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的融资历程

合集下载

金蝶案例分析

金蝶案例分析
IDG实际向深圳金蝶累计注入人民币2000万元, 占变更后注册资本的25%。股权结构如下: 深圳 爱普:41.375%;IDGVC:25.000%;赵西燕女 士:23.625%;金蝶软件配套:10.000%。
第二次融资与飞跃:引入风险投资基金
通过引入IOC的投资,为“深圳金蝶”带来的不仅是 资金,更重要的是获得了IDG广泛的国际商业资源、 先进的管理文化和长远的发展眼光。
上市。
第一次融资和飞跃:引入两个股东
“深圳金蝶”前身为1991年11月成立的深圳爱普 电脑技术有限公司,在1991到1993年间,该公 司成功开发了以DOS系统为本的财务软件,面对 将该产品推向市场的资金需求,1993年8月,徐 少春决定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营企业,故此,1993 年8月,“深圳金蝶”以原来曾用过的名称—— 深圳远见的名义成立为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 为人民币120万元,股东结构包括:深圳爱普: 35%;赵西燕女士:25%和蛇口社会保险公司: 40%。
◦ 1.股份的全流通有利于发起人股份的流动和风险投资的 撤出,将股权结构进一步多元化,打开了迈向国际的融资 渠道;
案例启示
◦ 2.通过Project Chim在海外代表员工利益持股,以及金 蝶集团实施股票期权的制度保障,公司能够在留住人才的 同时可以节约成本;
◦ 3.上市后,公司将接受股东的监督,有利于公司改进管 理;
谢谢!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 第二步: 2000年1月17日,Oriental Gold和Billion Ocean
分别转让24375股和2039股股份予IDGVC,每股股份作 价0.1港元,Billion Ocean和Project China分别转让 14961股和10000股与赵西燕女士,每股作价0.1港元。

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_孙彦

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_孙彦

264《商场现代化》2009年5月(中旬刊)总第575期1.IDGVC的2000万现金注入金蝶后,很快金蝶就用这些钱铺就了覆盖全国的营销和服务支持网络,分支机构由原先的21家猛增到37家,代理商数目达到360多家。

公司1998年净利润584万元,1999年净利1215万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2000年净利为2236万元,又是接近100%的飞速增长。

1998年度公司毛利为86%,1999年度公司的毛利达到88.3%,2000年度公司毛利率为80.1%。

2.金蝶公司接受IDGVC的风险投资时,预留了10%的股权给员工,作为日后上市的铺垫。

2000年前后,金蝶启动了上市计划。

金蝶重视融资成本,采用开曼群岛作为注册地,成立了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好处在于无须为其招股书作登记,亦无需公开招股,可更快地完成所需程序,减低成本。

同时,股本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IDGVC公司占股本比例25.00%,OrientalGold公司(徐少春控股)占23.89%,赵西燕占23.15%,BillionOcean公司(章文兴控股)占16.66%及Project China公司占11.30%,合计股份数目为35亿。

依照惯例,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股票定价都不会太高,市盈率(P/E值)都在4倍~10倍左右。

按照这一定价标准,金蝶发行的新股为8000多万股,其不满足于集资净额只有3000多万港币。

金蝶国际及百富勤最终决定将招股价格定在了每股0.9~1.08港元之间,于2001年2月14日正式完成IPO:公司发行新股875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达到43750万股,新发股占总股本的20%;IPO价格为1.03港元,市盈率为21.9,公司共募得资金约8000万港元。

3.IDGVC注资金蝶,不仅仅解决了金蝶的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管理制度、公司远景方面深刻影响着金蝶的成长路线。

金蝶国际近10年的管理软件开发、销售及服务经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据IDC于2000年5月编写的《中国财务软件市场分析报告》显示,金蝶国际以32.8%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仅与第一名用友相差2.8%,遥遥领先第三名;该报告同时显示了金蝶ERP产品在中国中小企业市场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金蝶招股书

金蝶招股书

金蝶招股书标题:金蝶招股书金蝶软件是一家知名的企业管理软件提供商,近日该公司发布了招股书,计划在股市上市。

以下是金蝶招股书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公司概况金蝶软件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多年来,金蝶软件致力于研发和销售高效的企业管理软件,为各类企业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公司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客户服务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第二节:企业发展历程金蝶软件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公司始终秉持创新和突破的理念,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同时,金蝶软件注重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构建了强大的合作伙伴网络,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第三节:市场分析与前景金蝶软件所处的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优秀的管理软件对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性。

金蝶软件凭借其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经验,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的潮流。

第四节:竞争优势金蝶软件在企业管理软件领域具有一系列的竞争优势。

首先,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

其次,金蝶软件建立了良好的客户关系,得到了众多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此外,公司还与各类合作伙伴合作,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第五节:财务状况金蝶软件的财务状况稳定,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健康的现金流。

公司的经营收入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资产负债比例适中,负债风险可控。

金蝶软件的财务状况为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金蝶软件作为一家知名的企业管理软件提供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

招股书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发展,并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

金蝶软件将继续致力于创新和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金蝶软件公司的“破蛹成蝶”历程案例分析报告

金蝶软件公司的“破蛹成蝶”历程案例分析报告

金蝶软件公司的“破蛹成蝶”历程案例分析报告一、存在的问题(一)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主要分为内源融资方式和外源融资方式两大类。

内源融资方式包括内源性权益资本融资方式和内源性债务资本融资方式,外源融资方式包含直接融资方式、间接融资方式和政策性融资方式等。

这只不过是理论上的融资方式,但在现实企业中,金蝶软件科技公司的融资方式还是比较少的,主要通过内部筹资、银行信贷等,其他的风险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融资方式对于金蝶软件科技公司的作用还是有限的,由于该公司达不到股票、债券等的要求,所以很多有效的融资机会都难以获得,这也就阻碍了金蝶软件科技公司融资的顺利进行。

(二)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

由于受到信息相对封闭、资产抵押能力弱等方面的局限,金蝶软件科技公司想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时还是面临着较大的约束。

企业的融资时效性要求使得金蝶软件科技公司求助于手续简便的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机构。

1998年5月6日,金蝶软件科技公司于国际数码集团签订了协议,国际数据集团投入2000万元资金,帮助金蝶软件科技公司进行项目研发和市场开拓。

这对于金蝶公司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也是该财务软件行业投入的第一笔资金。

这对于金蝶公司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资金问题起到燃眉之急。

我国小微民营企业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生产规模相对较小,所以企业的人才引进就相对缺乏,以致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在人才欠缺的情况下,技术也显得力不从心,这严重的制约了我国民营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这也是我国民营小微企业寿命短的原因。

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只能导致小微企业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在经营活动中因循守旧,没有很好的方法开拓自身企业。

中小企业为了获得资金去发展技术,无疑非正规的金融渠道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三)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财务控制薄弱。

部分金蝶软件科技公司在企业内部各项管理上都比较欠缺,而且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不愿意提供财务报表和真实的情况给金融机构,这使得金融机构不了解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便不敢提供贷款。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三、着陆:登陆联交所,开辟新天地
• 2001年,金蝶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发行股票5750万股,占总股本的20%,筹集 资金8000多万港元。海外上市的过程是金蝶 熟悉的国际资本市场运作规则。并由此促进了 公司在技术、管理与产品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 国际竞争力得以增强。 • 香港的资本市场有较为完善的监管制度,有利 于金蝶公司按国际标准规范公司治理机制,提 高公司质量,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扩 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 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
(一)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或完善有利于 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 能力差、资金经营的能力差等决定了它通过市场融资资信很低的 特点;成立中小企业基金;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二)中小企业投资要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三)企业要苦练内功, 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 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 部门;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 加强财产控制;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
四、远行:且行且珍惜
• 金蝶通过三次融资三次飞跃后,逐步实现其更高层 次的战略:设立金蝶硅谷办事处、与IBM合作、并 购北京开思、成立“企业信息化技术研究所”。 2003年推出金蝶企业应用套件,发布了“产品领先, 伙伴至上”发展战略。 • 金蝶承接了财政部“内部控制信息化示范工程”项 金蝶承接了财政部“内部控制信息化示范工程” 目,全面负责相关信息化技术规范制定及操作平台 研发:规范管理体系,确保经营合规;以内部控制 研发:规范管理体系,确保经营合规; 规范ERP流程优化;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ERP流程优化 规范ERP流程优化;提高风险管控水平;改善企业 绩效指标;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 绩效指标;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持续评价改 打造风险绩效驾驶舱,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进;打造风险绩效驾驶舱,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中小企业融资案例

中小企业融资案例

中小企业融资案例风险投资1998 年 5 月 6 日,国内最大的财务和商务管理软件制造商之一的深圳金蝶软件公司宣布其已于国际数码集团签订了协议。

在信息行业,国际数码集团是世界著名的跨国集团。

金蝶软件将从广东太平洋技术基金责任有限公司(国际数码集团在中国成立的风险投资公司)得到人民币 20,000,000 元。

金蝶软件将利用此资金来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在国际市场上拓展其业务。

在国内 IT 行业中,这是自四通利方之后的最大一笔风险投资,同时也是在中国财务软件行业中第一笔国际风险投资。

金蝶软件公司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它的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好评分析:一、金蝶告诉国际数码集团的 1、金蝶拥有独特的魅力金蝶软件是一家于 1993 年成立的财务软件公司。

在其最初阶段,在财务软件市场中已有许多公司在竞争。

其中有用友软件、万能软件和安易软件公司。

它们已有相当规模且在国内市场上已占有很大份额。

作为一家新企业,金蝶若无其独特的个性,将很难在此找到自己的位置。

徐少春,金蝶软件公司总裁,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代电子计算专家之一,他提出了“打破传统商业会计,开创全新财务管理”的新理念。

他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要符合国际标准。

1993 年,金蝶软件公司推出了 V2.0 和 V3.0 财务软件。

1995 年底,金蝶公司再次通过其敏锐的市场意识来展示其竞争力,并以此赢得了对手。

他在发展新 Windows 系列产品中取得了领先地位,同时在此领域中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1996 年 4 月,金蝶软件公司开发的新 Windows 产品通过了相关部门的严格测试并且被誉为“中国最佳 Windows 版财务软件”。

自那以后,金蝶软件公司以其不懈的努力来缩短产品更新周期,在技术上始终领先于其它财务软件,同时不断的推出策略支持软件。

在不断革新的过程中,金蝶软件在其企业发展中完成了 3 次飞跃。

为了吸引国际目光,金蝶软件公司基于先进的开发理念推出了 3 层结构式的财务软件。

金蝶软件,破蛹化蝶历程

金蝶软件,破蛹化蝶历程

案例讨论:金蝶软件公司的:破蛹化蝶历程金蝶软件公司与网盛公司发展启示1.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模式2.网盛公司:3. 1.A股上市,被冠以“互联网第一股”美称。

发行价14.09元,开盘价高达68.1元,募集2.1亿元。

4.金蝶公司:5. 1.让出股权,引进赵西燕33333美元和社保公司48万元人民币投资。

6. 2.接受国际数据集团2000万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

7. 3.H股上市,募集8000万港币。

8.中小企业需技术创新和提高核心竞争力9.网盛公司:10.1. 贸易网络与B2B网上贸易系统完美结合,发展成为应用软件开发的高新企业。

11.2.旗下的中国化工网、中国纺织网等在国内专业网站位居第一,使其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作为其核心竞争力。

金蝶公司:12.1.与国际接轨,推出V2.0和V3.0DOS版财务软件。

13.2.在国内还是DOS系统主宰天下的时候,高瞻远瞩,率先开发出Windows版优秀财务软件。

14.合理多样化的股权结构,使得中小企业融资便利和政策优惠15.网盛公司:16.家族企业,孙德良间接持股34.023%,父亲持股9.255%,其他5位自然人股东持股3.495%。

17.金蝶公司:18.徐少春、美籍华人赵西燕、社保公司的控股,使得企业具有中外合资和国企的性质,使得企业享有政策优惠和便利的筹资渠道;解决员工的户口、调动、住房等问题,留住技术人员。

金蝶软件公司与网盛公司发展评价1.合理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模式与风险投资为企业助跑2.多元化募集资金的渠道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动力3.技术密集型企业要立足于技术创新4.金蝶软件公司与网盛公司发展借鉴之处网盛公司:1.掌握企业的控制权有利于形成企业发展合力2.坚持通过公司自身业务的积累滚动发展,逐步壮大金蝶公司:1.引入风险投资,带来新的管理经验能够加速中小企业发展的进程2.奖励股票期权,留住骨干人员3.立足H股市场,与国际接轨,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扩大国际市场占率。

企业上市培训课件PPT84页

企业上市培训课件PPT84页
• 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 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 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 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 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水面养殖
权和采矿权等后)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 • 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 七、企业上市的意义
利用资本市场可以推动企业实现规范发展 利用资本市场可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性
资金 企业上市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
影响力 企业上市可以发现公司的价值,实现该公司股
权的增值
• 八、企业上市的负面之处
上市费用较高,且时间较长 信息披露要求较为严格,需定期公布上市公司
• 案例(一):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整体重组改制
• 2010年9月20日,中铁物资联合其下属子公司中铁物总 投资有限公司设立了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股份公司”),并以现金方式完成了首次出资; 2010年12月14日,中铁物资及其下属子公司中铁物总投 资有限公司完成了对股份公司的二次出资,标志着中铁 物资整体重组改制全面完成。
私募设立 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2-200 2、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集 的实收股本总额
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6、有公司住所和必要的生产条件
1、发起人制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方案 2、邀请发起人,签订发起人协议 3、拟定公司章程 4、申请公司名称预先核准 5、申请与报批 6、认购股份和缴纳股款,验资 7、召开设立大会,建立公司组织机构 8、设立登记并公告
• 经过本次重组改制,中铁物资将主营业务及相关资产全 部纳入股份公司范畴,纳入股份公司的资产占中铁物资 资产的99%以上,实现了中铁物资的整体重组改制并设 立股份公司的战略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第三步: 同日,Billion Ocean以馈赠方式转让238875股股份予 Oriental Gold,Billion Ocean和赵西燕女士分别转让108246 股股份和4736股股份予Project China 。 在整个上述公司中,Oriental Gold为以徐先生为全资持 股人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的公司;Project China为以深圳金 蝶154名雇员、一名深圳金蝶前雇员及一名金蝶集团顾问的 代理人身份持有总共3795.05万股,并以为金蝶集团现实及 前雇员及顾问的利益而设立的全权信托的受托人身份持有 159.95万股股份,而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的公司。
第一次融资和飞跃:引入两个股东

引入这两个新的股东,并成立新的合资企业促 成了“深圳金蝶”的第一次飞跃。:


首先,得到了将产品推向市场所需的资金; 其次,由于赵女士的海外背景,“深圳金蝶”享受 到了外资企业的待遇,这在企业发展的初期是一种 非常重要的政府支持; 再次,由于蛇口社会保险公司是蛇口工业区的全资 子公司,“深圳金蝶”获得了工业区间接参股人的 身份,在人事、员工住房、调动乃至提干等种种 “关口”都绿灯放行,解决了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本 问题,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后顾之忧;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第五步:上市 2001年2月15日,金蝶集团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成功,每股1.03港元发行,筹资额为8000多万港币。
案例启示

通过这一上市融资过程,金蝶本身熟悉了国际 游戏规则,在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加速了 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在海外上市扩大了金 蝶的国际影响,打开了国际融资渠道,增强了 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并给 了金蝶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1.股份的全流通有利于发起人股份的流动和风险 投资的撤出,将股权结构进一步多元化,打开了迈 向国际的融资渠道;
案例启示



2.通过Project Chim在海外代表员工利益持股,以 及金蝶集团实施股票期权的制度保障,公司能够在 留住人才的同时可以节约成本; 3.上市后,公司将接受股东的监督,有利于公司 改进管理; 4.在香港上市实际上把股票卖到了全球的投资者 中,有利于增加金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提升 竞争能力。
案例
创业筹资和融资——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的 融资历程
第一次融资和飞跃:引入两个股东

“深圳金蝶”前身为1991年11月成立的深圳爱 普电脑技术有限公司,在1991到1993年间, 该公司成功开发了以DOS系统为本的财务软件, 面对将该产品推向市场的资金需求,1993年8 月,徐少春决定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营企业,故 此,1993年8月,“深圳金蝶”以原来曾用过 的名称——深圳远见的名义成立为中外合资企 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0万元,股东结构包 括:深圳爱普:35%;赵西燕女士:25%和蛇 口社会保险公司:40%。
第一次融资和飞跃:引入两个股东


在1994年8月16日,深圳远见更名为深圳金蝶 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并在1997年5月,由投资 各方按照股权比例将注册资本增到500万元。 1998年1月,由于国家保险公司投资高风险行 业,蛇口社会保险公司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作 价 200 万元转让给其他股东,正式退出“深圳 金蝶”,从而“深圳金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 民营企业。转让后“深圳金蝶”的股权结构为: 深圳爱普: 48.5% ;赵西燕女士: 31.5% ;金 蝶软件配套:20%。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第三步: 2000年6月15目,金蝶集团的法定资本增加到 10万港元,并分别向IDGVC和赵西燕女士分别发行 198586股股份和187675股股份作为缴足的入账股 份,以偿付向二者收购在深圳金蝶25%和23.625% 股份的代价。并向Billion Ocean发行和配发513739 股股份,总认购价款为人民币1230.38万元,该款 项用于向深圳爱普和金蝶软件配套收购二者在深圳 金蝶的股权。并于同日完成收购。
第一次融资和飞跃:引入两个股东

小结: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适时地吸引外部投 资者,本着将企业做大、做强的观念,适 当分散股权,以控股股权的稀释换取资金、 换取信息、换取股权结构的开放性、换取 治理结构的延续性,这是企业能够长期发 展的关键所在。
第二次融资与飞跃:引入风险投资基金


就在蛇口社保公司退出金蝶公司的几个月之后, 世界著名的信息服务业跨国公司——美国国际 数据集团(IDG)设立的“太平洋风险投资基 金”主动向金蝶公司伸出合作之手。 经过反复磋商,1998年4月,太平洋风险投资 基金投资合43万元入账作为注册 资本,占变更后注册资本的12.5%,其余部分 作为资本公积金,为此,“深圳金蝶”注册资 本增加到571.43万元。
第二次融资与飞跃:引入风险投资基金


1999年8月,金蝶软件配套将其所占“深圳金蝶”股 份的5.83%转让给深圳爱普。 1999年9月,太平洋风险投资基金将其所占“深圳金 蝶”股份的12.5%转让与IDGVC。 1999年10月,IDGVC签署再投资人民币1000万元的 补充协议,其中95.24万元入账作为注册资本,其余 部分转为资本公积金,“深圳金蝶”将注册资本增加 到666.67万元。 至此,IDG实际向深圳金蝶累计注入人民币2000万元, 占变更后注册资本的25%。股权结构如下: 深圳爱普: 41.375%;IDGVC:25.000%;赵西燕女士: 23.625%;金蝶软件配套:10.000%。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第二步: 2000年1月17日,Oriental Gold和Billion Ocean分别转让24375股和2039股股份予IDGVC, 每股股份作价0.1港元,Billion Ocean和Project China分别转让14961股和10000股与赵西燕女士, 每股作价0.1港元。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第四步: 2001年1月30日,金蝶集团的全体股东会议决议通过, 将公司的法定股本9990万港元增加至1亿港元,其中4375万 港元作为已发行股本,分为43750万股缴足或者入账列为缴 足的股份,另外5625万股本,分为56250股股份用于发售。 同时决议通过:当5625股股份发售后,其溢价部分作 为资本公积金入账后,其中3490万港元将转为缴足股本用于 缴足43750股股份中入账列为缴足的股份。 自此,全部的重组完成,相关的法律文件业已齐备,金 蝶集团具备了发行上市的条件。
第二次融资与飞跃:引入风险投资基金

小结: 作为现代新兴高科技企业,在发 展的不同时期,引入风险投资是一种 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与国际先 进管理接轨的有效方式。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第一步:
1999年9月22日,按照开曼群岛公司法在开曼群 岛以Kingdee Software company、Limited的英文名 称注册为获豁免公司。法定股本为5万港币,分为每 股面值0.1港元的50万股,按照公司章程大纲的认购 人Nicola Melia及Sophia Dilbert各自获发及配发一股 股份,其后二人将股份于1999年10月8日转让予 Oriental Gold。同日,公司更名为金蝶国际软件集团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蝶集团),该中文名字沿用至 今。
第三次融资和飞跃:重组与上市

重组过程:

第一步:
同日,本公司以面值发行及配发24373股股份予 Oriental Gold,用以换取现金,并按照面值分别向 Billion Ocean、IDGVC、赵西燕女士和Project China 分别发行17000股、25000股、23625股及10000股股 份,以换取现金。 作为重组和海外上市的重要一步,于开曼群岛注 册的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向深圳市外商投资局 申请收购深圳金蝶原有股权人的全部股份,深圳市政 府于1999年11月10日批准了该项收购。同时,于 2000年3月向中国证监会递交申请材料,申请境内资 产海外上市,2000年7月份得到了证监会的批准。
第一次融资和飞跃:引入两个股东

引入这两个新的股东,并成立新的合资企业促成了 “深圳金蝶”的第一次飞跃。:


再次,赵女士的加盟,并利用其海外关系随时向公司提供最 新的技术动态,这促成了在1996年,DOS版本还一统天下的 情况下,“深圳金蝶”率先开发成功基于WINDOWS的财务 软件,并一举奠定了其在财务软件领域的领先地位; 最后,最为重要的是合资企业解决了企业的股权结构问题, 为再筹资奠定良好的资本平台和股权结构平台,加之,在合 资后,赵女士和蛇口社会保险公司均不参与公司的直接管理, 总经理仍由徐先生担任,这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 具有优越的延续性,可以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治理制度 保障。
第二次融资与飞跃:引入风险投资基金



通过引入IOC的投资,为“深圳金蝶”带来的不仅是 资金,更重要的是获得了IDG广泛的国际商业资源、 先进的管理文化和长远的发展眼光。 IDG作为风险投资方不直接参与投资对象的日常管理, 而“深圳金蝶”却可以要求IDG参加金蝶的市场活动, 以扩大“深圳金蝶”的影响力。因此,这是一种典型 的现代风险投资双赢战略。 风险投资的引入使得“深圳金蝶”迅速形成了遍布全 国的营销和技术服务网络,分支机构由21家增加到37 家,代理商360家,研发与行销方面的员工由300人 增加到800人。风险投资的引入缩短了“深圳金蝶” 的发展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