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PUMCH)课件
合集下载
血流动力学基础解读课件

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血流速度和方向,评估血管功能 和血流状态。
04
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疾病
高血压与血流动力学
高血压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密切相关,高血压会导致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进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 增大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加剧了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个体化血流动力学研究
根据个体差异,开展个体化的血流动力学研 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血流动力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心血管疾病诊疗
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估心血 管疾病的病情和预后,为治疗提 供依据。
重症医学应用
在重症患者中,血流动力学监测 对于评估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 要意义。
药物研发与评价
热稀释法
在导管头端加热一定量生 理盐水,通过温度变化计 算心输出量。
血气分析
抽取动脉血液样本,分析 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了 解氧合状态。
动态监测技术
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通过放置在心脏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心输出量和血流 动力学参数。
生物阻抗分析
利用电学原理测量身体阻抗变化,评估体液分布和循 环血量。
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基础解读课件
• 血流动力学概述 • 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 •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 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疾病 • 血流动力学治疗与干预 • 血流动力学研究展望
01
血流动力学概述
定义与概念
总结词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在心血管系统 中的流动和压力变化的一门科学。
详细描述
血流动力学主要关注血液在心血管系 统中的流动特性、压力分布、血流量 、血管阻力等参数,以及这些参数之 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04
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疾病
高血压与血流动力学
高血压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密切相关,高血压会导致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进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 增大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加剧了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个体化血流动力学研究
根据个体差异,开展个体化的血流动力学研 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血流动力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心血管疾病诊疗
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估心血 管疾病的病情和预后,为治疗提 供依据。
重症医学应用
在重症患者中,血流动力学监测 对于评估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 要意义。
药物研发与评价
热稀释法
在导管头端加热一定量生 理盐水,通过温度变化计 算心输出量。
血气分析
抽取动脉血液样本,分析 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了 解氧合状态。
动态监测技术
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通过放置在心脏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心输出量和血流 动力学参数。
生物阻抗分析
利用电学原理测量身体阻抗变化,评估体液分布和循 环血量。
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基础解读课件
• 血流动力学概述 • 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 •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 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疾病 • 血流动力学治疗与干预 • 血流动力学研究展望
01
血流动力学概述
定义与概念
总结词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在心血管系统 中的流动和压力变化的一门科学。
详细描述
血流动力学主要关注血液在心血管系 统中的流动特性、压力分布、血流量 、血管阻力等参数,以及这些参数之 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血流动力学原理 ppt课件

程. ❖ 它是利用功能原理推导得到. ❖ 功能原理: ❖ 机械能的改变量等于外力和非保守内力做功的代数
和.
16
17
18
19
第三节 黏性流体的流动
一、层流和湍流
粘性流体的流动形态:层流、湍流、过渡流动
1.层流:流体分层流动,相邻两层流体间只作相对滑动,流 层间没有横向混杂。
甘油缓慢流动
层流示意图
第一节 流体的流动
❖ 一、理想流体 ❖ 二、稳定流动 ❖ 三、连续性方程
5
一、理想流体(ideal liquid) ❖ 流体的特点:流动性、粘性和可压缩性
1. 流动性:是流体最基本的特性 2. 粘性:即运动着的流体中速度不同的各流体层之间
存在着沿切向的粘性阻力(内摩擦力) 3. 可压缩性:实际流体都是可压缩的,特别是对气体
44
3 .全部血液循环系统的血压变化曲线 血压的高低与流量、流阻及血管的柔软程度有关。 由于血液是粘性流体,故血压在体循环过程中是 不断下降的。
45
微循环的基本概念
第六节 微循环血流
2 微循环的结构特点 3 微循环的功能特点
46
Hemorheology
一、微循环的基本概念(microcirculation)
在某一流管中取两个与流管垂直的截面s1 和s2,流
体在两截面处的流速分别为: 1 和 2 ,流量分别
为Q1和Q2 ,则有:Q1=Q2
所以: S1 1S2 2
连续性方程
该式表明:不可压缩的流体做定常流动时,流 管的横截面与该处平均流速的乘积为一常量。对于
不可压缩的均匀流体,各点的密度 是个常量。
定常流动的流体,流管中的流体只能在流管中流动 而不会流出管外,流管外的流体也不会流入管内.
和.
16
17
18
19
第三节 黏性流体的流动
一、层流和湍流
粘性流体的流动形态:层流、湍流、过渡流动
1.层流:流体分层流动,相邻两层流体间只作相对滑动,流 层间没有横向混杂。
甘油缓慢流动
层流示意图
第一节 流体的流动
❖ 一、理想流体 ❖ 二、稳定流动 ❖ 三、连续性方程
5
一、理想流体(ideal liquid) ❖ 流体的特点:流动性、粘性和可压缩性
1. 流动性:是流体最基本的特性 2. 粘性:即运动着的流体中速度不同的各流体层之间
存在着沿切向的粘性阻力(内摩擦力) 3. 可压缩性:实际流体都是可压缩的,特别是对气体
44
3 .全部血液循环系统的血压变化曲线 血压的高低与流量、流阻及血管的柔软程度有关。 由于血液是粘性流体,故血压在体循环过程中是 不断下降的。
45
微循环的基本概念
第六节 微循环血流
2 微循环的结构特点 3 微循环的功能特点
46
Hemorheology
一、微循环的基本概念(microcirculation)
在某一流管中取两个与流管垂直的截面s1 和s2,流
体在两截面处的流速分别为: 1 和 2 ,流量分别
为Q1和Q2 ,则有:Q1=Q2
所以: S1 1S2 2
连续性方程
该式表明:不可压缩的流体做定常流动时,流 管的横截面与该处平均流速的乘积为一常量。对于
不可压缩的均匀流体,各点的密度 是个常量。
定常流动的流体,流管中的流体只能在流管中流动 而不会流出管外,流管外的流体也不会流入管内.
血流动力学监测培训课件

27/14
30/16 28/14
mmHg
98/60
98/56 96/58
mmHg
73
70
70mmHgຫໍສະໝຸດ 888686
bpm
RAP
10
11
10
12
mmHg
尿量
15
16
20
40
cc / hr
RVEF
38%
31%
24%
30%
%
RVESV RVEDV RVSV
•增加81容量指标110
130
160
49
50
160
139
肺动脉楔压的局限性
• 不是 • 肺毛细血管楔压
• 左心室充盈压 • 左心室舒张末压 • 左心室舒张末容
积 • 它是 • 肺血流的反压力
• 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 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
• 心包的限制 • 胸内压 • 心率 • 瓣膜病
心输出量:生理学上的真理
• 事实上不存在“正常心输出量”这个说法 • 心输出量存在下列两种情况 • 足够满足代谢的需要 • 不足以满足代谢的需要 • 仅仅对于心输出量的最低水平低于可能使一些
心率(HR)
单次测量参数 心输出量(CO) 心功能指数(CFI)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 胸腔内血液容积(ITBV) 血管外肺水(EVLW) 全心射血分数(GEF)
•PAC与PiCCO
价格 操作者依从性 持续性管理 使用难度 时间
装载前信息 侵入性 变量
PAC + + 可 ++
+++
+ +++ CVP; PAP;间歇或持续CO; PAWP;SvO2
血流动力学的相关知识护理课件

血液的特性
血液具有粘滞性、凝固性和渗透 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对维持血液 循环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血压与脉搏
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壁上产生的压力,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压达到 的最高值,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压达到的最低值。
脉搏
脉搏是指动脉血管的搏动,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密切相 关。脉搏的频率和强度可以反映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
05
血流动力学护理实践
护理评估与诊断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史、症状、体 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 态。
诊断病因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 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原因, 如心脏疾病、血管病变等 。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和诊断结果,制 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明 确护理目标和重点。
VS
详细描述
个体化护理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 、病情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实践 证明,个体化护理方案在血流动力学护理 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护理教育与培训的改革与发展
总结词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是推动血流动力学护理发展 的重要途径。
概念
血流动力学主要关注血液在血管中的 流动状态、血流速度、压力、阻力、 血流量等参数,以及心脏、血管等器 官对血流的调节作用。
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性
生理功能维持
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是维持人体正 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如氧气和营 养物质的运输、代谢废物的排除
等。
疾病诊断
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许多疾病的共同 特征,通过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可 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血液具有粘滞性、凝固性和渗透 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对维持血液 循环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血压与脉搏
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壁上产生的压力,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压达到 的最高值,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压达到的最低值。
脉搏
脉搏是指动脉血管的搏动,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密切相 关。脉搏的频率和强度可以反映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
05
血流动力学护理实践
护理评估与诊断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史、症状、体 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 态。
诊断病因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 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原因, 如心脏疾病、血管病变等 。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和诊断结果,制 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明 确护理目标和重点。
VS
详细描述
个体化护理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 、病情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实践 证明,个体化护理方案在血流动力学护理 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护理教育与培训的改革与发展
总结词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是推动血流动力学护理发展 的重要途径。
概念
血流动力学主要关注血液在血管中的 流动状态、血流速度、压力、阻力、 血流量等参数,以及心脏、血管等器 官对血流的调节作用。
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性
生理功能维持
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是维持人体正 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如氧气和营 养物质的运输、代谢废物的排除
等。
疾病诊断
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许多疾病的共同 特征,通过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可 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血流动力学PPT课件

• 体循环与肺循环 •体循环与肺循环
2022/3/22
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
1. 正常的血 泵功能 2. 充血 的血 容量( 前负荷) 3. 适当的外周阻血 ( 后负
荷3) 4..合适的血 律, 血 率
5. 血 液的充分氧合 6. 通畅的微循环血 泵功能价
5
血 泵功能评价:
• 评价指标---•C评O价指标----CO
心排血 量
心率
B
P
血管壁 弹性
周围一 血 管阻 力
血量与 容量比
2022/3/22
19
动脉血压数据分类及意义
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平均动脉压
(MBP)
脉压
2022/3/22
• 主要由心肌收缩和心排血量决定,其重 要性在于克服各脏的临界关压
• 其重要性是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CCP),因 为CCP=DBP-LVEDP
36
动脉压血 波形的组成
2022/3/22
3. 舒张压: 该值与血 管的弹性和全身 血 管的紧张度有关。 舒张 压和舒张时间也有关系。 当血 率加快时, 舒张时缩 短, 血 液来不及进血 远端 的分血 , 导致舒张压升血 。 舒张期压血 衰减也称为下 降血 。
37
动脉压血 波形的组成
2022/3/22
化。
2022/3/22
21
无创测压:
• 原理 • 注意事项
2022/3/22
22
• 区别 • 优缺点
无创VS有创
2022/3/22
23
有创测压与无创区别:
1. 测量成分不同 2. 测量数值不同
血 创血 压与有创血 压数值差异在14mmHg以上的数值差异时
2022/3/22
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
1. 正常的血 泵功能 2. 充血 的血 容量( 前负荷) 3. 适当的外周阻血 ( 后负
荷3) 4..合适的血 律, 血 率
5. 血 液的充分氧合 6. 通畅的微循环血 泵功能价
5
血 泵功能评价:
• 评价指标---•C评O价指标----CO
心排血 量
心率
B
P
血管壁 弹性
周围一 血 管阻 力
血量与 容量比
2022/3/22
19
动脉血压数据分类及意义
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平均动脉压
(MBP)
脉压
2022/3/22
• 主要由心肌收缩和心排血量决定,其重 要性在于克服各脏的临界关压
• 其重要性是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CCP),因 为CCP=DBP-LVEDP
36
动脉压血 波形的组成
2022/3/22
3. 舒张压: 该值与血 管的弹性和全身 血 管的紧张度有关。 舒张 压和舒张时间也有关系。 当血 率加快时, 舒张时缩 短, 血 液来不及进血 远端 的分血 , 导致舒张压升血 。 舒张期压血 衰减也称为下 降血 。
37
动脉压血 波形的组成
2022/3/22
化。
2022/3/22
21
无创测压:
• 原理 • 注意事项
2022/3/22
22
• 区别 • 优缺点
无创VS有创
2022/3/22
23
有创测压与无创区别:
1. 测量成分不同 2. 测量数值不同
血 创血 压与有创血 压数值差异在14mmHg以上的数值差异时
血流动力学PPT精品课程讲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孙思邈
血流动力学
*** **大学 **医院
内容
项目 临床用途 方法 正常值
2
常用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有哪些?
3
血流动力学测量的项目
• 压力测量: 血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左房压、右房压、中心静 脉压 • 血流量测量:
CVP高、LAP/血压正常,
提示血容量过多,应利尿
35
LAP、CVP、BP三者关系
• CVP、LAP进行性升高, 血压低,提示低心排、心包压塞、严重心衰,强心利尿、 心包引流 CVP正常、LAP升高、血压低,提示左心衰,应用儿茶酚 胺,强心利尿 CVP高、LAP高、血压低,提示血容量多,外周阻力大,应 扩血管、利尿
33
左房压
• 左心发育不良者 • 灵敏反映左室前负荷,最直接的血容量指标。512mmHg。左房直接测压较肺动脉导管监测PCWP更可 靠。
34
LAP、CVP、BP三者关系
• CVP低、LAP低、血压低, 提示血容量不足,需快速补液 CVP低、LAP低、血压正常 提示心肌收缩良好,血容量轻度不足,适当补液
38
心排血量
• CO:心率和每博排出量的乘积 4-6L/min SV=70ml • CI:单位体表面积上的心排出量
2.5-3.5L/min.m2
• 热稀释法、Fick法
39
项目之三:阻力
• 肺循环阻力PVR:20-130dyn.s.cm-5 • 体循环阻力TPR:700-1600dyn.s.cm-5
20
漂浮导管置入后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 心律失常 • 原因:导管尖端刺激心脏肌壁、瓣膜或腱 • 对策:改变导管位置 索
血流动力学
*** **大学 **医院
内容
项目 临床用途 方法 正常值
2
常用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有哪些?
3
血流动力学测量的项目
• 压力测量: 血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左房压、右房压、中心静 脉压 • 血流量测量:
CVP高、LAP/血压正常,
提示血容量过多,应利尿
35
LAP、CVP、BP三者关系
• CVP、LAP进行性升高, 血压低,提示低心排、心包压塞、严重心衰,强心利尿、 心包引流 CVP正常、LAP升高、血压低,提示左心衰,应用儿茶酚 胺,强心利尿 CVP高、LAP高、血压低,提示血容量多,外周阻力大,应 扩血管、利尿
33
左房压
• 左心发育不良者 • 灵敏反映左室前负荷,最直接的血容量指标。512mmHg。左房直接测压较肺动脉导管监测PCWP更可 靠。
34
LAP、CVP、BP三者关系
• CVP低、LAP低、血压低, 提示血容量不足,需快速补液 CVP低、LAP低、血压正常 提示心肌收缩良好,血容量轻度不足,适当补液
38
心排血量
• CO:心率和每博排出量的乘积 4-6L/min SV=70ml • CI:单位体表面积上的心排出量
2.5-3.5L/min.m2
• 热稀释法、Fick法
39
项目之三:阻力
• 肺循环阻力PVR:20-130dyn.s.cm-5 • 体循环阻力TPR:700-1600dyn.s.cm-5
20
漂浮导管置入后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 心律失常 • 原因:导管尖端刺激心脏肌壁、瓣膜或腱 • 对策:改变导管位置 索
血流动力学检测PPT课件

1 适应证
各类大中手术,尤其是心血管、颅脑和腹部大而复杂的手术 大量输血 脱水、失血和血容量不足 各类休克 心力衰竭等
2 穿刺途径
左、右颈内静脉 左、右锁骨下静脉 左、右股静脉
3.注意事项
判断导管在上、下腔静脉或右房内 调零 确保导管测压系统内无凝血、空气,导管无扭曲 测压时确诊静脉内导管通畅无阻 加强管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意义: 测量中心静脉压(CVP) 肺动脉插管 抽取静脉血 输液 输各种药物
中心静脉压(CVP)组成: 右心室充盈压 静脉内壁压即静脉内血容量 静脉收缩压和张力 静脉毛细血管压 意义: CVP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其高低与血容量静脉张力和右心功能有关 注:CVP不能代表左心功能,当病人出现左心功能不全时,CVP也就失去参考价值
概 述
1无创伤 2创伤性
一 分类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临床麻醉、重症监测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还可分为常用的和选择性两种 1.常用的包括心电图,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 2.选择性包括肺动脉压,心排血量,体或肺循环血管阻力等
适应证
内、外、小儿各科的重危病症 创伤、休克、呼吸衰竭和心血管疾病 心、胸、脑外科等较大而复杂的手术
1.76 0.86 0 0 0.01 0.01 0.61 0.05 0.05 0
5.6 5.5 0.24 0.03 0.1 0.34 1.39 1.0 1.0 0.13
3 方法
1 无创(间接测量法) 袖套测压法 自动化间接测压法 电子血压计 自动化连续测压法 2 有创(动脉直接测压) 以下主要介绍有创血压监测
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压
意义 反映每一个心动周期 动脉压波形初步判断心脏功能 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 方便采动脉血测定血气、电解质变化
各类大中手术,尤其是心血管、颅脑和腹部大而复杂的手术 大量输血 脱水、失血和血容量不足 各类休克 心力衰竭等
2 穿刺途径
左、右颈内静脉 左、右锁骨下静脉 左、右股静脉
3.注意事项
判断导管在上、下腔静脉或右房内 调零 确保导管测压系统内无凝血、空气,导管无扭曲 测压时确诊静脉内导管通畅无阻 加强管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意义: 测量中心静脉压(CVP) 肺动脉插管 抽取静脉血 输液 输各种药物
中心静脉压(CVP)组成: 右心室充盈压 静脉内壁压即静脉内血容量 静脉收缩压和张力 静脉毛细血管压 意义: CVP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其高低与血容量静脉张力和右心功能有关 注:CVP不能代表左心功能,当病人出现左心功能不全时,CVP也就失去参考价值
概 述
1无创伤 2创伤性
一 分类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临床麻醉、重症监测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还可分为常用的和选择性两种 1.常用的包括心电图,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 2.选择性包括肺动脉压,心排血量,体或肺循环血管阻力等
适应证
内、外、小儿各科的重危病症 创伤、休克、呼吸衰竭和心血管疾病 心、胸、脑外科等较大而复杂的手术
1.76 0.86 0 0 0.01 0.01 0.61 0.05 0.05 0
5.6 5.5 0.24 0.03 0.1 0.34 1.39 1.0 1.0 0.13
3 方法
1 无创(间接测量法) 袖套测压法 自动化间接测压法 电子血压计 自动化连续测压法 2 有创(动脉直接测压) 以下主要介绍有创血压监测
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压
意义 反映每一个心动周期 动脉压波形初步判断心脏功能 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 方便采动脉血测定血气、电解质变化
血流动力学检测及护理ppt课件

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
02
心输出量
01
02
03
心输出量
指心脏每分钟由左心室输 出的血液量,是评估心脏 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值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输出 量为5-6L/min。
影响因素
心输出量与心率、心肌收 缩力和血容量等因素有关。
血流阻力
血流阻力
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所 受到的阻力,是影响血液 循环的重要因素。
阻力血管
包括小动脉、微动脉、毛 细血管和静脉,其中毛细 血管的阻力最大。
影响因素
血流阻力与血管口径、血 液粘稠度和血管长度等因 素有关。
血压监测
血压监测
指通过一定方法测量和监测血压的过程。
正常值
正常成年人血压为90-140mmHg/60-90mmHg。
监测方法
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临床上常用间接 测量法。
血流动力学检测及护理 PPT课件
目 录
• 血流动力学检测概述 • 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 • 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护理 • 血流动力学检测在临床的应用 • 血流动力学检测的未来发展
血流动力学检测概述
01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血流动力学检测是评估心血管系统功 能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测量和分析 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了解心脏 、血管和血液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在外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诊断外周血管病变
通过血流动力学检测,可以评估外周血管的狭窄、阻塞等情况,诊断外周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 性脉管炎等。
指导治疗方案
根据外周血管疾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在危重病患者的监测中应用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 / CI=CO/BSA 5.0—6.0L/min / 2.8—3.6L/min m2
–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指数:
SV=CO/HR / SVI=CI/HR 60—90ml/beat / 30—50 ml/beat m2
• 每搏输出量 (Stroke Volume, SV)
–一侧心室在一次搏动中射出的血液量, 简称搏出量。 –搏出量等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和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之差, SV=EDV-ESV,约为70ml。
• 射血分数 (Ejection Fraction, EF)
–搏出量占EDV的百分比, EF=SV/EDV,为 55-65%。 –<50%表示有心衰存在,<33%表示有严 重心衰存在。 –EF比SV更能早期反映心泵功能的异常。 –对心脏扩大病人心泵功能的评估,其价 值高于CO
血流动力学指标 (3)
• 心血管参数(3)
–体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指数
• SVR=(MAP-RAP) ×80/CO • SVRI=(MAP-RAP) ×80/CI
1760-2600 dynes sec m2/cm5
–肺循环阻力/肺循环阻力指数
• PVR=(PAP-PCWP) ×80/CO • PVRI=(PAP-PCWP) ×80/CI
MAP
CVP
mmHg
mmHg mmHg mmHg bpm g/L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82 ~ 102
6 ~ 12 6 ~ 12 11 ~ 16 60 ~ 100 120 ~ 160
肺动脉嵌顿压 PAWP 平均肺动脉压 MPAP 心率 HR
血红蛋白含量 Hb
血流动力学常用指标
Q
V1 TB T1 K1K 2
经
注射
肺
热
稀
释
法
CO=2L/min
Temp
Time 曲线下面积与肺动脉的血流 速度成反比。 在无心内分流的情况下,该 血液流速等于(平均)心输 出量(CO)
CO=15L/min
漂 浮 导 管
经
肺
热
稀
释
法
• 低温溶液可用5ml的量,常温溶液应该用10ml。 • 注射时间最好<2秒,通常<4秒。 • 呼吸周期内随机注射会有>10%的变异;而呼吸 末的变异可降至5%。理论上,应于呼吸末注射。 实际工作中,选择大致相同的呼吸周期时间段。 • 首次测定到的值往往会偏高。
血 流 动 力 学 Hemodynamics
血流动力学监测
• 研究的是血液在循环系统中运动的 物理学。通过对作用力、流量和容
积三方面因素的研究,观察血液在 循环系统中的运动情况。
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产生
Swan-Ganz肺动脉内热稀释漂浮导管
经压力传感器接床边监护仪 测PAP,WP
1ml注射器 经压力传感器接床边监护仪 测CVP
-1•(m2)-1
计算方法 SVI(MPAP— CVP)•0.0143 SVI(MAP— PAWP)•0.0143 CI•CaO2•10 CI(CaO2— CvO2)•10 (CaO2— CvO2)/CaO2
参考值 4 ~8 44~68 520~720 100~180 22~30
-1•(m2)-1
ml•min ml•min %
•严重并发症:
–心律失常 –导管打结 –肺动脉破裂 –肺栓塞 –感染 –瓣膜损伤、诱发心内膜炎、空气 栓塞
热稀释法测CO的基本原理
Q 代表CO TB t dt V1 代表注入冰水量 TB 代表血液温度 T1 代表注射用水温度 K1 代表密度系数 K2 代表计算机常数,根据仪器生产厂家、导管 规格及注入冰水量的不同而不同; TB(t)dt 代表有效时间内血液温度的变化, 反映热稀释曲线下的面积。 以上参数的变化对心输出量的测量有明显影响。
温度感受器
接CO测定插件
7F 全长110cm
Swan-Ganz 导 管
•绝对禁忌Leabharlann :–在导管经过的通道上有严重的解剖 畸形 –导管无法通过或导管本身即可使原 发疾病加重(如右室流出道梗阻、 肺动脉瓣或三间瓣狭窄、肺动脉严 重畸形等)
• 相对禁忌症:
1.急性感染性疾病 2.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动脉内膜炎 3.束支传导阻滞,尤其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 阻滞 4.近期频发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 5.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6.活动性风湿病 7.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缺氧 8.严重出血倾向 9.心脏及大血管内有附壁血栓 10.疑有室壁瘤且不具备手术条件者
• 系列测定值,数值间彼此偏差应<10%。
• 即使病情稳定,CO也会有>10%的偏差;故只有 当CO的变化>10%时,才会考虑病情发生变化。
体表面积 (BSA)
• BSA(m2)=[身高(cm)+体重(kg)-60]/100
血流动力学常用指标
指标 缩写 单位 计算方法 参考值
平均动脉压
中心静脉压
指标 心输出量 缩写 CO 单位 L / min 计算方法 直接测量 参考值 5 ~ 6
每搏输出量
心脏指数 每搏输出量指 数
SV
CI SVI
ml/beat
L•min-1•(m2)
-1
CO/HR
CO/BSA
-1
60 ~ 90
2.8 ~ 3.6 30 ~ 50
ml•beat-1•(m2)
SV/BSA
体循环阻力指 数
-1•(m2)-1
-1•(m2)-1
血流动力学指标 (1)
• 心血管参数(1)
–中心静脉压:
CVP=RAP=RVEDP (右房/室间无阻塞) 6-12 mmHg
–肺毛细血管嵌顿压:
PCWP=LAP=LVEDP(左房/室间无阻塞) 6-12 mmHg
血流动力学指标 (2)
• 心血管参数(2)
–心搏出量/心搏指数:
45-225 dynes sec m2/cm5
血流动力学指标 (4)
• 心血管参数(4)
–心脏每搏功
肺循环阻力指 数
SVRI
PVRI
dyne•sec/cm5•m2
dyne•sec/cm5•m2
79.92(MAPCVP)/CI
79.92(MAPPAWP)/CI
1760 ~ 2600
45 ~ 225
血流动力学常用指标
指标 右心室做功指 数 左心室做功指 数 氧输送 氧耗量 氧摄取率 缩写 PVSWI LVSWI DO2 VO2 O2ext 单位 g•m g•m
–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指数:
SV=CO/HR / SVI=CI/HR 60—90ml/beat / 30—50 ml/beat m2
• 每搏输出量 (Stroke Volume, SV)
–一侧心室在一次搏动中射出的血液量, 简称搏出量。 –搏出量等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和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之差, SV=EDV-ESV,约为70ml。
• 射血分数 (Ejection Fraction, EF)
–搏出量占EDV的百分比, EF=SV/EDV,为 55-65%。 –<50%表示有心衰存在,<33%表示有严 重心衰存在。 –EF比SV更能早期反映心泵功能的异常。 –对心脏扩大病人心泵功能的评估,其价 值高于CO
血流动力学指标 (3)
• 心血管参数(3)
–体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指数
• SVR=(MAP-RAP) ×80/CO • SVRI=(MAP-RAP) ×80/CI
1760-2600 dynes sec m2/cm5
–肺循环阻力/肺循环阻力指数
• PVR=(PAP-PCWP) ×80/CO • PVRI=(PAP-PCWP) ×80/CI
MAP
CVP
mmHg
mmHg mmHg mmHg bpm g/L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82 ~ 102
6 ~ 12 6 ~ 12 11 ~ 16 60 ~ 100 120 ~ 160
肺动脉嵌顿压 PAWP 平均肺动脉压 MPAP 心率 HR
血红蛋白含量 Hb
血流动力学常用指标
Q
V1 TB T1 K1K 2
经
注射
肺
热
稀
释
法
CO=2L/min
Temp
Time 曲线下面积与肺动脉的血流 速度成反比。 在无心内分流的情况下,该 血液流速等于(平均)心输 出量(CO)
CO=15L/min
漂 浮 导 管
经
肺
热
稀
释
法
• 低温溶液可用5ml的量,常温溶液应该用10ml。 • 注射时间最好<2秒,通常<4秒。 • 呼吸周期内随机注射会有>10%的变异;而呼吸 末的变异可降至5%。理论上,应于呼吸末注射。 实际工作中,选择大致相同的呼吸周期时间段。 • 首次测定到的值往往会偏高。
血 流 动 力 学 Hemodynamics
血流动力学监测
• 研究的是血液在循环系统中运动的 物理学。通过对作用力、流量和容
积三方面因素的研究,观察血液在 循环系统中的运动情况。
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产生
Swan-Ganz肺动脉内热稀释漂浮导管
经压力传感器接床边监护仪 测PAP,WP
1ml注射器 经压力传感器接床边监护仪 测CVP
-1•(m2)-1
计算方法 SVI(MPAP— CVP)•0.0143 SVI(MAP— PAWP)•0.0143 CI•CaO2•10 CI(CaO2— CvO2)•10 (CaO2— CvO2)/CaO2
参考值 4 ~8 44~68 520~720 100~180 22~30
-1•(m2)-1
ml•min ml•min %
•严重并发症:
–心律失常 –导管打结 –肺动脉破裂 –肺栓塞 –感染 –瓣膜损伤、诱发心内膜炎、空气 栓塞
热稀释法测CO的基本原理
Q 代表CO TB t dt V1 代表注入冰水量 TB 代表血液温度 T1 代表注射用水温度 K1 代表密度系数 K2 代表计算机常数,根据仪器生产厂家、导管 规格及注入冰水量的不同而不同; TB(t)dt 代表有效时间内血液温度的变化, 反映热稀释曲线下的面积。 以上参数的变化对心输出量的测量有明显影响。
温度感受器
接CO测定插件
7F 全长110cm
Swan-Ganz 导 管
•绝对禁忌Leabharlann :–在导管经过的通道上有严重的解剖 畸形 –导管无法通过或导管本身即可使原 发疾病加重(如右室流出道梗阻、 肺动脉瓣或三间瓣狭窄、肺动脉严 重畸形等)
• 相对禁忌症:
1.急性感染性疾病 2.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动脉内膜炎 3.束支传导阻滞,尤其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 阻滞 4.近期频发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 5.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6.活动性风湿病 7.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缺氧 8.严重出血倾向 9.心脏及大血管内有附壁血栓 10.疑有室壁瘤且不具备手术条件者
• 系列测定值,数值间彼此偏差应<10%。
• 即使病情稳定,CO也会有>10%的偏差;故只有 当CO的变化>10%时,才会考虑病情发生变化。
体表面积 (BSA)
• BSA(m2)=[身高(cm)+体重(kg)-60]/100
血流动力学常用指标
指标 缩写 单位 计算方法 参考值
平均动脉压
中心静脉压
指标 心输出量 缩写 CO 单位 L / min 计算方法 直接测量 参考值 5 ~ 6
每搏输出量
心脏指数 每搏输出量指 数
SV
CI SVI
ml/beat
L•min-1•(m2)
-1
CO/HR
CO/BSA
-1
60 ~ 90
2.8 ~ 3.6 30 ~ 50
ml•beat-1•(m2)
SV/BSA
体循环阻力指 数
-1•(m2)-1
-1•(m2)-1
血流动力学指标 (1)
• 心血管参数(1)
–中心静脉压:
CVP=RAP=RVEDP (右房/室间无阻塞) 6-12 mmHg
–肺毛细血管嵌顿压:
PCWP=LAP=LVEDP(左房/室间无阻塞) 6-12 mmHg
血流动力学指标 (2)
• 心血管参数(2)
–心搏出量/心搏指数:
45-225 dynes sec m2/cm5
血流动力学指标 (4)
• 心血管参数(4)
–心脏每搏功
肺循环阻力指 数
SVRI
PVRI
dyne•sec/cm5•m2
dyne•sec/cm5•m2
79.92(MAPCVP)/CI
79.92(MAPPAWP)/CI
1760 ~ 2600
45 ~ 225
血流动力学常用指标
指标 右心室做功指 数 左心室做功指 数 氧输送 氧耗量 氧摄取率 缩写 PVSWI LVSWI DO2 VO2 O2ext 单位 g•m 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