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教育管理)《教育统计与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教育管理)《教育统计与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教育管理)《教育统计与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严格配对的两批实验对象 ,在不同实验上取得的两组数据属于( )。

A、独立总体B、相关总体C、同一总体D、混合总体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在统计假设检验中 ,如果计算的检验统计量没有进入危机域 ,则说明( )。

A、不是小概率事件B、是小概率事件C、应拒绝虚无假设D、应接受备择假设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虚无假设在统计假设检验中被当作已知条件运用 ,因此 ,虚无假设应是一个( )。

A、相对明确的陈述B、相对模糊的陈述C、简短的陈述D、用符号表示的陈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平均数的抽样分布的平均数等于( )。

A、原总体分布的平均数B、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一半C、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n分之一D、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根号n分之一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当一个总体比较大且内部结构复杂 ,而所抽样本比较小时 ,应采用( )。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分阶段抽样D、等距抽样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大规模使用的标准化测验,其信度系数的取值必须( )。

A、大于050B、大于090C、等于10D、达到显著性水平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某份试卷按百分制计分,现用再测法来考察测验的信度,应计算两次测验分数的( )。

l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已知两列变量均为连续变量 ,样本容量很小 ,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好采用( )。

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双列相关法D、列联相关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2、画次数直方图时,要求各直方条( )。

A、宽度相等B、高度相等C、间隔不同D、色调不同正确答案:D答案解l D、895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2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5、以下不属于等距变量特性的是( )。

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统计学是一门(D)A.自然学科B.人文学科C.应用学科D.交叉学科2.温度的测量,使用的是(B)A.绝对参照点B.相对参照点C.绝对参照点或相对参照点D.绝对参照点和相对参照点3.下列推断统计的是(B)A.参数估计B.标准分数C.假设检验D.方差分析4.某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年龄分别为24岁、24岁、35岁、55岁、26岁,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B)A.24岁B.26岁C.31岁D.33岁5.下列数值指标。

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或变异程度的是(D)A.全距B.百分位数C.变异系数D.平均数6.掷一个六面的骰子,事件A为“掷出的点数是2”,事件B为"掷出的点数为奇数”,则事件A与事件B的关系是(A)A.互斥B.对立C.包含D.相等7.由于男生更喜欢运动,因此在调查大学生的运动时间时应考虑性别差异,抽样时宜采用(C)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抽样8.分别从3个地区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测试他们的阅读能力。

采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地区学生阅读能力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则组间自由度为(A)A.2 B.3C.10 D.279.考察两个连续变量的相关程度,应采用(A)A.积差相关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肯德尔和谐系数D.点二列相关10.关于卡方分析,下列说法的是(A)A.一种参数检验方法B.x2值不可能是负数C.主要用于分类数据D.通过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之差进行计算11.所获得的数据可以进行加减计算,但不能进行乘除计算。

这种量表是(C)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12.下列标准分数的量数是(A)A.差异系数B.SAT分数C.IQ分数D.T分数13.测验的标准化(C)A.测验内容的标准化B.施测过程的标准化C.测验结果的标准化D.测验评分与解释标准化14.某判断题的正确答案为“错”,全班50名学生有10人判断为“对”。

2022年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答案版

2022年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答案版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记录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旳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旳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教育记录学是社会科学中旳一门(B)0-4A.描述记录B.应用记录C.数理记录D.推论记录2.平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旳卷尺所测出旳长度量值是(D)1-15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3.适合于表达各记录事项在其总体中所占相应比例旳图示措施是(D)1-36A.散点图B.线性图C.条形图D.圆形图4.算术平均数旳缺陷..是(D)2-44A.反映敏捷B.直观易懂C.计算严密D.易受极端值影响5.与其她差别量数相比,方差和原则差旳长处在于(B)2-59A.易受极端值影响B.适合进一步旳代数运算C.简朴易懂D.全体数据都参与运算6.一般|r|<0.2时称为(D)3-69A.高有关B.中档有关C.低有关D.极低有关7.下列属于组内常模旳是(D)4-91A.发展常模B.年级常模C.年龄常模D.百分级别常模8.当测验太容易时,测验总分分布一般呈(B)5-124A.倒U型B.负偏态C.正偏态D.J型9.用于表达测验事实上测到它打算要测旳东西旳限度旳指标是(C)5-139A.信度B.难度C.效度D.辨别度10.开学后,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成绩分出快慢班旳测验是(A)6-151A.安顿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形成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11.正态分布转化为原则正态分布后,其平均数和原则差就成为(A)7-212A.(0,1)B.(1,0)C.(50,10)D.(10,50)12.当一种总体比较大且内部构造复杂,而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时,最合适旳抽样措施是(B)7-220A.整群抽样B.分层抽样C.分阶段抽样D.等距抽样13.记录假设检查中明显性水平α由0.05变为0.01,则会(C)8-243A.增长I型错误B.减少Ⅱ型错误C.减少I型错误D.同步减少I型和Ⅱ型错误14.对计数数据和交叉分类数据进行差别明显性检查最适合旳措施是(B)9-265A.t检查B.X2检查C.F检查D.Z检查15.测得某市10岁男童旳身高(平均135.1厘米)和体重(平均28.1公斤)发展状况,若要比较两者旳离散限度,应使用(D)2-62A.方差B.原则差C.平均差D.差别系数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笔迹旳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全国2020年0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答案

全国2020年0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答案

全国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05年,编制智力测验量表的学者是比内和(B )1-48A .加纳B .西蒙C .高尔顿D .斯滕伯格2.下列属于描述统计的是(C )1-43A .假设检验B .方差分析C .算术平均数D .卡方分析 3.用1表示男性,0表示女性,这样的数据通常叫做(A )2-56A .称名数据B .顺序数据C .等距数据D .等比数据4.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的是(D )2-67A .圆形图B .线形图C .条形图D .散点图5.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应综合考虑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者的权重分别为20%、20%、60%。

丽丽“心理统计”课的平时成绩为92分,期中成绩为88分,期末成绩为95分,则丽丽该课程成绩为(C )3-82A .91B .92C .93D .946.数据的次数分布呈负偏态时,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关系为(B )3-87A .0d M M X ==B .0d X M M <<C .0d X M M >>D .无法比较7.一组数据为:38,20,36,25,48,52,30,则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 )3-79A .36B .37C .38D .438.从一个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一部分个体(或事件)的集合,叫作(B )6-124A .子集B .样本C .分层D .分类9.完全随机设计又称为(C )9-183A .组内设计B .混合设计C .组间设计D .被试内设计 10.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为(A )10-200A .|r|≤1B .|r|<1C .|r|≤1,r ≠0D .r ≥0 11.独立性X 2检验中,4×4列联表的自由度是(B )11-235A .8B .9C .12D .1612.测量误差的来源不包括(D )12-255A .测量工具B .被测对象C .施测过程D .测量理论 13.两个变量,如果一个增大另一个也随之增大,一个减小另一个也随之减小,则表明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D )10-200A .回归关系B .负相关C .零相关D .正相关14.要求学生从备选项中选择或匹配正确答案,这种题型称之为(B )13-271A .主观题B .客观题C .应用题D .论述题15.某次考试有200人参加,其中论述题满分为25分,考生的平均得分为20分,则该论述题的难度为(C )14-282A .0.60B .0.70C .0.80D .0.90二、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致力于以心理学与统计学为工具来研究教育问题,促进教育科学化的美国学者是(C)A、卡特尔B、皮尔逊C、桑代克D、华生2、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对全班同学进行排名:第1名、第2名第3名,等等。

这类数据属于(B)A、称名数据B、顺序数据C、等距数据D、等比数据3、下列统计方法,不属于推断统计的是(B)A、参数估计B、差异系数C、卡方检验D、方差分析4、为探究考试成绩与焦虑程度的关系,宜采用的统计分析图是(A)A、散点图B、直方图C、条形图D、圆形图5、一组数据:34、57、69、78、70、56、80。

这组数据的中数是(D)A、57B、78C、70D、696、百分位数P10=50表示该次数分布表中(A)A、有10%的个案低于50分B、有10%的个案高于50分C、有50%的个案低于10分D、有50%的个案高于10分7、在正态分布中,如果均值μ增大,则正态分布曲线(D)A、上移B、下移C、左移D、右移8、多个样本统计量的值与总体参数值偏差的平均数为0,该性质描述点估计评价标准(A)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9、为比较3个不同地区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从每个地区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测试,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则组内自由度为(C)A、2B、10.C、27D、2910、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回归系数b表示(A)A、x变化1个单位,y随之变化b个单位B、x变化1%,y随之变化b%C、y变化1个单位,随之变化b个单位D、y变化1%,x随之变化b%11、用数字代表特定事物的量表是(A)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12、16PF是一种(D)A、智力测验B、能力倾向测验C、成就测验D、人格测验13、下列题型不属于客观题的是(A)A、辨析题B、选择题C、判断题D、匹配题14、阅读理解题满分为50分,全校300名学生的平均得分为30分,则该阅读理解题的难度系数为(B)A、0.50B、0.60C、0.70D、0.8015、某道试题的鉴别指数D为0.60则表示该题的区分度(A)A、很好B、良好,修改后会更好C、尚可,仍需修改D、差,必须淘汰二、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20XX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在于它是( B ).提高教案水平的重要手段B.教育科学经管的重要手段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D.认识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手段2.教育测量的突出特点是( C ).直接性与随机进行B.精确性与抽样进行C.间接性与抽样进行D.外显性与随机进行3.在研究中,用数字符号“1”表示男生,用数字符号“0”表示女生,这里数字“1”和“0”属于( ).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4.在统计分析图中,条形图通常用于描述( D ).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C.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D.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5.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B ).算术平均数B.平均差C.中数D.众数6.组内常模可以分为( ).百分等级常模与规范分数常模B.百分等级常模与年龄常模C.规范分数常模与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7.在规范化常模参照测验中,测验工程的恰当难度是尽量接近( ).0.50B.被试的通过率C.1.00 D.特定的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8.主观题的优点是( D ).测验效率高B.作答容易C.能有效操纵阅卷者的评分误差D.可以考察分析综合能力9.下列以非文字著称的智力测验是( C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C.瑞文规范推理测验D.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0.抽样时,总体比较大,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并且总体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大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的情况下,应采纳( D ).随机抽样B.分阶段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1.希腊字母μ代表的是( B ).总体规范差B.总体平均数C.样本规范差D.样本平均数12.测验全过程的规范化不包括...( C ).命题规范化B.评分规范化C.分数规范化D.施测规范化13.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C ).简单条形图B.复合条形图C.次数直方图D.次数多边图14.规范差反映的是数据的( B ).集中关系B.离散关系C.等距关系D.倍数关系15.单向方差分析的原理是( ).单侧检验B.双侧检验χ检验D.t检验C.2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答:教育测量是指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

全国2022年0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答案版

全国2022年0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答案版

全国2022年0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答案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教育统计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B)0-4A.描述统计C.数理统计B.应用统计D.推论统计2.日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卷尺所测出的长度量值是(D)1-15A.称名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3.适合于表示各统计事项在其总体中所占相应比例的图示方法是(D)1-36A.散点图C.条形图4.算术平均数的缺点是(D)2-44..A.反应灵敏C.计算严密B.直观易懂D.易受极端值影响B.线性图D.圆形图5.与其他差异量数相比,方差和标准差的优点在于(B)2-59A.易受极端值影响C.简单易懂6.通常|r|<0.2时称为(D)3-69A.高相关C.低相关7.下列属于组内常模的是(D)4-91A.发展常模C.年龄常模B.年级常模D.百分等级常模B.中等相关D.极低相关B.适合进一步的代数运算D.全体数据都参加运算8.当测验太容易时,测验总分分布一般呈(B)5-124第1页,共6页A.倒U型C.正偏态B.负偏态D.J型B.难度D.区分度10.开学后,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成绩分出快慢班的测验是(A)6-151A.安置性测验C.形成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11.正态分布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后,其平均数和标准差就成为(A)7-212A.(0,1)C.(50,10)B.(1,0)D.(10,50)12.当一个总体比较大且内部结构复杂,而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时,最适宜的抽样方法是(B)7-220A.整群抽样C.分阶段抽样B.分层抽样D.等距抽样13.统计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由0.05变为0.01,则会(C)8-243A.增加I型错误C.减少I型错误B.减少Ⅱ型错误D.同时减少I型和Ⅱ型错误14.对计数数据和交叉分类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最适合的方法是(B)9-265A.t检验C.F检验B.某检验D.Z检验B.标准差D.差异系数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浙江4月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4月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10029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统计学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其中,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的基础,而良好的_______________才能使我们获得真实的有价值的数据,对这样的数据的统计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按照数据的来源来分,某次考试中某学生得了87分属于_______________数据,他这一考分在全班学生中位于第12名,这一名次属于_______________数据。

3.标准正态曲线的平均数为_______,标准差为_______。

4.某学生某次数学测验的标准分为2.58,这说明全班同学中成绩在他以下的人数百分比是_______,如果是-2.58,则全班同学中成绩在他以上的人数百分比是_______。

5.在这组考分:43、57、91、65、69、83、73、78、92、88中,算术平均数X =_______,中位数d M =_______,标准差x =_______。

6.正态曲线与基线之间某一区间的面积,相当于能在该区间找到个体的_______,总面积等于_______。

7.某次数学测验,假设是呈正态分布的,某班X =85,x σ=10,此次测验的中位数等于_______,某考生的考分是85分,他这一考分是第_______百分位数。

8.从某市初中二年级数学测验中随机抽取120份试卷,算得平均数为76,标准差为12.5,估计该市此次数学测验95%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______)。

9.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即_______假设和_______假设。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1.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同一个群体(例如某个教学班)既可以是一个总体,也可以是一个样本。

( )2.当样本容量N ≥30时,我们称之为大样本;反之,则称之为小样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生的英语测验成绩属于( )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2.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 )A.条形图B.次数直方图C.次数多边图D.散点图3.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 )A.方差B.平均差C.算术平均差D.中位数4.下列统计量中不适于作进一步代数运算的是( )A.算术平均数B.加权平均数C.平均差D.标准差5.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A.单位是厘米B.单位是米C.单位是平方厘米D.无单位6.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A. 0.90B. 0.10C. -0.40D. -0.707.下列几种效度中,不具有效度真正意义的是( )A.结构效度B.内容效度C.表面效度D.效标关联效度8.选择题的主要缺点是( )A.编题难度较大B.评分主观C.测量的学习内容范围较窄D.保密性差9.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A. 0<p≤1B. 0≤P<1C. 0≤P≤1D. -1<P<110.随机抽样的原则是( )A.总体内个体相互独立B.总体内个体相互关联C.总体应较大D.样本应较大11.下列关于t分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t分布是随着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簇曲线B.t分布是对称的分布C.自由度越小,t分布与正态分布差别越明显D.在自由度较小时,t分布是偏态分布12.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A.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完全随机取样13.判断按等级来评定的某科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时,应采用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是( )A. F检验B. z检验C. t检验D. χ2检验14.χ2检验用于连续变量(分为k组)的正态性检验,当虚无假设为“观察数据的次数分布与正态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时,其自由度为( )A. KB. K-1C. K-2D. K-314.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A.总体正态且相关B.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C.总体正态且样本容量相等D.总体非正态且相互独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点双列相关17.分层抽样18.显著性水平19.独立性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可任选其中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多选做者,按前三题给分)20.差异量数的用途和特点。

21.比较积差相关和等级相关的异同。

22.终结性测验的特点。

23.χ2检验的主要用途。

四、简单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甲、乙两位老师对5个学生的作文分别进行等级评定,结果如下表,求他们评定结果的等25.某考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科目的成绩及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下表,假定各科原始分数26.有研究者调查学生对某项改革的态度,结果如下表,在α=0.05水平上检验各种态度间是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做1小题,共10分,多选做者按第1小题给分)27.随机抽取甲、乙两校高中学生各12名,共同参加时事测验,测验成绩如下表。

已知测验成绩正态分布,总体方差齐性。

(1)分别求出两校的平均成绩。

(2)求SE X X 12-。

(3)在α=0.05水平上检验两校高中学生时事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甲校 2018 16 21 10 9 22 8 12 15 18 10 乙校 2110 15 20 16 15 13 18 5 8 10 10 28.某教师将随机抽取的15名学生又随机分成三组,使其分别接受一种识记方式的实验,实验后测验结果如下表。

已知测验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各总体方差齐性。

请在α=0.05水平上检验三种识记方式的测验成绩如下:Ⅰ Ⅱ Ⅲ8 2 85 5 66 3 74 3 65 2 5合计28 15 32 六、论述题(12分)29.如何根据测验的类型选择信度的估计方法?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B2.A3.D4.C5.D6.B7.C8.A9.C 10.A11.D 12.C 13.D 14.D 15.B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在计算相关系数时,如果双变量数据中有一列是连续变量数据,另一列是二分类称名变量数据,这时所计算的相关是点双列相关。

17.当总体较大、抽样样本容量较小,且总体内部结构较复杂时所采用的一种抽样方法,其实质是将总体各部分按其容量在总体规模中的比例,分派到样本结构中去,然后进行抽样。

18.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公认的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值被称为统计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记为α。

α的取值越小,此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越高。

19.χ2检验中的一类,在统计检验中,它常用来检验双向分类数据中两个分类特征数量之间是独立无关还是有连带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做其中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多选做者按前3题给分)20.(1)差异量数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和变异性程度的量数;(2)它可以大体判断一组数据与其中心位置的平均差异程度;(3)还可以用这些差异量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4)此外,差异量数与集中量数相互联系,能够反映集中量数代表性的好坏。

21.相同之处:两者均是用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直线性相关的强度与方向的量。

不同之处:(1)两者适用的条件不同,积差相关适用于两个变量均是连续变量的情况,而等级相关则适用于两变量均是顺序变量。

(2)计算精度不同,积差相关能更精确地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等级相关则只能粗略地描述相关的情况。

22.(1)包括广泛的教学内容,通常是一门课程或一个学期教学内容的有效抽样。

(2)具有更高的概括性水平,不仅检查学生的基本术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还要检查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题目内容抽样,相对其他类测验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

(4)题目的难度分布全距相对来讲更大一些。

23.χ2主要用途是基于实际观测次数和理论期待次数之间差异程度的考察,检验以下两类问题。

(1)检验某抽样观测数据的分布是否与某一理论分布相一致,即总体分布的拟合良度检验。

(2)检验双向分类列联表数据下,两个分类特征(即两个因素变量)之间是彼此相关还是相互独立的问题,即独立性检验。

四、简单计算(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解:(1)计算两名教师对同一名学生评定成绩的等级差D及∑D2∑D2=(-1)2+(-2)2+22+32+(-2)2=22(2)计算r Rr R=1-611622551222∑-=-⨯-Dn n()()=-0.1则两位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定存在负相关,相关为-0.125.解:Z语=838010-=0.3,Z数=969012-=0.5Z英=75708-=0.625则三科成绩中,英语高于数学,数学高于语文。

26.解:(1)H0:持三种态度的人数无显著差异H1:持三种态度的人数有显著差异(3)计算χχ2=∑-=-+-+-()()()()f f f e e 02222503030503030103030=26.67 (4)查表df=K -1=3-1=2 χ0012.=9.210χ2=26.67>χ0012.=9.210,则有充分理由否定虚无假设持三种态度的人数有显著差异。

各种态度间存在显著差异。

五、综合计算(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做1小题,共10分,多选做者按第1小题给分)27.解:(1)两校平均成绩为:X X n 甲甲=∑=/.1492 X X n 乙乙=∑=/.1342 (2)SE S S n X X 甲乙甲乙-=+-=-=2214516121203.. (3)H 0∶μ甲=μ乙H 1∶μ甲≠μ乙 (4)t=X X SE X X 甲乙甲乙--=0.74 (5)查t 表df=2n -2=22 本检验为双侧检验t α/2=±2.074因为t=0.74<t α/2,所以接受虚无假设,即两校学校测验无显著差异。

28.解:(1)H 0:μ1=μ2=μ3H 1:至少有一对μ不等(2)计算各个离均差平方和SS 总=∑∑X 2-(∑∑X)2/N=427-562535⨯=52 SS 内=∑∑X 2-∑()∑X n2=427-406.6=20.4 SS 间=SS 总-SS 内=31.6(3)df 间=K -1=3-1=2df 内=N -K=3×5-3=12MS 间=SS df 间间MS 内=SS 内/df 内 F=MS MS 间内编制方差分析表如下(4)查表得F 0.05=3.88, F>F 0.05则拒绝虚无假设,即三种识记方式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六、论述题(12分)29.(1)测验信度是测验在测量它所测特质时得到的分数(测值)的一致性。

它反映了测验工具对各种随机误差控制的好坏,是测验性能的重要质量指标。

(2)由于真分数无法直接得到,因而通常需要采用重测法、平行形式法、折半法和内部一致性系数等几种方式来估计信度,但由于每一种方法都特别强调了对某方面误差的控制,因此,它们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测验。

(3)重测法多用于所测特质是相对稳定的测验。

如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和人格测验等。

(4)平行形式法和折半法多用于学业成就测验和智力测验。

(5)内部一致性系数多用于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和个性测验,但当测验所测特质包含性质不同的方面时,不能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

(6)以上信度系数估计方法的选择是相对的,实践中可根据测验目的、性质不同采取多种估计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