 度,C错误。 答案: C
植物各种激素间的关系总结 (1)相互促进的激素: ①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2)相互抑制的激素: ①与器官脱落有关的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器官 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的脱落。 ②与种子萌发有关的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 落酸抑制。
1.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 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 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赤霉素 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储存 C.种子萌发时脱落酸含量升高 D.喷洒赤霉素,可以替代低温促进种子萌发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种子萌发时脱落酸含量减少, 细胞分裂素和赤霉含量增多,这说明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赤 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种子萌发。 答案: D
①促进: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来促进细胞伸 长。
②抑制: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赤霉素与 生长素对促进细胞伸长具有协同作用。
(2)两者的生理效应: ①赤霉素能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②生长素能防止落花落果,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脱落酸和赤霉素 如下图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和赤霉素两种激素浓 度的变化: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定义: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调__节___作用的 化学物质。
2 . 优 点 : 植 物 生 长 调 节 剂 具 有 容 原易料合广成泛 、 ______稳__定___、效果_______等优点。
3.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连线]
①乙烯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处理大麦,简化酿酒工艺
[记知识纲要]
[背关键语句] 1.植物体内的激素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 素、脱落酸、乙烯等。 2.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 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 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3.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 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丝瓜为雌雄同株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分 别放在下表所示的含有五种物质的溶液中泡24h,然后种植。 比较最初的雌花与雄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实验观察结果如 下表,分析数据,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内源激素比例的平 衡,从而影响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3) 生 长 素 达 到 一 定 浓 度 后 就 会 促 进 乙 烯 的 合 成 , 而 乙 烯 对生长素的合成起抑制作用。
与植物各生理活动有关的激素 (1)与器官脱落有关的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器 官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2)与种子萌发有关的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种 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
(1)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抑制植物体内许多生理过 程,能使种子保持休眠状态,一般在脱落的果实和种子中含量 较高。
(2)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所以种子是否萌发取决于赤 霉素和脱落酸浓度之比,两者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是相反的。
4.生长素和乙烯 (1)两者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2)两者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3.脱落酸 (1)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2)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3)主要作用:抑制细胞__分___裂__,促进___叶__和__果__实____的衰 老和脱落。 4.乙烯 (1)合成部位:植物体的___各__个__部__位___。 (2)主要作用:促进__果__实__的__成__熟__。
[思考探讨] 1.生长素与乙烯对果实发育与成熟的生理作 用有何区别?
2.纯种的矮秆玉米用赤霉素处理后,可长成高秆玉米, 此高秆玉米的基因型改变了吗?高秆性状能遗传后代吗?
提示: 1.生长素是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是促进果实的 成熟。
2.高秆玉米的基因型没有发生变化,高秆性状不能遗传 给后代。
1.生长素和赤霉素 (1)两者关系: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 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 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 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据图分析,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 . 对 去 顶 芽 豌 豆 幼 苗 外 施 适 宜 浓 度 IAA , 该 植 株 茎 内 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②赤霉素溶液
B.催熟未成熟果实
③赤霉素
C.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
提示: ①—B ②—C ③—A
[思考探讨] 3.秋水仙素是植物激素吗?它有何作用? 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比植物激素更稳定,其原 因是什么? 提示: 3.不是,它是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产生的一种生物 碱,可抑制植物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一定浓度的秋水 仙素还能诱发基因突变。 4.原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体内没有分解植物生长 调节剂的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