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合集下载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医学心理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医学心理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单选题】 (20分)医学模式是( )A.其他选项都是B.某一时代各种医学学派的集中反映C.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体现D.对医学各门类的总称2【单选题】 (20分)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中的心理行为问题,涉及( )A.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B.基础医学C.临床医学D.几乎所有医学领域3【单选题】 (20分)对医学心理学的合理描述是( )A.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的关系B.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C.其他选项都是D.研究解决医学中的心理行为问题4【判断题】 (20分)医学心理学强调心理因素在临床上的主导作用( )A.对B.错5【判断题】 (20分)新医学模式认为心身相互联系 ( )A.对B.错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 (20分)“人逢喜事精神爽”指的是( )A.应激B.激情C.美感D.心境2【单选题】 (20分)情感是与人的一些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这类需要属于( )A.社会性需要B.精神性需要C.自然性需要D.生理性需要3【单选题】 (20分)情感要比情绪( )A.有明显的生理变化B.表现强烈C.稳定而深刻D.有明显的外部表现4【单选题】 (20分)某人处事盲从、随波逐流这属于意志品质的()A.坚韧性B.果断性C.自觉性D.自制性5【单选题】 (10分)一个术前患者既想通过手术解除病痛,又担心手术会影响机体的某些功能。

所形成的动机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重趋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避冲突6【单选题】 (10分)卡特尔人格理论把特质分为()A.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B.独特特质和根源特质C.表面特质和共同特质D.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 (20分)胎儿的心理健康维护主要通过父亲的心理行为调节来实现。

()A.错B.对2【判断题】 (20分)孕妇的情绪波动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容易造成胎儿唇裂等畸形及出生后的智力,并且情绪不稳定的孕妇发生难产及子痫的比率会升高。

护理心理学总结

护理心理学总结

护理心理学总结2010级护本2班张燕1、护理心理学(nursing psychology):是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病人及护士心理活动规律及特点,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2、护理心理学研究任务:(1)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特点(2)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研究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的理论和技术(4)研究心里护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5)研究和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3、护理心理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与分析,研究各种环境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

主观观察法与客观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临床观察法(2)实验法:是经过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方法。

(3)调查法:通过访谈或问卷等形式,系统地、直接地从某一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

资料收集: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4、情绪与情感的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5、情绪与情感的分类:(1)原始情绪: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2)情绪状态:A、心境(mood):是比较微弱又比较持久的一种情绪状态。

通俗地说就是平时讲的心情。

B、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

如狂喜,绝望,极度悲愤和异常恐惧等。

C、应激(stress)是指由于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于一片慌乱之中;一种是头脑清楚,急中生智、动作准确、行动有力,及时摆脱困境。

对付应激状态是可以训练。

6、情绪和情感包含三个组成部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

7、意志(will):是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8、意志的特征: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有自觉目的的运动9、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医学心理学考试复习之中英词汇

医学心理学考试复习之中英词汇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感觉sensation知觉perception错觉(illusion)注意attention记忆memory遗忘forgetting思维thinking情绪(emotion)情感(affection)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social referencing of emotion)心境(mood)激情(intense emotion)应激(stress)道德感(moral feeling)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美感(aesthetic feeling)维度(dimension)两极性(bipolarity)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身段表情(body expression)言语表情(language expression)意志(will)人格(personality)个性(individuality)动机(motivation)挫折frustration能力(ability)智力(intelligence)气质(temperament)多血质Sanguineous temperament粘液质Phlegm temperament胆汁质Bilious temperament抑郁质Melancholic temperament性格(character)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 assessment比率智商(Ratio IQ)离差智商(Deviation IQ)斯坦福-比内测验(Stanford-Binet Scale,S-B)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W-S) 全量表(Full Scale,FS)言语量表(Verbal Scale,VS)操作量表(Performance Scale,PS)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PQ)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90项症状评定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CSQ)心理干预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积极的心理健康(positive mental health)危险因素(risk factor)保护因素(risk factor)预防性干预(preventive intervention)普遍性干预(universal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选择性预防干预(selective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指导性预防干预(indicate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倾听技术attending提问技术question封闭式提问(closed question)开放式提问(open question)鼓励技术encouragement内容反应技术paraphrase情感反应技术reflection of feeling面质技术confrontation解释技术interpretation精神分析治疗(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经典精神分析(classic psychoanalysis)心理动力学理论(psychodynamics)意识(conscious)潜意识(unconsciousness )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口欲期(oral stage)肛欲期(anal stage)性器期(phallic stage)潜伏期(latency stage)生殖期(genital stage)人格结构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structure 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现实焦虑(reality anxiety)神经症性焦虑(neurotic anxiety)道德性焦虑(moral anxiety)压抑(repression)抵消(undoing,隔离isolation)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置换作用(displacement)固着(fixation)退行(regression)投射(projection)内射(introjection)升华(sublimation)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自体心理学理论(self psychology)设置(setting)经典条件反射理论(Theory of classic conditioned reflex)强化(reinforcement)消退(extinction)泛化(generalization)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工具性条件反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冲击疗法(flooding therapy)厌恶治疗(aversion therapy)行为塑造法(behavior modeling)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负性自动思维(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非此即彼All-or-nothing thinking灾难化catastrophizing使不合格或打折扣disqualifying or discounting the positive 情绪推理emotional reasoning贴标签labeling最大化或最小化Magnification/minimization精神过滤mental filter度人之心(主观臆断)mind reading以偏概全overgeneralization个性化personalization应该和必须倾向Should and must statement管状视力tunnel vision心理诊断(psycho diagnosis)领悟(insight)修通(working through)再教育(reeducation)RET自助表(RET Self—Help Form)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ational Self—Analysis,RSA)。

心理评估评定量表

心理评估评定量表
总均分:总分/90 阳性项目数:90题中≥2分旳题目之和 因子分:反应有无多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
程度。
计算:因子所属旳各条目得分相加/条目数 因子分越高,反应症状越多,障碍越严重。
6
示例:人际敏感因子计分
人际敏感因子分为2.44分
7
(二) 抑郁自评量表(SDS)
1、概述
由Zung编制于1965年。能相当直观地反应病人抑郁 旳主观感受,多用于门诊病人旳粗筛、情绪情况评 估及调查等。
10
(三)焦急自评量表(SAS)
1、概述
由Zung编制于1965年。能相当直观地反应病人有无焦 急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合用于焦急症状旳成人,也可用 于流行病学调查。
2、构成及评估措施
具有20个项目,各项目按症状出现旳时间频度评估, 采用1-4旳4级评分。部分项目为反向计分。 总分:各项目得分相加
2、评分原则:
HAMD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旳5级评分法:(0)无, (1)轻度,(2)中度,(3)重度,(4)很重。
HAMD少数项目评分为0~2分3级:(0)无,(1) 轻~中度,(2)重度。
16
3、注意事项:
合用于具有抑郁症状旳成年病人 一般采用交谈和观察旳方式进行。 由经过训练旳两名评估员对被评者进行HAMD
在情绪、外显行为和精神疾病旳定量评估中广泛应用。
常用旳他评量表
(一)汉密顿抑郁量表 (二)汉密顿焦急量表 (三)简要精神病评估量表 (四)倍克-范拉森躁狂量表
15
(一)汉密顿抑郁量表
1、概述
由汉密尔顿(Hamilton)于1960年编制,是目前在世界
上最常用旳抑郁症状他评工具。
有17项、21项和24项等3种版本,常用24项版本。这些 项目涉及抑郁所涉及旳多种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作者:王琦珠陈志祥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32期【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采用单纯随机对照研究设计。

将124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124例正常人的亲属为对照组。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CSQ)对两组进行测评。

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应对方式问卷中,积极应付因子分低于对照组,消极应付因子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和敌对因子与积极应付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消极应付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多采用消极应付的方式,而较少采用积极应付的方式,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相关性;随机对照研究Relevance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coping styles of relatives with schizophrenia patient WANG Qi,zhu,CHENG Zhi,xiang.Mental Hospital of Yunan Province,Yunnan Province,Yunnan 650224,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evance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coping styles of relatives with schizophrenia patient. Methods This study adopted simple randomized controlled design. 124 relatives whose par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of China werrelativ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tested by the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and 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CSQ). Results Compared the SCL,90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research group got higher scores in each factor. In the 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he factor score of positive coping style of research group was lower, the factor score of negative coping style of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ere were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somatization, hostility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There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obsessive,compulsive,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phobia anxiety, paranoid ideation, psychoticism and negative coping style. Conclusion Relatives with schizophrenia patient have mor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Negative coping style is frequently used by relatives with schizophrenia patient. The mental health of relatives with schizophrenia patient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ir coping style.【Key words】 Schizophrenia; Relative; Mental health;Coping styles; Controlled study应对方式是人们对内外环境要求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而采取的应付方法、手段和策略[1]。

合同护士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及特质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合同护士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及特质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合同护士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及特质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目的了解合同护士职业压力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为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500例合同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合同护士的总体幸福感呈现幸福感低倾向。

工作压力与幸福感具有相关性,工作压力越大,幸福感越低。

压力应对方式积极者幸福感高,压力应对方式消极者幸福感低。

结论各级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合同护士的人文关怀,提高合同护士总体幸福感。

标签:合同护士;工作压力;主观幸福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导致护士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愈来愈明显。

持续高水平压力使机体内用以适应和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心身疾病,影响其主观幸福感[1]。

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是影响护理质量和护理队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关注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满意度,降低其离职倾向,进而增强医疗队伍的稳定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2]。

笔者通过本研究通过分析合同护士职业压力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南充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合同制护士5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调查对象全是女性,平均年龄(27.33±3.97)岁。

已婚200例,其平均年龄(30.68±3.29)岁,未婚300例,其平均年龄(22.33±3.97)岁。

1.2研究方法1.2.1调查工具①是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subjective well being scale for Chinese cit izen,SWBS CC)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

该量表内在一致性系数为Cronbach’sα系数为0.85,采用6级计分法,分值越高,幸福感越强。

②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3]。

该量表由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题、病人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等5个维度共35个测评条目。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16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一、量表全文指导语:当您遇到平日里的各种困难或不愉快时(也就是遇到各种生活事件时),您往往是如何对待的?(肯定是5,肯定不是4 3 2 1)1.能尽快地将不愉快忘掉2.易陷人对事件的回忆和幻想之中而不能摆脱3.当作事情根本未发生过4.易迁怒于别人而经常发脾气5.通常向好的方面想,想开些6.不愉快的事很容易引起情绪波动7.喜欢将情绪压在心底里不让其表现出来,但又忘不掉8.通常与类似的人比较,就觉得算不了什么9.能较快将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例如参加活动10.遇烦恼的事很容易想悄悄地哭一场11.旁人很容易使你重新高兴起来12.如果与人发生冲突,宁可长期不理对方13.对重大困难往往举棋不定,想不出办法14.对困难和痛苦能很快适应15.相信困难和挫折可以锻炼人16.在很长的时间里回忆所遇到的不愉快事17.遇到难题往往责怪自己无能而怨恨自己18.认为天底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19.遇苦恼事喜欢一个人独处20.通常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局面二、量表信效度NC和PC的相关系数仅一0.09,呈低相关性,说明两者不属于一个维度。

NC和PC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别为0. 69和0.70;NC与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有高度正相关(p<0. 01),PC与SCL90总分和各因子无相关;NC与EPO的N分有度高正相关(p<0. 01);PC与EPO 的E分有正相关(p<0. 05)。

三、量表维度两个维度:积极应对10个项目(1, 3, 5, 8, 9, 11, 14, 15, 18, 20),消极应对10个项目(2,4,6,7,10,12,13,16, 17, 19)。

四、适用人群无五、评分标准对每一个条目作出1-5五级选择回答以后,计算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累计得分。

六、结果解释无。

七、常模(若没有则不填写)测定1305例健康人群的均值为NC=30. 2618. 74,PC=21.25±7. 14;1184例综合性医院各类病人的均值为NC=30.2218.74,NC=23.58±8.41。

中小学教师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 问卷

中小学教师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 问卷

(请选择符合您情况的选项,划“√”)A1、您的性别:(1)男 (2)女A2、您的户口所在地:(1)城镇 (2)农村A3、您是否是师范院校毕业:(1)是 (2)否A4、您的婚姻状况:(1)己婚(2)未婚(3) 离异A5、您的最高学历: (1)中专 (2)大专(3)本科(4)硕士以上A6、您是否学科带头人:(1)是(2)否A7、您所教的年级: (1)小学 (2)初中 (3)高中A8、您的职务:(1) 班主任(2) 教师( 3)年级组长A9、您的职称: (1)小教三级 (2)小教二级 (3)小教一级 (4)小教高级(5)中学高级 (6) 中学中级(一级) (7) 中学初级(二级、三级)A10、您任教的科目: (1)语文 (2)数学 (3)英语 (4) 物化生 (5)政史地 (6)音体美劳等A11、你的年龄:(1)25岁以下 (2)25-35岁 (3)35-45岁 (4)45-55岁 (5)55岁以上A12、您的教龄:(1)0-2年 (2)3-5年 (3)6-9年 (4)10-15年 (5)16-20年 (6)21年以上A13、您目前的工作年收入(税后):(1)3万以下 (2)3~4万 (3)4~5万 (4)5万以上A14、您所在学校的类型: (1)普通学校 (2)区重点 (3)市重点A15、您目前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愿望:(1)非常强烈 (2)比较强烈 (3)一般 (4)较低 (5)极低A16、同事对您的评价:(1)专家型教师 (2)骨干教师 (3)称职教师 (4)基本合格教师A17、您追求专业发展的主要动机是:(1)职称评定 (2)行政命令 (3)自我完善 (4)岗位竞争(5)提高业务水平 (6)其他A18、您对自己以后的专业发展的目标和计划:(1)非常明确 (2)比较明确 (3)考虑过,但不明确 (4)从未考虑A19、您从教的原因:(1)自己的理想 (2)工作较稳定 (3)受重要他人的影响(4)有较多假期 (5)其他A20、您至今还在从事小学教师工作,是因为:(1)谋生 (2)喜欢这一职业 (3)实现人生价值 (4)既然选择了就要做下去(5)不愿离开这一工作环境A21、您认为幸福是什么:(1)实现自我价值〔2)有足够的金钱(3)有充实的精神生活 (4)自我欲望得到满足A22、在工作中您体验到幸福的频率是:(1)总是体验到 (2)经常体验到 (3)偶尔体验到 (4)没有体验到A23、您认为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处于(经济地位、职业声望、权力地位)(1)上层(2)中上层(3)中层(4)中下层(5)下层B以下是一些有关自我情感、态度和行为的陈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背景、目的
应对(coping)是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中介因素,与应激事件性质以及应激结果均有关系。

但目前的应对概念是多维度的,有非常丰富而又不统一的内涵,例如从应对活动的主体角度看,应对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如再评价)、行为操作(如回避)和躯体变化(如放松);从应对活动与应激过程的关系看,应对涉及应激各个环节,包括生活事件(如面对、回避、问题解决)、认知评价(如自责、幻想、淡化)、社会支持(如求助、倾诉、隔离)和心身反应(如放松、烟酒、服药);从应对活动的指向性看,有针对问题的应对和针对情绪的应对;等等,因此,应对的分类和测定决非易事。

作者自80年代中开始尝试应对评定的,至90年代初形成16项应对条目,所依据的思路是:在应对活动的多维度属性基础上,可以筛选出这样的条目,它们既具有在不同应激过程中的跨情景一致性或个性特质属性,又对个体的心身健康有比较稳定的影响。

为此,作者用特质法构题、效标考察法筛选和因素分析法验证的方法,经多次修订,在国内最先报告了16项应对条目。

具体做法是,条目的设计参考Folkman的方法,根据心理防御机制的内容,尽可能收集作者在各次心理病因学调查中所获得的各种相对稳定的应对行为或认知活动内容作为基础条目:通过反复预试,筛选那些与应激反应效标变量如SCL-90等有相关的条目:最后通过因素筛选确定积极和消极应对分类。

这样形成的应对条目有以下特点:①有一定的跨情景一致性,②与某些个性特征有相关,③与心身健康有相关,④作为前三者的结果,各条目内容以针对情绪应对为主。

总之,本组应对条目反映的是个体具有特质属性的并与健康有关的那部分应对方式,故称为特质对条目(问卷)。

信、效度检验
原16条特质应对条目已有多种小范围的信、效度报告。

此后作者又以大样本做了进一步信、效度考察。

在按相同的方法增补4个条目,并改用1-5五级计分以后,将该特质应对问卷分别使用于多种人群合计2751例,以同样的方法作系统的分析。

通过因素分析获两个成分,即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各包含10条目,所有条目在各自因素上的负荷均大于0.45。

NC和PC的相关系数仅一0.09,呈低相关性,说明两者不属于一个维度。

NC和PC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别为0. 69和0.70;129名被试四周后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 65;129名被试在自测的同时还请其家属按条目内容另行单独对被试作出评估,结果本
人与亲属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 73。

137名被试同时测查SCI-90,其中NC 与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有高度正相关(p<0. 01),PC与SCL90总分和各因子无相关,76名被试同时测查EPQ,NC与EPO的N分有度高正相关(p<0. 01);PC与EPO的E分有正相关(p<0. 05)。

以上所有结果都与原16条目的情况一致,还增加了一些新的信、效度证据,如本人与亲属测定结果有高相关性等,显示该特质应对问卷有合适的信、效度支持,在心理病因学研究方面可推广使用。

使用方法
特质应对问卷通常在生活事件问卷之后使用,但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变量进行测试,被试对每一个条目作出1-5五级选择回答以后,其中消极应对NC由2,4,6,7,10,12,13,17,19各条目累计得分;PC由1,3,5,8,9,11,14,15,18,20各条目累计得分。

作者测定1305例健康人群的均值为NC=30. 2618. 74,PC=21.25±7. 14;1184例综合性医院各类病人的均值为NC=30.2218.74,NC=23.58±8.41。

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
该项特质应对评定方法在国内开发开始较早,10多年来在各种文献中被引用,证明该应对评估方法有助于对团体应激水平的了解,在各种病包括肿瘤、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心律失常、失眠等的病因学研究中有意义。

由于特质应对问卷的界定已如前述,它与个性特质以及与心身健康有关,但不反映应对活动的全貌,故可能更适宜于在有关于健康的各种研究课题中使用。

另外,本问卷中消极应对NC的病因学意义大于积极应对PC,与之对应的是后者的跨情景一致性也稍低于前者,在使用中也予以注意。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指导语:当您遇到平日里的各种困难或不愉快时(也就是遇到各种生活事件时),您往往是如何对待的?(肯定是5,肯定不是4 3 2 1)
1.能尽快地将不愉快忘掉
2.易陷人对事件的回忆和幻想之中而不能摆脱
3.当作事情根本未发生过
4.易迁怒于别人而经常发脾气
5.通常向好的方面想,想开些
6.不愉快的事很容易引起情绪波动
7.喜欢将情绪压在心底里不让其表现出来,但又忘不掉
8.通常与类似的人比较,就觉得算不了什么
9.能较快将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例如参加活动
10.遇烦恼的事很容易想悄悄地哭一场
11.旁人很容易使你重新高兴起来
12.如果与人发生冲突,宁可长期不理对方
13.对重大困难往往举棋不定,想不出办法
14.对困难和痛苦能很快适应
15.相信困难和挫折可以锻炼人
16.在很长的时间里回忆所遇到的不愉快事
17.遇到难题往往责怪自己无能而怨恨自己
18.认为天底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口口口口
19.遇苦恼事喜欢一个人独处
20.通常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