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公共营养基础PPT课件

公共营养基础PPT课件

营养配餐
营养配餐原则
根据个体年龄、性别、身 体状况和活动水平等因素, 为其制定符合营养需求的 饮食计划。
营养素平衡
确保食物中包含足够的蛋 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保持 适当的比例。
食物选择
选择新鲜、多样化的食物, 避免高热量、高脂肪和高 糖分的食物。
营养教育
教育内容
教育目标
向公众传授营养知识,包括各种营养 素的作用、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膳 食搭配等。
提高公众对营养的认识,培养良好的 饮食习惯,预防营养不良和慢性疾病。
教育形式
通过讲座、宣传册、网络课程等多种 形式进行营养教育,使公众易于理解 和接受。
营养干预
干预措施
针对特定人群或个体,采取措施 改善其营养状况,如提供营养补
充剂、调整饮食结构等。
干预目标
改善营养不良者的营养状况,预防 慢性疾病,促进健康长寿。
05
公共营养学展望
营养学研究的新进展
精准营养研究
基于基因、代谢等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营养指导,提高预防和 治疗的效果。
功能性食品与营养补充剂
研发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食品和补充剂,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智能化营养管理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营养状况的智能化评估、监测 和干预。
营养学在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 总结词:公共营养学在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 • 详细描述:公共营养学不仅关注个体层面的营养需求,还关注群体层面的饮食
习惯和营养状况。通过制定和推广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南,公共营养学可以帮助 人们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疾 病的人群,公共营养学也可以提供专业的营养指导和治疗方案,有助于控制病 情和改善预后。

公共营养师培训课件(教案)

公共营养师培训课件(教案)

公共营养师培训课件(全套教案)第一章:公共营养基础知识1.1 营养学基本概念营养的定义与重要性营养素的分类与功能营养与健康的关系1.2 人体营养需要能量与营养素的日需量营养素的来源与食物组成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1.3 膳食指南与营养规划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膳食结构与食物平衡营养规划的基本步骤第二章:食物营养成分解析2.1 食物中的营养素宏量营养素与微量营养素食物中的能量与营养成分食物的营养价值评价2.2 食物来源与食物选择各类食物的成分特点食物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功能性食品的应用2.3 食物加工与营养保存食物加工的方法与影响营养素的破坏与保存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限制第三章:公共营养与健康促进3.1 公共营养概述公共营养的定义与目标公共营养政策与计划公共营养管理与实施3.2 健康促进与营养干预健康促进的概念与原则营养干预的方法与策略营养教育与传播技巧3.3 特定人群的营养与健康儿童与青少年的营养需求老年人的营养问题与干预慢性病患者与特殊人群的营养第四章:营养状况评估与监测4.1 营养状况评估方法膳食调查与营养状况评价生物标志物与营养状况评估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与诊断4.2 营养监测与营养改善营养监测的方法与工具营养改善的策略与措施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4.3 营养与健康危险因素膳食因素与慢性病的关联营养不足与过剩的健康影响营养与健康风险评估第五章:营养与健康传播与教育5.1 营养教育的基本原则营养教育的目标与方法营养传播的材料设计与制作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5.2 营养传播技巧与实践有效沟通的技巧与实践媒体与网络营养传播营养教育与社区参与5.3 营养师的角色与职责营养师的工作内容与职责营养师的职业发展与培训营养咨询服务与案例分析这五个章节涵盖了公共营养师培训的核心内容,帮助学员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员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第六章:膳食营养与营养性疾病6.1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膳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膳食营养与糖尿病膳食与肥胖6.2 营养性疾病概述营养性疾病的定义与分类营养性疾病的病因与影响因素营养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6.3 膳食营养干预策略膳食营养干预的原则与方法膳食营养干预计划的制定膳食营养干预案例分析第七章:营养与运动7.1 营养与运动的关系营养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运动对营养需求的影响运动营养的基本原则7.2 运动营养补充策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运动中的作用运动营养补充品的使用与指导运动前后膳食营养建议7.3 特定人群的运动营养儿童与青少年运动营养老年人的运动营养特殊状态下的运动营养(如孕妇、运动员)第八章:营养与食品安全8.1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食品污染的类型与来源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与管理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8.2 食品加工与保存食品加工对营养的影响食品保存方法与营养保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8.3 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营养师在食品安全教育中的角色食品安全教育案例分析第九章:特殊人群的营养9.1 孕妇和哺乳期的营养孕妇的营养需求与膳食建议哺乳期的营养需求与膳食建议特殊情况下的孕妇和哺乳期营养9.2 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营养需求青少年营养问题与干预策略营养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9.3 老年人的营养老年人的营养需求与特点老年人常见营养问题与干预老年人的功能性食品选择第十章:营养咨询与实践10.1 营养咨询流程营养咨询的准备与初步评估营养咨询的详细评估与制定计划营养咨询的跟踪与效果评估10.2 营养与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与重要性营养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联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策略与方法10.3 营养实践案例分析营养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成功营养实践案例分享营养实践中的挑战与未来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五章中营养与健康传播与教育环节中“营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营养传播技巧与实践”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
1.营养学基础知识:
-了解宏观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的作用和需求量。

-了解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差异。

2.膳食指导:
-能够对个体和群体制定膳食计划,根据不同的能量需求和营养素需求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

-了解饮食行为心理学,能够通过心理干预手段促进人们健康饮食的形成和维持。

-掌握常见的膳食评估方法,如24小时回顾法、饮食记录法等。

3.营养与疾病预防:
-了解常见的营养相关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理解其发生发展的机制。

-掌握通过饮食调整预防和改善上述疾病的方法,并能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

4.国家和地区的膳食指南和政策:
-熟悉国家和地区的膳食指南和政策,了解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推荐标准。

-掌握膳食指南的制定、宣传和评估方法。

5.营养教育和沟通技巧:
-掌握有效的营养教育技巧,能够向公众传递正确的营养信息。

-了解不同人群的文化差异和营养习惯,能够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开展营养教育工作。

-学会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难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2)胃及其酶
新生儿胃容量小(20-50ml),贲门括约肌弱(易吐奶),幽门部急肌肉紧张。胃蛋白酶活力弱,凝乳酶、脂肪酶含量少,消化能力受限,胃排空延迟,胃排空人乳时间为2-3h。
(3)肠及其酶
新生儿小肠肠壁肌层薄弱,弹力较小,但是肠粘膜的血管及淋巴丰富,通透性强,粘膜的绒毛较多,吸收面积及分泌面积均较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新生儿消化道已能分泌消化酶,但能力较差,特别是淀粉酶,要到第4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胰腺脂肪酶的活力也较低,肝脏分泌的胆盐也较少(导致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
四、幼儿的生理特点(略)
1、幼儿期:1-3岁。
2、出牙情况
(1)1岁时:萌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
(2)1.5岁:出尖牙
(3)2岁时:出第二乳磨牙,共18-20颗牙,全部20颗乳牙出齐不迟于2.5岁。
(4)2.5岁:乳牙未出齐的,属于异常(如:克汀病、佝偻病、营养不良等)
五、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1、学龄前儿童期:3周岁 至 6-7岁入小学前。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二章医学基础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
第四章 人群营养基础
第一部分: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一、孕妇的生理特点
1、妊娠基础知识
孕妇通过胎盘转运营养供给胎儿,经过大约280天,将受精卵孕育成体重约3.2kg的新生儿。乳母必须分泌乳汁喂养婴儿,并保证婴儿6个月的营养需要。
2、妊娠分期的概念
妊娠粉3期,每3个月为1期。
(4)孕期肾功能的改变(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没有相应增加,尿中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B2、叶酸、烟酸、吡哆醛的代谢产物增加,特别是葡萄糖的尿排出量可增加10倍以上,尤其餐后15min出现糖尿)

公共营养师重要知识点总结

公共营养师重要知识点总结

公共营养师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知识
1、营养学的历史与发展
营养学始于古希腊时期,当时有大量论文在探讨营养的重要性。

到了18世纪,营养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随着新发明的出现,人们开始研究营
养的细节,特别是食物中各种元素的比例与功能。

直到20世纪,营养学
才被纳入学科。

今天,营养学发展成为一门专业,专家用科学研究这一领
域以推动人们健康,改善营养状况,并减少疾病发病率。

2、营养师的职责
营养师的主要职责是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从而改善健康状况。

营养
师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营养需求,提供有关健康饮食的专家建议和协助,以
及通过科学教育以及健康食品推广来推动健康营养的行为变化。

同时,营
养师也能够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饮食计划,以有效控制营养缺乏,
促进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入,以及减少疾病的发生。

3、营养评估的重要性
营养评估是营养师开展健康营养服务的基础。

它涵盖了身体营养水平
的全方位考量,包括营养识别、行为评估、检测、诊断病因和评估结果等。

通过营养评估,营养师可以对个人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作出准确的识别,并给出有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和建议,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公共营养师培训基础知识讲义ppt课件

公共营养师培训基础知识讲义ppt课件

03
不同人群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导
孕妇、乳母营养需求及膳食指导
蛋白质
满足胎儿生长和母体组织修复。
钙和维生素D
构建胎儿骨骼和牙齿。
孕妇、乳母营养需求及膳食指导

预防贫血,确保母婴健康。
高质量蛋白质
维持乳汁分泌和母体健康。
孕妇、乳母营养需求及膳食指导
01
钙和维生素D:维持乳汁中钙含 量,保护母体骨骼健康。
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营养教育宣传推广,促进人们 形成节约粮食、保护环境等意识,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06
公共营养师实践技能培养
膳食调查与评价方法
01
02
03
膳食调查方法
包括24小时回顾法、食物 频率问卷法、称重法等, 用于收集个体或群体的膳 食摄入信息。
膳食评价方法
通过比较实际摄入与推荐 摄入量的差异,评价膳食 结构的合理性、营养素摄 入的充足性等。
营养宣传推广技巧
营养宣传推广途径与技巧
01
简洁明了的标题和口号
02
生动有趣的图文设计
03
04
结合时事热点和话题
利用故事和案例进行宣传
提高公众营养意识的重要性
促进公众健康
通过提高公众营养意识,引导人 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降 低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提高
人们的健康水平。
推动社会进步
营养状况的改善有助于提高人们的 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进而推动社 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婴幼儿、青少年营养需求及膳食指导
婴幼儿
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食,逐渐添加辅食,确保食物新鲜、多 样化,避免过早接触成人食品和高盐、高糖食品。
青少年
保证三餐规律,增加鱼、禽、蛋、奶等优质蛋白质摄入,多 食用富含钙、铁、锌等矿物质的食物,控制高糖、高盐和高 脂肪食品的摄入。

公共营养学基础知识

公共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能量千卡: 指1000克纯水的温度有15℃上升到16℃所需的能量。

换算方法: 1kJ=0.239kcal 1 kcal= 4.184 kJ主要产能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人体能量的消耗: 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的热效应、生长发育和其他蛋白质蛋白质: 含氮化合物, 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

氨基酸种类: 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杂环氨基酸必须氨基酸: 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婴儿必需)氨基酸模式:人体蛋白质和各种食物蛋白质在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差异, 在营养学上常用氨基酸模式来反映这种差异。

计算方式: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定为1, 分别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

蛋白质的分类按组成分为: 完全蛋白、半完全蛋白、非完全蛋白按结构分为: 单纯蛋白、结合蛋白、按功能分为: 活性蛋白、非活性蛋白生理功能: 1)构成机体的重要成分2)构成体内多种具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3)维持和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及血浆胶体渗透压4)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及遗传信息的传递5)供给能量人体每天所需能量的10%~15%来自蛋白质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主要从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被消化吸收的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①食物的种类越多越好②食物种属越远越好③搭配的食物要同餐食用我国成人男女按轻、中、重劳动强度区分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男性75g/d、80g/d、90g/d;女性65g/d、70g/d、80g/d。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两大类;谷类是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豆类、鱼、肉、蛋、奶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脂类功能: 1.贮存和供给能量;2.维持体温;3.保护作用;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5.机体组织构成成分;6、其他消化、吸收和代谢主要在小肠进行, 首先在小肠上段, 通过小肠蠕动, 由胆汁中的胆汁酸盐使脂类乳化;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下段和盲肠脂肪酸人体必需的两种脂肪: n-3系列的a-亚麻酸和n-6系列的的亚油酸。

公共营养师培训内容

公共营养师培训内容

公共营养师培训内容公共营养师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食物成分与营养评估、膳食指导与营养咨询、公共卫生与营养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营养学基础知识- 完善的人体营养需求:了解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包括能量、营养素和微量元素等。

- 主要营养素:对不同营养素的作用、摄入来源和推荐摄入量有深入理解,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 食物分类与成分:了解常见食物的分类、物质成分和营养价值,掌握食物成分表的使用方法。

- 饮食行为与心理因素:探讨食欲、进食行为和心理因素对饮食选择和摄入的影响,了解不同个体和群体的饮食偏好和心理需求。

二、食物成分与营养评估- 食物成分分析:学习使用食物成分数据库和相关软件进行食物分析,计算食物的热量和营养成分。

- 膳食评估方法:了解常用的膳食评估方法,如食物记录、频率问卷和24小时回顾等,能够对个体或群体的膳食进行评估和分析。

- 营养评估指标:熟悉常用的营养评估指标,如体重指数、腰围、血脂指标和血糖指标等,能够根据指标判断个体的营养状况。

三、膳食指导与营养咨询- 膳食健康宣传与教育:掌握膳食宣传与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针对不同群体提供适宜的膳食宣传和教育。

- 营养咨询与沟通技巧:学习有效的营养咨询和沟通技巧,能够与个体或群体进行有效的营养沟通,提供个性化的膳食指导。

- 特殊人群的膳食指导:了解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老年人、运动员、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特殊膳食需求和指导原则。

四、公共卫生与营养健康管理- 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防控:了解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了解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

- 营养健康管理策略:学习公共营养政策、营养干预和健康促进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制定营养健康管理策略和计划。

- 社区营养项目管理:掌握社区营养项目的规划、实施和评估过程,了解社区营养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通过公共营养师培训,学员能够全面掌握与营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社区、机构和个体提供专业的膳食指导和营养咨询服务,促进公众的健康和营养状况的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营养学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38064-65适用专业: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总学时数:112 学分:6理论学时:80 实践学时:32编制单位(或执笔者):体育系体育保健专业教研室李迎涛编制时间:2016年8月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体育保健专业必修课。

课程地位:本课程是体育类体育保健专业的理论基础课。

课程任务:主要是研究合理选择利用食物及营养素为运动训练及体育锻炼服务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

其任务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营养食物营养素的基本知识(营养素基本生理功用,食物合理选择等),根据运动专项特点,运动训练与比赛的需要,运用营养学知识合理安排膳食;根据体育锻炼健身的需要,如何运用运动营养学知识进行平衡膳食,达到调节体成分、促进身体机能的提高等健康目的。

二、总体教学目标《公共营养基础知识》是一门重要体育保健专业的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运动营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初步运用运动营养学理论与方法指导和评价大众运动健身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改善机体生理功能、提高运动成绩、防病保健和治病康复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知识基础和能力。

只有学好上述课程,才可能在运动实践中合理应用营养学知识进行平衡膳食,达到调节体成分、促进身体机能的提高等健康目的。

四、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参考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表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一、食品1.食品的概念2.食品的主要作用二、营养及营养学的概念1.基本概念:营养、营养学、运动营养学、营养素2.营养素的种类及主要功能三、运动营养与体育运动的关系四、运动营养学发展概况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食品、营养、营养学、运动营养学、营养素等基本概念;(2)能够正确区分食品、药品、保健品;(3)了解营养素必须满足的二个条件;(4)掌握营养素分类方法及其主要功能;(5)掌握营养与运动的关系;教学重点:营养学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合理营养对机体的影响教学建议:讲解结合时生活中实例第二章营养素基础第一节蛋白质教学内容:一、组成与分类二、营养功用(构成机体组织,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供给能量等)三、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含量,消化率,生物价)四、蛋白质的供给量与来源(动物蛋白食物与植物蛋白食物的特点)五、蛋白质与运动(体成分,不同运动项目训练对蛋白质代谢影响,蛋白质供能的条件)六、蛋白质营养失调对人体的影响(过剩与不足的影响)教学目标:(1)掌握成人8种必需氨基酸名称。

(2)掌握蛋白质作的营养功用;(3)掌握用生物价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

(4)了解食物的互补作用原理。

(5)掌握蛋白质供能的条件(蛋白质摄入过剩,分解代谢氨基酸,能量不足)(6)了解不同运动项目对机体蛋白质合成与分解反应的影响;(7)了解蛋白质摄入不平衡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营养功用。

教学难点:蛋白质供能的条件教学建议:讲授式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第二节脂类教学内容:一、脂类的组成与分类(类脂质,脂肪,脂肪酸)二、脂肪的营养功用(供能,构成组织,供给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等)三、食用脂肪的营养价值的评定(脂肪酸种类及含量,消化率,维生素含量,稳定性)四、影响脂肪营养价值的因素及预防措施五、胆固醇(生理产生,食物摄入,主要功用,过多危害)六、脂肪与运动(能量库,脂肪供能的必需条件,不完全氧化产物的影响)七、脂肪的供给量与来源八、脂肪营养失调对人体的影响(过多,过少的危害)教学目标:(1)掌握脂类的分类;(2)掌握人体所需必需脂肪酸,了解其生理功用;(3)掌握中性脂肪作为热源质在运动中的供能特点;(4)了解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对脂肪营养价值评价的影响。

(5)掌握提高脂肪供能的途径(6)掌握摄入脂肪不平衡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脂肪的营养功用及运动供能教学难点:提高脂肪供能的途径(本质为线粒体获得高氧:增大最大摄氧量(呼吸,运输,利用)教学建议: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第三节糖类(碳水化合物)教学内容:一、碳水化合物分类[糖(单糖,双糖),低聚糖,多糖]二、碳水化合物的一些性质(吸收速度,甜度)二、碳水化合物营养功用(供能,中枢神经热源质,维持脂肪代谢,节约蛋白质等)三、供给量与来源四、碳水化合物与运动(血糖的调节因素,提高糖贮备膳食措施)教学目标:(1)能够区别不同的碳水化合物;(2)掌握碳水化合物供能特点;(3)掌握葡萄糖与果糖的吸收速度差别及应用;(4)掌握碳水化合物与脂肪、蛋白质供能特点的差异;(5)了解血糖是维持正常神经系统功能的热源质;(6)掌握膳食中摄取足够糖类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功用教学难点:糖类物质供能特点与蛋白质、脂肪的区别。

教学建议: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第四节维生素教学内容:一、维生素概述(一般特性,分类)二、维生素A(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三、维生素D(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四、维生素E(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五、维生素B1(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六、维生素B2(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七、维生素C(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教学目标:(1)掌握维生素的一般特性(需要量,功用,贮存特性);(2)掌握维生素的分类;(3)一般性掌握维生素A对生长发育及视力的影响;(4)掌握对维生素A需求较高的运动项目;(5)掌握含维生素A丰富的动植物食物来源;(6)一般性掌握维生素D对骨骼生长发育的作用;(7)了解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及改善微循环作用;(8)了解维生素E的食物来源;(9)了解维生素B1 参与糖代谢及维护神经系统机能作用;(10)了解维生素B1、B2的食物来源;(11)一般性掌握维生素B2参与能量代谢及合成蛋白质的作用。

(12)了解维生素C作用(抗氧化剂、增强免疫力、促进血红蛋白合成)(13)了解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来源。

教学重点:维生素A,D,B1,B2 ,C的营养功用教学难点:维生素A的营养功用教学建议: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第五节矿物质教学内容:一、矿物质概述(共性,分类)二、钙(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三、钾(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四、钠和氯(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五、铁(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六、锌(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七、碘(营养功用、供给量与来源)教学目标:(1)能够区分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2)掌握缺钙对机体骨骼生长发育影响;(3)了解有利于钙吸收利用的影响因素(维生素D,磷钙比,体力活动);(4)了解含钙丰富的食物;(5)了解钾对心律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6)了解食盐的摄入量对健康的影响(持水量,血压);(7)掌握有利于HB合成的营养因素(铁离子,维生素C,蛋白质);(8)了解含铁丰富的食物来源;(9)一般性了解锌的营养功用(生长发育,酶,组织再生能力,免疫力);(10)了解含锌丰富的食物来源;(11)掌握碘元素主要功用(合成甲状腺素);(12)了解缺碘对机体影响(生长发育,能量代谢)(13)了解补碘的主要途径;教学重点:钙、铁、锌元素的营养功用。

教学难点:解决缺钙,缺铁性贫血的膳食措施教学建议: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第六节水教学内容:一、概述(机体含量,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体成分差异)二、水的营养功用(体成分,促进代谢,调节体温,润滑作用)三、需要量与来源1.水代谢平衡2.水的来源(饮水,食物水,代谢水)四、水平衡失调对机体的影响(过多,过少)五、运动补水的方法与措施(适用范围,补水量,间隔时间,水温)教学目标:(1)掌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体内水分含量差异特点;(2)了解机体水循环对调节体温的机理;(3)掌握不同程度的失水对运动能力的影响(2%,4%)(4)掌握运动补水的措施(适用范围,补水量,间隔时间,水温)教学重点:不同程度失水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教学难点:水代谢平衡教学建议: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第七节膳食纤维教学内容:一、食物纤维的定义及分类二、食物纤维的生理功用(促进胃肠蠕动,刺激消化液,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三、供给量与来源教学目标:(1)了解膳食纤维的生理功用(2)了解含食物纤维丰富的食物。

教学重点:食物纤维对人体的生理功用。

教学难点:膳食纤维降低能量密度的作用教学建议: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第三章运动与健康膳食指导教学内容:一、热能概述(形式,作用)二、热源质(概念,计量单位,食物热量计算方法)三、影响人体热能消耗的因素(四、热能消耗的测定方法(直接测定法,心率推算法,活动观察法,体重平衡法)五、热能不平衡的危害(热量过剩,过少对运动能力及健康的危害)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对食物热能的利用形式;(2)掌握三大热源质的供能值及简单食物热量计算;(3)掌握影响人体热能消耗的因素(基础代谢,机体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生长发育,其它因素);(4)了解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原理;(5)掌握热能消耗测定的常用方法(活动观察法);(6)了解热能不平衡对机体健康的危害。

教学重点:影响人体热能消耗的因素,热能消耗的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人体热能消耗调查表以课后调查形式完成。

教学建议: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第四章运动员合理膳食教学内容:一、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自学)二、合理膳食构成1.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概念,无毒无害,利于消化吸收,正确膳食制度)2.平衡膳食的调配(热量,蛋白质、脂肪、糖类合理比例,氨基酸比例,其它营养素比例,适当膳食纤维)3.平衡膳食的构成(平衡膳食宝塔,平衡膳食宝塔的应用,膳食指导方针)三、合理烹调(自学)四、运动员合理膳食营养的基本要求1.热量平衡2.热源质比例恰当(糖类:脂肪:蛋白质=55-60%:25-30%:15%)3.充足的维生素4.充足矿物质5.有利于体内酸碱平衡(酸性食物,碱性食物,中性食物)6.合理的膳食制度(概念,三餐分配,膳食制度)7.充足的水分五、运动员膳食中存在问题六、运动营养补剂与兴奋剂的关系七、与运动员有关的食物(自学)教学目标:(1)掌握运动员合理膳食营养的核心(平衡膳食);(2)掌握平衡膳食的概念;(3)掌握平衡膳食宝塔的构成及内容;(4)了解膳食指导方针;(5)掌握运动员膳食热源质的合适比例;(6)能够如何区分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7)掌握碱性食物对运动能力的影响;(8)掌握进餐与运动的时间间隔;(9)了解三餐的热能分配合理比例;(10)一般了解运动员膳食中存在问题;(11)了解运动营养补剂与兴奋剂的区别。

教学重点:平衡膳食宝塔的构成教学难点:酸性食物,碱性食物第五章各类运动专项的营养特点教学内容:一、不同运动专项的营养供给原则(与热量及各营养素消耗量相适应)二、速度性运动的营养特点(代谢特点,营养特点)三、耐力性运动的营养特点(代谢特点,营养特点)四、力量性运动的营养特点(代谢特点,营养特点)五、灵巧性运动的营养特点(代谢特点,营养特点)六、其它运动项目的营养特点(代谢特点,营养特点)教学目标:(1)掌握速度性运动项目的营养供给特点;(2)掌握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营养供给特点;(3)了解力量性运动项目的营养供给特点;(4)一般性了解灵巧性运动项目的营养供给特点;(5)了解球类运动项目的营养供给特点;(6)了解水上项目的营养供给特点;(7)一般性了解射击、射箭类项目营养需求的特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