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铣槽_12专用夹具
轴套零件铣槽的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轴套零件铣槽的装夹设计加工设计者:学号:班级:指导教师:2012年05月11日题目:轴套零件铣槽的装夹设计加工内容:1、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2、确定夹具类型;3、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4、确定夹紧方案;5、确定对刀装置;6、夹具精度分析和计算;7、绘制夹具总图;8、绘制夹具零件图样;9、编写设计说明书;目录一、零件图 (3)二、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3)三、确定夹具类型 (3)四、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3)五、确定夹紧方案 (5)六、确定对刀装置 (5)七、夹具精度分析和计算 (6)八、工艺规程设计 (6)九、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另附) (8)小结 (9)参考文献 (9)一、零件图如图所示为轴套类零件图样。
现需设计铣两槽5+00.2 mm的铣夹具。
二、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在实体上铣出两通槽,槽宽为5+00.2 mm,槽深为27-0.50 mm,两槽在圆周方向上互成60°±30′角度,表面粗糙度为12.5本工序之前,外圆、内孔及两端均已加工完毕。
本工序采用φ5mm标准键槽铣刀在立式铣床上,一次装夹六件进行加工。
三、确定夹具类型本工序加工的是两条在圆周上互成60度角的纵向槽,因此,宜采用直线进给一段带有正六棱柱的专用铣夹具。
四、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一)定位方案1.以φ32 0+0.039mm内孔、孔端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工件四个自由度。
2.以+0.021+0.00260φmm 外圆柱面,孔底端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工件四个自由度。
(二)定位方案的比较定位方案(1)优点:能够很方便的将零件定位并且也有利于加工,对于角度的尺寸6030︒±'也比较好控制。
缺点:由于采用内孔定位则需要采用心轴,用心轴将六个零件固定并、夹紧,然后在将心轴固定在夹具上。
这样中间就会产生误差,由于采用心轴定位,因此心轴与零件内孔是采用间隙配合,从而造成尺寸不正确见图(1):图(1)定位方案(2)优点:由于采用外圆柱面作为定位基准,因此装夹和定位方便,夹具简单。
铣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铣床夹具设计说明书铣床夹具设计说明书篇一:铣床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摘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机械制造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提供先进、高效的技术装备,它首先要为我国正在发展的产业包括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以及其它产业提供质量优良、技术先进的技术装备,同时还要为新材料、新能源、机械工程等新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基础装备。
本论文是结合目前实际生产中,通用夹具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用通用夹具装夹工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加工质量不高,而且往往需要增加划线工序,本论文为铣床专用夹具,主要包括夹具的定位方案,夹紧方案、对刀方案,夹具体的设计及加工精度等方面的分析。
本夹具能在加工常规零件的时候使质量进一步提升,并降低劳动强度,能在保证产品质量加工精度的同时批量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夹具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实际生产中企业的效益。
因而对夹具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在今天显的优为重要起来。
关键词:装备;制造;铣床;专用夹具;Abstract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requirements for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ecto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rogress of technology,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to provide advanced, effective technical equipment, it must first for China 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nclude agricultural, heavy industry, light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es provide good quality, technical advanced technical equipment, but also for new materials, new energ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basis of equipment.The present paper is combining the actual production, gm can not meet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fixture using universal fixture clamping work-piece efficiency, low labor strength, processing quality is not high, and often need to increase crossed process, and special design of a milling machine fixture, mainly including fixture positioning scheme, clamping, of cutter scheme, the concrete and the TAB folder design and machining precision analysis.This fixture can in processing of conventional parts that quality further ascension, and reduce the laborintensity, can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its products processing precision and batch production, so as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us fixture use in some ext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Thus to fixture knowledge know and study the optimal in today's show for important up.Key words: equipment;manufacturing;milling; the machine tool's fixture目录绪论 (1)1. 机床夹具概论 (2)1.1 机床夹具的功能和作用 ................................................ .. (2)1.1.1. 机床夹具的功能 ................................................ .. (2)1.1.2. 机床夹具的作用 ................................................ .. (3)1.2 机床夹具的组成 ................................................ .. (4)1.3 机床夹具的分类及设计要求 (5)1.3.1. 机床夹具的分类 ................................................ .. (5)1.3.2. 机床夹具的设计要求 (7)1.4 机床夹具保证加工精度的原理 ................................................ .. (7) 1.4.1. 机床夹具保证加工精度的工作原理 (7)1.4.2. 使用夹具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加工误差的组成 (8)1.5 机床夹具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 . (10)2. 零件的分析 (12)3. 工件的定位 (16)3.1 工件的定位方案 (16)3.1.1. 概述 ................................................ .. (16)3.1.2. 限制工件自由度与加工要求的关系 (17)3.1.3. 确定定位方式与定位元件 ................................................ .. (18) 3.2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20)3.2.1. 定位误差的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 (20)3.2.2. 定位误差的计算 (22)4. 工件的夹紧 (24)4.1 夹紧装置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 . (24) 4.2 夹紧力的确定 ................................................ . (26)4.2.1. 夹紧力的三要素 (26)4.2.2. 夹紧的动力装置 (28)4.2.3. 夹紧力的分析计算 ................................................ .. (29)5. 对刀元件、连接元件及夹具体 (32)6. 夹具总体结构设计及精度分析 (34)7. 夹具结构工艺性和经济性分析 (38)7.1. 夹具的结构工艺性 ................................................ . (38)7.2. 夹具的经济性分析 ................................................ . (38)总结 .............................................41参考文献 (42)致谢 .............................................43附录A ..............................................44附录B ..............................................50学士学位论文绪论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必须固定工件,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占有确定的位置,以完成工件的加工和检验。
铣槽专用夹具设计(优.选)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作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者:指导教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目录—、任务书 ................................ ・・・4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明确设计任务,收集原始资料 ....................... 5 1.1.1明确设计任务 . (5)1.1.2收集原始资料 (5)2. 1确定夹具结构方案 (6)2. 1. 1确定定位方案,设计定位元件 ..................... 6 1) 验证基准选择的合理性 .......................... 7 2) 选择两套定位方案进行比较,最终选出合理的定位方案。
3) 选择定位元件 .............................. 8 4) 确定定位元件的尺寸及偏差 .......................8 5) 分析定位误差 ...................................9 6) 减少定位误差的措施 (9)2.1.2确定夹紧方式,设计夹紧机构 (11)1)计算切削力和所需夹紧力 (11)3)设计对刀见.连接元件13 五、总结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2) 设计夹紧机构并验算夹紧力12 1213 13绘制夹具总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姓名学号设计题目铳槽专用夹具导老师设计条件零件简图(含材料.质量及毛坯种类)、中批量生产51序号尺寸74尺寸75尺寸30;°如尺寸27:°二尺寸30畀29/02?27存28 ;01 1757628;°02728 J *28 ;01 2767727 J0 02728:°229:°」3777826严729:。
」30:°」47879?气+0.02729:。
」30:°」5798030严727存30:°」674751夹具总装图一张(A1图入指定零件图一张(A4图);设计要求2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零件图分析.定位方案确定、定位误差计算等内容);3设计时间:6天。
铣床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装夹具设计说明书题目:铣床专用夹具设计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班级:机制二班姓名:王飞指导老师:刘吉彪时间:2011年11月目录一工件及加工工序介绍............................................................................................................ - 2 - 1工件零件图....................................................................................................................... - 2 - 2加工工序........................................................................................................................... - 2 - 二设计任务及具体方案............................................................................................................ - 2 - 1设计任务........................................................................................................................... - 2 - 2定位方案........................................................................................................................... - 2 - 3导向方案........................................................................................................................... - 3 - 4夹紧方案........................................................................................................................... - 3 - 5定位切换盘设计............................................................................................................... - 4 - 6夹具体设计....................................................................................................................... - 4 - 7夹具总装配图................................................................................................................... - 5 - 三夹具精度分析........................................................................................................................ - 5 - 1误差分析........................................................................................................................... - 5 - 2定位误差计算................................................................................................................... - 6 - 附录A…………………………………………………………………………………………...- 7 -一 工件及加工工序介绍1工件零件图2加工工序1.车床车外径为mm 100φ,内径为mm 40φ,厚度为mm 20的圆盘。
设计图上所示工件铣槽工序的专用夹具1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作业班级:08级数控技术(三)班姓名:梁聪学号:20080102122日期:2010年07月10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者:梁聪指导教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机床夹具设计图1 筷子零件图设计图上所示工件铣槽工序的专用夹具,零件材料为45号钢。
根据前面所述的夹具设计方法,现将此铣槽夹具的设计过程如下:(一)明确设计任务,收集原始资料(1)明确设计任务由夹具设计任务书中铣槽工序图(见工序卡中工序图)可知,本工序加工要求如下:1)槽宽1.0028+mm ;2)槽底至工件的水平轴线的位置尺寸2.0028+mm ; 3)槽子两侧面对027.0028+Φmm 孔轴线的对称度0.06mm 。
该工序在卧式铣床上用三面刃铣刀加工,零件属中批量生产。
(2)收集原始资料 1)零件加工工艺过程①铣前后两端面 X61卧铣 ②铣底面、顶面 X61卧铣 ③铣两侧面 X61卧铣 ④钻、铰027.0028+Φ孔 Z535立钻 ⑤铣槽 X61卧铣由加工工艺知,零件其它表面均在铣槽工序前完成加。
2)铣槽工序的工序卡(见表1.1)(二)确定夹具结构方案(1)确定定位方案,设计定位元件 1)验证基准选择的合理性由工序简图知,该工序限制了工件六个自由度。
现根据加工要求来分析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目及基准选择的合理性。
坐标系如图下为保证工序尺寸2.0028+mm ,应以孔德轴线定位,限制工件Z , X ,Y 。
为保证槽子两侧面对027.0028+Φmm 孔轴线的对称度,应选28Φ孔轴线、A 面和B 面定位,需限制工件X ,Y ,Z 。
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该工序必须限制工件五个自由度,但为了方便地控制刀具的走刀位置,还应限制Y 自由度。
因而工件的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
由分析知,要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相重合,所选定位基准应是027.0028+Φmm 孔和A 面,与工序图相同。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新)讲解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任务书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目录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书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在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必须完成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夹具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巩固夹具设计基础理论的知识,系统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过程、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应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践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1. 课程设计的目的1.1以《机床夹具设计》课所学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有关课程的知识来分析解决夹具设计问题;1.2初步掌握夹具的论证及设计的方法、步骤;1.3学会运用各种指导夹具设计的图册、手册、标准等。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2.1草拟设计说明书2.1.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结构的合理性、特点、加工中应注意事项;加工要求的合理性并根据加工要求分析加工方法合理性;已知条件是否完备等。
2.1.2定位方案设计:⑴根据工序内容的技术要求,分析判断应限制工件的哪些自由度。
⑵按照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正确选择第一、第二、第三定位基准。
⑶根据定位基准的几何特征,正确选用标准定位元件或设计非标准定位元件。
⑷运用总体分析法和单件法,分析判断定位方案的正确性。
⑸定位元件精度设计,分析计算定位误差,分析判断是否满足加工精度要求。
⑹对比多种方案,选择设计定位元件,定位误差分析计算,取最优方案。
2.1.3导引方案设计确定对刀、导引装置及安装方式并进行有关设计、计算。
2.1.4夹紧方案设计:对比多种方案。
确定夹紧力的方向与作用点、分析与计算需要多大的夹紧力、选择夹紧机构、计算结构尺寸或进行夹紧力校核。
2.1. 5其它装置设计:连接装置、分度装置等设计计算(夹具位置误差、分度误差计算),(附图)。
2.1. 6夹具体设计:夹具体设计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⑴ 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⑵ 合理设计加强筋,尽量减轻重量,便于操作。
⑶ 安放稳定、可靠。
⑷ 结构紧凑、工艺性好。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各类机床夹具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场合。
2. 学会运用相关公式和标准对机床夹具进行设计计算,具备选用合适夹具的能力。
3. 了解机床夹具设计中的工艺要求,掌握夹具设计中涉及的工程材料、公差配合等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机床夹具的二维和三维图纸,具备一定的工程图样表达能力。
2.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根据设计图纸组装和调试机床夹具,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3.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和解决机床夹具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床夹具设计专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认识到机床夹具设计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调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综合性,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动手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床夹具概述:机床夹具的定义、分类及作用;各类机床夹具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对比。
教材章节:第一章《机床夹具概述》2.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步骤;夹紧力计算、定位误差分析。
教材章节:第二章《机床夹具设计原理》3. 常用机床夹具结构: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要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常用机床夹具结构》4. 机床夹具设计计算:涉及到的力学、材料力学、公差配合等基础知识;夹具设计计算实例。
教材章节:第四章《机床夹具设计计算》5. 机床夹具的CAD设计:CAD软件的应用、机床夹具二维和三维图纸的绘制方法。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铣床或加工中心夹具设计) 精品

1设计任务1、明确设计任务每个学生按指导教师提供的夹具设计题目自己选题目。
课程设计分组进行,每组2个零件,设计出2种机床夹具;明确生产要求,确定零件的加工工艺,明确加工机床。
2、合理组织课程设计时间,明确进度,达到设计要求;1)、根据选定的题目认真分析零件结构及工序加工要求。
2)、绘制零件的工程图和三维图,注意规范制图。
3)、按照选定的设计题目确定定位方案,确定重要的配合尺寸4)、分析机床加工特点,合理确定夹紧方案5)、确定夹具整体设计要点6). 提供设计说明书一份。
设计说明书要提供零件简单工序,加工精度分析,工序基准和设计基准,理限,定位种类,定位元件尺寸规格,夹紧方案,对刀方案,夹具体结构,对刀装置设计,夹具安装基准,夹具定位误差的计算,夹具精度,关键配合,技术要求,设计要点,并分析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
3、机床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1)保证工件加工精度。
正确确定工件定位方案、夹紧方案、刀具导向方式及合理制定夹具的技术要求。
必要时进行误差分析与计算。
2)夹具总体方案应与生产纲领相适应。
大批量生产时应尽量采用各种快速、高效结构在中、小批量生产中要在满足夹具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使夹具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3)操作方便工作安全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4)便于排屑。
5)有良好的工艺性。
夹具应便于制造、检验、装配、调整、维修等。
4、夹具设计可选题目为了使学生切实在夹具设计方面受到基本完整的训练明确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夹具设计的方法步骤体验各种夹具的特点。
主要可从以下四类机床夹具中选题:1)车床类夹具设计2)铣床类夹具设计3)钻床类夹具设计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
2 零件的装夹2.1零件的工艺和精度分析1.零件的工艺分析工件的毛坯是铸件,工件已加工过的孔径为mm 28.0022+φ,粗糙度为6.3的底平面。
其中需要设计第四和第五两道工序的夹具设计。
1.铣平面在加工上平面时,平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平面的高度由地平面保证,平面尺寸和位置精度由设计的夹具来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
课题名称: 铣槽11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08年 12月
目录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2)
2.定位方案设计 (2)
3.导引方案设计 (4)
4.夹紧方案设计 (4)
5.其它装置设计 (5)
6.夹具体设计 (6)
7.技术条件制定 (6)
8.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6)
9.绘制夹具的零件图与总装图 (7)
三、参考文献 (7)
四、附录(非标准零件图及夹具体图) (7)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工件已加工过的大小孔径分别为Φ11018.00+mm 和Φ24021
.00+mm ,两孔中心距为 42±0.02 mm,厚度为2603
.003.0+-mm 。
在加工槽时,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槽的宽度由刀具的尺寸保证,槽的深度尺寸和位置精度由设计
的夹具来保证。
槽的位置包括如下两方面要求: 1.1、加工槽的宽度为11mm ,且两个侧面相对于中心面A 对称度为0.1mm ;
1.2、加工槽的深度为32±0.2mm 。
2、定位方案设计:
根据加工槽两侧面相对于中心面对称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 方向转动自由度、Y 方向转动自由度和Z 方向转动自由度;根据加工槽宽度和深度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 方向移动自由度和Z 方向移动自由度。
但考虑到加工时工件定位的稳定性,可以将六个不定度全部限制。
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槽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 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 面实际不存在,故可选工件的两侧面M 或N 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
由加工槽深度要求, 方案一:如右图所示
孔O 2及O 1为第二和第三定
位基准,通过固定圆柱销及V 形块实现定位;
方案二:如下图所示 可以选择孔O 1及O 2为第二和第三定位基准,通过图中所示的固定式圆柱销及菱形销实现定位。
经分析,第一种方案以圆柱和V 形块组合定位时,要受到外圆加工精度的影响,由于外圆表面系毛坯铸件不能保证工件的加工要求,加上V 形块比较薄且夹住工件一边,不易夹紧。
所以采用第二种方案,即以孔O 1及O 2为第二和第三定
位基准,对两孔采用固定式圆柱销及菱形销定位,此方案实现了工件的完全定位,无重复定位,方案可取。
2.1、计算定位误差:
现选取工件上两孔与两定位销的配合均
为H7/g6,则圆柱销的直径尺寸为Φ11006.0017.0--mm,菱形销的圆弧部分直径尺寸为Φ24007.0020.0--mm ,
b=5mm,B=d-3=24mm 。
圆柱销与菱形销之间的中心距为42±0.02 mm 。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产生的定位误差,其
值应控制在工件相对尺寸或位置公差的3
1~
5
1,为此需对每一项工序加工要求逐一进行分析。
2..1.1、对加工槽深尺寸A 进行分析
加工槽的深度尺寸的工序基准为工件小孔外圆面的上母线,定位基准为圆柱销中心线,则
δ定位(A )=δ位置+δ不重 =0.035+0.04=0.075mm
因δ
定位(A )
值小于工序尺寸公差值(0.6mm )的5
1
,故能满足工序加工要求。
2..1.2、对加工槽两侧面对中心面A 对称度进行分析
加工槽的位置精度—对称度的工序基准是中心面A ,而定位基准为第一基准平面,这里忽略基准的位移误差,则 δ
定位(对称度)
=δ
位置
+δ
不重
=0+0.03=0.03mm
因δ
定位(对称度)
值小于工序位置精度要求的公差值(0.1mm )的3
1
,故能满足工
序加工要求。
3、导引方案设计:
对此方案,我们采用每加工一批工件,只安装调整一次夹具,通过试切数个工件来对刀的,此种方案对导引方案的要求很高,如右图所示: 我们要保证的第一个精度是槽的宽度11mm 关于工件厚度方向上的对称中心的对称性如,第二个精度为槽的深度即尺寸
A 。
所以对导引元件初步设计方案为一个方形的块如右图所示,用于安装在夹具体上。
正确的安装方法见夹具装配图。
4、夹紧方案设计:
对此工件的铣削加工,我们所采用的是一面和两个定位销的原理,而且我们拟定
采用的是手动夹紧,为了节约成本,我们采用一个压块,一个螺母对其压紧,夹紧方案的初步确定如右图所示(局部图):
根据工件上大孔的尺寸、菱形销、螺杆的尺寸大小,我们选用m10的压紧
螺母,对压块的尺寸我们拟定为厚度5mm ,直径为35mm 。
具体见附录中的零件图。
计算切削力
刀具:高速钢直齿三面刃铣刀。
D=80mm. Z=18 9.81....f f F e f z fz
C a y a u z
F K nf =
30, 1.0,0.65,0.83,0,0.83
Cf Xf yF uF wF qF ======
16,8,0.15,0.67.
p e f FZ a mm a mm a K ====
z
Z f K F •⨯⨯⨯⨯⨯⨯⨯⨯⨯=
83.08018
83.0865.015.0163081.9
=2448N 校核定位销:2F
F
A
r σ
π=
= 24
11102248
π-⨯⨯=
0.60[]45MPa σ
=<
根据公式:201
2/)(ϕϕαtg r d tg L
Q W '+''+•=
可知直径为10mm 的螺杆和m10的螺母能满足
夹紧力的要求。
夹紧力:由于工作状态原因,切削力与夹紧力在空间上是相互垂直的。
螺母提供的夹紧力足以夹紧,故无须验算。
5、其它装置设计:
铣床夹具依靠夹具体底面和定向键侧面与机床工作台上平面及T 型槽相连接,以保证定位元件对工作台和导轨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
为了减小安装时的偏斜角β∆的误差,安装定向键时应当使它们靠向T 型槽的同一侧。
对定向键的设计方案如右图所示(局部图):
对定向键的直角部分都倒2*45°的倒角,在夹具体与定向键的连接部分中的直角开出凹槽,如图中的小凹槽。
定向键与夹具体采用螺钉连接,至于定向键的大小要
根据铣床工作台是具体情况而定,在此我们就不对定向键的尺寸大小进行说明。
6、夹具体设计:
在夹具体设计方面,我
们采用了一个直角块,来进
行大体上的定位,而且要设
置导引装置的安装位置,对
各个面的要求见零件图,(右
图为夹具体的立体图)夹具
体通过安装在夹具体上的定
向键进而与铣床的工作台连
接,从而实现对夹具的固定。
此夹具在有加强筋的情
况下,具有足够的刚度与强
度,安放稳定,工艺性好,实用安全。
7、技术条件制定:
1、定位元件φ15和φ20相对于夹具底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在100mm上为0.03mm。
2、夹具上与短销凸肩接触的垂直
面相对于夹具底平面的垂直度公
差在全长上为0.03mm。
8、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
介:
对此夹具各个零件的装配关
系见下图,下面我们来分析与说明
它的工件原理:短销通过夹具体上
的孔、本身的螺栓、螺母与夹具体
紧紧连接。
菱形销也是能过同样的
方法与夹。
具体连接而得到固定,菱形销上设置一长螺纹
用于压紧螺母对工件的夹紧。
在夹具体的底平面上安装定向键用于与铣床工件台面的连接与定位。
工件时,只要把压紧螺母、压块卸下,即可把工件套上去。
利用一面二孔进行定位,当工件套上去后,先装入压块,再用压紧螺母进行夹紧。
这时铣刀在导引装置的引导下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并且在导引装置的作用下完成铣床对工件的铣槽工序。
本夹具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装卸工件时只需靠压板紧定螺栓的松紧即可轻松实现。
9、绘制夹具的零件图与总装图:
三、参考文献
1、《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王光斗、王春福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年
2、《机床夹具设计》林正焕、陈本通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7年
3、《机床夹具设计》王启平主编哈尔滨工业出版社 1996年
4、《机械制造基础》严霖元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年
5、《图学基本教程》谭建荣、张树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6、《理论力学》哈儿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7、《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四、附录(非标准零件图及夹具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