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短跑速度方法浅谈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的教法与体会论文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的教法与体会论文•相关推荐如何提高短跑速度的教法与体会论文短距离快速跑在初中各年级教材中都出现,是跑的重点教材,除跑的距离要求不同之外,技术要求可概括为一松,二大,三快,四平直,也就是动作轻松,步幅大,步频快,要平稳,直线性强。
要达到上述要求,腿的后蹬前摆要快速充分有力,摆动腿用前脚掌积极着地缓冲。
全身动作协调配合,但在不同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所侧重。
教材中要求一年级可重点要求跑的直线性,抬腿充分和摆臂正确,从小养成正确的跑姿。
在这个基础上,二年级后蹬跑的教学结合要求逐渐做到快速有力的后蹬,同时注意身体的平稳性,摆臂正确。
三年级可增加对摆动腿积极下压着地的要求。
起跑方法,低年级可采用自然站立式起跑,二、三年级可采腿弯屈身体较大前倾的站立式与蹲踞式的起跑。
所谓“欲速则不达”,短距离快速跑在教学中应注意防止只追求跑得快,而忽视跑的轻松、自然和技术正确,教学中不宜多用秒表计时,练习中应多采用轻松、自然和有控制的速度进行练习,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过早、过多进行程度大的快速跑,往往容易造成动作紧张、僵硬等容易养成的错误动作和技术习惯。
短距离教学中我是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的':1、快速的高抬腿跑、有力的后蹬跑,有节奏性的小步跑。
2、中速跑30米,注意动作轻松和技术要求。
3、沿直线快速跑30米。
4、集体听信号的站立式起跑,快速跑30米。
5、游戏式练习,多采用分小组进行比赛的迎面接力跑,少采用有转弯的来回跑游戏。
6、短距离起跑追逐游戏,将每练习分成各半。
例如:有六条跑道则三人站在一、三、五道起跑线上,另三人站在二、四、六起跑线前60公分至1米处,同时作好站立式的预备姿势,听信号后同时起跑,要求一、三、五道的三人在30米内追上前面的二、四、六道三人,用手触倒前面同伴身体就算追上,超过30米追上无效,在有效距离内被追倒的再回后跑一次。
前后轮换练习。
7、不同形式的起跑预备姿势的追逐游戏(站立式,半踞式,蹲踞式等);例如按一、二报数,将学生分成一、二两组,两级对背或面对面,作站立式起跑姿势;或盘腿对坐、背对背坐;或俯卧两臂支撑等不同形式的起跑姿势,听到信号后,两组同时起动,一个组追另一个组,当教师叫“1”时,二组的学生为被追者;当老师叫“2”时则一组的学生为被追者,以手触摸到前排者为追上,超过20米线,追上无效。
学生短跑训练提升速度和发力

学生短跑训练提升速度和发力短跑在学生体育训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如何提升学生的短跑速度和发力则成为了训练的重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学生短跑训练中提升速度和发力的方法和技巧。
一、热身和拉伸在进行短跑训练之前,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是非常重要的。
热身可以增加肌肉温度,提前让肌肉和关节适应运动的强度;而拉伸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减少受伤的风险。
常见的热身运动包括慢跑,高抬腿,踢腿等,拉伸运动可以选择腿部、臀部和上身的拉伸动作。
二、爆发力训练爆发力是短跑中提升速度和发力的关键。
学生可以通过一些专门训练爆发力的训练方法来提升自己的短跑表现。
如下蹲起跳、跳箱、仰卧起坐等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和腹肌的力量和协调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爆发力。
三、起跑技巧短跑的开始非常重要,良好的起跑技巧可以让学生在起跑时获得更大的动力。
其中,正确的起跑姿势是提高起跑效果的关键。
学生应该采取弓箭步姿势,保持身体微微前倾,手放在出发线上,以便能够第一时间发力起跑。
四、腿部力量训练腿部力量对于短跑速度和发力至关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腿部力量训练来增强大腿和小腿的力量。
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深蹲、蹲跳、跳绳、单腿跳等。
这些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腿部肌肉,提高爆发力和速度。
五、跑姿训练正确的跑姿可以提高短跑的效果。
学生应该保持挺胸、收腹和摆臂的姿势,并且保持腿部的频率和幅度,尽可能减少能量的浪费。
可以让学生进行镜面训练,观察自己的跑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部分,以达到改善跑姿的目的。
总结:学生在短跑训练中提升速度和发力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和技巧外,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和适当的休息也非常重要。
此外,专业教练的指导和监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
通过持续的训练和不断的努力,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短跑速度和发力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浅谈如何提高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短跑速度

少顾及或训练 比例失衡 , 致使所 训练 的学 生, 无论 男 、 , 女 双腿 肌 肉格 外粗 蹬所产生的动力作用于上体前移并给 向前蹬 腿提供 了空 间和辅助力 , 而 从
壮 。加 上 在 腿 部 杠 铃 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习 中 , 习 间 隙 未 很 好 放 松 肌 肉 , 酸 等 代 谢 产 物 能 促 使 步 幅 的 加 大 。 练 乳 未得 到 及 时 清 除 , 而 久 之 , 肉的 伸 展 性 和 弹 性 降 低 , 至 在 跑 动 中 明显 久 肌 以 表 现 出上 肢 及 躯 干 在 吃 力 地 拉 动 粗 大 沉 重 的 下 肢 向前 移 动 的 迹 象 。
强调大腿 自然放松 ; 积极 前摆 , 求摆 动腿快 而向前 , 要 强调膝 衡 ; 次 , 臂 的积 极 摆 动 , 随 着 脊 柱 的 扭 转 , 脊 柱 扭 转 的 肌 肉拉 引 对 量靠近臀部 , 其 两 伴 使 掌 形 使 侧 骨盆 向前 转 动 , 而 加 大 了步 长 。 再 次 , 肢 的 积 极 摆 动 , 协 调 提 高 两 关 节 放 松 。 握 调 整 跑 中的 放 松 技 术 , 成 放 松 幅 度 的正 确 技 术 定 型 , 整 从 上 能 腿的动作频率。在训练实践 中 , 加强上 肢训 练。另外 , 应 躯干部 位肌 肉的 个动作达到 自动化。肌 肉的放松与许多 因素 有关 , 身体各部位 肌 肉力量 的 力量 , 腰腹部肌 肉的力量及稳 定和旋 转脊柱 肌 肉的力量 , 均应 得到 合理均 均衡 , 动作技术规范巩固与否 , 机体的柔韧性程度等。 衡 的发 展 。 总 之 , 体 是 作 为 一 个 整 体 在 运 动 的 , 多肌 肉 都 要 加 入 这 一 人 许 以上是我对短跑教学蹬地 与摆臂 技术 的认识 , 在实 际教学 中, 只要进 学 运动 。 如果过分发展某~块肌 肉而不顾 其它 , 就会使运 动员 的肌 肉僵化 , 限 行 科 学 合 理 的 训 练 , 生 的 短 跑 成 绩 一 定 会 有 很 大 的 提 高 。 制关节 的活动 , 从而导致速度下降。
提升初中体育200m跑教学的有效方法5篇

提升初中体育200m跑教学的有效方法5篇第1篇示例:提升初中体育200米跑教学的有效方法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00米跑是考验学生速度和耐力的项目之一。
如何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200米跑成绩,是每位体育教师都面临的挑战。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初中生在200米跑项目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循序渐进,分阶段训练初中生在200米跑项目上的训练需要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
首先要进行基础训练,包括短跑和耐力跑的训练。
通过短跑训练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速度,通过耐力跑训练提高学生的持久力和耐力。
在基础训练之后,逐渐向200米跑项目过渡,进行特定项目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调整训练强度和数量,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受伤。
二、注重技术训练,提高技术水平在提升初中生的200米跑成绩过程中,技术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跑步姿势、踏频和呼吸等方面的技术训练。
通过细致的指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技术动作,从而提高跑步效率,减少能量消耗,提升跑步速度。
三、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保障休息和恢复在进行200米跑训练的过程中,合理安排训练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训练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训练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疲劳和受伤。
要重视训练后的休息和恢复,保障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和饮食,帮助身体恢复并提高训练效果。
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建立信心和动力在提升初中生的200米跑成绩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建立信心和动力是非常重要的。
体育教师应该鼓励和赞扬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和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在200米跑项目上的成绩。
五、加强团队合作,共同努力提升200米跑项目是一个个人赛事,但是团队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体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共同努力提升200米跑成绩。
通过小组训练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在200米跑项目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浅谈中学生400米跑的训练方法

浅谈中学生400米跑的训练方法中学生400米跑是体育课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对于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帮助中学生提高400米跑的成绩,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训练方法。
1.基础有氧训练:中学生400米跑需要具备较高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因此,基础有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选择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4次,每次30分钟到1小时。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2.间歇训练:中学生400米跑是一项较为爆发力和短时间内迅速消耗能量的项目,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间歇训练。
间歇训练可以提高速度和爆发力,并提高中学生在短时间内的能量供应能力。
常用的间歇训练方法有短跑、爬坡跑、绳子跳等。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训练强度和次数。
3.强化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对于提高速度、爆发力和耐力有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体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力量训练项目进行锻炼。
力量训练应该和跑步训练相结合,如一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
力量训练可以帮助中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减少受伤的风险。
4.技术训练:中学生400米跑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项目。
为了提高成绩,并且减少受伤的风险,技术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学习正确的姿势、转弯技巧和起跑技巧来提高跑步的效果。
此外,定期进行跑姿的矫正和检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5.适当的休息和恢复:中学生400米跑对身体的消耗较大,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在训练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跑步训练和休息时间,以防止过度训练导致身体损伤和疲劳。
建议中学生每周安排1-2天的休息时间,同时通过拉伸、按摩等方式进行身体的放松和恢复。
综上所述,中学生400米跑的训练方法应包括基础有氧训练、间歇训练、强化力量训练、技术训练以及适当的休息和恢复。
通过以下这些训练方法的结合和坚持,中学生可以提高400米跑项目的成绩,并改善身体素质。
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和身体损伤的风险,确保身体健康和安全。
培养中学生田径短跑技能的实用方法

培养中学生田径短跑技能的实用方法引言田径运动是中学生体育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短跑作为田径运动的核心项目之一,对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和速度能力有很大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方法,帮助中学生培养田径短跑技能。
1. 热身在进行任何体育训练之前,热身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热身可以帮助中学生预防运动伤害,提高血液循环和肌肉弹性。
在短跑训练前,进行5-10分钟的全身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包括慢跑、高抬腿、臀部开合运动等。
2. 姿势正确中学生在进行短跑训练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站立时脚掌稍微分开,保持身体直立;起跑时,膝盖要高抬并向前伸展,落地时脚尖先着地,然后缓慢落下。
整个过程中,身体要保持稳定,腰部和肩膀要放松。
3. 动作练习除了热身和正确姿势,动作练习也是培养短跑技能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简单但有效的动作练习:•膝盖提高跑:中学生可以通过在场地上小跑,用意识控制膝盖抬高的高度来加强大腿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爬墙训练:在一堵墙前,中学生可以用手触摸墙面,然后迅速用脚蹬墙并保持空中姿势,这可以有效锻炼蹬地力量和核心稳定性。
•阶梯训练:使用阶梯进行上蹬。
中学生可以通过在阶梯上连续上蹬了解脚步频率和蹬地力量的关系。
4. 增加爆发力短跑需要迅速爆发并保持高速度,因此增加爆发力对中学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增加爆发力的训练方法:•连续跳跃:中学生可以通过连续跳跃来训练爆发力。
站在一个地点,用力跳跃,然后迅速连续跳跃数次,训练腿部肌肉迅速发力。
•坡度跑:找一段有坡度的道路,进行爆发力训练。
中学生可以加快速度,在坡度上全力冲刺,这样可以增加腿部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重力训练:使用弹力带或哑铃进行脚踝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增加蹬地力量和爆发力。
5. 监测进步中学生们可以利用跑步应用或计时器来监测短跑训练的进步。
记录每次训练的时间,并逐渐提高速度和效果。
这可以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并激励他们更加努力训练。
结论通过合理的热身、正确的姿势、动作练习、增加爆发力和监测进展,中学生们可以有效地培养田径短跑技能。
提升初中体育200m跑教学的有效方法9篇

提升初中体育200m跑教学的有效方法9篇第1篇示例:提升初中体育200米跑教学的有效方法初中体育课程中,200米跑是一项常见的项目,也是考核学生速度和耐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初中生而言,提升200米跑的成绩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更可以锻炼意志品质。
如何有效地提升初中体育200米跑的教学效果,是每位体育老师都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探讨提升初中体育200米跑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教学内容1.基础技术训练初中学生在进行200米跑训练之前,必须掌握基本跑步技术。
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起跑姿势、加速跑姿势和冲刺姿势。
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教学、示范教学和手把手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提升200米跑的成绩。
2.心理素质培养200米跑是一项需要耐力和毅力的体育项目,因此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激励性语言、集体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比赛激情和斗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从而更好地完成200米跑训练。
3.间歇训练针对200米跑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间歇性训练的方法。
间歇训练是将训练过程中的高强度运动和低强度运动交替进行,可以提高学生的耐力和速度,有助于他们在实际跑步比赛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教学方法1.分层教学由于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将学生按照不同的水平进行分组,给予不同程度的训练。
这样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进步。
2.激励性教学在进行200米跑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立奖励机制,设立目标,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训练。
可以设立成绩优秀奖、最佳表现奖等奖项,鼓励学生在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成绩,增强他们的动力和积极性。
3.趣味性教学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教学的方法,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跑步比赛、团体合作训练、夺宝奇兵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200米跑训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提升初中体育200m跑教学的有效方法

提升初中体育200m跑教学的有效方法200米跑是体育教学中常见的项目之一,既考验了学生的速度和爆发力,又考验了学生的耐力和技术。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200米跑成绩成为老师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训练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介绍提升初中体育200米跑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训练内容1. 提高基础速度提高基础速度是提升学生200米跑成绩的基础。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如短距离间歇性训练、上坡加速训练、负重训练等,来提高学生的基础速度。
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进行100米和150米跑等单项赛来检验学生的速度水平,激发学生的竞技心理。
2. 提高耐力提高耐力是200米跑的另一个重要训练内容。
学生在进行200米跑时,需要持续发挥自己的速度和力量,因此耐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教师可通过长距离跑、循环训练、间歇跑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
在训练中,可以将跑步与其他项目结合起来,如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以增加训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 技术动作训练200米跑不仅仅是简单的奔跑,还需要配合合理的摆臂、踩地等技术动作。
教师在训练中应重点讲解和练习200米跑的技术动作,包括出发动作、摆臂动作、踩地动作等。
还可以通过视频分析、示范讲解、手把手教学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二、训练方法1. 分层分组训练在进行200米跑训练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速度水平和耐力水平进行分层分组训练。
对于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进行提高基础速度的训练;对于耐力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提高耐力的训练。
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200米跑成绩。
2. 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合理的训练计划可以在保证训练效果的避免学生产生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
训练计划应包括不同阶段的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 注重心理辅导200米跑是一项需要强大意志和坚强意志的项目,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疲劳、厌倦和不自信的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初中生短跑速度方法浅谈
短距离快速跑在初中各年级教材中都出现,是跑的重点教材,除跑的距离要求不同之外,技术要求可概括为一松,二大,三快,四平直,也就是动作轻松,步幅大,步频快,要平稳,直线性强。
要达到上述要求,腿的后蹬前摆要快速充分有力,摆动腿用前脚掌积极着地缓冲。
全身动作协调配合,但在不同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所侧重。
教材中要求一年级可重点要求
跑的直线性,抬腿充分和摆臂正确,从小养成正确的跑姿。
在这个基础上,二年级后蹬跑的
教学结合要求逐渐做到快速有力的后蹬,同时注意身体的平稳性,摆臂正确。
三年级可增加
对摆动腿积极下压着地的要求。
起跑方法,低年级可采用自然站立式起跑,二、三年级可采
腿弯屈身体较大前倾的站立式与蹲踞式的起跑。
所谓“欲速则不达”,短距离快速跑在教学中应注意防止只追求跑得快,而忽视跑的轻松、自然和技术正确,教学中不宜多用秒表计时,练习中应多采用轻松、自然和有控制的速度进
行练习,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过早、过多进行程度大的快速跑,往往容易造成动作紧张、僵硬
等容易养成的错误动作和技术习惯。
短距离教学中我是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的:
1、快速的高抬腿跑、有力的后蹬跑,有节奏性的小步跑。
2、中速跑30米,注意动作轻松和技术要求。
3、沿直线快速跑30米。
4、集体听信号的站立式起跑,快速跑30米。
5、游戏式练习,多采用分小组进行比赛的迎面接力跑,少采用有转弯的来回跑游戏。
6、短距离起跑追逐游戏,将每练习分成各半。
例如:有六条跑道则三人站在一、三、
五道起跑线上,另三人站在二、四、六起跑线前60公分至1米处,同时作好站立式的预备
姿势,听信号后同时起跑,要求一、三、五道的三人在30米内追上前面的二、四、六道三人,用手触倒前面同伴身体就算追上,超过30米追上无效,在有效距离内被追倒的再回后
跑一次。
前后轮换练习。
7、不同形式的起跑预备姿势的追逐游戏(站立式,半踞式,蹲踞式等);例如按一、
二报数,将学生分成一、二两组,两级对背或面对面,作站立式起跑姿势;或盘腿对坐、背
对背坐;或俯卧两臂支撑等不同形式的起跑姿势,听到信号后,两组同时起动,一个组追另
一个组,当教师叫“1”时,二组的学生为被追者;当老师叫“2”时则一组的学生为被追者,以
手触摸到前排者为追上,超过20米线,追上无效。
游戏亦可单个进行。
这个练习不仅能提
高学生快跑的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8、接力跑,4×50米或2×50米练习。
9、当放松跑,加速跑交替进行练习。
10、50米跑与放松、加速跑的完整练习。
11、终点冲刺的练习。
快速跑教学过程中如何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是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一个
关键手段,我在短跑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学习上通常出现的错误动作作了统计,找出产生错
误原因,并且作出如何纠正的方法,以下是短距离快速跑教学中,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
动作的手段:
1.后腿不充分。
产生原因是后蹬、摆肌肉力量差。
纠正方法:进一步明确后蹬、摆腿的
动作的技术要领,通过高抬后蹬跑及各种跳跃的练习,发展蹬摆力量。
2.抬头挺胸跑。
产生原因是动作紧张或腹肌力量差。
纠正方法:要求跑时目视前方,动
作放松,动作协调,用定距离的放松跑。
多做腹部的练习发展腹肌力量。
3.低头收腹跑。
产生原因是动作紧张、拘束,摆动腿前摆不充分,没有带髋向前。
纠正
方法:⑴目视前方目标的放松跑和放松加速跑;⑵背后屈肘夹着短棒,挺胸、送髋的跑进行
练习。
4.摆臂不正确“筛米式”、“打鼓式”、“直臂摆式”。
产生原因有两种可能,⑴摆臂动作不
是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动,而是左右摆动以肘关节为轴,前后摆动以肘时以肘关节为轴,
小臂上、下摆动。
⑵直臂摆动的原因是技术要求不正确,没有自然屈肘及动作紧张所引起。
纠正方法:⑴作正确的摆臂动作示范和错误的摆臂动作示范,并进一步明确充肩为轴,
屈肘前后摆的技术要求,学生多次听节拍练习。
(3)多作原地摆臂练习,教师逐一检查纠正动
作正确性,按节拍进行快慢的正确摆臂练习。
(4)绳子放在肩背上,绳子两端在体前,然后屈
久90度,两手紧握绳子,固定有度,进行原地摆臂练习,体会以肩关节为轴,屈肘前后摆
动的动作。
5.跑的直线性差。
产生原因:八字脚,髋关节柔韧性差及摆臂方向不正确所引起。
纠正
方法:⑴沿地面上的直线和跑,要求脚尖正对前方。
⑵多作原地摆臂练习,强调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动,作,用定距离的放松跑。
多做腹部的练习发展腹肌力量。
作30米--50米
弓箭步,发展髋关节的柔韧性。
短距离快速跑的技术水平通常从四种基本类型进行珍断、评价快速跑技术质量,以便针
对错误动作、予以纠正和改进。
四种类型有:①理想型;即起跑后以最短时间达到最快速度,并把这速度尽量提高和保持通过终点。
②不规则型;即疾跑发挥出最高速度,不仅没有继续
发挥和保持,反而趋降,当接近终点时又升了上去,并上升到最高速度,该终点终判时反而
以最高速度通过终点。
③速度耐力差型;奔跑者没有能把加速跑获得较高速度保持到终点,
而是进入途中跑后速度逐渐下降,显示了速度耐差的毛病。
④体力不足型;起跑反应慢,尽
管努力但途中跑一直没有发挥出较高的速度。
因此在短距离快速跑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快
速跑的技术是提高快速跑水平和成绩的根本途径。
但实践中表明,学生只掌握了快速基本技术而不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还是不能发挥理想的运动水平。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
正常发挥技术的物质基础。
因此,教学中不仅重视让学生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技术的掌握,同时也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抓好有关素质的练习,打好身体素质基础,以便使学生
正确运用技术,发挥理想的水平,跑步时达到最快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