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散文《公寓生活记趣》

合集下载

精选流言读后感800字左右范文5篇

精选流言读后感800字左右范文5篇

流言读后感1《流言》是作家张爱玲的一本散文集。

张爱玲在我的心中是海派文学的集大成者。

海派、京派从上个世界初就产生了显著的差别。

而张爱玲是从骨子里爱着上海这座现代化的城市。

张爱玲或者说成是她的仆人口中的爱玲小姐,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

即使张爱玲在两岁的时候曾经随父母到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但是张爱玲爱着的仍然是上海,这里的上海并不包括她的父亲和后母。

这段时间认识了几位来自于上海的朋友。

从那几位上海朋友身上,我看到的上海人是非常勤奋、时尚、有毅力且具有生活的小情调的。

《流言》中的“我”全是张爱玲。

张爱玲在散文里写到自己喜欢一个人没事坐在巴士二层采摘树叶,或者是听市声,或者是穿过人行道上小火炉扇出的滚滚白烟。

张爱玲也自嘲自己虽然是个天生写小说的人,但是却不会幽默、不会削苹果、不会补袜子,路痴,怕上理发店,怕见客。

怕见客这一点倒是跟我的一个好朋友有点类似,他说自己怯生。

在这本书收录的散文《童言无忌》里面张爱玲讲述了自己从童年到成年的故事。

张爱玲虽然出身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官宦子弟人家,但是张爱玲的童年并不是美好的。

张爱玲直到10岁才在她母亲向她父亲的强烈要求下第一次走进了当时只属于男孩子的学校。

张爱玲青年时期多在外住校。

有一次张爱玲返家看见亲弟弟在看连环画,这与自己当年看的穆时英的《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完全不是一个品位。

张爱玲为弟弟着急,但是张爱玲也自身难保。

那时后母已然在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张爱玲即使看到亲弟弟被父亲无端扇耳光,也只有默默端起手中盛饭的碗挡住自己眼睛里晶莹的泪水。

就是这时,张爱玲也会遭到后母的嘲讽。

张爱玲爱着自己的亲弟弟,她也对弟弟的习以为常而感到抱歉。

张爱玲与父亲、后母的决裂是从父亲把她软禁以后。

张爱玲从那时起,身边除了母亲、朋友,仿佛能有的朋友不多,即使说出来恐怕也就只有一个朋友。

张爱玲用了BeverlyNichols的一句关于狂人的半明半昧的“在你的心中睡着月光”来描写自己那时的心境。

张爱玲优美散文及赏析

张爱玲优美散文及赏析

张爱玲优美散文及赏析张爱玲优美散文及赏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张爱玲优美散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天才梦、心愿、秋雨、说胡萝卜、谈跳舞、谈女人、谈画、论写作、谈吃穿、谈周围的人事……。

她仿佛一个隐匿在角落的看客,安静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小块风景。

哪管它此外天翻地覆,山河破碎。

她用的虽然是一些人生的边角料子,却在边角料的内面衬上昂贵的皮里子,把它做成了一朵好看的花。

《有女同车》讲的是自己在电车上见闻几个女人议论各自的恋人或儿子。

前面是大篇幅的素描,那些是边角料子;最后一句是里子:“电车上的女人使我悲怆。

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一下子新意翻出,化俗为雅。

把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陌生化,再添上一笔意味深长的点染。

摹写生活易,将生活陌生化也不难,难的是最后的一笔点染。

这正是张爱玲的功力。

还有一类张爱玲的散文篇章,简直就是直接截自原汁原味的生活,比如《炎樱语录》。

其记载的是张爱玲的好友炎樱的一些妙语。

“我的朋友炎樱说:‘每一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它自己。

’”;“炎樱描写一个女人的头发,‘非常非常黑,那种黑是盲人的黑。

’”。

显示了女性的才华和机智,是赞许的意思。

这类散文虽然是直接截自生活,但这种截取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艺术的眼光。

张爱玲的散文几乎篇篇都有一些个让人叹为观止的比喻,它们散见于文字行间,如落花依草,令文章增色不少。

“她的脸型扁凹,脸上是一种风干了的红笑——一个小姑娘羞涩的笑容放在烈日底下晒干了的。

”(《华丽缘》)这是写一个老妇人的笑。

在《爱》这一篇短小的散文里,看张爱玲是如何阐释“爱”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寻不着山盟海誓、天荒地老的缠绵,只独独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令人感动,耐人寻味。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读后感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读后感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读后感张爱玲笔下的公寓,那可真是个充满烟火气又带着文艺范的小世界。

她写公寓里的各种声音,像交响乐似的。

早晨是被电车的“当当”声叫醒,这声音在她的描述里,不是那种惹人烦的噪音,倒像是生活的闹钟,提醒着新的一天开始了。

还有楼下卖臭豆腐干的声音,那一声声的吆喝,感觉就像一阵带着香味的风,直接吹到了读者的鼻子跟前,让人仿佛能看到那冒着热气的臭豆腐干,就像我自己站在那公寓楼下的小摊前一样。

她在公寓里的那些小习惯也特别有意思。

感觉她把那小小的公寓房间当成了自己的小王国,在里面尽情地摆弄着自己的小日子。

她在房里看书写作,累了就听听外面的动静,那些声音像是给她的创作添了不一样的调料。

我就想啊,她是不是一边听着外面电车跑过的声音,一边就构思出那些充满爱恨情仇的故事来呢?这篇文章让我觉得张爱玲可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

她能把公寓里看似平凡的一切,像老旧的家具、窗外的街景,都写得那么有韵味。

她就像是个魔法师,把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成了闪闪发光的宝石。

我在自己的小窝里,有时候就觉得一切都很普通,可看了她的文章,我才发现,只要用心去感受,哪怕是墙上的一道裂缝,都能成为一个有趣的故事。

我还特别羡慕她那种自在又有点小孤独的公寓生活。

她在自己的世界里,和文字为伴,和窗外的市井生活遥遥相望。

不像我们现在,有时候忙得晕头转向,都没心思去留意身边这些细微的美好。

读完这篇文章,我就想啊,我也要像张爱玲一样,多去发现自己生活里那些被忽略的小确幸。

说不定哪天,我也能把自己的生活写成一篇充满趣味的小文章呢。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就像是一把小钥匙,打开了张爱玲公寓生活的门,让我们进去逛了一圈,还让我们学会了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发现那些藏在角落里的乐趣。

第二十五章散文名词术语概要野草杂文作者群上海孤岛

第二十五章散文名词术语概要野草杂文作者群上海孤岛

第二十五章散文(三)1.名词术语概要:《野草》杂文作者群、上海“孤岛”杂文创作风气2.作品介绍: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冯至《一个消失了的山村》.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爱》;梁实秋《雅舍》;沙汀《随军散记》;纪果庵《小城之恋》3.作家介绍:萧红(1911-1942),本名张乃莹,笔名悄吟,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27年就读于哈尔滨市第一女中;1930年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3年以悄吟的署名与萧军合出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二萧”前往青岛,为《青岛晨报》编辑副刊,并完成中篇小说《生死场》的写作;1935年第一次用萧红的笔名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二萧”分手只身赴日本写出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沙粒》;1938年回家到山西任教宣传抗日;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马伯乐》、《呼兰河传》;于1942年在香港病逝。

4.考点概述:(l)散文概况: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报告文学成为战时文艺的主流。

从1937年到1940年,报告文学成为许多作家首选的文体,几乎所有的投入抗战洪流的作家、记者和文化人,都写过通讯报告,特别是1938年前后,一切的刊物都以最大的地位(十分之七八)发表报告文学,一时蔚为大观。

当时著名的报告文学主要有:丘东平的《第七连》、曹白的《呼吸》、亦门(“七月派诗人”阿垅)的《第一击》、骆宾基的《大上海的一日》、曹聚仁的《大江南北》、范长江的《塞上行》、《西线风云》、碧野的《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司马文森的《粤北散记》、沈起予的长篇报告《人性的恢复》、萧乾的《流民图》、《血肉筑成的滇湎路》、《南德的暮秋》等。

旅行通讯主要有郭沫若的《苏联纪行》、茅盾的《苏联见闻录》、褚安平的《英国采风录》、费孝通的《初访美国》等。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实写抗战中著名人物的纪实性散文(或称人物特写),如沙汀的《我所见之H将军》、周立波的《王震将军记》、陈荒煤的《陈赓将军印象记》等。

张爱玲——作品介绍

张爱玲——作品介绍

电影剧本
《未了情》 未了情》 《太太万岁》 太太万岁》 《一曲难忘》 一曲难忘》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
《小团圆》 》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从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 1970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 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 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 在之前手稿也从未曝光, 在之前手稿也从未曝光,仅有好友等少数人 看过手稿。《小团圆》可以看作是张爱玲本 看过手稿。 小团圆》 人自传性的小说, 人自传性的小说,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蓝 本,用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传奇一生。 用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传奇一生。 小团圆》是张爱玲浓缩一生心血的巅峰之作, 《小团圆》是张爱玲浓缩一生心血的巅峰之作, 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 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她最深知的人生素材 。
小说
• • • • • • • • 《不幸的她》《牛》《霸王别姬》 不幸的她》《牛》《霸王别姬》 》《 霸王别姬 茉莉香片》《心经》《倾城之恋》 》《心经》《倾城之恋 《茉莉香片》《心经》《倾城之恋》 琉璃瓦》《金锁记》《连环套》 》《金锁记》《连环套 《琉璃瓦》《金锁记》《连环套》 年青的时候》《花凋》 》《花凋 红玫瑰与白玫瑰》 《年青的时候》《花凋》 《红玫瑰与白玫瑰》 》《创世纪》《多少恨》《小艾 创世纪》《多少恨》《小艾》 《等》《创世纪》《多少恨》《小艾》 秧歌》《怨女》《相见欢》 》《怨女》《相见欢 《秧歌》《怨女》《相见欢》 浮花浪蕊》《小团圆》 》《小团圆 《浮花浪蕊》《小团圆》 …………
张爱玲——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 张爱玲
1.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 2.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倾城之恋》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 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倾城之恋》 3.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的出藉口。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不要做的事情总找的出藉口。 4.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 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 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5.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 书是最好的朋友。 书是最好的朋友 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 6.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公寓生活记趣》 长的是磨难, 长的是磨难 短的是人生。 《公寓生活记趣》 7.抄袭是最隆重的赞美。——《更衣记》 抄袭是最隆重的赞美。 抄袭是最隆重的赞美 《更衣记》 8.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天才梦》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爬满了虱子。 《天才梦》

张爱玲经典语录

张爱玲经典语录

张爱玲经典语录张爱玲经典语录(精选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语录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语录具有语言简洁朴素、生动形象、明白易懂的特点。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语录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张爱玲经典语录,欢迎阅读与收藏。

张爱玲经典语录11、张爱玲说过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面若春风,目含秋水的人们,无论经历多少变迁,依旧从容淡定,沉静平和。

一个清醒的人,透彻的人,在他们身上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超凡脱俗的气度,优雅深邃的宁静。

2、这是张爱玲书里那段对男人最写实精辟的描写,虽然我是男人,也不得不佩服她可以将男人的心理描写的如此透彻!3、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张爱玲4、如果一个人的感情得到了解脱,那么另一个人将走向可怕的地狱。

张爱玲5、这是失散了十几年的恋人顾曼桢与沈世钧,别后重逢时说的最动人最素朴,也最凄艳的一句话!人世的苍凉,全括在了其中。

这也该张爱玲小说个性的极致处一句话,几个字,足以引出世间的万千苦辣,肝肠寸断却仍不能言说的酸楚。

6、在这城市里,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想著同样的事情,怀著相似的频率,在某站寂寞的出口,安排好了与我相遇。

张爱玲7、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

——张爱玲8、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轻轻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

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我的沉默,你愿见,却不明白。

张爱玲9、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10、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遇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张爱玲11、激情,友情,亲情我们之间无所不有,却唯独没有爱情。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赏析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赏析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赏析【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味》原文】读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两句词,公寓房子上层的居民多半要感到毛骨惊然。

屋子越高越冷。

自从煤贵了之后,热水汀早成了纯粹的装饰品。

构成浴室的图案美,热水龙头上的H字样自然是不可少的一部分;实际上呢,如果你放冷水而开错了热水龙头,立刻便有一种空洞而凄抢的轰隆轰隆之声从九泉之下发出来,那是公寓里特别复杂,特别多心的热水管系统在那里发脾气了。

即使你不去太岁头上动土,那雷神也随时地要显灵。

无缘无故,只听见不怀好意的“……”拉长了半晌之后接着“”两声,活像飞机在顶上盘旋了一会,掷了两枚炸弹。

在战时香港吓细了胆子的我,初回上海的时候,每每为之魂飞魄散。

若是当初它认真工作的时候,艰辛地将热水运到六层楼上来,便是咕噜两声,也还情有可原。

现在可是雷声大,雨点小,难得滴下两滴生锈的黄浆……然而也说不得了,失业的人向来是肝火旺的。

梅雨时节,高房子因为压力过重,地基陷落的原故,门前积水最深。

街道上完全干了,我们还得花钱雇黄包车渡过那白茫茫的护城河。

雨下得太大的时候,屋子里便闹了水灾。

我们轮流抢救,把旧毛巾、麻袋、褥单堵住了窗户缝;障碍物湿濡了,绞干,换上,污水折在脸盆里,脸盆里的水倒在抽水马桶里。

忙了两昼夜,手心磨去了一层皮,墙根还是汪着水,糊墙的花纸还是染了斑斑点点的水痕与霉迹子。

风如果不朝这边吹的话,高楼上的雨倒是可爱的。

有一天,下了一黄昏的雨,出去的时候忘了关窗户,回来一开门,一房的风声雨味,放眼望出去,是碧蓝的潇潇的夜,远处略有淡灯摇曳,多数的人家还没点灯。

常常觉得不可解,街道上的喧声,六楼上听得分外清楚,仿佛就在耳根底下,正如一个人年纪越高,距离童年渐渐远了,小时的琐屑的回忆反而渐濒亲切明晰起来。

我喜欢听市声。

比我较有待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

在香港山上,只有冬季里,北风彻夜吹着常青树,还有一点电车的韵昧。

张爱玲的窗外散文

张爱玲的窗外散文

张爱玲的窗外散文在上海,我只想念一个人。

来上海,只为了寻找她,呼吸她的空气,触摸她文字的气息。

乘着2号地铁,在静安寺下车。

出了地铁站,一抬头,就看见常德路的牌子,在路旁矗立着。

向左走就是常德路195号,一座意大利风格的七层建筑,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代旷世才女张爱玲就住在这里。

那时叫爱丁顿公寓,如今叫常德公寓。

楼下有一家典雅幽静的书吧,可以喝咖啡、读书。

几十年前,她也常在这里一边喝咖啡,一边写作,有时呆整整一下午。

书架上陈列着她大部分的作品,大都是台湾皇冠出版社的。

几乎她漫长的一生伫立着这里。

我也有这样的一套,是朋友从台湾寄来的,竖排的繁体字,古意横流。

翻阅她的作品,如同观赏旧时的月色,浏览旧上海的万种风情。

大上海,只有在她的笔下入木三分,没有人比她更懂得上海的魅力,妖娆,湿润,惆怅……也没有人知道,她在我心中的位置,我自年少时读她的文字,爱不释手,心醉痴迷。

我的心是被她的文字喂养大的。

书吧里的菜单上,是她的素描的头像,真喜欢。

耳畔流淌着若有若无的音乐,是百乐门的舞曲,蔷薇蔷薇处处开,奢华,沉醉,风情,低迷……想起她幼年时,父母离异,母亲孤身漂泊海外,杳无音讯。

为了继续学业和继母起了争执,被父亲责罚,囚禁在小屋里长达几个月,得了严重的伤寒,病得奄奄一息。

后来,终于从家里逃了出来,投奔了姑姑张茂渊。

孤苦无依的少女时期,姑姑承担了母亲的角色,是她寒冷岁月里唯一的庇护和温暖。

点了一杯咖啡,翻阅她的书,此刻,我如此近的靠近她的灵魂。

这里,就是她煮字疗饥的地方,她一生最美好的日子就在这里。

她在这里声名鹊起,23岁红遍大上海。

她也在这里成名,恋爱,结婚,离异,心碎。

如一朵花,在这里绽放,盛开,凋谢。

她说,离开他,自己不会去寻短见,也不能再爱别的人,只能是萎谢了。

张爱玲和姑姑张茂渊住六楼的65室。

公寓门上挂着牌子,私人住宅,谢绝入内。

她离开这里80年,她的文字的魅力绵延了十几年。

来看望她的读者和文人,仍旧络绎不绝,他们和我一样被冰冷地挡在门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爱玲散文《公寓生活记趣》(2)
情、趣、理的完美结合旧上海租界生活的写真
——《公寓生活记趣》赏
张爱玲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审美方式,传递着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艺术追求,借助深刻的生活体验和深厚的艺术功力,成功地将感性与理性,具体的当下的人生体验与深刻的哲理思考融于一体,一方面,她的散文相当讲究世俗情趣,实实在在而又心怀憬地透视现实人生,谈都市生活,男女饮食,生活起居等,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感悟,从而形成了别人无法替代的独特的美学气质,有着自己独特的从容散淡的风韵,这种成功的艺术实践是张爱玲对现代散文的一种独特贡献。

《公寓生活记趣》是其散文创作的代表作,收入散文集《流言》之中。

作品分:
创作背景:张爱玲是善写旧中国租界生活的高手,她的家庭出身、从小就陷于其中的紧张敌对的人伦关系、纷扰的生活环境影响、再加上亲身经历了香港陷落的炮火和上海的沦陷,使她深切感受到世情淡薄和命运的不测,促成了她对生和死、自我和世界、男人和女人的独特理解。

一方面,无论她写多么热烈的场面,总是透出“永远不再”的“苍凉”,另一方面,和“文明的末世感”紧相连的是她对凡俗生活无限热切的世俗性,对女性琐细的日常生活的发现与肯定,指出去掉一切浮文,剩下的只有饮食与男女两项。

张爱玲的世俗是人生安稳的底子,是惘惘的威胁之下的坚持与固守,忠于战争给予她的“甚么都是模糊、瑟缩、靠不住”的感觉,使她拒绝了一切乌托邦彼岸的幻想;普通市民在战争中攀住了一点踏实的东西就能真实地活下去的事实,更启示她抓住了人生此岸,拥有了其对于世俗人生的审美的、人性的、生命的体验与观照。

作者所写的散文,也常常是她在这一背景下的所思所感。

主题:《公寓生活记趣》是作者由沦陷的香港逃回上海后,寄住在上海公寓时写下的真实感受,将寄居在上海租界高层公寓房子上层
普通居民的特殊感受描绘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令读者如临其境。

不管是浴室水龙头轰隆轰隆的空洞而凄的怪叫声,还是大雨后人们抢救屋里的水灾的忙乱情形,不管是在六楼上观看那一辆衔接一辆“电车回家”嘈杂而有趣的'情景,还是描述在公寓里居家过日子、去料理那“自有它们的愉快”的身边杂事的情形,写得都是“穷形而尽相”,生动而逼真。

此外,作者还善于通过对具体事件的素描刻画生活在上海滩上高层公寓里的各色人等:知书识礼而绅气十足的电梯工,“领里面竖起了木渣渣的黄脸”的看门的巡警,“和贝多芬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的女太太,想管闲事又尊重美丽女性的洋绅士等,虽然只是寥寥几笔,这些生活在特殊情况下的人物心态却跃然纸上。

总之,这篇“记趣”,写得有情、有景、有人物、有氛围,可以说是旧上海租界一隅的活写真。

艺术成就:首先,在对世俗人生的描写中体现了情、趣、理之美。

张爱玲喜爱世俗的安稳的生活,在她看来,“安稳的人生”是人生最基本的底色,具有永恒的意味,因此,她在作品中一任自己的笔端流泻出充满生机的盎然的世俗人间生活和平凡快乐的人生:喜欢听市声,非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从都市菜市中感受到明媚鲜活的五颜六色的生命的快乐。

她之所以如此不厌其烦地描写人间生活的琐琐碎碎的人生体验,点点滴滴的人间快乐,是因为这一切具体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安稳的本质,使生活显得更为真实,使人更为安心。

张爱玲清醒地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所以她把世俗的生活写得这样情趣盎然。

其次,在文体上,采用了议论小品文的文体。

中西杂的文化教养,使张爱玲在总体上确立了自己以论说为主的散文文体,一方面,吸取了一些中国古代小品文的精华,另一方面,英国小品文的非正式的、随意的、幽默的、论说的特点也深刻影响了她的散文创作,但她并未因此而落入严肃说理等议论性文章的臼,而是从日常生活中随手拈来某个平常琐碎的题材后,从容漫笔,娓娓而谈,古今中外与之相关的意象都网罗其中,挥洒自如,机智幽默。

这篇散文以公寓为题,谈生活,论人性,写人物,形散神凝,妙趣横生。

第三,在语言的运用上,形象的叙事语言和精警的议论语言交替使用。

张爱玲有着极高的悟性和艺术
感觉,常采用一些物化的意象将人物、景物活心情传达得精致细腻,形象可爱,充满艺术气息,也常常不经意的使用一些精警机智的格言警句。

如“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幔子,淡淡得白条子便是行驰着的电车——平行的,匀净的,声响的河流,流入下意识里去”,“凡事牵涉到快乐的授受上,就犯不着斤斤计较了。

较量些什么呢?——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这类新鲜的、富有情韵的句子以及锐利新颖的警句给她的文体平添了许多灵秀和深刻,蕴意丰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