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与开发-第7章遗址遗迹类

合集下载

江宁方山旅游资源与开发课内实践报告

江宁方山旅游资源与开发课内实践报告

南京江宁方山风景区实践报告【摘要】为了解南京江宁方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我们小组对方山风景区进行了调查,以下从方山风景区的开发现状、资源种类及其特征、存在问题以及对策进行阐述。

【关键词】方山风景区、资源特征、现状评价及建议一、南京江宁方山简介方山景区位于江宁大学城西南方向,地理坐标为北纬31度54分,东经113度52分。

北有江宁区主干道天元路、北京至福州的104国道、地铁二号线;东有宁杭高速公路;西有南京二环、机场高速;东山3路公交线通达方山风景旅游区。

借助便捷的交通,方山处于南京市区各地、扬州、皖南、苏南和浙北各市县、上海等众多城市“二日游”车程范围之内。

方山风景区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海拔209米。

外秦淮河环绕方山脚下,天印湖静卧山之北。

山体植被繁茂,植被覆盖面极高,除大面积茶树外,另有榆树、栗树等。

山体呈方形,孤耸绝立,山顶平坦,故名方山。

又因四角方正,犹如从天而降的一枚玉印,又称天印山。

在清代被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即“天印樵歌”。

方山虽不高,但由于位于平原之上,仍不失巍峨挺拔。

周围较低的部分布着白垩系上统赤山组砖红色砂岩及第三系中统洞玄观组砂砾层,形成缓坡。

在洞玄观组之上复盖着上第三系上新统的方山组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

山体石质多为第三纪杏仁状玄武岩和火山角砾岩。

山体基部坡度较缓,上部悬崖壁立,四周受雨水冲刷而沟壑纵横。

方山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50C,年平均降水1012 mm,全年光照时数2148小时,四季分明,年无霜期224天。

1月为全年最冷月,平均温度2.30C,7月为全年最热月,平均气温27.90C。

7月为雨量最多月,月雨量183.8mm,4-5月有桃花水,6月下旬-7月上旬为梅雨季节。

9月常有台风影响,多秋雨。

方山为华东地区唯一的火山地貌区。

这座500万年前喷发的死火山,留下了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

从三千年前泰伯奔吴、两千年前秦始皇镇金陵王气,到六朝繁华旧事,方山凝聚了半部金陵文化史,至今仍有定林寺塔、洞玄观、孙权点将台、王僧辩墓等一百多处遗迹或民俗传说,与山脚蜿蜒流过的九曲秦淮一起,组成了集山、水、林、寺为一体的迷人风景。

古迹

古迹

地 宫
• 如号称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4.中国古代帝陵 (1)秦始皇陵 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帝王陵寝制度。 (2)西汉帝陵,11为皇帝临位,其中汉武帝茂陵最大。 (3)唐代帝陵 唐十八陵,太宗昭陵开以山为陵先例,乾陵是两个黄帝陵墓。 (4)宋代陵墓 北宋陵墓位于河南巩县,南宋帝陵位于浙江绍兴。 (5)元代陵墓 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伊金霍洛旗的鄂尔多斯草原。 (6)明代帝陵 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和景泰陵。 (7)清代陵墓 关外三陵(新宾永陵,沈阳福陵和昭陵) ;遵化清东陵和易县清西陵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 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
唐昭陵

第三种是宝城宝顶式:在地宫之上筑高大圆形的砖城,称宝城;宝 城内填土形成一个高出城墙的大圆顶,称宝顶;在宝顶前筑一方形城台, 城台上建一方形明楼,楼内立皇帝或皇后的谥号碑。这种由宝城宝顶和 方城明楼组合成一体的陵体,是明、清两代皇陵采用的封土形式。
明 长 陵 的 三 大 院 落
• •
②陵区建筑
• 罗马式建筑盛行于10世纪至12世纪,基督教 堂的主要形式。建筑以水平线为主体,屋 顶为圆拱形,门窗也多采用同心多层的小 园券,宽厚的墙壁,粗大的圆柱,不掺杂 复杂的装饰。整个建筑线条简单浑圆,造 型厚实稳重。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斜 塔和比萨主教堂、法国的克吕尼修道院等。
比 萨 教 堂 建 筑 群
第7章
遗址遗迹类旅 游资源
第一节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概述 一、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的含义 (一)广义的历史古迹 指人类社会留下的遗迹和遗物。 (二)狭义的历史古迹 主要指历史活动遗址、古建筑、古陵墓 和历史文物。 (三)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 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满足旅游体 验的要求,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效 益的历史遗址和遗物。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第7章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第7章
第7章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7.1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概述 7.2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开发——国内篇 7.3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开发——国外篇
【导入案例】
前往永恒之都 - 罗马,游览教皇之国-梵 蒂冈,参观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广场,参观 具有2000余年文化历史的帝国著名景观:著 名的斗兽场外景,君士坦丁凯旋门,途经帝 国大道,古罗马废墟。 罗马假日--科隆纳宫、真理之口、西班牙台 阶、许愿池等等知名景点将逐一呈现,勾连 起大家熟悉的电影片段,寻找一个时代的浪 漫记忆。
(2)特点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遗产廊道的特点是将 分散的旅游吸引物集合成一项可在市场上推 广的旅游产品,进行联合营销, 从而节约营 销成本。遗产廊道所连接的每一个旅游企业 都独立经营,同时又可以在建设基础设施、 标志系统、与旅游代理商谈判和定价等方面 相互协商合作。
科隆纳宫
科隆纳宫是罗马最宏伟最古老的私人大宅之一。这 座楼宇始建于14世纪,是按照科隆纳家族的要求兴 建的。八个世纪以来,该家族一直定居在这里。 科隆纳家族(Colonna family)是意大利非常古老 及显赫的贵族家庭,可追溯到12世纪,其原籍在罗 马附近的科隆纳镇,家族姓氏由此而来,历史上曾 出过一个教皇和许多枢机主教以及其他政治领导人。 科隆纳家族与奥西尼家族(Orsini family)的世 代仇隙严重影响着罗马的政局,直到1511年罗马教 皇颁布训令,两大家族的对立才停止。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又译为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 由米开朗基罗设计,是罗马天主教的中心教 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 皇的教廷,位于梵蒂冈,是世界五大教堂之 首,全世界第一大教堂。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创作思想及审美情趣 文人画、宫廷画(院体画)、民间画
表现对象(创作题材) 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表现手法 工笔画、写意画、半工写
特定用途 寺观壁画、卷轴画、年画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创作思想及审美情趣
文人画——水墨写意与 诗书画相结合作为其表 现形式
宫廷画——反映统治阶级 的思想立场和审美情趣, 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绘画 由宫廷专职画家制作
三、历史名人遗迹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第八章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一、皇家建筑


二、亭台楼阁建筑
三、陵墓建筑


四、宗教建筑

五、民居建筑

六、其他重大工程建筑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第八章 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一、原始社会文物遗存


二、青铜器遗存
三、陶瓷器遗存


四、雕塑遗存

五、古代绘画遗存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一、原始社会文物遗存
原始社会的石器 新石器时代玉器和陶器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第八章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址第 二 节
人 类 历 史 文 化 遗
一、古人类文化遗址 二、社会历史文化遗址 三、历史名人遗迹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第五章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新版)讲解

第五章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新版)讲解



历代修建的长城所遗存的残迹。
古代军事报警的烽火台等遗迹。
古代著名战事、战役的发生地。
古代其它军事设施的遗迹、遗址。
古代关税交纳、报关结关场所遗址。
旅居外地商人设立的馆舍遗址。
古代票号、商号、店铺遗址。
举例 湖北楚长城遗址 甘肃居延塞烽燧台 辽宁萨尔浒战役遗址 河北冉庄地道遗址 泉州市舶司古海关遗址 山东聊城山陕会馆 山西平遥古票号店铺
三、父系氏族公社文化遗址
1、文化遗存:
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北 方的红山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和良 渚文化等。
2、典型特征 ⑴婚姻状况:一夫一妻的从男居婚姻; ⑵开始铜器的制造; ⑶ 石斧、石锄、石镰等农具的出土,农业进入 高效锄耕阶段; ⑷ 制陶出现了转轮法工艺,更加规则均匀美观, 龙山黑陶成为标志。 ⑸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和阶级的形成。
经废弃、或掩埋于地下、或残缺不全的人类活动痕 迹和遗物。
(3)狭义的历史遗址:仅指古代人类活动
曾经利用的,现在已经废弃、破坏而遗留 下来的活动场所,如城市村落遗址、建筑
设施遗址、宗教寺庙遗址、军事设施遗址 等。
不包括人类历史活动遗留下来的可移 动遗物(文物)。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2.历史遗址内涵的理解 (1)历史遗址的社会性
浙江缙云独峰书院 河南登封元代观星台
函谷关、玉门关等 子午岭的秦直道 秦岭褒斜栈道 新疆塔什库尔干
盖茨河畔古驿舍遗址
古运河
古代用作航运的人工水道残段。
京杭大运河北部残段
古代水利 工程遗址
古水渠 古井
废堤坝
古代用作排水、灌溉人工水道残段。 新疆坎儿井遗址
古代开挖取水的井筒。
杭州唐北

《旅游资源与开发》教学教案

《旅游资源与开发》教学教案

教案【教学单元首页】第 1 次课授课学时 3 教案完成时间:2015.8.11授课内容教案【末页】注:教案首页和末页中间为授课内容教案【教学单元首页】第2-3 次课授课学时 6 教案完成时间:2015.8授课内容3、专项旅游资源技术性评价辽宁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层次结构辽宁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参数表辽宁沿海地区旅游资源评价模糊计分表辽宁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研究六、国家标准评价体系1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赋分。

2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3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4计分方法基本分值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

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案例教学法教案【末页】注:教案首页和末页中间为授课内容教案【教学单元首页】第 4 次课授课学时 3 教案完成时间:2015.8授课内容教案【末页】注:教案首页和末页中间为授课内容教案【教学单元首页】第5-7 次课授课学时9 教案完成时间:2015.8授课内容教案【末页】注:教案首页和末页中间为授课内容教案【教学单元首页】第8-10 次课授课学时9 教案完成时间:2015.8授课内容教案【末页】注:教案首页和末页中间为授课内容教案【教学单元首页】第11 次课授课学时 2 教案完成时间:2015.8授课内容露天影剧场500平米青年中心教案【末页】注:教案首页和末页中间为授课内容。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7章)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7章)

一、类型
历史文化名城的共性是“历史”和知名,而 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文化的差异性,即在历 史时期所发挥的作用、所经历的历史进程、 所形成的城市氛围、所传承的生活方式、 所具有的风俗民情等方面的区别。因此, 应将文化差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类型划分 的主要依据,主要标准有三个:一是城市 最重要的历史价值;二是城市遗存文物的 文化价值;三是城市整体形象的特色价值。
4、纪念名人类型,如曲 阜,以历史上著名的 人物而著称。
5、文物古迹型,以现有 大量文物古迹为特征 的名城,如敦煌、平 遥、安阳等。
6、军事防御型,以军事 防御功能著称的历史 城镇,如徐州、等。
7、革命史迹型,近现代 重点革命纪念地,如 延安、重庆。
8、外贸港口型,以海外 交通、贸易为主的港 口名称,如广州、泉 州等。
文化及工艺小城镇

中国有许多城镇以其特有的文化特色或 者是工艺品建造闻名中外。前者如杂技之 乡吴桥、八卦之乡孟村,后者如风筝之都 潍坊、陶都宜兴、瓷都景德镇、藏毯之乡 江孜等。
景德镇
二、特色分析
(一)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认识 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 的中心,它的产生和发展从一 开始就是物 质与精神的结晶。城市是社会文化的综合 成果,它反映着它所处 的时代、社会、经 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哲 学观点、宗教信 仰,等等。城市的特色和 其他艺术的特点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具有 物质生产 的特性,是多层的综合艺术,是 物化了的艺术式,城市的特色是在一定的 自 然地理环境和人在社会中的活动而产生 的。
• 军事重地类是指古代军事位置险要,多次爆发 重大战役战事的历史文化名城。如徐州,古称彭 城,自古以来为军事要地,2000多年来曾发生过 2000 多次大战,著名的战争有秦末的楚汉之夺,三国 时期的激战,西晋末年的八王混战,唐末的军阀 混战,直到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皆以徐州为中 心展开。湖北襄樊、陕西榆林和西藏江孜等也属 于此类历史文化名城。

中职旅游概论1-3章复习题

中职旅游概论1-3章复习题

旅游概论(1-3章)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旅游者在旅游全过程中必须亲临其境,身体力行是旅游的()特点。

A.季节性B.参与性C.综合性D.广泛性.2.世界旅行社协会的缩写是( )。

A.WTO B.IHA C.WATA D.AIEST3.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依据是( )。

A. 吸引性B.可进入性C.价值性D.变化性4.( )提出了著名的艾斯特定义。

A.WTO B.PATA C.AIEST D.WATA5.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于( )。

A.1954年B.1964年C. 1974年D. 1984年6.( )是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

A.社会富裕B.社会闲暇C.旅游动机D.社会经济7.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要适销对路,如在香港的迪斯尼,米奇常常以唐装亮相,而在东京的米奇有时着和服示人,这说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原则。

A.特色B.经济C.市场D.保护8.()是客人外出旅游考虑的首要问题。

A.餐饮安全状况B.交通状况C.身体健康状况D.餐饮特色9.()是旅游市场形成的首要条件。

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供给D.旅游需求10.从旅游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因素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社会 B.文化 C.经济 D.消费11.中国旅游业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已进入三大市场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阶段,并确定了“()发展入境旅游,()发展出境旅游,()提升国内旅游”的发展战略。

A.大力规范迅速B.积极适度大力C.大力规范全面D.大力积极全面12.“文以地生辉,山以文益秀”,说明()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设施D.管理服务13闲暇时间是指()。

A.时间B.可支配的时间C.可自由支配的时间D.非自由支配的时间14.在我国,现代主题公园兴起的标志是().A.世界之窗B.中华名俗村C.锦绣中华D.迪尼斯乐园15.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阶段,出现最早的旅行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 力,满足旅游体验的要求,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 生效益的历史遗存。
历史遗址只有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 可以视为旅游资源:
• (1)历史的知名性和代表性 • (2)遗存的集中性和规模化 • (3)开发的可能性与安全性
7.1.2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分类
• 1.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化旅游功能 • (3)科学研究功能 • (4)审美功能 • 旅知天下: 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
7.1.5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开发要 点
• 1.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 (1)系统规划、科学开发的原则 • (2)保旧如旧,恢复原有人文环境的原则 • (3)区别对待,因地制宜的原则 • (4)体验旅游开发原则
• 2.法国——奥赛美术馆 • 3.意大利 • 4.西班牙—— “古堡饭店”
7.3.4工矿业旅游开发
• 矿业旅游最初就是以工业遗产旅游的形式 被人认识和了解。
• 旅游实践: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废弃工 业场地及设施的整体结构保护与综合再利 用
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从开发形式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 1.商业旅游 • 2.休闲度假 • 3.以博物馆、节事活动为依托的城市旅游 • 4.主题公园或景观公园 • 英国的朗达遗产公园 • 5.探险型观光 • 6.特殊旅游项目
• (2)特点
•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遗产廊道的特点是 将分散的旅游吸引物集合成一项可在市场 上推广的旅游产品,进行联合营销, 从而节 约营销成本。遗产廊道所连接的每一个旅 游企业都独立经营,同时又可以在建设基 础设施、标志系统、与旅游代理商谈判和 定价等方面相互协商合作。
• (3)构成要素
• 从空间上进行分析,遗产廊道主要有四个 主要的构成要素:绿色廊道、游步道、遗 产、解说系统。
7.3.2建设遗产廊道
• 遗产廊道是美国在保护本国历史文化时采用的一 种范围较大的保护措施,它发端于美国的一种区 域化的遗产保护战略方法,是绿色通道发展和文 化遗产保护区域化结合的产物。
• 1.遗产廊道 • (1)概念 • 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指 “拥有特殊
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 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 娱乐及环境改善。”(Charles A.Flink, Robert M.Searns. 1993)
2.典型案例——蓝岭风景道
• 蓝岭风景道旧州位于美国东部,道路的设 计者们首次提出了风景道概念,它是景观 规划、道路设计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卓 越案例。它将北部shenandoah国家公园和 南部大雾山国家公园连接起来。500英里的 道路是连续不断的优美宜人的风景,每年 有超过了2000万名的游客来此道路游览, 是世界上最为独特和最受欢迎的吸引物之 一。
7.2.2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展示方式
• 1.实物或实景静态展示 • 2.恢复原貌
• 恢复原貌分为三种,一种是对遗址进行原样复原, 如西安大明宫遗址复原了宫墙和丹凤门、太液池; 二是利用模型的形式将遗址复原展示,如里耶秦 简博物馆内复原展示的战国古城;三是利用一些 高科技手段将原貌复原展示给游客,如三维立体 电影,在上海世博会大明宫展馆内,参观者还可 以通过高科技背投触摸系统切身感受到大明宫出 土文物千年前的形态。
• 2.根据历史遗址遗迹的遗存形式,可以将遗址遗 迹类旅游资源分为以下类型:
• (1)遗迹类旅游资源:如三国时期长江赤壁古战 场遗迹
• (2)遗址类旅游资源:如郑州二里岗商城遗址 • (3)遗物类旅游资源: •
• 3.根据遗址类旅游资源的性质与用途分类, 将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划分为九大类和28 个小类,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分类表, (徐楠,2003)
• 就具体形式来说,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是 最简单最常用的开发方式,但是近年来,“去博 物馆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休闲化、体验化的开 发方式正在成为潮流。
1.综合开发和利用
• (1)旅游线 • 以“线”的形式存在的遗址遗迹或者可以
组成“线”的遗址遗迹可综合区域资源作 为旅游线来开发。典型代表便是丝绸之路。
常盛行,通过生态园林手段,既保护了遗址,又 创造了新的文化景观,称为生态遗址公园。
• 世界著名的遗址公园如希腊雅典卫城考古遗址公 园,柬埔寨吴哥窟遗址,巴基斯坦塔克西拉考古 遗址公园,意大利庞贝考古遗址公园,突尼斯迦 太基考古遗址公园,摩洛哥沃吕比利斯考古遗址 公园,都是遗址保护的典范,均为世界文化遗产, 也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
7.1.3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特点与 旅游功能
• 1.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特点 • (1)资源属性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 (2)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 (3)资源特色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旅知天下 古羌第一村——黑虎羌寨
依山居上,累石为室 万年孝
• (4)资源形成的人文性和不可再生性
• (5)资源视觉观赏的低美感度和开发的有 限性
相关的市场调研,设计相应的旅游开发方案 • 分析国外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成功经验,把握
国内该类旅游资源的趋势以及开发中应该注意的 问题
【导入案例】
• 晋代陶渊明言:“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 宋朝诗人戴复古就在《满江红·赤壁怀古》中写道:“揽遗踪,胜读诗书言
语”。 • 秦时明月汉时关,旅游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的联系是浑然天成的。探寻古
2.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
• (1)考古功能
•在赤壁名胜区内,有历经千年风雨的“赤壁” 摩岩石刻,有当年雄姿英发周瑜的巨大塑像, •有大战时的遗址望江亭、翼江亭、东风阁、 拜风台、水寨门、庞统井、凤雏庵、射箭台等 景点,是历史留给后代的丰富的文化遗产, •虽已褪去历史的色彩,熄灭了赤壁战火,但 是那悬崖绝壁、滔滔大江、古战场遗迹、碑刻 和赞美诗,却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金甲武将、文 人墨客。
2.整体开发和利用
• (1)遗址公园 • 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整体遗址保护模式 • (2)综合性旅游景区 • 青岛的琅琊台遗址 、水泊梁山农民起义遗址 • (3)森林公园 • 主要集中在位于城市郊区的遗址区,尤其以墓葬区为主 • 赵王陵开辟为邯郸近郊的森林公园 • (4)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 • 汉长安城遗址 • (5)主题公园
旅知天下:
清明上河园
王员外招婿 引无数人跃跃欲试
《大宋•东京梦华》
3.局部保护和利用
• (1)遗址展示区 • ①露天保护展示: • ②原址回填地表模拟展示 • 汉长安城内的桂宫遗址 • ③保护厅棚: • ④重建
(2)遗址博物馆
• 目前国内已建造了许多遗址博物馆,例如: 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浙江余杭良渚文 化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北京 琉璃河燕都遗址博物馆和山东临淄齐故城 遗址博物馆等。
第7章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7.1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概述 7.2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开发——国内篇 7.3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开发——国外篇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和旅游功
能,了解其分类情况 • 掌握国内外在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方面主要的开
发形式、开发产品类型和开发趋势 • 能力目标 • 能够结合某地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和
7.3.3遗址转型利用
• 在原废墟上建设新的建筑开发新的用途,或者把 某种废旧遗迹改作他途,使资源得以继续被利用。
• 1.美国 • 以“苏荷”(SOHO-休斯顿街以南)为中心的石
径街原来是老厂区,后来新兴的文化产业在被淘 汰的工厂仓库上崛起,艺术设计工作室、工艺品 展示馆、画室画廊、古玩商铺、酒吧、咖啡馆等 异彩纷呈,这里成了新兴的文化艺术产业街区, “苏荷”成了新兴文化产业在淘汰的工厂仓库上 崛起的代名词。
2.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保护
• (1)历史遗存的保护 • (2)遗存环境的保护 • (3)出土文物的保护 • (4)历史遗址的修复重建
7.2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开发——国 内篇
• 7.2.1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开发形式
• 依开发形式和范围的不同,对遗址遗迹类旅游资 源的开发可分为综合开发和利用、整体开发和利 用、局部保护和利用、点开发等四种情况。
• 旅游实践: 长沙将首次对古遗址实行大 规模原址复原陈列
• 3.表演和演艺 • 4.体验活动 • 5.形像展示 • 6.其他高科技手段
• 旅游实践:金沙遗址博物馆中的高科技手段
金沙遗址中通过高科技展示的 古金沙人生活的半景图
7.3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开发——国外篇
• 7.3.1建立生态遗址公园 • 大地艺术与历史遗迹遗址的保护相结合在国外非
本章小结
•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中比 较重要的一类资源,本章在介绍了遗址遗 迹类资源资源的概念、分类、特点、旅游 功能和开发要点后,论述了国内在遗址遗 迹类旅游资源方面的具体开发形式和展示 方式,介绍了国外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开 发的几种特色方式,使学生对该类资源的 开发有了直观的认识,从中获得该类旅游 资源开发的有效知识
• 案例问题:遗址旅游资源的开发面临什么问题?谈谈你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 遗址景区。
7.1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概述
• 7.1.1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概念
• 遗址遗迹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历史遗迹、 遗址、遗物和遗风等遗存,是人类历史的载体和 见证。《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 分为文物、建筑物、遗址等三个基本类型。遗址 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 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 古遗址地带。
迹,追溯历史,感受文化,历史古迹旅游是除了自然旅游以外最普遍的一种 旅游。神秘的马丘比丘、著名古城巴比伦、拥有一个又一个无法解答谜团的 帕伦克古玛雅遗迹、意大利的古罗马圆形大剧场、希腊的帕台农神庙、我国 的长城……这些遗迹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 者纷至沓来;土耳其阿尼古城、危地马拉米拉多盆地、印度马卢蒂神庙…… 这些遗址正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濒临消失,让世人扼腕叹息。还有很多遗址 遗迹,有的遗址因旅游开发而受到破坏,像莫高窟一些洞窟的壁画在脱落; 有的遗址的存在与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矛盾,在经受生产性的破坏,像齐国古 城遗址上曾经被建上了塑料大棚……。一边越来越多的遗址遗迹被用于旅游 开发,一边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保护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开发与保护的争执一 刻不停;一边我们登上赤壁怀古三国,享受旅游开发的成果,一边我们不满 足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感慨破败的遗迹没有什么可看的,遗址资源的开发 形式在一片质疑声中不断求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