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沥青路面课程设计实例

合集下载

建沥青路面设计-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建沥青路面设计-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第一章新建沥青路面设计1.1路基干湿类型及路基回弹模量的确定资料:路基地属高原西南潮暖区V4区,路段地质组为泥质砂岩,上覆盖亚粘土。

路床顶面距地下水位2.0m。

(1)通过上述资料可查的:V4区粘土路基的临界高度H1=1.7~1.9m,H2=0.9~1.1m,由于H>H1,可判定路基干燥稳定路面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地下水和地表积水的影响,路基干湿类型为干燥。

(2)路床表面下80cm深度内平均稠度Wc与分界稠度的关系是Wc>=Wc1,因为路基干湿类型为干燥,可查的分界稠度Wc1=1.1,即Wc>=1.1,估计该段路基上层80cm范围内的平均稠度为1.15左右。

(3)由于路基土的平均稠度为 1.15,所以查设计规范得土基回弹模量E0=47MPa.(4)由于是高等公路,由沥青面设计规范说明,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时,土基回弹模量E0提高15%~30%,现取提高15%,则E0=47*(1+15%)=54.05MPa。

路基干湿类型为干燥。

1.2沥青路面结构方案的选定与结构层厚度的设计(1)计算累计轴载作用次数,确定路面等级及计算设计弯沉值。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

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时。

轴载换算:N=∑=⎪⎭⎫⎝⎛k iiiPPncc12135.4汽车型号Pi C1 C2 ni ∑=⎪⎭⎫⎝⎛kiiiPPncc12135.4江淮AL6600 前轴17 1 6.4 1050 _ 后轴26.5 1 1 1050 3.3会客JT6912 前轴31.2 1 6.4 180 7.3 后轴65.6 1 1 180 28..8跃进牌NJ131 前轴20.2 1 6.4 700 _ 后轴38.2 1 1 700 10.6东风牌EQ140 前轴23.7 1 6.4 500 _ 后轴69.2 1 1 500 100.8黄河牌JN-150 前轴49 1 6.4 500 143.7 后轴101.6 1 1 500 535.7日野KB222 前轴50.2 1 6.4 120 38.3 后轴104 1 1 120 142.3太脱拉138 前轴51 1 6.4 280 95.8 后轴80 2.2 1 280 233.4 当量轴载累计1340累计当量轴次计算:已知:此公路设计为高速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为0.4~0.5,在此取0.45。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学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台州某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1.基本资料(1)自然地理条件台州地区计划修建一条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其中经过调查该路段地处Ⅳ4区,路基为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离地面高度为1.1m,路基填土高度为0.5m,属于中湿状态;根据我国“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气候分区指标”及相应的“分布图”,得到最热月平均气温>30℃,最低气温低于-9℃,年降雨量>1000mm。

近期双向混合交通量为21000辆/日,交通组成和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

该路线沿线可开采砂砾、碎石,并有丰富的石灰、水泥、粉煤灰、沥青等材料供应。

(2)土基回弹指数的确定设计路段处于Ⅳ4区,路基处于中湿状态,路基土为中液限粘土,稠度为,查表“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MPa),得土基回弹模量为MPa。

土基回弹模量<40 MPa,所以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进行填土层50cm处外加25cm厚的石灰处理填土层,查表“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MPa),得土基回弹模量为200MPa。

(3)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知路段所在地区近期交通组成与交通量,见表1-1。

预测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

沥青路面累计标准轴载次数按15年设计。

(4)设计轴载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 表1-2序号 汽车 型号 总重 (kN) 载重 (kN) 前轴重 (kN) 后轴重 (kN) 后轴数 轮组数 1 桑塔纳 21 10 7 14 2 五十铃 42 20 14 28 3 解放CA10B 1 双 4 黄河JN150 1 双 5 黄河JN162 1 双 6交通SH3612×2双轴载换算(弯沉及沥青层弯拉应力分析时) 表1-3车型 i P (kN)i n (辆/d )35.421⎪⎭⎫⎝⎛P P n C C i i (辆/日)五十铃 前轴14 — —— — 后轴2818799 解放CA10B 前轴— — — — 后轴 1 1 4536 黄河JN150 前轴1 后轴 1 1 黄河JN162 前轴1 后轴 1 1 交通SH361 前轴1 后轴2×1∑=⎪⎭⎫⎝⎛=Ki i i P P n C C N 135.421 (次/日)轴载换算(半刚性层弯拉应力分析时) 表1-4车型 i P (kN)i n (辆/d )821⎪⎭⎫⎝⎛P P n C C i i (辆/日)五十铃 前轴14 — — — — 后轴28 — — — — 解放CA10B 前轴— — — — 后轴11 4536 黄河JN150 前轴49 — — — — 后轴 1 1 黄河JN162 前轴1 后轴 1 1 交通SH361 前轴60 1 后轴2×21∑=⎪⎭⎫⎝⎛=Ki i i P P n C C N 1821 (次/日)(5)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累计当量轴次)交通量计算详见以下列表,得到累计轴载次数结果见下表,属于重交通等级。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4.35i P P ⎛⎫⎪⎝⎭4.3512i i P C C n P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混合交通量为30700辆/日 表1某路段混合交通组成表2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确定沥青路面的交通等级1、轴载换算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计算时,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查常用汽车设计参数表12-3,按式(12-6)进行轴载换算,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轴载换算结果表(弯沉)车型P i (KN)C 1 C 2n i (次/日)(次/日)切贝尔D350前轴 24.00 1 6.4 2.1033×10-3260- 后轴 48.00 1 1 4.1058×10-210.675 日野KF300D 前轴 40.75 1 6.4 2.0140×10-222028.357 后轴79.002.213.5866×10-1173.591()()1511136510.071365935.6880.50.07429.11t e N N γηγ⎡⎤⎡⎤+-⨯+-⨯⨯⨯⎣⎦⎣⎦===万次黄河 JN150 前轴 49.00 1 6.4 4.4911×10-228682.205 后轴 101.60 1 1 1.0715306.449太脱拉 111 前轴 38.70 1 6.4 1.6090×10-248049.428 后轴 74.00 2.2 1 2.6987×10-1284.983 小汽车前轴 - - - - 1000- 后轴----- 合 计4.351121ki i i P N C C n P =⎛⎫= ⎪⎝⎭∑935.688注:轴载小于25 KN 的轴载作用忽略不计。

竣工第一年日当量轴次为:1935.688N = 次/日竣工第一年日当量轴次为:1935.688N = 次/日2、累计当量轴次及交通等级根据一级公路查表12-6得:设计年限T=15年,双向四车道的车道系,查表12-5得车道系数η为0.4~0.5,选用0.5.则累计当量轴次为:3、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重的累计当量轴次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见式(12-8),计算结果列入下表中。

沥青、混泥土路面课程设计

沥青、混泥土路面课程设计

沥青、混泥土路面课程设计(总1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湘潭大学课程名称: 路基路面工程 学 院: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专 业: 土 木 工 程 学 号: 2012800118 年 级: 2012级 学生姓名: 陈龙 指导教师: 王志超目录1 基本设计资料 ...................................................................... 0 2 沥青路面设计 . 02.1轴载分析 ................................................................... 0 2.2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 3 2.3 计算设计弯沉dl 和结构强度系数K (4)2.4 确定设计参数01,,spE E σ ..................................................... 4 2.5 计算确定容许弯拉应力Rσ (5)2.6 计算路表弯沉s l和底层拉应力mσ (6)2.7 厚度计算 ........................................................................................................................................ 6 2.8 防冻层厚度检验............................................................................................................................. 9 2.9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 9 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1 交通量分析 ................................................................................................................................ 10 3.3 初拟路面结构............................................................................................................................. 12 3.3 确定材料参数............................................................................................................................. 12 3.4计算地基综合回弹模量 (12)3.5 计算荷载疲劳应力 (13)......................................................................................................................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基路面工程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专业:道路工程班级:2014级5班学生:周治勇学号:p141914394 指导教师:王睿老师一、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1、设计资料a、地区某新建双向2车道二级公路,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土为中液限粘土,路基填土高度1.2m,地下水位距路床2.3m,属中湿状态;多年最大道路冻深160cm。

b、经过OD调查及论证2012年底的交通组成情况如下表:2013年通车后前五年交通量增长率为4.5%,其后设计年限交通量增长率为6%。

车道系数:二级公路双向两车道在0.6~0.7,取0.7 二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2年车道数:2车道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0m车道宽度:3.5mγ=0.053752、确定交通等级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

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下表确定。

(1)、计算标准轴载累计计算交通量NeA.当以设计弯沉值设计指标及沥青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35.412 1∑=⎪⎭⎫⎝⎛=Kiii PPnCCN式中:N——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d ) ;n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P一一标准轴载(KN);P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C1——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C2——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 ,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 6.4,四轮组为 0.38; K 一一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当轴间距大于3米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米时,双轴或多轴的轴载系数应按以下公式计算:C1=1+1.2(m-1)设计年限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计算公式:累计当量轴次:ηN rr Ne t 365]1)1[(⨯-+=试中: r ——设计年限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 t ——设计年限N ——运营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d ) N ——车道系数车型P i (KN) C 1 C2 n i (辆/日)黄河JN-150前轴49.00 1 6.4820235.69后轴101.60 1 1 878.62 解放CA10B前轴 19.40 1 6.4 15007.66后轴 60.85 1 1 172.83 长征CA160前轴45.20 1 6.4 38076.88后轴83.70 1 1 175.24 耶尔奇315MD3 前轴 57 1 6.4 16075.01后轴 107 1 1 196.83 标准轴载BZZ100前轴 0 1 6.4 200后轴100.11200 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可以不计。

沥青路面课程设计方案实例

沥青路面课程设计方案实例

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东北某地(II4)拟建二级公路,全长40km(K0~k40),除由于K31+150~k33+350路段纵坡较大(一般为5%左右),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其余均采用沥青类路面,其中K15+600~k22+440路段为老路改造,采用补强措施,有关资料如下:1.公路技术等级为一级公路,路面宽度为9.0m。

2.交通状况,经调查交通量为4100辆/日,交通组成如表2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γ= 4.9%。

交通组成表1 黄河JN150 解放CA10B 东风EQ140 太脱拉138 小汽车25% 50% 15% 3% 7%汽车参数表2车型总重(KN) 载重(KN)前轴重(KN)后轴重(KN)后轴数后轮轮组数前轮轮组数轴距(cm)JN150 150.6 82.6 49 101.6 l 双单CA10B 80.25 40 19.40 60.85 1 双单EQ140 92.90 50.00 23.70 69.20 1 双单太脱拉138 211.4 120.00 51.40 2×80 2 双单132 3.路基土质为粘性土,干湿状态为潮湿,道路冻深为160cm。

4.K15+600~K22+440路段原路面为沥青路面,沥青面层厚度h=3cm,路面实测弯沉值分别为:72、81、78、64、66、65、68、75、72、71、66、73、68、77、74、74、81、82、78、79(0.01mm)等共20测点,弯沉测定采用标准轴载,测定时路表温度为27.5℃,前5小时的平均温度为25℃(注:季节影响系数以k l=1.08,温度影响系数K2=1.0)。

二、设计要求1.交通分析;2.拟定路面结构,并说明选用该种路面结构的原因;确定材料参数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平面设计;3.计算或验算路面结构层厚度;①沥青路面可采用手工计算和计算机计算两种方式之一,并分析其结果以及说明理由;②拟定几种沥青路面厚度,采用计算机计算,分析沥青面层变化对基层厚度的影响,基层厚度变化对底基层厚度的影响;③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手工计算;4.绘制路面结构图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平面布置图,接缝构造图;5.编写设计说明书。

沥青路面设计范例

沥青路面设计范例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沥青路面设计)范例1.1道路等级确定根据调查资料,基年交通量组成如下:由于路线为县级公路,因此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以下,则由预测年限规定: 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及二、三级公路的规划交通量应按n-1N d=N(1+8%)其中: N—规划年交通量(辆/日)15年预测,则由公式: 式1-1)0—基年平均日交通量(辆/ 日)Y—年平均增长率(%—预测年限(年)即:规划年交通量为:Nd=[(150+80+100+120) X 1.5+150 X 2.0+ (120+110)=[345+150+300+180+360+330] X (1+8%)15-1X 3.0] X (1+8%)15-1=4890辆/日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以下简称《标准》),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 辆,综合考虑选定道路等级为三级。

P —标准轴载,(KN ; P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 K —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 C —轴载系数,C i =1+1.2 X (m-1) , m 是轴数。

当轴间距大于3m 时,按单独 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轴间距小于3m 时,应考虑轴数系数;C 2—轮组系数,单 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1.2结构设计6.2.1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轴载lOOkN 为标准轴载。

6.2.1.2.1轴载换算(基本参数见表6.1)轴载换算公式如下:f 、4.35P L f 丿式中:N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 日);k河 CGN i(式 6-1 )N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 (KN ;(KN );6.2.1.2.2 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三级沥青混凝土设计年限取 8年,双车道系数为0.6 — 0.7, 本设计取0.7 。

式中:N e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沿一个方向通过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次);t —设计年限(年);N 1—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 /日); r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n —与车道有关的车辆横向分布系数,简称车道系数。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大连大学DALIAN UNIVERSITY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名称: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土木093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评阅人:设计题目: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总计:设计论文 13 页表格 10 表指导教师(职称):评阅人:完成日期: 2012年6月目录1路基路面设计任务书 3 1.1 设计资料 3 1.2 设计内容 3 1.3 主要参考资料 3 2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4 2.1 轴载分析 4 2.2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6 2.3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 7 2.4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7 2.5 设计指标的确定 7 2.6 设计资料总结 9 2.7 确定石灰层厚度 10 2 8 验算各层层底拉应力 11 3附图(1) 13基路面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资料湖北宜昌至巴东某新建一级公路,经调查路基土为高液限粘土,地下水位为1米,路基填土高度1.2米,近期交通量如下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7%(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取4%),沿线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供应。

2、设计内容分别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层次,并算出结构层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还需进行接缝设计。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详细的设计计算书(1)沥青混凝土路面:①、确定结构方案;②、确定设计参数;③、计算待求层厚度;④、弯拉应力计算。

(2)、设计图【1】路面结构图【2】相应的计算图3、主要参考资料:路基路面工程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一、轴载分析1)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35.4211)(P P n C C N i i ki ∑==式中:N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i n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 P ——标准轴载,(kN );i P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 ),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1C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轴载计算 (2)
1.1代表轴载见2-1表 (2)
1.2轴载换算 (2)
1.2.1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和沥青层的层底拉力验算 (2)
n i—各种被换算车辆的作用次(次/日) (2)
1.3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2)
2初拟路面结构 (2)
3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和设计参数的确定 (2)
3.1材料的确定 (2)
3.2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确定 (2)
3.2.1沥青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确定 (2)
3.2.2半刚性极其他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确定 (2)
3.3材料劈裂强度的测定 (2)
4验算拟定方案 (2)
4.1计算各方案的弯沉值 (2)
4.2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s及容许拉应力σR计 (2)
4.3设计方案验算 (2)
中湿路段E0=35MPa (2)
潮湿路段E0=25MPa (2)
5验算防冻层厚度 (2)
6 方案比选 (2)
致谢 (2)
主要参考资料 (2)
1轴载计算
1.1代表轴载见2-1表
1.2轴载换算
轴载换算以弯沉值和沥青层的层底拉力和半刚性材料的层底拉力为设计标准
1.2.1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和沥青层的层底拉力验算
35
.421
1⎪⎪⎭
⎫ ⎝⎛•=∑=P P n C C i i K
i N
式中:N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
n i
—各种被换算车辆的作用次(次/日)
P —标准轴载(kN ) P i
—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kN )
C 1
—轴数系数
C
2
—论组系数,双轮组为1,单轮组为6.4,四轮组为0.38
当轴间距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此时轴系数为1,当轴间距小于3m 时,双轴或多轴按C 1+1.2(m-1)计算,m 为轴数。

5686.29
1.2.2当进行以半刚性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
8
'21
'
1
⎪⎪⎭⎫ ⎝⎛•=∑=P P n C C i i K
i N '
C
1
—轴数系数
'C 2—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18.5,四轮组0.09 对于轴间距小于3m 的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1(11
-+=m C 计算,m 为轴数
黄海DD680 1 2 1 1 35091.5 100 171.964江淮AL6600 1 2 1 1 50026.5 100 0.012160累计7021.753
N1’=314.05+7021.75=7335.8
1.3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年份增长系数η*365*第一年到本年份增长系数的积
1 1 182.5
2 1.08 197.1
3 1.08 212.868
4 1.08 229.8974
5 1.08 248.2892
6 1.0
7 265.6695
7 1.07 284.2663
8 1.07 304.165
9 1.07 325.4565
10 1.07 348.2385
11 1.05 365.6504
12 1.05 383.9329
13 1.05 403.1296
14 1.05 423.2861
15 1.05 444.4504
合计:4618.9
Ne=N1×4618.9=2.63×107
换算方法沥青层的层底拉力验算时半刚性材料的层底拉力验算时
累计交通轴次 2.63×107 3.39×107
2初拟路面结构
结合已有工程经验与经典构造,拟定了两个结构方案,根据结构层的最小施工厚度、材料、水文、交通量以及施工机具的功能因素,初步确定路面结构组
合与各厚度如下:
方案一:4cm细粒式SMA
7cm 中粒式AC
10cm 粗粒式AC
? 粗粒式ATB基层
18cm级配碎石
以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为设计层。

方案二:5cm 细粒式AC
6cm中粒式AC
9cm粗粒式ATB
25cm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石灰砂砾土
以水泥石灰砂砾土为设计层。

3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和设计参数的确定3.1材料的确定
刚性材料、柔性材料取自沿线料场集合料沥青选自A级90号,技术指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相关规定。

3.2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确定
3.2.1沥青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确定
拟定20℃和15℃的抗压回弹模量,见表3-1
3.2.2半刚性极其他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确定
拟定材料抗压回弹模量,见表3-2
3.3材料劈裂强度的测定
根据路基路面表14-15和表14-16确定材料劈裂强度,见表3-3
4验算拟定方案
4.1计算各方案的弯沉值
路面的弯沉值
l
d
由下式求出
A
A A N l B
S
C
e
d 2
.0600-=
式中:
l
d
—设计弯沉值(mm )
N
e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标准轴载通过次数
A
C
—公路等级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取1.0,二级公路为1.1,
三四级公路为1.2
A S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热拌沥青碎石、冷拌沥
青碎石、上拌下贯或灌入式路面、理清处治为1.1
A B
—路面结构系数,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1.0,柔性基
层沥青路面为1.6,若基层由柔性材料和半刚性材料组合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