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修辞手法举例

合集下载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例句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例句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例句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例句十大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引用、反复。

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并举例,一起来看看吧。

一、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1)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2)是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的事物加以说明,便于人们深入理解。

2、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云彩像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二、拟人1、定义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1)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活了,使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2)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容易理解。

2、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3)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排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常见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 例: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 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引用:把别人的话或大家 十 、引用 把别人的话或大家 熟悉的成语典故等有选择地组 织到自己的文章里。 织到自己的文章里。
例:古人常用"汗牛 古人常用 汗牛 充栋"之类的成语形 充栋 之类的成语形 容藏书的丰富。 容藏书的丰富。
题 金 山 寺
苏 轼
潮随暗浪雪山倾,
试着倒读 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 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远树江天晚, 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 碧峰千点数鸥轻。
十四、通感:五官功能能出现 十四、通感: 互相补充, 互相补充,互相转化的彼此沟 通现象。 通现象。 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 的。
八、反复:为了强调某事物或 反复 为了强调某事物或 感情, 感情,使同一词语或句子再 次出现 例:无耻啊!无耻啊 这是某 无耻啊 无耻啊!这是某 无耻啊 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 集团的无耻 恰是李先生的 光荣。 光荣。
九、反语:实际上要表达的意 反语 实际上要表达的意 思和字面上的意思完全相反, 思和字面上的意思完全相反 用以加强幽默讽刺的表达效 果。
十一、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 十一、设问:先提出问题, 说出自己的看法(自问自答) 说出自己的看法(自问自答)。
例:是谁创造了世界? 是谁创造了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是我们劳动群众。
十二、反问:即反诘。用疑问的 十二、反问:即反诘。 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问而不答,让读者从话中找到 问而不答, 答案) 答案) 例: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 受吗? 受吗?
三、借代:不直接说 借代: 出要描述的人或事物, 出要描述的人或事物 而借用与人或事物有 关的东西来代替。

各类修辞手法举例

各类修辞手法举例

各类修辞手法举例⒈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⒉拟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⒊拟物: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⒋夸张(扩大):柏油路晒化了,乃至铺户门前的铜牌仿佛也要晒化(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她尚未端酒怀,就醉了。

5.排比: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贵,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漂亮和宽广。

6.对偶(正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流水对):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7.反复:仿佛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8.反问:我呢,我莫非没有应该责备的地址吗?9.引用(直接引用):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故门生没必要如师,师没必要贤於门生。

(间接引用):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部份代整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特征代本体):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具体代抽象):南国烽烟正十年(工具代本体):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专名代泛称):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11.反语: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仿佛小姑娘的发髻一样,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对照: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3.联想:太阳出来了,地上仿佛上了火.14.通感:“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彼此沟通。

15.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16.顶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17.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18.回环: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并举例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并举例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并举例修辞手法是修辞学中常用的一种修辞艺术手段,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增强言语的艺术效果。

下面是十大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并举例说明。

一、比喻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来进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形象化。

比喻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例子:他的眼睛如同一池清泉。

二、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类的行为、感觉和特征,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特点。

拟人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并打动读者的情感。

例子:秋天的落叶轻轻飘落,宛如一位优雅的舞蹈者。

三、排比排比是通过重复使用句式结构或词语来强调并列的事物,加强语气表达力,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直接、有力。

排比能够使文章的修辞效果更加突出。

例子:求其友,如求其水;求其爱,如求其光;求其心,如求其真。

四、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人物或情感的描述进行夸大处理,烘托出一种戏剧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夸张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例子:他的声音大得可以震碎玻璃。

五、借代借代是通过用一个相关的词语或事物来代替自己讲述的词语或事物,起到替代和提醒的作用。

借代能够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避免重复。

例子:我闻到了梨花的香气,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六、反问反问是通过陈述时向对方提问并以此提醒或强调自己的观点。

反问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表达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子:难道生活中只有胜利和失败吗?七、比较比较是通过对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对照,从而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比较能够使文章的描述更具有说服力,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例子:她像一只雀儿般灵动的跳舞,飞舞在舞台上。

八、倒装倒装是将句子中的主谓语调换位置,使语序上与正常的语序相反。

倒装能够突出句子中的一些成分,使语气更加强烈,语言更富有节奏感。

例子:Into the room walked a man,his tall figure casting a shadow on the floor.九、设问设问是在文章中故意设置一个或多个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和回答,从而达到引发共鸣和提醒的作用。

九种修辞手法举例

九种修辞手法举例

以下是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举例:
明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恰似”等。

例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暗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变成”、“成为”等词代替“像”一类的比喻词。

例如: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思想和动作行为。

例如: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设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

例如: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相关或相对的内容。

例如: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夸张:通过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夸大或缩小来突出表现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感情,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以上是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举例,每种修辞手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使用时需要根据语境和表达需要进行选择。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举例知识点整理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举例知识点整理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举例知识点整理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的一种艺术技巧,能够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掌握各种修辞手法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技巧的关键。

本文将从字、词、句和篇章四个层面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一、字的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事物的特征来形容另一个事物,增强描写的效果。

例子:她的笑容好像春风拂面,温暖而迷人。

2. 拟人:赋予非人或抽象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形象生动。

例子:光芒在夜幕下若有若无地面露出微笑。

3.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突出特点,增强感染力。

例子:她饭量极大,一顿饭能吃掉一头牛。

4. 排比:通过列举一系列相同或类似的词、短语或句子,加强修辞效果。

例子:他要求我们勤奋、努力、坚持不懈地学习。

二、词的修辞手法1. 褒义反义词:通过使用具有褒义或反义的词语,对事物进行评价或对比。

例子:在她简陋的房间里,却有一种优雅的气息。

2. 借代: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达到简练明了的效果。

例子:他是一头“狼”,嗜血而冷酷。

3. 倍数修饰:用“倍”、“百”、“千”等词修饰表示数量,强调程度。

例子:孩子们欢声笑语,瞬间让这个小屋充满了百倍的幸福。

三、句的修辞手法1.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陈述或命令,增加表达的冲击力。

例子:你说说,谁能不心动呢?2. 省略:在表达中省去某些内容,使语句简练、生动。

例子:他步履轻盈,告别了繁华。

3. 排比句:通过用语和结构的排比,使句子更有节奏感和冲击力。

例子:时光飞快,日月如梭,转眼已到了放假的时候。

四、篇章修辞手法1. 对比:通过对比两个相对立的事物,突出其中的差异,增加文章的张力。

例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烘托出了河山壮丽的景色。

2. 推理:通过列举事实和推理逻辑,引导读者得出某种结论。

例子:这首诗语言精炼,情感深沉,因此可以推断作者是一个有才华且情感丰富的诗人。

语文20种修辞手法解释及例子

语文20种修辞手法解释及例子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活而生动有力。

了解并准确使用好汉语的修辞手法,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有很用。

01、比喻比喻是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

比喻是一种运用最广泛的修辞方法。

例子: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②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02、比拟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例子:①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②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③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03、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子:①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②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放风筝》③他开始教化“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鲁滨孙飘流记》04、夸张夸张是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

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

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例子:①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修辞格简表

修辞格简表

光彩夺目的春天。
(拟人)
3.
。 (对偶)
4.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
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
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
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排比)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6.我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
4.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使同一个词语、句子或某种 结构一再出现的修辞手法。 包括两类: (1)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 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 间隔在中间。 如:别人打球时,他在看书;别人逛街时,他在看书;别人睡觉了,他 在看书。 5.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 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手法。 如: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 在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区分比喻和拟人,要记住两点:比喻是以甲
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拟人是
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比
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可以出现也
可以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拟人的本体
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却不
一定会出现。
例1: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
洋淀的哨兵吧!
(比喻)
例3
例2: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
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 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修辞手法举例
⒈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⒉拟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⒊拟物: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⒋夸张(扩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5.排比: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6.对偶(正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流水对):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7.反复: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8.反问: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直接引用):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间接引用):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部分代整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特征代本体):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具体代抽象):南国烽烟正十年
(工具代本体):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专名代泛称):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11.反语: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对比: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3.联想: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14.通感:“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15.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16.顶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7.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
18.回环: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19.移情: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就是说红豆不是红豆,而是一颗颗“相思泪”。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