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817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第三章人类社会与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第三章人类社会与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一、不定项选择题1、社会存在是社会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 A 、 B、 C)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上层建筑E、社会结构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C)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超前性3、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

其基本要素包括(A、B、C)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生产关系E、社会分工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A、阶级斗争B、改革开放C、科学技术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E、人民群众5、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C)A、政治关系B、思想关系C、生产关系D、家庭关系E、民族关系6、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C)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E、剧烈的武装斗争7、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其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主要有(A、C、 D)A、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B、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C、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D、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第三产业结构发生变革E、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8、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作用的观点,属于(A)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诡辩论观点D、折衷主义观点E、历史唯心主义观点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直接由(A、E)A、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B、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的C、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决定的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E、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1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 C 、 E )A、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B、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源E、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11、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A、B、D、E)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D、暴力革命 ( 参考书是和平演变. 不选 ) 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12、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B、C、D)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13、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 A 、 C、 D、 E)A、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B、是调节社会各种利益的机关C、是统治阶段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D、是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主权的组织E、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1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说法正确的有(A、B、C、D、E)A、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B、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科学的指导C、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D、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与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E、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15、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说法正确的有(A、 B、C、 D、 E)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E、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16、参考书无此题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A)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诡辩论观点D、折衷主义观点E、历史唯心主义观点17、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劳动所起的作用有(A、 B、 C、D、 E)A、劳动创造了人脑B、劳动创造了人手C、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与发展D、劳动产生了意识和人类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E、劳动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18、社会形态更替有规律,但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

华南理工大学_6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0--2017年_考研真题

华南理工大学_6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0--2017年_考研真题

631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共 3 页一、判断说明题(先判断下面命题是正确还是错误,再说明其理由。

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英雄造时势。

3.矛盾问题的精髓即对立统一。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问题。

5.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6.阶级是一个政治范畴。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3.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5.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

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

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十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

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

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

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常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

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

”众人听后,无不服膺。

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块石兽。

第1页。

华南理工大学马哲题库

华南理工大学马哲题库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不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A、B、C、D、E)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其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E、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A、B、C)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军事学E、马克思主义法学3、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分别是(A、B、D)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人权宣言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E、人生而自由平等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两大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两大学说分别是(A、D)A、唯物史观B、劳动价值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法E、认识论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认识论C、实践D、唯物史观E、人民群众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A、B、C、D、E)A、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理基础B、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C、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E、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A、B、C、D)A、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B、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本性决定的C、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D、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E、这是领袖的选择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A、B、C、D、E)A、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C、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D、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E、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9、科学社会主义(A、B、C、D、E)A、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B、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C、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E、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目的与结论10、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C)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B、自然观与社会观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物质与意识的统一E、空想与科学的统一二、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体系。

华南理工大学《6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官方]历年考研真题(2014-2017)完整版

华南理工大学《6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官方]历年考研真题(2014-2017)完整版

631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共2页一、原著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请分析说明这段话的哲学意义。

2、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请分析说明这句话的涵义。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3、认识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4、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5、为什么说社会意识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下面是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材料:材料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材料2: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3卷材料3: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是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第1页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2008年817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2008年817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817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共页一、简答题(15分×4)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2.简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3.简述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关于两种生产的思想及其意义。

4.简述《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伟大贡献。

二、论述题(25分×2)1.哈贝马斯所谓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论述其意义。

2.列宁主义的实质及其特点。

三、材料题(20分×2)1.材料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75页)材料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57页) 材料三: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

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30页) 问题:(1)上述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一个什么哲学概念,它有什么特性?(2)哲学史上其他哲学家对这一概念是如何理解的,做简要评述。

华南理工大学《6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6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631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 共 2 页
一、原著分析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 列宁指出: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 ” 请分析说明这段话的哲学涵义。 2、列宁指出: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 识……是辨证法的实质” 、 “可以把辨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 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辨证法的核心……。 ” 请分析说明这两句话的哲学意涵。
海天课堂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知名品牌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63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013 年《63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4 年《63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5 年《63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6 年《63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7 年《63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课真题试卷
1、下面是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材料: 材料 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 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 材料 2: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 归 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 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 3 卷 材料 3: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是表现在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整理版●不定项选择题(2×10)●辨析题(8×5)(要先判断对错再说明,应较好的阐述相关知识点的内容)●综合分析题(20×2)综合分析题应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展开论述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从不同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定义:(1)创造者、继承者: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其后各个时代、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阶级属性: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研究对象和内容: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这种科学性主要体现在:a) 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

b) 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映。

c) 以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了彻底的革命性。

a) 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出发,不承认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而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

b) 从阶级上讲,马克思主义具有彻底的革命性是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它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无产阶级作为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其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一致,是最彻底的革命的阶级。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所以其科学性与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4)二者关系: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二者统一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招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试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招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试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招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试大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日制专业学位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掌握了从事本专业学习应当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相关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诸多哲学家的基本哲学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

三、考试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2.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闭卷考试。

五、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1、了解资本主义在19世纪的发展和人道主义理想的失落。

2、理解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原因。

(二)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1、了解马克思的思想历程。

2、了解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了解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三)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发展和系统化尝试1、了解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发展和系统阐述;了解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研究。

2、理解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东方国家的发展——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哲学选择及苏联哲学的形成1、了解19世纪俄罗斯的社会主义运动;理解俄国国情对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2、掌握列宁主义的基本特点与实质;了解列宁的哲学思想。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东方国家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毛泽东的哲学思想1、了解五四时期围绕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

2、了解《实践论》与《矛盾论》的基本内容;掌握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条基本线索。

3、了解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决定论。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1、了解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遇到的新问题;了解西方国家社会发展中的新趋势。

2、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点。

(七)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道化及苏联哲学的终结1、了解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非斯大林化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