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防治意义
1006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的探讨

3 讨 论
价值 , 护士 的工 作 成就 感 增 加 , 工作 积 极 性 提 高 , 从 而 使 护 理质 量
有 了大 幅 度 的提 高 。
4 小结
无 间 隙护 理 干 预 可 提高 患 者 对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认 识 程 度 , 使 患 者对 病 情 、 治疗 、 转 归 有科 学 的认 识 , 增 强 自我 保 健 意 识 , 还
观察组成立 了无间隙护理教育团队 , 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 , 与患
者 共 同商 议 制 定 适 宜 的 康 复 计 划 。 患 者 出院 后 , 通 过 电话 跟 踪 随 访, 经 常 与 患 者保 持 沟 通与 联 系 , 对 其存 在 的问 题 及 时 给予 解 答 , 2 . 2 2 组患 者 出 院6 个 月 时效 果 比较 , 见表 2 。
草酸钙 ( 占7 1 . 8 6 %) 、 碳酸磷灰石( 占6 3 . 8 2 %) 、 二水草酸钙 ( 占4 2 . 2 5 %) 、 无水尿酸( 占1 1 . 0 3 %) 、 尿酸铵( 占3 . 7 8 %) 、 磷 酸铵镁( 占3 . 2 8 %) 。
认 为 泌尿 系 结石 成 分 分 析 可 以 为 结 石 患 者今 后 预 防 结 石 的 复 发提 供 针 对性 的 预 防措 施 , 从 而 降 低 结石 复发 率。 关键 词 : 泌 尿 系结 石 ; 成分 ; 红 外光 谱 ; 预 防
参 考 文 献 1 王 晓彤 . 针 灸、 牵引、 推 拿 治 疗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突 出8 m m及 以 上2 0 例『 J 1 . 颈腰 痛 杂 志, 2 0 1 0 , 6 : 2 4 . 2 岳寿伟, 周希东, 黄 丽 雯. 屈 曲旋 转快 速 牵 引治 疗腰 椎 间盘 突 出 症 疗[ J ] . 中华 理疗 杂 志, 1 9 9 6 , 1 9  ̄ ) : 2 2 7 ~ 2 3 0 .
尿结石成分分析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尿结石成分分析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谱法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尿结石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方法:对113例术后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红外线谱法分析尿路结石成分,并根据成分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113例患者了解自身尿石症的组成,掌握了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
结论:红外线谱法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外线谱法;结石成分分析;健康教育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治疗方法多样,治疗效果确切,但病症复发率高。
碎石术一直是治疗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但治疗后的效果并没有降低结石复发率。
因此,它不能替代治疗性治疗。
结石成分特征是尿石症病因分析和预防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结石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其中物理分析法包括:原子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法、热分析法、偏光显微镜等。
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各有优缺点,化学分析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比较方便,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成本较低,且可以分析结石主要成分的基本信息。
但是,化学分析需要大量的标本支持,而且对标本的本身也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并且容易出现检测结果的错误。
无法识别复杂复杂的混合型结石,因此化学分析法在国外已逐渐放弃使用,从而转向结果更为准确的物理分析。
而物理分析方法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更多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但对结石定性或定量分析的结果更具有准确性。
其中,红外光谱分析法是现在国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分析方法之一。
红外光谱又称红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红外光谱检测和研究分子红外吸收光谱的方法,是对结石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的理想方法。
2019年7月~ 2020年10月,在我院共采集尿路结石患者113例,其中肾结石63例,输尿管结石44例,膀胱结石6例,男65例,女48例,年龄10~80岁。
平均年龄为 50.3 岁。
结石标本通过开放式碎石术、腔内碎石术后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碎石术获得。
泌尿系结石的成分分析ppt课件

Paramjit S.Chandhoke. Evalution of Recurrent Stone former .Urol Clin N Am 34(2007)315-322. 叶章群,邓耀良,董诚等 泌尿系结石,人民卫生出版社:293-295 2009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UA)指南
本中心小样本尿液分析结果
缺点
对环境干燥程度要求大 压片所用的溴化钾、氯 化钾等稀释剂易受潮
缺点
不能定量 测得的结石成分比较单一
与国外结果性比较,我们结果发现低枸橼酸尿 比例高:推测可能的原因 1)饮食结构的影响; 2)人种的差异; 24小时尿液成份的标准值?? 结石基因库??
330(75.7%)
107(24.9%) 285(66.4%) 315(70%)
106(24.3%)
322(75.1%) 144(33.6%) 121(30%)
推荐进行24h尿液检测的尿石症患 者
复发含钙结石患者 多发性含钙结 石 尿酸和胱氨酸结 石患者
24小时尿 液分析
有骨和内分泌及肠 道代谢疾病的含钙 结石患者
临床上治疗建议应该摄入>2000ml;
代谢因素—(三高一低): 高钙尿、高草酸尿、高尿酸尿,低枸橼酸尿
钙代谢异常 草酸钙结石
草酸代谢异常
磷酸钙结石 低枸橼酸
尿酸代谢异常
尿酸结石
胱氨酸代谢异常
胱氨酸结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尿量≥2000ml/24h 尿钙<250mg/24h; 尿镁72-120mg/24h; 尿磷<700mg/24h; 尿尿酸<750mg/24h; 尿枸橼≥300mg/24h; 尿草≤40mg/24; 尿钠<5g/24h
泌尿系统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教案

02
03
原理
利用高能冲击波在体外聚 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 裂解成细小颗粒,随尿液 排出体外。
适应症
适用于直径≤2cm的肾结 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
注意事项
术前需进行详细检查和评 估,确定结石位置和大小 ;术后需留置导尿管,观 察尿液排出情况。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
原理
通过经皮肾穿刺建立通道,置入肾镜 进行碎石和取石操作。
处理措施
对于严重出血或持续性出血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如肾动脉栓塞术、肾切除术等。
对于轻度出血患者,可通过卧床休息、止血药物等保守 治疗措施控制出血。
同时积极纠正贫血、补充血容量等支持治疗措施。
其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方法
尿路梗阻
对于尿路梗阻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输尿管镜碎 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等,以解除梗阻并保护肾功能。
诊断方法
包括尿液检查、X线检查、B超检查、 CT检查等,以明确结石的位置、大小 和成分。
02
泌尿系统结石预防措施
饮食调整与营养平衡
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以提供 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保持低盐饮食,减少食盐和腌制 食品的摄入。
01
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高钙等食 物的摄入,如菠菜、豆类、海鲜 等。
02
强调预防结石的重要性,让患者认识到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对预防结石复 发的意义。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和管理方法
指导患者学会观察自己的尿液颜色、 量及排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 步、慢跑等,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形成 和复发。
教授患者正确的饮食调整方法,如限 制高钙、高草酸等食物的摄入,增加 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的摄入。
泌尿系结石的成分分析 ppt课件

1)地理位置:南方发病率 明显高于北方;
2)气候:需要进一步明确; 3)相对明确的指征:
饮水量、饮食、职业;
尿液中影响结石形成的成份因素
尿草酸 尿钙 尿尿酸 尿磷 尿胱氨酸
尿枸橼酸
结 石
尿镁
尿量
• 尿液的过饱和是尿路结石形成的先决条件 ; • 低尿量增加尿液溶质的饱和度,促进结石形成; • 临床上治疗建议应该摄入>2000ml;
尿钙 尿镁 尿磷 尿尿酸 尿枸橼酸 尿草酸
尿钠
平均值
175±108 mg 76±50 mg 533±250 mg 630±340 mg 202±181 mg 35.9±19.7 mg
4.2±2 g
正常
349(80%) 331(75.7%) 374(85.8%) 330(75.7%) 107(24.9%) 285(66.4%)
315(70%)
异常
87(20%) 105(24.3%) 62(14.2%) 106(24.3%) 322(75.1%) 144(33.6%)
121(30%)
推荐进行24h尿液检测的尿石症患者
多发性含钙结 石
复发含钙结石患者
24小时尿 液分析
有结石的 儿童患者
孤立肾患者
尿酸和胱氨酸结 石患者
有骨和内分泌及肠 道代谢疾病的含钙 结石患者
结石红外分析图谱解析
样本结石图谱
标准结石图谱库
红外分析,
• 优点
样品量小, 稳定性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谱量大、 分析速度快、准确性好
• 缺点
对环境干燥程度要求大 压片所用的溴化钾、氯
化钾等稀释剂易受潮
化学分析?
• 优点
操作简单,易懂,分析结 果准确
24h尿液成分分析在泌尿系结石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24h尿液成分分析在泌尿系结石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泌尿系结石是指在泌尿系统内形成的固体结晶物质,常见于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泌尿系结石临床上表现为腰痛、血尿、尿频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损害。
24小时尿液成分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测定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与比例,从而帮助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结石。
1. 诊断结石成分:尿液成分分析可以确定结石的成分,包括钙、草酸盐、尿酸、磷酸盐等。
不同类型的结石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准确识别结石成分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 判断结石形成原因:尿液成分分析可以评估尿液的酸碱度、钙磷比例等指标,帮助判断结石的形成原因。
高尿钙、高尿酸、低尿酸等情况都可能导致结石形成,通过分析尿液成分可以找到潜在的原因。
3. 确定治疗方案:根据尿液成分分析结果,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的结石成分,可以采用不同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如降低饮食中的草酸盐、限制高钠饮食等。
4. 治疗效果评估:尿液成分分析可以帮助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检测尿液成分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尿液成分分析是一种简单、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但在采集尿液样本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包括收集所有尿液、避免外界污染等。
尿液成分分析结果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4小时尿液成分分析在泌尿系结石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帮助诊断结石成分和形成原因,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监测治疗效果。
了解尿液成分分析的临床意义有助于医生更好地应用此方法,并提高泌尿系结石的诊治水平。
结石成分分析的意义结石成分分析的意义

b u t a l s o p r o v i d e s r e a s o n a b l e p r e v e n t i v e a n d t h e r a p e u t i c me a s u r e s .I t a l s o h e l p s t o s e l e c t t h e r a n g e o f me t a b o l i c e v a l u a t i o n .Th i s p a p e r r e v i e ws t h e me a n i n g o f s t o n e c o mp o s i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f o r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a n d o f u r i n a r y c a l c u l i .
结 石病 是 现代 社 会 最 常 见 疾病 之 一 , 且 易 复发 。 超过 1 O 出现 复发 , 约5 O 复发 的结 石 患者 一 生 中 可 再 次形 成结 石[ 】 ] 。结石 形成 原 因复 杂且 有地 区性 差别 , 精确 的尿 石成 分分 析 为深 入探讨 结 石成 因提 供 重 要 的线索 L 3 ] , 也 为制 定 结石合 理 的 防治措 施 和选 用 溶 石疗 法提 供 重要 依 据 , 此外 , 它 还 有 助 于 选 择 代 谢 评 估 的范 围 。本文 通过 介绍 结石 分析 方法 、 常见结 石
K EY W O RDS:u r i n a r y c a l c u l i ;d i a g n o s i s ;t r e a t me n t ;s t o n e a n a l y s i s
泌尿系结石

19
结石分析方法
❖ 化学方法:
1.定性分析:初步检测尿石含有的晶体成分 2.定量分析:检测尿石含有的晶体成分多少
❖ 物理方法:
1.元素分析:有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能谱仪等 2.物相分析:有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 3.结构分析:有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
引起泌尿系结石的局部因素:
1. 尿路梗阻 2. 尿路感染 3. 异物
25
泌尿系结石的病理改变
局部机械性损害:尿路黏膜上皮细胞脱落、溃疡
形成甚至糜烂坏死,造成血尿及局部的炎症。
尿路梗阻: 感染:可进一步加速结石的形成。 结石合并息肉或恶性肿瘤:
26
尿石症的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 a. 尿常规 b. 细菌培养及药敏 c. 24小时尿钙、磷、草酸、尿酸、镁、胱
路显示不清或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4. 肾穿刺尿路造影:
29
尿石症的影像学检查
1. B超:
结石表现为高强回声,其后伴声影
2. CT:
敏感性最高,达96-100%
3. MRI:
适用于IVP禁忌者
4. 放射性核素检查:
肾图
30
上尿路结石
上尿路结石
一.临床表现 肾和输尿管结石表现为与活动有关的血尿和疼
2. 草酸盐最多见,占90% ;以草酸钙结石为主,多存 在于肾和输尿管结石内,呈深褐色,状如桑葚,切 面色泽均匀。硬度高,可在X-ray上显影。
10
草酸钙结石
11
结石的成分及结构
晶体
一.尿石成分
3. 磷酸盐:包括磷酸钙、磷酸氢钙和磷酸镁铵三种, 可存在肾、输尿管及膀胱内,均可在X-ray上显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防治意义
发表时间:2017-11-08T16:54:55.9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作者:李瑞宝李碧君林伟明农毅陈奇彪黄华聪
[导读] 通过对泌尿系结石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为患者的日常饮食饮水、用药及生活习惯提供指导,积极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湛江 524003
【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结石的成分,并对防治泌尿结石的意义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结石标本的成分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泌尿结石成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2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混合结石最为常见,其中含一水草酸钙及二水草酸钙306例(95.63%),含碳酸磷灰石195例(60.94%),磷酸铵镁90例(28.13%),尿酸类结石14例(4.38%);上尿路结石各成分所占比明显高于下尿路结石(P<0.05)。
结论通过对泌尿系结石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为患者的日常饮食饮水、用药及生活习惯提供指导,积极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防治意义
泌尿系结石又称为尿路结石,主要包括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也是住院患者所占比例最高的疾病。
据调查显示,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5%,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1-2]。
因此,了解泌尿系结石的具体成分并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上积极防治,是降低疾病复发率的关键。
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320例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泌尿结石的成分,并对防治泌尿结石的意义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30例,女性患者90例;年龄区间为14~78岁,平均年龄为(38.59±3.56);上尿路结石267例,包括肾结石165例,输尿管结石102例;下尿路结石53例,包括膀胱结石34例,尿道结石19例。
参与研究的所有病患资料完整,符合临床研究标准。
1.2研究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结石标本的成分进行分析,在测试前将结石试用清水洗干净,放在70℃到100℃的烘箱内将结石烘干。
取出结石后,将1mg结石粉末和干燥后的200mg纯溴化钾混合,浓度为0.5%~2.0%。
将其放在玛瑙乳钵内研碎到2μm以下,使用压片机对混合物进行加压处理,制成半透明片,放在红外光谱槽中进行迅速扫描,并使用电脑绘制红外光谱图,自动分析结石的成分。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采用(%)表示计数型指标,类型指标间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x2检验,以统计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
32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混合结石最为常见,其中含一水草酸钙及二水草酸钙306例(95.63%),含碳酸磷灰石195例(60.94%),磷酸铵镁90例(28.13%),尿酸类结石14例(4.38%),具体见表1。
表1 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n=320,%)
3讨论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是确定结石成分和结石性质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可为泌尿系结石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临床上用于分析泌尿系结石的方法较多,红外光谱分析、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等,相比化学分析法而言,物理分析法的分析结果更加准确[3-4]。
红外光谱法是较为常用的物理分析法,其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可分析小标本,标本质量可以仅为1mg,为小标本取样提供了更多便利;其次,可同时检测无机物和有机物,尤其对磷酸盐等物质检测敏感度高,既可检测非晶体又可检测晶体,能够反映出结石的含量和结构特征,分析速度更快;最后,可直接对样本的组成进行测定,并不需要破坏样本成分。
本组研究的32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混合结石最为常见,含一水草酸钙及二水草酸钙构成比最大,且上尿路结石各成分所占比明显偏高。
鉴于此研究结果,提出如下防治建议:在饮水上,成年男性患者的饮水量要保障每日在2500~3000ml之间,女性患者每日饮水量以2000~2500ml为适宜,夏季可适当增加饮水量,要保持饮水量的均衡性[5]。
在日常饮食上,要降低钙饮食中的钙成分,严格限制草酸、盐分和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高嘌呤物饮食。
在用药方面,枸缘酸盐、别嘌呤醇以及噻嗪类利尿药物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增加尿液的PH 值,降低钙离子浓度,可对结石的形成起到抑制性作用。
并且,用药方便,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高。
综上所述,通过对泌尿系结石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为患者的日常饮食饮水、用药及生活习惯提供指导,积极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麒麟,罗志刚.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防治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5(1):6-8.
[2]吴明亮,夏茂楠,张国海,等.256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3):213-215.
[3]黎有富,李清,胡汉祥,等.衡阳地区545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11-11.
[4]刘振,罗旭,娄世洪,等.遵义县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9):1481-1484.
[5]袁敬环,张明明,陶然,等.北京顺义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