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鹿茸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鹿茸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1l
李和平.中国茸鹿品种(品系)的鹿茸化学成分明.东
Ni、Mo、Co、Mn、V、Sn[…。
RNA和DNA合成的影响不显著。肝组织蛋白质和
RNA合成增加时,肝细胞核的RNA合成亦明显增
加。鹿茸提取物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主要由于
其刺激IⅢA一聚合酶II活性的缘故[201。
2.5抗氧化作用
鹿茸提取物对老年小鼠脑和肝SOD活性增强
作用较青年小鼠更为明显,提示鹿茸可能通过增强 SOD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生
《赌qq研丸
第33卷第3期2010年6月
.237.
鹿茸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桂丽萍,郭萍,郭远强’
南开大学药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
目的:为鹿茸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经数据库检索,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章,从鹿茸的化学成分、药理 作用两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鹿茸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氨基酸类、脂肪酸、脂类、含氮类化合物、多糖等。
Pantotrichum contained many kind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primarily including amino acids,fatty acids,iipids, the improvement action for cadiovascular and nervous system
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Cornu Cervi P伍ntotrichum
GUI Li.ping,GUO Ping,GUO Yuan.qiang’
College of

鹿茸多肽的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与探讨

鹿茸多肽的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与探讨

鹿茸多肽的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与探讨摘要:鹿茸多肽作为鹿茸的主要药理成分之一,具有抗炎、保护神经系统、保护心血管、抗骨质疏松等重要作用。

本文综述了鹿茸多肽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鹿茸多肽的实际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鹿茸;鹿茸多肽;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鹿茸(Cartialgenous),是指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吉林省名贵道地药材。

鹿茸性甘、咸,温,归肝、肾经,禀纯阳之质,含生发之气,具有壮肾阳,补精髓,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之功效[1-2]。

鹿茸中含有蛋白多肽、甾体化合物、无机元素、多糖、脂肪酸、生物碱和脂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3],其中鹿茸多肽类物质含量在50%以上,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和保健功效。

本文针对近几年鹿茸多肽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鹿茸多肽的实际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对免疫系统作用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

从梅花鹿中提取分子质量为3.2kDa的鹿茸多肽用于小鼠免疫实验,结果表明鹿茸多肽能显著刺激脾细胞的增殖,增强淋巴细胞亚群的繁殖能力,同时鹿茸多肽还能够上调相关细胞因子表达[5]。

鹿茸多肽对于免疫系统的促进功能为鹿茸保健食品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2 对神经系统作用朱文赫等[6]认为鹿茸多肽可对抗神经性药物对小鼠记忆的损伤以及微波辐射对小鼠神经细胞的损伤,对小鼠的记忆巩固和记忆修复有促进作用。

鹿茸多肽具有能明显改善东莨菪碱及亚硝酸钠诱导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能力[7]。

鹿茸对神经系统及记忆力的增强作用使得日后相关产品的开发成为可能,但对相关通路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同时,因鹿茸多肽对于神经系统在一定使用剂量内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其使用安全性及毒副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3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主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有关鹿茸多肽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心脏细胞与血管细胞。

执业药师鹿茸要紧成份和作用

执业药师鹿茸要紧成份和作用

执业药师-鹿茸的要紧成份和作用鹿茸的化学成份1.梅花鹿的鹿茸含有多种化学成份,其中总氨基酸含量达50.13%,有甘氨酸(glycine),赖氨酸(lysine),精氨酸(arginine),天冬氨酸(asparticacid),谷氨酸(glutamicacid),脯氨酸(proine),丙氨酸(alanine),亮氨酸(leucine)等17种以上。

Hattori等对鹿茸的抑制MAO活性成份进行分离,从乙醚提取物中得了9种化合物:①胆甾醇肉豆宏酸酯(cholesterylcyristate)。

②肥出醇油酸酯(cholesteryloleate)。

③胆甾醇棕润酸酯(cndestededwhtate)。

④胆甾醇硬脂酸酯(cholesterylstearate)。

⑤对一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

⑥胆甾醇(cholesterol)。

⑦胆甾5-烯-3B-醇-酮(cholest-5-en-3βol-one)。

⑧胆甾-5-烯-3β,7α-二醇(cholest-5-en-3β,7α-diol)。

⑨胆甾5-烯-β,7β-二醇(cholest-5-en-3β,7β-diol)。

从正丁醇提取物中取得尿喀陡(uracil)。

次黄源吟(hypoxanthine)、尿素(urea)、尿嘧啶核苷(uridine)、烟酸(nicotinicacid)、肌酥(creatinine),其中次黄瞟吟具有抑制MAO-B活性的作用。

另外,从乙醚提取液中还分离得脂肪酸(fattyacid)、三酸甘油(triglycerides)和单酸甘油酯(monoglyceride),其中脂肪酸由月桂酸(lauricacid)、肉H宏酸(myristicacid)、棕搁酸(palmiticacid)、棕桐油酸(palmitoleicacid)、油酸(。

Leicacid)和亚油酸(linoticacid)组成,另外二种化合物没有做进一步研究。

鹿茸的化学成份与药理

鹿茸的化学成份与药理

鹿茸的化学成份与药理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多种动物的血压、离体心脏和血管等实验证明,大剂量鹿茸精使心缩幅度变小、心率减慢,并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

中等剂量鹿茸精引起离体心脏活动明显增强,心缩幅度增大,心率加快,结果使心每搏输出量和每分钟输出量都增加,对疲劳心脏的恢复更为明显,对节律不齐的离体心脏能使节律恢复正常。

小剂量鹿茸精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作用。

鹿茸精口服对伴有低血压的慢性循环障碍,可使脉搏充盈,血压上升,心音变得更有力。

离体实验结果表明,当灌流液中鹿茸精浓度为10-5g/kg时,对豚鼠心房收缩有轻度抑制作用;当剂量为100μm/心时,对离体家兔心脏运动和心搏动数均有一过性轻度抑制,而对冠脉流量无明显影响。

也有报告用含0.5-1%鹿茸精洛氏液灌流离体大鼠心脏时,可使冠脉流量增加,心缩幅度增大,心率减慢。

整体实验表明,给麻醉猫鹿茸精0.5-5mg/kg 可引起血压一过性降低,2分钟后血压恢复。

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2.1.对颈上交感神经节的影响:给麻醉猫舌动脉注射鹿茸精5mg/1kg或乙酰胆碱100μm/kg,引起同等程度的瞬膜收缩作用,这种对颈上交感神经节的直接作用可被神经节阻断剂六烃季胺所抑制。

2.2.对脑电图的影响:家兔耳静脉注射鹿茸精3mg/kg后5-10分钟,皮质运动区、皮质视觉区及扁桃核均出现快波,而海马区则出现持续的高幅波。

剂量增至5mg/kg,给药后40分钟,皮质运动区,视觉区及扁桃核出现快速波,而海马区则出现高振幅的觉醒波,下丘脑区脑电变化不明显。

3.对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的影响:给加速老化小鼠和正常小鼠灌胃鹿茸提取物100或200mg/kg,对小鼠肝和脑组织线粒体B型MAO有明显的抑制。

离体实验证明,鹿茸的正丁醇和乙醚提取物具有抑制MAO的作用。

正丁醇提取物抑制MAO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次黄嘌呤。

最近发现鹿茸的磷脂类化合物也有MAO抑制活性,对MAO-B的抑制强度顺序是磷脂酰乙醇胺>神节鞘磷脂>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

鹿茸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鹿茸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茯苓主要含有多种糖类、有机酸、甾醇、卵磷脂、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化学成 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和卵磷脂等。
1、多糖:茯苓多糖是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 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茯苓多糖的含量与药效呈正相关关系。
2、三萜类化合物:茯苓中含有多种三萜类化合物,如茯苓酸、去羟肌苷等, 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3、生物测定:利用生物学方法对茯苓的药效进行评估,如细胞毒性试验、抗 氧化试验等。
茯苓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茯苓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方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我 们更好地控制茯苓药材的质量,保证临床疗效。
1、化学成分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和卵磷脂等化学成 分的含量是评价茯苓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这些成分的含量,可以有效地 控制茯苓药材的质量。
结论
本次演示综述了鹿茸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相关文献 的分析,总结了前人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鹿茸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对于其品质和药效具有重 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深入地探讨鹿茸的化学成分及其与药理作用的关系,不断完 善现有的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是加强基因技术在其中的应用研究,以实现更准 确、可靠的质量控制。应加强对于鹿茸资源和产品的规范化管理,推动其产业 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药材研究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加准确、 快速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发掘新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为提高茯苓药材 质量和临床疗效提供更多参考。应加强茯苓的道地性和栽培技术研究,从源头 上保证茯苓药材的质量和稳定性。
谢谢观看
研究进展
近年来,关于鹿茸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者们 通过对鹿茸中化学成分的深入分析,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不 断开发新的质量控制方法,逐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信度。尽管如此,还存在一 些问题尚待解决。例如,对于鹿茸中某些特定成分的检测和分析仍缺乏有效的 手段,基因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20-11-03T15:56:33.76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0期作者:高旗赵晨蕾兰丁璇[导读] 中药鹿茸在我国历史悠久,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高旗赵晨蕾兰丁璇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200摘要:中药鹿茸在我国历史悠久,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极具药用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提供今后对鹿茸的深入研究的进一步参考价值。

关键词:鹿茸;氨基酸;脂肪酸;鹿茸多糖;药理作用鹿茸作为我国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蛋白质、鹿茸多糖(PAPS),多肽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对生殖系统的作用、抗衰老、抗衰老,抗肿瘤、促进生长、修复骨折等多种生物活性。

现在对鹿茸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开发其更大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1.化学成分 1.1氨基酸和脂肪酸鹿茸中氨基酸种类极其丰富,是鹿茸中含量较多的有效成分之一。

拥有19种以上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酸,如赖氨酸(Lysine)、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亮氨酸(Leuc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苏氨酸(Threonine)和缬氨酸(Valine)等;另外,鹿茸中赖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都相对偏高,蛋氨酸的含量相对偏低。

1.2脂肪酸鹿茸中富含多种氨基酸。

如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油酸、棕榈烯酸、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LA)、花生酸(arachidic acid)、花生二烯酸(cis-11-Eicosenoicacid)和花生四烯酸(Arochidonic Acid Oil),其中油酸、亚油酸生物活性较强.在9种脂肪酸中,亚麻酸的含量较高。

鹿茸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鹿茸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鹿 茸 的化 学 成 分 及 药 理 作 用 研 究 进 展

( 湖 南食 品 药 品 职 业 学 院 湖 南 长沙
4 1 0 2 0 8 )
这 对 于今 后 深 入 研 究和 综 合 开 发 利 用 鹿 茸 药 材 资 源 具 有 一 定 意 义 。 【 摘要】 目的 : 对 鹿 茸 的 化 学 成 分及 药 理 作用 进 行 总结 , 【 关 键 词 】 鹿 茸 化 学成 分 药理 作 用 综 述 【 中图分类号I R2 8 2 【 文 献 标 识 码】 B 【 文 章 编 号] 2 O 9 5 —6 8 5 1 ( 2 0 1 4 ) 0 4 —0 4 7 0 一O 1 鹿 茸 为脊 索 动 物 门哺 乳 纲 鹿 科 的 动 物 梅 花 鹿 ( C e r v u s Ni p p o n Te mmi n c k ) 或 马 具 有 雌 激 素 的 作 用 , 为 鹿茸 治 疗 宫 冷 不 孕 提 供 了 科 学 依 据 而 睾 酮 含 量未 达 到 引 起 鹿( C e r v u s e l a p h u s I . ) 的 雄 鹿未 骨化 密 生茸 毛 的幼 角 鹿 茸 始 载 于 《 神农本草经 》 , 生物活性的纳克水平 , 提 示 其 不 是 鹿 茸 壮 阳 的有 效 成 分[ 3 0 ] 。研究 发现 , 鹿 茸 乙 醇 列 为巾品, 是 我 国 的 传 统 名 贵 中 药之 一 历 代 本 革 对 鹿 茸 的治 疗 作 用 均 有 记 载 。鹿 提 取 液 可 使 大 鼠睾 丸 精 原 细 胞 数 目增 多 , 生精 细胞层数增 多, 一 定 程 度 上 反 映 丁体 茸 具有壮肾阳, 益精血 , 强筋 骨 , 调冲任, 托 疮 毒 等 作 用 用 于 阳 痿 滑 精 , 宫冷 不孕 , 内睾 酮 含 量 的 增 多 3 1 ] 。从 鹿 茸 中提 取 出 的 鹿 茸 D 组 分 可 使 阳 虚 和 骨 髓 损 伤 小 鼠 赢瘦 , 神疲 , 畏寒 , 眩晕耳鸣耳聋 , 腰脊冷 痛, 筋 骨痿软 , 崩漏带 下, 阴疽不敛 _ 1 _ 。现 睾 丸 、 附睾、 包皮腺 、 前 列腺 及 精 液 囊 的重 量 增 加 ] 。坂 用俊 夫 等 研 究 认 为 鹿 茸 的 将 鹿 茸 的化 学 成 分 及 药 理 作 用 综 述 如 下 : 雄 激 索 作 用 并 非 介 导 内 源 性 雄 激 素 的 生成 而 更 可 能 是 通 过 诱 导 颌 下 腺 内生 理 活 性 1 化 学成 分 物 质 的活 性 。这 些 生 理 活 性 物 质 介 导 雄 激 素 及 各 种 类 固 醇 激 素 与 甲 状 腺 激 素 的调 鹿 茸 中 的化 学 成 分 比较 复 杂 , 含有 1 9种 以 上 氨基 酸 ( 包 括人 体不 能 合成 的必 需 节 , 而 呈 现 出雄 激 素样 作 用m ] 。 麋鹿 茸 主 要 表 现 为 雌 激 素样 作 用 。其 雌 二 醇 的 含 氨基酸, 1 O种磷脂成分 , 9种 脂 肪 酸 ( 生 物 活 性 最 强 的油 酸 、 亚油 酸、 亚麻 酸 含 量 较 量 高于 梅 花 鹿 茸 和 马 鹿 茸 , 促 进 小 鼠雌 性 幼 鼠生 殖 系 统 组 织 发 育 , 增加子宫 、 卵 巢 的 高 )、 糖脂 、 糖, 固醇类、 激素样物质 、 前列腺素 、 脑素、 核糖核酸 、 去氧核糖核 酸、 三 磷 重 量 ; 能 使 去 势 大 鼠子 宫 阴道 有 代 偿 性 增 生 和 变 化 , 2 3 。 酸 腺苷 、 硫酸软骨素 、 多胺 、 肽类 、 脂蛋 白、 维 生素 、 酶 类及 各种 无机宏 量及 微量元 2 . 2 对免 疫 功 能 的影 响 : 鹿 茸 可 增 强 机 体 免 疫 力 。 鹿 茸 醇 提 物 抑 制 环 磷 酰 胺 素等[ 2 ~ 。 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 , 提 高 吞 噬 细 胞 的 吞 噬 功 能[ 3 a ; 对 抗 环 磷 酰 胺 对 C3 b受 体 基 1 . 1 氨基 酸 类 : 氨基 酸 是鹿 茸 的药 效 成 分 之 一 , 占 干重 的 5 O . 1 3 , 其 中包 括 因表 达 的干 扰 , 促 进 红 细胞 表 面 C 3 b受 体 的生 物 合 成 , 提高 C 3 b受 体 的数 量 及 活 性 人 体 内 不 能合 成 的必 需 氨基 酸 、 苏氨酸、 缬氨 酸, 以及组 氨酸 、 精氨酸 、 甘氨 酸 、 蛋 氨 以提 高 红 细 胞 免 疫 功 能 [ 3 6 3 。鹿 茸 多 糖 ( PAP S ) 具 免 疫 增 强 及 免 疫 调 节 作 用 P AP S 酸等约有 1 9种 以 上 [ 3 、 5 ] , 2 0 0 3年 , 李 和 平 对 中 国 5个 鹿 茸 品种 的 鹿 茸 化 学 成 分 研 可 将 氢 化 可 的松 所 致 免 疫 功 能 低 下小 鼠 的 抗 体 形 成 细 胞 的 数 量 和 m 清 溶 血 素 值 恢

鹿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鹿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鹿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鹿茸是由雄性鹿角在生长期采集而得的一种宝贵中药材。

它主要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包括多糖、鹿茸酸、鹿角素、甾体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能够起到多种药理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首先,鹿茸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鹿茸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提高对病毒和细菌的抗感染能力。

此外,鹿茸中的多糖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体外吞噬作用,从而促进身体对外来病原体的清除。

因此,鹿茸可以用于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保健品和治疗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药物。

其次,鹿茸还具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

鹿茸中的鹿角素和甾体化合物可以调节体内的雄激素、雌激素等多种激素水平,从而促进睾酮、促性腺激素等内分泌物质的分泌。

这种作用使得鹿茸成为一种在中老年男性中广泛应用的保健品。

此外,鹿茸还具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作用,对于生长发育及营养代谢异常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另外,鹿茸还具有抗疲劳的作用。

鹿茸中的多糖和其他成分可以促进肌肉和心脏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身体的供氧和营养状态。

此外,鹿茸还可以减缓肌肉疲劳程度,对于经常从事高强度运动的人士,有一定的辅助保健作用。

最后,鹿茸还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和保护心脏的作用。

鹿茸中的鹿茸酸和鹿角素等成分,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心肌缺氧等病理状态,保护心脏健康。

此外,鹿茸还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从而改善人体的供氧状态。

综上所述,鹿茸作为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成为一种高价值的中药资源。

使用鹿茸进行治疗时,需严格遵循药品使用指南,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问题。

另外,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定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青少年等,应慎重使用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傅雷,孙艺平,赵心宇,赵春艳
【摘要】鹿茸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比较复杂。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鹿茸的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研究进展以及鹿茸对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血液成分等方面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鹿茸;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密生茸毛的未骨化的幼角,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入药历史。

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的功能。

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1]。

鹿茸片是鹿茸的炮制品,由于鹿茸有排血茸与带血茸之分,因此鹿茸片有排血片与带血片。

传统观点认为,带血片的有效成分要高于排血片。

麋鹿茸是珍贵动物麋鹿的茸角,为我国特有药用资源。

1 化学成分
鹿茸中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

有机成分包括有17种以上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酸),9种脂肪酸(生物活性最强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较高),10种磷脂成分及蛋白质、激素样物质、生物胺、多肽类、硫酸软骨素、前列腺素、核酸、维生素等[2,3]。

无机成分包含大量的无机元素,董万超等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从所测鹿茸各部位均检测出26 种无机元素。

其中包括5 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ca ,na ,k,p,mg和11 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fe ,zn ,cu ,cr,sr ,ni,mo ,co ,mn,v,sn。

尽管各种鹿茸不同部位的无机元素种类相同,但是同一元素在同一鹿茸不同部位的含量,以及同一元素在不同鹿茸相同部位中的含量也有差异[4]。

近年较多的文献报道表明鹿茸加工方法的不同也将影响到鹿茸化学成分的含量。

研究表明,冷冻干燥法制得的鹿茸其氨基酸、铁和锌元素、总氮及总磷含量均高于“水炸法”制得的鹿茸,而且灰分少于后者。

活性茸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胆碱酯酶、γ 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磷酸酶的酶活力是传统加工茸酶活力的2.5~250倍。

近年来采用冷冻干燥法分离出一些活性物质,如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等[5,6]。

2 药理作用
2.1 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2.1.1 促进生殖系统的生长和发育鹿茸具性激素样作用,主要表现为雌激素样作用。

杨若明等[7]用糜鹿茸粗提液给小鼠和大鼠灌胃发现:麋鹿茸能促进小鼠雌性幼鼠生殖系统组织发育,增加子宫和卵巢的重量;能使去势大鼠子宫阴道有代偿性增生和变化。

凌云等[8]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澳鹿茸中雌二醇含量为(15.3±1.8)ng/g ,梅花鹿茸中含量为(11.4±
1.3) ng/g,达到纳克水平,具有雌激素的作用。

2.1.2 提高性功能鹿茸是传统的壮阳药物。

董万超等[9]观察到鹿茸提取物有显著增加未成年雄性动物(大、小鼠)的睾丸、前列腺、贮精囊等性腺重量的作用。

2.2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鹿茸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鹿茸提取物可以增加脾细胞中玫瑰花结细胞的数量,增强迟延性免疫反应,说明鹿茸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同时对细胞凝集素和红细胞溶血素的影响高于对照组,提示鹿茸对体液免疫功能也有促进作用[10]。

2.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大剂量地服用鹿茸提取物,使心脏振幅变小,心率减慢,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

中等剂量能引起离体心脏活动显著增强,心率加快,收缩幅度变大,输出量增加;对于衰弱的心脏,其强心作用特别显著,对心律不齐的离体心脏可使心跳节律恢复,同时使心脏收缩加强加速。

对伴有低血压的慢性循环障碍,可使脉搏充盈,血压上升,心音变得更有力[11]。

2.4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鹿茸多肽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及功能的恢复[12]。

鹿茸多肽在体外可明显促进大鼠脑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为鹿茸多肽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13]。

2.5 对血液成分的作用鹿茸可使红细胞、血色素及网状红细胞增加,对大量出血者和感染症末期的患者,尤其对老年高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鹿茸有抑制红细胞凝集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鹿茸精注射液对乙酰苯肼致溶血性贫血小鼠及肾切除致肾性贫血大鼠,能促进骨髓造血,加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