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概述_鄢德俊

合集下载

对鹿茸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研究

对鹿茸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研究

对鹿茸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研究作者:张琨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25期[摘要]众所周知,鹿茸是一种传统的珍贵保健品,其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比较多,在活性成分的含量方面也比较丰富,不仅可以作为补品,还可以入药。

所以对鹿茸活性成分的药理学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具体来说,应该从鹿茸的化学成分、鹿茸多肽、多胺以及鹿茸醇提物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研究。

希望能够给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鹿茸;活性成分;鹿茸多肽;鹿茸多胺中图分类号:G15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397-01对于鹿茸来说,人们并不是十分陌生,多数的研究人员都对其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可以看出,其化学成分比较多,除了氨基酸类和脂肪酸之外,还有相应的含氮类化合物等等。

所以说,经过提炼之后可以有效的改进人体的心血管疾病,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另外,鹿茸的药理活性也值得研究,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给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1、鹿茸多肽1.1从鹿茸多肽的存在形态上看,主要是在体外进行分化,主要是从神经干细胞朝着神经元的趋势发展。

相关的学者对鹿茸多肽的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其对神经元干细胞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其自身的营养成分也比较丰富。

在促进神经元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多因子成分进行调节,这样才能够协调神经系统的运行。

1.2在提升人体皮肤愈合速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马鹿茸多肽成分,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体表皮细胞的增殖来促进伤口的愈合程度。

在进行这一研究的过程中,相关的学者主要是应用家兔和乳鼠等动物来进行的实验。

在其体外加入相应的天然鹿茸多肽以及合成鹿茸多肽惩罚呢,就可以加速动物表皮的修复程度。

可见,鹿茸多肽可以促进人体表皮细胞的愈合,实现表皮细胞的增殖。

1.3鹿茸多肽-PLGA复合膜结构可以提升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程度。

鹿茸

鹿茸
提要
述‘ 关薯词
, , 一 一 —
欠 2.+o. 7-
乙 ,

就近 几十 年来 国内外 对 鹿茸 的化 学 、药理 作 用及 临 床应 用等 方面 的 研 究状况 作 了综

鹿 茸 ;化 学 ;药 理 学 }治 疗 学
.- .- 一
鹿 茸 是 梅 花 鹿
( ev s np o C r u i p n
自古 以来 , 中医 在治 疗 阳 痿 等性 功能 低 下 症 时 ,经 常 用 人参 和鹿 茸 等 药 物 . 基 于 中
医 这 一 临床 实践 ,许 多研 究者 曾观 察 鹿 茸 对
性 功能 的影 响. 合众 家 所 发 表 的报 告 来看 , 综
鹿 茸 无 明 显 的性 激 素 样 作 用 ,因为 鹿 茸 的 乙
球 肌 的 重量 .
缩酶 呈 抑制 作 用 .临 床 研 究 表 明 ,鹿 茸 精 对 创 伤 引起 的神 经 功 能 障碍 的恢 复 有 良好 影
响.
2 4 2 对 核 酸 和 蛋 白质 代 谢 的 影 响 研 究 证 ..
明 ,鹿茸 提 取 物 由于 刺 激 RNA一 合酶 I 活 聚 I 性 的缘 故 , 可 促 进 R 故 NA 和 蛋 白质 合 成口 .
f二 一 午
第 1 5卷 第 3期
( ) . ,
延 边 医 学 院 学 报
2 31
1 992正
J OURNAL OF YANBI AN EDI M CAL O LLEGE C
鹿 茸 的 药 理 作 用 与 I 应 用 的 研 究 进 展 临床
旦 ‘ 教 药 研 理
鹿茸 中 含有 多 种 游 离 氨 基 酸 ,其 中 含量

鹿茸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概述-中国林业科学数据中心

鹿茸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概述-中国林业科学数据中心
中图分类号 : R 282. 7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 - 1334 (2004) 03 - 0063 - 03
鹿茸系梅花鹿或马鹿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为 我国传统名贵中药 。鹿茸具有壮肾阳 ,益精血 ,强筋骨 ,调冲 任 ,托疮毒等作用 。用于阳痿滑精 ,宫冷不孕 ,赢瘦 ,神疲 ,畏 寒 ,眩晕耳聋 ,腰脊冷痛 ,筋骨痿软 ,崩漏带下等[1] 。现对鹿 茸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概述如下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64 综 述
传 统 中 医 认 为 鹿 茸 可 以 强 筋 健 骨 , 益 智 延 寿 。丁 氏 等[18]报道鹿茸液 ,可增加小鼠体重 ,明显延长小鼠的游泳时 间和在 - 20 ℃环境中的存活时间 。徐氏等[10] 的研究表明 , 鹿茸中神经节甙酯能促进小鼠脑内蛋白质合成 ,可对抗记忆 破坏药物的作用 ,对小鼠记忆获得 、记忆再现 、记忆巩固三个 不同阶段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5. 增强机体免疫力 鹿茸提取物可增加脾细胞中玫瑰花结细胞的数量 ,可增 强迟延性免疫反应 ,说明鹿茸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同时对 细胞凝集素和红细胞溶血素的影响高于对照组 ( p < 0105 , p < 01001) ,提示鹿茸对体液免疫功能也有促进作用[19] 。唐氏 等[5]观察鹿茸多糖 (PAPS) 对小鼠抗体形成细胞含量 、溶血素 含量 、单核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 PAPS 有促进和 调节体液免疫功能 ,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6. 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 鹿茸提取物可增加肝和睾丸重量 、肝脑组织 RNA 和蛋 白质含量 、血清中蛋白质含量 、肝细胞核 RNA 含量 ,并明显 增强肝细胞核 RNA 聚合酶的活性 ,阐明了促进 RNA 和蛋白 质合成的作用机制[20] 。 7. 鹿茸对心血管药理作用 实验证明 ,鹿茸精有保护心肌微粒体钙泵活性作用 ,在 再灌注损伤情况下 ,鹿茸精可维持心肌细胞膜和微粒体膜的 稳定性 ,从而减少钙内流 ,避免钙超负荷 ,减轻心肌细胞损 伤[21] 。谷氏等[22]证实鹿茸精对 Na + 2K+ ATPase 的活性有明 显保护作用 ,另外 ,鹿茸精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其中镁离子是 Na2K ATPase 的辅酶 ,对该酶有明显修饰作用 ,从而增加酶活 性。 8. 抗化学药物损伤作用 用鹿茸的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后 ,受环磷酰胺诱导的小 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为 15182 ±0122 ,而对照组为 24123 ±0118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 < 0101) ,说明鹿茸对环磷 酰胺所致小鼠遗传物质损伤有保护作用[23] 。

中药“补阳药”——鹿茸

中药“补阳药”——鹿茸

中药“补阳药”——鹿茸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

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

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花鹿茸气微腥,味微咸;马鹿茸气腥臭,味咸。

以质嫩、油润者为佳。

切薄片或研成细粉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甘、咸,温。

归肾、肝经。

具有补肾壮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之功效。

用法用量:1~2克,研末冲服。

使用注意: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可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或伤阴动血。

凡热证、阴虚阳亢者均当忌服。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鹿茸甘温,益气补阳,泄精尿血,崩带堪尝。

三、临床应用1.肾阳不足,精血亏虚,yáng痿遗精,宫冷不孕,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本品甘咸性温,入肾经,察纯阳之性,具生发之气,故能峻补肾阳、益精血,宜用于肾阳亏虚,精血不足,症见阳痿遗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等,可本品单用或配人复方。

如治yáng痿不举、小便频数,《普济方》用本品与山药浸酒服;治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等,可与当归、熟地黄、枸杞子等配伍;治疗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元气不足,见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症,亦常与人参、黄芪、当归同用,如参茸固本丸(《中国医学大辞典》)。

2.肾虚腰脊冷痛,筋骨痿软本品入肝、肾经,既补肾阳,又强筋骨,常用于肾虚骨弱,症见筋骨痿软,或小儿发育迟缓,齿迟、行迟、囟门闭合迟等,可与五加皮、熟地黄、山茱萸等同用,如加味地黄丸(《医宗金鉴》)。

若与骨碎补、续断、自然铜等同用,可治骨折后期,愈合不良。

3.冲任虚寒,崩漏带下本品补肾阳、益精血而兼能固冲止带,宜于冲任虚寒,崩漏不止,虚损羸瘦,常与山萸、龙骨、续断等同用。

若配桑螵蛸、菟丝子、沙苑子等,可治白带量多清稀,如内补丸(《妇科切要》)。

4.阴疽内陷不起,疮疡久溃不敛本品补阳气、益精血而有托毒生肌之效,宜于阴疽疮肿内不起或疮疡久溃不敛,常与熟地黄、肉桂、白芥子等配伍。

补肾壮阳,生精益血之佳品:鹿茸

补肾壮阳,生精益血之佳品:鹿茸

补肾壮阳,生精益血之佳品:鹿茸鹿茸指的是梅花鹿或马鹿雄鹿还未骨化时带有茸毛的幼角,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

现代科学证明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钙镁磷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占有一半以上,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造血功能、增强生殖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强身健体的作用,与中医所说的补肾壮阳生精益血不谋而合。

古中医学家认为鹿之精气在于角,而茸为角之嫩芽,气体全而未发泄,故补阳益血之力最盛。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

服用鹿茸强身健体也不可乱服,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以免适得其反。

鹿茸的功效鹿茸分为花鹿茸(又称:黄毛茸)和马鹿茸(又称:青毛茸)。

主治肾虚、头晕、耳聋、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神疲、畏寒、筋骨疲软及久病虚损等症。

鹿茸含有比人参更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鹿茸可以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换,具有免疫促进剂的作用。

鹿茸能够有效提高机体对外界的防御能力,抵御外邪入侵,调节体内的免疫平衡,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促进伤口愈合,病体恢复,起到强身健体、抵抗衰老的作用。

服用鹿茸的禁忌事项服用鹿茸也需谨遵医嘱,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以免适得其反。

服用鹿茸时应从小剂量缓缓增加,不宜大量食用,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眩,或助阳火动血。

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有痰热,以及外感染者忌服。

鹿茸中的有些成分会和水果蔬菜中的鞣酸发生反应,营养物质被破坏,所以服用鹿茸不宜与蔬菜水果相配。

凡是患有感染发热的病人也暂时不能服用。

凡是体格健壮的人也无需服用鹿茸,体格健壮和服用鹿茸过多的人都易引起头胀胸闷等反应,须立即停药。

鹿茸的种类鹿茸一般分为花鹿茸和马鹿茸两种;采收方式的不同又分为砍茸和锯茸两种;根据枝杈和老嫩又可分为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等多种。

鹿茸的化学成份与药理

鹿茸的化学成份与药理

鹿茸的化学成份与药理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多种动物的血压、离体心脏和血管等实验证明,大剂量鹿茸精使心缩幅度变小、心率减慢,并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

中等剂量鹿茸精引起离体心脏活动明显增强,心缩幅度增大,心率加快,结果使心每搏输出量和每分钟输出量都增加,对疲劳心脏的恢复更为明显,对节律不齐的离体心脏能使节律恢复正常。

小剂量鹿茸精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作用。

鹿茸精口服对伴有低血压的慢性循环障碍,可使脉搏充盈,血压上升,心音变得更有力。

离体实验结果表明,当灌流液中鹿茸精浓度为10-5g/kg时,对豚鼠心房收缩有轻度抑制作用;当剂量为100μm/心时,对离体家兔心脏运动和心搏动数均有一过性轻度抑制,而对冠脉流量无明显影响。

也有报告用含0.5-1%鹿茸精洛氏液灌流离体大鼠心脏时,可使冠脉流量增加,心缩幅度增大,心率减慢。

整体实验表明,给麻醉猫鹿茸精0.5-5mg/kg 可引起血压一过性降低,2分钟后血压恢复。

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2.1.对颈上交感神经节的影响:给麻醉猫舌动脉注射鹿茸精5mg/1kg或乙酰胆碱100μm/kg,引起同等程度的瞬膜收缩作用,这种对颈上交感神经节的直接作用可被神经节阻断剂六烃季胺所抑制。

2.2.对脑电图的影响:家兔耳静脉注射鹿茸精3mg/kg后5-10分钟,皮质运动区、皮质视觉区及扁桃核均出现快波,而海马区则出现持续的高幅波。

剂量增至5mg/kg,给药后40分钟,皮质运动区,视觉区及扁桃核出现快速波,而海马区则出现高振幅的觉醒波,下丘脑区脑电变化不明显。

3.对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的影响:给加速老化小鼠和正常小鼠灌胃鹿茸提取物100或200mg/kg,对小鼠肝和脑组织线粒体B型MAO有明显的抑制。

离体实验证明,鹿茸的正丁醇和乙醚提取物具有抑制MAO的作用。

正丁醇提取物抑制MAO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次黄嘌呤。

最近发现鹿茸的磷脂类化合物也有MAO抑制活性,对MAO-B的抑制强度顺序是磷脂酰乙醇胺>神节鞘磷脂>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

鹿茸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鹿茸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茯苓主要含有多种糖类、有机酸、甾醇、卵磷脂、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化学成 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和卵磷脂等。
1、多糖:茯苓多糖是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 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茯苓多糖的含量与药效呈正相关关系。
2、三萜类化合物:茯苓中含有多种三萜类化合物,如茯苓酸、去羟肌苷等, 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3、生物测定:利用生物学方法对茯苓的药效进行评估,如细胞毒性试验、抗 氧化试验等。
茯苓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茯苓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方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我 们更好地控制茯苓药材的质量,保证临床疗效。
1、化学成分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和卵磷脂等化学成 分的含量是评价茯苓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这些成分的含量,可以有效地 控制茯苓药材的质量。
结论
本次演示综述了鹿茸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相关文献 的分析,总结了前人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鹿茸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对于其品质和药效具有重 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深入地探讨鹿茸的化学成分及其与药理作用的关系,不断完 善现有的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是加强基因技术在其中的应用研究,以实现更准 确、可靠的质量控制。应加强对于鹿茸资源和产品的规范化管理,推动其产业 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药材研究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加准确、 快速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发掘新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为提高茯苓药材 质量和临床疗效提供更多参考。应加强茯苓的道地性和栽培技术研究,从源头 上保证茯苓药材的质量和稳定性。
谢谢观看
研究进展
近年来,关于鹿茸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者们 通过对鹿茸中化学成分的深入分析,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不 断开发新的质量控制方法,逐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信度。尽管如此,还存在一 些问题尚待解决。例如,对于鹿茸中某些特定成分的检测和分析仍缺乏有效的 手段,基因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20-11-03T15:56:33.76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0期作者:高旗赵晨蕾兰丁璇[导读] 中药鹿茸在我国历史悠久,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高旗赵晨蕾兰丁璇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200摘要:中药鹿茸在我国历史悠久,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极具药用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提供今后对鹿茸的深入研究的进一步参考价值。

关键词:鹿茸;氨基酸;脂肪酸;鹿茸多糖;药理作用鹿茸作为我国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蛋白质、鹿茸多糖(PAPS),多肽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对生殖系统的作用、抗衰老、抗衰老,抗肿瘤、促进生长、修复骨折等多种生物活性。

现在对鹿茸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开发其更大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1.化学成分 1.1氨基酸和脂肪酸鹿茸中氨基酸种类极其丰富,是鹿茸中含量较多的有效成分之一。

拥有19种以上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酸,如赖氨酸(Lysine)、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亮氨酸(Leuc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苏氨酸(Threonine)和缬氨酸(Valine)等;另外,鹿茸中赖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都相对偏高,蛋氨酸的含量相对偏低。

1.2脂肪酸鹿茸中富含多种氨基酸。

如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油酸、棕榈烯酸、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LA)、花生酸(arachidic acid)、花生二烯酸(cis-11-Eicosenoicacid)和花生四烯酸(Arochidonic Acid Oil),其中油酸、亚油酸生物活性较强.在9种脂肪酸中,亚麻酸的含量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eutical Actions of Hairy Antler
青岛国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鄢德俊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刘 霞 吕淑琴
Qing dao
Guoda Biotechnical Company (山东 青岛 266510)
[ 11] 霍玉书 , 霍虹 , W .D .Winters , 等 .鹿茸 神经生长 因子活性 及促分 化作用的研究[ J] .中药新药与药理 , 1997 , 8(2):79-81 .
[ 12] 江润祥 , 高锦明 , 叶大同 , 等 .鹿茸表皮生 长因子[ J] .动 物学报 , 1987, 33(4):301-308 .
[ 17] 毋英杰 , 周杰 , 陈玉山 , 等 .诱发生长 的雌鹿 茸与雄 鹿茸药 理活 性比较[ J] .特产研究 , 1996 , (1):11-13.
[ 18] 丁长海 , 吴成义 , 魏伟 , 等 .鹿茸 液的药 理作用 研究[ J] .安 徽医 科大学学报 , 1995 , 30(1):4-6 .
[ 15] 葛迎春 , 丰利 , 李晨燕 , 等 .鹿茸提取 物和人 参皂甙 对衰老 细胞 的琥珀酸脱氢酶和多糖含量 的影响[ J] .特产 研究 , 2001 , (2):57.
[ 16] 董万超 , 辛炎 , 张秀 连 , 等 .梅花 鹿 茸和 尾 对大 鼠性 腺 的影 响 [ J] .特产研究 , 1996 , (1)பைடு நூலகம்10 .
中图分类号 :R 282 .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1334(2004)03 -0063-03
鹿茸系梅花鹿或 马鹿雄 鹿未骨 化密生 茸毛的 幼角 。 为 我国传统名贵中药 。 鹿茸具有壮肾阳 , 益精血 , 强筋 骨 , 调 冲 任 , 托 疮毒等作用 。 用于阳痿滑精 , 宫冷不孕 , 赢瘦 , 神疲 , 畏 寒 , 眩晕耳聋 , 腰脊冷 痛 , 筋骨痿 软 , 崩漏 带下等[ 1] 。 现对 鹿 茸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概述如下 。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 生部药典 委员会 .中 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 2000 版[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 .264-265.
[ 2] 田恒康 , 姚达 木 , 杨 拾宁 .新西兰 鹿茸 简介[ J] .药物 分析杂 志 , 1997 , 17(2):100-103.
[ 3] 杨秀 伟 , 白 云鹏 .马 鹿茸 化学 成分 的研 究[ J] .中草 药 , 1994 , 25 (5):229-231 .
Limited
YAN
De-jun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北京 100094)
LIU Xia Lu Shu-qin
摘要 :回顾近年来研究鹿茸的文献 , 对鹿茸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 总结 出鹿茸具有抑制单胺氧化酶(MAO)活性 、抗氧化 、抗衰老 、提高性功能 、提高耐力 、增强记 忆力 、增强机体免疫力 、促进体内蛋白质和核酸合成 、抗辐射及抗化学药物损伤 、抗肿瘤 、 抗溃疡等多种药理作用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鹿茸提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 :鹿茸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DO I :10.16305/j .1007 -1334.2004.03.027
第 38 卷第 3 期 2004 年 3 月
上海中医药 杂志
SHANGHA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38 NO .3 Mar., 2004
鹿茸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概述
究 , 证明鹿茸提取物对 MAO -A 呈混 合型抑 制作用 , 对 MAO -B 呈竞争型抑制作用 。 进一步研究推断 , 在鹿茸中起 MAO 活性抑制 作用的物质有对氨基苯甲醛 、次黄嘌呤及磷 脂类化 合物 。 国内外研究 均表明 MAO -B 活力随 人年龄 增高 而增 高 , 促使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 、数量减少 , 诱 发某些 老年神经变性病如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氏病和抑郁 症等 。 2 .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 多次灌服全价鹿茸精 给老年 小鼠或 四氯化碳 和乙 醇中 毒诱发肝 、血中丙二醛(MDA)升 高小鼠 , 能显著 降低肝 、脑组 织中脂褐 质和 MDA 的 含量 , 明 显增 强超 氧歧 化酶(SOD)活 性 , 而对正常小鼠 SOD 活性 影响 不明显[ 7] 。 葛氏等[ 15] 研究 了鹿茸提取物对人 胚肺 纤维 细胞中 琥珀 酸脱氢 酶(SDH)多 糖(PSR)含量的影响 , 证 实鹿茸 提取物 能显著增 加年轻 细胞 中 SDH 和 PSR 的含量 , 提示其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 3 .提高性功能 鹿茸 是传统的壮阳 药物 。 近年 较多的 文献报 道表 明鹿 茸制品能 够促进性功能 。 王 氏等通 过试验 证明鹿 茸可 增加 模型小鼠血浆中睾丸酮含量 , 但对正常小鼠影响不 明显 。 杨 氏等[ 16 ~ 17] 均观察到鹿茸 提取物有显著增加未成年雄性动物 (大 、小鼠)的 睾丸 、前 列腺 、贮精 囊等 性 腺重 量的 作 用 。 凌 氏[ 14] 研究了鹿茸中 性激 素成分 , 结 果表 明含 雌二 醇 、睾 酮 。 潘氏等[ 19] 通过试验 证明 , 鹿 茸作为 一种 慢调节 物 质在 体内 逐步起作 用 , 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是活化核苷酸还原 酶的催 化反应 , 使脱氧核苷酸的含量增加 , 其次是兴奋垂体性腺 轴 , 使雄性激素和生长素分泌增加 。 4 .提高耐力 , 增强记忆力
[ 6] 李和平 .中国茸鹿 品种(品 系)的鹿茸 化学成分[ J] .东北林 业大 学学报 , 2003 , 31(4):26-28 .
[ 7] 徐惠波 , 李延忠 , 陈晓光 , 等 .鹿茸磷脂抗衰老 的初步研究[ J] .中 药药理与临床 , 1992 , 8(1):29-31 .
[ 8] 翁梁, 周秋丽 , 王丽娟 , 等 .鹿茸多肽促进表皮和成纤维 细胞增殖 及皮肤创伤愈合[ J] .药学学报 , 2001, 36(11):817-820 .
[ 9] 王丰, 梅子青 , 周秋丽 , 等 .鹿茸多肽的分离 纯化及药理活性[ J] .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3, 41(1):111-114.
[ 10] 徐惠波 , 王本祥 , 张洁 , 等 .鹿茸神经 节甙酯 对小鼠 学习记 忆功 能的影响[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 1991 , 7(5):385-388 .
64 综 述
传 统 中 医 认 为 鹿 茸 可 以 强 筋 健 骨 , 益 智 延 寿 。 丁 氏 等[ 18] 报道鹿茸液 , 可增加小鼠体 重 , 明显 延长小鼠 的游泳 时 间和 在 -20 ℃环 境中的 存活 时间 。 徐 氏等[ 10] 的 研究 表明 , 鹿茸中神经节甙酯能促进小鼠脑内蛋白质合成 , 可对抗记 忆 破坏药物的作用 , 对小鼠记忆获得 、记忆再现 、记忆巩固三 个 不同阶段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5 .增强机体免疫力 鹿茸提取物可增加脾细胞中玫瑰花结细胞的数 量 , 可 增 强迟延性免疫反应 , 说明鹿 茸可增 强细胞 免疫功 能 ;同时 对 细胞凝集素和红细胞 溶血素 的影响高 于对照 组(p <0.05, p <0.001), 提示鹿茸对体液免 疫功能也有促进作用[ 19] 。 唐 氏 等[ 5] 观察鹿茸多糖(PAPS)对小鼠抗体形成细胞含量 、溶血 素 含量 、单核细胞 吞噬 功能 的影响 , 结 果表 明 , PAPS 有 促进 和 调节体液免疫功能 , 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6 .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 鹿 茸提取 物可增 加肝和睾 丸重量 、肝 脑组织 RNA 和 蛋 白质含量 、血清 中蛋 白质 含量 、肝细 胞核 RNA 含 量 , 并明 显 增强肝细胞核 RNA 聚合酶的 活性 , 阐明 了促进 RNA 和蛋 白 质合成的作用机制[ 20] 。 7 .鹿茸对心血管药理作用 实验证明 , 鹿茸 精有保 护心肌 微粒体 钙泵活 性作 用 , 在 再灌注损伤情况下 , 鹿茸精可维持心肌细胞膜和微粒体膜 的 稳定性 , 从而 减少 钙内 流 , 避免 钙 超负 荷 , 减轻 心 肌细 胞 损 伤[ 21] 。谷 氏等[ 22] 证实鹿茸精对 Na +-K + ATPase 的活性有 明 显保护作用 , 另外 , 鹿茸精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 其中镁离子 是 Na-K ATPase 的辅酶 , 对该酶 有明显修饰作用 , 从而增加酶 活 性。 8 .抗化学药物损伤作用 用鹿茸的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后 , 受环磷酰胺诱导的 小 鼠骨髓嗜多染红 细胞 的微核 率为 15.82 ±0.22 , 而 对 照组 为 24.23±0.18 ,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 说明 鹿茸对环 磷 酰胺所致小鼠遗传物质损伤有保护作用[ 23] 。
[ 13] 杨晶 , 车军 , 徐艳 , 等 .薄层 扫描法测 定鹿茸 及其制 剂中亮 氨酸 含量的研究[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1999 , 6(3):26-27 .
[ 14] 凌云 , 罗方成 , 李秋侠 , 等 .中药 鹿茸性 激素的 含量测 定[ J] .中 草药 , 1999 , 30(7):499-501 .
二 、 药理作用
1 .抑制单胺氧化酶(MAO)活性 王氏等[ 4] 研究了 鹿茸提 取物 对 MAO 的 抑制 作用 , 经 灌 服鹿茸水提取物后 , 青年和老年小鼠脑 、肝 中的 MAO 均受 到 明显抑制 , 抑制 率在 59%~ 93%之间 。 通过对其作用特性 研
[ 作者简介] 鄢德俊(1968 -), 男 , 辽 宁省 新民 市人 , 工 程师 , 学士学位 ,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药开发 。
三 、 其他
1 .抗肿瘤作用 鹿茸精 对 HL60 细胞(白血病 细胞)具有较明 显的诱导 分 化作用[ 24] 。 鹿茸多糖腹腔 注射 对肉 瘤 180(S -180)有明 显 的抑制作用 。 鹿茸 蛋白粗提物能明显 延长接种 S180 小鼠 的 生存时间[ 25] 。 2 .抗溃疡作用 鹿茸多糖 灌胃 给药 , 对 雄性 大鼠 胃溃 疡有 显 著保 护 作 用 , 还增强肠道的运 动和分 泌机能 , 其抗 溃疡作 用主 要是 促 进 PGE2 的合成[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